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9700000022

第22章 八千里路云和月

记不清开过多少会了,也记不清到底讲了多少课,七年美路,除了示范、OPP、邀约、跟进、打货、送货,剩下的就几乎全都是关于开会的记忆。

我是个爱学习的人,还没做美路的时候就常常跑去听美路的课,一方面是给雅涵面子,一方面也想兼收各家之长,毕竟做旅游的人要成为杂家,什么都要懂上一点才好。有时候雅涵好久不给我电话,我还会主动问她有没有课,好安慰一下她那颗受伤的心灵。

刚入美路时,团队弱小,甚至没有能力自己开课,就跑到旁部门去蹭。记得加入美路的第二天,跑去旁部门潘主任在黑牛城道的家庭聚会,那天的主题是“如何从9%上银章”。乖乖,那时我连货都还没打,幸亏没听死,那时我的生命力可真是够顽强。

在美路,你是什么奖衔就该听什么阶段的课,超越级别听更高阶的课,被“毒死”的几率是很大的。一方面是因为你在美路中经历尚浅很可能会消化不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你还没有更高阶的身份、心态与既得利益。

不管怎样,能有课听就是我那时最大的幸福,特别是在做美路的第一年,每天面对种种冷遇,一回到家里就开始盼望中心聚会(即每周两次的晚间例行培训)的日子。我几乎一直是超越阶段在学习,作为团队的拓荒牛,那是我们当时无法逃避的责任。

美路的第三个月,经过雅涵的不懈努力,上海的杨老师终于可以给我们一些票去参加她在上海的会议了。我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杨老师(1998年前美路中国的传奇女性,璀璨国际第一户DD,美路华东区第一户钻石,2004年双钻)。那是一位很睿智的女性,充满了人性的洞察力,从中国到澳洲再回到中国打拼美路的人生也充满了传奇。从那之后一年,我们经常能够去上海聆听她的教诲,杨老师也曾是我美路路上一位很重要的人生导师。

那时流传最广的就是雅涵的求学经历,因为离杨老师太远(中间有1户明珠、2户翡翠),因为拿不到明珠奖金,所以我们做得再大跟杨老师的关系也是不大的。于是,在雅涵还是个3%的时候,就可以变卖首饰一年去上海七次,这种极度渴望成功的精神最终感动了杨老师,当然,这种精神最后也导致了我们感情的失败。

从天津往返上海一次是辛苦的,因为没钱,就只能坐硬座、啃泡面,住酒店一般也是六个人一个标间。当然,酒店也没少找我们麻烦。会议期间几乎是很少睡觉的,会后还有会后会(即晚上培训结束后的跟进会),会后会结束后还有领导人单独沟通,回到酒店大家还要卧谈个把钟头,畅谈下人生理想什么的,不到凌晨三四点不可能罢休,而第二天还得早起继续开会。说真的,没点死都要成功的精神,一般人是根本熬不住的,美路人形象地把这种事叫熬鹰——熬得住的就是老鹰。呵呵,多么贴切啊!想成功?熬鹰先!

熬鹰于我还在其次,不断增高的会议成本那才真叫人吃不消。去一次上海六百多元,去一次广州八百多元,早先那会儿大会门票还是三百元呢,这是我美路早期压力最大的一块。办法其实就一个字:借!

很多大会都是一票难求的,通常情况下是雅涵从领导人或旁部门那儿一次性拿多少张,然后我们每人再分包,我们拿到票后再进一步分包。如果等你统计完有多少部门能去、有多少新人会来,黄花菜都凉了!这时代变化快,没人会等你!所以,每逢大会,我们都是没有约人就先买票的。等拿到票后,再想办法把和这些票相对应的人一一邀约过来。很多时候,一些朋友被身边的美路人死拖活拽,就是因为如果没人去这些票就全得打水漂。几十上百元一张,那些票都是钱啊,不管去的人能不能出来,起码内心对自己有个交代吧。人约黄昏后,鸽子满天飞!凡是做过美路的朋友,想必体会都很深吧。

