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2400000012

第12章 神骨鉴附录(12)

刘宗周(1578一1645),明末哲学家。字起东,号念台,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九年(1607)中进士。历任仪制主事、右通政、吏部右侍郎。崇帧十五年,官至南京左都御史。南明政权灭亡,他绝食20天而亡,终年68岁。上述这段文字是崇帧十五年(1642)明思宗与刘宗周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反映了刘宗周在治理国家方面要广开言路、招纳贤才的政治主张。同时1也充分反映出了他所坚持的国家官吏应该把笃行节操、严于律己的品德放在第一位,而把敏捷的语言才能、大造声势的魄力和资格威望放在第二位的人才观。从而可以看出,任何时候选拔人都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路线,否则,就会导致国破家亡的悲剧。一康熙帝,是清朝皇帝中最有作为的一个。1661年1月6日,顺治帝病死,遗诏玄烨继位,并令异姓功臣孛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辅政。这月9日,玄烨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康熙元年(即1662年)故又称康熙皇帝。

康熙即位时,年只8岁,由于年幼,凡事由四大辅臣共议后,奏请孝庄太皇太后裁决执行。康熙六年(1667),14岁的康熙开始亲政。康熙自幼聪明好学,亲政后,尤其好读《资治通鉴》,从中汲取历朝治政之经验。在辅政四大臣中,鳌拜自恃有功,十分跋扈,专横朝政,排除异己,安插亲信,欺上瞒下。康熙八年(1669),康熙一举智除鳌拜。康熙二十年(1681),平定了三藩叛乱,两年后又攻台湾郑氏政权实现了两岸统一,康熙二十四年(1685),出兵驱逐盘踞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军队,康熙二十八年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之间的东段边界。他在位期间,曾经三次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另外,康熙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垦荒,治理黄河,减轻水患,保证大运河的畅通。并且进行了全国性土地测量,完成了《皇舆全图》的绘制。开设了博学鸿词科、明史馆,编纂《全唐诗》、《佩文韵府》、《字典》等书籍,提倡程朱理学。这些都为社会安定做出了贡献,同时为巩固清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从上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在位61年间,在统一国家、杆卫主权、发展生产、提倡文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封建帝王中比较开明的皇帝。康熙皇帝之所以能够创建历史上的一代盛世,也与他善于择贤任能分不开的。并且具有自己比较系统的用人思想,列举如下:

“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的观点。

谕曰有治人无治法。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康熙帝说:“只有管理好人没有说管理好法律的。根据我观察任用人的经验,一个人必须先看他的居心好不好,然后才看他有没有能力和知识,如果居心不好,就是有能力和知识,这又有什么用呢?”

“弃短取长始能尽人之材”的观点。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六月丁酉,上谕讲官等曰:“古今讲道学者甚多,尤好非议人,彼亦徒能言之,而言行相符者寡。是以朕不尚空言,断不肯非议古人。何以言之?盖人各有长短,弃短取长始能尽人之材,若必求全责备,稍有欠缺即行指摘,此非忠恕之道也,故孔子当时惟节取人之善,隐讳人之短。”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康熙四十三年(1704)六月,康熙帝对讲官等人说:

“古代和现代讲道学的学者很多,特别喜欢责备其他人,其实他也只能是能说会道而已,真正言行相符的人很少。所以朕不提倡说空话,更不能责备古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就是长处和短处,取长补短才能够发挥一个人的才能,如果一定要求全责备,别人稍微犯有一点错误就加以批评指责,这不符合忠厚宽恕的精神,因此孔子在当时只选择吸取别人的优点,避口不谈别人的缺点。”

“为政在于用人”的观点。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十月甲戍,上谕大学士等曰:

“朕莅政五十余年,海内升平,皆恃众大臣为肱耳目。

朱子亦云为政在于用人。大小臣工俱宜实心任事,直言勿隐,方为社稷苍生之福。为大臣者当识大体,不可琐屑刻薄。朕待大学士、尚书、侍郎以至小臣各有等级,若待大学士与小臣无异即非礼也。又如翰林等作诗写字作古文或时文,朕皆因材器使,未尝求全责备也。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康熙五十六年(1717)十月,康熙帝对大学士等人说:“朕执政五十多年,国内太平无事都是靠大臣们的帮助。朱子也说过治理国家关键是用好人。大小官员都应该脚踏实地工作,直言不讳,这才是国家和人民的福气。作为大臣应当知道识大体,对一些琐屑小事不要过分苛求。朕对待大学士、尚书、侍郎以至小官各有不同的等级,如果对待大学士和小官一视同仁就不合制度。又如翰林院士作诗写字、作古文和作时文,朕都量才使用,从来都不求全责备。”“世间全才未易得”的观点。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闰四月戊午,上谕大学士等曰:

“世间全才未易得,但能于性理一书稍加观览,则愧怍之处甚多,虽不能全依此书以行,亦宜勉强研求明晰义理,若祗泥知辞章字句有何裨益?”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康熙二十五年(1686)四月,康熙帝对大学士等人说人世间不容易得到没有缺点的全才,但是只要能够对性理一书稍微看一下,那么扪心自省的惭愧的地方就很多,自己的言行虽然不能完全按照这本书所说的去做,也应该对这本书认真研究明白一些道理,如果只拘泥于词藻字句又有什么好处呢?”

“国家政务必委任贤能”的观点。

康熙七年戊申三月丁未,上谕吏部:“国家政务必委任贤能。……今在京各部院满汉官员俱论资俸升转,虽系见行之例,但才能出众者常以较量资俸超擢无期,此后遇有紧要员缺,着不论资俸将才能之员选择补田”

这段话就是说,康熙七年(1668)三月,康熙帝给吏部下达谕旨说国家政事必须委托给德才兼备的人。……现在京城各部院满汉官员的升迁都是论资排辈,虽然这些都是多年的惯例,但才能出众的人常常却因为资历太浅升迁无望,此后如果有重要的职位空缺,应该不论资历,选拔有才能的人来担任。”

从上可以看出,康熙皇帝为了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特别重视“治国者,以人才为要”。因此,他在选贤任能中有如下特点:

一是主张德才并重,以德为主,以才为辅。如果只重才而不重德,“虽能济世,亦多败检”;“较庸劣无能之人,为害更甚”。但是,只重德不重才,“操守虽清,不能办事,亦何于国”。因此,强调选才“要学行兼优,方为允当”。“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务使德胜于才,始为可贵”。康熙主张“善相马者,天下无弃马;善相士者,天下无弃材”。以任官为例,“有能理繁者,有有操守者,有练习其事者”,也有“优于学问而短于办事者”,各有短长,因此“弃短取长,始能尽人之材”,绝对不能“求全责备”。在发掘和使用人才上,康熙基本做到了只要符合德才标准,不搞其他附带条件。

二是主张不分民族。康熙曾经多次提出,不“偏向汉人”,亦不“护庇满洲”。对于“满洲、蒙古、汉军、汉人毫无异视”。他说朕于旗下汉人视同一体,善则用之,不善则惩之。”对守法的外国人,也根据他们的特长,安排适当工作,如任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为钦天监之职就是例证。

三是主张不分地域。康熙说:“朕观会试正考官系北人,则必取北为首;系南人,则必取南人为首,可谓之无私乎?”“自古用将,何分南北,惟在得人耳。”

四是主张不分资格和年龄。康熙曾经公开诏示:

只要“德才兼优”,虽“微末秩员”,亦当重用。对于“外官告病不准起用”的定例实行改革,认为“其中有才品优长政绩素着者,迫于一时至情引例告归,终身弃置深为可惜”。于是于康熙十二年(167;)癸丑九月辛未,上渝吏部:“宜令地方督抚确行咨访,果有才品堪用者,着据实保奏以凭擢用。”如施琅年迈力衰,康熙用其收复台湾,琅辞;以年老,康熙说:“将尚智不尚力,朕用尔亦智尔,岂在手足之力哉?”后来施琅果然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康熙对于选拔培养人才制订了许多办法,如通过学校和科举,众官推荐和康熙直接选拔,试用考核以选拔人才等。为此,康熙严格要求各级官员都要勤奋读书以培养才德。康熙二十四年(1685),下令“文武各官皆须读书,于古今得失加意研究”。同年,康熙在朝廷官员中举行一次考试,结果800多人交了白卷。为此,康熙下令此等毫无学问,何以居官?俱着解任,令其读书,俟学习之后,考试补用。”

