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6100000021

第21章 如何照见五蕴皆空(1)

前言

一、禅的精髓

二、参禅用功的方法

编者按

2010年10月,广东的冬天一如既往,而四会六祖寺的禅堂又是另外一番热闹非凡的景象。

方丈释大愿法师将在这里为曾伟教授带领的欧博企管一百多位领导层人士作一场《如何照见五蕴皆空》的精彩演讲,与他们一起共同领悟禅的智慧。向往佛陀智慧的人们聚会一处,聆听着能为自己开启智慧之门的佛陀的教导。

演讲内容围绕“禅”、“一切佛法的精髓”、“孝的精髓”、“禅的精髓”、“参禅用功的方法”等几方面逐层展开,“禅”用两个字概括就是“自由”。“一切佛法的精髓”就是如何照见五蕴皆空。“孝的精髓”说明,任何法门到最高都是不二法门。

所谓五蕴即是色、受、想、行、识,它左右着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处事的种种态度等方方面面。五蕴被贪欲充塞,才是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因为一切境界在你的生活中涌现时,都会通过你的五蕴起作用,五蕴是根本,。佛法就是从根本上断除一切外缘对你内在产生的影响,所以,照见五蕴皆空既然是佛法的精髓,那么,这场演讲就注定将对每个在场的人产生最终级的影响。

望大千世界,事事岂能皆尽人意?面对纷繁的世相,我们要运用禅的智慧去超越、承担、转化和融合,没有心和境的对立,没有能和所的对立,这才体现了禅中的自由。在内由于我们观念和知识上的局限性,导致了我们精神上的不自由;在外由于身心的局限使我们在面对或解读当下的事物时疲惫不堪,难以招架,这种情形下挣扎的我们还能够支撑多久?如果没有这次的演讲,还会有多少人在迷惑中继续着自己天真的错误?这也如同一个人的未来一样难以预料,不过,还是要祝福每一个跟从佛陀教导的人真正领悟禅的智慧,今生圆满如意。

尊敬的各位同修:

非常欢喜今天晚上能够再一次跟诸位见面,共同来探讨禅的智慧,刚刚我看到这条横幅是“八年创业禅定未来”。在欧博企管公司和研究所创立八周年之际,曾伟教授带领大家一起来六祖寺禅修,共同领悟禅的智慧,我想这是非常有智慧的一个选择,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禅的精髓

我也多次地讲过禅。禅起什么作用呢?我想,禅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自由。那么,我们人有自由吗?有些人说:“好像我觉得我挺自由的,我怎么选择都可以。”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的自由。比如说,我们外在没有自由,外在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精力有限,我们的寿命有限,这个没有自由,并不是说好像我想不生病,我就能不生病;内在,我们有种种的观念,这些观念就限制了我们。所以其实禅是要能够突破外在的局限性,突破对物质和身体的执著而成就,开启内在的活的智慧。

那么,内在是要突破我们观念和知识上的局限性,要从一切已知之中解脱出来。所以禅门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凡夫活得很辛苦、很累,修行人活得很轻松”。做凡夫很难,做修行人很容易。为什么?因为如果我们开启内在的这种活的智慧,我们就能够任何时候都无有恐惧。

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没有开启之前,其实内在一直有一种恐惧。佛法总是说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就是佛陀教导我们不要贪婪、不要愤怒,但是我们做得到吗?说好像很容易,做很难。我们乃至于学了很久的佛,也看了很多佛经,愤怒的时候,我知道我为什么会愤怒,我知道我愤怒的原因,但是并不代表说我找出原因来了,我也知道愤怒的危害了,我就不愤怒了。不是这样的,我遇到环境的时候我还是会愤怒。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哪怕是学佛法,都只是把她作为一种知识来积累,跟我们学其他的学科一样,但这是没有用的。解脱不是依靠知识的累积,而是依靠内在智慧的开启。如果我们把佛法乃至于禅作为一种知识去学习、去研究、去琢磨、去累积,它并不会导致开悟,实质上佛法乃至于禅她永远新鲜、永远鲜活、永远充满活力,永远不被一切已知的知识所束缚、所障碍。无论我们怎么用功、怎么勤奋、怎么学习,这个知识的累积一定是有限的,而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面对的问题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知识想去面对无限的问题,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内心都有一种恐惧。

