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3000000009

第9章 无穷风采(7)

荔枝有极品,最名贵莫过于增城“挂绿”。仅西园一老树所结,才是正宗。其荔暗红而有绿痕,名之。传说中乾隆皇下江南,到广东在此树下小憩,解下腰间蟒袍碧玉罗带挂之,使红荔留痕,乃有“挂绿”之谓,以此为贵,名噪天下。我曾去增城挥毫,主人款待,也不过以锦盒盛一枚以赠,归藏冰箱,还舍不得吃。荔枝以斤论价,最高时糯米糍、桂味须百元一斤。唯增城“挂绿”以枚计价。

岭南荔枝首推从化,是为荔乡。从化多山,山山植荔,流溪萦回,山青水秀。阳春清和,荔陇天乔繇条,清丽芊眠,尽绕红云,绮萼萌蘖,红英的历,累累焉,团团焉,而蝉声乍呜,此起彼伏,荔枝熟了!老谢邀我到从化一游,以作岭南之趣。

市郊萝岗,冬梅夏荔,相间而植,足以表岭南四时皆果亚热带景色。岭南荔枝熟后有龙眼、黄皮、橙子、柑桔、乌榄白榄……一年四季,春由梅子起,菠萝、木瓜、番石榴、杨桃、香蕉、芒果、西瓜……周而复始,生息无尽。

木瓜有岭南果王之称,盖木瓜与椰子同本,乔而不木,茎大无轮,更无木质。果大如乳,为肉质浆果。果肉金黄,厚且多汁甚清甜。广州旧时巷陌,青砖大屋人家,木瓜与鸡蛋花并植。鸡蛋花如新剥鸡蛋切作五瓣撮出;木瓜青黄硕大,相得益彰,呈亚热带风光;幼时取木瓜叶柄,游泳时可作潜水吸管,或入水半截,曳之,水则由茎管射出,儿童作水枪嬉戏,故印象极深,至今未忘。

还有番石榴,粤人谓之“女人狗肉”,女士嗜之,未据。其味闻之臭,而食之甜,似是臭豆腐之效。番石榴有青者爽甜,红者腻甜,美其名为“胭脂红”。食之收敛,便秘,我是不敢贪食。此寻常人家亦植于院中,幼时截其桠叉,配以橡皮带,引为弹弓,发石射鸟,小儿玩物,至今未忘。

粤地得天独厚,腊月无雪,四时长青,海洋性气候。阳光充足,雨水充沛,雨染烟蒸最宜滋生动植。说是将扫把柄插入泥中,也可长出叶来。此言或真不谬,清明时节乃验之,落雨微微,水浸田基,更是护借春阴,艳宜新雨,何况蔬果呢!

儿时住南郊,上学路上,多见石径池塘,疏篱人家,抱瓮灌圃;一派侧生连理,冷蕊疏枝,滋兰九畹,树蕙百亩,逸举悠然的景象。如今这些田园风光皆不见了,代之以高楼大厦,高路长桥,霓虹灯彩,广告牌幅。大街上的水果多以进口的士多啤梨、布冧、吕宋芒、蛇果、泰国香蕉……只是到了春夏之交,才见到岭南佳果荔枝重振雄风。珠江滋润的三角洲已经哺育了我们,饷以佳果,使我们受用无尽,我们又岂可忘怀呢!

粤乐旧韵(羊城忆旧之八)

我生于上海,幼时听惯越音。一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百听不厌。女人家在台下同咏霓裳,均唏嘘不已,涕泪交加。越音丝竹,缠绵委婉,清丽怡情,颇有春雨杏花江南之韵。解放初,海员们自香港起义归,家属悉南迁广州,多赁屋于河南洪德路,我家亦然。当时,洪德路大基头有联合剧场,以竹篦、竹席搭之。戏台亦以竹木搭成,座位为长竹架,编号井然。名伶罗品超、吕玉郎、靓少佳、甚至马师曾、红线女也曾来此演出。粤剧似轰烈,辄以锣鼓钹齐发过门,镗然巨响,若灵夔之吼,壮士一怒。《梁祝》本是文戏,哀弦豪竹,贯珠累累,金石谐婉——然而将将喈喈间,锣声乍响,摄人心魄。似与“梁祝”哀情不合。

所以,我还是喜欢广东音乐多些。它或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怡悠扬;或如雕鹗相争,巨石坠崖,从容尽声,洋洋盈耳。齐奏起来,更是金石类聚,丝竹群分,令人动荡血脉,通疏精神。一阕《彩云追月》承风而啸,泠然成曲,至今仍刻骨铭心。我自幼南迁,久违越音,听此一曲,使我想起江南云彩之乡。《春江花月夜》颇类之,我认为“此曲祗应天上有”。

