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2400000003

第3章 终结乱世,一统山河——太祖朝(2)

也许,赵匡胤早就明白,削弱兵权,收粮谷,敛精兵能够强君权,防止内乱,但是最后也会把国家的活力和民族精神都压抑到灭亡。但选择强大的藩镇,虽然可以保有国家的强盛,最后也可能使国家毁于内乱。出身武将的赵匡胤选择了前者,他太需要一个稳定的君权来消灭内心深处的不安。

公元961年,赵匡胤开始了自己的集权计划,三月,宋朝最强的军事人物慕容延钊和韩令坤一道进京,赵匡胤给了他们一个惊喜:他罢免了慕容延钊禁军殿前都点检一职,命他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同时罢免韩令坤禁军侍卫司马步军都指挥使,命他出任成德节度使。韩令坤的职位由石守信担任,至于慕容延钊的官位则再无他人了。石守信在升官一百多天之后,也被罢免。他们或许都该庆幸,自己还活着。

而此时,赵匡胤也遭受了人生的一大低谷。他贵为天子,也是公认的孝子,这时他的母亲杜太后生病去世了。杜太后的死让他伤心欲绝,但这绝不是他一个人的不幸,在这位宋史中只有很少文字记载的老妇人去世之后,北宋两件最大的疑案——“金匮之盟”、“烛光斧影”中的前者,就 此发生。

在公元961年,还有一件大事发生,南唐皇帝李璟去世。此时他已经不能叫李璟,而只能叫李景,因为他已经不是皇帝,而只是南唐国主了。

当他死的时候,才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生命的足迹,他父亲临死前为他做好了一切,并且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要他善交邻国,守住祖业,保住社稷。但李璟忘记了这些,他在治国治军方面没有听取父亲的临终建议,至他死之时,国土已经丧失了一半,四邻交恶,民不聊生。

那年三月,李璟觉得金陵太靠近北宋,决定迁都洪都(今江西南昌),在迁都过程中,龙舟在长江中突遇大风,险些让他落入宋朝水军之手,而到达洪都之后,他也病倒了。临死前,他给太子李从嘉的遗命是——不要奢靡浪费,不要修建陵寝,只求一片安宁。但太子不肯满足父亲的遗愿,他一面大修陵寝,一面奏请赵匡胤,请他给予自己父皇安葬的礼仪。

身处丧母之痛的赵匡胤答应了李从嘉的请求,李璟的尸体被运回金陵,追复帝号,定谥号为“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下葬于顺陵。当年七月二十九日,李从嘉在金陵登基,成为第三代南唐国主,改名李煜。

七月注定是个动荡的月份,在长江以南的第一大国南唐新主登基,在江北的大宋发生了震动全国的政令改革。都城禁军里的高级将领们一夜之间都被革去官职,这些将领包括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人,一个个都是威震四方忠心耿耿的开国将领,旦夕之间,兵权尽解。按照常理一定是经历了血雨腥风,翻天覆地的过程,但是事实上却是如春风化雨,没染上半点血腥。帝王如释重负,将领们也拱手相庆。

史书记载,建隆二年七月的某个夜晚,赵匡胤邀请亲信们到内宫喝酒,他说自己当皇帝之后非常不快乐,众人忙追问原因,赵匡胤说了一 句:“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之后所有人伏地请罪,赵匡胤则“释去兵权,出使大藩”为由,赐予他们田产金钱,一干将领第二天便纷纷称疾请罢,赵匡胤遵守诺言“日饮酒而欢,以终其天年”,给了他们新的分封: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节度使,石守信本人保留了侍卫司马步军都指挥使的虚衔,其他人的禁军官职一并罢免。

虽然都封了新的官位,但所有人都知道,“兵权不在也”。这就是千古流传的“杯酒释兵权”。开国皇帝赵匡胤在谈笑间收掉了几乎所有股肱大将的兵权,将军事力量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却并未像刘邦、朱元璋等人那样在天下一统后大开杀戒,而是放了大将们一条生路。