因此,不可以单纯地说我们要息灭贪瞋痴,我们要更深层地来探究:贪婪的背后是什么?愤怒的背后是什么?是我们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哪怕我学了很多,哪怕我学到博士后,但是你心里面没有恐惧吗?不可能。因为我们想用有限的知识、有限的体能、有限的精神来面对无限的世界,这是不可能的。那怎么办?这一辈子就这么累死掉吗?所以要开启禅的智慧,这是无穷无尽的智慧,这是我今晚来跟大家见面,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能够让大家了解到最精粹的佛法——禅的智慧。

禅的修行就好像高速公路一样,或者说好像飞机一样,应该是最快捷的、当下顿悟的智慧,我们都会念《心经》中“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要知道这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和浓缩一切佛法的精髓,一切佛法的精髓就包含在其中了。

照见五蕴皆空。那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度一切苦厄,从一切烦恼、痛苦、厄难之中解脱出来,所以我今天的讲题就是《如何照见五蕴皆空》。我下午返回来就立即写了一个提纲,对于有一些对佛法还接触比较浅的人,有个提纲就比较方便一点。

五蕴皆空是什么?我前面讲了,我们有局限性、我们不自由,对吧?哪些局限呢?身和心的局限。

身体有局限,心有局限。身体即体能有局限,精力有局限。那么心呢?我们总是依靠已知的知识来解读新的事物,就是说,我们总是用过去心来解读现在或者当下的事物,当然就产生了距离。我们从来没有用真心去直接与当下的人、事、物融为一体,没有懂得开启内在的智慧。因为恐惧的缘故,我们总是要依赖或者借助过去累积的知识来解读和判断当下的事物。我们身和心处在一个分离的状态之下,所以很多人都会说活得很无奈,生活之中不想做的事情还是要去做,生活得非常不快乐,过着自己不想过的生活,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好像一朵花一样,本来就是应该非常璀璨地盛开,但是因为恐惧、害怕凋零,所以它选择不绽放,就这么半生不死地活着。其实修禅的修行人,他就只是充分地活,充分地展现生命的活力,活在当下。

另一种说法就是,下等的人,他的生活是算数,每一天都在不停地担忧、计算、思考、选择,因为这样种种地分别、计较,所以活得很累;中等的人是活在技术里面,他学了很多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去面对外在的事物;上等的人是活在艺术里面,不让头脑过多地介入,而是用真心去开启无穷无尽的智慧,去面对一切事物,所以活得非常轻松。

我刚刚说到了,佛法的精髓就是“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什么呢?即色、受、想、行、识。

色蕴就是指物质,是指我们这个身体,这是色蕴;受、想、行、识都是指精神,或者说都是指心。

受是感受,外在的事物映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会对它有一种感受,苦、乐、忧、喜、舍五种感受;有了感受以后,我们会怎么样?我们会去判断它,这个判断就是想,或者说观念,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对这个事情的判断、对这个事情的观念;有了观念以后怎么样?我们要考虑怎么去做,怎么去应对它,这就是行,行蕴。其实就是我准备处理它的方法,我面对这个事物或者我处理这个事物的方法;识就是指识蕴,识蕴当然也包括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

所以我们看,色、受、想、行、识是五蕴,色身、感受、思想、意念、意识。凡夫众生就误认为色身就是我,或者更高明一点,他学了很多哲学,他一想:这个色身并不是真正的我,只是一个躯壳,然而什么是我?我的观念、我的观点是我,好像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我的感受是我;我的思想、我的观念是我;我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的方法是我。所以误认为这个色、受、想、行、识就是自我,因此,他就被绑住了,就被困在物质的束缚和环境的局限之中,就被困在观念和思想的局限之中。因为执著,使生命演变成为监狱和牢笼。

尤其是现在资讯这么发达,在资讯非常发达的状态之下,凡夫众生的分别念越来越炽盛,自己认为自己的观念就是正确的,然后依这个观念去套、去框外在的世界,那当然很多时候是格格不入的,所以烦恼痛苦就生起了,因为我们总会用已知的知识和观念去套、去面对,所以就有种种的烦恼痛苦。

现在的人如果没有禅的智慧,其实比以前的人活得更累、更辛苦、更痛苦。表面看起来好像物质享受丰富了,但是身体反而越来越差,精神反而越来越脆弱,心越来越迷失。例如我们都知道的台风“鲇鱼”过境,中国大陆有个旅行团到台湾去看海浪,一瞬间,几十个人就消失了。