我后生时,电有三件宝之乐。这是我年青的朋友所言,二胡、秦琴、箫。三者加起来也不过二十多元,半个月工资而已,何乐不为。我买秦琴不过五六元,下班抱琴捻弹,荒江僻野,琴声嘎然,不胜苍凉……而扬琴者声若“大珠小珠落玉盘”丁丁脆韵,有如莺啼。但扬琴价钱不菲,非我辈力所能及。我只购六弦月琴,权当一充,不过七元。

那时政清人和,乐以象德,学校风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开》……“阿巴拉咕”也久唱不衰。少男少女们呦呦唱得要死要活的。可到了“文革”就不准唱了,说是小资产阶级情调。只能扯着喉咙唱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之类的革命歌曲。倒是毛泽东填的诗词,尚可配乐弹弹,如《蝶恋花》。有时偷偷弹广东音乐,《赛龙夺锦》改作《竞渡》幸准可奏。一曲《平湖秋月》足令人陶醉,只能偶尔为之。

单位宿舍结草为庐,同住十余人,闲谈咸湿,不及政治,无东窗事发之虞。盖非我辈之癖。三两好友,或舞刀弄棒,或鼓琴狂歌,其乐无穷。大烟桐、马仔、二叔公均弦索好手。马仔操琴,以指颤弦,即发悠音;二叔公拉二胡,亦以指颤弦,梁尘为动。于是自成“私伙局”吹弹拉唱,无乐器者竟鼓盆桶凑热闹,居然也撼人心魄。不过,多奏些《毛主席的红卫兵》之类的文革歌。记得有一首歌“毛主席呀毛主席,您的话儿记在我们的心坎里,山当书案月当灯,盖着蓝天铺着地……”此曲颇动人。后来听说是喇嘛颂经的调,被禁了,奇哉怪也!那时“奠须有”即可定罪,羁囚“牛栏”唯朝唱《东方红》,晚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平时就唱“语录歌”说是这样可改变世界观云云。

不过,今日的“广东音乐”又面目全非了,了无雅韵。一曲《彩云追月》杂以重金属敲击声,或日“水打沉船”也罢。歌厅中雷公电母失了分寸,震耳欲聋,炫眼昏花。红男绿女被映得青面獠牙,如同鬼影幢幢……不得晴天,何有彩云哉!

忆昔高胡大师刘天一在广州文化公园中心台独奏,虽火树银花,然则天高气爽,皓月当空,刘师奏得顿挫清壮,声若裂帛,一串骊珠,应手成曲,无所凝滞,听众皆屏息而听,弦音袅袅,行云为遏,赓歌属和,俯仰张翕,真是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这才是真正的雅乐呀!刘公已古,但愿“广陵散”不绝!

广州的母亲河

母亲河珠江流经广州,分三岸,一岸是河南,一岸是河北,河西是芳村。其实广州古时也是水城,所以城中桥多,诸如状元桥、太平桥、恩宁桥、龙珠桥、潄珠桥、环珠桥、越秀桥……因此城中多驶舢板,舴艋小舟,俗称屎艇。巷陌中常有小艇来往,村民从村中带来香蕉、蕃薯、芋头之类,换回一船的人中黄、人中白,以作农肥。

当时河水清极,童年时,常一脱红底裤,即一舂入水游泳。折了岸上的木瓜梗,因其管状,半插于水,摇动即可当水枪,射水数尺。水即使人口亦无妨,清冽。

船艇上的大佬,赤着膊或着汗衫,孖烟囱的牛头裤,裤裆甚大飘然欲仙。闲了便踎在船头用大碌竹烟筒,吞云吐雾地抽水烟,一支纸煤,两片嘴唇啜得大碌竹风雷激荡,云水翻腾。看着细佬们玩耍,也吆喝助兴。细佬于是更在兴头上,打闹越烈。

农民大佬长得黝黑,油亮。头上一顶竹帽,脚下一双木屐,整条青石板的巷陌尽是啪啪哒哒悠然的脚步声。桥梁边有大榕树的涉头,这些小舟皆泊于此,用竹篙插,用缆绳系于树根。

此间必有茶居,一盅两件,不过两三毛钱。有瞽者拉二胡、弹秦琴、唱龙舟的、讲古的,不是《三国》就是《水浒》,要不就是《方世玉》、《伦文叙》。众人便投以两分五分的。太阳高了,这些船也渐渐的散了。穿越了道道的石板桥,驶出了条条至今已成下水道的濠涌。出了珠江,或顺水,或逆水各自西东,各赴白鹤洞、猎德、大沥、芳村、石溪、南石头、赤岗、长洲……于是在珠江水面也有各式船,如乌蓬船,沙船,花艇……船家俗称蛋家,客气点就称水上人。曾疑是古越族的一支,不过仍归划为汉族。