五是主张“疑人勿用,用人勿疑”。从而反映了康熙这位封建政治家的用人魄力。

六是主张“亲贤远侯”,要“躬行实践”。康熙十六年(1677),康熙帝对讲官喇沙里、孙廷敬等说道:“君子进则小人退,小人进则君子退,君子小人,势不并立。孟子所谓一曝十寒,于进君子退小人,亲贤远佞之道,最为明快,人君诚不可不知也。”同时指出“尔等进讲经书,皆内圣外王修齐治平之道”,但“学问无穷,不在徒言,要惟当躬行实践,方有益于所学。”康熙帝非常赞扬关于进君子退小人、亲贤良远奸佞的道理,并强调对此必须躬行实践。

唐甄,字铸万,清代达州(今属四川)人,生于1630年,卒于1704年。他在《潜书·主进篇》中提出了“唯用贤为国之大事”的观点。唐甄强调指出:“为政亦多务矣,唯用贤为国之大事。治乱必于斯,兴亡必于斯,他更无所于由也,一于斯而已矣。”在这篇文章里,对于选才用才问题,唐甄提出了自己比较独到的见解,并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下面简述如下:

第一,详尽论述了用贤、进贤之不易。唐甄认为,在进用贤才方面,尽管有多种途径,诸如或则由大臣荐于天子,由各级有司荐于大臣;或则访之于乡人,访之于乡士大夫。但是,古之人多直,今之人多诈,因此,单单靠听其言,观其行的办法容易出现偏差和失误。他指出:“今也听其言为君子之言,观其行为君子之行,而其人则小人也。”这些人善于乔装打扮,赶时髦,钻空子。当社会上重视知识的时候;这种人就变成了“儒者”,如果社会上讲究文辞,这种人就变成了“名士”;当社会上提倡气节,他们就会吹嘘自己为“直士”;如果社会上羡慕功业,他们又将变为“才士”。这些人非常善于见风使舵,吹吹拍拍,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沽名钓誉,追逐名利。为此,唐甄无不遗憾地说道:“以利达之徒人于多私者之门,则以合进;以矫饰之徒入于不知人者之门,则以罔进。于是有举皆其阶,有位皆其窟矣。”就是说,若使贪图富贵的人进人了私欲很重的大官的家门,他们就会因臭味相投而推荐来人当官;假如装模作样的人进人了糊涂无知的达官贵人的家中,达官贵人也由于受到欺骗而推荐来人当官。于是,这些人便骏马得骑髙官得做了。这就叫做“贤者难知”。

第二,采取“类进”之法进贤。所谓类进之法,就是用人以群分和物以类聚的方式去选拔人才。他说,一般的凡鸟引不出凤凰,“贤不肖各有其类”。“从伯夷游者,必伯夷之所与也,无盗跖之徒也。”反之,与盗跖一块的人,也不会有伯夷之徒。正是这个原因。“若使盗跖主进,而望其所进之人有若伯夷者,岂可得哉!”因此,作为一国之明君,必须先在群臣之中选用大贤,将其放在重要位置上,并使其有职有权。同时,对于那些奸宄之徒的谗言坚决不予听信,而对大贤则“唯其言之是听”,“各以类进,则贤才不可胜用矣”。

同类推荐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 中华家训(第九卷)

    中华家训(第九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管窥《道德经》

    管窥《道德经》

    本书旨在向朋友们推荐《道德经》这部非常经典的著作。希望读者们读了它之后能够有所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发现和顿悟生活中的“道”,进而循“道”而行,成为“修善”,“有德”的人。
  •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歌德及其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认识歌德的范围和视野,推进了对歌德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探讨了歌德对中国的认识,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中国对歌德的接受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分析了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得到的评价和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以及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从歌德作品和思想那里所获得的启迪和思想源泉。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汲取先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精华,能够提高您的道德修为和文化素养;告诉您为人处世的真谛;拓展您的人际关系;完善您的言行;诠释为政之道。其目的是使您以阔达的襟怀、淡薄的心态、超逸的性情面对人生,像孔夫子教导的那样去寻找内心的清宁。
热门推荐
  • 玄灵九州

