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3600000017

第17章 成熟有内涵——优雅女人掩不住的魅力(3)

有句俗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露锋芒,便很容易得罪旁人,得罪旁人便成为自己前进的阻力,成为自己成功的破坏者。行动露锋芒,便要招惹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将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破坏者。如果你的四周都是你的阻力或你的破坏者,在这种形势之下,你的立足点就会被推翻,哪里还能实现你求知于人的目的呢?

年轻人往往会狂妄自大,树敌太多,与同事之间不能水乳交融地相处,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语言表达上、行为举止上锋芒太露,以致影响到他人。言语、行为之所以锋芒太露,是急于求知于人的缘故,这也是遭人妒忌的最大原因。

有一个人,在年轻时代以具有“三头”自负,即笔头写得过人,舌头说得过人,拳头打得过人。在学校读书时,已是一员猛将,不怕同学,不怕师长,以为别人都不及他。初入社会还和在校时一样的锋芒毕露,结果得罪了许多人。但是还好总算觉悟得快,一经好友提醒便连忙负荆请罪,倒也消除了不少的嫌怨,但是无心之过仍然难免,结果终究还是遭受了挫折。俗话说:“久病亦如医。”他在受足了痛苦的教训后,才知道言语露锋芒,行动露锋芒,就是自己为自己前途设下的荆棘,有时为了避免再犯无心之过,就故意效法古人之三缄其口,即使不得不开口,也是多方审慎,虽然“矫枉者必过其正”,但是要掩盖先天的缺点,就不能不如此。

当然,你也许会说,采取这样的办法不是永远没有人知晓了吗?

其实只要一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你把握住这个机会,并做出过人的成绩来,大家自然就会知道你,赞赏你。这种表现本领的机会不怕没有,只怕把握不牢,只怕做出的成绩不能令人特别满意。你如果已经具有真实的本领,就要留意表现的机会,如果还没有真实的本领,就要赶快准备。

《易经》上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无此器最难,有此器不患无此时。锋芒对于年轻人,有的是害处,而好处却很少。这种锋芒好比是额头上长出的角,额上生角必然会很容易触伤别人,如果你不去想办法磨平自己的角,时间久了别人也必将去折你的角,角一旦被折,其伤害也就太多了。

心事不可随便说

从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人要是有心事,就应该诉说出来,一吐为快,这样才不会在内心淤积,以致闷出病来。

心理专家们的这种建议完全正确,但这里还得另外提出一条建议:

要说可以,但不能随便乱说。

所谓随便乱说,是指不区分心事的内容,不区分说话的对象,见人就说。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心事必须一吐为快,一定要想想:这件事能对他讲吗?

之所以建议你如此谨慎地处理自己的心事,是因为倾吐心事会显露一个人的脆弱点,这种脆弱点会改变他人对你的印象,虽然有的人欣赏你个性的某些方面,但有的人却会因此下意识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一旦你的脆弱面被别人把握,在他日与你争斗时,它们就成了你的致命伤。尽管这种情形不一定会发生,但你必须提防。俗话说: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是出于信赖才向对方道出心事,但对方若是一个小人,你不就陷入麻烦了吗!

另外,有些心事是具有危险性和机密性的,例如你在工作上的压力与牢骚,你对某人的不满与批评。你毫无顾忌地倾吐的这些心事,有可能将来被人拿来当成攻击你的把柄。你是怎么遭人暗算的,恐怕连你自己都不知道!

那么,你也许会说,我对自己的好朋友应该可以说说心事吧!不,也不可随便说出来!哪怕是最要好的朋友,你要说的心事还是要有所选择,因为作为终生之友是难上加难的,你今天的好朋友未必明天也是好朋友,这一点你必须了解!

那么,对于家人呢?难道也不能随便说出?

