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2500000015

第15章 康熙帝国(7)

从无父子而异其衣冠,岂可君臣而别其章服!此剃发一事,所当一意仰从,无容犹豫者也。”慕天颜当面劝说:“今既欣然称臣,又欲别其衣冠制度,此古来所未曾有。”但郑经仍顽固坚持“苟能如朝鲜例,则敢从议,若欲削发,至死不易”。根据慕天颜的汇报,明珠知道郑经是依恃台湾有海峡作为屏障,拒不应招,遂同蔡毓荣进京复命。自康熙元年至八年(1662~1669年),清、郑共进行四次会谈。唯有这次是皇帝亲自降谕,委派重臣,指授方略,对郑经的谰言进行批驳,充分显示康熙机智、敏捷和处理国事的卓越才能。

康熙十二年(1673年)八月,耿精忠向康熙帝上疏奏请撤藩,康熙帝立即允准并派钦使到福州协助办理撤藩事宜。耿精忠一见同意其撤藩的上谕,便马上与亲信密谋叛乱。此时他想到了占据台湾的郑经,如果能说动郑经参与他的反叛活动,无疑会大大增加他的声势。

于是耿精忠派了一个叫黄镛的漳浦人给郑经送了书信一封,在信中,耿精忠大加奉承,并煽动郑经:“孤忠海外,奉正朔而存继述;奋威中原,举大义以应天人。速整征帆,同正今日疆土;仰冀会师,共成万世勋业。”郑经对此大喜过望,总算又有了重返大陆的机会了,他立即整船兴师。可耿精忠当时还在准备和观望,郑经只得在澎湖一带屯兵,静等局势的变化。吴三桂反叛后,康熙帝曾发上谕停撤耿、尚两藩,耿精忠又赶紧派黄镛二次到澎湖,让郑经停止进兵,恰逢岛内有事,郑经便又转回台湾了。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耿精忠揭起反叛大旗,于是派黄镛第三次到台湾,让郑经率领台闽全部水师,攻取江浙。

郑经统率几乎全部水军渡海到厦门。这时耿精忠已率主力北上争夺江西和浙江,沿海一带几乎没有兵丁布防,郑经趁机在广东、福建沿海抢占地盘,抢占了原属耿精忠的泉州、漳州、汀州、兴化、邵武等府和属尚可喜镇守的潮州、惠州二府及广州所属一些州县,并将抢掠所获不断运往台湾。此情形对耿精忠而言无异于引狼入室,他极为恼怒,多次与郑经发生冲突。耿精忠也不再北上了,郑经更没执行吴三桂让他率舟师攻南京或天津的指令。叛乱各部各怀鬼胎,勾心斗角,反而使得康熙帝抓住了机会,急命康亲王杰书赴浙江猛攻耿精忠,并指示当时的福建总督朗廷佐利用耿、郑之间的矛盾,仍招抚郑经。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月,当清军自浙江攻入福建,耿精忠两面受夹击,进退失据,他不得已投降清军,并与清军合兵一处来攻打郑经,结果只用几个月的时间,清军便收复福建各地,郑经只得又退守厦门等沿海岛屿。

如果说康熙帝在三藩乱前确实打算用和平手段统一海峡两岸,当三藩乱时他考虑更多的只能是如何对郑经加以安抚,使其不致增加麻烦。他的主要注意力是吴三桂,招抚任何反叛力量均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是一种策略。康熙帝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时,更关注的是广西、广东和湖广方面合围吴三桂,福建方面已交给康亲王杰书镇守。杰书虽有心彻底击败郑经,但是满洲八旗不习水战,虽厦门等岛 屿近在咫尺,杰书也徒唤奈何。五月,他派遣佥事道朱麟、庄庆祚到厦门招抚郑经。郑经仍然坚持说,只有照朝鲜例,才能同意,并在回信中说:准备率一旅之师“向中原共逐鹿”。杰书见到郑经的狂妄之语,不禁大怒,便下令各府州县,备造战船,准备进剿。就在此时,漳州人蔡寅诈称“朱三太子”,聚众造反,数万人向南靖、长泰、同安等县发起攻击,声势很大,杰书出海的计划搁浅了。

