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6300000009

第9章 孝悌立基,天地可赞(1)

什么是“孝”

所谓孝,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它的具体表现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在心理上,对父母要尊敬,发自内心地关爱他们;在物质上,要尽最大努力奉养父母,不让他们为吃穿发愁;不惹是生非,不让他们为自己担忧;在他们生病的时候,尽力服侍他们,从而使父母能够颐养天年,这是孝的基本要求。

《国语·楚语上》:“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晋代袁宏《后汉纪·安帝纪上》:“观人之道,幼则观其孝顺而好学,长则观其慈爱而能教。”中国是礼仪之邦,从古至今孝顺的名言、格言和孝顺的故事数不胜数。

最好的孝道

子游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现在人只要能养父母便算做孝了。就是犬马,一样能有人养着。没有对父母的一片敬心,养老和养牛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孔子生活在一个非常讲求“礼”的时代,人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礼”,坐的朝向、与人说话的态度、看望生病的朋友时应该站的方位都有明确的礼制规定,而孝作为“礼”的重要内容,更是被强调得细致入微。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反而误解了“孝”的本意。对父母只是养老,却并没有尽孝。仅仅有孝的举动,却没有孝心,是远远达不到真正的孝的。孝,需要有行动,更需要用爱去浸润。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说:有父母在,最好不要到 远方去游历、做事。一定要出去,也要和父母说清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以免他们担忧。

据说曾参对他的母亲非常孝顺。有一天,他在山里砍柴,母亲想念曾参,可是古代没有手机之类的通信工具,老母亲只好咬自己的手指头。这时曾参突然感到心里剧痛,就丢下柴担跑了回来。母亲问他:“你怎么知道我想念你?”曾参说:“我心里一疼,觉得是母亲惦记我,不知不觉就跑回来了。”

母子连心,古人很早就相信这种感情的存在。孟郊的《游子吟》最能够体现母亲对孩子的担忧: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父母对远行在外的子女是最关心的,甚至关注孩子所在地区的天气预报,从遥远的地方专门打电话叮嘱他们要记得出门带伞,说是今天有雨。但是子女总觉得学习为重,事业为重,朋友为重,父母被摆在了最后的关注位置。

古人不但强调要赡养父母的身体,还强调要“养志”,认为这是最高的孝道。汉朝桓宽说:“最好的孝道,是养志,顺从父母意志,让父母心里愉快;次一等的孝道,是养色,让父母总有笑容;最次的孝道是养体,只是让父母吃好喝好而已。”

孝顺不能等待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说:要知道一个人是否孝顺,要在他的父亲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因为这时他没有自由行动的权利,要听父亲的教导;等到父亲不在了,要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不曾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

东方人具有内敛的性格,心里有感想不愿意说出来,而是通过写诗画画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在我们的文化中,很少听到家人之间说“我爱你”,而是将这份心意变成行动,“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夫唱妇随”都是一种爱的体现。

孔子所处的时代更是如此。孩子要表示自己的孝心,就要听从长辈的教 诲,甚至是拿自己的想法去交换父母的安心。这也是为什么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的原因。

爱,需要用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也是如此。现在就去做,不要等父母都不在了而空留遗憾。父母照顾孩子尽心竭力,他们的青春就这样逝去了,青丝变成了白发,但是我们在年少时却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爱。等自己也为人父母,理解了父母的苦心时,父母已经牙齿稀疏、目光浑浊,没有精力感受我们的爱了。

所以,孝敬父母要及早,不要等父母都不在了才想起要孝顺,那就已经为时已晚,只能空留遗憾。

然而,对父母的敬意,不但表现在父母生前,还要表现在父母去世以后。

孔子的弟子宰予问孔子:“听说父母去世了,要给他们服三年丧(古代的礼制),是不是啊?可是我觉得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干吗要那么长时间呢?一年也就够了。”

孔子说:“父母去世不到三年,你便吃白米饭,穿锦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

宰予说:“能心安。”

孔子气得脸色发白,说:“你要觉得那样做心安,你就做去吧!一个有德行的人守孝期间,心里念念不忘的都是父母,吃美味也不觉得爽口,听音乐也感觉不到快乐,所以才不那样做。你既然心安理得,就去那样做好了。”

宰予退出去后,孔子对大家说:“宰予说了些什么话!小孩子生下来后,父母要在怀里抱他三年,然后才能脱离怀抱。所以子女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宰予难道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抚吗?”

