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2600000025

第25章 读书之乐(3)

17岁时,鲁迅离开故乡去南京矿务学堂念书。这时,他的生活非常清苦,可读书却异常刻苦。每次考试,他总是第一个交卷,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学校规定,考第一名的学生可以得到1个银牌,获得16个银牌就可以换取1个金牌,而同学中,唯有鲁迅一人获得过金牌。课余,鲁迅还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为了省钱买书,他常以烧饼充饥,以夹衣、辣椒御寒,甚至还卖掉了考试所得的金牌。

当时正值维新运动的高潮,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新式书刊。他特别喜欢赫胥黎的《天演论》,对书中的许多段落都读得滚瓜烂熟,直到许多年后还能背诵。他被书中所宣传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所吸引,以致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进化论成了他世界观的基础。

读书的快乐佚名

有一些劝人读书的故事,把读书描绘得很恐怖。最著名的人物恐怕要算苏秦了,据说他不分昼夜地苦读,几案上放一把锐利的锥子,每当浓浓睡意袭来时,他就咬紧牙关用锥子猛扎大腿,直扎得鲜血淋漓。这样的读书自然不能说快乐。

但也不尽然。苦读的另一面不是还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黍,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许诺吗?而这种许诺显然是指向未来的,是苦读可能带来的某种后果。严格来说,这种快乐还不是读书的快乐,只能算作付出一些代价之后所得到的期待中的满足。

这里我想应该听听陶渊明的意见。陶老先生有一句名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很多人只记得前面半句,认为“好读书”固然不错,而“不求甚解”却令人遗憾。这恐怕是对陶渊明的一种“误读”。重要的是后面半句,表达了一种不同于求知明理的读书态度。所谓“会意”,就是绕开求知明理的目标,追求与作者心灵的直接呼应,随心所欲,融会贯通。宋朝的欧阳修也有过类似的感受,他在著名的《醉翁亭记》中写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大约便是快乐的辩证法。唯有抱着这个目标去读书的,才能够体会读书的快乐。林语堂先生说得特别透彻,他认为:“一个人并不是为了要使心智进步而读书,因为读书之时如怀着这个念头,则读书的一切乐趣便完全丧失了。”他说:“凡是以出于勉强的态度去读书的人,都是些不懂读书艺术的人。这类抱着求知目标而读书,其实等于一个参议员在发表意见之前的阅读旧案和报告书。这是在搜寻公事上的资料,而不得谓之读书。”

按照林先生的意见,明朝的李卓吾应该算是一个会读书,懂得读书快乐的人。他作《读书乐》,说到他的经验:“龙湖卓吾,其乐何如?四时读书,不知其余。读书伊何?会我者多。一与心会,自笑自歌;歌吟不已,继以呼呵。恸哭呼呵,涕泗滂沱。歌匪无因,书中有人;我观其人,实获我心。哭匪无因,空潭无人;未见其人,实劳我心。”即使如此,他坚持认为:“束书不观,吾何以欢?怡性养神,正在此间。”这便说到关键处了。和世俗的目标不同,善于享受读书快乐的读者,心里只有“怡性养神”这四个字。所以,读什么书或以什么方式读书,在他们看来并不特别的重要,“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清朝的张潮说,历史宜与朋友共读。他的朋友王景州则补充到,如无好友,有薄酒也可以。当然还可以饮茶或者吸烟,完全是一种闲适的态度,随手拿起一本书来翻阅,读得下去,便读;读不下去,便换一本;读到兴奋之处,则欢呼雀跃,击节鼓掌均可。

看来,以往我们的许多经验,是太注重读书求知这一方面了,于是,责任和义务成了压迫读书人心灵自由的两座大山。而有些势利之徒,更把读书当成了做官与牟利的敲门砖。这种人怎么能有读书快乐的感觉呢?他们会觉得读书是一种交易,“苦”是读书人所能支付的代价。而“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是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支付给读书人的报酬。所以,我们看所有劝人读书的格言,几乎都是成双成对的,如“十年寒窗苦”与“金榜题名时”就是一对。而这时的快乐(假如真的快乐的话),也只能说是商人牟利赚钱时的快乐,与读书无关。