这年秋天,杰书再派泉州知府张仲举、兴化知府卞永誉等再往厦门,说郑经如果退出沿海各岛,可以照郑经期望的“以朝鲜事例称臣纳贡”向皇帝题请。

郑经的手下冯锡范却无理提出:清廷要想息兵安民,各守海岛,必须以漳、泉、惠、潮四府作为台湾的粮饷基地。杰书擅作主张,以为如果申明利害,郑经有退回台湾的可能,于是再派监生吴公鸿去厦门送信:提醒郑经要审时度势,不要太狂妄,“要地请饷”。结果冯锡范仍坚持:“苟以生民为念,边所海岛悉为我有,资给粮饷,则罢兵息民。”康亲王杰书虽放宽了招抚的条件,郑经的要求反而更加离谱,而康熙帝是否接受杰书的让步尚未可知。至此,郑经的意向已昭然若揭。康熙十七年(1678年)正月,康亲王杰书向康熙帝报告说:“郑锦(即郑经)无降意。”康熙帝批示:“郑锦虽无降意,其附逆人民有革心向化者,大将军康亲王仍随宜招抚。”后来的事实证明,康熙帝的这一决策有很大的可行性,而推行这一策略的是杰书荐举的姚启圣,他后来成为福建总督。

姚启圣原为浙江会稽人,后隶籍汉军镶红旗。康熙二年(1663年)以举人出任广东香山(今中山县)知县。因有人参劾平南王尚可喜而受牵连被革职。三藩叛乱后,他投充到康亲王杰书门下,为他出谋划策,深受杰书的倚重,不久被杰书推荐为署福建布政使。当杰书与郑经和谈失败后,郑经突然袭击清军,派手下大将刘国轩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二月初十率主力猛攻漳州,并围海澄(今龙海),清军措手不及,接连吃败仗。康亲王杰书认为时任总督的郎廷相指挥无能,便令郎廷相单骑入京,同时推荐姚启圣出任福建总督。康熙帝也以为郎廷相软弱无能而导致丧师失地,马上将其革职,批准了对姚启圣的提升。

五月初五日下午,九龙江口战船林立,鏖战近两个月的海澄攻防战激战正酣,外城正受到刘国轩军的猛烈攻击,姚启圣等清军满汉步卒却无能为力,只能在笔架山等处,扎下营寨固守。副都统穆赫林、陆路提督段应举自杀,海城总兵黄蓝 下落不明。攻陷海澄后,刘国轩与另一郑军将领吴淑分兵北进,攻占同安,围泉州,并派部将先后攻占南安、安溪、惠安、永春、德化数县及长泰、漳平等地。

清军将领对福建形势的恶化和刘国轩的凶猛攻击都感到恐惧和不安,可姚启圣却暗暗高兴。他认为刘国轩不攻漳州,是“舍近图远,弃瑕攻坚”,他已无力攻下漳州了。当州县被攻占后,姚启圣更有了克敌的信心。他对部下说:“贼兵不过三万,虑其聚而势雄。今既得诸邑,必当分众把守。众分,则势弱;势弱,则破之易也。”果然,刘国轩很快就陷入困境。为了镇守各地,刘国轩在当地征兵驻防,但为防止这些士兵逃亡,他将新兵家属强行迁往台湾,结果惹得当地百姓怨声载道。加之泉州之久攻不下,郑军不停地向当地人民征派军需,人民的反抗情绪极浓。当康熙帝看到姚启圣的破敌之策后,他高兴地对群臣说:“闽督今得人,贼且平矣!”对他表示了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至八月,泉州已被围近两个月,形势危急,姚启圣组织数路兵马增援泉州,刘国轩抵挡不住,二十三日撤围退往长泰死守,谁知耿精忠也指挥大军向郑军发起猛攻,郑军大败,奔逃到九龙江云英渡一带,因无船渡河,万余人被淹死,“旗帜盔甲,布幔辎重,弃满山野”。刘国轩在长泰失利后,率军队退到海澄一带,深壕高垒,坚守不出。姚启圣派人前往厦门招抚郑经,劝其“解甲释兵,纵数千万子弟尽还耕渔之乐;身享裂土分王之荣”。郑经表示他接受招抚的条件仍旧是驻守沿海岛屿,征饷四府,且“海澄为厦门门户,不肯让还”。姚启圣再派人议抚,郑经再度拒绝。姚启圣奏准康熙帝,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月,将整个福建沿海的百姓再次内迁,或十里,或二十里,在近水险要之地添设炮台,稽查防范。

