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3000000022

第22章 无限风光(4)

这千锤百炼的土地,唐僧西去途中的火焰山,我真怀疑曾在此?佛祖为了凑成八十一难考验唐僧。便由雷公打着了火烧得熊熊的,弄到取经路上让圣僧受用。此地所剩就是陈迹了。尽管千年十大灾,所幸是四大金刚“风(剑锋)调(琴调)雨(伞)顺(蜃)”,赤土也孕育生命,呈现一片葱绿。不然,汉武帝如何会有“劫灰”之谓。飞驰在雷州大地上,一马平川的莽原遮盖着红土地,在蓝天下雄踞一碧无穷的沧海。我忽然觉得在这里天高地迥,可供人游目骋怀的空间突增。你甚至可感觉到这冥冥中,置着巨鼓会由雷公擂动,惊心动魄的天响随时发生。而能震荡出如此巨大的声浪回响天地,则非雷州莫属了。如此造就雷州人雷一般的地域文化,民风固然强悍。连植物也显得雷打不动的无畏。我是随由黄伟宗教授带队的“海上丝路考察团”赴雷州半岛。沿路,我看到满山岗的剑麻,简直如千手观音,执着千把利剑,剑锋尽指长空。最令人惊讶的是剑丛中笔直地矗立着一杆杆的剑花。我从远看竞不识是花,以为是与剑麻相间种植的杉树。诗人洪三泰说是剑花,我才看真了一杆直上旁无枝节,约一米多的顶上才分出枝桠,花无艳,如叶。每一朵花都孕育着的一把剑。我真未见过如此天不怕地不怕的植物。可以想像,惊雷之下,剑影与电光争辉,剑啸共雷声共鸣。那是何等的威武雄壮的景象,这就是雷州。

车子到了徐闻县海安镇讨网村,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偏僻的村庄。现代化的公路还未开进去。只芒草丛中两道红泥辗成的车辙,便成了出入村子的交通要道。车子开过,也成了面豉涂过的酱鸭。这里可谓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的一隅。对岸隐约可眺海南岛。云水迷茫,烟波浩渺,你可感受到这里空间广阔无垠的容量;而风急浪快,云飞潮涌则可感受时间稍纵即逝的速度。怎么想像得出这条村子历史的溯流,地域的涵覆,在曾经沧海两千多年前是海合艨艟,舳舻相接的港口,而今剩有掩埋不住的残砖断瓦,让人们俯首可拾。从瓦当残片如蚓的篆文,使人们绞尽脑汁猜读古人的密码……

大概在二千多年前,汉武帝遣“越王造大舟”,在番禺就地满载“黄金杂缯”陶瓷、丝绸;当时有谚云“欲拨贫,诣徐闻”故甚多流民应募:一支庞大的远航外贸商队浩浩荡荡沿海岸线抵达此处。船到了这里也不是马上可以拔锚起航,必须要等季候信风起了,才得以顺风顺水而行。这一等快者一月半月,慢则一年半载也未定。于是船民们暂安此处谋生。甚至就地取泥建窑,烧制陶瓷,直接装运,免得沿途损毁过半。

有民必有官来管,久在皇家“黄门”养尊处优惯了的官宦,听说所设“少府”专管外贸,是个肥得流油的肥缺,便到这里当了海丞。肥则肥矣,只是寂寞难耐,性格也变得孤僻,目光也显得阴鸷:加上两个狐假虎威的障塞尉,如狼似虎的。虽然如此,流民们血觉比在内地要好些。也有姑娘家肯嫁来,于是繁衍起来。终有一天,树梢向西晃动,潮水随之涌起,信风到了,船队要远航了。整条村子笼罩着一片骨肉分离的愁云惨雾,妻子们掩着泪眼与丈夫惜别,把熟鸡蛋,粽子往丈夫的怀里揣。而丈夫又偷偷地这些好吃的东西塞在孩子的肚兜里。