    玄灵九州

    经历了三生三世的秦鸿,为了复活自己所爱的女子,毅然决然的接受了天道的任务,与天道交易,踏上了一条补天之路。诡异的身世是否意味着不凡的一生,倾国倾城的母亲,闭月羞花的同胞妹妹,到底,自己该如何选择?这玄灵之局上,一场风云正在酝酿。命魂之玉,可召唤梦幻西游之中的十五大角色,然而……“为什么所有的男角色都变成女的?不过……”秦鸿仰天怒吼道,然后,瞬间双眼变作心形,“我喜欢!”
  • 余恋怀念

    余恋怀念

    你用你的余生来祭奠了爱情,我用了一辈子的时间来怀念我们的爱。你的脸庞,闭上眼睛就在我面前转呀转。我拿什么条件能够把你遗忘,除非我们从一开始就不曾爱过对方。
  • 网配之但为君故

    网配之但为君故

    林灼华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爱上叶澜的,也许是那声轻柔的浅笑,也许是曾经数个安静的下午里伊人的倩影,他只知道等他想起来要追溯原因的时候,他早已一头撞进叶澜不经意间织就的那张名为“情”的网,不愿挣扎,束手就缚。(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BOSS带回家

    腹黑BOSS带回家

    五年前,她看他倒在血泊中却悲愤离去。五年后,她带着一双萌娃出现,使他平静的生活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腹黑的小女娃常会溜进他的办公室,傲娇的男宝毫不客气地破坏了他一次又一次的相亲和约会。于是,他霸道地把他们的妈咪堵截在楼梯口狠狠壁咚,“这是你家宝贝逼我的!”
  • 逼恶成善:黑女配打脸史

    逼恶成善:黑女配打脸史

    博阳侯府的侯夫人肖伊人弄死了侧夫人和几个看不上眼的庶子后,继而被侧夫人的情人弄死了,然后悲剧的被流放到一个七品知县女儿的身体里,要死不死的,仇人相见了。场景:北王看了一眼‘娇弱’倚在软榻上的肖伊人,“替本王宽衣。”萧沐雪瞬间更加娇弱,“能为王爷宽衣是臣妾的荣幸,可臣妾昨儿偶感风寒,浑身无力,多有不便。”北王眼中快速闪过一抹笑意,纠正,“好好说话。”肖伊人瞬间坐直,一脸嫌弃,没好气的道,“你自己没长手啊?”北王一瞬间抱起肖伊人,大手不怀好意的将某人按在某个位置,暧昧的低语,“本王不但长手了,还能做更多的事,例如。。。。嗯??”
  • 弑神

    弑神

    斗气,魔法——这个有。亲情,友情——这个肯定有。爱情,美女——这个绝对会有。有美女?那擦边球呢?————这个真的没有。沧浮大陆,风云变换,斗气魔法华丽登场,凡尘俗世波澜四起,战争恢弘壮阔。一个斗气上的庸才少年,在这个纷乱的大陆上,翻云覆雨。在成长的道路上,弑神戮魔,扫尽一切。
  • 绝品护花保镖

    绝品护花保镖

    高手下山给女神总裁当保镖,保护任务不简单,第一天就是为美女总裁香艳治疗……守护御姐、邂逅漂亮女老师、和火爆警花斗法、与温婉小护士挑灯探讨医学奥秘、被校花小姨子无限崇拜,秦天的护花保镖之旅,多彩多姿。
  • 莫林的系统

    莫林的系统

    莫林,因为开发一款名为《创世》的游戏,被电击。穿越到异世界,然后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创系统”,从此以后凭借着这个神秘的“创系统”,莫林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开始了属于他莫林的神话。本人新人,有不好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 神中神

    神中神

    在我屠神的时候,请你们闭上眼睛,那过程,太血腥!
  • 瑶辰幻世

    瑶辰幻世

    何物,封天绝地。为何,空留叹息。怎堪,独孤一世。怎能,生世流离。终要,冲出束缚。哪怕,身死道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