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5600000018

第18章 自度与度人(2)

在一般人的思想观念里,大都不喜欢无常,总觉得:人生无常,令人恐惧;人情无常,令人悲伤;世界无常,成住坏空;一切无常,虚假如幻。所以一谈到无常,往往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没有意义的。但从另一层面来看,无常实际上是蕴含着积极奋发的思想。所以,对于无常的价值,我们应该有如下的几点看法:

一、带来希望的人生。无常的定义是好的会变坏,坏的会变好,所以它带给我们无穷的希望,它让我们懂得珍惜美好的,改善不好的。譬如现在我贫穷,没有关系,贫穷是无常的,我可以努力,总有一天我会成功的!一旦我有钱了,我也知道要好好惜福,因为我知道无常,如果不好好爱惜,千万金钱也会随流水而去。在情感上,你爱我,我会珍惜,你对我不好,没关系,我来改善不好的前因,未来我们就有希望结成善缘。

二、具有自由的精神。无常的另一个定义是,凡事都不是命定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可以从改变处世的方法等种种改变上,来扭转原有的命运,这种改变,是我能你能,大家都能的。因为无常是人人平等的,无论你是国王大臣,还是贩夫走卒,无常一样跟你在一起。所以大家都可好可坏,可坏可好,这是很平等的。

三、否定神权的控制。人活着,最苦恼的就是对自己的未来茫然无知,因此很容易被神权控制,很容易把自己的未来交给神权去主宰。但是如果明白无常的道理,就会肯定自己的未来,就能脱离神权思想的控制,而做自己因缘的主人。

四、破除命定的论调。如前所说,凡事都不是命定,命运是操纵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只要我们心好,只要我们不侵犯别人,而又能广结善缘,无常亦能使乖舛的命运转好。

善知识的条件

一个人找老师一定要找好老师,交朋友一定要交有德的朋友。如果我们所交往的对象都能影响我做善事、发善心,这就是值得我们交往的善知识。善知识的条件有四:

一、要有悲悯的心怀。所交的朋友、老师不但要有慈悲心、怜悯心,而且要有入俗的心怀,有普利的胸襟,对我都说让我向上、向善的话,勉励我为圣为贤。

二、要有正直的性格。所交的朋友、所找的老师,如果谄佞、不正直,就是不好的。好的师友必须要有真心、直心,《维摩经》里讲“直心是道场”,诚实、正直才是善知识。

三、要有明辨的慧巧。我的朋友、老师要能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有权衡轻重的慧巧。如果我的朋友、老师,或与之有交往者,都无法做到上述的条件,那我与他相处必定也受影响。

四、要有公正的态度。朋友、老师的做人处事要能公正、公平,所有一切都能公开,我和这样的人来往,必定受其利。即使没有朋友的相助,自己本身也要努力做到这种善知识的条件。

如何学习

一些青年朋友,乃至有心学佛的人士,经常问我:“如何学习?”以下这首四句偈提供给各位做参考:

一、为学当重闻思修。学习可分三个阶段,一是闻,二是思,三是修。佛教说智慧的来源是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精进闻、思、修才能进入三摩地,才能成功。所以我们学习,首应注重听闻,要谛听,听闻以后且要用心思考,经过思考后,再由理论上去实践。

二、将来必须说写作。经过闻、思、修以后,就必须说、写、作,因为你必须把自己学习的成果说与人知,写给人读,并且亲自去实践,否则徒然浪费工夫,到头来也只是个自了汉。但是,假若你未经过闻、思、修三个阶段,那么说、写、作就不能透彻了。

三、若能具备戒定慧。学习的过程中,要守戒,要修定,要有智慧。戒,就是守法;做学问如果不守法,求得再好的学问也是白费。要修定,才有定力,身为学者,不能冲动而没有定力。更要有智慧,要有正确抉择,要能权衡是非、明察善恶。

四、必可清净乐融融。经过闻思修、说写作,进而具备戒定慧后,未来将是清净乐融融。不论对自己、对大众、对朋友或与他人共创事业时,必然能够任运悠游自在快乐了。

学习的目标

学无止境!人生该学习的事情太多了,生命本身即是一连串的学习。学习有很多的方法,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各有不同的学习法。但是学习的精神和目标应该都是一样的。学习是为了:

一、升华我们的人格。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贪嗔烦恼,我们既不能随着七情六欲打转,也不能任由贪嗔烦恼左右,我们要升华自己的人格,让我们从七情六欲里提升出来,从贪嗔痴烦恼里超越出来。要升华人格,就必须要学习。

