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4900000017

第17章 智慧亮剑,抗倭斗士——“将儒”将军戚继光(2)

经由这几次的战斗,浙江的倭寇主力几近消灭殆尽,被杀死者、溺死者多达五、六千人,其余倭寇闻风丧胆,纷纷逃散。台州战役之后,浙东倭患大大减轻。是年五月,自宁海逃跑的倭寇聚众3000多人在长沙(今温岭东南)登陆。戚继光水陆并进,于20日突袭倭寇。倭寇大部被歼,只有300余人乘船逃跑,后被戚继光所遣水军消灭。此战缴获兵器3240件、船只11艘,解救百姓1200余人。

此时,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也在宁波、温州一带大败倭寇。戚家军威名远扬,倭寇闻声无不惊惧溃逃。同时,由于戚继光抗倭有功,被升任都指挥使,并又新募兵士3000名,使戚家军增加到6000名。有了这样一支军队,浙江的海防更加巩固了,倭寇们心惊胆战,给戚继光取了个名字叫“戚老虎”,并惊叹:“戚虎来矣!今而后始知犯华之不利也。”浙东倭患也即告平息了。

(第四节)智勇并施,扫平倭患

在荡平倭寇的最后几年中,戚继光因为战功卓越,升任为都指挥使。与此同时,倭寇变得更加的狡猾而且行踪飘忽,针对这些情况戚继光用他的智慧创造了对付倭寇的独特战术和阵法,他率领他的戚家军在福建境内一次次挫败试图反扑的倭患,直至完全荡平东南沿海的倭寇。这其中更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到戚继光文武兼备的风采,尤其是那些变幻莫测的计谋。真不愧“一代儒将”的美名。

入闽缴寇巧破浅滩

公元1562年戚继光被调往福建平倭。这一年的农历7月,他率领6000戚家军,从温州的平阳披荆斩棘,穿越300里的偏僻小路,进入福建。侵扰福建的倭寇,主要集中在横屿、牛田和林墩三个据点。横屿是倭寇的大本营,而倭寇的头目则在林墩扎营。

8月,戚继光决计先破横屿,再乘胜破牛田,最后捣毁林墩的寇巢。横屿是宁德县城东北的一个小岛,离岸十里,四面皆水路险隘,岛上建有木城,周围还构筑许多坚固的防御工事,1000多名倭寇结营于此,凭险据守。附近的宁德、福清还有1万多名倭寇,他们互相应援,很难对付。

戚继光先命张谏、张岳在横屿西、北陆上布阵,防止倭寇上岸;又命张汉水师在横屿东部海面游弋,防止倭寇从海上逃窜;同时,戚继光采用“硝枝弱干”的办法,先发兵进攻横屿对岸的张湾,并张贴告示实行招抚,迫使1000多名倭寇的胁从分子缴械投降。

接着戚继光挥师东进,直攻横屿。从海岸到横屿,中间连着一处浅滩,涨潮时滩没水中,一片汪洋,落潮时水退滩出,又是一片泥泞,极难通过。但这些对于勤于动脑、善于创造的戚继光来说是不算什么的。经过研究戚继光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来克服这种特殊的环境。

一个清晨,戚继光命令士卒每人背一捆草,把草铺在淤泥上匍匐前进,每个士兵都带上草束,乘着落潮,铺在泥滩上,匍匐前进,这样他们就顺利的渡过了这片泥泞的浅滩。戚家军奋勇冲上小岛后,有的施放鸟铳,有的挽弓射箭,有的投掷标枪,有的挥舞狼筅(狼筅,用长竹竿做柄的武器,前部留有密枝,梢部装有利刃。)、腰刀,同倭寇展开了肉搏战,不到半天工夫,横屿倭寇被歼无遗。

麻痹敌人奇袭杞店

中秋过后,戚继光又率领军队南下福清,直指牛田。牛田在福清县城东南30里,靠近海边。

它与周围的杞店、上薛、西林、木岭、新塘等据点连成一气,络绎30多里,势若长蛇。面对这种局面,为了麻痹敌人,戚继光又游刃有余的运用起了兵法战术。

他有意当众声言:“我军远道而来,需要先休整一些日子,养精蓄锐,再待机而动,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出师击敌的。”倭寇打听到这个消息,果然毫不戒备。可是就在第二天晚上,乘着天黑没有月亮,戚家军悄悄地从锦屏山开拔,快速奔袭杞店,将熟睡的倭寇斩杀殆尽。