然而,望着珠江,令人想到它灿烂的文化,岭南画派、广东音乐、南派功夫……30年代岭南画派与海派、京派为鼎立中国画坛的三雄,其对中国画之贡献就是对旧传统的革命。关山月和傅抱石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巨制《江山如此多娇》,岭南画派与金陵画派合璧联珠。“工尺”谱成的“广东音乐”,昔士风、大提琴、小提琴、洋琴、小号等洋乐器洋纷纷登场,奏出荡漾人心的《惊涛》、《步步高》、《彩云追月》、《饿马摇铃》、《雨打芭蕉》响彻大江南北。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也将西洋的流行歌曲填上“艳词丽语”琅琅上“古人”之口唱满江湖。李小龙的南派功夫,打遍天下无敌手,使中国功夫风靡全球。在南拳北腿中,确立了南拳的地位。功夫片的兴起,人人错觉少林、武当、崆峒、昆仑、峨嵋各派武林高手皆讲粤语。看广州人演武,确有一种猛虎下山的气势,声色俱厉,讲究下三路的功夫。就连舞狮也可看出,舞南狮擂鼓助威,有采青,梅花桩等,显得沉雄威武。李小龙的贡献在于革新了中国武术,在南派的“咏春拳”基础上,融八日本空手道、泰拳、西洋拳击的长处,独创“截拳道”,把中国武术提到世界级层次。可见珠江文化与时俱进的包容性、灵活性、创新性。

广州人称珠江为海,不无道理。因为数百年前南海就于此“潮打孤城寂寞回”,后经冲积三角洲拓展南宽,致使海岸后退百里之外,至今人仍称沿江路和滨江路为海皮。比如说西来初地,是达摩祖师一苇慈航的登陆处,并建了华林寺。文昌路的广州酒家旧时是南海西庙,出海船只泊于庙下下祀奉南海神。今北京路的新闻电影院曾是古“羊城八景”的“海山霁晓”。宋时海舶初来,有阅货之宴,故建海山楼。今北京南有太平沙,旧为五个沙洲,也是古羊城八景,日“太平烟浒”,那时的景象是烟波浩渺,帆影片片,沙鸥齐飞……

广州其实就于这冲积的三角洲之中央了。珠江因此有压门、虎门、磨刀、虎跳、鸡啼等八门出海了。珠江的出海不同于长江的“大江东去”的雄壮,也不同于黄河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清陈恭尹有句云:“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道出了珠江“八门夺海”的开放和包容的文化性。

由于“山则塞,水则通”这个道理竟被弃置。明清皇朝,实行海禁。尽管如此,广州仍被列为对外通商的口岸。光塔路旧称“番坊”,至今光塔和怀圣寺尚在,那正是伊斯兰文化的浸润。十三行,清代称十三夷馆。至今在“海皮”石室依旧直指苍穹。那可是欧洲哥特式的建筑,它是西方文明的象征。无怪乎广州人讲话,总会带点鬼佬腔,比如叫球日“波”,搬运工叫苦力(咕哩),衬衫称恤衫,外表和商标叫作唛头。珠江水也真带点海水,咸咸地。所以只有珠江才有海珠的故事,说是宋代有贾胡自异域乘舟至羊城,舟中重载珠宝,乃取镇国之珠观赏,失手人石沉江。石有夜光,成了江中小岛,即海珠岛。至1931年扩筑新堤,岛与北岸相连,即今海珠广场,有当年岛上老榕树为证。这是蓝色的海洋文明对珠江文化的浸润。早在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写有《南海神庙碑》记述了册封南海神为广利王。此庙也即波罗庙,为航海之人祭祀海神,祈祷“海不扬波,一帆风顺”。

