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4500000001

第1章 序21世纪,我们要这样做家长(1)

刘鲁东

人类自从有了家的存在形态,家庭就一直担负着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义务和责任,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在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最根本、最持久、最有影响力的,甚至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轨迹。因为当一个新的生命诞生时,迎接这个幼小生命的第一个世界就是家,在家的呵护下,孩子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行走,生命成长的第一步从家开始了……

在家庭当中,父母是与孩子直接相处的人,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言行举止,为孩子做出最好的榜样。傅雷说:“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池田大作说:“能否正确地教育引导孩子,归根结底,并不是教给孩子什么东西之类的教育技术问题,而是父母本身作为一个人,能否正确履行职责的生活方式问题。”托尔斯泰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我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易经·蒙卦》中有这样一句话:“蒙养以正,圣功也。”《大学》有云:“所谓治国必先治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曾经说过:“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这些都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家庭教育还要有正确的方法。

提起孟母教子的故事,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吧。孟子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他的母亲。孟子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的抚育儿子,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属于典型的中国良母。

孟子自幼丧父,孤立无援的孟母决心以自己的力量,把独生儿子培养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平时生活中,孟母不但关注儿子起居冷暖,还不厌其烦地以“言教”和“身教”来完善儿子的人格。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基本人格是在六岁以前基本形成的,从此根深蒂固。六岁以后,随着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原本已经塑造完成的脆弱人格模式,遭逢强烈的试炼和考验,这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那句“环境改变人”的话。孟母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曾经三次迁居。

孟家原来住的地方,周围有很多坟墓,孟子和村中儿童不时看到丧葬的情形,于是也三五成群地模仿大人们的礼仪,扮演丧葬的过程。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明白,要想让儿子远离这种环境,惟一办法就是变更居住环境。

经过一番周折,孟家母子迁到十里外的庙户营村,这里紧挨着一个交易集市,孟子每天目睹小商小贩在集市上讨价还价的场面后,和小伙伴玩时也学着小商小贩那样锱铢必较。孟母既不愿儿子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更不想让儿子沾染惟利是图的市侩气。她发誓要选择一个适合儿子成长的环境,于是,她又把家搬到一座学宫附近,虽然房子简陋不堪,但学宫附近常常有读书人来往,高雅的气韵、从容的风范、优雅的举止与循规蹈矩的礼仪行为,都给附近居民不少潜移默化的影响。初谙世事的孟子,常和孩子们群集在大树底下,演练学宫中揖让进退的礼仪,有模有样,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孟母远远地看着,欣慰地笑了。

儿时的孟子也有一般幼童共有的怠惰贪玩的习惯。有一天,孟子逃学到外面玩了半天,回家时看到母亲用剪刀将织成的一段锦绢拦腰剪成两段,孟子惊愕不解地问母亲为何剪布时,孟母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剪断织绢!一个君子学以成名,问则广知,所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你今天不读书,就不可以离于祸患,今后永远就只做一些蝇营狗苟的小事,中道废而不为,怎么能衣其夫子,而不乏粮食呢?”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可谓用心良苦。“断织督学”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且惧的鲜明印象,从此以后,他在学业上孜孜不倦,日夜勤学不息,最终学有所成。

幼时因急中生智破缸救人的宋代历史学家司马光,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慧光早现的“神童”。其实,司马光的成长与他父母对他得当的家教是分不开的。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是一位胸怀大志的知识分子,他没有沉湎于几十万家产之中,而是专心读书,锐意进取。成家立业之后,以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质朴作风来待人处事、培养子女。司马光的母亲聂氏,也是一位知书达理,才德俱佳的女子。在这个书香门第和富贵之家,司马光在严父慈母的直接影响和教育下,六岁开始读书。起初,他对所学的东西不能理解,背书总记不住。父亲知道后,就告诉他:“读书不能只是机械地背诵,还要勤于思考,弄懂意思,诵读与理解并重,才能记得牢固。”在父亲的指导下,司马光养成了边思考边学习的好习惯。

父亲不仅关心他的学业,在做人上更是严格要求,以培养他的优秀品格。有一天,六岁的司马光想吃青核桃,姐姐替他剥皮,却怎么也剥不开。姐姐走开后,一个女仆把青核桃放在开水里烫了一下,皮很容易就剥了下来。姐姐回来一看,便问是谁剥下来的,司马光说是自己剥的。这个过程恰巧被父亲知道了,见他撒谎,就严肃地告诫他:“撒谎是不诚实的表现,以后再不能撒谎了!”这件事虽然很小,但却给司马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从此,无论是为人处事,还是学习,他总是十分诚实,不敢有半点虚假。