接着,他们回师锦屏山,见有一队倭寇前来袭营,又设下埋伏,把敌人全部消灭了。然后,戚家军乘胜出击牛田、上薛等地的倭巢,戚家军喊声如雷、气势如洪。斩杀、俘虏了大批倭寇,残余倭寇纷纷向兴化逃窜。

身处险境镇定自若

戚家军在福清稍适休整,九月中旬又开始了新一论的进攻,向兴化府城(今福建莆田县)挺进,准备攻取城东20里的林墩。戚继光是一个极具智慧且善于用兵的将领。入城后,戚继光表面上闭口不谈战事,从容的拜客、赴宴,暗地里却布置士兵抓紧时间休息,准备随时出击。

到了半夜,他发出命令,摇响铜铃,把军队迅速集合起来,悄悄地开出城外,准备对林墩进行一次夜袭。不料,向导是个通敌分子,把他们引到一条溪水纵横,泥泞遍地的小道上。等他们逼近林墩,东方已经发白,他们的行动就被倭寇察觉了。倭寇马上进入防御工事,布置防守,并出动部分人马绕到戚家军的背后,两面夹攻。戚家军腹背受敌,处境险恶,一时阵脚大乱,士兵纷纷往后退缩。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戚继光站在路口,镇定自若地发出进攻号令,并手刃退缩的14名部下,以严肃军纪。将士又鼓起百倍的勇气,奋力往前冲杀。倭寇渐渐支持不住,四散溃逃。戚家军连克敌人60余营,斩杀倭寇960人,活捉倭寇大小头目13人,还有1000多名倭寇在溃逃时落水淹死。天明,兴化府城的居民扶老携幼,杀牛备酒,出城十多里,夹道欢迎凯旋而归的戚家军。

建祠筑像荡平倭患

戚继光胜利完成了既定的战略计划,率师返回浙江休整待命。路过福州的时候,当地父老在于山的平远台特地设下了酒宴,为他们庆功、饯行。在欢乐的锣鼓声中,戚继光率领着部下将领,通过了夹道欢迎的人群,踏着山石的小径登上了平远台。

他接过当地长官献上的美酒,一饮而尽,然后拱手作揖,感谢福建百姓对他们的支持和援助。

为了纪念戚继光的丰功伟绩,福建人民后来就在于山的平远台建起了一座戚公祠,在祠堂的大厅中塑了一尊戚继光像。

1936年,着名文学家郁达夫游览于山,缅怀这位民族英雄的光辉业绩,写了一首《满江红》

的词,词中写道:

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

至于今,遗饼纪征东,民怀切。

这首词,现在就镌刻在戚公祠的旁边,供游人吟诵。

戚家军返回浙江之后,倭寇收集残兵败卒,又攻占兴化府,占据平海卫(在兴化东南),继续残害福建的老百姓。公元1563年,戚继光再度带领戚家军入闽。第二年,他们在当地军民的密切配合下,彻底剿灭了福建的倭寇。接着,又与另一名抗倭将领俞大猷,协同作战,共同歼灭了广东的倭寇。经过十几年的战斗,东南沿海的倭患,终于被扫除了。

(第五节)文武兼资,将帅诗人

戚继光将军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高尚品格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更给我们留下了相当丰富而宝贵的财富。我们真的应该赞叹,赞叹他这么一位将领,赞叹他的那些战法、阵法,让人有一种匪夷所思的感觉,更赞叹他在文学上的高深造诣……总之,他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赞叹!