二、净化我们的烦恼。谈到人生的烦恼,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烦恼绵绵无尽期”,我们每天都有烦恼、有困扰:没有钱的时候烦恼,有了钱也烦恼;没有人爱我们的时候烦恼,有人爱我们也烦恼;真是有也烦恼,无也烦恼。我们如何才能超脱烦恼?最要紧的是,净化我们的身心,身心净化了,烦恼便无从生起。

三、扩大我们的心胸。人生有很多事情为什么无法解决,都是由于我们心胸狭窄,不能容人,别人当然对我们不好;心中不能容物,世间万物都将成为我们的障碍。所以要扩大心胸,要像佛菩萨用慈悲心包容天地,包容世界一样。我们能爱朋友,就能包容朋友;爱儿女,就能包容儿女;爱众生,就能包容一切众生。能有这样宽大的心胸,才会富有。

四、庄严我们的世界。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世界,一张办公桌是他的世界,一个房间是他的世界,一个社会是他的世界。如何庄严我们的世界呢?如果我们所经过的地方,我们所遇到的人,我们生活里的一切事物,都因为我们而获得一种庄严,这就是至高无上的学习。

出世的思想

我们常听说先要有出世的思想、再办入世的事业。什么叫“出世的思想”呢?

一、对人生要有无常的警觉。人生非常短暂,岁月总在我们的疏忽间一去不回,千万不要误以为孝顺父母、报答恩情来日方长。人不能醉生梦死,对于人生,应该有无常的警觉,什么事就应立即去做,不延迟,以出世的思想来增加我们入世的精神。

二、对物质要有远离的看法。物质会引起我们的欲望,让我们生起贪念的心。物质是有穷尽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所以被物质引诱,苦海越陷越深。假如我们对物质有远离的看法,有不受物累、不被物质束缚的出世思想,如此才能更放开胸襟,为国家、社会、人类谋取幸福。

三、对情爱要有淡化的观念。由于情爱的执著,就有许多感情上的烦恼和困扰。如果我们能把爱情升华,以夫妻相爱的感情来爱我们的父母、朋友,乃至社会、国家,那么,因情爱所发生的问题自然就会减少。私爱越淡,对社会国家的大爱就会增长。

四、对自己要有不满的要求。人常常是苛责别人,原谅自己的。如果反过来,对自己有不满的要求,觉得自己不清净、不慈悲,觉得自己的修养还不够,就会更加奋发上进,更能为别人设想。

如何修行

谈修行,论修行,重要的是如何修行呢?可用四句偈十二种修行来做:

一、修身修口修佛心。首要是先修身,譬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打人、不乱做坏事,这就叫做修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诳语、不随便乱说、不讽刺人、不伤害人,叫修口。最后还要修佛心,让我们的心跟佛陀的心一样,就是慈悲心、平等心、般若心。

二、修自修他修人我。把自己修健全了,叫修自。让别人也得到利益,让别人也渐渐地健全,好像父母教导儿女、老师教导子弟,这就叫做修他。修人我,是把人我的关系改善,大家和谐相处,这就要靠修养的功夫。

三、修时修地修密行。任何时候都可以修行,或一分钟梵行,或五分钟打坐,或十分钟念佛礼拜。修地,就是在房间里、客厅里,不一定在佛堂,随时随地,举心动念,皆可以修行。修密行,就是自己要有一点梵行,有一点密行,不一定要人家知道我有修行,我举心动念都有密行。

四、修福修慧修禅净。造福人群,利益别人,叫修福。修慧,就是自己要有灵巧、智慧、聪明,能悟道。修福修慧,福慧双修,再修禅、修净土皆可。

自悟修行

我们对于世上的知识、财富、爱情……总是期望别人能教导我们、成全我们、爱护我们,乃至于觉悟成佛都希望别人帮忙。但就禅宗而言,世上的一切事情,求人不如求己,凡事靠自己才是根本可行之道。过去,有人问禅师:“怎样才能开悟?”禅师回答:“我现在没有时间说明,我要去吃饭了。”你能代他去吃饭吗?他能代替你开悟吗?吃饭、开悟,全在于自己。如何自悟修行呢?有四点:

一、要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观照自己在不在,观照自己的心动不动,观照自己能否把持自己,凡事要多多反求诸己,宽以待人。