在父母的教诲下,司马光15岁便“于书无所不通,文辞醇深,有西汉风”。而且,学到的知识都很扎实,以至“终身不忘”。后来,他经过19年的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篇幅浩瀚、纪事广博的编年巨著《资治通鉴》。

不但在古代,就是在现代,我国也有许多名人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革命老前辈林伯渠为儿子取名“林用三”,并给儿子解释说:“所谓,‘用三’者,就是,一要用脑筋想问题;二要用双手创世界;三要踏实地干些事情。”

著名作家老舍有一套与众不同的教子“章程”:一是不必非考100分;二是不必非上大学不可;三是应多玩,不失儿童的天真烂漫;四是要有个健壮的体魄。老舍认为:孩子将来做一个“诚实的车夫”,或者凭手艺吃饭的工人,比做贪官污吏强得多。所以他明确要求孩子不可虚荣,不可贪得,诚实虚己,自劳自力。这种朴实的道德品质教育,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

同样,在国外的教育思想中,家庭教育也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世界著名科学家爱迪生一生拥有1200多项发明。他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他母亲的教育是不分开的。他母亲教育最成功之处就是善于发现、挖掘、保护孩子的天赋,以及对孩子的事业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这给我们做父母的启示应该是十分深刻的。

爱迪生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般人眼里他是怪孩子,在老师的心里他是糊涂虫,只有母亲认识到这是孩子的天性,是最宝贵的品质,这也是爱迪生所呈现出来的“趋势”。爱迪生母亲紧紧抓住这些“趋势”,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针对孩子好问好思考的特点,进行循循善诱地开导,注意开发他的潜能。

当爱迪生由于爱问问题被撵出学校的时候,母亲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在家里独自挑起教育孩子的重担。亲自给他讲课,让他读古典名著;当母亲发现爱迪生对自然科学感兴趣时,就借来一些浅显的自然类书籍供他阅读。正是在自然科学书籍中,爱迪生被伽俐略通过实验来探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所吸引,并对伽俐略的科学精神所折服。从此,“实验”一词一直没有离开过爱迪生的脑海。在母亲的支持下,他们家的小阁楼成了爱迪生的实验室。

正是在母亲正确的教育下,爱迪生的聪明才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他凭着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痴迷,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实验,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沃尔顿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他的成就的取得,也是得力于良好的家庭教育。沃尔顿的父亲是一个牧师,是爱尔兰理教会的主持人,在爱尔兰政教界颇有威望。他对子女要求很严,他不允许孩子们有任何越轨的行为。平时在家中,这位父亲以身作则,用良好的品行来熏陶孩子们,这对沃尔顿都有深刻的影响。沃尔顿的母亲是一个出身贵族、富有修养的女性,为人慈祥可亲,而且知识广博。她很疼爱孩子,但从不娇惯孩子,在学习上和品德上更是严格要求孩子。

小时候的沃尔顿很聪明,但因为在学校里结交了一些不大爱学习的富家子弟,沃尔顿受他们影响,也不喜欢学习,所以成绩并不好。母亲了解情况后,为沃尔顿选择了一所管理有序、学习空气浓厚的学校。沃尔顿在这里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影响,再加上母亲的耐心教育引导,他排除了来自外界的干扰,安心学习,没有多久,学习成绩就上去了。

同类推荐
  • 先让家长优秀起来

    先让家长优秀起来

    《先让家长优秀起来》既注意生动的故事,给家长生动可感的形象和 启发,更注意理论总结。因为故事虽是具体的,却是别人的,再好的故事也只能说明别人的成功。人是不同的,不能照搬别人的方法。因此,作者 胡挺飞努力为家长寻找家教的基本原理,以指导实践。《先让家长优秀起来》选取的八大矛盾,就是八个基本原理。这既是 每一个家长都很容易遇到且一定会处理的问题,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掌握了这八大矛盾处理方式,就基本解决了家教的主要问题。
  • 亲子游戏:1~2岁怎么玩

    亲子游戏:1~2岁怎么玩

    游戏对于孩子来讲,其意义与价值是颇为广泛的。它既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生长,又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育,还可以激发幼儿的良好情绪。而亲子游戏恰恰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家庭中家长与幼儿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游戏中培养能力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启智方法,也是爸爸妈妈掌握科学育儿和快乐育儿的有效途径。本系列丛书根据幼儿成长的阶段,共分三册,涉及运动、认知、语言及情感培养等多方面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加强各种能力,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教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教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本书通过纠正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消费与家人同学相处等方面易犯的错误,教会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孙玉梅,资深记者、编辑,现从事中外儿童教育理论研究和策划撰稿工作,致力于先进家庭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及普及类图书的写作策划,在多所知名早教机构担任顾问等工作。
  • 80后父母育儿宝典