在这里,孔子对宰予的批评,并不是嫌三年多或者一年少,而是孔子认为,宰予根本没有对父母的孝心。一个真心敬重父母的人,对父母的怀念是一辈子的,难道仅仅三年就完了吗?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只有孝顺是不能等待的。时间如流水,青少年时期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忙,忙学习,忙游戏,忙作业……等成人了,还要忙工作,忙事业。

当我们认为真正拥有了可以孝顺父母的能力的时候,可能已经为时太晚了,因为这时候的父母已经吃不动也穿不了了,有的父母甚至已经远离了尘世。

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为父母做点事,用实际的行动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和感激,而不要总是把爱埋在心里。

孝是最基本的善举

远在2000多年以前的周朝,在中国的北方有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中住着一个叫剡子的少年。

剡子个儿虽然不高,却很机智勇敢,又特别孝敬父母,村里的大人、小孩都特别喜欢他。剡子常常对村里人说:“父亲、母亲生养了我,把我养大不容易,我要像父母爱我那样爱他们。”剡子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随着时光的荏苒,剡子一天天长大了,他越发变得懂事,知道自己应该为父母分忧。他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帮助父母担水、做饭、打扫院落。侍候父母起了床,一家人吃完早饭,他背着绳索,拎着斧头上山去打柴。进了大山,他凭借着矫健、灵巧的身子,爬上大树,抡起斧头使劲地砍起树的枝杈。斧砍枯枝的响声在大山里回荡。

有一年赶上闹灾荒,田里收成不济,日子越发艰难,父母忧急交加,一时心火上攻,双双眼睛失明,这可急煞了小小年纪的剡子。

为了给父母治病,剡子每天半糠半菜地侍奉双亲充饥后,就到处求人,寻医问药。

一天,剡子到深山采药,路过一座庙宇,便进去讨口水喝。他见方丈童颜仙骨,就向他请求治疗眼疾的药方。老方丈问明缘由,沉吟一下说:“药方倒有一个,恐怕你采不来。”

“请说,我舍命去采!”

“鹿奶,鹿奶可以治眼疾。”

剡子听了,立即叩头谢过老方丈,飞步赶往鹿群出没的树林中。这里的鹿确实不少,可它们蹄轻身灵,一见有人靠近,就一阵风似的飞快逃去。

怎样才能弄来鹿奶呢?剡子绞尽脑汁,昼思夜想。

一天,他见村东头猎户家的墙头上晒着一张鹿皮,忽地眼前一亮:把鹿皮借来,披在身上,扮成小鹿的模样,不就能悄悄接近鹿群了吗?

于是,剡子迫不及待地走进猎户家,说明来意。好心的猎户欣然把鹿皮借给了他,还指点剡子如何模仿小鹿四肢跑跳的动作。经过多次演练,剡子竟然举手投足都像一只活脱脱的小鹿。

第二天,剡子用嘴叼着一只木碗,悄悄地蹲在树林里。待鹿群走近时,披着鹿皮的剡子像一只小鹿似的不紧不慢地凑到一只母鹿身边,轻手轻脚地挤了满满一木碗鹿奶。直到鹿群走开了,他才站起身来,捧着鹿奶直奔家中。

打这以后,剡子多次用扮成小鹿的办法去挤母鹿的奶汁。有一天,他又上山去挤取鹿乳,没想到一个猎人却把他当成真鹿了,在要射杀他的时候,剡子急忙走出来,告诉了猎人真相,猎人大受感动。剡子的孝名也因此被传播开来,乡亲们都夸奖剡子是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剡子父母由于常常喝到鲜美的鹿奶,营养不良的身体一天天强壮起来。后来,失明的眼睛,果然奇迹般地恢复了光明。

古人说“忠臣出孝门”,因为孝是最基本的善举,如果连父母的大恩都不报,还能指望一个人有什么善举?一个连父母都不去孝敬的人,还能指望他对朋友付出真诚吗?所以,我们应明白:孝既是对父母的宽慰,也是对自身的完善,更是赢得社会资本的根本方式。

尽孝不可“愚”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说:见到父母有过失,要婉转地劝说。如果已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而又没有得到父母的采纳,还是要照样尊敬顺从,只是心里忧愁但并不埋怨。