二、要自我更新,不断净化。自己的心要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净化。我们的烦恼虽多,但今天除烦恼,明天除烦恼……八万四千烦恼总有消除的一天。

三、要自我实践,不假外求。佛法告诉我们,为人处事与修行都要靠自己去实践,要自己守信、守时、守分、守约,不向外觅求。

四、要自我离相,不计胜负。世人太执著于相,太爱在表面上、语言上、小事上斤斤计较。计较人我、得失、胜负,使我们天天陷溺于人我是非得失的风波里,不得安宁。因而我们要离一切相,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被迷惑,不计胜负,进而臻于安身立命的境界。

“自悟修行”之道看似容易,真正身体力行却是一种自我的考验,虽然不易实践,但还是必须靠自己,任何人都无法替你开悟,替你修行。唯有自我体悟,方能对人生有更加清明的领会。

修道者的行仪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修道人,他们庄严的仪表,令人一见就忍不住心生景仰、赞美,这就是佛教所讲的威仪。佛教里有所谓“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的四威仪,也就是说,行走的时候要像一阵风般地轻快敏捷,站的时候要像古松般地正直挺拔,坐的时候要像大钟般地沉稳庄重,睡觉的时候要像弯弓般地右胁而卧,也就是所谓的吉祥卧。另外有一首佛教偈语,也是关于行仪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照自己的举止动静: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回旋半展眸;

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愧佛门修行人。

这是说,念佛的音声要像海潮音一般,轻轻柔柔、细细缓缓的,仿佛是涓涓滴滴地慢慢流着。“诵经行道雁行游”,是说诵经的时候,或者是绕佛走路的时候,要像天上的飞雁,很规律、很整齐地排列成行,而不是散乱漫走。“合掌当胸如捧水”,合掌的时候,要像手中捧着水一般的谨慎,不可以松散而失去威仪。“立身顶上似安油”,站着的时候,要像头顶着一碗油,昂首而立,如如不动。如同现在选拔中国小姐、世界小姐,如果要训练她们走路,也会让她们头上顶着东西走,才能走出万千仪态来。“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回旋半展眸”,就是说走路的时候要观前顾后,慢慢地一步一步,但不可以东张西望,纵然左右有一些你想知道的事,也只能半展眸,约略知道就好了。

威仪动静能够如此,就不会惭愧自己是佛门中的修行人了。所以,如果想成为一个很有威仪的人,应该把这一首佛门行仪的诗偈牢记在心。

如何修持身口意

有时候我们讲修身,有时候我们讲修口,有时候我们讲修心、修意,究竟要如何修持身、口、意呢?

一、身常行慈,不杀不盗不淫。我们身体所犯的罪恶之中,最严重的就是杀生、窃盗、邪淫,也就是杀、盗、淫。杀人、伤害、打人,是犯法的,窃盗、抢劫、绑票、侵占,也都是犯罪,乃至于邪淫、不正当的感情,有伤风化、妨害家庭、拐骗等,都是罪恶。如果身常行慈,不杀、不盗、不淫,就是身的修行了。

二、口常行慈,不妄不假不骗。口舌,最容易造罪业,假话说成真的,是妄语;真的说成假的,挑拨离间,是两舌。“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口,能像刀剑伤人;口,也能做功德,口,也能修行。有时候我们赞美别人几句,却产生无穷的影响力,所以我们要多多用口修行,不妄语,不说假话,不欺骗人。

三、意常行慈,不贪不嗔不痴。贪、嗔、痴称为三毒,是我们学佛的三种障道因缘,由于它能毒害我们心中的善法,使我们长劫受苦而不得出离,因此学佛首先要去除贪嗔痴。如果我们的心中充满贪欲、嗔恨、邪见、愚痴,就像杯子里装满了脏水,如何能接受清净的甘露法水呢?所以出家人称为“沙门”,亦即“勤息”的意思,也就是说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因此修行要常行慈悲,要不贪、不嗔、不痴。

悟是什么

追求开悟证果是一般人学佛的最高目标,“悟”是什么?悟了以后又是什么样的境界?悟的那一刻,整个迷妄的世界都粉碎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另一个世界、另一种风光;悟的时候,久远过去的事情会重新浮现在眼前;悟的时候,遥远以前的人和事也都会慢慢地向我们集中近来;悟的境界很难说,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悟的那一刻,忽然没有时间了,也没有空间了。一切都是当然如是,本来如是。所以修道者追求悟,是一种无上的体会。那么,悟是什么呢?