尽管如此,但郑军仍据着海澄,严重威胁着福建,这令姚启圣坐卧不安。这时一个投诚官员黄性震向他建议道:“倘能高位厚禄,收买人心,不用干戈,立可收其绩效。”姚启圣闻听之后大喜。因此,将漳州卫改为“修来馆”,由黄性震管理,招降郑军兵民、对来降的文武官员仍以原官职衔使用。兵民如头发全长者,每人赏银五十两;头发短者,每人赏银二十两。“愿入伍者,立拨在营,给以战饷;愿归农者,立送回籍,饬府县安插,不许豪强欺凌,宿怨报仇”。此政策推行后,由台湾等地来降的军民络绎不绝。仅康熙十七年(1678年)下半年到十八年(1679年)初,便招降郑军文武官员1600余名,士兵23700余人,郑经军 中有不少的总兵级的高官都投降了清朝。这无疑使郑经对部下产生了不信任感,军中猜疑之风盛行,以致军心涣散,士气土崩瓦解。康熙十八年(1679年)五月,清军进行小规模出击,被刘国轩击败。康亲王杰书又自作主张派人与郑经议和,他同意郑经可照朝鲜事例,不剃发。但冯锡范仍加两项条件:把海澄留为往来公所;每年给台湾提供饷银六万两。杰书对此打算接受,但考虑到事关重大,不敢自作主张,经福州顺路到漳州见姚启圣征求意见。姚启圣见郑经仍是老一套论调,当即回绝说:“寸土属王,谁敢将版图封疆,轻议作公所?”并指明康熙帝从未作出允许这样处理的决定。但姚启圣已深知郑经不会投降,便加紧了招抚和瓦解郑军的工作,一面加速建造舰船,选拔熟悉水战的得力将领,准备收复海澄、金门、厦门等所有沿海岛屿。

当时,福建水师提督空缺,姚启圣反复衡量后认为唯有施琅能当此大任,于是他便向康熙帝举荐施琅做福建水师提督。康熙帝却并未同意。康熙先是任命镇江将军王之鼎为福建水师提督,以为他曾任漳浦总兵,熟悉福建的情况。可王之鼎由于不知水战,到任后一再请求辞职。于是康熙帝只得将他改调为四川提督,同时升湖广岳州总兵万正色为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到福建后加紧督造战船,训练水军,准备同郑经的军队作战。

在清军调兵遣将的同时,郑军投诚者日见增多,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月,郑军中已是人心惶惶,“有识者知其将亡也”。十一月,郑军骁将吴淑在守城时,被城墙压死,郑经和刘国轩均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月,郑军得到情报:万正色自福州率清军水师进攻郑军。

郑经派林升为水师提督,率江胜、朱天贵等将带领水军北上抵御万正色;刘国轩则在陆上布置防御,对付姚启圣所率满、汉各路大军的进攻。郑经以为可以稳操胜券,结果林升所率水军在海坛与万正色稍有接仗,便找不到地方停船,一直退往金门料罗湾。这一下使郑经大为恐慌,而与此同时,清军正从陆上向郑军扑杀过来。郑经连令刘国轩退军。刘国轩接到退军令,只得将海澄等陆上防兵撤回。清军迅速地占领了失去了防守的据点。从二十五到二十七日仅3天,清军便占领了郑军经营的19个营寨以及海澄城。二十七日中午,厦门“全岛人民鼎沸,携男挈女,各自逃窜。莫能禁遏”。郑经见势不妙,急令撤回台湾。在内乱中, 几个欲投诚献功的水军官员差点将郑经擒住。“其百姓无船可渡者,遍满海滩。

号啕之声,与澎湃相和焉!甚至惨遭掳掠,情极赴水者,难以指数”。第二天,姚启圣率领清兵登上厦门,安抚百姓。接着朱天贵率文武官员600余人、精锐水师两万余人、战舰300艘在铜山投降了清军。到此,沿海诸岛平定。

郑经等只带了千余人逃窜。他无颜回台湾,在澎湖居留数日后,才被儿子接回。数年的闽海争夺,郑经以大败而归,损失了大量的军队。不久后,康熙帝终于平定三藩之乱,郑经不仅再也没有实力和机会反攻大陆,而且台湾岛内也发生了严重的危机,康熙帝收复台湾的日子已为时不远了。

力排众议,重新起用施琅

由于郑经多次拒绝招降,康熙帝便积极进行武力攻取的准备。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月,康熙恢复福建水师,调镇江将军伯王之鼎为福建水师提督。王之鼎以未经水战,海岛不熟,恐误封疆,有负朝廷为由,多次上疏请求朝廷免去其水师提督一职。因而,于同年四月改调王之鼎为四川提督,提升湖广岳州水师总兵官万正色为福建水师提督,统辖全闽水师营务,以专职掌。万正色,字中庵,福建晋江人,也系投诚之人,后改姓黄,驻防山东。由于在平叛战争中立有战功,任陕西云安镇左营游击。在朝天关一战中,击杀吴三桂叛军千余人。被困于盘龙山,万正色率众人杀出重围。敌人闻其勇猛而称他为“黄大刀”。出任山西平鲁卫参将时,他又改回万姓。后调任湖广岳州水师总兵官,在洞庭湖荡平贼寇,功劳颇大。康熙帝见湖广战场收复岳州后,水师并非急需,于是将万正色调往福建任水师提督,准带岳州全部鸟船和水手,并从江南、浙江“选战舰百艘携往”,以加强福建水师;又调拨1.4万人充实水师实力,令将湖广所有西洋炮20具调拨福建,“用资剿御”。

