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6100000017

第17章 《心经》的人生智慧(1)

《心经》的人生智慧

编者按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句经文对一个佛教徒来讲是再耳熟能详不过的了。那什么是观自在?什么又是一切苦厄?五蕴皆空呢?恐怕大多数的人都难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诠释。

2009年11月,在香港青年佛教协会,六祖寺方丈上大下愿法师为在场的诸多居士大德具体深入地讲解了《心经》的外层义与内层义之中所蕴含的实际的修行方法。

书中以一个生动形象的寓言阐明《心经》对人生幸福的定义,就是“幸福和财富的源泉其实都是智慧!”有财富是福报,能够懂得怎么如法地用,这就是智慧。法师指出,《心经》虽然只有短短的268个字,但是内容却极为丰富,已经圆满地概括了从凡夫到成佛之五道位的所有见地、修行方法和修证的果位。

处于凡夫位的我们,在没真正读懂《心经》之前是不是还要一味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呢?当然不是,我们没有理由总是停滞在当前浅薄的认知上,因为没有智慧,我们才会不知疲厌地自寻烦恼,才会让自己的人生方向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使自己变得不知所措。在我们的认知处于一种懵懂状态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位能够带领我们走出迷途的向导,正所谓明师难遇,正法难求,既然我们用了近乎千年的等待,得闻了正法,若不能真正了知正法那将是多么地遗憾!

《心经》中揭示的人生智慧把我们的视野和眼界开阔到了空前的状态,感谢给予我们人生指引的法师,他在点燃我们心中智慧明灯的同时,也开启了我们内心深处沉睡已久的对种种恩情的闵念,《心经》是在我们的心田上播撒上智慧的种子,让它迅速地成就智慧之果的一部经典,她告诉我们,这就是你完美的人生。

请大家发起无上的菩提心!首先一起念般若佛母心咒:嘎得。嘎得。巴拉嘎得。巴拉桑嘎得。波得梭瓦哈。

尊敬的诸位法师、尊敬的袁文忠会长,各位大德、居士:很欢喜在佛陀智慧光明的加被下,今晚能有殊胜的因缘,在香港佛教青年协会与大家一起学习《心经》。

《心经》每一位都能背诵。译本也很多,共二十三种;讲解的注解据说有一千多种。那今天晚上为什么还要选择讲《心经》呢?我们讲的题目就是《〈心经〉的人生智慧》。

因为般若法最重要,龙树菩萨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释迦如来一代时教说法49年,讲般若就占了22年,可见佛法的教学以般若智慧为主。汉译的诸部般若总共有747卷,此卷中最主要的是唐朝时玄奘法师用四年时间翻译的六百卷《大般若》,而《心经》是整个般若的心髓,也可以说是整个佛法的心髓。

历代翻译的《心经》有二十三种,比如姚秦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现在流通最广泛的是唐朝玄奘法师的译本,迄今仍保留下来唐朝时的译本还有五种,另有法月三藏法师的译本,般若共利言的译本,智慧轮的译本,宋朝时有施护的译本,唐朝时还有一位法成法师的译本。

最早三国时支谦的译本已经失传,唐朝义净法师、菩提流支、实叉难陀都翻译过,但也都失传了,如今流存的还有明朝时智光法师的译本,民国时的贡噶活佛(贡噶呼图克图)也有一个译本。

这次我们选了两种,一种唐朝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这其实只相当于《心经》的正宗分;接下来底下的是智慧轮三藏法师的译本,这就有完整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当然玄奘法师的译本是流通最广泛的。

第二个因素是我们虽然讲《心经》有很多注解,但他讲的大部分只是《心经》的外层义。每部经其实都有外层义、内层义、密层义和密中密层义。好像一个桃子一样,皮是第一层,肉是第二层,肉里还有个核是第三层,你敲碎这坚硬的核里还有最柔软的部分是第四层。同样,佛法也是如此。基、道、果、究竟义,这是四层义;或者说是见、行、果。

外层义主要讲见地,很多的注解把《心经》当做一部佛法概论,很多的篇幅都在重点解释什么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圣谛、六度等等名相。这当然也很重要,不过其主要还是只属于外层义。我们希望此次能讲一点点内层义。外层义讲见地,内层义讲修行实修的方法,密层义其实就是讲果。整个《心经》虽然总共包括题目只有268个字,但她从凡夫到成佛证果时,五道菩提都圆满具足——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五道菩提的所有实修方法都在其中。