海丞上船验讫,盖上火漆印鉴,手续算是办好了。船上补足了淡水粮食,船工划动巨桡,船渐渐离开码头。岸上站满了抱着孩子,眼泪汪汪的女人们,她们递着孩子小手频频挥动,一片稚嫩的童声“阿爹,记得早点回来!”那是妈妈教着说的。直到船桅消失在地平线下,女人们出不肯回去。一年又一年地过去,或喜或悲,有回来的船:男人带着异国的象牙、玛瑙、明珠、琉璃;孩子们大快朵颐,大嚼奇珍异果,木瓜、番薯、番茄、菠萝。若船还不回,女人天天到海边岩石伫立盼望着天边。直至等到头发白了,等到的只是几件她亲手缝裰的旧衣服,包着的却是几块夫郎的骨殖。女人悲恸痛哭……于是有了诸如望夫石、望夫山、望夫峰等的传说。

也或许是海丞白天道貌岸然,夜里啸聚了障塞尉们蒙上脸变作海盗,或追上还在海上漂流的商船,洗劫一空,男人们尽被砍杀丢人大海。或乘月黑风高,掠杀村落,抢夺财物,强强女人。可能是女人在海边捡螺,看到冲上沙滩的男尸,认出自家的男人……电可能是男人们兴冲冲地推开家门,一下被眼前惨状惊呆了……在海岸红土高坡上,一片被垦作冬瓜地里,我们看到了考古家们挖掘的汉墓群,可以想象当年这里荒冢频添,渐渐成了客死野鬼,怨妇幽魂的归宿。我们捡到的残砖断瓦,是否也记录了这些催人泪下千古不枯的故事?

村子就在海边的岩石上,雪白的浪花,墨黑的岩石,在蓝海碧天书写二千年惨烈悲壮的史诗。海潮吟哦着不朽的音韵,海风回响着悲怆的旋律。只是村民们都不记得两千年的发生的悲剧了。但在海边黑色岩石上,爬满了长满剌的仙人掌,密密盘结交错,形成恨的屏障,就在拳头似的肉茎上开着一朵朵黄色的花。花不大,长在丛剌中,凛不可犯。这是否两千年前的厉鬼把仇恨铭记岩上,到如今还在闪烁着企盼亲人归来的幽光,如同飘着不朽的黄丝带,等待着一个个万劫不回的灵魂。两千年的风雷淬砺,使它更无畏攀登峭岩,挥舞霸王鞭,鞭挞大海,拷问苍天,追究两千年前人生存的权利,还有一个思索了两千年严峻的问题“人做错事雷公打,雷公做错谁打雷?”我想,从剑麻到海边仙人掌,这正是雷州半岛民风强悍的文化积淀。也是这种强悍的民风,使得雷州半岛的先民敢于挺而冒险,凭着一支桨,推开沉重的国门,驾驭万里长风,千尺巨浪,去闯荡世界。

村民们围观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感到好奇,甚至有停了摩托车在路边的。不然,真会令人以为回到了那遥远而古老的岁月。黑岩石片砌的屋子,门板上贴着“玉树流芳远,金门待诏新”之类褪色的对联。整个村子一切显得古旧残破,像是和秦砖汉瓦一挖出来似的。村民们似乎很悠闲,既休渔,唯种瓜。岸边无晒网,地里只长瓜。瓜地的水池,自有泵抽地下水灌满。只两三后生看瓜,雇的。我想这不正是两千年前古老的田园牧歌式的文明吗?如果在这里开辟海上丝路的旅游景点,村民们再也不会围观游客,眼睛里会放出他们先人两千年前征服海洋那种英勇无畏,自强不息的睿智,乐滋滋地充当导游,向游客讲述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包括关于番茄、番薯、番瓜、西洋菜、胡萝卜、辣椒……如何由他们的祖先从海外带进中国。

梅花似雪插端州

——鼎湖山之悟

湖山碧绿寺无秋,一叶一尘也不留;

