登陆注册
4655300000010

第10章 从家庭教师到大学教授(3)

康德在阅读卢梭之后,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有可能将善变成恶。他认为,科学给人带来的害处主要在于:大多数想在科学中一显身手的人,他们不仅没能做到使理性得到完善,反而使理性遭到歪曲,何况对大多数人来说,科学只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一种手段而已……学者们以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为他们而存在的,贵族们也这样想。在康德看来,科学在他所生活的社会里有两种疾病:一种是视野狭隘,思想片面:另一种则是缺少崇高的目的。科学的发展可能包含着学者们极大的热情,但是这种热情却毫无目的,毫无为人类谋求幸福的意念,所以科学需要“来自哲学高度的监督”,学者们如果缺乏哲学眼光,那么他就会变成基克洛普——希腊神话中的独眼巨人,会被来自一门狭隘知识的偏见所蒙蔽。因此康德提出,每一位学者还应当具有另一只眼睛,那就是人类理性的自我意识。用它来时常衡量一下我们的知识,我们的理论。

康德给当时的科学弊病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如果说的确有那种确实符合人的需要的科学,那么这就是我所研究的科学,即能够恰当地给人指出他在世界上所占位置的科学,它能够教给我们:要想成为一个人。我们该做些什么。”这个解决方案不仅仅是提供给他那个时代的,更是康德对自己所要进行的科学研究所提出的目标。

通过阅读卢梭,康德对启蒙运动又有了新的思考。在他看来,启蒙主义者那种以知识渊博自居,崇尚科学理性万能的目空一切的习气,应该被抛弃掉,而自己所要研究的科学,应当是关于人的,知识的价值取决于其道德价值,只有真正关乎人的科学,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科学。后来,康德也正是如此践行的,他说自己的批判哲学体系要解决的问题有三个:“我能知道什么?”“我应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这三个问题合起来,实际上要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是什么?”

除了对各种思想上的病态现象作分析和描述之外,康德还将这种批判精神运用到了实际当中,这就是对他的同时代人,即一位“视灵者”进行的批驳。

这位“视灵者”叫伊曼努尔·斯威登堡,在当时被誉为精密科学家。他自称具有各种神秘莫测的能力,又具有冷静、清晰的理智,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博学多才的人物。有关斯威登堡的传说,康德最初是从他的学生那儿听说的,后来就开始收集那些有关神秘能力的事件,有两件事最让康德感兴趣。一件是1756年,斯威登堡有一次正在距离斯德哥尔摩50英里的一个商人家中做客,忽然脸色煞白,他说斯德哥尔摩发生了火灾,过了一会儿,他说火势已经蔓延到了他的朋友家,再过了一阵子,他又高兴地大叫起来,说大火已经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被扑灭了。后来从斯德哥尔摩来了一个信差,他带来了关于火灾的一切消息,同斯威登堡所说的完全一样。

还有一件事情,发生在一位荷兰驻斯德哥尔摩公使哈特维勒的遗孀身上。在这位太太的丈夫去世后,有一个珠宝商来催债,要她为其丈夫订购的一套银具付款,但是她认定款项已经付过,只是怎么也找不到收据。因为这套银具价格不菲,这位遗孀只得向斯威登堡求救。结果,斯威登堡告知公使夫人,说公使在去世前7个月就已经付清了这笔款项,收据藏在他家楼上的一个柜子里。但是公使夫人找了柜子,却说没有收据。斯威登堡对此不予理会,他告诉公使夫人,据已故的公使显灵所言,在柜子的左侧有一个抽屉,拿掉这个抽屉后,在木板后面还有一个抽屉,收据就在那个抽屉里。结果,公使夫人按照斯威登堡的说法,真的找到了那张收据。