孝的本意虽然是顺从,但不是无原则地顺从,父母的命令不动脑子就全盘接受,这并不是真正的“孝”。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让自己的江山稳固,就利用了孔子“孝”的思想。他们认为一个人在家能愚孝,对他们就能尽愚忠,就可以任意摆布,任意驱使。所以他们提倡对父母百依百顺,根本没有自己主见的“孝道”,还说这就是孔子的教导,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

曾参曾经问孔子:“儿女对父母的命令一概服从,这就是孝吗?”孔子 说:“这是什么话!父母有敢于和自己争论的子女,就不会陷入不义。所以父母如果说错了、做错了,就应该与他们争论,没有自己的脑子,那能算是孝吗?”

古代戏曲小说经常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的说法,提倡愚忠愚孝。这本来是一句很愚昧的俗语,可后来人们喜欢把它安在孔子身上,认为这是孔子的教导。但孔子真的提倡毫无原则的孝吗?

孔子的弟子曾参,对父亲特别孝顺。有一次,父亲发怒,用棍子打了曾参,打得很重。曾参挨打之后,不但没有怨言,反倒对父亲说:“您教训我,没累到您吧。”然后就弹琴唱歌,表示他没有不满。孔子知道了非常生气,说:

“为了一点小事,父亲不该打儿子,曾参也不该任凭父亲打自己。万一被父亲打死,儿子死得没有道理,父亲也岂不是犯了法?这样才是真的不孝啊。”

那么,如果父母错了,该怎么劝说呢?孔子也告诉了我们办法:“事父母几谏。”意思就是要委婉地对父母进行劝谏。对父母要保持起码的尊重,但也不是看到错误坐视不理,而是要和颜悦色,有耐心地一次次劝说,不要惹父母生气,直到父母听从了为止。要是不听呢,那就“劳而无怨”,不要放弃,要有耐心,不怕麻烦,反复劝谏,但是心里不能对父母怨恨。

人们常常会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其实这话是不对的,圣贤都会犯错,何况身为普通人的父母呢?钱穆先生也说,父母也是有过错的,只是在面对父母过错的时候有一个态度和做法的问题。

没有天生的完人,父母也是如此。当我们看到父母身上的缺点时,首先要反思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不足,然后思考如何能够让他们远离小人的习气而靠近君子的行为。要委婉说服,即使是说服不了,照样要对他们恭敬行孝,任劳任怨。因为他们毕竟是自己的父母,绝不能因为他们不明白道义而有过失就不行孝顺。否则,自己连孝都做不到,又怎么去要求父母行义合道呢?也许在自己的孝心感召和耐心劝说下,父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接受建议的。

母慈子孝,人生大幸

闵子骞,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鱼台县大闵村)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为人所称道的原因,主要是他的孝,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闵子骞幼年即以贤德闻名乡里,他母亲早逝,父亲可怜他衣食难周,便再娶后母照料闵子骞。这样闵子骞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可是过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并且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待闵子骞渐渐冷淡了。

闵子骞受到后母虐待,冬天穿的棉衣上以芦花为絮,而其弟穿的棉衣则是厚棉絮,即使是这样,闵子骞也忍受着,不肯向任何人说。

一天,父亲回来,叫闵子骞帮着拉车外出。外面寒风凛冽,闵子骞衣单体寒,但他默默忍受,什么也不对父亲说。后来绳子把闵子骞肩头的棉布磨破了。这时,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知道儿子受后母虐待,非常生气,回家后便要休妻。

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父亲说:“母亲若在,仅儿一人稍受单寒;若驱出母亲,三个孩儿均受寒。”在闵子骞的苦苦请求下,父亲打消了休妻的想法,闵子骞的孝心感动后母,后母想想以前做过的事情,真是后悔莫及,而闵子骞却以德报怨,不计前嫌,后母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阖家欢乐。

孟子曰:“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闵子骞的孝行备受后人推崇,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将闵子骞排在第三,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先贤人物受到后人敬仰。

闵子骞不仅孝,而且宽容友爱,正是这些品德,使一个即将破裂的家庭重归于好,以自己的行为感动后母,使家庭和睦,母慈子孝,生活没有遗憾,这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