万正色到任后,即积极筹备攻取金、厦,至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月,万正色见时机已到,立即发兵进攻金、厦等地。姚启圣见无法阻拦,积极予以策应。于是,遣将渡海,先克海坛,随后又攻占金门、厦门,并在铜山招降朱天贵。康熙帝认为,进剿金、厦事宜,系提督万正色首先题请,“自当从优议 叙”,但总督姚启圣对此全力支持,“可仍着议叙”。

克取金、厦,澄清沿海之后,康熙帝立即于十九年(1680年)四月底派兵部侍郎温代前往福建,会同尚书介山、侍郎吴努春及总督、巡抚、提督等,就福建沿海设防及撤兵事宜进行商讨。经过反复商议,至八月初四,康熙决定在福建只留二千满洲兵,由将军喇哈达统辖,分别防守福州、漳州,其余2400余名全部撤回北京。福建留驻五千绿营兵,分设五营,抚标下辖1500名兵丁,分设二营。至通省防守兵,照原来的定制留5.1万余人,将其余的1.9万人全部裁撤。水师留2万人,裁撤5000人。提督驻镇海澄,其铜山、厦门诸处,分设总兵官、副将镇守。

次日,康熙谕令兵部:“台湾、澎湖,暂停进兵。令总督、巡抚等招抚贼寇。如有进取机宜,仍令明晰具奏。”

裁撤部分军队和“暂停进兵”,并不意味着放弃了台湾。当时尚之信已死,耿精忠已调离到北京,围剿云南叛军的大部队正在围攻云南,叛乱指日可灭。

“三藩”问题基本解决,台湾问题摆到了康熙帝面前。裁撤军队可以减轻百姓的负担,使社会安定,兵精饷足,更有利于进取。这时的康熙已经十分成熟老练,在战事上绝不贸然行事,而是积极准备,捕捉有利战机,再定决战。

康熙二十年(1681年)四月,姚启圣先后接到台湾傅为霖、廖康方的密报,正月二十八日,郑经病故,其长子监国郑克壁在三十日被杀死,年仅12岁的次子郑克塽即位。傅于密信中指出:“主幼国虚,内乱必萌,内外交并,无不立溃,时乎不可失也。”廖于信中要求:“贼势必发生内乱,此时正有机可乘,速恳发兵,救民于水火。”姚启圣据此上疏要求,“会合水陆官兵,审机乘便直捣巢穴”。康熙于六月初七日与大学士等会议后,当即发布谕旨。

同类推荐
  • 血腥的盛唐(全7册)

    血腥的盛唐(全7册)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刺客信条:清

    刺客信条:清

    以在这时代在背负的恶名,用剑刃代替救赎那些灵魂被侵蚀黑透的人,但刃尖从不抵向无辜之人。遵循刺客之道,诺下道义信条。清政府从兴直衰的结局已被注定,但曾有不少人试图用双手改变历史,最终改变的终究是自己的命运。这里所写的是晚清时期几位来自中国刺客的传奇一生,文章角度以第一人称开写暂时停更
  • 后宫秘事全知道

    后宫秘事全知道

    帝王的后宫一直以来都是是非之地,是胭脂水粉笼罩的血色战场。后宫中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许有显赫的家世,或许有绝美的容颜、机巧的智慧。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争夺荣华富贵,争夺一个或许并不值得爱恋的男人,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将青春和美貌都虚耗在了这场无体无止的斗争中。权与爱,权与情,权与色,权与钱,权与法,权与权……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演绎出一幕幕血与火的悲剧,也滋生了一桩桩荒诞离奇的丑事,一个个神秘难解的问题,既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
  • 鬼子进村

    鬼子进村

    作者三赴石门,四下冀中,查阅了敌我双方大量文献,走方了吕正操等60多位幸存者,以史学的严谨,同纪实的笔法,将1942年“五一”大“扫荡”那段惨痛的历史首次提示出来。
  • 重生之契丹铁骑

