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2300000011

第11章 湖乡中的姐妹花(1)

1965年7月,骄阳似火,在通往某公社的大道上,走着一位50多岁、干部模样的男子。他的身边跟随着两个上穿白色短袖衬衣、下穿灰色西装裤、剪着齐耳短发的少女。她俩兴高采烈,边蹦边跳。这位男子是县知青总带队干部王文明,东北人,为人豪爽热情。这两个小姑娘即是珞珞与珈珈。她俩坚决不考大学下农村的事迹登上了省报,省广播电台播出了她俩的录音讲话,全市照相馆也将她俩“革命到底”的合照放在了展示窗内供人们观看。两姐妹的革命行动,引起了有心人王文明的注意,他主动邀请两姐妹一起到他带队的县里去参观。之前她们两人已分配到荆门县独枣公社独枣大队,准备不日出发去那里插队落户。这时,省报报道了王文明所在县某公社下乡知青崔燕华为抢救落水贫下中农英勇牺牲的典型事迹。为了学习烈士事迹,两姐妹欣然接受邀请,跟随王文明前往该县参观烈士下乡的地方。

那时的下乡知青,分成若干大队。每个大队都由一名从城里抽调下乡锻炼的干部带队,全公社有一位总带队。作为W市大型工厂干部科科长的王文明,便是该县知青的总带队。

王科长首先带她俩走访了当地的公社干部。如花似玉的姐妹俩,走到哪里都会吸引无数双钦羡的目光,老老少少都忍不住要多看她们几眼。

“到我们这里来吧,我们这里正需要你们这样有志气的青年。”农村干部和男女社员,看着这对活泼可爱的双胞胎姐妹花,都纷纷极力挽留她们。

王科长更进一步激发她们的热情:“你们应该到我这里来,继承崔燕华烈士的遗志,完成她没有完成的事业。这里的农村还十分贫穷,你们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两姐妹被崔燕华的英勇事迹和王科长及众社员的热情所感染,决定放弃去荆门,改为到水乡来扎根。

1965年8月,珞珞与珈珈所在的两个学校分别召开全校欢送大会。她俩胸前佩戴着大红花,满脸带着“下乡光荣”的喜悦,笑着向所有欢送的人们招手。当天,W市火车站锣鼓喧天,歌声嘹亮。珞珞、珈珈及与她们同去插队的知青一行20人坐上了下乡南去的火车。她们欢天喜地,壮志凌云……下乡后,她俩被县团委作为农村革命干部的接班人来培养,还被内定为省知青办重点培养的全国知青劳动模范。为了多树典型,两处开花,县里还特意把她俩安排到了两个公社,以便参加各种类型劳模会议,多争取一个代表。好在这两个公社离武汉都很近,坐火车只要一个小时即可回城,随时都可以到城里来,为动员知青下乡助威鼓劲。

妈妈陈梅芬和继父胡中柱,也暗自庆幸她俩离家近,可以随时予以照顾。

下乡后,王珞珞担任了八人小组的组长,小组是清一色八个女生,叫“三八小组”。她们一人发一个竹床,春天潮湿,人在竹床上睡觉,就像泡在水里。八个姑娘是八朵花,她们白天劳动,晚上教生产队的青年唱歌、跳舞,办夜校和宣传队。生产队长是个非常幽默的人,因为八个女孩常常好几个同时来“好事”,所以厕所里常常是一缸红,生产队长就大唱:“红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搞得她们面红耳赤。

64届、65届高中毕业生下乡的知青们大多是W市各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因家庭成分不好,没考上大学而下乡,所以日后这个大队出了不少人才,比如李竹华当了副县长,李林当了农科所所长,等等。

王珈珈担任了十人小组的组长,小组一共五男五女,一起被分配到该公社五好大队的三小队落户。一座新盖的仓库,就是他们“知青点”的住所。五位女生住左边一间房,五位男生住右边一间房,中间是堂屋加厨房。

下到小队那天,十人小组的副组长方明明说:“我建议,我们小组叫‘红梅小组’一一我们要像梅花一样,不畏严寒,傲立风霜。”

方明明是珈珈高中的同学,同窗三年,她们在一起跳伞,在一起编排全班文娱表演节目。方明明是一个颀长俊美的姑娘,弹得一手好钢琴,成绩全优,是位多才多艺、难得的人才。

“好!梅花象征不怕任何风吹雨打、霜冻雪飘,傲然挺立,冰雪洁净。我们小组十个人就像十朵梅花要在农村生根、发芽、开花。”

