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万事须自为。
——《元诗别裁集》
白居易在一首诗中描写过攀树生长的藤条,借以讽喻那些不能自立而依赖他人以立身的无能者。诗曰:“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他以此诗来激励人们要靠己立身。
怎样才能靠己立身?需做到如下几点:
立身,要有良好的品性。欲立身,先立品,人无品不立。换言之,要立身,先修身,不修身者难以立身。这就要求我们要自觉地加强品德修养,培养自己的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光明磊落、精忠报国等优秀品质,这乃是立身之基。
立身,要有人格的独立性。一个人若无人格的独立性,必然产生趋炎附势的奴性;一个奴性甚烈的人,必定是一个依赖他人之人;一个依赖他人之人,必定是一个阿谀谄媚的人。晚明学者陈继儒著《小窗幽记》中,用“苍蝇附骥”、“茑萝依松”来讽刺那些没有独立人格的逐臭之夫。他说:“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茑萝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扳之耻。所以宁以风霜自挟,毋为鱼鸟亲人。”其意是说,苍蝇依附在马的尾巴上,速度固然快极了,但却洗不去粘在马屁股后面的羞愧;茑萝绕着松树生长,固然可以爬得很高,但也免不了攀附依赖的耻辱。所以,君子宁愿挟风霜以自励,也不要像缸中鱼、笼中鸟一般亲附于人。否则,就连最基本的一点人格都没有了。故君子立身处世,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立身,要克服惰性。一个懒散怠惰的人难以立身。明代学者吕坤在《呻吟语》中说:“‘懒散’二字,立身之贼也。”又说:“什么降服此二字?曰勤慎。”就是说,懒惰散漫是立身的大敌,要立身就必须勤奋慎重。只有如此,才能刻苦学习,才能掌握技能。一个人只有有了专门的本领,才能在社会上立身。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唯无技之人最苦,片技即足立天下”。正如人们所说:“腰缠万贯,不如薄技在身;家有黄金用斗量,不如自己本领强。”只有有了专门技能,才能立身于世。
立身,就要破除依赖性。在青年中曾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一些人不是靠本事、靠水平、靠奋斗去升学、就业、晋升,而是靠老子、靠关系、靠后门、靠叔叔大爷,这种依赖思想,这种偷生行为,这种堕落现象,蛀虫一样腐蚀着一些青年人的灵魂。望依赖他人生存的人,好好读读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自立立人歌》:
滴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上,
不算是好汉。
要做一个好汉,要靠自己的双脚走出人生之路,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的新生活,切不可靠他人来为自己造福。须知,靠神神跑,靠庙庙倒,靠自己最好。
一位诗人写了一首自立为荣的诗:
靠父母的,只能受父母的荫护,
在大树下,
只能长成嫩小的蘑菇;
靠亲友的,终究被亲友耽误,
他们给的拐杖——
当不了顶梁柱;
靠投机的,也许能得一时的舒服,
最后必将输掉全部赌注!
靠上帝的,可能享受虚假的满足,
结果让良心在宗教里麻木。
不,一切有志青年要大胆回答:
幸福就在于不断地把自己的理想追求!
立身,要在风风雨雨中有坚定性。靠己立身之所以不易,还因为它常常受到外界风风雨雨的袭击。在风雨中不飘忽、不动摇,且能站稳脚跟的人才能立身。明代李贽深有感触地说:“能自力者必有骨也。”我们不能患“软骨病”,而是应在风风雨雨中踏着困难前进。有了这种精神才能靠己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