六祖何时参得透,梅花似雪插端州。

岭南之冬不明显,尽管肇庆于广州的西北面,但依然无限葱茏。四百旋的鼎湖山绿透了山,绿透了水,竟无一丝萧飒之意。山风挟来万木精气,每立方厘米空气含负离子数高达八千,据说,只要有八十,就足令人心旷神怡:这八千负离子,那真令人翩然欲仙了。原来这山野间看不见的空气里不但有充沛的负离子,最重要的还蕴含着植物的精气。精气维系生命,生命散发精气,其实精气就是生命的魅力。逡巡湖山,徘徊林泉,令人步履轻捷,踏遍青山人不老。为何不老?此为生命的精气,予人能量,倍增活力,顿觉年轻。

最先感悟此中神秘,当是建寺的高僧。天下名山僧占多,便是这个道理。高憎们芒鞋策杖宣法至此,顿悟人天之道。在此人定气贯丹田,顿觉莲花四涌。于是乃有庆云寺、莲花寺……更有六祖慧能和尚传道宣法至家乡,每一行踪必插梅花以志。后人建有“梅庵”,故我有句云“梅花似雪插端州”。这其实就是一种弹的境界。整个鼎湖山,包括山、石、草、树、泉、水……无不渗透了一种超脱尘世,不存一物,“无尘”的理念。本来鼎湖山谓“顶湖山”山顶有湖,取“顶”音“鼎”而名。以鼎承接天露,尽取自然,怎么会染一尘呢!这个“鼎”字在充满东方神秘的中华文化精粹的《周易》中,亦有其象形之卦“鼎”,即鼎器。辞曰:

“元吉,亨。”鼎新革故,鼎就是取新,建立和巩固新的事物,这是大势所趋,必然的。故直言“元吉,亨。”鼎湖山上漫山遍绿,也就是新的生命不断“鼎”现。在这里,任何植物都可以享受一样的阳光,一样的空气,一样的水份。无怪乎1917年,孙中山从上海南下护法,携夫人宋庆龄,偕廖仲恺、何香凝伉俪上鼎湖山,游泳飞水潭。于林泉间,孙先生其中,即题写“一切有情,众生平等”。既抒发革命之志,又觉悟佛法:

在北回归线上,能如此保持原始自然生态,恐怕唯此湖山了。树木、藤蔓、苔藓、花草,都处于极亢奋的状态,拼命地往上长,为的是尽多地吸收阳光。茂密蓬勃的绿叶,使得鼎湖山一直保持繁盛兴旺。尽管昨日黄花渐渐老去,然而枯朽的木、凋谢的叶,未及腐烂却已经补充为新生命的养料。旧木之死,新木之生,革故而鼎新,以证佛说中轮回的因果。“一切有情,众生平等”,是否还包含了“众生永恒”这一层意思。

鼎湖山之绿,绿有十色。油绿、青绿、翠绿、嫩绿、苍绿、碧绿、墨绿、黛绿、粉绿、石绿……不同的绿表现不同层次的树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季节,按远近、高低、背向、年轮、凉暑、种类、疏密、润燥、曲直……光谱衍射各异,而呈现五光十色绿的色谱。更何况阳光晨昏各异,林木对阳光各有见解,以及植物精气不同,反映出多姿多采的绿色,衍生着多姿多采的生命。这就使得鼎湖山绿色的旋律,产生着丰富多彩的音符,生命的交响曲才得以回肠荡气地在山林间震荡。于是有许多许多绿色的诗篇,不朽地镌刻在湖山旁的巉岩上。当人们吟咏着,心中自然地产生共鸣。

不知道慧能有没有上过鼎湖山,只是似乎不曾发现有其灵迹。而梅庵正于端州,有梅环庵而植,可谓是慧能得承五祖弘忍之衣钵。师嘱隐晦南归,乃一路宣法必植梅以记。然而鼎湖山之绿,我觉得颇有禅意,那山壑间的绿,似乎真是“本来无一物”,所以“何处惹尘埃”!永恒的生,就在这湖山之间。这里碧绿无秋,这里一尘不染。

