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7700000030

第30章 涅克拉索夫

涅克拉索夫生于乌克兰波多里斯克省一个军官家庭,在雅罗斯拉夫省格列什涅沃村的庄园度过童年。1838年,他被送入彼得堡军事学校,因违背父命到彼得堡大学旁听,失去经济支持,开始了长期的贫困生活。1845年创作《彼得堡的角落》和《在旅途中》,被别林斯基预言为“将在文学上发生影响”的人。1847年接办《现代人》杂志,50年代在编辑工作中与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共同合作。1866年《现代人》被查封,1868年涅克拉索夫与谢德林、叶利谢耶夫合办《祖国纪事》杂志,该杂志成为70年代进步文艺的园地。

涅克拉索夫的诗歌紧密结合俄国的解放运动,充满爱国精神和公民责任感,许多诗篇忠实描绘了贫苦下层人民和俄罗斯农民的生活和情感,同时以平易口语化的语言开创了“平民百姓”的诗风,他被称为“人民诗人”,他的创作对俄罗斯诗歌以及苏联诗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著名作品有《秘密》、《未收割的田地》、《被遗忘的乡村》、《诗人与公民》、《大门前的沉思》、《叶廖穆什卡之歌》、《货郎》、《俄罗斯妇女》、《严寒、通红的鼻子》和《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等。

为理想孤注一掷

1821年11月28日,涅克拉索夫出生于乌克兰波多里斯克省涅米罗夫镇。他的父亲是一个军官,在雅罗斯拉夫省有一座不大的庄园。他母亲是一个地主的女儿。涅克拉索夫3岁左右,他的父亲退职了,带着全家来到雅罗斯拉夫省祖传的庄园格列什涅沃村。涅克拉索夫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但是,涅克拉索夫的童年并不美满。他的父亲是一个粗暴无知、剥削成性的典型地主,也是一个“阴森森的不学无术的人”。他在家里收养了几个农奴情妇,整日里和她们鬼混,要么便是带人去打猎消遣。在这里,涅克拉索夫每天看到的都是农奴遭受鞭笞和剥削的悲惨景象。

涅克拉索夫的母亲是一个有教养、天性温柔而又富于理想的女人。丈夫的专横和残暴使她整天沉溺在忧郁和痛苦之中。她把自己全部的天赋才能都献给了孩子们。在母亲的陪伴下,涅克拉索夫度过了童年的最美好的时光。“当暴虐在狂欢,犬舍里猎犬在号叫,暴风雪吹打着窗户的时候”,母亲绘声绘色地给他讲述迷人的俄罗斯童话和民间传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转述莎士比亚、但丁、普希金、莱蒙托夫的不朽诗篇。她那充满了高贵和柔情的故事,她那对农奴同情和关心的态度,减轻了周围生活给予孩子们的沉闷印象。

涅克拉索夫父亲的庄园坐落在著名的“弗拉基米尔”大道近旁,它是西伯利亚流放犯的必经之路,是一条“被无数的脚镣磨平了的道路”。年幼的涅克拉索夫常常呆立在大道旁,看着这些衣衫褴褛的流放犯,拖着沉重的脚镣,一步步艰难地走过去。“他们是些什么人?他们犯了什么罪?为什么要这样折磨他们?”诗人幼小的心灵里常常发出这样他当时无法回答的疑问。