我们原来得《心经》口传教授的时候,学习了七天时间,但此次因为时间较短,只略略地讲一点点内层义。密层义是讲果地上的证量。那密中密层义实质上就是究竟义,就是讲佛陀的境界。

大家如果有兴趣,我会推荐你们看印度那些大德对《心经》的注释,现在流存下来的还有八种。印度的译师无垢友尊者作了一个《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释》,主要是讲内在五道菩提的修行方法。

阿底峡尊者作了个《心经广释疏》,是专门来解释无垢友论师所造的《广释》,讲得非常细。吉祥狮子有一个《心经密咒道释》,就是从密义或是密层义的角度来解说的。

那么要有完整的《心经》修法传承,应该要四层义都会传授,然后有七天的时间。此次我们能共同学习《心经》,先说一点表层的,把智慧轮三藏法师的译本略略地过一遍。“如是我闻,一时薄誐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及大菩萨众俱。”

这属于证信序,经首六种成就。

底下的一段是发起序:

“尔时世尊,入三摩地,名广大甚深照见。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观世音自在,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即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神,合掌恭敬,白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圣者!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云何修行?’如是问已。”

这是本经特别的发起序——证信序是通序,发起序是别序。而且交待得非常清楚,这时释迦牟尼佛入了一种三昧叫“广大甚深照见三摩地”。然后舍利弗尊者仗佛威神起座向观世音菩萨请法,观世音菩萨仗承佛陀威神加被详细地演说般若法。

底下的正宗分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开示。从“尔时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应照见五蕴自性皆空,离诸苦厄。’”

后面这一句,基本上就跟玄奘法师的译本相近。一直到最后:“如是行时,一切如来,悉皆随喜。”

这都属于正宗分的内容,正宗分是观音菩萨说完以后,释迦牟尼佛从三摩地而起为观世音菩萨印可,就等同于佛说。

最后一段是流通分:

“尔时世尊如是说已,具寿舍利子,观世音自在菩萨及彼众会,一切世间天人、阿苏啰、巘驮嚩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那么,释迦牟尼佛印可观世音菩萨所说以后,观世音菩萨和舍利弗尊者以及与会的大众、一切天龙八部等等都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印度的无垢友论师解释《心经》时,把正宗分概括为两句话:“八事摄三解脱门,十一答陈说五道”。我们如果懂得无垢友尊者的两句话,这就是实修的教授。那整个《心经》的修行方法、窍诀就都在其中了。

“八事”指空性、无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八事可以用三解脱门概括起来,三解脱门是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三解脱门主要讲的是资粮道位、加行道位和见道位的修法。

资粮道位侧重于修空解脱门,把凡夫知见转为佛之知见。凡夫此前都是用生灭的妄心来用事,现在由修空解脱门而契入空性,契入不生不灭的真心。

加行道位侧重于修无相解脱门。无相解脱门就是修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资粮道位侧重于修观;加行道位侧重于修寂;见道位所修的就是无愿解脱门,实际上也就是不增不减。这是讲八事摄三解脱门。

然后“十一答陈说五道”。无垢友论师把观世音菩萨的开示结合五道的修行方法,总括为十一个回答,对五道位之中每一位次修行上所要遇到的问题都做了完整的回答。如果我们只是从外层义来讲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曾经有人问:“《心经》先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又说全部皆空,既然都皆空,还说那么多名相干什么?”等等。如果我们懂得内层义,就知道她不是简单地把这些名相罗列上来,而是有个完整的修行次第在其中。以至修到哪个位次上会遇到什么问题,观世音菩萨怎么来开示,这是属于以十一答来摄五道。

“十一答”中资粮道位一答。它是答什么呢?因为前面有个总持分:“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资粮道位里怎样才能照见五蕴皆空,就是回答这个问题。

另外,加行道位一答,见道位三答,修道位二答。无学道位之中,十地最后要接近成佛的时候,有一个无间道,这时有一答,最后就是佛道三答。加起来有十答。还有一答就是密咒道一答,讲我们最后用的咒“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用此咒来总括五道的修行方法,这属于密咒道一答。

我们用这个方法简略地把智慧轮论师所翻译的《般若心经》过了一遍。因为大家都熟悉的是玄奘法师的译本,所以还是用玄奘法师的译本来共同学习会更方便一点。

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虽然《心经》包括经题总共仅268个字,但内容极其丰富,已圆满地概括了从凡夫到成佛之五道位的所有见地、修行方法和修证的果位。