珈珈和其他人都认为这个名字起得棒极了。

每天一早,他们踏着甘露,披着晨曦,昂首挺胸,跟着社员列队出工。中午,他们顶着烈日锄草。珈珈的腿被蚂蝗咬过以后,大腿沟溃疡兼发高烧四十度,也照常出工。每晚收工吃过晚饭后,珈珈又要去大队部开会,或者教大队青年唱歌、跳舞。珈珈和方明明还办夜校、组织宣传队……整个大队被她们搞得生气蓬勃。这年,珈珈领导的这个大队团支部被县里评为优秀团支部。

寂静的夜晚,繁星闪烁,珈珈仍在煤油灯下学习毛泽东选集,写日记。不久,全县知青组织了知青宣传队,珈珈又被任命为宣传队队长。在当地驻军支持下,他们吃住都在部队基地,借用军队礼堂排练节目。珈珈、方明明都是宣传队的骨干和主演。宣传队自己作曲、编词、写诗、编剧、弹唱编舞,人才济济。人们称赞他们编演的节目已经达到了专业剧团水平。

1965年,王珞珞、王珈珈两姐妹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知青,参加了全省上山下乡知青报告团,到W市各中学、街道、单位去介绍下乡的情况,鼓励青年走上山下乡之路。1966年,有传闻说,她俩被省知青办公室选为全国知青劳模,某单位准备在全国知青代表大会于北京召开时,安排她俩站在毛主席身边--毛主席接见知青代表,一边站珞珞,一边站珈珈哩!

平日里,王珈珈热情帮助有困难的贫下中农做事,所以,队里的老老少少都喜欢她,有什么心里话都对她讲,甚至有些干部仗势欺人的事也告诉她。

由于省报及各大报纸的登载及电台的广播宣传,她们俩的事迹被各方知晓。她俩的口才都不错,作报告时,可以不看稿子连讲几个小时,而且生动、风趣,所以,很多中学都找省知青办点名请她俩去作动员宣传报告。频繁的外出开会使得她们不能经常和小组的同学一起下地、出力、流汗,小组同学渐渐用一种陌生的眼光看她们。王珈珈小组中,她和方明明是高中毕业不考大学下农村,另外三个女生和一位男生是初中毕业不考高中下农村。这样,开会、出外搞文艺演出等都是王珈珈和方明明出马,轮不到那些初中生,他们只能在乡下“苦力干活”,久而久之,后者就产生了“初中生不如高中生”的不满情绪。其实,珈珈、明明她们内心也很苦恼,很矛盾一一她们并不情愿三天两头进城开会,可上级通知来了她们不得不去。

“王珈珈,你刻苦努力,表现优异,写份入党申请书吧。”一天,大队党支部马书记对她说。

珈珈一听,欣喜若狂,这不意味着党组织认为她已经符合共产党员的条件,可以入党了吗?

于是她连夜赶写了入党申请书。

1966年5月,全国知青劳模代表大会尚未召开,一场历经十年的大运动就开始了。

邻近乌龙泉公社有个叫柴明腾的知青,由于他父亲在台湾,是国民党高级军官,所以他没有考上大学,来到了农村。在知青宣传队排练节目时,他和王珈珈很谈得来,常托人带信、带书给王珈珈。柴明腾因为父亲的问题想不通,托人带了封信给王珈珈,约她去省图书馆门口见面,想找她谈谈。这件事被公开后,给王珈珈带来了麻烦。晚上,她俩含泪望着天上的繁星抱在一起,轻声唱道: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她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暗明心志。凑巧的是,正当她俩提心吊胆等待第二天的批判会时,她们的高中同学杨力、黄志宏、徐伟利等专程来看望她们,得知此事,全都哈哈大笑。

“你们算什么资产阶级权威?你们在乡下一点都不了解外面的形势。”徐伟利说。

“走,你们马上跟我们去北京看看。”黄志宏当机立断地说。

高中同学的话犹如火炬照亮了王珈珈和方明明的心,她俩决定跟他们一起进京。第二天早上,为防不测,王珈珈和方明明决定分头行动。她自己假装送同学先走,经过公社时,叫上了姐姐珞珞。大家在火车站会合,很快他们就登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这是她们第一次到北京。北京的十位高中同学热情地接待了她们。在同学们的陪伴下,珞珞珈珈两姊妹参观了长城、十三陵、故宫、天安门等名胜古迹。