    80后父母育儿宝典

    这是一本育儿的新百科书,书中从十个方面,系统、全面、细致地为80后新手爸妈展示了要如何选用适合自己孩子的育儿方法,贴心照顾、健康培养自己的宝宝,指导新手父母以正确的孕养观念及方式教养出独一无二的宝贝。80后的奶爸辣妈们需要边学习边实践,陪伴着初来乍到的小宝宝认识这个世界,并为他们建造一个温馨、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热门推荐
  • 那日黄昏

    那日黄昏

    权利的年代,恶心的江湖,看男主角和他的兄弟们怎样混出属于他们的热血时代。
  • 我的老师是金箍棒

    我的老师是金箍棒

    作为鄞州阴煞教的弟子的恶岩,因为无法在洗炼大阵中开启玄关神窍,故无法修行,直到有一天,天上掉下一根棒子,而棒子的神奇之处让恶岩原本绝望的修行之路,开了一条金光大道!
  • 逍遥女公子

    逍遥女公子

    世间之路,亲情错乱,家破国亡,独留下一个她孤零零地踏上复仇之路;历经坎坷,一统九州,可惜,得了天下却失去了他!权力阴谋爱恨交织后,却道声:天凉好个秋!冥界之旅,灵肉结合,终获重生,生死一线,生门即死门,死门即生门!天界之行,那场华丽的婚礼,原来仅仅是场梦,梦醒时分,远走他乡!月亮之上,真的是你吗?我的爱人!寻爱之道,修真之途,到头来,恍如南柯一梦!
  • 巫峡

    巫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幽木青青:君入我心

    幽木青青:君入我心

    不要你沉鱼落雁,不要你富可敌国,不要你至高无上,只要你的一生陪伴,一世安好。天阳国的二皇女璃木幽,自幼失去了父后,虽为女尊国,但还是受尽欺凌。为了然自己有能力保护大哥,她入了枫灵学院,机缘巧合的拜在了武圣门下。八年后,她重新回到了皇宫,势必要让欺负过她和大哥的人付出代价。四个王国,战争不断,谁国会一统天下?喜欢穿越女尊多夫文的,跳坑吧。此文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A Room With A View

    A Room With A Vie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血压饮食参照书

    高血压饮食参照书

    高血压在我国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在2004年我国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为1.6亿,而高血压人群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30.2%、24.7%和6.1%。
  • 暖婚蜜意

    暖婚蜜意

    "你拥有的,我深知遥不可及。经济,权力。我能永远爱你,但我知道我配不上你。我珍爱的,你不明它的意义。珍馐,美玉。我能舍弃一切,但我唯独不能没有你。他是身份神秘的商界巨鳄,也是背景军政商三界的家族独子。她是普通百姓,本科毕业,成天为了过日子累死累活的程序员。他冷酷无情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对她的义无反顾和趋之若鹜。那年杏花雨下,她笑的灿烂,他爱的深沉。两个看似生活不会有交集的人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爱情的风花雪月又有着如何的起伏波澜,这一切,就等你自己在书里寻找答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亲亲古代夫君

    我的亲亲古代夫君

    她在现代莫名其妙地摔下楼梯撞到脑袋,不会就这么悲惨地魂飞古代吧?就算当作是免费观光古代文明好了,怎么还让她寄居在一个有丈夫,有儿子,且不被重视的女人身上?最可气的是她的丈夫居然明目张胆地搞外遇,哇!!当她是透明的啊??那个女人敢趾高气昂地斜眼瞧她??而她的小叔居然对她表示爱意!!啊哼!!真是老虎不发威当她是病猫啊!!好!!从现在开始她要重震声威,恢复她应有的女主人身份,把所有的蜜蜂蝴蝶通通赶走!
  • 长城边的中国

    长城边的中国

    《长城边的中国》以长城边的中国社会为观察主体,这是一个很现实的话题,因为它关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进程,关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关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这个远离现代工业、商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地域,在这个曾经战火纷飞、而又曾经被过度开垦的地域,人们依然以俭朴的农耕或牧业作为群体和家庭生活延续的重要手段。这个长城边的社会、这个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们不会想到的人群,是现实中国的另一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