这里还是奉劝你不可随便说出来!除非你的配偶与家人对你有充分的了解与信赖。但两个人属于不同个体,性情必然各异,智慧与经验总会有一些不同点,家人对你的心事的感受与反应有时并不是你所预期的,譬如说,她(他)有可能因此对你产生误解,甚至把你的心事也说给别人听,这样反会给你带来一些麻烦。

然而,心扉紧闭,心事不漏也并不完全是件好事。如果太过谨慎,会让人感到你城府太深,太有心计,不可捉摸,为此你会失去很多值得交往的朋友。如果你本性如此,那还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不是,给人留下这种印象,岂不是太冤枉了。所以,最为有利的做法是,偶尔说说无关紧要的心事给你周围的人听,以减少他们对你的揣测与戒心。

学会有距离地与人交谈

女人是靠各种各样的感情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的,不论是异性还是同性的交往,没有距离就没有朋友。虽然朋友之问互相关心是毋庸置疑的,但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两个人犹如两条铁轨,平行着才能走远。如果任何事都不分你我亲密无间,友情也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正如两条铁轨不能相交一样。

学会有距离地与人交谈,就是给友谊留下必要的生存空间,可以让女人成就自己独特的美丽。

当一位画家在作品完成后,总要挂起来,然后站在一个合适的距离来欣赏。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体会,特别是在欣赏油画时:太近了,看到的往往只是一块块颜料机械的堆积,太远了又看不明白,只有站在合适的距离,才会看到一幅完美的艺术作品。人与人交往也是同样的道理,那么,在欣赏他人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站开一点,留出一点距离呢?适当的距离是心灵需要的氧气,当一个已婚的女人跟异性朋友特别是相互之问有好感的异性朋友交谈时,千万不可把自己婚烟的不幸及对丈夫的报怨完全倾泻。婚姻像鞋子,鞋子适合不适合,只有脚知道。因为心扉完全敞开,容易伤风着凉,何况心灵和情感上的某些东西是无法替代的,真正的快乐是无法分享的,真正的痛苦也无法分担。与一个不幸的人分担痛苦,只能使他的内心更加凄凉,反而很容易给对方造成一种感情误解。女人在谈论自己的婚姻时,应该“犹抱琵琶半遮面”,适可而止。

聪明的女人跟比较容易吸引自己的男人交往时,不会选择做他的情人,做情人会因为彼此距离太近而失去了以前那种朦胧的美丽。对男人来说,可以随心所欲浏览的风景也就失去了吸引力,不值得珍惜。

而一旦情人的眼泪让男人感到烦心时,他会到朋友那里去倾诉。

女人做男人的情人是沉重的,何不选择做他的朋友?与男人做朋友却是痛快淋漓的,彼此都轻松,相互不会过多地要求对方,更不会为他昼夜难眠。男人会欣赏女人的独立和思想,会回味女人的笑容和神韵;在高兴时分享女人的快乐,痛苦时静静地听女人唱歌。也许有一种情愫,但女人不会迷失自己。

朋友是头顶的阳光,是深夜里自己心中点起的灯。女人从选择的那一天起,他便会对你刮目相看,再也忘不掉你。彼此用自己健康的心灵构建起更为丰富、完整的感情世界。

留出距离就是给自己留出一个空间,也给对方留出一个空间。事实上这种距离既是自尊,也是尊重他人。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空间才会和谐相处,如同太阳、地球、月亮一样。学会有距离地与人交谈,是女人一生要学会的做人艺术。

每天智慧一点点

聪慧理智的女人思维敏捷,每天智慧一点点,靠自己的思索和悟性来理解人生。她们性情稳定、思想成熟、做事周密,对待事情审慎而理智,临危不乱,能将事情做得完美。每天智慧一点则可以成就一个完美女人。

女皇武则天,作为一个弱女子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中,竟能登上中国最高的权力宝座,堪称奇迹。这和她无以伦比的智谋及高超的做人艺术是分不开的。

在唐太宗病重欲将武则天赐死之时,太宗问武则天:“你忠我朝侍奉我,我不忍心将你丢下,我归天之后,你该如何打算呢?”

