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2500000022

第22章 雍正王朝(2)

胤禛,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在太子刚刚被废的时候,康熙命胤禛与胤禵共同监视胤礽,胤礽说其从没想过杀害父亲取得皇位,请胤禛、胤禵代为转奏,胤禵不应,胤禛认为此话非同一般,即使自己因此获罪,也要替他转奏。康熙听后,遂将胤礽项上锁链取下。初废太子后,康熙受到沉重的打击,身体非常不好。胤禛屡劝康熙治病,保重身体,康熙遂称其殷情恳切,可谓诚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他被晋封雍亲王。

再废太子后,胤禛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争夺皇位上。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胤禛集团成员戴铎上疏,为胤禛制订了夺取储位的全面的计划。第一,依靠诚孝博得康熙的信任和宠爱;第二,要以废太子凌虐昆季为戒,把兄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第三,联络百官,特别是康熙的亲信重臣,以影响皇帝,使其考虑继承人时对胤禛有利;第四,大力培植雍邸旧人,为建立江山打下基础。与此同时,胤禛大规模地搜寻各种人物以形成自己的集团,其中有皇十三子胤祥、康熙近臣贵戚隆科多、大学士马齐、川陕总督年羹尧等。隆科多为佟国维之子,康熙孝懿仁皇后之弟,胤禛的舅父,任理藩院尚书、步军统领,手中握有兵权,对胤禛争储非常有利。他负责京师九门、畅春园及宫禁警卫,地位至关重要。年羹尧,多年效力于胤禛,其妹为胤禛侧福晋。年羹尧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出任四川巡抚,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升任四川总督,康熙六十年(1721年)又晋升川陕总督,是胤禛在外的重要军事力量。这一派力量虽十分强大,但表面看来却不像胤禩一派气势那么大,而是谨小慎微地活动,不露锋芒, 所以康熙对此没有过怀疑和指责。

胤禛明白康熙的心理,嘘寒问暖,非常殷勤,得到康熙的好感。康熙称赞他“诚孝”。他对众兄弟,虽暗中对立,但在父皇面前一点都没有表现出来,相反,常“为诸阿哥陈奏”,以至感动了康熙,谓之“性量过人,深知大义”,“似此居心行事,洵是伟人”。胤禛对康熙并非真心真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他了解父亲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因此他极力讨好父亲。他深知谁为太子,决定权全在皇父,皇父的好感就是他的资本。他用他的行动来证明给父亲看。从这一点看,他的心计超过众兄弟,手腕也很高明。到康熙死前一刻为止,有可能继承皇位的皇子绝不只胤禛一人。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密切是胤禛最大的优势,他做事谨慎也博得了父亲对他的好感。康熙曾说过胤禛“幼年时,微觉喜怒不定”。这本是已经过去了的小毛病,康熙偶尔提起,“无非益加勉励之意”,并没有责备的意思。但胤禛特别注意澄清,竭力扭转皇父的形象,上奏说:以前皇父曾批评喜怒不定之处,十多年来都没有提起,是因为臣在皇父教育下已经改正。“今臣年逾三十,居心行事,大概已定,喜怒不定四字,关系臣之生平,仰恳圣慈,将谕旨内此四字恩免记载”。其实康熙并没有打算把此事写进谕旨。康熙晚年,立储事不顺心,尤其需要安慰,当时只有胤禛、胤祉经常陪伴他散心。第一次废太子之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初,康熙病情加重后,胤禛奉召到皇父跟前,泪流满面地提议选医调药治疗。康熙接受了他的建议,令他同胤祉、胤祺、胤禩等几位稍知药性的皇子照顾他,很快病情好转。他恳求侍奉左右,康熙因令其恭代南郊大礼,未留身边。但胤禛每天派人请安,有时一天三次。在康熙的最后时刻胤禛给予父皇无微不至的关怀,胤禛的孝敬理所当然地深深刻在皇帝的心上。

胤禛在康熙末年日益受到重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圣祖命其参加对胤礽党人步军统领托合齐的审判。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西北战事兴起,康熙召见胤禛、胤祉,征求意见,胤禛主张大力讨伐。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因有人盗窃明朝陵寝,康熙命胤禛、胤祉等皇子查处,并令他们到各陵祭奠。同年,皇太后丧,胤禛与胤祉等传达康熙的命令,让有关衙门和官员执行。次年,皇太后梓宫安放地宫,康熙因病不能亲往,命胤禛去陵前读文祭告。康熙六十年(1721年),圣祖登极六十年大庆,典礼中盛京三陵大祭最为重要,因年迈康熙 不能亲往,遂命胤禛、胤祹及世子弘晟前往致祭。回京后,遇三月十八日万寿节,又命胤禛祭祀太庙后殿。同年冬至节,又命胤禛祭天于圜丘。对祭祀,特别是祭天,康熙历来看作是国家大事而加以重视,只要身体好,他就亲自去祭祀。