起初,康德对这位有着神奇能力的科学家还很相信,甚至花高价从伦敦订购了斯威登堡的《天堂的秘密》一书,但在阅读完这部八卷著作之后,康德大失所望。并评价这部书卷卷“充满了胡言乱语”。针对这位视灵者,康德写作了《视灵者的幻想》(又译为《通灵者之梦》)一书,以此来揭穿斯威登堡的视灵狂想。除此之外,他还直接把矛头指向了那些形而上学家,认为他们的形而上学梦想同斯威登堡的梦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一个是敏感带来的幻相,另一个是理性带来的幻相。这本书也表明了康德对当时形而上学的反感。

八、晋升教授

从获得大学教职那天起,康德就一直找机会申请教授席位。最初,他争取的是逻辑学和哲学教授的席位,那曾是他的老9币克努岑担任过的教席,这位令人尊敬的讲师在1751年就英年早逝了。由于战争,普鲁士政府决定将这个教席保持空缺,直到1758年才开始考虑补缺。康德在他的启蒙老师与资助人舒尔茨的支持下。开始争取这一席位。

他递呈了2篇普通论文、4篇通信讨论的著作、3篇短文,还有每学期的逻辑学、形而上学的讲稿。这一次虽然有舒尔茨的推荐,但是康德并没有取得成功。因为当年还有一位布克博士也提出了申请,他们两个都进入了最后的决定名单,但是由于布克已经当了15年的编外讲师。而康德才当了3年,所以这一教授职位就被授予了布克博士。

第一次的申请没有成功,康德继续关注着空缺出来的教席,并且不断地写作文章和教授好课程。渐渐地,康德讲课的名声传到了柏林,同时,他作为一名著作家的声望也开始在柏林城中传开了。在柏林,康德应普鲁士科学院的悬赏征文撰写了论文《论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基本原则的明确性》,并荣获了第二名,于是,由4名大臣组成的普鲁士行省政府决定,将第一空缺出来的教授席位授予康德。可是这一次空出来的教席却让康德自己给拒绝了。原来,这次空缺的教席是诗艺学教授。在当时,让一名学者去担任与自己所涉学科相去甚远的教授席位是常有的事,因为那时的专业界限还不像今天这样的明显,但是康德还是拒绝了这一教席。倒不是因为教授的内容完全与自己的兴趣相左,更多的是因为这个教席的教授还承担着为皇家撰写应景诗作、赞美诗作的任务,这是讲究独立思想的康德绝不愿意的。

不过,他的拒绝倒没有使得普鲁士政府生气,政府大臣们依旧关注着这位天才学者的擢升,“我们不管这事,依然宽宏地决定,为了学校的利益和声望,再有机遇时将安置伊曼努尔·康德硕士”。一年以后,康德获得了一份菲薄的,然而是固定的收入,那就是在皇宫图书馆担任副馆长。至此,康德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固定工作,当时他已经42岁了。

这位学者和著作家的日益增长的名声很快就传到了外省,外省的两所很有名望的大学都向康德发出了聘函。第一次是埃尔兰根大学,他们邀请康德担任哲学教授的教席,并且很快就给康德寄来了由德意志侯爵亲笔签署的聘书,上面非常恭维地称呼康德为“世界大哲学家、有名的博士伊曼努尔·康德阁下”。不到一个月,又有康德的学生、神学教授达诺维乌斯邀请他去耶拿。耶拿大学校长有意增设哲学新教授席位,如果康德愿意去的话,他们将为他专门设立教席,并且承诺了丰厚的薪俸。经历了15年的漫长等待,康德差点就答应了去自己故乡之外的地方教书和生活,但在最后的时刻,事情却有了戏剧性的变化。

1770年,哥尼斯堡大学数学教授位子空缺,12年前获得那个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教席的布克博士,想接替这一职位。这样。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席位就空缺了出来。于是,康德提交了一篇博士论文来接任教授职位,他以这篇表明自己哲学观点的论文《论感觉界与理智界的形式与原则》完成了自己迈向教授的最后一步。在经历了15年的编外讲师的生活后,康德终于获得了自己最想担任的职位—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