1966年5月29日,清华附中的十余名高年级学生聚集在圆明园旧址,讨论当时的形势,决定统一使用笔名“红卫兵”来“保卫毛主席”。紧接着全国各地的“红卫兵”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首次接见了红卫兵。

“我想参加天安门广场游行,见毛主席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心愿。”王珈珈说。

“听说为庆祝国庆,毛主席又要接见红卫兵,而且晚上在天安门广场还有庆祝话动,我可以把你们带到我们清华大学队伍里,参加这次活动。你们看怎么样?”张明建笑着说。

“太好了!太好了!”王珞珞、王珈珈和方明明高兴得大叫起来。

她们俩在高中同学张明建的帮助下加入了清华大学的游行队伍。当队伍走过天安门广场时,她们看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她们招手。游行队伍沸腾了,大家跳跃着,欢呼着,王珞珞、王珈珈和方明明激动得热泪盈眶。“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她们拼命地喊,嗓子都哑了。

“我还要再看看毛主席!”王珈珈没命地拉着王珞珞同方明明再绕道跑回广场。她的鞋被踩掉了,光着脚,什么都不顾,只拼命跑着,只想再看看毛主席……

怎样才能做上山下乡的“扎根派”呢?生性单纯而又倔强的两姐妹又选择了一条“不当知青做典型,老老实实当农民”的道路。

她俩经热心人介绍,双双离开了原来的知青小组,一起转到公社最穷最远、人称“湖南棚子”的湖区三小队落户。这队的社员全部是解放前逃荒来湖北安身的湖南人,他们爱整洁,风趣,好客,有“淑女”主动来,当然求之不得。她们很快从“知青点”搬到了小队仓库,在两间空房安了家,开始过上一种新的农民生活。除了参加劳动外,还教湖南伢子们识字,组织文艺宣传队的活动。成天风里来雨里去,在真正的农民中间“摸爬滚打”,彻底告别了知青点小组半农民、半学生的生活。她俩慢慢地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也爱上了这里的父老乡亲。年底分红,她们第一次拿到自己亲手劳动的果实一一分到78元钱。她们用这些钱,在社员们的帮助下,自己盖了两间茅屋。一间住人兼书房,一间当厨房兼堂屋。屋前屋后,还种上了青桐树、椿树、香树、竹子等。农舍茅屋周围,一派郁郁葱葱、茂茂盛盛的景象。她们还在门上贴了一副当年董加耕的名联,上联是:“身居茅屋,眼观全球。”下联是:“脚踩污泥,心忧天下。”横批是“扎根农村”。

在这里,两姊妹第一次受到了老乡们实实在在的“再教育”。他们文化知识不高,但是对历史知识和当今政策都心知肚明,而且天不怕地不怕,敢于对时事政治评头论足、说三道四。

一天,她俩和社员们在村口插秧,休息时就坐在一家农民家门口聊天。这时一群鸡走来寻食。

“看那儿!两只鸡在背驮驮!”王珞珞和王珈珈好奇地大叫起来。

人们顺着她们的手看见一只公鸡正骑在一只母鸡身上,拼命使劲。

大家哄堂大笑。

“这两个傻妹子哟,那不是什么背驮驮,那是配种。”

她们两人一头雾水,不明就里,但隐约猜出可能和男女之间的事有关。两人一下子脸涨得通红。由于当时学校没有生理课,市面上又没有这方面的书卖,她们家中又全是女孩,父母也从来不讲这方面的事,她们还以为只要男女睡在一张床上,就会生孩子哩。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又快到春节了。一天,天下大雪,王珈珈一人在家睡觉。睡得正香时,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珈妹子,快开门!我堂客要生孩子了!”

她急忙翻身穿好衣服,一个箭步跑去开门。

只见小队青年董明荣急着讲:“快去帮我!天下大雪,来不及叫接生婆了!”

她赶紧三步并作两步随他跑到他家。只见他堂客咏香嫂子躺在床上,疼得满头大汗。

“快烧水!”董明荣说。

她赶紧烧开水。里间屋又传来喊声。

“快来帮忙,孩子快出来了。”

她又快步进屋,只见一个血糊糊的小孩头已出来,她惊呆了。

“还不快拿剪刀来剪脐带!”董明荣急促地叫着。

“这剪子要消毒才行,不然容易得破伤风的。”王珈珈虽未见过这场面,但这点常识还是有的。

“快!不管那么多了,孩子已掉在地上了。”

她颤抖着双手,拿起剪子,照他的吩咐,剪断脐带,又用热水帮产妇和小孩把身子洗干净。

咏香嫂子望着孩子虚弱地说:“谢谢你呀,珈妹子。”