一、亲证的体会。吃饭,别人不能代我们吃饱,睡觉,别人也不能代我们安睡,这完全是自我亲身的证悟,一切的好和不好,在我内心有另外一种很强烈的感受。悟,就是亲证的体会。

二、透视的能力。我们平常看世间,看人生,都是很浮面的,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都只是在浮面上打转,不能深透到里面。悟了以后,看东西不再是光看表面,比方说:一张桌子,噢,桌子不是桌子,桌子是由木材做成;木材是由大树长成;大树则是由一粒种子,同时集合了阳光、空气、水分等因缘而形成。所以从一张桌子,可以看到全宇宙大千世界,这就是透视的能力。

三、自我的觉醒。悟,是自己“啊!我明白了,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父母未生我之前,什么是我本来面目?啊!我懂了!”这就是自我的觉醒。

四、明白的领悟:无论看人看事,乃至于一切色、声、香、味、触等尘缘幻境,都能清清楚楚地领会,这就是明白的领悟。

如何观照

人,往往只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因此产生烦恼。假如我们懂得观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自我健全,修持“五停心”,就能对治烦恼了。以下介绍五种对治烦恼的观照方法:

一、以不净观对治贪欲。我们的贪欲是怎么生起的?就是爱,有爱就有贪心。假如你有不净观,就能减低贪念。比方说,贪图金钱,想到金钱有时候会引人犯罪;迷恋爱情,爱情会带给你负担、烦恼;你有美貌,美貌也只是带肉的骷髅。有了不净观,就不会受染污,你的贪美、贪爱、贪财之心就会减少了。

二、以慈悲观对治嗔恨。嗔恨是三毒之一,嗔恨心也是来自贪爱,所谓由爱生恨,人一有了贪爱之心,就想执取、占有,万一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生起嗔恨心。假如我们能用慈悲观来对治,就是我凡事给你欢喜,给你帮助,我就不会嗔恨你了。

三、以因缘观对治愚痴。人们由于不明白世间的事物都是因缘所成,因此产生执著。执著于我的亲人、我的财富、我的身体,因为执著,产生了无明、烦恼,这就是愚痴,这就是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如果你懂得因缘,就会知道众缘和合的奥妙,就能转愚痴为智慧。

四、以数息观对治散乱。我们的散乱心可以用数息观来对治,就是把心念集中在计数自己的呼吸上,从一呼一吸中把我们的心安定下来。

同类推荐
  • 影响生活的77条生理定律

    影响生活的77条生理定律

    本书不拘泥于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而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实际出发,选择一些重要而有趣的问题进行介绍和说明,使读者对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有一个大略的了解。
  • 做有志气的男孩

    做有志气的男孩

    《做有志气的男孩》讲述了:有志气的人不会被利益所诱惑,他有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失败后不颓废、逆境中压不垮、贫穷下不卑微。
  • 哈佛谈判术

    哈佛谈判术

    本书运用有趣的寓言故事,传授了十分实用的“哈佛谈判术”,主要内容包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迎难而上的乔瑟夫、鉴定灵活的既定方针、谈判的魔力等。
  • 闻鸡起舞

    闻鸡起舞

    晋祖逖、刘琨两人意气相投,对于当时内忧外患的国家危局抱着共同的看法,也怀着共同的报国决心。两人夜间同睡一床,经常谈到深夜。有一天,祖逖和刘琨“在睡梦中被公鸡的鸣叫声惊醒,祖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到鸡叫声不吉利,我不这样认为,这是在催促我们起床练剑啊。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最终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
  • 叔本华的智慧

    叔本华的智慧

    读其书而知其人,明其义而囿其辞,叔本华的思想也是一种令人迷惑的哲学。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叔本华个人的偏见,文中不少地方感情用事,用语欠妥。在此,敬请读者在阅读时予以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管怎样,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开创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提出的“意志”、“本能”、“直觉”、“痛苦”、“死亡”有广泛的价值,叔本华的哲学实际上开创了近代西方人生哲学的先河。
热门推荐
  • 从宝宝排泄物看健康