    重生之契丹铁骑

    凛冽的寒风,烈马的嘶鸣,契丹的男儿没有懦夫!男儿当尚武,刀马显威风,草原的姑娘灿若明霞。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东征西讨,如摧枯拉朽。建皇都,制法规,威震海外中土。夺幽云,扩疆土,创我契丹帝国。从今天起,我就是,耶律阿保机。
热门推荐
  • 乱世殇璃末

    乱世殇璃末

    乱世中有着那么一群人,叫做兄弟,他们互相搀扶并且陪伴彼此走向人生巅峰。数百年后,没有人会知道他们,但他们的兄弟情却会依然永存
  • 民国通俗演义

    民国通俗演义

    本书对民国的历史、史实、逸事做以通俗描述。这套小说除极具故事性、趣味性之外,还极其重视史料的真实性。不但可以作为一般的休闲读物,也可以作为历史爱好者的参考书。
  • 神灵末记

    神灵末记

    真神消失千年后的神界,新生的人类追寻着成神的道路。静坐狱中的少年,脚踏着云顶之下的土地,仰望着云顶之上的星空,向着未可知的明天——“我听过很多故事,却仍无法将命运看穿,所以……”“所以你要打破命运的枷锁?”“不,我想先睡一觉,说不定醒来就看穿了。”
  • 翻浪江湖

    翻浪江湖

    黑道,一种永远无法呈现在阳光下的生活、江湖,涉过水的人才知道为何称其为江湖。一心闯荡世界,誓要有所作为,良家好孩子——秋雨,不料最后却无奈投身黑道。江湖险恶!人心难测!对手奸猾,美女柔情,试看懵懂少年如何在江湖中翻起闪亮浪花。
  • 血族迷情:魔王宠妻无度

    血族迷情:魔王宠妻无度

    ————————————他,传说中的堕天使,骄傲狂妄的撒旦大魔王,在人世间徘徊千年,只为寻找他的妻。他,万年难得一见的日行吸血鬼,可以在阳光下行走的能力让他成为血族中的异类。她,本是一个身世不明,被人遗弃在蔷薇丛下的平凡女孩,一场灭族,让她误打误撞的成为了一名吸血鬼猎人。当一系列奇异的事件发生,她体内的力量正在慢慢地觉醒。她到底是什么?是天使?还是恶魔?————————————血族迷情:魔王宠妻无度。
  • 婚天久地

    婚天久地

    “我们离婚吧!”一句话拉开了黑色幽默的开始。我的婚姻被一场假离婚终结,我也被出轨的老公欺骗净身出户。一次堕落,竟然和大学时候的男神再度纠缠,我决心借此报复渣男老公只是没曾想一夜缠绵的开始居然是走向无可挽回的婚天暗地。
  • 异能少女宠物馆

    异能少女宠物馆

    南风语2014年华丽转型,首度挑战悬疑治愈向少女小说,用温情欢脱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感动人心而又跌宕起伏的故事,文风幽默,人物形象俏皮生动深入人心,是一本绝对值得一看的少女读物,精彩不容错过!
  • 血族禁之恋

    血族禁之恋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界,这里有人类,血猎,当然还有像蚊子一样的动物“吸血鬼”!千年之前血猎与吸血鬼签订平等的契约,而后的今日打破了这个契约的和平。血族新建立两个种族,三个帅哥都对着女主示爱,两个血族一个人类,他们都是杰出的人才,都有同样“美”的容貌,她们不知道怎么选择,他是她的爱人,又是她的仇人,她要如何选择?是选择与她永驻青春长久呢?还是与她不爱的那个他一起生活呢?女主们会如何选择呢?她是选择痛苦的放弃?还是选择跟随她的心呢?她并不知道,他爱她,爱她放弃了一切,爱她,放弃吸血,虽然他觉得放弃吸血会伤害他的身体,但他,只希望她能开心……
  • 臭小子,滚过来

    臭小子,滚过来

    余辰开学典礼上的初次亮相,就被台下的许沫沫无情打上“暴力男”标签而她第一次跟他通话,也被他毫不犹豫的称呼为“蠢女人”“该死的暴力男!你居然会接受她的表白,我到底哪里比不上她了!不就头发比我长嘛!你这没眼光的混蛋!”醉醺醺的她在他背上咆哮。“对不起,我不能伤害她,哪怕我喜欢的是你。”终于明白自己心意的他只能苦涩的回答。
  • 四叶之草依旧

    四叶之草依旧

    易烊千玺,王俊凯,王源,你们在舞台绽放光芒,我们在舞台下守候,不变的是对你们支持,不变的是对你们的记忆,不变的是对你们幻想,三小只!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