康熙在晚年任用胤禛代替他祭祀,表明了胤禛在康熙心中已有很高的地位。

两次废皇太子和诸子争储使康熙身体衰弱,精力衰竭。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月二十一日,圣祖南苑行围,十一月初七生病,回到畅春园。初九,因冬至将临,命皇四子胤禛到天坛斋戒,以便代行祭天仪式。初十、十一日、十二日,胤禛先后派遣护卫、太监至畅春园请安,康熙均谕“朕体稍愈”。十三日丑刻,康熙病情严重,命从斋所召皇四子胤禛立即回来,接着召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皇七子淳亲王胤佑、皇八子贝勒胤禩、皇九子贝勒胤禟、皇十子敦郡王胤、皇十二子贝子胤祹、皇十三子胤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来到病床前,交代他的遗命,戌刻便去世了。隆科多即向胤禛宣布康熙最后的命令。今存遗诏曰:

“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皇帝位。”当天夜里,用銮舆载运康熙遗体,回大内乾清宫。在隆科多保护下胤禛先回大内迎驾。

第二天传出大行皇帝任命胤禛继位遗言。胤禛任命总理事务大臣,封胤禩、胤祥为亲王,把胤禵召回京城,关闭京城九门。十六日颁布遗诏,十九日遣官祭告天地、太庙、社稷坛,京城开禁。二十日,胤禛御太和殿登极,接受百官朝贺,正式继皇帝位,改元雍正,这就是历史上的雍正皇帝。10年未决的皇位问题终于有了结果。

名家回眸

关于康熙朝储位之争的这段历史阎崇年在《清十二帝疑案》中说过:到了康熙晚年,储位未定,康熙预感到,他身后他的儿子之间要有一场厮杀。康熙自己说:将来我百年之后,把我放在乾清宫那儿,“尔等束甲相争耳”。

经过一场激烈的党政相争,最后以雍正继位而告终,虽然结束了皇室内部和众臣之间争夺储位的政治斗争,但他的继位却成了后世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虽然雍正皇帝是一个很难评价的历史人物,但 与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皇帝相比,他对国家和民族有着极强的责任感。

相比中国历史上不少荒唐的皇帝来说,雍正帝确实是一位勤政的好皇帝,他的勤政使得大清的国力充足,很好地弥补了康熙一朝多次动用武力而造成的国库空虚,为乾隆朝的辉煌奠定了基础;但是令人不得不惋惜的是,他的勤政和他的责任感,导致了他对其他任何人的不放心,于是乾纲独断,大大加强了“专制”这一中国特色和传统,使得中国社会进化的萌芽被扼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不能不说这是中国的一个遗憾。

“朝乾夕惕,宵衣旰食”的勤政之帝

——雍正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从1722年即位到1735年病逝,在位13年,年号雍正,死后葬于清西陵之泰陵,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庙号世宗。

清世宗年轻时跟从顾人代、徐元梦等学习经史,又与禅僧接近,稍懂佛学。

曾随圣祖巡幸江南,朝佛五台山,秋狝热沟,并奉命往祭曲阜孔庙、盛京祖陵。

清圣祖亲征噶尔丹,从征掌正红旗大营。康熙末年,同其他皇子争为储君。圣祖死后,在十三皇子胤祥的帮助下继承帝位。

历来雍正的即位与暴死都是人们争议的问题。

暂且不谈雍正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他又是怎么死的,单凭他的勤政就可以说明他是一位好皇帝。

当我们抛开成见,用客观公正的眼光去看待这位君王,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位被千鞭万挞的皇帝,竟然是一位少有的明君良主。就大体而言,作为皇帝的他,还是颇足称道的。他精力充沛、日理万机、孜孜不倦,起得早、睡得晚、吃得少、玩得少(从没有公费下过江南);办事果敢,讲求行政效率,可以说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虽仅治国十数年,然比起康熙、乾隆六十余年的政绩,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为全国的一把手,他自奉甚薄,虽致力于清查赋税,追讨欠债,增收关税,却是为了充裕国库,不是为了一己的耳目之欲,或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而是多把财政收入用在赈灾、浚河等项目上,如此克己奉公,堪称皇帝表率。