戎马一生颇多建树

戚继光在40多年的戎马生涯中可以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或在东南沿海扫灭倭寇,廓清海疆;或在北方练兵御边,使蓟门安然。堪称一代爱国名将。他智勇兼备、多谋善断,练兵有方。指挥戚家军“飚发电举,屡摧大寇”,甚至还出现过歼敌上千人,而“戚家军”却无一人阵亡的罕例,被誉为我国“古来少有的一位常胜将军”。

他不仅战功卓着,而且在军事理论上颇有建树,着有《纪效新书》、《莅戎要略》、《武备新书》、《练兵实纪》等几部兵书,其中,《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为我国古代十大兵书中的两部,在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世兵家所推崇。

精于巧思善于创新

戚继光的精于巧思,善于研制新兵器、创新战具,在军事的历史上也是出了名的。为军事兵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在出任参将镇守宁、绍、台三府之时,有鉴于倭寇习惯持倭刀近身肉搏,因此研制出一种以长制短的武器,也就是先前所提及的“狼筅”。他利用浙江遍地随手可得之毛竹,选用节密支坚的大毛竹的上半截,长约一丈五六尺,先将竹头削尖如利刃,旁边留用九至十一枝小竹叉制成。形状似扫帚的“狼筅”,妙用在于以长制短,既可以抵挡倭寇的短刀,也可以刺敌致命,即使倭寇刀法纯熟,也莫可奈何。因此,戚继光称此兵器为“行伍之藩篱,一军之门户”。

戚继光在平倭时期还发明了一种虎蹲炮。底盘有铁钉,可抓牢地面从而减少后坐力、提高命中率。一炮能打出百发炮弹,是实施高密度、大面积打击的利器。而且该炮体积轻巧、机动力强,对潜进山区的倭寇作战成效显着。

戚继光所创的战车部队在当时也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戚继光镇守北疆蓟镇(今河北迁西县西北)练兵时,编练的水军营、步营、骑营、车营、辎重营使用枪炮等火器的士兵已占编制总数的50%左右。其创建的车骑营中的战车部队,简直就是类似于现在装甲战车部队。

其中车营编官兵3100余名,佛朗机炮256门,大将军(重型大口径火炮)8门;每车营有战车128辆,每辆战车配有佛郎机两门、鸟铳4杆、火箭手4人,平均每12名士兵装备1门火炮,临战之时火枪轮番射击可以终日不停;骑营编官兵约2700名,装备有60门虎蹲炮。

戚继光不仅对陆战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对海战也十分精通。由于倭寇横行东南沿海,因此戚继光依据海上作战的实际需要,对明代水师原有的装备做了改良,建造出适合海战需要的新战船,称为“艟冲”。

这种新式战船较原先的“福船”、“海沧”船体轻、吃水也较浅,无论在浅海或是深海作战,都能来去自如,行驶敏捷。尤其在风小势逆的情况下,更明显优于原先的“福船”和“海沧”。

由于倭寇并不善于水战,因此利用这种轻便的战船追击倭寇,具有较强的海上攻击能力。

原先的战船都是在福建制造的,戚继光到了浙江之后,依据海防及节省军费的需要,亲自督造战船,编制戚家军水师,在海上屡屡打败倭寇。

在建造防御攻势上戚继光也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桃渚之战后,戚继光又在桃渚城东西两角设了两座空心敌台,为其后来在北边长城大规模建造敌台积累了经验。戚继光对台州城防的不断整修,也为他在镇守蓟北时全面改造和整治明长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着名学者罗哲文先生称:“现在北京八达岭、慕田峪、司马台、古北口,天津黄崖关,河北山海关附近的老龙头、角山等处长城的雄姿,均是经戚继光改进之后留下来的。可以说,临海古城土墙堪称北京八达岭等处长城的示范和蓝本。”

是将军更是诗人

戚继光是一位爱国将领,是一位军事家,又是一位诗人。戚继光的文学修养很高,诗作在当时便很有名气,被誉为文武兼资的“儒将”。《列朝诗集》评论说:“少保少折节为儒,通晓经术,携手徒步,人莫知为故将军也。少保绥靖闽浙,功在东南,生平方略,欲自见西北者,十未展一二。故其诗多感激用壮、抑塞偾张之词,君子读而悲其志焉。”

《柳亭诗话》云:“戚少保南塘,武功将略,垂诸史册。而偶为吟咏,亦超放自如,有郑都官、罗江东笔致。”

戚继光的一生还创作了不少诗歌,现存250首左右,着有诗文集《止止堂集》。这些诗作大多与他的军事生涯有关。这就是戚继光把自己的诗歌总名为《横槊稿》的本意。“诗言志”,可以说在戚继光的作品中得到完美的体现。

