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6700000015

第15章 忠臣良将之谜——关羽(2)

有一种观点认为是诸葛亮欲置关羽于死地。当时诸葛亮虽不能执掌军政大权,但他明知关羽攻取襄、樊条件并不成熟,且完全违背了《隆中对》提出的待”天下有变”,两路北伐曹魏的战略决策。然而《三国志》正文及裴注中均未见诸葛劝谏的记载。退一步而言,即使刘备宠信、纵容关羽,不把《隆中对》放在心上,但襄樊战役打响后,刘备、诸葛亮不可能不全力关注战役的进展。

尽管川、鄂之间山路阻隔,交通不便,信息传递不甚畅通,但整个襄樊战役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8年)七月开始,至十二月结束,长达半年之久,蜀汉作为一个完整的新兴政权,不可能没有任何信息传递渠道。关羽攻襄樊,守荆州,兵力不足,加之此时孙、刘联盟已呈破裂之势,孙吴随时可用奇兵偷袭荆州,诸葛亮深谙兵法,难道他会掉以轻心?众所周知,”诸葛一生唯谨慎”,从不弄险,他为何不提醒”疏慢“的刘备?

只要诸葛亮负起自己作为”军师“的职责,随时将荆州的”险情“提醒刘备,与关羽”自小结契“、情同手足的刘备绝不会”疏慢“到只作壁上观,对兵败临沮(关羽被擒杀之地)的关羽不以一卒相救。所以真正把关羽送上断头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家人诸葛亮。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除掉关羽呢?这还要从诸葛亮的抱负,以及关羽的为人中寻找答案。

诸葛亮胸怀天下,关羽无疑是他攫取权力的最大障癨。诸葛亮高卧隆中,声称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实则”藏器在身”,是胸怀大志的。他曾对好友石韬、徐庶、孟建云说:“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当三人反问他可做到何官时,”亮但笑而不言”。笑而不言为何?盖因刺史、郡守一类官职皆不在诸葛亮眼中,而其大志所欲则难以启齿告人也。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东吴重臣张昭想推荐他侍奉吴主,诸葛亮说:“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贤”、“尽”两字的寓意深长,必须参而悟之。所谓”贤】】,即把诸葛亮看成是”贤士”,对待”贤士“的最高规格无非是以”国士“待之,而”尽亮“就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表达个中之意了。

然而,诸葛亮进入刘备集团以后,其地位和权力是逐步上升和提高的。其实,刘备对诸葛亮并非一开始就推心置腹。在刘备称帝前后,关羽、张飞的地位均高于诸葛亮,其他如赵云、庞统、黄忠、马超等人的地位亦不低于诸葛亮,正如大多数史家所指出的: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比之于诸葛亮显然要更进一层。这对于一心欲谋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诸葛亮来说,这个排他性极强的小圈子是他仕途上的严重障癨。关羽一直瞧不上士大夫,赤壁之战后对诸葛亮很是嫉妒。关羽骄横跋扈是出了名的,对此史书多有记载。建安十九年(公元213年),刘备攻益州,西凉马超来投,马超是当时颇具声望的虎将,刘备得到他喜出望外,即封他为平西将军,位同关羽。远在荆州的关羽闻之极为不满,当即写信给诸葛亮,”问超人才谁可比类”,诸葛亮写信答称,马超”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关羽)之绝伦逸群也”。关羽阅信后,扬扬自得,将信”以示宾客”。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8年),刘备自称关中王,想重用黄忠为后将军。但又怕关羽不高兴,于是派费诗去关羽的住处,同时拜关羽为前将军。但是关羽听了此事之后十分生气,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关羽如此狂妄,诸葛亮为何不加以制止,反而要曲意逢覾,讨其欢心呢?这正是诸葛亮工于心计、深藏不露之处。亮、羽二人的关系如何,史书无明文记载。然细加考察,亦可略窥一二。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

赤壁之战,诸葛亮建立奇功,不仅巩固了他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而且树立了一定的威信,使关、张等人再也不敢小瞧他。但是关羽却由过去的轻视变成了嫉妒,王夫之对此看得十分清楚,他说:“昭烈之败于长坂,羽军独全,曹操渡絓,不能以一矢相加遗。而诸葛公东使,鲁肃西结,遂定二国之交,资孙氏以破曹,羽不能有功,而功出于亮。刘曰:‘朝廷养兵三十年,而大功出一儒生。’羽于是以忌诸葛者忌肃,因之忌吴,而葛、鲁之成谋,遂为之灭裂而不可复收。“