会算是开完了,可最挠头的事儿接着就来。开会的票是你买的,可约了那么多新人钱该找谁要啊?全部自己掏,下次就开不起会也约不起人了;找朋友要吧,人家会说是哪个让我来的哦?这是笔很难理清的人情债。如果朋友听了大会动了心,找他要钱还在情理之中;可对方完全是冲你面子去的,那这个单恐怕还非得由你自己来埋不行。美路人花在这上面的钱可真是海了去了!后来,雅涵告诉大家,如果你很看好一个人,那就你替他买票,出来一个不就全都赚回来了吗?然后就开始举我的例子……

这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日子过了一两年,等到了2003年8月,我们终于拼上了翡翠,上面所有的领导人一夜间都惊奇地发现,当年那颗毫不起眼飘落天津的小种子,不仅发了芽,居然还开花结果了。于是,我们几乎一夜间得到了所有领导人的青睐。远在广东的陈钻不仅允许我们继续参加他在广东、广西的大会,还会帮我们弄广州周先生的门票,甚至还能动用他的关系搞到陈先生在全国各地的大会门票;上海的杨老师也及时伸出了橄榄枝,不仅要求我们参加她华东地区的每一次会议,而且还要在大会上分享、主讲。

从搞不到票到大把票一下子堆到眼前,我们也傻了眼,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可上面谁的好意都不好拒绝也不能拒绝,不是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跟着成功者的脚步”吗?从此,我们开始了紧跟四位先行者的漫漫征程。

从北国松江之滨的冰天雪地到南国两广的绮丽风光,从华中丘陵的鱼米之乡到长江三角的都市繁华,哈尔滨、北京、廊坊、唐山、济南、南京、镇江、常州、昆山、上海、杭州、广州、深圳、佛山、茂名、湛江、南宁、南昌……两年间,我们带领团队南征北战,在一个个城市印下团队的足迹,锻造出一只铁打的营盘,也拉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多少钱啊,我自己粗略一算,七年怎么也不会少于七八万元吧,这还不算后期我给别人讲课自己不掏路费的会议。

那两年,我们几乎每个月都要带队出征,这还不包括我们自己在本地和周边组织的会议以及日常的学习。每次从外地回来,我们都会在中心的学习上组织分享。要大卖特卖“后悔药”,让那些这次没去的伙伴们把肠子都悔青——这就是那时雅涵对我们的最高指示。

上手杨老师是皇冠大使周小姐和陈先生的直接前排,可偏偏杨老师和陈先生私交极差,几乎就形同陌路了。作为深度,我们不了解当年在澳洲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两位大领导的矛盾不可避免地波及了我们这些小毛毛(即上手领导人麾下奖衔不高的小部门)。杨老师最终还是知道了我们瞒着她参加陈先生大会的事,她厉声要求我们必须立刻断绝和陈先生的一切往来;而陈先生也知道了我们还跟着杨老师,他也委婉地表达了我们必须尽快作出决断的想法。

雅涵陷入了深深的矛盾,那时我们常会在一起商量跟会的事。我坚定不移地主张放弃杨老师转跟陈先生,毕竟我们没有那么多资金和时间,毕竟美路还是个生意,跟着陈先生才能更快、更高、更强。雅涵在理智上是清楚陈先生格局的,但早期杨老师在感情上的投入让雅涵犹犹豫豫始终难以决断。团队终于陷入了无止境的文山会海,新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有选择性地参加,但主任们既要带头也要带队,这直接导致了团队的主任们在经济上日益破落。

而更糟的还在后面。由于陈先生和杨老师在格局和思路上大相径庭,导致我们一会陈先生的思路,一会杨老师的方法。在上钻的过程中这种方向上的混乱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牺牲。我开始越来越感觉到雅涵不是个合格的领导人了,我们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也在日益扩大,这也是导致我和雅涵2004年4月第一次分手的原因之一。

2004年9月,团队一下子上了两户钻石,这在当年的美路北方区也是绝无仅有的。但半年后团队就开始陷入无序的混战和动荡,可以说,冲奖衔补货、无止境大会、运作思路混乱以及领导人死不认错最终压垮了这支曾经创造神话的队伍。团队,其实是被活活拖垮的!可怜那时我们还整天喊着创办人家族成员、皇冠大使陈老板(皇冠大使周先生的领导人)的那句名言:速度决定一切!

