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03300000016

第16章 历史·回音(2)

石崇富甲天下,连皇帝帮着自己的舅家王恺跟他斗富都斗不过,厕所里花团锦簇,香气扑鼻,有美婢24小时值班,高捧手纸伺候,害得客人进去以为误闯了他家的内室。结果呢,风向一变,照样家产籍没,身首异处,最心爱的歌妓绿珠也被连累地跳了楼。当然,如果都像清朝的三朝元老曹振墉一样(此公有盐商的家庭底子),天天多磕头少说话,安享富贵的可能性显然要大一点,但同样不等于进了保险箱。比如和砷吧,虽然已经被眼下的媒体炒成了天下第一巨贪,好像十恶不赦的样子,其实此公八面玲珑,不光只讨乾隆皇帝的欢心。钱是捞了不少,不过大多出于人家的主动孝敬,比起眼下我们的某些领导干部来,格调显然高多了。然而,和砷多年攒下的家当,在他有生之年并没有姓他钮祜禄氏,而是被后来的皇帝嘉庆拿去了。原因呢,当然有十大罪状,但真正的原由大概就像朱维铮先生说的,连年剿五省白莲教起义剿得国库空虚,害得嘉庆心里空落落的,只好来个“和砷跌倒,嘉庆吃饱”,其实也就是半饱,君不见,从此以后,嘉庆再也没有像他爹一样南巡找乐子了。

最要命的是,相当多对私有财产的剥夺,都有着相当正当的理由。因为我们的文化里有道德意味过于强大的“公”与“私”的概念。那个出过“何不食肉糜”笑话的昏君晋惠帝,听见蛤蟆叫,问道“为公乎,为私乎?”,看来他并不是真的糊涂,王朝政治的要害就是这么点事,无非是公乎私乎,公私要平衡了,国家也就太平了。只是平衡说说容易,做起来却难,国家不言而喻地体现着“公”的一面,由公而剥夺私,即使手段不那么光明,道理上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有的时候,所有的鬼魅行经,只要挂上了公的招牌,就可以堂皇地行来,官吏们假公济私自然也就难免。可是说到底,那个时代的“公”其实也掺了百分之八九十的“私”,皇帝以天下为家,天下也多少有皇家家产的意思,君不见,昔日的沛上无赖刘邦做了皇帝,就跟他老子吹牛,说是你从前老说我没有我家老二能置家业,现在看谁挣的家业大?

古往今来,老百姓都知道这个道理,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都认为那是刘家和李家的天下,也都认可刘家和李家对他们土地财产的征用。只要这种事情别太频繁,别太无度。当然,那些当官的更是认可来自皇权的“公”的肆虐,落难倒霉的时候,无论有多大的脾气,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家产被抄走。明朝万历年有过不小的作为,也捞了不少钱财的张居正,得意的时候日食万钱还说没有下箸处,死后家产被抄,一家十几口人被关在一间屋子里活活饿死,竟没有一个人有过冲出来想点办法的念头。

其实,就是在私的领域,财产权也不那么清楚,一个人只要有点出息,家族的负担马上加重,人人都认为可以沾上点光。手里有点银子,需要管的人就多,陈毅回忆说,他小时候很穷,舅舅做了一个管一块小地方的九品巡检,他就可以跟着上任,打打秋风。实际上,几乎每个做官的,后面都要管一大家族的人(叫他们怎么做清官!),利益均沾的结果,财产权多少也就模糊了。

中国有《易经》,总是变易,按老百姓的话说是“富不出三代”,用贾府里小红的话来说就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对于文学艺术可能倒是有点好处,不然《红楼梦》怎么出得来?可是这样下去,社会的资产却总是难以积累起来。西方的历史短,但人家有几百年历史的资本家族,连日本也有三菱、三井这样绵延几百年的老商社。而我们的老字号,充其量也不过是买卖鞋袜、烤鸭和剪刀的店铺,汉、唐、宋甚至明代都有过的大规模手工业工场,一个个都灰飞烟灭了。古罗马多数时候也是帝制,不过《罗马法》却把物权界定得清清楚楚,罗马皇帝可以砍大臣的头,但想没收财产可就难了。关键是,人家文艺复兴接上古代的茬,由市民社会走向现代,而现在的我们偏偏要跟人家学,学了技术还要坐人家的板凳(入世),据说还要遵从人家的游戏规则。可是,人家规则的基石就是物权,即私有财产权,我们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含糊其辞。