凡夫众生心迷掉,总会在外在去寻找、去追寻,这样其实是很可怜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通过照见五蕴皆空而度过一切的灾难、一切的痛苦和厄难呢?如何才能够真正的像道信禅师所说的:“快乐无忧,是名为佛。”每一天都活得非常快乐,没有担忧、没有忧愁,活在这样一种解脱、圣者的生活状态之中?那我们就要运用禅的智慧来突破色、受、想、行、识五蕴,或者说五种障碍的限制来达到自由自在的、解脱的境界。

经典上说“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禅是最难的,也是最容易的。最难是,如果你要想用学习知识一样地去累积来进入禅的智慧,那是不可能的;很容易是,如果我们突破思惟的局限性,将凡夫的这种只会运用记忆和解读的大脑思惟超越提升到运用修行人的灵性生命思惟。用觉照和欣赏,当下就是顿悟,当下就是快乐自在。

那么,禅的智慧是永远都鲜活的,永远都是活在当下的这种生命本源的活力,永远不断地在觉察。真心的本质是什么?就是空、觉、明。心的本体是空,真心。如果用大脑思惟就是妄心;心的妙用是什么?就是觉察,所以我们能够不断不断地觉察的这种能力就是真心的妙用;那心的相就是光明,内在有智慧,当然它就是光明相。

但是实际上禅是无法用语言真正地来描述,如果执著于语言,用语言来表达,它就落入相对;落入相对,其实也就落在这个局限性里面了,也就落在过去心累积的知识里面了,这就不是禅的智慧了,而是禅的知识了。所以大家如果用一个执著的心来想记住我说了什么,或者我能够得到什么,用一个有所得的心来听的话,你得到的只是禅的知识,而不是禅的智慧。知识是静态的,智慧是动态的;禅的智慧是具足活力的,而知识它是死的。所以,不要落在这个局限性里面,也不要执著于这个相。如果你把她作为知识来累积,那你所学到的只是禅的相,佛法的相,不是真正的佛法。

其实我们在听的时候就要随时听,随时扫;当下说,当下扫。注重的是对内在的活的智慧的开启,要开启这个源头活水才是真正有用的。就好像曾伟教授带领大家做企业管理的咨询和提升一样,这些个问题一定会层出不穷的,如果我们学很多很多知识来面对它,那总是有限的,唯有开启内在的智慧才真正是无穷的,用无穷无尽的活的智慧来面对这个不断变化的、无常的世界,这样才真正有用。

有几个故事大家都知道,比如说“纸上谈兵”上的那个赵括,还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你想,赵括也好,马谡也好,怎么样?他们学的只是兵法的知识,而不是兵法的智慧。如果你要想用知识去累积再去面对战争,那注定是要吃大亏的,要失败的。

在这个商业化的、市场化的社会之中,在这个企业管理瞬息万变的状态之中,我们只是想累积很多知识,甚至于还想累积一些禅的知识去面对,有用吗?当然有一点用,不是完全没有用,但是总是有局限性的。所以,禅的智慧就是什么?绝对的自信、充分的自由。内在自由,外在自由,不被一切所束缚,对一切都不执著,这样的活智慧才是真正的禅。

所以,我们要对所说之法随时破除这种执著——因指而见月。参禅用功的方法就是四个字:起、承、转、合。也就是超越、承担、转化和融合。

参禅用功的方法

1、超越

第一种方法是超越。首先我们要超越对身体和物质的执著,来突破器世间的局限性。

有一桩禅的公案说,清朝末年的时候,四川成都附近有个新都宝光寺,有一年冬天,禅七时,从终南山下来的一位专门住茅棚修行打坐的、参禅的禅僧。他来到这个禅堂里面,因为丛林上的规矩是冬参夏讲。冬天的天气比较冷了,大家不要出去,就在禅堂里面精进用功,所以有夏安居,有冬安居。冬安居就是精进打禅七;夏安居就讲法,开启内在的智慧。传统的规矩都是连续在禅堂里面用功七十天,最少打十个禅七,就好像煮饭一样,放在高压锅里面这样饭熟得特别快,那禅七也是这个妙用,切断外在一切的纷纭干扰,直接探究自己内心的真实相。

