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4900000016

第16章 理学大师朱熹(1)

程朱理学作为儒学的最大继承和发扬影响了中国几百年的时间,作为程朱理学的创始人。朱熹可以称得上是继孔子和孟子之后的又一位大师。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程灏、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创立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主宰,是世界的本原;只有去发现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欲,囚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他平生志在树立理学,其学术成果不仅在南宋以前的中同历史上没有,就是在此以前的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为此,他被誉为中国中世纪最大的学者,西方研究者甚至把他比肩于希腊的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朱熹一生悲哀多于欢乐。幼年失父,中年丧偶,幼女夭折,胞妹早逝,晚年去子,生活贫困到经常要借贷的地步。有陆游的诗为证:“闻说平生辅汉卿,武夷山下啜残羹。”朱熹一生中最大的机遇要算入朝担任宁宗的侍讲官,他想借这块阵地,向皇帝灌输自己的“帝王之学”,他滔滔不绝,四十余天连讲七次,宁宗装做从善如流的样子,朱嘉高兴地认为“天下有望”,但皇帝接受批评是有限度的,当触动到统治者根基时,一纸内批逐出经筵国门。虽然朱熹遵守师训,自号“晦翁”,给自己立下“不远复”的座右铭,但反道学家们的迫害一直不停。朱熹被斥为“伪师”,其理学被斥为“伪学”,加以严禁,他的许多学生遭拘禁流放。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朱熹忧郁而死。

死后的朱熹却如孔子一样,被封建王朝“礼遇有加”,朱熹溢号文公,后理宗即位,追赠他为太师,亲笔御书“宋代圣人”匾额,并封其为信国公(后改徽国公),从祀孔庙。朱嘉家埋祖坟之山被称为文公山。山上建积庆亭并立石碑,上刻“枯枝败叶不得挪动”,官府还派兵看守,保护山上坟莹树木,因而朱熹1176年春回家扫墓时手植的古杉,虽历经800多年的风雨,至今还生气盎然。

在紫阳镇的东门古城墙下,有朱嘉亲笔手书的墨宝“廉泉”,该泉清澈见底,长年不涸。据婺源当地人介绍,在举源为官的人,从未因贪污失去乌纱帽的。这一“百官共廉”现象,有人试图从“风水学”中找到注解,而社会学家则归结于紫阳古镇的理学渊源和传统的人文环境。

朱熹是一位一辈子都想做教师的大学者(余秋雨语)。他的学术成就之高,可以用辛弃疾话来概括:“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作为文人的朱熹,是不该从政,也不会从政。因而,朱熹一辈子未做大官,也鲜有显著政绩。朱熹一生,举凡士子儒生、骚人墨客、羽士释子、三教九流、巫医百工,都有朋友,不少还情投意深。“野人载酒来,农啖日西夕”。朱熹为山路崎岖,老农来往不便过意不去,一再叮咛“归去莫频来,林深山路黑”。相传在紫阳古镇近郊的三都村(今县城文公北路),朱熹与门人腾磷到此,见村内有好大一泓池水,能照见人影与天上的云彩,便问此塘之名。村人答曰:朱绯塘。朱熹哦了一声:“我俩神交也。”随即吟诗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98年,朱熹避居(东)建阳石洞,但还不停止讲学。1199年3月9日病死于建阳。他的遗体下葬时,他的学生不顾朝廷禁令从四面八方赶来,官府怕学生议论生事,还特今加强戒备。不能来的也在各地聚会纪念:“讣告所至,从游之士与夫闻风慕义者,莫不相与为位为聚哭焉。禁锢虽严,有所不避也。”陆游、辛弃疾与朱熹神交已久,朱熹去世时,年迈的放翁用颤抖的双手写下悲痛的祭文:“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髦,神往形留。公殁不亡,尚其来享。”辛氏则作词一首亲往吊唁,哭之曰“所不朽者,垂百世名。孰谓生死,凛凛犹生。”

如今,紫阳古镇已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了,然而,大多数来这里的游客,都不解古镇的命名,更对朱熹不甚了解。然而,只要他们走近古镇,就会走近文化、走近了文化,就会走近历史,而走近历史,就走近了朱熹。朱熹与其他历史文人一样,是愿意被人遗忘的。但却又不会被人遗忘!

朱熹于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任泉州同安县主簿,知南康军、提举渐东茶盐公事、知漳州、知潭州、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等职。平生不喜为官,“仕于外者仅九考(共九年),立于朝者四十日”(《宋无学案·元晦学案》上),一生主要的时间(约四十年)在福建讲学。晚年卷入当时进行的政治斗争,被夺职罢祠,其学被定为“伪学”、其人也被定为“伪学首魁”,直到去世之时“罪名”尚未解除。但朱熹死后不久,“党禁”解除,朱熹的地位开始日渐上升,最终成为配享孔庙的“孔门十哲”之一,而其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远播海外,如李朝时期的朝鲜、德川时代的日本,“朱子学”在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朱熹幼承家学,其父朱松是杨时弟子罗从彦的门人,少时又师从属于“洛学”一派的胡宪、刘勉之。他早年为学博杂,泛滥词章,出人佛老,对各种学问有着极为广泛的兴趣。从二十四岁起,他受学于罗从彦门人延平李侗。才开始真正走上理学的发展道路。在经过了长期的刻苦研究之后,朱熹终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哲学家、经学家。朱熹的学问渊博,于学无所不窥,在先秦诸子、佛道思想、史学文学、天文地理、文字音韵。训诂考据、典章尔律等许多方面,都有相当深要入的研究及不小的成就。更索要的是,朱熹以继承二程“洛学”为己任,广泛吸收了周敦颐、张载、邵雍等北宋理学家的思想养分,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构建起一个规模庞杂而又不大缜密精致的思想体系。