孝敬,要做到发自内心。有一位诗人曾经写过:人类的美是以爱来呈现的。而孝敬感恩的心灵,是人类最美丽的种子,它发芽之后,开出最美的爱之 花,结出最美的爱之果。所以,千万不要对父母感到厌烦。做子女的欠父母的恩情一辈子都还不完,即使心中有怨言,也不要流露出来。因为爱在态度上,你对父母爱的图画,就描绘在你自己的脸上。

子路背米

相传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生弟子三千,其中贤弟子七十二。

这七十二人中有一个叫子路的人,在所有弟子当中,他以勇猛耿直闻名,而其自幼的孝行也常为孔子所称赞。

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一家人时常在外面采集野菜充饥。子路年迈的父母许久没有吃过饱饭了,总念叨着什么时候能吃上一顿米饭该多好啊!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子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可怎么办啊?子路突然想起山那边舅舅家里还比较富足,要是翻过那几道山到他家借点米,他们心疼我,就一定肯借,那父母的心愿不就可以满足了吗?于是,子路打定主意出发了。

他不顾山高路远,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路,从舅舅家借到一小袋米,又马不停蹄地往家赶。夜里看着满天的繁星,一个人走在漆黑的山路上还真有点害怕,可想到父母还在家里等着自己,子路又鼓起勇气,大步流星地朝前赶去。

回到家里,生火、洗锅、打水,蒸熟了米饭,自己一口也舍不得吃,连忙端给了父母。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一切疲劳,开心地笑了。

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使其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石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子路常常怀念双亲,感叹说:“真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孔子赞扬他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同类推荐
  • 教你30招,天天工作好心情

    教你30招,天天工作好心情

    你是否在职场中也常常遇到这些不如意:本来平起平坐的同事忽然成了你的上级,不经意间听到同事在说自己的坏话,忙活了很久的case被上司毙掉……这些小事都有可能引起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职场坏情绪。如果任由这些负面情绪在心里郁积、生根,到一定程度便会影响你的工作进度、与同事间的关系,甚至会酿成心理疾病。本书提出了30个应对职场坏情绪的高招。也许书中的人都和你一样,曾被职场坏情绪折磨得一筹莫展,但通过这些妙招疏导,及时意识到了坏情绪的存在,并以积极的心态对坏情绪进行控制,从此告别了职场坏情绪,天天工作好心情。看了这本书,你也一样可以做到!
  • 5分钟掌控听众:当众讲话的诀窍

    5分钟掌控听众:当众讲话的诀窍

    不会当众讲话惹的祸不胜枚举: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导致误会、给别人留下没信心没能力的印象、争取不到机会或资源,等等。当众讲话是一个展示才华、促进合作的平台,是挑战更是机遇,所以我们必须敢讲、会讲,还要讲得好。作者身为中华演讲网首席专家,对当众讲话深有研究,在多年的培训经验中更是积累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在该书中,他为读者提供的是当众讲话的全套解决方案,内容涉及心态调节、内容准备、论据搜集、听众分析、控场技巧等各个方面,同时还为读者提供了针对不同场合、不同听众的即兴发言解决方案。其中的每一个技巧都搭
  • 30岁前男人应该悟透的人生问题

    30岁前男人应该悟透的人生问题

    我们每天都在做事,做的事也不尽相同,但我们的做法却只有两种:聪明的和愚蠢的。由此,做事的人也可以分为两种:聪明的和愚蠢的。聪明的人绝不会像凡夫俗子一样浪费时间,他要以并不长的生命,完成许多一流的事。如何曾为一个聪明男人,这本书可以给你很多中肯的建议。
  • 猪老板的实用消费心理学:店长必读枕边书

    猪老板的实用消费心理学:店长必读枕边书

    作为店铺网店管理者与经营者来说,最具学习价值的内容就是准确分析消费者的行为。销售并不仅仅是销售你自己的产品,更重要的是满足消费者内心的需求,这才是真正的销售之道。要让消费者认可你,首先你就先要了解对方,弄清楚对方真正的意图与喜好,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本书总结罗列了几十项最常见也是最实用的消费者心理供读者阅读参考,内容翔实,点评很到位,另外本书选择用风趣幽默的文笔来阐述作者对于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的经验技巧,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增强了文稿的易读性与趣味性。 "
  • 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热门推荐
  • 凤还巢:小妻娇蛮