我看,实在没辙,咱们回去算了,套一件大号的长衫,连头带脚裹起来,保管混沌。

古今民告官

民告官,古代叫“上控”,凡是上控的人,多半都被逼无奈,走投无路,不得不如此,因为只要踏上上控之途,就开弓没有回头箭,就算最后皇帝老子做主,官司打赢了,下场也很悲惨,破家是肯定的了,最后很可能会搭上自家的性命。就算这个人命大,平安无事,回到家乡也会被官府视为刁民,以后的日子好过不了。清朝道咸年间云南乡绅杜文秀,就是因为上控,控到最后逼上梁山,最终从一个有功名的乡绅,变成了造反起义的领袖。没有哪个朝代规定民不许告官,更没有哪个朝代准许官员打击报复举报他的百姓,所有的法律规定,似乎都向着弱势的老百姓,但现实中的百姓,只要哪个吃了豹子胆敢惹到官员,那么下场大都很惨。这宿命背后,有一只看得见的手。

古代民告官的宿命,在今天依旧在某些地方延续。辽宁抚顺一位开发商,只因为曾经告过抚顺市的一位领导人,令这位领导人感到很没面子,居然就授意一个来历不明有过前科的无业人员,设局陷害这位开发商,不仅骗钱索贿,而且要置人于死地。幸好,这位开发商中途识破了骗局,把这位领导人举报到辽宁省纪委。可是奇怪的是,在这位抚顺市领导人东窗事发、锒铛入狱之后,这位倒霉的开发商却被一个接一个莫明其妙的官司缠上了身,所有财产连孩子的东西都被查封,无辜入狱,被无罪释放之后,依然有被再次“弄进去”的危险,不得不东躲西藏,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告官的民,无意中触犯了两种潜规则。其一,凡是做贼的人,最痛恨的,就是被人举报,凡是碰到这样的事情,他们多半要报复,残酷地报复,因为如果容忍这种举报,他们偷窃的生涯就会遭遇致命威胁。同理,凡贪官被举报者,不仅被举报的人痛恨异常,其他同病相怜者,会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也一样会痛恨举报者,因为他威胁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不法官员的整体。其二,直到今天,我们的很多官员,还有人有意无意当自己是百姓的父母官,如果碰巧这个官员是一把手,那么他更觉得天老大,他老二,不仅是民之父母,还是民之霸王,举报者不仅是破坏自己的威信,而且是破坏秩序,破坏伦理。国家必须下大力气反击这种恶意报复,无论它是来自一个人,还是来自一群人——一群有权有势的人。只要把报复行为遏制住,自然会有人乐意出头举报,那么,贪官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艺人的立场

过去的中国,唱戏的艺人,属于下九流,虽然红的时候有达官贵人来捧,而且收入不菲,但身份地位依然逃不出下贱二字。《红楼梦》里的红戏子琪官,粗鄙的薛蟠和温柔的宝玉,都喜欢得不得了,但究根问底,却脱不出玩赏的潜意识。清末时节,西太后老佛爷带头提倡京戏,市面上的好角儿,都先后进宫供奉,一被品题,身价百倍。最高领导带了头,王公大臣自不落后,一时间军政民商各界,一齐来凑趣,戏园子爆满,堂会连连。前三鼎甲、后三鼎甲,谭叫天、小叫天、盖叫天,南可以唱到上海、武汉、长沙,北可以出国,唱到平壤、汉城。八国联军占了北京,商家为了跟洋鬼子联络感情,花大钱请名角,请联军司令瓦德西赏光看戏,咚咚的锣鼓害得老瓦头痛欲裂。

尽管如此,艺人的“贱”并没有为此稍减。大家心目中,还是有个“玩”的意思在里面。清末“逛相公堂子”,跟逛胡同是差不多的意思。可是,人们对艺人的道德要求,却并不低,新中国成立后,艺人的立场问题,在思想改造时,曾经很让他们自己头痛。

艺人地位轻贱,但是如果让他们选择立场的话,却往往站在统治者的一边。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艺人们最爱演的戏是《铁公鸡》,歌颂清军将领张国梁。京剧名角之一的孙菊仙,还从军参战,混到了三品顶戴。那时候,底层闹的乱子特多,但艺人,包括民间草台班子的艺人,很少有站在闹事者一边的。只有闹义和团时,有编了“时事戏”《火烧望海楼》之类唱赞歌的,但那时义和团是得到老佛爷嘉许的。个中的道理很简单,尽管农民造反给下层百姓出气,但在造反的过程中,却会危及唱戏人的市场和票房,就算有山大王请来(或者绑来)唱戏,但给不给钱是说不定的,有时候甚至连吃饭的行头(戏装和家什)都会赔进去。跟太平天国同时,山东的造反者称王称帝的时候,就经常抢戏衣打扮自己。有秩序,有稳定,才会有戏唱。艺人虽不识字,却无师自通地明白这个道理。