从修证果位讲,他修到某一个位,应该有哪些成就相?比如你修到资粮道位,如何知道自己是到了资粮道位,成就了呢?一定有三个成就相,即“坚固的出离心,广大的菩提心,业果如理取舍、身语意清净的世俗正见”,这三个条件是成就资粮道位的标准,是三种成就相。五道位也都有其成就相,而不是泛泛地说,以上是略说。

前面讲过,任何经典都会包括四层意思——外层义、内层义、密层义、密中密层义。外层义侧重于讲基,讲见地;内层义侧重于讲道,讲行持;密层义侧重于讲果,讲成就的征相,成就相;密中密层义是究竟义,是讲佛陀的果地境界。如果我们只是把《心经》当成佛法概论来详解那些名相,当然也很重要,但只相当于外层义。我们到底怎么修呢?还是不知道。所以尝试讲一点内层义,讲《心经》之中所蕴含的实际的修行方法。

在见、行、果之中,偏重于讲“行”。因基为修道之所依,见地为我们修道之所依,见地不正确,怎么修都等于盲修瞎炼,如《首楞严经》所说:“犹如煮砂,而欲其成饭”,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首先就要树立好见地。

因为果是修道之所证,所以我们会侧重于讲行。在资粮道位和加行道位,行者所修习的主要是基,是见地;在见道位,行者所修习的是道;在修道位,行者是反复地修习基与道二者;在无学道位的无间道上所修的是果。当然,五道之中每一道都有基、道、果。因此我们侧重于讲资粮道位和加行道位以及见道位的见地与行持。

我们先说经题,玄奘法师的译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此经题八个字可分为四个段落,第一段是“般若”,第二段是“波罗蜜多”,第三段是“心”,第四段是“经”。

般若是梵语,其意为清净无漏圆满的大智慧。智是照见、是知俗谛;慧是拣择、拣别,照真谛。通达有为的事相名之为智;通达无为之真理名之为慧,所以是这种清净无漏圆满的大智慧。般若,在五种不翻之中属于尊重不翻。

般若可以有很多种分类法,可分为二种般若——共般若、不共般若;或三种般若——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或五种般若——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境界般若和眷属般若等等。如此可以有无量种的分法。我们只有有了这种(般若)智慧,才可以真正做心的主人,真正地快乐无忧。僧璨大师说:“快乐无忧是名为佛”,内在是智慧相;外在对自己就是快乐相,对众生就是慈悲相。能做心的主人就要依靠般若,没有般若智慧,只能做习气的奴隶。有了智慧才能断烦恼、出轮回,所以说有智慧就没有烦恼,有慈悲就没有冤家。

佛陀曾说过一个寓言来彰显智慧的重要。在某一个时期,掌管智慧、财富和幸福的三位神,他们原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有一天他们为谁的本领最大而争吵起来。

幸福之神说:“当然是我最重要了,如果一个人智慧如海,财富像山,但一生却多灾多难,没有一天幸福的日子,那他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财富之神又说:“如果一个人穷到连一口饭都没得吃,空有满腹智慧,幸福又在哪里呢?可见我最重要!”智慧之神又说:“你们两个当然都很重要了,但如果一个人家财万贯、无灾无难,却是一个傻子,那他就比那些人生充满了挫折的人可悲得多啊!可见智慧最重要!”

三位神各说各有理,一时也分不出高下。这时他们看到一位农夫正在种地,财富之神就建议:“这样好了,我们拿这个人来做个试验,比一比谁最重要。”说完以后,财富之神用手指一指。农夫的犁马上就犁到一口大缸,缸里装满了金银珠宝。突然得到这么多财富的农夫一下子就吓傻了,一时迷了心智,呆在那里半天。

之后农夫就想:我突然之间得到这么多财富,回家以后,左右邻居一定会怀疑我这些钱财从哪儿来的。亲戚朋友也一定会争先恐后跑来向我借,借与不借都不好。甚至于那些坏人、强盗也会来打主意,来偷盗、抢夺。为了安全起见,不如搬到一个没有任何人认识我的地方去居住。