王珈珈为自己能给农妇出点力感到无限欣慰。这种事在城市是绝对遇不到的,因此给她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她似乎通过参与“接生”,悟到了一个女人的人生艰难与幸福。

每天清晨,当东方现出一片浅紫色的鱼肚白,山峰浸染了曙光,山头上抹着胭脂色的霞光时,在水乡湖畔总能听到她俩那悠扬的歌声:

马儿啊,你慢些走啊,慢些走呵,我要把这壮丽的景色看个够。

肥沃的土地,好像是浸透的油,良田万亩,好像是用黄金铺就。

当傍晚的西天缀满鲜艳的彩霞,夕阳收起余晖,原野上开始凝聚在一片灰茫茫的雾气时,同样又会听到她俩那轻松欢愉的歌声:

坐上了大卡车,戴上了大红花,城里的年轻人,湖南棚(塔里木)来安家。

来吧,来吧,年轻的朋友,亲爱的同志们,我们热情地欢迎你,送你一朵玫瑰花,送你一朵玫瑰花。

她们组织的农村文工团活跃在各村各乡。每当各村贫下中农家有婚庆生日,总是请她们去演出。

这里少有欺骗,少有奸诈,少有吹捧,这里的人们默默无闻,平淡如水地生活着,但却洋溢着无限温馨和纯洁无华的人间真情。

王珞珞与王珈珈两姐妹,老老实实地在农村干活,一直把北京下乡知青侯隽作为心中的楷模。为了更好地扎根农村,发挥新时代青年人的作用,她们趁冬闲还专程去河北省宝坻县访问了侯隽。

此时,侯隽刚刚新婚不到一个月。她丈夫也是回乡知青,体格健壮、皮肤黧黑,眼睛明亮,笑时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但在人面前不善言辞,显得木讷,一眼可看出他是一个老实忠厚的庄稼汉。

为迎接她俩的到来,侯隽特意“赶走”了丈夫。她们三人齐头睡在坑上,聊了一晚。

“侯隽大姐,你们俩人的生活环境、出身背景完全不同,你们合得来吗?”王珈珈问。

侯隽微笑着认真地对她们说:“每当我们两人有不同想法时,我总是检查是否因为自己出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因为自己身上的资产阶级烙印而与他产生了差异。我总是调整自己的想法,按他的想法做事。”

第二天一早,姐妹俩告别了侯隽一家。临行前,侯隽祝愿她俩在农村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还送给她俩一只红色的塑料网兜作为纪念。回武汉的火车上,她俩激动地回味着这一切,计划着将来。她们立志学习侯隽,也要在农村与贫下中农结婚,在农村干一辈子革命。

同类推荐
  • 马丁·伊德

    马丁·伊德

    《马丁?伊德》以十九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年间的历史风云为背景,通过露辛达一家四代人的命运,尤其是对露辛达追求与失落、沉浮和哀乐以及漫长的痛苦经历的细腻描述,从一个侧面勾勒出新兴澳大利亚的崛起和老牌英帝国的衰落。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
  • 施公案(中)(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施公案(中)(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施公案》又名《百断奇观》、《施案奇闻》,是以清人施世纶(小说为施仕伦)生平为原型,敷演而成的一部公案侠义小说。施世纶,字文贤,清康熙年代人。
  • 遍地开花

    遍地开花

    黄四想象得到老古的尴尬处境。叶灵是被拐卖来的,这事,闫书记不知道,李县长更不知道,而老古知道却没说。现在闹得沸沸扬扬,自然影响到了李县长和闫书记。李县长训闫书记,闫书记训老古。
  • 滴血的刺刀(上卷)

    滴血的刺刀(上卷)

    驻守赣北会埠地区的国民党六十军某团一连在连长陆蕴轩、副连长扬尚武等人的率领下,奉命全连驻守某个无名高地,伏击负责日军供给会埠主战场上主力部队的一支运输车队。怎料情报出错,护送车队的日本士兵足足有一个步兵大队,人数近千人,而且配备有中型坦克和步兵炮等重型武器,并且指挥官是拥有日本贵族血统的藤原日次郎大佐。骑虎难下的陆蕴轩等人为了完成军令,不得不硬着头皮向日军发动攻击。
  • 饥饿百年