1770年是康德生平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他作为教师,完成了职业上的晋升,取得了教授这一最高头衔,这一年他正好46岁。从这一年起,他作为思想家,也刚好临近了一个思想创作的新阶段,在经过十年的静默和艰辛之后,他将写出令人惊叹的传世之作。

先让我们来看看作为教授的康德的日常生活。

康德是一个讲究规律的人,总是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这同他从小生活在虔敬派的家庭有关,同时也因为他孱弱的身体。为了使身体不至于过度劳累,他依照自制的健康作息表来生活,并且遵循它就像钟点一样准确。康德让他的仆人,一位叫兰培的退伍军人,每天早上4点45分准时叫醒他,而且要用简洁的口令叫道:“时间到!”康德要求兰培在自己没有离床之前不能走开,直到他休息片刻,没有什么事了再离去。这样的交待。主要是为了不让自己贪睡,哪怕是多一刻钟。据说,菲德烈大帝也是这样的。

有一次。在康德家的聚会上,兰培受命如实报告说康德30年来没有一次起床延迟过半点钟。每天清晨5点。康德会披着睡衣戴着睡帽,在书斋中先喝上两杯清茶,抽一支烟,但也就只抽一支,因为他认为抽烟虽然有利于自己集中精神来沉思,但并不利于健康。他不喝咖啡,这原本是他的最爱,但是他认为咖啡不卫生,和啤酒一样,所以就省去不喝了。康德总是很安静地完成这一切,然后就开始备课和写自己的书,直到7点。早上7点至11点常常是有课的,我们知道这位教授还是延续了当讲师时的勤勉,依旧喜欢开设很多的课程。不过,现在他更多地在家里授课了。授完课,他会不间断地在书斋中工作,直到下午1点。在这段时间里,他主要写下自己的思想,同时这也是他为自己的创作和研究专门留出的时间。尽管被这样的伏案工作所吸引,康德也不会忘了准时吃午饭,他总是在用餐时间来临之际就已经准备停当,等着应邀前来参加午餐会的客人们。

午餐时间是康德的休息时间,常常进行到下午4点甚至6点。康德没有白天睡觉的习惯,在饭后也不会安然躺下,只是稍作休息。休息过后,就是照例的晚间散步,散完步,康德又回到家中。剩下的时间他会用来阅读游记、关于自然科学和卫生方面的书或者最新出版的著作,但这些书再怎么吸引他,也不会耽搁他晚上10点准时就寝。因为他要保证自己每天7小时的睡眠。

康德每天只吃一顿饭,那就是从中午一直延续到下午的午餐。午餐其实是午餐会,因为每次康德都会邀请几个客人来一起用餐。午餐会是康德专门为自己留出的同有教养、但并不专门从事哲学研究的各种职业的人士无拘无束聊天的场合。他请的客人至少有3位,据说这是依据了古希腊欢乐女神的数目,但是最多不超过9位,那又是依照了缪斯女神的数目。一旦午餐时间到了,康德就会自觉地准备停当,等待就餐。如果哪位客人延误了时间,这对于康德来说可是一件难以忍受的事,一来因为康德已经24小时没有正式进餐了,另一方面他也很讨厌不守时。

康德总是自己亲自来安排菜单,他很注意配备那些客人所爱好的而且自己也知道的菜肴。他还爱在给自己和客人精心准备的菜肴中加上芥末。每次席上都会有3道美味佳肴,每个客人还有半瓶葡萄酒,最后是黄油、奶酪和时令水果。康德自己最爱吃的菜是鱼、厚豌豆、泰尔托瓦的小萝卜、哥廷根的香肠和鱼子,很多都是他的出版商从里加给他带来的。