武则天听后,打了一个寒战,但她很快便镇静下来,对太宗说:

“我蒙皇上恩宠,本该以死来报答皇上的恩德。但是您身体肯定会痊愈,所以我不敢马上去死,情愿削发为尼,为万岁祈祷借以报答圣上隆恩!”因为在当时只有出家才能自我保全。太宗想:我本想将她赐死,可又不忍心。她既然愿意削发为尼,也未尝不可,世上并没有尼姑当权的,于是便诏示武则天削发为尼。

如果不是武则天当时机智的回答,保住了性命,何谈以后的重归皇宫?后来她寻找机会见到高宗李治,成功地利用了王皇后和萧淑妃的矛盾重返后宫。

在她做大周皇帝时,同朝担任宰相的狄仁杰和娄师德面和心不和。

自己倚重的两个大臣不和,这对社稷安全是大为不利的。武则天利用智慧,不动声色地巧妙化解了狄仁杰与娄师德的恩怨。

武则天召见狄仁杰,在议完朝事之后突然问他:“我信任并提拔你,你可知道其中原因?”狄仁杰答道:“我凭文才和品德受朝廷重用,不是平庸之辈,更不靠别人来成就自己的事业。”武则天沉思了一会儿,随后命侍卫取出一个竹箱,找出约十件奏本赐给了狄仁杰。狄仁杰仔细地看完奏本,不由得满脸惭愧。原来,自己一直在想方设法排斥娄师德,甚至想把他赶出京城,没想到娄师德却一直在皇上面前举荐自己。

从此,狄仁杰抛弃了对娄师德的成见,二人齐心协力共同辅佐武则天,将朝政治理得井井有条。

不论名女人或普通女人,事业成功都需要智慧,生活中也无时无刻不需要智慧。

对自己信心不足或渴望成功的女人可定期阅读励志、修养方面的书籍,阅读毛泽东、周恩来等名人传记或现代名企业家奋斗史,或者是观看与他们有关的电影、电视节目等。他们的志向与追求的成功经历能帮助女人们重新构筑心灵与自我形象。

不只读书能让女人增添智慧,只要留心观察,不难发现每天智慧一点点的方法就在我们身边。到公园里看看自弹自唱的老人,会悟得开心之道;和邻居聊聊天可懂得处世智慧。那么即使平凡如叶的女人,每天智慧一点点,也可创造叶的美丽和生活的乐园,纵然是独自漫步,也心有明灯,把自己引向有繁星明月的地方,守得住心灵这个宁静的港湾。

即使生活的天空布满阴云,每天智慧一点点的女人也很少去叹息忧郁。她们心中有梦,有梦而知远方的天空应该有一轮绚丽的彩虹。

那永不失去的梦想就是女人生活中的一首诗、一幅画、一段遐想、一片心境、一点安慰、一些希望。智慧的女人会在哲思中让心情一天比一天愉快年轻。

每天智慧一点点,女人会以聪慧的心、宽广质朴的爱、善解人意的修养,将美丽写在脸上,即使不施脂粉也显得高雅从容。

每天智慧一点,把自己修炼成人格完善、气质脱俗的灵智女人吧,让魅力之光点亮生活,这是女人用美丽装扮一生的关键。

同类推荐
  • 读《止学》学生活

    读《止学》学生活

    智极则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焉。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谋人者成于智,亦丧于智也。谋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敌,慎之少祸焉。智不及而谋大者毁,智无歇而谋远者逆。智者言智,愚者言愚,以愚饰智,以智止智,智也。势无常也,仁者勿恃。势伏凶也,智者不矜。
  • 尼采的智慧

    尼采的智慧

    本书囊括了尼采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和主张,包含有很多惊世警言,如“人是应该超越的东西”、“上帝死了”等。读其书而知其人,明其义而囿其辞。我们深信本书对于帮助读者了解尼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领导即兴口才技巧