再后来,我们开始规定新人可以三个月参加一次外地大会,当年锁定目标冲奖衔的领导人仍需每会必到。可一切都来不及了,两年间累积下的无数矛盾在一夜间喷涌而出。堡垒,总是最容易从内部开始瓦解的,这是后话。

2005年,已经是钻石的牛经理一个人悲愤地离开美路成为“尸体”时,我领命前去抢救他,他恨恨地对我说:“不开大会死得快,开了大会死得惨!”而我,只有沉默。是的,他的团队有很多平凡的大妈踏踏实实地卖东西,做得很开心也很知足,可开完大会后就不切实际地渴望“飞机大炮”了。大会无止境地放大了一个人的梦想,可现实又会把他们从云端结结实实地摔到地上,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不是很多人可以承受的。承受不了,就只有成为“尸体”。

八千里路云和月,七年功名尘与土,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同类推荐
  • 金话术:一看就会的说话指导手册

    金话术:一看就会的说话指导手册

    本书依照实用说话的对象与情景场合,分为“青春校园篇”、“火拼职场篇”、“浓情蜜爱篇”、“多味生活篇”、“说话工具篇”,分别提炼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见的若干情境,通过情境特征分析、情境话语功略、金玉良言、情境小TIP,介绍处理各种状况的”标准话语“。包括职场如战场,麻辣话语主攻心为了幸福,必须这样说给平淡生活加点料等篇目。
  • 20几岁学点交际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交际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交际学》内容简介:21世纪,什么最珍贵,人,21世纪,什么最难得,人才,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际网,每个人都期望成为人才,而人才的背后必须要有强大的人脉网,而促成这一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个人的交际手腕,与上司交流需要机会,与同事沟通需要技巧,与朋友攀谈需要口才,求人办事、化解矛盾、加薪晋升……这些都需要你具备高超的交际手腕!
  • 奥运励志故事:青年版

    奥运励志故事:青年版

    本书系人生观青年读物,选取了奥运感人的励志故事,结合青年的生活学习,列举大量案例,激励青年奋发向上。
  • 创新的开拓(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创新的开拓(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俗话说,为人一师,再生父母。在人生的旅途上如果有一位恩师能够指点迷津,提携你共同走过漫漫人生之路,那么你的内心将不再孤独,你的前途就会充满光明,在这一点上,清代著名的官僚曾国藩就有一套成功的做法。人们在步入社会之初,往往有许多问题搞不明白,要摔几个跟斗,交一些学费才会变得成熟起来。这时,如果虚心地拜几位恩师,学一点知识,得到一些呵护,那么,立足就会快些、稳些。一般来说,凡是举止威严、诚实通达的人,就可以尊他为老师;如果仅仅是博学典雅、会做文章的人,则可以与他结为朋友。这样,你的人生道路就能够变得平坦而光明。
  • 用沟通代替争执

    用沟通代替争执

    这是个沟通的年代,两国的争端,不应该用打仗解决;夫妻有矛盾,不必破口大骂;这次生意不成,下次还可以合作;会议上“水火不容”,可以沟通后“共同改进”……只要我们有爱心、有耐心、有诚心地去沟通,这世界必能和谐,这社会必能进步!本书提出“用沟通代替争执”的理念,就是力图让每一位读者将本书提到的70个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让生活变得和谐,让人生变得快乐!
热门推荐
  • THE GERMAN IDEOLOGY