襄樊之战,不失为诸葛亮除掉关羽的一个好机会。诸葛亮为何想除掉关羽?这和关羽的性格有极大的关系。关羽和张飞的性格截然不同,史书上说:“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意思是说,张飞虽然不善待士卒,但对有才能的士大夫非常敬佩尊重,而关羽虽然爱抚士卒,但却对士大夫始终心存芥蒂,盛气凌人。诸葛亮作为刘备集团中的头号士大夫,当然也在其中。诸葛亮对关羽目空一切的性格十分清楚,然而顾虑其与刘备”恩若兄弟“的特殊关系,加之自己投奔刘备的时间要比关羽晚得多,官职也比关羽低,故不得不虚与委蛇,巧为周旋。诸葛亮考虑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是等待时机除掉关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8年),关羽贸然发动襄樊战役,诸葛亮在这样的大好机会来临之时当然不会去提醒对战局”疏慢“的刘备。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欲置关羽于死地的是刘备。深恐易世不能驾驭而诛杀功臣,是大多君主都无法避免的,刘备同样不能例外。在刘禅即位以后,诸葛亮曾上表以”诽谤先帝“的罪名将长水校尉廖立废为庶民,廖立在当时并不是重要人物,但在关乎关羽败亡一事上却是一个极其微妙的角色。

吕蒙袭击南三郡时,廖立弃城逃回成都,只因他与刘备素来交情颇深,故免于重责。后主刘禅即位后,廖立认为自己的官阶配不上自己的才智遂怏怏不乐,对先帝刘备大为不满。廖立认为,关羽并没有统帅的气度,往往只凭自己的武力与敌人战斗,同时在作战上也没有一定的规则。

关羽虽然有诸多缺点,刘备却仍然将他放在荆州这个极其危险的地方,显然是有意为之,结果直接导致”关侯身死无孑遗“(见《三国志·蜀书·廖立传》)。《三国志集解》在《三国志》此段文后有注解,认为廖立”此难忿言,然当日情势实如此”。这可以作为确认廖立言论真实性的一个佐证。由此可见,刘备对关羽如此安排,除了”易世难御“的理由,再没有其他更好的解释了。

《三国志》中记载,关羽”性颇自负,好凌人”,”骄于士大夫”,并且”始有大功,志骄意逸”,性格上的缺陷,使得他与刘备难免发生龃龉。例如《三国志》引《蜀记》的一段记载:“初,刘备在许(许都)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及在夏口飘摇絓渚,羽臷曰:‘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备曰:‘是时亦为国家惜之耳!若天道辅正,安知此不为福焉?’“当日因为曹操南征,关羽随刘备辗转漂流,十分狼狈,因此关羽责备刘备当初不听他的劝说杀了曹操,刘备则以”为国家惜之“搪塞过去。

裴松之作注时说,刘备以此为借口,并非出于本心,随后他在书中写下理由。他认为,刘备在围猎事件之后,就参与了禱承等人谋划刺杀曹操的活动,只是后来计划泄露而未遂,如果刘备真诚地为国家而惜曹操,何至于事后又谋划刺杀曹操?

接着裴松之说,刘备之所以没有听从关羽的建议在当日的猎阵中诛杀曹操,真正因在于忌惮曹阿瞒的心腹亲戚,”曹虽可杀,身必不免,故以计而止,何惜之有”。后来刘备在夏口对关羽说的话,裴松之也认为是”故托为雅言耳”,言下之意,就是说漂亮话了。刘备当时也很清楚,关羽的抱怨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当时情况危急,刘备显然不愿意再和关羽发生不快而导致两人关系紧张,因此也只能以”安知此不为福焉“开脱过去,作一下自我安慰。

刘备进位为汉中王之后,关羽实际上成为蜀汉集团中地位仅次于刘备的第二号人物,非但”易世难以驾驭”,即使刘备本人,也常常”驾驭“不了。关羽虽然”骄于士大夫”,但他却善养士卒,刘备集团的精兵有很大一部分源于关羽的部曲或是掌握在关羽手里。《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游说东吴时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絓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由此可见,赤壁之战前,刘备的军队组成,大致分为关羽和刘琦两部,其中的精锐部分,由关羽掌握,约为全部兵力的一半;而刘琦的军队,当时尚未由刘备完全掌控,因此关羽的兵力是当时力量微弱的刘备势力的主要力量。后曹操败退,刘备入川,关羽一直留镇荆州,官阶迁至前将军,假节钺。按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关羽镇守的荆州,在诸葛亮南征收服孟获之前,面积占刘备集团统辖领土的二分之一。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8年),关羽攻樊城,于禁、庞德全军覆没,此时群盗遥受关羽印号,为其支党,”羽威震华夏”。即便曹魏众臣也都称蜀汉”名将唯羽”,同刘备在巴郡受挫相比,关羽已很明显地造成了功高震主的局面。

面对这种情况,刘备自然会对关羽有所顾忌。因此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刘备采取的相应措施是可以在《三国志》中寻到些许线索的。表面上,他让关羽总督荆州且假节钺,作为荆州的最高长官;实际上,荆州重镇絓陵、公安却分别委任南郡太守糜芳与将军傅士仁驻防。糜芳为刘备夫人的兄弟,傅士仁为刘备的同乡,两人又同样不以能力见称。然而糜、傅二人所驻守的絓陵与公安均为南郡重镇,其中絓陵即为荆州治所。