他的理学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

朱熹初登仕途,任同安县主簿,为官以教养为先务。他对同安故宰相苏颂的道德学问深表钦佩,侣建苏公调。走遍同安的山山水水,倡导植树,并留下许多墨迹。日常公务,细致入微,对赋税簿籍,逐日点对,以防吏青从中作弊,凡对百姓有利的事,必恪尽职守,不惮劳累。

绍兴二十二年(1162年),孝家即位,准备启用张浚出兵抗金,并下诏征求内外朝臣陈述政见,朱熹立即上书陈事,在《壬午应诏封事》中指出:‘“今日之计,不过乎修政事,攘夷狄而矣”,并向皇帝提出三项重大措施:“夫讲学所以明理而导之于前,定计所以养气面督于后,任贤所以修政而经纬乎其中。”第二年,孝宗在垂拱殿召见朱熹,朱熹面奏三扎:第一扎,建议皇帝博访真儒,讲明《大学》之道,以修身为本。第二扎,指出“君父之仇不共戴天,主张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应当“合战守之计以为一”第三扎,尖锐批评当时“谏诤之涂(途)尚壅(堵塞),幸(以诌媚而得宠幸)之势方张,爵赏易致而威罚不行,民力已蝉(尽)而国用末节”,应当立即“修德业、正朝廷、立纪纲”。结果,皇帝不予采纳。朱熹上谏被拒,遂退居崇安武夷山寒泉精舍授徒讲学,探求学问,著书立说,自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至淳熙四年(1177年)的十五年间,他的学术思想更加成熟,形成了完整的理学体系,初步实现了集理之大成宿愿,名声颇大。

朱熹在学术上的成就,使朝廷感到为难,若不任用,会招弃贤之嫌;如加任用,又恐其“十扰”朝政。经过一番研究,决定差遣他远知偏僻之地南康军。清熙六年:(1179)年三月,朱熹到任,治所在今星子县。他到任之初“考按图经,询究民间疾苦”,贴出《知南康榜文》:第一,为解决南康“民力日困,无复安上乐生之心”的社会问题,望士人、父老、憎道、民人有能知道利弊源者,悉具以陈。第二,请士民乡邻父老、每年集会,教戒子弟,使“修其孝第忠信之行,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敦厚亲族,和睦乡邻,有无相通、患难相恤”,以成风俗之美。第三,乡党父老,推选子弟,入学读经。是年,朱熹又奏请免除赋税,并派司户参军与“逐县知县亲指旱伤四段地头,对帐检视”。秋后又下发《劝农文》,劝农民“趁此大时多种荞麦及大小麦”度过灾荒。又极力推行王文林所作《耕田法》与《种种桑法》。翌年九月,发起重修城南湖畔石堤,“允晦间亦躬行其上、劳苦勤恤者甚众”;

朱熹在南康任职期间,曾亲至白鹿洞书院视察。眼见这座曾经与岳麓、睢阳、石鼓并称“天下四大书院”的遗址,栋宇不存,毁于兵火的一片废墟,感到极其伤心,然又为书院的优美自然环境赞不绝口。他说;“观其四壁,山水清邃环合,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因“念庐山一带,老(老子、道家)佛之居以百之计,其废坏无不兴一葺至于儒生旧馆只此一处,而一废累年不复振起,吾道之衰即可悼惧,而太过皇帝敦化育才之意亦不著于此邦,以传后世”,“其庐山白鹿书院合行修立”,遂再三向朝廷请求,孝宗皇帝终于批准重兴白鹿书院。书院落成之日,他饮酒赋诗:“重营旧馆喜初成,要共群贤听鹿鸣。三爵何妨莫萍澡,一编讵敢议明诚。深源定自闲中得,妙用元从乐处生。莫问无穷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盟。”并作《白鹿洞成告先圣文》),还屡次请求孝宗皇帝为白鹿洞书院题匾、赐太上皇帝御书石经、监等九经流注疏。

同类推荐
  • 巴甫洛夫传

    巴甫洛夫传

    本书描写了巴甫洛夫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俄国生理学派创始人的形象,并将他完整、独特的个性忠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曾国藩成大事八字箴言