名家回眸

史学家钱穆认为,宋太祖不用一枪一刀就解除了诸位大将的兵权,使他们日后不会对自己的皇位构成威胁,其心可谓“狠”,然而其手段也极尽“温柔”,并且气氛也“和谐、欢快”,在觥筹交错中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将大宋的阴柔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当然,从此之后,宋朝也确立了文人治军的制度,彻底消灭了藩镇割据的可能性,使得宋朝的中央集权大大加强了,为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过分的集权也造成了繁冗的负担,为宋朝的“积贫积弱”埋下伏笔。

半部《论语》,亦能治天下

在赵匡胤还没有发迹的时候,赵普就已经在他父亲身边当差了,那时,赵匡胤还和他兄弟相称。后来,赵普成为赵匡胤的幕僚,在陈桥兵变中出了大力。在宋建国之初,赵普更是皇帝的左右手,以至于太祖的母亲杜太后都对他说:“我的儿子现在还不会做皇帝,一切还需赵书记劳心。”

赵普的祖籍是幽州蓟县(今北京),他的父亲赵迥在后唐末期举家迁到常山(今河北正定),后晋时,赵普一家又迁居洛阳并长期在此定居。

由于原籍已属于辽国控制,赵普便经常自称“今为常山人”。

小时候家境还不错,赵普也就读了些书,但都不求甚解,并没有积累多少学识,眼看着武功练不成,科举之途也没有希望,就学着他的父亲投奔军中做了谋士。

赵匡胤早就知道赵普这个人断事明敏,非常有才能,就把他笼络到自己的父亲赵弘殷帐下听差。赵弘殷赴淮南作战,不想在滁州生了一场大病。赵普在旁朝夕侍奉,甚得赵弘殷欢心。因为两家同姓为赵,赵普顺势与赵匡胤父子攀附为同宗。同一年,赵匡胤升任殿前都指挥使,选赵普做了节度推官,赵普正式进入赵匡胤的幕府。周世宗死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并领归德军节度使,赵普也由此升为节度掌书记。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为了稳定局势,而且自己的幕僚们在后周的官职 太低,只能留用范质、王溥、魏仁浦为宰相,将赵普升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参与掌握枢密院的军事大权。在平定了李筠叛乱后,赵普又升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成为赵匡胤幕府中第一个升为两府大臣的人。

宋太祖为了避免宋朝成为继后周之后第六个短命的政权,向群臣征询对策,只有赵普的回答让宋太祖最为满意。赵普建议宋太祖,对藩镇要“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以加强皇权;对名望比较高的石守信等军事将领,要收其兵权,以避免可能的兵变。宋太祖采纳了这些建议,逐步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赵普更加受到信任。后来,为了能让赵普做上宰相,宋太祖一天之内将范质、王溥、魏仁浦同时罢免。宋太祖忽略了一点,在任命新宰相时,敕书必须由在任宰相签署才能生效,学识不多的赵普也没有能够及时向太祖提出建议。最后没有办法,只好让皇弟赵光义以同平章事衔签署敕书。

这件事使读书不多的赵普受到很大的刺激。又有一次,宋太祖要改年号,找赵普商议。皇帝改年号必须要找以前没有被用的,当宋太祖定年号为乾德时,赵普在一旁不住地吹捧说改得好。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有大臣告诉宋太祖,这个年号曾经被前蜀用过。宋太祖让人一查,果然如此,心里很生气,就用毛笔在赵普的脸上画了几下,没好气地说:“看来宰相还是要用读书人才好。”赵普回去不敢洗脸,第二天上朝时脸上仍带着墨迹,赵匡胤看见后笑了起来,嘱咐他赶紧洗去,以后要多读些书才是。此后,赵普上完朝,一回到家中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从箱子里取出书来读。