好读书佚名

人生有种种享受,读书是其中之一。读书的快乐,一在求知欲的满足,二在与活在书中的灵魂的交流,三在自身精神的丰富和生长。

要领略读书的快乐,必须摆脱功利的考虑,有从容的心境。

青少年时期是养成读书爱好的关键时期,一旦养成,就终身受用,仿佛有了一个不会枯竭的快乐源泉,也有了一个不会背叛的忠实朋友。

藏书多得一辈子读不完,可是,一见好书或似乎好的书,还是忍不住要买,仿佛能够永远活下去读下去似的。

嗜好往往使人忘记自己终有一死。

有时候觉得,读书是天下最愉快的事,是纯粹的收入,尽管它不像写作那样能带来经济上的收益。

世人不计其数,知己者数人而已,书籍汪洋大海,投机者数本而已。我们既然不为只结识总人口中一小部分而遗憾,那么也就不必为只读过全部书籍中一小部分而遗憾了。

金圣叹列举他最喜爱的书,到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止。他生得太早,没有读到《红楼梦》。我忽然想:我们都生得太早,不能读到我们身后许多世纪中必然会出现的一部又一部杰作了。接着又想:我们读到了《红楼梦》,可是有几人能像金圣叹之于《西厢记》那样品读?那么,生得晚何用,生得早何憾?不论生得早晚,一个人的精神胃口总是有限的,所能获得的精神食物也总是足够的。

好读书和好色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不求甚解。

某生嗜书,读书时必专心致志,任何人不得打扰。一日,正读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叩门求访。某生毅然拒之门外,读书不辍。海德格尔怏然而归。

精彩极了!我激动不已。我在思想家B的著作中读到了思想家A曾经表述过的类似思想,而这种思想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

且慢,你是在为谁喝彩?为B,还是A,还是他们之间的相似,还是你自己的共鸣?

我怔住了,只觉得扫兴,刚才的激动消失得无影无踪。

学者是一种以读书为职业的人,为了保住这个职业,他们偶尔也写书。

作家是一种以写书为职业的人,为了保住这个职业,他们偶尔也读书。

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我们年轻时读的某一本书,它的力量多半不缘于它自身,而缘于它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会对它失望,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但我们不必惭愧,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当然,同时它也是一个征兆,我们早期着迷的书的性质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生活的走向。

年长以后,书对我们很难再有这般震撼效果了。无论多么出色的书,我们和它都保持着一个距离。或者是我们的理性已经足够成熟,或者是我们的情感已经足够迟钝,总之我们已经过了精神初恋的年龄。

十一

书籍和电视的区别——

其一,书籍中存在着一个用文字记载的传统,阅读使人得以进入这个传统;电视以现时为中心,追求信息的当下性,看电视使人只活在当下。

其二,文字是抽象的符号,它要求阅读必须同时也是思考,否则就不能理解文字的意义;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

结论:书籍使人成为文明人,电视使人成为野蛮人。

视读书为人生的一大乐趣佚名

念大学时曾读过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对王教授充满崇敬之意;今又读王缉国、张谷所着《国文通才王力》,感到格外亲切,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这部求实求真的传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真实实的王力。王力(1890一1986)自述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毕生读书着述甚勤。他把他的书斋自名为“龙虫并雕斋”。他一生既雕龙又雕虫,重视提高也重视普及,重视语言学研究又重视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和写作,他既是语言学家,也是文学家、翻译家和诗人。在我国老一辈学者中,王力是少有的几个通才之一。国学大师季羡林送给王力八个字“中西融合,龙虫并雕”,准确地揭示出了王力学术的价值和独特鲜明的学术个性。王力的学者风范为海内外学者所赞赏。

《国文通才王力》告诉读者,王力的第一爱好是读书和搞科研。他觉得,读前人的书,继承前人的成果,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他又不满足这种享受和这种快乐。他觉得自己必须有所创造,研究出新的成果,发展前人的学术,弘扬祖国的文化,供别人享受,是更大的快乐。因此,他把读书和科研作为他生活中 的第一需要,人生的最大乐趣。他常对人说:“我有两种娱乐,一种和普通人一样,就是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一种是喜欢求知,搞科研工作,就是我的生活动力。”王力的求知欲至老不衰,老益弥坚。在他数十年的学者生涯中,他的待遇不算优厚,生活不算丰裕,而且还受到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备受磨难。可是事过境迁,为了培育后进,发展祖国的语言文学事业,他依然笔耕不辍,拼搏不已。有人曾问他:“你为什么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搞科研?”他总是笑着说:

“大概因为我的求知欲很强吧!我觉得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这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很大的快乐。几十年来,我已习惯搞科研工作了,让我放下就觉得无聊,日子不好过。等到一天的工作做完了,有收获了,就很高兴。”他还说:

“前人不知道的东西,我也想知道。懂得人家知道的东西,更是收获。”就是这种为振兴民族文化的强烈求知欲,升华为以求知和拼搏为乐的人生境界,使王力宁静致远,奋力拼搏,而且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令人敬仰。

《国文通才王力》还告诉读者,王力一生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爱书、读书、着书、译书、教书,立下了继往开来之伟功。王力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小资质聪颖,书香寒门的家庭环境,让他养成了酷爱读书的习惯,还使他受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在父亲的口授亲传下,五六岁便吟诵大诗人李白的诗,还一边习字一边熟读了不少唐诗,从此培养了对祖国优秀文化的浓厚兴趣。七岁入私塾更是勤奋好学,1911年,王力到博白县高小就读,在这里受到了严格的小学教育。特别是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之后,他从老师那里听到一些革命的道理,在王力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民族意识、民主观念和爱国思想的种子,更加专心读书。高小毕业后,因家境贫寒而失学。在失学的10年中,他自学了10年,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读了向人借来的经史子集齐备、天文地理医卜星象并陈的14箱书,他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为他后来做学问奠定了基础。王力从17岁到24岁,当了七八年乡村小学教师,为了深造,在同事的资助下到上海进了大学,日学夜练,学会了英语。30年代到巴黎留学,攻读语言学。他只学了半年法语,就能讲一口流利的法国话,还能翻译法文著作,用法文写论文。1931年获得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几所大学任教。30年代末,利用休假时间到越南学了一年越语,50年代后又自学俄语、日语。学外语是很艰苦的,可他以苦为乐,每学会一门外语,就感到生活更为充实。特别是他运用外语来从事语言学研究有新的收获时,他就更感到其乐无穷。半个多世纪以来,王力一直是一面教书育人,一面钻研学问,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无论严冬酷暑,无论处在顺境或逆境,他都没有停止过语言学的研究,都在争分夺秒地工作。王力晚年视力不好,看资料得用放大镜一个一个字地看,他还是坚持每天工作好几个小时,直到1986年4月他入医院的前一天,还写下了两三百字。他的这种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奋斗不止的精神,实在感人肺腑。

王力于书感触尤深,情有独钟。他说:“书该是文人亲挚的女友”,文人之于书籍,不仅是为了求知欲,“还有对于书籍的一种荚感”,所以藏书是一种需要,同时也是一种娱乐。他爱书、买书,专辟一室收藏图书,室头置一桌为伏案处,常长时间埋头书城。他常说,无书可读是文人的“悲哀”。他还专门着文谈“书呆子”。在他看来,“凡是喜欢读书做文章,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兴趣和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业,去博取安富尊荣者,都可认为书呆子”。做这样的书呆子是很难的,但他们“自有其乐趣”,“能自得其乐”,可以说是“其乐无穷”,还是愿意“呆”下去,把书读下去,独享其乐趣。怎样读书?王力有自己切身体会与真知灼见。他主张读书“要有选择”,要“去粗取精”。他指出:“中国的书是很多的,光古书也浩如烟海,一辈子也读不完,所以读书要有选择。”他还说:“不加选择,如果读的是一本没有用的书,或者是一本坏书,那就是浪费时间。不只浪费时间,有时还接受些错误的东西。到底读些什么不读什么,还要根据各人的专业来定。”他还主张读书应该“由博返约”。他认为,研究一门学问,不能说限定在哪一门学问的书才读,别的书不读,如果不读别的书,只限于你搞的那一门的书里面,这是很不足取的,一定念不好,因为你的知识面太窄了,碰到别的问题你就不懂了。因此,他认为不需要把很多古书都读完了,念今人的书,古人的书也包括在里边了。如果这书的质量不高,没什么价值,那就大可不念。今人读书应很好理解并遵循王力概括的三项“读书原则”。王力毕生读书治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首先应读书的序例,即序文和凡例。