    THE GERMAN IDE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酷摄政王独宠夫

    冷酷摄政王独宠夫

    她没有名字,只有一个代号,魅。冷心冷情,却唯独爱她的同胞妹妹,只希望她和妹妹能好好的生活。一次任务却打破了她的希望。再睁眼她成为北辰国摄政王独女,可刚感受到了温暖上天却把它从她的生命里夺走,她又回到了冷心冷情的状态。一次意外让她遇见了他,从此天地不负。
  • 圣域九重天

    圣域九重天

    上古时期,各路神邸为争夺九重天之主传承而爆发纪元之战,上古诸神陨落,诸多仙界支离破碎,传承之芯化为种子寻求有缘人,踏上征途接受传承,统御万千仙界。他是族长之子,进入天霄门修炼,为获得天霄飞升诀而勤奋修炼,不凡的资质被圣子嫉妒,阴谋陷害,曹无敌毅然不惧,闯秘境,寻机缘,把妹子,飞升仙界,夺取造化...他是不吐槽会死星人,拥有强到爆表的‘吐槽能量’他是丹道大师,求丹药之人络绎不绝,却鲜有人能成功求得丹药。众人皆知,他从不差钱!很护短,很讲义气!身边从不缺美女,追随者!得罪他的人三条路走,要么自残,要么自尽,要么被镇压奴役一千年!
  • 灵异之随笔杂谈

    灵异之随笔杂谈

    一些随笔写下的灵异短篇,希望大家可以多多观看。
  • 你若为王我必为后

    你若为王我必为后

    她在现代是一个特种兵,因为机缘巧合魂穿古代,却不幸父母被流放,家被抄。于是她走上了为父伸冤,斩奸除恶到道路,当她遇到了当今的太子殿下,她还必须要不断完美自己,不断和偷窥他的女人斗智斗勇,终于他君临天下,她能并肩与他站在一起,你若为王,我必为后。
  • 终末世纪录

    终末世纪录

    最终的灾难,以人类的灭亡告于段落。但是作为潘多拉的寄生者,白雾原本应该死在了与潘多拉的最终之战。却因为最后关头觉醒属于自己的超能而得以重生。“末日……之前么?既然,我已经拥有超能,而且还回到了过去,我不会,再让一切重演!等着吧,潘多拉,我还会再次将你寻回,然后,终结这一切……”
  • 无声的惊雷(原创经典作品)

    无声的惊雷(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上级

    上级

    大学校长上任不久就被“双规”。尔后一系列事件轮番上演,校区征 地、资产重组、外商投资、大学扩招等等,先后将副省长、教育厅长、组 织部副部长、公安厅副厅长等诸多官员卷入其中。 “上级”,这一团混浊里面的一个虚无而又实在的方向,所有人都在 等待,仿佛“上级”可以解决这一切。政协委员黎江北在调查案件的时候 ,他没有……
  • 同桌的她

    同桌的她

    柳怡萱和陈熙敏是丹水池小学的五年级1班的学生,柳怡萱是班长兼语文科代表,而陈熙敏是班上有名的小痞子,他们虽然是同桌,但是私下总是水火不相容。一次陈熙敏的好朋友告诉他,柳怡萱在班主任那里打他的小报告,他十分生气于是想整整柳怡萱,让她知道自己的厉害,就在下课的时候偷偷的在柳怡萱的笔盒里放了一个整人玩具。柳怡萱上课打开笔盒时发现一只毛茸茸的的东西,受到惊吓,被张老师发现批评了她,柳怡萱委屈的哭了,陈熙敏看到柳怡萱哭了,而自己的阴谋也得逞了,于是偷偷的笑了。过了几天,柳怡萱发现陈熙敏上课总是打瞌睡,于是小心提醒他,用铅笔头扎了他。后来柳怡萱在卖学习资料的路上发现陈熙敏提着饭盒走进了医院……
  •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和《黄石公三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在宋代,与《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宋神宗举办“武学”,培养军队的高级将领,即以“武经七书”作为军事教科书。《六韬》和《黄石公三略》从此成为军事将领的必读书,流传很广。对当代和后代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形容兵家谋略,往往以精通“六韬三略”归之,或经称谋略为“韬略”,揆其本源,即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