宋太祖信任赵普,赵普也敢于在宋太祖面前坚持自己的意见。太祖非常信任前朝名将符彦卿,想让他掌管军队,赵普不同意,理由是符彦卿官职名气都已经很大,再掌管军队就会非常危险。赵普劝了几次,太祖都不 听,并避开赵普直接把委任状发了下去,赵普知道后中途将委任状扣留了下来。太祖说:“我非常了解符彦卿,我对他的恩情很深,他肯定不会辜负我的,你为什么要苦苦地难为他呢?”赵普只是轻轻地说:“周世宗也曾经对陛下很好。还是望陛下收回成命。”太祖愣了一下,默默地将委任状收了回来。

有一次,赵普向太祖推荐一个人做官。接连推荐了两次,太祖都没有同意。赵普并不气馁,再次上朝的时候,他又递上了推荐此人的奏章。太祖看后大怒,狠狠地将奏章撕成两半,扔在地上。赵普趴在地上,并不慌张,他把扯碎的奏章拾起来,放在袖子里。退朝回家以后,赵普把扯碎的奏章粘接起来。又过了几天,等太祖怒气渐渐平息之后,赵普又带着它上朝交给了太祖。宋太祖不胜其烦,只好接受了他的意见。这个人上任之后果然很称职,后来为太祖出了大力,足以证明赵普的远见。

还有一次,赵普要提拔一名有功的官员,但宋太祖平时特别讨厌这个人,压着不批准。赵普仍然像上次那样坚持自己的意见。宋太祖说:“我就是不提升他,你能怎么样?”赵普说:“古往今来,惩治恶人要用刑罚,奖励有功的人就应该赏赐官位。提拔人才,都是为国家着想,陛下怎么能够凭自己的喜好行事呢!”宋太祖听了大怒,脸都气白了,拂袖而去。赵普紧紧跟在后面。宋太祖走进内宫,赵普就站在宫门外不动。宫门前的卫士见宰相站在门口不走,只能向宋太祖回报。这时候宋太祖慢慢醒悟,就叫太监通知他,说皇上已经同意他的请求,叫他回家。

赵普在劝说皇帝的时候非常贤明,可是处理自己的事情却显得没有那么清醒。他对部下相当严苛,为了争夺权力也暗害了不少人。他对那些可能会对他的地位构成威胁的官员,不仅排挤,甚至进行陷害。他不仅阻挡薛居正、吕馀庆进入宰相的行列,还使参知政事处于宰相助手的地位,使 其不能参与决策。宋太祖想起用资历学识都要高于赵普的窦仪出任宰相,赵普为了阻挡窦仪,又推荐薛居正任参知政事,成功地将窦仪排挤出局。

后来宋太祖又想起用冯瓒为宰相,赵普就设计陷害冯瓒,将他送入牢狱。

赵普还在视事阁坐屏的后面设了两个大瓮,如果有人不依从他的意思,就将其投入瓮中,并在下面点火焚烧。赵普的这些行为激起了不少人的怨愤。

宋太祖也知道赵普有不少不法行为,可当有人向他告发赵普时,他却生气地说:“大鼎还有两个耳朵呢,你没有吗?难道你不知道赵普是我的社稷之臣?”叫人把那人拉下去,在院子里转圈以示悔罪。过了一会儿又让那人上来,在他耳边轻轻地说:“以后不许再说了,今天就放了你,不许对别人讲这些事情。”这个时候宋太祖还需要用到赵普,故意不追究他而已。

宋太祖经常事先不通知就直接赶到赵普家中。有一天,太祖又一次登门,看到赵普堂前放了十个大坛子,就问赵普这里装的是什么东西。赵普回答说:“这是吴越王钱弘俶派人送来的海产。”原来,钱派人给赵普送了一封信,并顺便给他带了十坛“海产”。赵普还没来得及将它们搬进后室,宋太祖就到了。宋太祖听说是海产,就笑着说:“既然是吴越送来的海产,肯定不错,你把它打开来,让我也开开眼界吧!”赵普赶忙吩咐仆人打开坛盖,一看之下,在场的人全都傻了眼。原来坛里放的竟然是一块块的金子。宋太祖的脸立马沉了下来。赵普吓得赶忙跪在地上向宋太祖请罪,说:“臣没有看信,实在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请陛下恕罪。”宋太祖冷冷地说:“你就收下吧!他们以为国家的大事都是由你们书生决定的。”