同类推荐
  • 中国大政治家的故事

    中国大政治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维基黑客阿桑奇

    维基黑客阿桑奇

    Julian Paul Assange2006年创办“维基解密”;1987年,阿桑奇组建了名为“万国颠覆”的黑窖团体,开始侵入各种机构。1991年,阿桑奇利用调制解调器,入侵了加拿大北电网络的电脑系统。1992年,阿桑奇通过保释被释放,第一次官司结束。1997年,阿桑奇与作家赛利特·德累福斯合著《地下:黑窖与疯狂的传奇及对电子前沿的痴迷》书。2006年12月,阿桑奇创立维基解密组织,开始大量公布各国的各种机密文件。2010年11月,国际刑警组织以涉嫌性犯罪为由,对阿桑奇发出国际逮捕令。2010年12月,阿桑奇在伦敦向警察局投案。
  • 风雪多瑙河

    风雪多瑙河

    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就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方夜谭般的传奇。本书,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 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要想征服脚下的版图,就必须先征服人心。以小说笔法,参考史料,还原一个真实有料的成吉思汗。9岁,父亲被塔塔儿人毒死,众叛亲离;18岁,被仇敌蔑儿乞惕部抢走妻子,兴师动众;22岁,遭到结拜兄弟札木合的忌恨,挚友变仇敌;45岁,联合各部,统一蒙古,建大蒙古国,被推举为成吉思汗;以3万兵马起家,用43年时间统一蒙古草原,横扫欧亚大陆,征服720多个部族。从铁木真到成吉思汗,一路狂飙突进,出生入死,传奇不灭,征服不止。成吉思汗,一个用力量谱写历史的征服者。
  • 十年树人

    十年树人

    本书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建院十周年的一本故事集。记录了十年来一批学生的成长故事,故事内容由在校学生采写,真实、鲜活,分为就业故事、考研故事、励志故事、留学故事、实践故事等篇章。
热门推荐
  • 发微论

    发微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之龙影

    都市之龙影

    在这个都市里,有着一群不一样的人,他们叫做龙影。龙影的人不断的斩杀着,这个都市里那些暗藏的妖兽鬼怪。新书上传,求多关照。。。。。。。。。。
  • 黑洞帝国

    黑洞帝国

    这是一个强大的国度,这是一个腐朽的国度.这里是宇宙的中心.这里是世界的边缘.这里有一群强大的老人,这里有一群软弱的老人.这里有一群弱小的年轻人,这里有一群坚强的年轻人.历史的车轮已经压来,罪恶冲破层层遮羞布显露在人类面前.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 蛮荒古剑传奇

    蛮荒古剑传奇

    当命运需要你逆风翱翔的时候,我们就不能顺风而去。当天下道义需要有个人站出来的时候,总会有人义无反顾的站出来,这就是江湖。
  • 争一世风华

    争一世风华

    对不起大家!本书由于排版和类型等问题,提前关闭。新书名字叫《览尽一世风华》!有追书的朋友希望可以来新书。本书不会太监,只是重新开了而已,新书会重新排版让大家看的更舒服一些。在此对不起大家了。新作链接http://chuangshi.qq.com/bk/xh/631123.html
  • 紫炎武尊

    紫炎武尊

    八方山河吾为尊,万千世界炎称帝。一朝风云,一世帝王。今吾以千般浩劫,练就金身,万般磨练,成就毅魂。尝尽人间百般难,不成游龙便化骨。
  • 五洲传

    五洲传

    一部简单的幻想小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想要守护的,从来都只是一个信念。”——巨剑统领泉天
  • 旧书在雨楼

    旧书在雨楼

    ‘有来无回’门的第十二任鬼君来到佛门重地之一的‘凌烟寺’寻找上古奇书古卷,不料肆意杀戮,负责凌烟寺的抄书经的小沙弥明阳惊动之下,带着一捆佛门不传经书远走他乡,开始了他悟道的历程;路途中却是心志不坚,被鬼君的女仆从少落骗至‘有来无回’......
  • 主宰蛮荒

    主宰蛮荒

    前世,荣登人类极限之巅,踏上帝禁区,人称极限之王。今生,武道昌盛的异世他乡,重获新生。前世今生,迷障何在?黑塔九重,是为巅峰!为情重义皆为道,看破苍生为魔神。你有至尊血脉,天生为王。我有通灵之宝,两世奉主。神级血脉,为我所用。天地圣果,为我所生。且看,在这蛮兽纵横、鲜血飞扬的世界,我如何再登荣耀之峰,踏破武道之巅!
  • 爱为黄土

    爱为黄土

    时代的推进和变革富裕了很多人,让很多人享受着经济发展的成果,也让很多人背井离乡,为生活打拼而成了所谓的农民工,他们放下了妻儿远赴他乡。而他们的孩子,所谓的留守儿童,他们的天真,他们的泪水,这一切都在本书波澜壮阔的呈现。本书作者在说到本书的写作初衷时,说到这本书是写给农民工看的,希望激起他们顾家的心;这本书写给城里人看的,同在苍穹下的他们也有情,也有苦涩与泪水。书中的主题是“人梯”,因为相对于进城民工而言,他们的孩子未来会有好的生活,他们孩子的孩子会有更好的生活,需要几辈人作为梯子撑起后代的幸福。多么苦涩的解释,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人梯的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