一江禅水向北流

过了肇庆,就到云浮,紧接着就是新兴了。这里与广东普通的乡村无什幺差别,暮云秋树,却也满眼绿透。这里可是出了一个支撑起整一个精神世界的人物,他瘦小的身影,与世界哲人一并在大英帝国国家图书馆的广场,冷峻地凝睇大不列颠的斜阳,玄思着“人人皆有佛性”的真谛。和他一齐的还有孔子和老子,我想孔子是鲁国人,代表了黄河文化;而老子是楚国人,代表了长江文化。而这位先哲降生就在新兴,涅架也在新兴。中山大学黄伟宗教授称之为珠江文化的哲圣,我想实至名归,因为他就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孔子的儒学在于仁;老子的道学在于无,而惠能的禅学在于空。

新兴河却是向北流,苏东坡曾有句“门前溪水尚能西”,珠江尚且不拘于“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模式,哪又如何管得了向北流的新兴河呢!

我知道大师俗姓卢,原籍范阳,即今北京大兴县人。父行瑶,谪官到今新兴县后,在下卢村娶妻生子。大师生于唐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八日。当天来了两僧贺喜,为婴儿取名惠能。孩子三岁丧父,家境贫寒,年纪小小就得上山打柴,靠卖柴养母。有一天,惠能负薪到城中金台寺(今新兴县城南街县人民医院)前,听到有人诵《金刚经》。于是问经从何得来,客人说是黄梅弘忍大师所赠,还劝他去那里求学。

他回去告诉母亲,母亲不忍他小小年纪孤身远离。他舅父说若能拜开村口那块大石,便允许他去。惠能向佛心坚如铁,真的把大石拜开,于是就在这里拜别母亲。所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盖出于此。

惠能虽尚未出家,但悟性极高。他北行到韶州曹溪,遇一比丘尼持《涅盘经》问他字义。惠能说:“我虽不识字,但还是能了解其中意思”。尼说:“既不识字,如何解义”?惠能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闻其言,深为惊异。于是告诉长老,请他居于当地宝林古寺。慧能在宝林寺住了不久,又至乐昌西石窟,从智远禅师学禅,智远劝他到黄梅东禅寺从五祖弘忍受学。当时东山禅众达七百人。弘忍见慧能来即问:“居士从何处来,欲求何物?”慧能说:“弟子是岭南人,唯求作佛!”弘忍说:“岭南人无佛性,怎能作佛!”慧能日:“人有南北,佛无南北,人皆有佛性。”

五祖颇为惊异,遂命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慧能踏碓八个月,弘忍测验众人禅解的浅深,准备传以衣法,命各人作偈呈验。神秀为众中上座,即作一偶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一时传诵全寺。慧能在碓房闻僧诵此偈,以为还不究竟,便改作一偈,请人写在壁上。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众见此偈,皆甚惊异。神秀与慧能的差别在于“莫使惹尘埃”和“何处惹尘埃”,神秀是认为有尘埃客观存在,才劝喻“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而慧能则认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比之更“空”更“无”,更加唯心。

弘忍见了,即于夜间,召慧能试以禅学造诣,传与衣钵,并即送他往九江渡口。临别又叮嘱他南去暂作隐晦,待时行化。因此慧能回到广东曹溪后,隐遁于四会、怀集二县间。后至广州法性寺(即今光孝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架经》,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大家听了很为诧异。印宗便延他至上席,请问深义,慧能回答,言简理当。印宗便问: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非就是行者?慧能便出示衣钵,印宗欢喜赞叹,即集众就法性寺菩提树下,为慧能剃发,尊为六祖。如今广州光孝寺内留有六祖瘗发塔、菩提树、风幡堂、六祖殿诸古迹。不久,慧能辞众归曹溪宝林寺。从此以后,慧能在曹溪宝林寺说法三十余年。唐中宗及则天皇帝曾多次造内侍往曹溪召他人京。他以久处山林,年迈风疾,辞却不去。先天二年(713年)慧能圆寂于新州国恩寺,世寿七十六。弟子等就在那一年迎其遗体归曹溪。慧能的真身不坏,遂褒芝涂漆供奉起来,形象生动逼真,现存于广东曹溪南华寺。

同类推荐
  • 格萨尔王全传

    格萨尔王全传

    本书对古代藏族部联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人民的经济生活、生产劳动、意识形态、理想愿望等,都作了生动真实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描绘。
  • 八闽魅力: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