后来告发赵普的人就多了起来,宋太祖终于撤了赵普的宰相职位。

太宗登基以后,赵普又一次感到升迁的机会来临。因为“金匮之盟”

与赵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太宗也就越来越看重赵普的作用。他下旨任赵普为司徒兼侍中,这是北宋前期最高的宰相职衔,后来又封他为梁国公。

赵普深知太宗的心意,在他又一次担任宰相后,就积极地迫害皇弟赵廷美。赵廷美很快就被罢免了开封尹的职务。赵普又设计诬告赵廷美与次相卢多逊勾结谋反,卢多逊全家被流放崖州,赵廷美的幕僚、小吏有六人在这次事件中被斩。接着,赵普又指使开封知府李符,诬告赵廷美整日哀怨不已,廷美被流放到房州(今湖北房县)安置,很快就病死了。

后来,赵普因病被罢相,但朝廷拜其为太师,封魏国公,并继续给以宰相的俸禄。

名家回眸

钱穆先生认为,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是说赵普能活学活用,触类旁通,谁也不相信赵普一生只读过一部《论语》,或许这是赵普的一种自谦之词,宋太祖建立大宋王朝,赵普立下了汗马功劳,功不可没。当然,往深层次里说,能重用赵普,这在于宋朝的治国用才宗训,不管文人身份高贵还是卑微,要尽量优待他们,不许开诛戮朝官之戒,还有就是遇上了赵匡胤这个贤厚的仁君。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在混战了近百年之后,赵宋夺得了中原最关键的地方,然而此时局面并非天下归一。在北宋北边,有强大的契丹及契丹保护下的北汉。南边和西边,有南唐、吴越、南汉、后蜀等较大的割据政权。此外,在今天的福建和湖南、湖北,还有留从效割据漳、泉一带,周行逢割据湖南,高保融割据荆南。这些大小割据势力中,北汉依靠契丹的支持,同北宋为敌。南唐虽然慑于北宋的兵威,想方设法讨好北宋,但暗中却对北宋严兵以待。

后蜀和南汉统治者也极力想继续保持割据地位,对北宋持敌对态度。只有吴越顺从北宋,但也继续割据一方。

同类推荐
  • 大清黑道第一佬

    大清黑道第一佬

    一个脸皮奇厚的马屁高手、才高九斗的无耻之徒、现代黑道的混混头子穿越来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他将会在封建的传统黑道中掀起怎样波澜壮阔的动荡,美女征服,黑道争霸是他兽血燃烧的旋律,看他怎样从一个无名的异世混仔逐步成为一个身边美女无限,手下小弟过万的黑帮风流巨佬……
  •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中国史部分,本书从秦汉帝国开始,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历代王朝组织架构的分散聚合对其存续的影响,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一幅中国历史大脉络;世界史方面,则重点分析了罗马帝国的成败因缘,并由此而下将其与近代列强如荷兰、大英帝国等比较异同,最后反思了今日美国基督教精神丧失的问题。
  • 明末海军

    明末海军

    方如刀带着一堆当废品的书和一艘仿制的复古战船来到了明末时代,开始了造枪造炮造船,建立起一支远征世界的海军。方如刀这个人,有点儿懒,有点儿宅,有点儿小脾气,有点儿色,还有点儿没心没肺的战争狂,喜欢叫嚣着:太平洋是咱的大明湖,印度洋是咱的游泳池,大西洋是咱的钓鱼塘,都是咱的,谁也别想抢。
  • 大明布衣王

    大明布衣王

    袁牧野,一个大学院校,历史系毕业高材生,因无钱无势,怀才不遇,沦落成了街边小贩。一次与城管的斗智斗勇中,倒霉地跌落窨井,穿越到了元末年间。他凭着对历史地熟悉,巧与大明开国天子朱元璋,与之义结金兰,开创不世之基。建部队,结名流,不畏权贵威逼。平北乱,下南洋,播天朝威名。做帝师,献谏策,立大明盛世。当得是:越世百年遇国殃,金戈铁马征沙场。开得大明逢盛世,爵拜逍遥布衣王。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明朝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