那么这位禅师在终南山修行很用功了,所以他有相当的禅定功夫,打坐以后,他就入定,连续十五天都没有出定。刚好管理禅堂的维那师没有开悟,他就很奇怪这个人,不知道为什么坐在这里十五天都不动,也不知道他入定了,就把手放到他鼻子下面,好像没有呼吸了,觉得这个人是不是死掉了?于是下令把这个人抬出去烧掉了。

那糟糕了,这位禅师出定以后找不到自己的身体,他并没有开悟,所以对这个物质、对这个身体还是执著的。所以他每一天晚上就在这座寺院大声地叫:“我的身体在哪里?!”搞得人心惶惶,很多人都起单走了,不敢在这里住了,因为实在是太恐怖了,总是听到很凄凉地喊叫“我的身体在哪里?!”

这样闹了半年,到夏天的时候,又有一位禅师从终南山来到宝光寺了。知客师就告诉他,有这么一个事情发生了,这位禅师就笑一笑说:“哦,这个事情很容易解决。”怎么办呢?

这位禅师说:“你生一盆火放到禅堂来,再拿一盆水放到禅堂来,大家还是继续打坐。”

打坐的时候,又听到那位禅僧在里面大叫了,说:“我的身体在哪里!?”

那位禅师就告诉他说:“你的身体在那盆水里面。”然后大家听到哗啦哗啦水响的声音。

隔了一会,禅僧又说:“我的身体不在水里面。”

禅师又说:“你的身体在那盆火里面。”然后大家又听到这个火劈啪劈啪更炽烈地燃烧。

一阵子以后,又听到禅僧说:“我的身体也没有在火里面啊?”

此时,禅师就启发他了:“你看看,你现在水里也去得,火里也去得,你还要那个色壳子干什么?”

从此以后,这个大叫的声音就止息下来了。前面那个被烧掉身体的禅僧,真正地受到点化就开悟了,悟入了,所以放下对这个色身,对这个身体的执著了,他就真正地能够超越身体对他的障碍了。

同类推荐
  • 中学生必知的励志故事(上)

    中学生必知的励志故事(上)

    中学时代是人生成长的关键,在这个阶段,尽早懂得人生道理,是中学生日后取得成功的前提,中学生必知的励志故事,给青少年最深刻的人生启示,它将改变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使青少年终生受益,在花季中成长,在雨季里成熟,懵懂青春总会亮出一些桀骜不驯的姿态。
  • 袁了凡的不凡事儿

    袁了凡的不凡事儿

    人的一生只要能干一件不凡事儿,就很了不起了。袁了凡干的不凡事,就是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浓缩成了一本书——《了凡四训》。袁了凡最初的名字叫袁学海。叫袁学海的这个人本来应该默默无闻,只能在平凡的世界中度过平凡的一生。可是,后来他却因一次奇遇改名为袁了凡,从此命运便发生了转折。为什么名字的改变会带来命运的改变?名字与志向、兴趣、心性有什么联系?人的名字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玄机?本书通过袁了凡跌宕起伏的一生,特别是他改名前后的人生变化,告诉我们:一个名字,传递一种心境;一种心境,带来一种命运。
  • 勤奋好学(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勤奋好学(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生命在不断汲取新的养料,从而更加精彩,生命在于不停拼搏向上,从而彰显它的力量。那些为人类历史的前进作出贡献的人们的故事被后世传说时,总少不了勤奋好学这个关键词。本书选取了各界的勤奋好学的故事,引人深思,能给奋斗中的你以正能量。
  • 善待自己2:追随幸福的N个人生哲理(白金版)

    善待自己2:追随幸福的N个人生哲理(白金版)

    善待自己,善待人生,善待在人生的游戏中的机会,虽然你和许多人的结果是一样的 ,但过程同样重要。人可以有欲望,但要分清自己当时所处的位置。善待自己,善待命运,这是游戏的潜规则。人可以对不起你,但你不可以对不起自己。对自己好,珍惜自己,是最基本的要求。尽量让自己快乐,尽量让自己简单、朴素在复杂的氛围中。世上没有比生活自己的阴影里更可怕的事了。我们不能要求社会对每一个人都公正,因为那就是上苍的考验。善待自己并不等于放任自己。放纵自己的人,会得到短期的快乐。但同时也会因为目光短浅而失去更多的未来的发展机会。长时间无法得到突破,人可能就会迷失。或者放任,或者放弃。这时候人就应该更多地放时间在学习。
  • 我的梦想我的路