    领导即兴口才技巧

    本书共分为上篇基础理论与实战技巧、中篇应用篇、下篇案例欣赏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领导即席讲话概述、领导即席讲话语言分析、领导即席讲话的修炼等。
  • 瞬间掌控人心

    瞬间掌控人心

    本书是一本至为简单易操作的成功心理学读本,从身势语言、衣着搭配、言谈举止、兴趣偏好等方面入手,洞悉他人内心世界,从而轻松识别他人的本质。它教你如何不动声色地运用心理战术,迅速化敌为友,结交死党。让你拥有超强人气,成为人生的终极赢家。对于很多对事业、生活充满期待的人,它更是一本具有无以伦比的制胜宝典。
  • 效率达人:高效工作50招

    效率达人:高效工作50招

    我想把工作做好,也为之付出了艰苦努力,但就是提不高工作效率,没有业绩和效果,这是为什么呢?是天赋不够还是才智不足呢?其实要成为职场中的精英,获得骄人的成绩,天赋和才智固然重要,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正确方法更不可缺。本书教会你提高工作效率的50个好方法,通过树立高效意识,矫正不良方法,培养良好方法,重塑自身、改变命运;工作业绩、奖金、甚至晋升全都会在认真阅读本书之后接踵而来。
热门推荐
  • 北漂生过札记

    北漂生过札记

    这是一个轮回,可以触摸的生死循环。佛说,留人间多少爱,吟赋诗,千重变。做快乐的事,别问是劫还是缘。一红尘也到场,红尘便处处结佛提。不在于形,而在于情。莫问结果,许诺良缘。身如佛提,心似明镜。
  • 男生女生流行的心理测试题

    男生女生流行的心理测试题

    趣味性心理测试是人们了解自我、认识世界的另一个途径。明智的人会利用这些测试题追寻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影子,很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进而扬长避短、完善自己、走向成功。
  • 活人让道

    活人让道

    你知道,永宁街在哪里吗?或许你出门就会看见它,或许永远都不会遇到。我只能告诉你,那只是一条普通的街道。在这里,有着一群我爱的人。但同样是这里,也时刻发生着诡异离奇的事件。白尾黑猫,蛇香死鱼。镜中倒影,血腥玛丽。蚯蚓,蜗牛。不死婴,微笑狗!……准备好了吗?我来把我的故事,讲给你听。
  • 小财神的大算盘

    小财神的大算盘

    她是个天才,长得美丽,性格开朗,更是获得了男生们的一致青睐。然而当你在一个方向获得多了,命运的天平就会倾斜。于是麻烦就会接踵而至,即使你计算得再精确,也会有意外的故事发生。
  • 金融市场典型案例法律研究

    金融市场典型案例法律研究

    本书选取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四大金融市场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及其法院的判决进行介绍,从法律的层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 这里曾经是汉朝1

    这里曾经是汉朝1

    秦末时期,天下大乱,以刘邦为代表的草根阶层,于战乱中迅速崛起。与此同时,没落贵族后裔项羽,于绝境奋起,力克群雄,争霸天下。刘邦被封为汉王后,韬光养晦,重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东出关中,与项羽逐鹿天下。一时间,英雄为决胜负,拔剑相向,天下如煮水鼎沸,血流成河,天地黯然无光……
  • 唐诗鉴赏大辞典(上)

    唐诗鉴赏大辞典(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程)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程)

    全书分14章,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开放性,对于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随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学科的重构而形成的较为成熟的新的教学成果,全部纳入《教程》范围,予以编写出版。
  • 回忆的爱

    回忆的爱

    一个小人物的爱情,等待着的那个人,回忆与想念的感觉!
  • 尸气冲天

    尸气冲天

    一个被劫杀致死的少年,异界重生,面对一切的未知,如何能够脚踏风云,呼风唤雨,这里没有任何仁慈,没有任何怜悯,有的只是这样一只只冰冷的尸体,和操作者,那么长生何求,万年的定律被谁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