    从宝宝排泄物看健康

    是不是很多妈妈会觉得宝宝的便便很肮脏,换完尿布就赶快丢掉都不会仔细看呢?其实宝宝的便便会透露出重要的健康讯息哦!像性状、颜色,闻气味等,从现在开始,学会读出宝宝便便的健康信号。而且,不光是宝宝的便便,包括宝宝的尿液、汗液、鼻涕、痰、眼屎、耳屎这些脏脏的东西,其实都是宝宝健康的报警器哦!从这些宝宝排泄物中发现一些疾病的先期预兆,及时干预,可以让宝宝免除疾病的伤害,家长和宝宝也不用经常跑医院累的人仰马翻了。而且,一些看似没有异常的宝宝排泄物,其实也隐藏着很多大病,及时了解,可以让家长们不会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延误对病情的治疗。
  • 创业投资圣经:天使投资理论与实践

    创业投资圣经:天使投资理论与实践

    主要内容包括:何谓天使投资:天使投资的概念、天使投资综述、天使投资的起源、天使投资的概念、天使投资的特征、企业成长链中的天使投资、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的一致性与区别、天使投资家、如何进行天使投资:天使投资的运行、为何需要天使投资:天使投资的作用、理论天使投资:天使投资的金融内涵、国际天使投资:各国天使投资状况、中国天使投资:天使投资的中国特色等。
  • 豪门总裁放过我:醉后爱上你

    豪门总裁放过我:醉后爱上你

    她不过是有事相求与他,醉后却把他给睡了。她是对感情大大咧咧的假小子,碰上他就好像碰到了阎王爷,她不要命了才会往他跟前凑。而他是则是D城里咳嗽一声地都要抖一抖的‘权少’,怎么能容这么个小女人睡了自己就拍拍屁股当没事儿人?“宁宁,你过来!”方时佑面无表情的盯着躲在墙角的宁夏。这男人就是有这样的本事,不说话也能把她吓个半死。宁夏咬紧自己不停打架的牙,不知该如何说出那个‘不’字。偶知真相,他才知道他与她不过是你求我需。狠心走开,却抵不过她一次次出现在他的面前,周旋于各色男人之间……“方少,求你放过我...放过我,好不好?”最终的她,却泣不成声的求他饶了她。
  • 三夜幽谈

    三夜幽谈

    三夜幽谈,幽幽浅谈,一晚一个绮丽的故事。
  •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谜语文化:自然谜、植物谜、动物谜、常用物谜、工矿交通谜、军事武器谜、商业贸易谜、海外港台谜、文化体育谜、书报刊谜、字谜、词语谜、歇后语谜等。
  • 腹黑丞相呆萌妻

    腹黑丞相呆萌妻

    小师妹下山了!嗯,奉师父的命令,为小师妹找对象这件事情诸师兄是摆在第一位的。放眼整个长安城,诸师兄将眼光放在了那高贵清雅洁身自好且手握大权的丞相身上。巧的是当今丞相奉少帝的命令抛绣球征婚啦!于是诸师兄从此就将自家懵懂的师妹给送上了一条不归路!许久以后当丞相大张旗鼓的领着迎亲队伍来求娶小师妹,他们才后悔不已。说好的高贵清雅洁身自好呢?简直就是一只扮作猪的狐狸把自家的好白菜给拱了!这是一个呆萌小师妹在诸师兄的神助攻下,拿下精明腹黑丞相的故事。
  • 苍生道衍

    苍生道衍

    太古末期,由于古神与人类的战争,天地崩碎,秩序崩坏,昔日的盘古大神不忍这个世界就此凋零,凭一己之力,支撑着这片天地,醒悟过来的众神,和远古仙人们,感到惭愧,于是都遁走星空深处,从此不见踪迹,然而这片天地,却被盘古大神一人所支撑者,最终天地修复,盘古大神,也陨落了,随之而去的,还有那朵陪伴着他成百上千万年的那朵小花,六道众生万千轮回,每一次的相遇,就注定了每一次悲哀的结局......
  • 忆君王

    忆君王

    本书以五代十国为历史背景,从另一个角度描写兰陵王的诞生。
  • 许地山经典全集

    许地山经典全集

    《许地山经典全集》收录了许地山的散文、小说与小诗作品,再分开排列,不仅方便读者阅读,而且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欣赏许地山的创作风貌。许地山前期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和散文小品集《空山灵雨》,散文名篇《落花生》等一批经典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的早期小说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异国风味和异国情调。后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危巢坠简》,保持着清新的格调,但已转向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写得苍劲而坚实。许地山的创作得益于他坎坷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人生态度与艺术追求,这使得他的创作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 笑拥江山

    笑拥江山

    男主百里钰与女主楚青婉如何强强联手,笑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