    我的梦想我的路

    《我的梦想我的路:影响一生的职业规划指南》主要内容:从“生命中最重要的决定”为开篇,引出当前的中学生、大学生及职场白领在选择职业时的迷茫与无奈,然后作者从一次圆梦之旅的经历与感悟开始,把人生比喻成一次长途旅行,如何探寻自己人生梦想的目的地?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如何提升自己?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公司或人生平台?如何选择好的上司或老板?如何管理职业生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热门推荐
  • 宠妻无限度:护短邪王逆天妃

    宠妻无限度:护短邪王逆天妃

    她,21世纪的世界第一杀手暗帝,亦是古韵山庄风家的继承人。她被妹妹痛恨杀手,然后穿越到了异世世界。什么废材三小姐风惊歌,什么药罐子邪王殿下好好看看什么是邪
  • 杀生煞剑

    杀生煞剑

    一剑血光三万里,道不尽人世落寞;天不公,地不仁,问众生为何奉天,吾定要为人族,杀出一个朗朗乾坤。
  • 东方不败与魔尊重楼

    东方不败与魔尊重楼

    魔堕凡尘难谴流年老,当无欲无求的魔爱上情误一生的东方不败,会产生怎样的情愫。又会有怎样的波澜,谨请关注。
  • 天下师兄一般黑:神龙郡主

    天下师兄一般黑:神龙郡主

    天下第一医馆馆主,如花美眷,悬壶济世,妙手回春。定亲之后,发现未婚夫已心有所属。她,心如止水,却遭人暗算。前世血案,一箭穿心。瞬息间,她跨越十年,成为神龙宫主的小女儿——林雪颜娇蛮如她,被爱恋多年的师兄拒绝之后,半个月足不出户,忽然性格大变。当神医雪颜还魂为神龙宫主的女儿,命运将要如何?ps:此文女强人物介绍林雪颜翩然神医俏佳人,妙舞银针神飞扬。风华绝代,几世轮回,清雅如风。她的美,是冰与火的交融,令人痴狂,问天下,谁能与她共舞今生?-------------------------------------------慕容青漓白雪纷飞满庭芳,玉树临风艳若梅。玉簪花香,满身风华,寂寂落寞。当他遇到了她时,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今生愿与之共醉。--------------------------------------------尹玉身若惊鸿莺穿柳,剑似追魂不离人。烟霞忽起,层云深处,荡气如虹。青出于蓝胜于蓝,少年英雄凛如霜,春风过,席起满树桃花!
  • 总裁的专属女医生

    总裁的专属女医生

    一夜缠绵,看似巧合,实则另有隐情,苏苣未婚先孕,遭到苏家人的鄙夷,无奈离开苏家出国。几年后,苏苣以男科女医生身份归来,意外沦为爵迹专属女医生,帮他治疗那个不可言语的病症!谁知这个病例有点特殊,不好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伦汇编官常典勋爵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勋爵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造梦使者

    造梦使者

    伍子未生前做梦人生,死后与梦为伍——这一切只因人心不足。
  •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

    作家孔见以思想性书写为人们关注。《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是他近年发表的人文随笔选粹,既有指向人本的探问,也有针对文本的诘究,对当今社会过度世俗化现象提出了质疑,体现了在尘埃厚积的地面上寻找闪光货币的价值诉求。孔见企图以一种叙述的方式来阐释事物,将哲思与诗情融会到一起,文气活泼洒脱,兴趣盎然,给人以阅读的愉快,区别于院墙内的学究。
  • 日事日清工作法2.0

    日事日清工作法2.0

    今天,你日事日清了吗?日事日清代表的是一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高效执行、完美复命;日事日清代表的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智慧做事;日事日清强调的是完美的工作结果,贡献结果、创造佳绩。
  • 武圣门徒

    武圣门徒

    武圣世家逐渐败落,千年来的辉煌似乎到了终点;关岳不是废物,为了能够修炼斗气,为了能够重振世家辉煌,在一个英灵的帮助下,远走他乡走上了最为艰辛的塑脉之路……热血、爽快,这便是本书的主题,点进来,相信你不会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