    饥饿百年

    聪明文弱的父亲被疯狗咬死,美艳多情的母亲不堪凌辱吞毒自尽;不满五岁即沦为孤儿的何大,四方流浪,历经辛酸,梦想回归自己的根——何家坡。为争夺那块狭小而荒凉的生存之地,何家坡人的祖先曾碧血洒地,白骨撑天。当何大最终在此定居,世仇的阴云立即笼罩了他,加之动荡频仍,灾荒接岁,贫穷和困顿像流沙一样将他掩埋;然而,为了这片能生长庄稼和让他生儿育女的土地,为了人之为人的尊严,他挣扎着,卑微而坚韧地生活着。当云开雾散,他才蓦然发现,自己拼争一生换来的东西,正经历着他无法逆料更无法左右的深刻变迁……
热门推荐
  • 重楼玉钥续编

    重楼玉钥续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唐宫美人夺天下:武媚娘传

    唐宫美人夺天下:武媚娘传

    为救初恋李牧,14岁的少女武如意入宫,在净初池畔畔遭遇当朝天子李世民,武如意的一句话竟改变了李家王朝的江山,从此她成了霍乱宫闱的妖女。死亡、酷刑笼罩着她,疏离、谎言包裹着她。她被赐名武媚娘,一步步在宫中行走,韦妃的残酷、杨妃的伪善、徐慧的背叛、长孙无忌的忌惮、李世民的选择……这一切差点将她逼上绝路。和当朝天子分分合合的虐恋让她明白爱情不能保护自己,要活下去,唯有权力,从此,她走上了不归路。但她忘了,身边还有一个守护她多年的李治。再次遭遇爱情,如今,要在江山和真爱中做出选择的是她自己,武媚娘该何去何从!
  • 破译孙子兵法

    破译孙子兵法

    本书以《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单元,分析现代意义上的《孙子兵法》到底有哪些实用性的内容,广涉领导文艺、处世之道和经商之技。
  • 盛夏白雪

    盛夏白雪

    大灰狼自以为是地认为受了伤的兔子不可能跑得掉,却没想到一头豹子会前来搅局。陈越东在错过了乔夜雪之后才明白自己早已爱上了她,只是用尽手腕的强留能不能挽回她越走越远的心?
  • 快捷粥品

    快捷粥品

    本书精选粥品的10种技法及100种营养功效知识,附以做粥品的100种小贴士,读者既能学到做粥品的基本技法,又能了解相关的营养知识。照本习读,新手亦能做出郁香味美的各式粥品来。
  • 邪王宠妃:腹黑七小姐

    邪王宠妃:腹黑七小姐

    简介:她就是一个刚入门的小佣兵,一次任务中摸到一枚丑不拉几的戒指之后她穿了。穿了就穿了吧,不想没爹没娘没靠山,还被丢弃在深山?不过这丑不拉几的戒指里怎么住了位臭脾气的老大爷?还要教她炼丹炼器练魂力?某天再回深山历练,一不小心捡回了一只传说中远古凶兽,再不小心又捡回了一个长得人神共愤的妖孽美男。“妖孽!你在我这混吃混喝这么久,本姑娘看上你了,决定要你以身相许!不服来干!”某妖孽闻言欺身上前挑着她的下巴,吻上她的唇瓣打上自己的烙印:“本尊求之不得。”
  • 逆武凡途

    逆武凡途

    寻天路,逆天道,一代苍茫,谁主沉浮。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乱世缠绕,绕不乱他执着的心。雾气掩遮,遮不住他坚毅的脸庞。他在寻求真相的路上发现人性的本质,从一个热血执拗的少年变成一个冷酷不羁的“老者”,真相路漫漫,唯有道唯一。
  • 李鸿章全传: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全传: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李鸿章全传》的作者之一梁启超曾经说过“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而李鸿章在许多略知历史的人眼中肯定是“谤满天下”,果真应该如此吗?
  • 学霸女王

    学霸女王

    杜同学:韩汐,你的梦想是什么?韩汐:初级梦想吗?成为学霸!杜同学:还有高级梦想?韩汐:嗯,高级梦想是成为学霸的基础上找一个暖心骑士。杜同学:哟,看不出来,还挺那啥。……韩汐:继续问啊?杜同学:问什么?韩汐:……(一脸黑线)那我直接说吧,我还有一个终极梦想,那就是左手潇洒王子右手暖心骑士。
  • TFboys之我的小妹

    TFboys之我的小妹

    本故事纯属虚构:她是王源的表妹,有一个在SM公司的艺人爆红明星姐姐,却是个实实在在的韩饭。她有时冷冷的,有时萌得祸国殃民。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算个完人。她和她的姐妹们,会和TF碰出怎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