    明朝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

    历史从来由“大人物”与“小人物”构成,“小人物”早已湮灭,留下“大人物”任人评说。《明朝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中的每一个人——九五之尊的帝王、权倾一时的大臣、不可一世的佞幸,有正人君子,亦有宵小之徒,都是所谓“大人物”。但这些“大人物”在主宰他人命运的同时,却无从把握自己的跌宕浮沉。
热门推荐
  • 大唐忍者秘史:幻化江湖

    大唐忍者秘史:幻化江湖

    当年父亲遇害之谜一直困扰着光波翼,如今行走于江湖更是接连堕入一个又一个迷幻的陷阱,亲人成仇仇变亲,疏者昵近近人离。每一次经历都令光波翼的忍术飞进、见识增长,无论是对阵千军万马,还是查办江洋大盗,智勇过人的光波翼都能得心应手,却唯独无法摆脱情之所困。路见不平从未空身而过,光波翼力图拯救苍生,也在逐渐认清天下。坚守着那一念真情,誓要寻回所爱,天上那一双白羽,穿梭于亦幻亦真的风云之中。
  • 虚无终点

    虚无终点

    家仇情恨深似海,为伊穷尽一生来。上缥缈,越断剑,吼苍穹,踏八荒。只为伊人心。
  • 天医神术

    天医神术

    巨大的星球封印着创世神的败笔。何为二十五天境,何为二十五天道,何为神性。妖法,秘法,法术,鬼法,巫术,谁能独领风骚。
  • 剑气凌天

    剑气凌天

    一个用剑的少年,踏上缥缈仙道,剑无回,剑无悔。#################新书推荐###############谷神新书《重生之仙武至尊》,求收藏!!!书号:532119谷神新书《重生之仙武至尊》,求收藏!!!书号:532119谷神新书《重生之仙武至尊》,求收藏!!!书号:532119
  • 末世之福音

    末世之福音

    看哪!上帝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往,他们要作祂的子民;上帝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上帝。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圣经·启示录
  • 噬灭荒芜

    噬灭荒芜

    少年翼翔天,得剑魔传承!一人一剑,与天争,与地斗。杀神灭魔以证道,自杀己身斗天地!从此,魔剑出,天地惊,神魔惧!一手魔剑破苍穹,一掌一拳震九幽!成就万古第一魔!
  • 网游之合约保镖

    网游之合约保镖

    什么?我堂堂七尺男儿竟然要去保护一个疯癫大小姐的安全?而且还是在游戏中?不干!什么?事成之后酬劳为五千万人民币?那个什么……我……我考虑一下……肖辰作为K市一家保镖公司的“头牌”,被一位商界大佬亲自找上门来,请求他在一款名为“创世”的游戏中保护她女儿的安全。本以为是一场轻松的“游戏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肖辰却发现一切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 我家师傅是重生的

    我家师傅是重生的

    第一世,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球吃货。第二世,他穿越到玄灵大陆,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却无法修炼。第三世,他重生到玄灵大陆一万年前。这是一个仙草满地走的时代!这是一个灵兽多如狗的时代!李贝发誓,今世他一个要吃了一个逆天的未来!
  • 爱上你的工作

    爱上你的工作

    本书从员工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工作的实际情况,挖掘懒散慢的问题根源,旨在帮助员工认识懒散慢对自己、对企业的危害以及摒弃懒、散、慢的意义,进而自动自发地端正自身心态,重燃工作激情,把工作做好做到位。
  • 全能阵法大师:废物大小姐

    全能阵法大师:废物大小姐

    魔界呼风唤雨的人,自己的亲人却被自己最深爱的人杀害,从爱人变成敌人,竟在几分钟的时间里面发生,为报仇而选择同归于尽。重生与丞相府的大小姐身上,路途开始。魔界即将来临一场新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