在庄园不远处的山脚下流过伏尔加河。诗人把伏尔加河称为他的生命的“摇篮”。童年时,他几乎每天都和同年龄的农民孩子在伏尔加河上玩耍:洗澡,划船,背着猎枪在小岛上游逛。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的下午,涅克拉索夫又和往常一样,跟着几个农民孩子来到优美辽阔的伏尔加河岸上。他看到一群衣着破烂的纤夫,踏着滚烫的沙子,迈着沉重的步伐沿着河岸痛苦地拖着货船走着。他一眼便认出了纤夫群中领头的刚宁神父——他被沙皇免了职。神父肩膀宽阔、包着头巾、穿着补丁衬衣,有着一副古代哲学家智慧的面孔。此刻,他正用哀愁的目光凝视着前方,似乎在抱怨这不幸的命运。同刚宁并肩而弯腰行进的是一个长着浓密头发和胡须、带着微笑、身强体壮的大力士。紧跟在他们后面的、显得忧郁的高个子农民叼着烟斗,无精打采地挺直着他的身子。他旁边的那个有着结实肌肉的、矮壮的水手依尔卡,却略微抬起他的头,他那往上凝视的目光中充满着诅咒、愤怒与抗议。处在这一群人中的那个穿着红上衣的少年拉里卡,前几天还在和他们一起玩耍,如今他也背上了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拉里卡右面患着肺病的老头,由于身体虚弱和疲惫不堪,正用袖子在擦着额上的汗珠,看他那张精疲力竭的面孔,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无力的目光中充满着多少辛酸和痛楚啊!涅克拉索夫不忍再看下去了,急忙调过头跑回家中。但是,纤夫们气喘吁吁哼唱的《伏尔加船夫曲》却久久回荡在他童稚的心灵里。这一切——家里农奴的悲惨命运、纤夫们深沉的歌声和流放犯踉跄的身影,都在诗人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唤起了他对劳动人民由衷的同情。

11岁那年,涅克拉索夫进了雅罗斯拉夫中学。这里的中学教师多半都是些不学无术的人,学生们在教室里打学生,教师们互相斗殴。涅克拉索夫不愿意学习这里的功课,课外时间都用来读书。普希金的诗篇常常使他振奋,少年的涅克拉索夫就开始向往着诗人的荣誉。他在小本子上写下了他最初的诗作。在17岁时,他就已经写了一卷诗稿和一部长篇小说。父亲不愿意在儿子的生活费用和学习上耗费金钱,当他读到五年级的时候,他父亲就把他带回乡下去了。过了近两年,在1838年,这位父亲把17岁的儿子打发到彼得堡去,让他进入贵族子弟可以靠公费受教育的武备中学学习。但军界的前程吸引不了涅克拉索夫,他一心想进大学;他的母亲支持儿子的文学志趣,也盼望儿子能上大学。

于是,涅克拉索夫违背父命,设法进了大学读书,做了大学的旁听生。他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后暴跳如雷,立即宣布断绝对他经济上的接济。涅克拉索夫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里,没有钱,没有住处,也没有朋友。一个人处在这样的困境中而不灰心丧气,是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气啊!涅克拉索夫没有气馁,他为谋生进行着艰苦的斗争。为了糊口,他在劳动的重压下,消磨掉了青春的年华。

有一段时期,涅克拉索夫还能勉强维持生活,但是后来他那点可怜的东西都卖光了,甚至连床铺、褥垫和军大衣都不得不拿去卖了,只剩下两件东西,一张小地毯和一个皮枕头。那时他住在华西列夫斯基岛上,一间窗户临街的半地下室里。涅克拉索夫躺在地板上写作;人行道上过往的行人打窗前走过,常常停下来观看。这使他很生气,于是他就把这里面的百叶窗子关起来,只留一丝缝隙,让光线透进来照着他写作。有一回,涅克拉索夫靠着一块黑面包过了3天,女房东走进来对他说,她再忍耐两天,过期就要把涅克拉索夫赶走。听了女房东的判决,涅克拉索夫躺在地板上,心里倒挺舒坦,接着又提起笔来时续时断地写作。突然,门槛出现了一个身材魁梧、相貌英俊、穿着浅灰色雨衣的人。

原来这是涅克拉索夫新结识的一个青年朋友。他是学艺术的,生活和涅克拉索夫一样穷困潦倒。他建议涅克拉索夫搬到他那里去住。后来他俩就住在一起,一同挨饿,一同找工作,甚至俩人共同用一件军大衣,共穿一双皮鞋,所以不能同时外出,只好轮流上街。年轻的涅克拉索夫困在彼得堡,没有熟人,没有工作,生活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整整有3年,涅克拉索夫差不多每天都过着挨饿的生活。不仅吃得差,而且还不是每天都能吃到东西。有好多次,他跑到莫尔斯卡雅街一家有报纸看的饭馆里,什么吃的也没有要,拿过一张报纸装作看报,小心地把盛着面包屑的碟子移到面前吃起来。