    曾国藩成大事八字箴言

    本书以曾国藩的成功人生为范例,从“志”、“修”、“和”、“交”等八个方面阐释成就人生的各种方略。
  • 世界十大股神

    世界十大股神

    2007年,中国股市以逼空式的上涨不断改写着各项新的纪录,股指、成交量、开户数屡创新高。在这一轮气势如虹的上涨过程中,全国上下掀起新一轮“全民炒股”的热潮。殊不知“股票有风险,人市需谨慎”,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在1720年炒股赔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其实,技巧和方法因人而异。这本书将通过对世界十大知名股神炒股方法和投资技巧的介绍来告诉大家如何制定一套屡试不爽的炒股圣经。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泰戈尔 莫泊桑(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泰戈尔 莫泊桑(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本书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对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泰戈尔和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热门推荐
  • 传世藏书:世说新语(上)

    传世藏书:世说新语(上)

    《传世藏书》是一套囊括我国从先秦到晚清历代重要典籍的大型丛书。精选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流名著一千余种,门类从经书到小说,从科学到艺术及至闲适杂书,应有尽有。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库,每库又分若干部类,共计二亿五千万字、一百二十三册,总计一万四千印张,二十一万一千二百页, 定价:98000.00元。是继《四库全书》二百年来最大的古籍整理工程。
  • 黄氏宝卷

    黄氏宝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Boss难惹:天价娇妻超大牌

    Boss难惹:天价娇妻超大牌

    一夜缠绵,她把一个本城最具人气的豪门黄金单身汉给上了!怎么办?跑!第二天,面对把她吃干抹净翻脸不认人的女人,单世咬牙切齿:“睡了我还帮我找了个身材火辣当福利,这么大方?”他是叱咤商界的神话,他有着帝王之姿却独独追着一个身世不明的萧家养女。白天帮她虐渣渣,晚上为她下厨房萧琳:“老公,我饿了……”单世:“正好,我也饿了。”诶?等一下为什么是去卧室而不是厨房!此饿非彼饿啊!明明是视女人如粪土腹黑霸道大总裁,为什么这么任性还耍流氓?这不科学……
  • 相爱的距离有多远

    相爱的距离有多远

    “永森”学校是S最有名的学校,是学生们梦寐以求的学习圣地,可这里确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来学习的地方,每年的学费是一般家庭的孩子想都不敢想的,除非你是硬考上的,每年一个学校只有一个名额.......她莫曦雨确是拥有无数人羡慕的目光考进:永森”学校的。可是,跟着莫曦雨转进“永森”开始,她的生活慢慢的开始发生了变化,朋友的陷害、父亲的遗弃,甚至到了最后母亲离世。他江森帆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少爷,在一次酒吧偶遇喝醉酒的莫曦雨,他们又会碰撞出怎么的爱情故事了,欢迎大家点击来观看吧!
  • 乱世异校:倾世妖娆

    乱世异校:倾世妖娆

    她,是21世纪的传奇,是黑道中的女皇,更是传说中修真界的天才,即便是如此,她,心中还是很孤独,渴望一个对手能与她强强对决。她在一次追杀妖中,无意来到了乱世异校,乱世异校是一个传说,相传乱世异校是由冥、魔、妖界所创的,里面集结了冥、魔、妖的强者,还相传着各种关于乱世异校的传说。她来到这开始了一段乱世之旅,到最后,她还是原来的她吗。
  • 猫的心理

    猫的心理

    本书汇集动物行为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从猫的生活习性、猫与猫的交流、猫与人的交流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其中特别强调猫与生俱来的种种心理变化,传授主人读懂猫咪心理、与猫咪打成一片的秘技。
  • 长得漂亮不如说得漂亮:女人享用一生的口才书

    长得漂亮不如说得漂亮:女人享用一生的口才书

    一个女人可以生得不漂亮,但是一定要说得漂亮。无论什么时候,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文明的举止、优雅的谈吐、出口不凡的表达,一定可以让她活得足够漂亮,一个女人只要口才佳,相信没有谁可以阻碍她幸福的脚步。
  •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他是家喻户晓的反面典型,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第一部秦桧传记,讲述他如何由一个不为人知的乡村教师,凭借权谋、运气、才气,在南宋末年的战乱中浮沉,一步一步迈向权力的巅峰。
  • 重回末世:幸好有帅哥

    重回末世:幸好有帅哥

    明静冷漠:“不就是不,没有为什么。”旁白:亲,别激愤,她上一世亲眼目睹人类战败灭绝,受刺激太大,所以……你懂的。明静冷笑:“你们不是想赖账么。放心,我已经解决了这个事。彻底解决。”旁白:亲们,不说再见了——永别了!明静冷嗤:“教你?凭什么。你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旁白:亲,她的意思是不白教。有物资吗?有宝贝吗?赶紧拿出来啊!都没有?那要是长得帅又做饭好吃,也能试试运气……明静吃饱喝足:“味道可以。”旁白:什么?!你打算卖色相卖厨艺、追她、娶她,造福自己造福大家,少奋斗三十年、再请她干掉基地外头那头大怪兽?别!千万别!她收集帅哥是当宠物、不是当男友!快打消这主意,否则小命不保,还连累九族!
  • The School For Scandal

    The School For Scand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