    八闽魅力: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

    本书主要指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包括历史传说文化遗产远古文化历史文化思想文化艺术文化民俗文化等,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中华谚语(第七卷)

    中华谚语(第七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本书试图从人文哲学角度对知识分子的本质提供一种阐释。本书又不属于教科书式的“知识分子学”原理研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作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潮录。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百战奇略)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百战奇略)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纪灭

    纪灭

    简介:修真世界大举入侵地球
  • Morning Star

    Morning St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江山.蒹葭

    逆江山.蒹葭

    总有一天,你会遇到这样的一个人。他比春花灿烂比夏阳暖,待他来到你的身边,你会感激岁月所有的不公和残忍,你会忘却前尘往事的所有冰冷,你会知道,这一生如此多舛,不过是为了要遇见这样的一个人。两对cp,第一对是冷艳帝王vs身世悲惨的小姑娘,皇城卷。她为复仇顶替异母妹妹入宫服侍君王,本以为余生只有冰冷和孤独,却被君王温暖一世。北周皇帝艳华倾九州,一剑挽山河。他对她说,朕这辈子,只要你长平久安。第二对是桃花腹黑美人丞相vs美人龙,南楚卷。苏倾容:蒹葭,为留住你,我自废他江山,逆他乾坤,灭他气数。倘若有来生,我定等你再踏烟波月色而来。这辈子只写妖孽男……
  • 安塔拉传奇(第五部)

    安塔拉传奇(第五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守护甜心之紫银蝶恋

    守护甜心之紫银蝶恋

    当酷毙火毙的日奈森亚梦变身世界首富的女儿南宫伊梦对抗景园幻雨怎么办?面对朋友的不信任和家人的背叛,她,又会带来这样的故事?
  • 一念求仙

    一念求仙

    杨毅作为古武八极天的传人,带着神秘的龙纹,来到了这个存在着仙的世界,寻找失落的神话!从五色神光到九龙神火罩,失落的神话,上古的仙宝,这一切究竟隐藏着什么!
  • 墨兮如昼语

    墨兮如昼语

    速度!速度!跑在光速后面的小子成晋羽不小心落入神秘的大网,从此他便改变了生活。由学生成长到经理,似乎他活得很风光,很快活,地球都要围着他转过来。然而,当那张“网”紧紧的收近时,他到底是渔人还是鱼?他最后会落到什么境地?如最初的时候,还是如未来?他该如何的抉择?
  • 不孕有三

    不孕有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结婚三年不孕,小三挺着肚子入户楼下。老公百般欺瞒,婆婆为虎作伥,小三戏谑看我笑话。婆婆欺我,嫌我,诅咒我,为了小三跪地含泪,叫我别动孩子。老公瞒我,骗我,讨好我,不说离婚,也不谈未来。我一次一次咬牙往他们设好的圈套里钻,荆棘割我血肉,流言刺我心脏。在我最狼狈时,他出现在我身边,拉着我,丝毫不嫌:“一点骨气没有,怎么做人。”暗藏的秘密真相大白,前夫跪我面前哭喊着懊悔。在我最迷茫时,他却抱着我,斩钉截铁:“这么没脑子,怎么嫁我。”
  • 东皇传说

    东皇传说

    谁知混沌从何来?谁想盘古怎开天?鸿均老祖成天道,东皇钟音把道传。而本书主人公是21世纪的一个普通农村少年,时值他高考完后。无意中踏入修真的道路,得到东皇钟,又得东皇太一的残魂记忆。从此走上了一条玄之又玄的道家之路,他因何能得鸿均青睐?他身份到底是谁?
  • 大道归虚

    大道归虚

    一直没有见过自己父母的黎池鸣,随着踏入武道之路不断强大.终于在遗忘树海看到了,自己父母所为自己做的一切.寻找亲人之路至此开始,天地宽路难走.是人物就不会埋没,有的人一旦降生就已经注定不平凡.黎池鸣带着父母的意志在大千世界如太阳般升起.铸万古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