然而,这不过是偶然的事,经常做是不行的。他不得不找点临时工作来做,挣点钱来换面包。于是,他去教报酬十分低微的课,到报社和小型杂志社做帮工,抄写台词,给歌剧演员编写讽刺歌词,也去做校对。遇到特别困难的时刻,他就到干草场去,在那里,为了换得5个戈比或一块白面包,给农民写信、写状子,替不识字的人签名画押。

在那些饥寒交迫的日子里,涅克拉索夫从来没有放弃写作。在大约7年的时间里,他尝试了所有的文学体裁:他写了卷帙浩繁的长篇小说《吉洪·特罗斯尼科夫的一生和遭遇》,这是一部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写了大小12个中篇和短篇小说;写了长短14个剧本;他还写过童话,以及无数的诗篇和评论文章。青年时代的涅克拉索夫在这个时期作品产量之多,体裁运用之广,在俄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但凡有成就的人,大多是历尽千辛万苦,在炼狱中突出重围。涅克拉索夫的故事给我们以启迪:不要被命运摆弄,而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对苦难逆来顺受的人,只能在“天意”里自生自灭。而忍耐、坚韧的灵魂,总会拥有好的结果。

同类推荐
  •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她是乱世中的奇女子,她有男子的霸气果决,亦有女子的妩媚坚韧。她生于京剧世家,自幼学艺,少年走红,名遍京津,成为有史以来女须生第一人,有京剧“冬皇”之誉。她叫孟小冬,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一个敢爱敢恨且情深的女子。她遇见的那两个男人,一个是梅兰芳,一个是杜月笙。本书详实描写了孟小冬诞生直至辞世70年间的传奇人生,尤其对孟小冬的两段感情,进行了整理和还原。因为她的一生,不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更是一部民国风云史,一幅京剧发展路线图。
  • 王大珩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王大珩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一百多年前,西方的一位战略家就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学,也就输掉了未来。王大珩从来就有他独特而深刻的思维,面对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他放弃了继续深造,选择了光学玻璃制造与研究。回国后,一句“馆长就馆长,只要能做事就成”,他挑起了仪器馆的大梁,工作很快就有了起色。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常把这句话常挂在嘴边:没东西就找王大珩要去!1958年,长春光机所以研制高精光学仪器和光学玻璃的“八大件一个汤”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原子弹、导弹中的光学设备一定要让长春光机所来做!”钱学森的这句话一锤定音。晚年的王大珩以一位战略科学家的眼光与智慧,成为倡导中国的“863”计划第一人。
  • 帕斯捷尔纳克:历尽沧桑的诗人

    帕斯捷尔纳克:历尽沧桑的诗人

    读《诺贝尔奖百年英杰学生读本》这样的精品书是智慧上的愉悦。青少年朋友从这些巨人的足迹中,可以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顺利与磨难,懂得应该如何对待人生,如何正确地设计自己,塑造自我,把握未来。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不是生产力进步的论证,也不是对皇权专制的批评,历史研究是否还有一条其他的途径可走,廖峰编著的《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通过对顾鼎臣这个被现代视野遗忘的人物的研究,来说明,古典政治并非属于封建残余或迂腐文化,其重要作用或许已经超出了想象。本书的目的是以人物揭示历史变迁,涉及内容包括制度史、思想史、经济史、城防等各部分内容,因此,以顾鼎臣经历为线索,笔者又将重点放在搜集对其经历中所涉及各领域,如经筵、嘉靖初年的赋役改革,以及宗族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热门推荐
  • 烈火雄心之遇见

    烈火雄心之遇见

    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在得知自己的学长兼男朋友家族企业遇到危机时。赶到男友面前去给予安慰,不想男友却要利用她拯救自家企业,从而惹上她这辈子都摆脱不了的魔鬼,展开一段爱恨情仇的命运......
  • 超神学院27.5