当事情牵扯到外国人,尤其是中国跟外国打仗的时候,艺人们也有立场,那就是选择站在中国人一边。虽然不见得去前线演戏劳军,但在后方,唱几出某某征东或者征西的戏文鼓舞士气的事,每场战事都免不了。可是艺人唱是唱了,仗却总是打不赢,于是艺人就有了牢骚,埋怨朝里出了奸臣。

戏文里,这种事情很常见,中国人跟狄夷打仗,前方将士卖命,后方总有奸臣作怪,里勾外联。不仅艺人这样想,喜欢看戏的国人,包括士大夫也这样想。所以,鸦片战争打不赢,是由于有穆彰阿、琦善,后来则有李鸿章包圆,充当现代的潘仁美。中日甲午战争,中方的主事者是李鸿章,战事不利,李中堂被褫夺了黄马褂。战败后,作为羞辱中国人的一招,日本非逼李鸿章去马关签条约,这当然更坐实了李的汉奸罪名。据说京城一次演《白蛇传》,到水漫金山一节,当时著名的苏丑(京剧丑角分讲苏白的苏丑和讲京白的京丑)刘赶三,临时抓哏,对穿黄衣的龟将喊道:快上,再缩头缩脑,扒了你的黄马褂!观众哄堂大笑,都知道他在讽刺谁。

立场归立场,如果洋人真的打进来了,而且占了中国地方不走,艺人还得吃饭,该唱戏还得唱戏,比如刚才提到的给瓦德西唱,也得唱。抗战期间,像梅兰芳那样蓄须明志,不再唱戏的艺人,毕竟是少数。多数人没有什么积蓄,还要吃饭,尤其是那些家累重的,比如像马连良,不仅要养活一大家子,而且一个戏班都指望他,所以,连日本人逼他到满洲国给溥仪唱戏,他都不能不去。——这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他最大的心病。

艺人靠身上的“活”(我们叫艺术)吃饭,本质上跟手艺人靠手艺吃饭没什么两样。但艺人活在人们的聚光之下,众目所瞩,形象未免有所变异。一厢里,传统亵玩心态作怪,大家轻贱之,一厢里,又往往对他们的要求过高,阶级大义、民族大义都让人家坚守,稍有差池,则众口一词,骂个没完。

民意何如官意

在中国,再霸道的皇帝,说起来,也是要在乎民意的。因为中国的皇帝跟日本的天皇不一样,不能躲在幕后假装自己是神的后代,对前台的政治纷争不闻不问,维持千年不改姓换代,万世一系。中国的皇帝诞生之初,原也打算传之万世来着,可是任谁也传不了那么久,短的二世而亡,长的也不过十几代,天下就改了姓氏。改姓换代的原因,多半是民意闹的,载舟之水,沸腾起来,把船搞翻了。因此,皇帝都要关心一点民意,不仅有御史下去打听着,而且有的朝代还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采风,说是收集民歌民谣,随便着也采一点“群众意见”上来。

可惜,皇帝老百姓距离太大,天高皇帝远,想要从皇宫里出来一次,动静太大,微服私行,当小说讲讲解闷行,真的操作起来,难如上青天。我们的电视剧导演,经常把他们所喜爱的好皇帝,说成跟老百姓心连心,其实,即使真有这样模范皇帝雷锋皇帝,而且老百姓也特想亲近一下他们,有如当今追星粉丝们的狂热,两下也互相够不着。

事实上,皇帝基本上是碰不到民意的,眼见、手摸,鼻子闻到的,无非是官意。这一点,在用人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说起来,用人当官,尤其是当大官,除了某些时候大权旁落,被女主、宦官、外戚或者权臣反客为主当了家的,理所应当,是皇帝说了算,乾纲独断。一般来说,依皇帝的性格不同,往往呈现出两种面目,一种是不大容易受外界的影响,皇帝自己说了算,说谁行,就是行,不行也行。一种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的,也就是说,要征询大一点的官员的意见,然后再做决定。其实,所谓不受外界影响的皇帝,也会受周围人的影响,只是这种影响不那么直截了当而已。说白了,皇帝用人决策的信息来源,只能是官意。来自《晏子春秋》的一个故事,很有意思。说是齐景公用晏子做东阿的地方官,三年之后,齐景公将晏子召来数落一顿,说,我原以为你有本事,才让你治理东阿,结果你治得乱七八糟,你赶快反省,否则我要处罚于你。晏子说,这样吧,臣恳请改道行之,再给臣三年机会,如果主公还不能满意,可以杀了我。不想,第二年晏子回国都汇报,齐景公非常高兴,亲自前来迎接,连说好哇好哇,你干得好。晏子说,其实,我前三年治理东阿,一秉大公,贿赂不行,贫民得以救济,境内没有人挨饿,然而,主公却要治我的罪。而今年我反其道而行之,贿赂公行,重加赋税,杀富济贫,打点上下左右,尤其重点贿赂君王的身边人,境内饥民过半,但是主公您却夸我。