同类推荐
  • 成功女性必备的8大资本

    成功女性必备的8大资本

    本书提练了许多女性的成功之道,全面、系统的讲述了女性成功必备的独立、智慧、气质、能力、交际、健康、婚姻共八大资本,该书提出的理念与方法都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指导性,希望本书的出版能给广大女性朋友的成功带来些许的借鉴与启发。
  • 一招搞定:顶尖社交方案

    一招搞定:顶尖社交方案

    本书内容包括纵横世界说搞定、经世致用的本领、一流搞定方案、如何搞定有权势的人、如何搞定有钱人、如何搞定名人、如何搞定你的老板、搞定方案等。
  • 领导庆典贺词大全

    领导庆典贺词大全

    公开发表贺词时,你会哑口无言吗?你会词不达意吗?无论政界还是商界,一番激动人心的贺词演讲是领导者在庆典场合中展示才华与魅力的机会。本书囊括佳节、新婚、开闭幕、开业、生曰等多种场合的领导庆典贺词,为读者提供最全最新的范倒。
  •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风雨过后见彩虹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风雨过后见彩虹

    人生仿佛是四季的轮回,生命的状态便是这四季的写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不必为沐浴春风而得意,也不必为置身冬季而叹息,人生中的每一个季节都是我们必经的过程,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值得我们珍藏的记忆。
  • 像富人一样思考

    像富人一样思考

    众所周知,尽管人人都想致富,但真能致富的人总是少之甚少,可见,要致富还要念好一些有关致富的“经”。《像富人一样思考》一书在对众多国内外成功致富人士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大部分人致富的真正原因。我们致力于此的研究,只是想为大多数人开出致富的神秘“处方”,医治我们的贫穷病,使我们摆脱所处的尴尬局面,相信并希望每一位立志致富的人在读过本书之后,能够成功地走上富裕之路。
热门推荐
  • 恶魔之途

    恶魔之途

    “若这个世界容不下我,那我便毁了这个世界!”一位天才,因命运使然,失亲失爱!步入魔途,大杀天下!成就无上威名………………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斗战星君

    斗战星君

    天狼星现世,大陆战端重启。小镇少年携魔族至宝闯入命运洪流。宗门之秘?俗世争端?星兽入侵?星魂觉醒?呵,任尔等心机深沉,我自大步向前,一拳轰开生死路!
  • 我为鬼将

    我为鬼将

    (此书闹鬼,欲进小心)九玉临世,三尸避天,只为长生不老。天地有道,岂容轮回之外。道中道,安求道。
  • 鬼夫天降

    鬼夫天降

    乡村诡事多,护家的龙是她从小最敬仰崇拜的神!是最正义强大的神!当她满心欢喜的将龙魂之玉戴到白皙脖颈上,却不知这歃血魂玉差点害的心爱之人魂飞魄散!当所有的一切都幻灭,在认清一切的诡异阴谋后,她才懂,原来当了这么长时间的傻子,害的家破人亡的竟是……
  • 爱情特攻:回首恨别离

    爱情特攻:回首恨别离

    时间深处,我们的爱,未曾泛黄,亦然夺目!一泛黄照片缠着我的青葱岁月,这一天,早上,阳光放肆着闪烁——...
  • 雄关要塞:函谷关

    雄关要塞:函谷关

    函谷关作为我国一个著名的关隘,它坚固险要而又位置重要,这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这使函谷关成为了道家之源。其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因此,函谷关成为了我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更成为河南灵宝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 万界逍遥

    万界逍遥

    这是一个浩瀚无边的世界,这是一个无数拥有传奇的时代,本就资质惊人的韩梦得到一颗“水晶”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他是如何,在万千天才中,一路高歌,成为了这个世界,唯一的神话,从而逍遥在这万界之中?
  • 学会拒绝

    学会拒绝

    本书分“理由篇”和“方法篇”两部分,介绍了有关拒绝他人的处事哲学,罗列了拒绝他人的几十种理由与方法。找出拒绝他人的理由,找出拒绝他人的方法,改变你一贯接受他人的习惯性思维,指引你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让你在事非面前,严肃对待、理智应对。
  • 无能者:全系废物

    无能者:全系废物

    一块石头,成就一个神话!废物是吗?我是全系天才!怎样修练?简单打怪!看主角如何笑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