    超神学院27.5

    作品《超神学院》第三季7集以后8集以前的同人故事。
  • 一舞倾城太子妃

    一舞倾城太子妃

    赵囡囡是一个特警,一次意外死亡魂穿至一个不知名的古代峦国,成了峦国的三公主,半月后,却要前往辛国联姻,嫁给了辛国的太子。赵囡囡嫁到辛国后,才发现太子已有十二个侍妾,并且太子表明是为了两国相交好,所以才娶的她。赵囡囡表示理解,并且并不生气,一笑置之。可却因一些事让她与太子水火不容,本以为就这样过一生,却在一次宴会上,她一舞惊人,从此让她与太子结下了不灭之情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赵文子传

    赵文子传

    《赵氏孤儿》的传奇故事是脍炙人口的,但是传奇终究是传奇,它不是历史的本身。后世人能做的,不是还原历史,只能是接近历史赵武,春秋时期晋国人,赵盾之孙,赵朔之子,于公元前548年到公元前541年任晋国正卿,谥号赵文子。
  • 天心罗盘

    天心罗盘

    修真界之中纷争不断,总为资源大的头破血流,可是为何有一物能够寻遍天下之宝。一个少年,得到一个天心罗盘是机遇?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自然之体有何秘密?为何他要面对受人追杀的悒郁,有家不能归,天涯渡百年。毁灭之体到底何处可怕,身为灵界掌控者,他有何担心,非要致少年于死地……
  • 复仇女王顾熙儿

    复仇女王顾熙儿

    五年感情毁于一旦,一个柔弱的女子历经生死只为向他报仇,各种机缘巧合下完全蜕变成人人闻风丧胆的女王,但天眷好人,终也获得爱情
  • 校园的护身高手

    校园的护身高手

    特种兵回到校园,军训的第一天就被美女教官抓去当男朋友,一段美妙人生因此展开。武能揍人把校花,医能救人迷老师,秦天的愿望就是在校园里帅出一片天。“学姐学妹别这样,我只是个纯洁的孩纸——”
  • 六指狼女猎杀日寇:狼煞花

    六指狼女猎杀日寇:狼煞花

    一个左手六根手指的“狼女”,一个眉间一颗红痣的“煞星”。山匪黑煞神的残忍屠杀,赖家老爷的无理追杀,让两人带着巨大的悲痛背井离乡。途中遇到做贩私盐生意的伙计,被带回冠豸山竹林寨,得到师父吴天成的收留。时过境迁,几经磨难,煞星红点当了国军参谋长,狼女六爪成了六顺商行的当家。此时,日寇进略闽地,企图从沿海地区深入闽西北地区,红点的部队奉命狙击,依托土楼坚固的防守支撑,迫使日军放弃了深入闽西北的战略企图。战斗中,红点英勇牺牲,六爪女随后不知所踪。从那以后,日本军官接连被暗杀,每个暗杀现场都留有一个血红的六爪掌纹,暗杀一直延续到日寇投降……
  • 百变麻辣香:大师陪你下厨房

    百变麻辣香:大师陪你下厨房

    《百变麻辣香》为您介绍了川菜的制作方法。川菜自古以来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巴山蜀水既有山珍野味、鱼虾蟹鳖,又有四季不断的新鲜蔬菜、各种笋菌,还有品种繁多、质地优良的种植调味料和酿制调味料。其实食材都是配角,麻辣的主角是调料。正是以下的调味料,为川式烹饪提供了变化味型的良好物质基础。作者史正良,国家级高级烹调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式烹调专家、餐饮业国家一级评委、全国烹饪大赛评委、世界厨联国际评委、美国中餐厨师联谊会顾问、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四川省烹饪协会副会长、四川名厨联谊会会长、中国烹饪大师、全国技术能手。
  • 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现在的家长在谈论自己的孩子都是摇头摆脑的:不听话,不讲理,不爱学习。新时代的孩子好像都成了问题孩子,其实孩子没有问题,孩子的问题大多都是家长造成的,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是一张白纸,何去何从基本都是家长决定的。新时代的家长如何教育新时代的孩子,要是提高一些什么,要改变一些什么,答案尽在此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