小人不可得罪,有权者身边的小人尤其不可得罪,这是跟“为政不得罪巨室”一样的做官铁律。反过来,不得罪,就意味着要讨好,不是两不相涉,互不侵犯。因为如果你不讨好,别人讨好,你的不讨好,就变成了得罪。这就是为什么无论哪个朝代,无论皇帝贤与不肖,皇帝身边的人,男的女的,包括没了关键零件的宦官,大家都要拍他们的马屁,至少得给面子的缘故。

退一万步说,即使皇帝周围的人,不是史书上说的那样都是嗜利小人,为官者在多数情况下想要升上去,而且升得快点,有一个条件还是得具备,那就是人缘,不,官缘得好。为官时,不仅要打点好皇帝周围的人,而且上下左右都得八面玲珑,弄个清爽。官缘好,首先脾气得好,个性是不能要的,脾气得收起来。想要干点事,又不大惹人怨恨,就得有唐朝娄师德唾面自干的好性子,或者吾日三省吾身,像林则徐那样,在卧室里挂上“制怒”条幅,时刻提醒自己,如果不能,那就什么也别干,一味模棱,多磕头少说话,口中不臧否人物。历史证明,虽然史书上不多见这类人的事迹(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但这类人,一般来说,升得快,上去的多,越是高层,越是堆积这样的有人缘的高手。

古往今来,靠官意,命里注定,选不出好官、能官、贤德之官。芸芸众官里,即使有个把明白人,也架不住大伙都喜欢油光水滑的琉璃蛋,或者老实巴交的窝囊蛋。真正为民作主的好官,民意倒是不错,可惜,民意何如官意,为民难免得罪官,得罪了官,上下左右,官缘不佳,多半免不了被淘汰。拖到最后的最后,民意只好在造反中表达,待到上达天听的时候,什么都晚了,大家一起,没死的话,推倒重来。

神不迷人官自迷

同类推荐
  • 重生之铁血山河

    重生之铁血山河

    一个八零后的目光亲身看八年抗战解放战争以及朝鲜战场,误入山匪、被俘、与部队失散、独自与鬼子周旋、创立特种小分队、袭扰敌人后方……
  • 兰州历史文化(六):工業搖籃

    兰州历史文化(六):工業搖籃

    追寻早期制造局里走出的文明脚步,将目光锁定在兰州作为共和国“重要工业基地”的风风雨雨。
  • 风起西凌

    风起西凌

    一骑红光千万里,魂兮飘渺去异乡。寒门困顿寻出路,白手起家写辉煌。实业兴邦一朝奠,教书育人百世芳。漫天功勋俱已矣,流云苍狗看夕阳。本书描写一个寒门子弟的逆袭之路,从一无所有,到异世创业,别样的人生,不乏精彩。
  • 铁海血战妖娆魂

    铁海血战妖娆魂

    一个海军陆战队员穿越时空来到鸦片战争前的年代,经历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海战等,时间跨越百年。迎接主角的不只是燃烧的战火、飞洒的热血,还有大海的女儿送给主角刻骨铭心的生死之恋。-壮士执剑,美人依偎情浓;青春激扬残阳如血,浪沫殷红。-战舰飞驰,炮火雷声轰隆;硝烟尽染海天一色,妖娆英魂!-“当外侮入侵,我将流尽最后一滴血,鲜血滋润我的祖先、我的子孙、世世代代栖息的广阔平原,肥沃草地,苍茫山野,蔚蓝大海……”-民族英雄的热血千世万代永流传!
  • 寒门教父

    寒门教父

    故事起源于一个愿望:男孩想带女孩一起去看一场电影,但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愿,对穿越回明朝末年的陈恪来说,是那样的遥不可及。要实现这个心愿,需要许多条件: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巨量的财富支持,层出不穷的科技创造……涉及到一个时代的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思想……因为一部电影,无数人的命运被改变,历史在这里转了一个弯……
热门推荐
  • 老子解畧