    凤还巢:小妻娇蛮

    秦未央觉得自己很明智的一个人在解毒这件事上做了一个很不明智的决定,用了楚焱的身体。从此以后秦未央觉得自己路漫漫兮其修远。直到某一天,秦未央刚从楚焱的床上爬起来说道:“这是我最后一次过来,以后要是碰见就当作谁也不认识谁吧?”楚焱冷笑道:“你这是打算提上裤子不认账?’秦未央炸毛了,吼道:”你才不认账,你全家都不认账。我只是要婚了"这回轮着楚焱不淡定了,:“嫁人?”亲未央捋了捋发鄙视道:“嫁人?笑话,我是要招赘”瞬间楚焱就将刚套上的衣服扒了下来说道:“求扑到,求招赘”秦未央咬牙切齿道:“让本姑娘好好收拾你”
  • 北帝伏魔经法建坛仪

    北帝伏魔经法建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豪门:萌妻归来

    重生豪门:萌妻归来

    一场悲惨的惨剧,让她和她妹妹失散,老天怜悯她吧!让她重生了一世,上一世她看到了父母的惨死,妹妹落荒而逃,这一世她不在是善良单纯如白纸一般的女孩子,而是复仇女神,在宠她如命的男盆友蒋少轩的帮助下,她把曾经属于她的一切全部都要夺回来,在她夺回一切时,她高傲的出现在仇人的面前冷嘲热讽的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推荐风汐若的一本书,【宠妻成瘾:亿万前妻买一送二】亲们支持下,投票,收藏,打赏!
  • 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以经济增加值(EVA)为导向

    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以经济增加值(EVA)为导向

    本书内容包括:经营者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以EVA(经济增加值)为导向的国企经营者业绩评价系统的逻辑推导、以EVA(经济增加值)为导向的国企经营者业绩评价系统的方法体系、以EVA为导向的国企经营者业绩评价系统有效性的保障机制等。
  • 网游之无敌战神

    网游之无敌战神

    半年前,他是游戏中的巅峰王者,女友失踪让他一蹶不振。半年后,王者归来,顶级任务,极品女仆,众美环绕,公会无双。如今,女友现身,情路崎岖,富家傲娇女,成熟美御姐,迷糊小萝莉,何去何从。无敌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放弃执念,放飞人生,看昔日王者如何成就新的巅峰!群号:194053972
  • 超级淘宝系统

    超级淘宝系统

    本店有无敌麦克风,唱一首情歌保证你自己都爱自己到死。还有盗梦玉枕,可以随意穿梭于心中女神的梦境哦。亲,想阴人吗?本店有隐形手枪,首次购买可以免费赠送一副有神奇功能的棺材哦。亲,家里没安全感?本店有生命别墅,集攻击防御于一体,还可以自己修炼哦。心动了?那就快来看看吧,各种神功秘技,灵能法宝,应有尽有。
  • 我给江青当秘书

    我给江青当秘书

    本书是在江青身边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任秘书杨银禄讲述的“文革”时期的江青。“文革”期间,他在江青身边担任秘书近六年,是一位有资格说江青的人。
  • 不可不读的最有趣的动物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有趣的动物故事

    人类历史 就像是一条漫长的河,它孕育了数千年的灿烂文明。我们怎样以有限的时间去学习这些人类智慧的成果呢?如果有一种简便的途径能让小朋友们轻松地学习“人类的故事”,那真是善莫大焉。希望这套书能引导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成为小朋友们的良师益友!
  • 时光不知我还爱他

    时光不知我还爱他

    六年之前,他们的感情还是一个迷。六年之后,会不会有个圆满结局?爱情这东西,你信,它就有,不信,也就没有。陆乔昔一直暗恋青梅竹马裴祁。裴祁是喜欢她的,但没说只喜欢她。陆乔昔不能忍受他的花心,便把对他的喜欢转移到另一个人的身上。三个人互相折磨着,直到他们俩的陆续离开,陆乔昔才幡然醒悟,自己的心到底是在为谁而跳动。六年后,他们再次相逢,今后又会是怎样一番模样?爱情就像一座富士山,你不能够搬走它,拥有它的方式是,路过它。
  • 蛊师世界

    蛊师世界

    魔头重生废柴身,九州激荡风云起。绿袍老祖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