其实珠江两岸却是相当神州化的,翠竹依依,榕荫苍苍,渡口小舟,村落炊烟,隐隐的咸水歌。水是一日两潮,甚清,可游,儿时,我就常常与小伙伴们到波楼游水。那里过去挂的是多少号风球的,为船家示警台风。现在建作新的广州酒家,也曾去过饮茶,但终不及在上下九的老号。这水面甚宽,称作白鹅潭,曾有羊城八景“鹅潭夜月”云云。可想其水至清,如果有天鹅化仙女,或青蛙化王子,那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现在水浊了,无人敢下去游水了。只怕天鹅一游会变成酱鸭,青蛙一游也会变作蠄蟝。据说珠江的污染还不算很严重,有统计说每年黄河冲积的淤泥达11亿吨,长江为5亿吨,珠江仅为2千万吨。可见八门出海的好处,开放而不易淤塞。但清纯度也已经捉襟见肘,有水不能游了。不过听说长则8年,短则5年,珠江又将恢复“一湾江水绿,两岸荔枝红”,相信会是真的。届时,非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跃人江中游泳清波,寻回儿时的梦。

年轻时曾在船厂年工作,乘交通船上下班,要不就朝辞广州天未光,要不就大河落日圆,那景象是十分壮观的。两岸的高楼就数爱群大厦,广州宾馆,石室的两个尖顶耸出群楼。只是现在早已湮没于这“石屎森林”中,三十层以上的高楼密布两岸。到夜里,更是虹霓闪烁,五光十色,流金泛彩,也真成了名符其实的珠江。那时珠江面上船很多,花尾渡现在是不见了,那时多,且与东风仔“拍拖”。所谓东风仔便是一种带锅炉、蒸汽机、大烟囱的内河拖船。花尾渡便是画得红红绿绿的驳船,里面乘满了旅客,而动力是东风仔,靠一条缆拖着,旅客便不致遭机器轰隆之苦。至于拍拖,则是东风仔傍着花尾渡,将其靠泊码头,如同一对情人相依相偎。“拍拖”于是也被广州人作为谈恋爱的用词。那时江上船真多,光纺织路码头黑压压一片,泊满了船。跳板甚至搭成了水上巷陌,住满了水上人家。可说是“舳舻相衔连樯接榴”。倒是现在城里“条达辐凑毂击肩摩”到处堵车了。因为高架公路九衢经纬,四通八达。四乡间的交通不再仰仗河运了。于是珠江面上船骤然少了许、多,连直达香港的我们叫水翼船,港人叫飞翔船的气垫船也不见了。这种一飞起来那真是波翻浪涌,两边的船艇尽被颠簸,惊呼不已。于是连接粤港的航运也被直通车、豪华大巴所替代。这使得“珠江夜游”游刃有余。“过海就嚟”那蛋家艇妹的嗲声嗲气的吆喝,以及小舟的箫声、二胡声、秦琴声再也不会有了。听到的只有荡人心魄的流行曲,当头棒喝般的震耳欲聋。西风东渐,现在更甚了。珠江两岸的琼楼玉宇高耸人云,串珠一般的灯霓闪烁着这座花城的轮廓,勾画天上人间的仙境。江水流光溢彩,使人想到了塞纳河、莱茵河,还有使徐志摩魂牵梦萦的康桥……

无论画也好,音乐也好,武术也好,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到了广州、广东,总会被沾了“咸水”。珠江三角洲经济外向发展,恃的就是其珠江文化的海洋性。看看这二十年来的发展,无论是城市建设,制造业、电子业……高科技的发展,哪一样不像是那生龙活虎的南狮,随着隆隆的鼓点起舞。商界高手无疑如同李小龙,以经济的“截拳道”冲向世界。珠江,广州的江,广州的母亲河,在阵阵威武雄壮的狮鼓声中,在千万只雄狮的起舞影中,澎湃吧!激荡吧!奔向大海,奔向世界。心情激越之间援笔填得词《永遇乐》乙阕以志,词日:

五岭大都,三江重镇,千年越秀。珠波浩渺,八门夺海,有虎头把守。艨艟巨影,云诡浪谲,可寻旧日港口。问西关、当时趟栊,至今大屋如旧?岭南画派,广东音乐,更有功夫抖擞。沧海渺茫,须弥一芥,不阻西风透。长桥高路,琼楼玉宇,四百盘旋牛斗?抬望眼,水天一色,白云出岫。

呵!广州

人人皆知上海有条南京路,北京有条长安街,亦都知广州有条中山五路。那真是商贾骈毕,罗肆巨千的市廛所会,万商之川,好一派夏屋渠渠,巨室沈沈的规模。那华灯初上,万家灯火,馆字胪列的崇丽繁景不过如昨。

为建成现代化大都市的百年之计,筑土构钢兴建地铁,拓宽高路,建设九衢经纬的现代化大交通。一夜之间,广州城好几条繁华路段缭坦联绵的高堂邃宇,尽夷为平地。本来好一条熙熙攘攘的中山路从东山口一直到西门口,全无了以往的豪华。当时称华南第一家的新华立体声宽银幕电影院,只剩下一截残壁;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老字号的崇楼峻宇,如艳芳照相馆、华北饭店、惠如酒家只剩下一堆颓垣败瓦……