    老子解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进击的绅士

    穿越之进击的绅士

    “收集到一个世界之晶,你就可以重回地球,收集到一堆世界之晶,你就可以裂土称王,收集到全部世界之晶,你就可以成为新世界的神样”带李泽穿越到新世界的精灵如是说。“切”李泽对这些低俗的欲望嗤之以鼻。远眺新世界的大洋,李泽目光深邃。我有一个梦想——建造一所宫殿,让所有动漫女主女配都在那所宫殿里展露她们最美的笑(ahei)颜。我有一个梦想——建造一所孤儿院,让所有孤(qinsheng)儿都在里面欢声笑语。我有一个梦想——牛头人酋长,我当定了!
  • 造反公主

    造反公主

    云初当了一辈子公主,到最后才知道自己被人忽悠了,她以为祖父慈爱,对不起,那是利用,她以为夫君绝艳惊才,对不起,那是表象,直到临死前的最后一刻,她才看清原来所谓的完美,不过全是她的臆想和愿望。重生一回,云初说,去他的娇纵宠爱,去他的一生繁华,爹,咱们造反吧。皇帝你来当,公主我来做,至于驸马嘛······换掉!换掉!统统换掉!前一世她眼瞎,这一世她找的人那可厉害了!
  • 第一公子:绝色夫君领回家

    第一公子:绝色夫君领回家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她为天宫神界的玄女大人,嗜杀成性。她说,“强者的道路就是无数尸体铺上来的,他们挡了本尊的路,就该死。”二世她在人界被称为第一公子,温润如玉。她说,“你等我君临天下,我来接你回家。”他为皇都之中唯一的异姓王爷,天赋异禀。他说,“据说,人的一辈子总有一个人会令那个人改变,你猜,你的那个人会不会是我呢?”他被认为是女孩儿两年,换回男装她仍认为他是女孩。他说,“你很聪明,什么都在你的掌控之中,为何..偏偏我是你的变数呢。”我一直在等一个人,那个是你的人。
  • 傲娇女王之独步天下

    傲娇女王之独步天下

    林小曦,大学毕业就被莫名其妙带入佣兵团,并且被秘密训练成了杀手,平日里一副职业宅女形象,可她真实身法确实特工杀手,就在唯一一个最最要好的姐妹生日当天发生意外,穿越时空。。。。。。。。。。。。
  • 耀眼的巨星

    耀眼的巨星

    韩阳感觉现在自己身子轻飘飘的,但是头又似乎是很重,和身上轻飘飘的感觉是极不相称,自己好像处在一条极长的地下隧道一样,前面有着一篓光明。但是向前走了很久却始终走不到尽头。突然好像在自己的后面传来了一声声焦急的呼喊,虽然听不明白叫的是什么,但是总是感觉十分的亲切,韩阳此时十分的为难,在前方光明的出口马上就要走到了,但是后面的呼喊似乎有着一种魔力,让自己不由自主想回头!......看到医生的表情,中年妇人一把扯开扶着自己的中年男人,趴在‘韩阳’的身边,握着‘韩阳’病态的手心,呜咽地呼唤道:“诚俊,醒醒,诚俊,我是妈咪,诚俊…..”郑诚俊,一个开创了领先世界20年的流行音乐史,一步一步走向巅峰的超级流行巨星!有点暧昧,有点YY....请勿与现实挂钩!群号108509595
  • 商政

    商政

    当阳光席卷整个大地,你是否仍在呼吸?重活一回,务必将生命中的所有遗憾一一填补走在时代的最前端,笑看风云变幻。
  • 宝岛大文豪

    宝岛大文豪

    重生在了2000年宝岛!杰伦是我哥们,志玲是我女友,没事跟金镛喝茶,偶尔见见星驰,天王巨星我都认识,别问我是谁,我就是宝岛大文豪林宇航。一本爽死你不偿命的重生文。
  • 我和你一样爱笑

    我和你一样爱笑

    你总是说我傻,只会笑笑起来很好看的你,把我带坏了其实,我和你一样爱笑
  • 无敌愣仙

    无敌愣仙

    一个十五岁的无知少年,不求道不求仙,只随心,可一场中土修行界的动荡随之而起,迫不得已之下,卷入其中,得道仙醒!这是一个愣头青踏剑而行的故事,做人愣,打架愣,泡妞愣,在这个世界里,谁都在横,就他在愣!傻子有傻福,憨人有憨运,若问他何去,只因年少不懂事,伊人如梦,万剑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