雍正曾经说自己是“以勤先天下,”这绝不是自夸,自古以来于他的勤勉,是任何专家学者都无法否认的。

“朝乾夕惕,宵衣旰食”这样的工作态度不要说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就是普通的人也很难做到。雍正这样的工作态度坚持了13年,在这13年之中,共处置了六部及各省题本192000余件,每年平均达14700多件。每日览题本在40件以上,光是在这些题本上的朱批就有8000余字。再加上奏折,雍正亲手批阅的奏折有23000~35000本,可见工作之繁重。

雍正不仅是一位勤勉之帝,也是一位厉行改革的皇帝。

纵观雍正的这一生,正像电视剧《雍正王朝》主题歌唱的那样,“身后骂名滚滚来”。雍正王朝在骂声中悄然而逝,然而骂出来的竟是一个乾隆盛世。毕竟,从五百万两到七千万两的国库存银,实实在在的是在递增,并不是骂声所能诋毁的。清朝人也许不喜欢雍正,但清朝绝对需要雍正。

名家回眸

雍正王朝的十三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改革时代。雍正帝不遗余力地制定和推行种种方针政策,改革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积弊,并以励精图治、雷厉风行的作风成功地推动了改革事业的进展,成为康乾盛世的有力推动者,也使其跻身中国历史杰出帝王的行列,成为一代英明有为的君王。

众皇子的下场

雍正帝胤禛刚刚即位,就集中力量对允禩集团进行打击,一场手足相残的悲剧开始上演。

胤禩,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是康熙第八子,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晋升为贝勒。雍正继位后将其所有兄弟名字中的“胤”都改成了“允”,所以胤禩改名为允禩。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初太子废后,其就参加争夺皇位的斗争。胤禩为人精明强干,善于拉拢人心,有很多党羽。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皇十四子胤禵都和他亲近。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圣祖命令皇十四子胤禵远征西北,封大将军,一概物品都是亲王的排场,这使胤禩集团非常高兴,认为胤禵肯定是未来的皇太子。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圣祖临终时传位皇四子胤禛。允(胤)禩集团非常失望,但其势力还是很有影响,对新政权的巩固是一种威胁。雍正刚刚争夺到皇帝的位置,考虑到允禩集团势力强大,影响极大,为清灭政敌,巩固自己的统治,先对允禩集团实行拉拢政策,稳住他们的情绪。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四,还没即位的雍正就任命贝勒允禩、十三阿哥允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四人为总理事务大臣,十五日又把被康熙斥为与允禩勾结的贝子苏努晋封为贝勒,十二月允禩被晋封为廉亲王并管理理藩院和上驷院。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又被任命改管工部。

对于其他兄弟,雍正则进行打击。允禵远在西北,手握重兵,而且他又曾对雍正继承皇位产生过极大威胁,因此雍正把他看作心腹大患,而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允禵召回京城,处在自己监视的范围之中。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允禵应召回京奔丧,看见雍正时没有行兄弟间的抱见礼。为显示自己心怀大度,雍正从座位上走下来迎接允禵,允禵不予理睬,侍卫拉锡见状就拉他的衣服提醒他,允禵以此为借口开始发作,说拉锡是在侮辱主子,请求把拉锡杀掉,以向雍正示威。雍正元年 (1723年)三四月间,雍正送康熙灵柩到遵化景陵享殿,完后就让允禵留守景陵,并命副将李如柏严密监视,除大祀之外不准离开半步,实际上允禵是被囚禁了。对于允禟,雍正一直瞧不起,说他一无是处。但其母健在,地位尊贵,在皇室中又有一定威望,一旦他们母子联合,扰乱朝政,就会对皇权构成威胁。因此允禵被召回后,雍正即以军中需人为由,命允禟前往西宁,并且不准借故推托,马上动身。

雍正元年(1723年),允禟到达西大通(今青海大通县东南),年羹尧迁出城内居民,加派兵丁对允禟进行监视,从此,允禟处在年羹尧严密监视下。

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清军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速战速决,彻底胜利,不仅从根本上控制了青海全境,掐断准噶尔部通向西藏的要道,为更好地解决准噶尔问题,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局面,而且使雍正的威信大为提高,巩固了他的统治。这之后,雍正的态度逐渐趋于强硬,与允禩、允禟集团的斗争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方针是广造舆论,先次后主,逐个清除。