农夫主意已定,马上丢下他的犁,放弃他的土地,一刻不停带着金银珠宝逃出家乡,在一个非常遥远、完全陌生的城市里定居下来。

意外成为富翁的农夫,虽然在异乡定居下来,但生活并不快乐,因为他既没有亲戚朋友,也没有可以做、可关心的事情,每天都只闷闷地坐在那个地方发呆。

这时幸福之神就说:“你看,财富之神赐给他那么多财富,并没令他生活更加美好,还是换我来试试吧。”幸福之神也用手指一指,这时一位端庄的少女刚好走过农夫的窗前,两个人就很愉快地交谈起来,很快农夫就托媒人向女方的家长提亲。女方的家长看农夫老实可靠,又有大笔的财富,就同意了这门亲事,很快就办婚礼了。婚宴上,少女的父亲观察到女婿(这个农夫)不大说话,也不笑,常常发呆,而且没有提到他有任何的亲戚朋友。

这少女的父亲就后悔了,心想:“这个人虽然很有钱,但却是个傻子,怎能配上我的女儿呢?我女儿一生的幸福不就毁了吗?不如今晚把他杀掉,然后谋夺他的财产,再找个聪明的小伙子来当我的女婿”。

少女的父亲这样想的时候,财富之神就觉得无计可施了,因为若再继续赐给他更多的财富,只会加速他的死亡。幸福之神也毫无办法,因为对一个有钱的傻子来说,幸福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面。两位神都无计可施,就一起去求智慧之神救救这个可怜的农夫。

智慧之神也同意了,他用手指一指,农夫就有了双倍的智慧,气质、神情举止马上就不同了。只见他眼睛转一转,突然就站起来,很从容、很淡定地大声对大家说:“尊敬的岳父岳母、尊敬的父老乡亲,朋友们!请大家静一静,我有几句话要和大家说说。”

大家想这个人怎么即刻就变得这么有智慧,这么从容淡定,气质这么好了呢?就静静听他说。

同类推荐
  • 走出焦虑风暴

    走出焦虑风暴

    目前,我们身处科学技术与网络资讯如此发达的昌明时代,但每年有不计其数者因持续的无明沮丧与极端焦虑感,最终踏上了自我毁灭的路径。韩非著的《走出焦虑风暴》即帮助患者踏上科学的自我调心之路,以更多的智慧来重新框视部分各种漂浮性焦虑障碍背后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与蜕变哲学。本书各章节环环相扣,中心思想与策略皆围绕着“慢性焦虑障碍”而展开。将国学中的一些辩证思想,无为思想,性理之法,禅悟,五行能量与一些现代心理学方便法相融合。让读者感受到正能量。
  • 自控力: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

    自控力: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

    自控精神是我们成事的法宝。要拥有它们,内要练心,外要御惑。练心即要练自己的静心、决心和恒心;御惑即要抵御一切带给人感官刺激或愉悦的外在事物对自己的诱惑。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内心和谐的人,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每一部分需求都当做朋友来看待。他们不是试图控制或压制一些缺点,而是总能从它们当中找到正面的信息与能量。
  • 说好做好:星云大师说成事的器度

    说好做好:星云大师说成事的器度

    我们的心胸有多宽广,就能包容多少事物,所以身体因然是我的,国土 、众生、地球也都是我的。在大自然的世界里,树木因为承受风吹雨打,所 以浓荫密布,众鸟栖息;海海洛因为不辞百川,所以宽广深邃,水族群集。人,也唯有秉持“不比较,不计较”的胸怀,才能涵容万物,罗致十方。在 佛教里,禅门所谓的“不思善,不思恶”,正是要我们不在表相上分别比较 ;《心经》所说的“不住色声香味触法”,我们不在外境上执著计较。唯有 超越对待,我们才能随缘自在,任性逍遥。
  • 破解快乐密码:成就幸福人生的自助读本

    破解快乐密码:成就幸福人生的自助读本

    布雷默说:“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发现。”快乐不只是生活的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心情。内心充满快乐的人一定是幸福的,困扰永远无法将他们束缚。快乐可以创造人生的幸福,驾驭好快乐,就可以把平淡的生活经营得绚烂夺目。人生不可能时时处处充满快乐,那么,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快乐最大化呢?本书从人的心态、情绪、健康、家庭、金钱等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为读者做了全面的解析,帮助读者破解心灵的快乐密码,成就美好的幸福人生!
  • 你的信仰价值百万