同类推荐
  • 西域要冲:阳关(文化之美)

    西域要冲:阳关(文化之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维笔下幽怨凄凉的别绪,千百年来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弦,也使人们对千古盛传的阳关心驰神往……
  • 《三十六计》品读

    《三十六计》品读

    本书对《三十六计》作了解读,内容涉及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 末世·2012

    末世·2012

    这是一个“谜”一般的世界,或许你会将信将疑,但实际上是,人类的知识远没有达到无所不知、洞悉天地的地步。2011年日本大地震,全球灾难频繁爆发,古玛雅人预言“2012·世界末日”是否真会到来?本书以中国人的心理和视角全面解读“2012”末日预言,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末日”一些不可忽视的真相,也许数千年来成长的观念世界,即将面临崩溃……
  •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半夜三更”是何时,消防车为什么涂红色,“五粮液”、“女儿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有什么典故……本书将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并回归于日常生活,让你轻松学到知识,领悟文化的真谛。
  •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屹立千年的文明古迹,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奥秘?流淌万年的文明河流,述说着怎样的智慧心语?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追忆文明古迹,有的针砭社会时弊,有的思索文明走向,让您跨越东西方文化,纵横寰宇,俯仰天地,从整体视角品悟“文明与文化”这部大书。
热门推荐
  • 废柴孤女绝色锋芒:岚郡主

    废柴孤女绝色锋芒:岚郡主

    她,权尊势重的苏王幼女,草包一枚,被人当街毁婚死于非命。移魂出彩重生!为安抚苏王,君主钦封“岚郡主”,赏她孤城一座,孰料一座荒城因她苏醒,以强劲的态度横扫大陆。万千男儿皆绝色!天下尽在手中!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大良造co

    大良造co

    (已不是我第一次尝试写网络小说了,但绝对是第一次我以非常活剥开爱的心态来写小说。作为一个究极抓狂的患者,起个笔名起个书名都纠结了半天,最后选择了用co这个笔名,很符合我工科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大家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之所以用大良造co,非要加个co这么碍眼,这是因为,co代表着创世讴歌的意思。我是要写一个系列的人,大家信不信,反正我又信了。)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2(上册)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2(上册)

    2008年5月12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去了许许多多含苞待放的小生命,灾难固然难于避免,但如果懂得更多的安全避险知识,预防救助措施得当,就有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 价值管理

    价值管理

    本书内容包括:实现以价值为中心的变革、价值链管理、预算管理的基本框架、预算控制流程、价值管理与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指标等。
  • 萝莉先生

    萝莉先生

    她是他八岁收养的小女孩,面对她疯狂的求爱,他只能用一个又一个女人绝情地拒绝……然而当他选择张开双手拥抱她的时候,她居然举起一把匕首刺伤了他……原来,没有爱,只有阴谋……
  • 来自异世的女仙

    来自异世的女仙

    她不是特工,不是杀手,为什么要赶上穿越的2B剧?没有宫斗没有宅斗没有美男后宫,只有御剑满天飞的修士,逮着机会就想吃她的妖兽,见着她就想拐回去当肥料的妖灵。
  • 迦叶尊者之森林里的秘密

    迦叶尊者之森林里的秘密

    云南,一支有大学生组成的前往军队慰问演出的慰问团在路上遭到不明人物的袭击,五名女学生被劫到缅甸。三年前从北京xxx特种部队调来的炼狱突击队奉命前去营救。然而这一切事件的背后都是因为十年前的一场手术......
  • 自家爷们自家疼

    自家爷们自家疼

    辅国大将军从狼口救回个小娘子,本打算养在府里浇浇树种种草,顺便挡挡烂桃花,没想到这一挡,就挡进了他心里……问世间情为何物,不过一物降一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当青春离我们渐行渐远

    当青春离我们渐行渐远

    秋高气爽的天气,安城回忆起了他的青春,不经感慨万千。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还读者一个纯真的青春xyuan
  • 虐情:步步为妃

    虐情:步步为妃

    她本是可爱心善无忧无虑爱说爱闹的丞相千金,一场政变,家破人亡,从此,复仇成了她全部的人生。他本是运筹帷幄冷面心狠的三皇子,却在遇见她之后,乱了心智慌了脚步。“王爷,给彼此一条生路,可好?”“就算体无完肤,本王也要和你纠缠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