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初,雍正当着诸王的面指责允禩在康熙在世时就任意妄为,毫不谦逊,到现在还是如此,并威胁说要把康熙从前批评允禩的谕旨传给王公大臣们过目。同月,允不听奉调,在张家口擅自居住,被调回京城,革去爵位,永远拘禁起来。允禟由于派人去河州买草,踩踏牧场,被人参了一本。

允禩集团的其他重要成员也开始被打击,阿布兰、苏努先后被革去贝勒爵位,主持刑部事务的七十也被罢免。

雍正二年(1724年)七月,雍正向全体大臣颁布《朋党论》,要求他们深思熟虑,识得大体,如果没有参与朋党,应加以勉励;如果有的话,就要痛改前非,上下同心。《朋党论》的颁布是要对允禩集团进行升级打击的信号。不久,裕亲王保泰被革去所有职务,阿尔松阿被革去二等公爵及刑部尚书一职。同时雍正帝对允禩大加指责,借以制造声势,为进一步处理大造舆论。正像他所说:

“允禩总是在惹朕生气,让朕治他的罪,朕怎么能掉入他的圈套,只把他任意妄为的地方公之于众就是了。”

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为康熙帝服阙三年期满,雍正开始加快铲除允禩、允禟集团的进程。

允禩在朝中很有威信,雍正皇帝于雍正三年(1725年)四月不得不承认:

“朕在王公大臣面前对允禩进行训诲,很多人都以为他受了屈枉。”为了彻底孤立允禩,雍正多次以他在总理事务和管理工部中出现的疏漏为借口,在朝臣面前对他进行诋毁。与此相呼应,同年二月,将领侍卫内大臣鄂伦岱及阿尔松阿发配到奉天。七月,允禟被革去贝子。十二月,允禵被革去郡王,降为贝子。

同类推荐
  • 无双乱舞梦三国

    无双乱舞梦三国

    这是历史,这是穿越,这是游戏,这是言情,这是奇幻,这是演义,这是——三国。这里有英雄,这里有逗比,这里有热血,这里有温馨,这里有诡异,这里有浪漫,这里有——你想看的一切。如果一个人穿越,撬不动历史,那么一万人呢?本书QQ群:无双乱舞梦三国439190332欢迎大家加入聊天
  • 人间六十年

    人间六十年

    距今五百年的日本,天下大乱,礼崩乐坏。以下克上,以子弑父,以弟夺兄,道义,亲情分文不值。这便是后人称之为‘战国’之时代。而这也是一个豪杰辈出的年代,在这里人们都忠实的遵从着自己的信念,为了自己,为了家族,甚至是为了女人,在这个舞台上演绎出波澜壮阔的诗篇,是只属于这个年代的特别诗篇。时间:应仁元年(1467年)乱世从这里开始……英雄辈出的年代也从这里开始……这是一切的起点……
  • 好男人在宋朝

    好男人在宋朝

    新书《补习之王》已经发布了,希望兄弟们一如既往的去支持我!半仙鞠躬感谢了!作为一个好丈夫,他最基本的生存标准就是——只能对一个女人好。作为一个好男人,他的最基本的存在标志是——必须对一群女人好。好丈夫简有之重生了,成就北宋仁宗年间第一好男人!
  • 重生之汉末一统

    重生之汉末一统

    现代大学生刘羽穿越到汉末成为幽州牧刘虞的次子,看他如何在汉末群雄割据的乱世崛起,又是如何一步步一统大汉。重生之汉末一统书友群:251939033欢迎大家加群互聊
  • 明末之争战天下

    明末之争战天下

    朱慈照,一个孤儿,生性冷酷奸诈。上学的时候欺负同学,长大后进入黑涩会,被仇家追杀到了金三角,学会了一身本事,灭了仇家,成为了黑涩会老大。就在他志得意满时,却被仇家后代暗算报复,莫名其妙穿越到了明末,成为了崇祯四儿子朱慈炤。面对即将国破家亡的处境,朱慈照步步惊心,有惊无险;就在他一步一步统一华夏,扬威海外时,却发现……
热门推荐
  • 灵界风云录