    你的信仰价值百万

    本书对读者坚定其信仰具有极大的推动力,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耐心细致的论证,让读者明白,正确坚定的信念力,可以逆转人生,使人生奇迹般的摆脱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实现内心安宁,力量强大,物质充足,身心健康。期待更多的读者阅读受益,在生活和工作中,以正确的信仰指引自己,获得更大的幸福。
热门推荐
  • 荒纪元

    荒纪元

    大千世界,谁主沉浮!荒域深渊,是生是死?无尽的虚空有着神秘的呼唤,为了你我甘愿踏入无生无我之境!
  •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关于禅趣,很多人都会想到林林总总的机锋公案,然而那些讲解机锋公案的读物往往言人人殊,莫衷一是。本书则着力于贯通禅宗的核心义理,高屋建瓴地使所有机锋公案都可以迎刃而解。
  • 二嫁王妃:妙手医天下

    二嫁王妃:妙手医天下

    ---------此文暂停更新,但不会永久成坑-----------一道圣旨,前朝皇女,孤身出关和亲。一声军令,十里红妆,后藏百万雄兵。以和亲之名行刺杀之实,龙牙草原因她动荡又起。秦羽眉掌握着前秦国库五成财富的钥匙——这是大夏开国皇帝说的。秦羽眉克夫,嫁谁谁倒霉——这是帝京百姓说的。秦羽眉是本王的女人——这是夏侯璟说的。秦羽眉挑眉:怪我咯?21世纪女军医遇上冷面战神王爷,一场爱恨让她甘愿画地为牢。
  • 私小说

    私小说

    早恋?!二三十岁谈的恋爱不算是早恋吧?再不谈恋爱结婚,她就快成剩女了!可是爱情就是懵懂,经历了各种迷茫和伤痛!男友太贪玩,不肯为自己的冲动买单,看老娘如何使出浑身解数揪住他,还不好好给我当老公!
  •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是一部以“慕课”和“翻转课堂”为主题的探讨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著作。所谓“慕课(MOOCs)”,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的中文音译”,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所谓“翻转课程”,英文为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一种反常规的教学模式。
  • 晚宋

    晚宋

    宋蒙联合灭金是南宋王朝所犯下的最大战略错误,如果宋蒙当时谈判失败,历史之路又该如何走?本书就假设了一个偶然的因素导致了宋蒙联合灭金的谈判失败后,历史从此改变的故事。本书主人翁李思业是唐朝一支没落宗室的后裔,城破后十四岁的他被掳到金国成为奴隶,几经波折,他重获自由身后回到故国的都城临安,并渐成商贾。一个偶然的发现,他毒杀了前来谈判联合灭金的蒙古副使导致谈判失败,历史从此走错,李思业本人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本书描述一个少年从奴隶到开国皇帝的传奇故事。本书为架空历史小说,请勿和史实对号入座
  • 俏皮丫头本少爷赖定你了

    俏皮丫头本少爷赖定你了

    俏皮公主夏暖暖从小爱着小时候帮助他的黑骑士慕天翼而小时候胖胖的林旭阳一直在注意可爱俏皮的暖暖旭阳暖暖在冰激凌店重新相遇,相知,相恋,满满的幸福让她忘掉了天翼在一次阴差阳错间,暖暖遇到了她从小走失的暖洋妹妹;而她的妹妹,与天翼一起出现误会,猜忌,嫉妒三三两两的发生而一直爱慕旭阳的芷凝用尽一切办法伤害暖暖爱情情仇过后,是纯白雪天的重生,于是,杨芷凝便化成雪天使林雪依,和姜之夜相恋于是,他们,一起期待美好的结局
  • 无极始神

    无极始神

    叶天凡本是天生的五行废体,但却因为其的到了从地球而来的神秘来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修真界到仙界再到神界所向披靡。
  • 无限之道武

    无限之道武

    一个本不绝望的人,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主神空间。在这里,他眼界大开,纵观万物奥妙。在这里,他生存艰难,步履难行。他不羡慕神,也不期望魔,他只是作为人来追求进步,直到他发现了主神空间的终结奥秘……本书年代是第一轮回时期,也就是无限恐怖,但不是中洲队,而是北冰洲队。
  • 弑破元

    弑破元

    昙花一现,和平盛世为何群雄割据?生灵涂炭,乱世之中如何起死回生?是征伐主义者的弑杀成性?还是和平主义者的懦弱无能?且看灵魁,扭转乾坤!一弑破元!一平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