当然,愉快的午餐会,不在于那些诱人的菜肴和美味的葡萄酒,而在于这位哲学家和客人们的畅谈。康德最喜欢在会餐时和客人们交谈,他常注意每个人喜欢什么,注意引起公众的话题,话题几乎永远不会涉及他的哲学。假如有人不知趣,向他询问艰深的哲学问题,他会面露一丝不快。午餐会是他的休息时间,也仅仅是休息时间。午餐会上被谈得最多的话题当然是政治和时局,而且总是由康德的诙谐谈吐来引导共同的话题。康德会让刚从外面回来的客人(或许是位出版商,或许是位商人)来谈谈最新的政治动向,也会让他讲一讲旅行当中的奇闻趣事。谈话还会涉及字源学,因为康德喜欢字源学,但是话题从来不深入到正儿八经的学术层面,如果恰巧碰到一个也好字源学又喜欢考据和搬弄学识的客人,康德会很适时宜地问上一句“此外还有什么新闻呢”,以此来改变谈话的进程。

午餐会结束后,客人们“用完了这顿苏格拉底午餐,精神和躯体都饱满了,一个个活跃舒畅”,而主人也获得了极大的精神享受。表现出非常愉快的神情。他稍事休息,便开始了晚间的散步。这是这位哲学教授惟一的运动方式,在午餐给自己的精神来了个彻底放松之后,他还要给自己的身体来个彻底放松。

傍晚的散步还是这位哲学家喜欢的沉思默想的好时机。以前,康德常常携几位自己喜爱的学生一起去,他们可以一同聊聊,或者谈谈课堂上没有弄明白的问题。后来因为他觉得和别人一起散步会不自觉地加快步伐,而且交谈需要张开嘴巴,这些都对身体不好。所以他就渐渐喜欢上了一个人独行。

他缓缓地走着,若有所思,多半的时间他都在构思自己的著作。他散步的路线是一条穿过树林的小路,直通向那座巍峨的菲德烈城堡的大炮,这条路被他自己称作“哲学之路”或者说是“哲学的大道”。因为在这条小路上,康德获得了很多的灵感。散步时,他随身会带上笔和小纸片,以便把途中所涌现的重要思想及时地记录下来。在写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十年当中,康德每天都在这条小路上静思一个钟头。在这里,他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激荡,我们不得而知。他很少用书面形式向后人说明这一段静默的日子,只是亲切地一次又一次地称这条小路为“哲学之路”。

同类推荐
  • 杨凤田传

    杨凤田传

    本书讲述了寒门学子杨凤田从小聪慧好学、积极进取,由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奋斗历程,以及他执着刚毅、爱岗敬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介绍了他始终以‘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理念为己任,先后参加、组织研制出歼8系列先进战斗机,填补了我国航空史上多项空白,大大增加了空、海军作战能力,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事迹。 本书可供航空科研战线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学习。
  • 美丽王朝

    美丽王朝

    是中国的“阿信”还是中国美容业的“松下幸之助”?一部中国美容业发展的篇年史;一个成功女企业家的成长历程;一本化妆品企业经营管理实录。
  •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作家忽培元,能文能诗能画,与传主有心灵契合,故下笔如有神。本书着重刻画了传主的耿耿风骨和多方面才华,从社会历史和人物关系中,注重细节的递进和语言的文学情味。清代乾隆年间,“独领明月清辉”、人文荟萃的扬州,画坛中八个画家横空出世,一扫画苑中的陈腐气息、匠人气息,作品张扬个性,无论是画山水、人物,还是花卉、虫鱼,均与前人迥异,让世人惊骇,惊叹出了“扬州八怪”;而“八怪之首”,就是郑燮,字板桥者。此人不仅在三百年前,以他特立独行、别具一格的字画、诗词——尤为道情十首,名重当世,即使三百年后的今天,以他的画竹,及含义无穷的“难得糊涂”的四个大字,几乎家喻户晓。
  •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从福特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创立福特汽车公司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再现了亨利·福特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世界级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中汲取他那种对自己的理想执著不懈的追求精神,以及坚韧不拔、勇闯难关的坚定信念。
  • 执法总监张培梅