    灵界风云录

    穿越千年的轮回,只为今生的赎罪。阴曹的大神钟馗,迎来了千年一次的轮回劫,而他的转世,将换来无数妖魔鬼怪的蠢蠢欲动。他们都想将之除之而后快。为此,神界为其找了一个替死鬼。而这个替死鬼,他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呢?他的身份又是什么呢?
  • 骷髅龙骑

    骷髅龙骑

    怎么那么命背!别人穿越了好歹混个人样,就到欧阳小花时候被召唤附体成为一个骷髅,有没有天理!欧阳愤怒了,好吧,且看这个名字娘气性格却绝对爷们的苦逼对象,如何在异世脱胎成人,从一介微不足道的小骷髅,成就自己的强者之路。
  • 幽灵古堡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幽灵古堡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科幻故事,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
  • 丑妻难搞

    丑妻难搞

    多少个夜晚,她苦思冥想,红鸾星一直在动,可为何就是嫁不出去呢?她总结了一下原因。第一,她是一个庶女。第二,她是一个清清白白的小美人,却被诬蔑成不干不净的大丑女。第三,她自认除了害惨了一个太子、弄疯了一个公主、拐走了一个小世子、踹了两个皇帝之外,打穿越开始就没有干坏事,可怎么就成了祸国殃民的妖孽呢?为了早日穿上心爱的嫁衣,只好奋力泡美男去,可为啥美男见了美女就跑?摇身一变成为公主,奉命抛绣球选婿,虽然被迫,但也按耐不住那颗想嫁的心,可为什么国中男子瞬间消失匿迹,大街是可怜的萧条?经过几番折腾,她终于知道原来自己嫁不出去的原因竟然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总裁:天才儿子懒懒妈咪

    腹黑总裁:天才儿子懒懒妈咪

    安落瑶,安氏集团小公主。五年前,她对他一见钟情,奈何对方已有喜欢的女孩子,可她还是喜欢他,于是便设计了他让自己怀上了他的孩子。五年后,再度回国,她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单纯的小女孩,她已经是一个五岁孩子的妈妈了。她本想帮爸爸过完生日就重回法国,奈何家里人希望她能停留一段时间,而她也只好为表孝心,稍做停留,谁知道她这一停留就引来了一个超级大腹黑——她儿子的亲爹地苏凉辰是也!精彩片段:“安落瑶,胆子不小啊,偷了我的种还敢跑!”某男黑着脸说。“屁,不就是一颗种子,还你还不行么!”落瑶鄙视的看着某男。“那你就是要把轩轩还给我咯?”某男问。“滚,想得美。”落瑶怒吼。且看懒懒妈咪如何战胜超级大腹黑~~
  • 枭圣

    枭圣

    新书【混在扶桑国】已经上传。斗智斗勇,谋略文。
  • 锦绣庶女

    锦绣庶女

    代嫁庶女,满腔真心终究抵不过嫡姐一张美若天仙的脸。相伴十年的枕边人杀死亲子,将她送到敌人床上。烈女自刎,庶女重生,霸道归来!继母?你佛口蛇心,那我就揭穿你伪善的面具!嫡姐?你阴狠毒辣,那我就剖开你蛇蝎的心肠!从相府到皇宫,从深宅到宫墙,且看庶女崛起,风华绝代祸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创业有道

    创业有道

    这是一个全民创业的年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创业者,而几乎每个创业者都会经历迷茫、失落、坎坷、无助……他们会遭遇资金、市场、团队、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此刻,他们最渴望的是能够获得他人的明确指点和帮助。《创业有道》将众多成功创业者多年的创业经历凝炼成简洁、平易的话语,为懵懂中的创业者指点迷津,为迷茫中的创业者传道解惑。
  • 南国传说

    南国传说

    在纷乱的五代十国,中国的西南域孕育出一位烁古耀今的伟大人物。他犹如一颗“震天雷”烟花,先于黑暗中划过一道微不可查的上升轨迹,待到达适当的高度那一刻,便伴着震撼人心“轰”的一声,迸射出绚丽多彩的光芒,照亮一段悠久的历史时空!彼时,此人创建了一个空前绝后、政通人和的社会新气象,就算放眼于现代社会仍是熠熠生辉!述古宜今,诸位放点耐心请细细品一品!
  • 撼苍茫

    撼苍茫

    天若赐予我辉煌、我必比天更嚣张。谁无虎落平阳日,待我风云再起时。有朝一日龙得水,我叫长江水逆流。有朝一日虎归山,我定血染半边天。既然这世界没有规则,不如有我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