    执法总监张培梅

    崞县属雁门,从清灭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半世纪间,军阀混战,日寇侵入,战事频繁,烽火连天,时势造就英雄,战时培养将军。张培梅便是其中之一。
热门推荐
  • 犹太富翁的经商课

    犹太富翁的经商课

    《犹太富翁的经商课》作者从零散的资料收集开始,聚沙成塔,掌握了大量的关于犹太人的各种资料,特别是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了古犹太人传下来典籍《塔木德》。《塔木德》凝聚了犹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智慧,它是长达10个世纪的时间内两千多位犹太学者的心血结晶,是整个犹太民族生活方式的导航图。在它的哺育下,犹太人在宗教、哲学、科学、商业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无与匹敌的成就。《塔木德》也是犹太人精神的百科全书,为犹太人提供了生活的准则和处世、经商、教育等方面的道德规范,构建了犹太人的世界观。犹太民族被称为“一《犹太富翁的经商课》的民族”,即犹太人的生活被限定在《塔木德》这一本书的范围之内。
  • 对联话

    对联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暴力法师

    网游之暴力法师

    谁说法师是脆皮?谁说战士近身可以秒杀法师?哥玩的就是法师,战士近我的身?一法杖抽死你!哥用法师揍战士,那是毫无压力的。打破游戏定律,陈晨法师玩转游戏。陈晨的两大人生观就是暴力可以解决一切,还有一条就是对待美女绝对不能使用暴力。
  • 宠妻攻略:不误倾城不误你

    宠妻攻略:不误倾城不误你

    作为豪门千金,却自带逗比二逼萌逼属性,结婚第一天就发起床气把高冷傲娇外带腹黑的莫大总裁踢下了床,唐思潇表示自己很无辜,结婚太突然(are–you–sure?),她还不能适应妻子这个角色好伐?可是总裁你能不能不要这么记仇,我不想当你助理啊啊啊!大尾巴狼的钓妻三百六十五计!欢迎入坑,必要时请揣好自己的节操,谢谢合作!本栏目由“宠妻联盟”独家赞助播出!
  • 神级全能系统

    神级全能系统

    姜鹏到网吧上网,意外获得一个能够下载各种牛逼能力的U盘,U盘进入自己体内,弹出类似迅雷下载的界面。姜鹏利用神奇U盘,获得种种逆天能力,并且U盘里面的下载,需要人品值,所以姜鹏是一个惩恶扬善的好青年,做了很多扶危济困的好事,结实众美女,成为三大家族的S级保镖!
  • 北京潭柘寺清拳

    北京潭柘寺清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观奏记

    东观奏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盛宠嫡妃

    重生之盛宠嫡妃

    她是尚书嫡女,分明千金之贵,她却甘愿放弃,只为与寒门出身的心上人一生厮守。她红袖添香,伴他十载寒窗苦读,终于盼得他金榜题名,本该是苦尽甘来的时刻,然而中山狼竟在此刻撕下了他伪善的面具!她被最爱的人陷害,在他最风光的时刻,她却受尽世人指点,背负不齿的骂名!她不甘,不忿,可残酷的真相在她面前一层层浮现,最亲的人伤害她,最信的人背叛她,最爱的人在她面前搂着她的庶妹俯瞰她!夫君薄情,庶妹心狠,亲父手毒,她堂堂宦门嫡女,竟惨死在风雨飘摇的破庙!老天有眼,许她一世重活!看她如何斗庶妹,斗庶母,斗渣男,斗狠父,将从前伤害过她的人一一玩弄于股掌之中!
  • 屏岩小稿

    屏岩小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巫道杀神

    巫道杀神

    顶天立地,死而后已,是为巫道。一个落魄书生,无意中吞食了一滴上古祖巫精血,成为了一个炼血大巫。给我一滴血,我就掌控了你的生命!在佛门和仙道等巨无霸最鼎盛的时候,大千世界最后一个大巫,带着无上的巫门气息降临,以杀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