戚继光在沿海抗倭时期创作的诗歌在50首左右,在台州创作的诗歌也不下30余首。如《登巾山》:“春城东去海氛稀,城畔人行绕翠微。山麓高楼开重镇,辕门晓角起晴晖。九天云气三台近,百里江声一鸟飞。极目苍茫忆明主,吴钩高接斗牛辉。”

为了鼓舞将士们的抗倭士气,他特地创作了一首题为《凯歌》的军歌,配上军乐,并亲自教授:“万人一心兮,太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越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这不是一首简单的军歌,而是一声鼓舞斗志的号角,是凝聚的戚家军军魂。诚如戚继光自己所云:“一唱三和,声震林木,兴逸起舞,上下同情,抵掌待旦,浩然南征。”

战神档案

姓名:戚继光,又字:元敬。

年代:明代,民族:汉族。

出生:公元1528年,卒年:公元1588年。

特点:文武全才,治军严明,刚正不阿战神身世:出生将门,自幼深受父亲熏陶及教诲,精通文武二道。并立志疆场,保国卫民。

相关人物: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张居正,倭寇。

主要事件:1.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戚继光被派往山东担负海上防倭的重任。

2.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戚继光招募3000余人,采用营、官、哨、队四级编制方法编成军新。并自创“鸳鸯阵”阵法。

3.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戚继光率领所部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举世闻名的台州大捷。倭寇们称戚继光为“戚老虎”。

4.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戚继光与福建总兵俞大猷等人肃清福建和广东沿海一带的倭寇取得平海卫大捷。

5.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戚继光发明地雷,比欧洲人早约300年。

震撼声音:“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同类推荐
  • 三分归晋

    三分归晋

    中国历史真正迷人的地方在哪里,有人从不读史,但却读魏晋风流。有人说:让我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魏晋:魏晋风流是人格精神与现实方式的统一,是时尚生活的历史写照。
  • 乱世文宗洪迈

    乱世文宗洪迈

    本书应该说是一部洪迈传论。其前七章是以洪迈的生平为纲,阐述洪迈生命的各个重要时期最为重大的事迹,涉及时代、文学审美观、治世观念、历史观,可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而清晰的洪迈评传;其后二章《容斋随笔》、《夷坚志》则是对洪迈在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的综合评价了。如果有人想对洪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读一读此书必定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 蔡锷自述

    蔡锷自述

    蔡锷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他曾经响应辛亥革命,并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中,做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青年将领。他短暂的一生中,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特别是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本书的出版,有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的起源与进程,了解早期革命家们矢志不渝、无私奉献、艰苦卓绝的人生经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读物。
  • 海明威

    海明威

    海明威的许多作品、许多主人公都给人以迷惑、怅然若失的印象,即使在那些现实性和倾向性很强的作品里,也涂上了浓重的迷惘色彩。在海明威的作品里,最富有魅力和打动人心的,是他塑造的众多在迷惘中顽强拼搏的“硬汉子”形象。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具有简洁性、含蓄性等特点,最受人称道。他的“冰山”理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海明威以此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起来翻阅《海明威》吧!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 )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热门推荐
  • 逆战之末日降临

    逆战之末日降临

    一场生化危机,拉开了世界动乱的序幕。世界各地爆发未知病毒,受感染者将成为僵尸,袭击人类。幸存的人类团结在一起奋斗求生,面对生存危机,亲情、友情、爱情,人性的闪光在末世的黑暗中愈发熠熠生辉。
  • 风生水起

    风生水起

    《风生水起》是个“讨债”的故事。陈新民以非常手段讨回了债务,则付出艰辛、屈辱和血的代价。故事给定的真切感、亲切感是显在的,问题是,在艺术的法则上,“真切”、“亲切”乃至“新鲜感”、“可读性”通常并不足以“感动”抑或“启迪”我们。
  • 襄王妃

    襄王妃

    她干嘛要穿越呢!穿就穿吧,为毛要穿到大理寺停尸房!初来乍到造就轰动京城的诈尸案,以后还怕不出名?白手起家托名兰陵公子写起了话本,好不容易大红大紫。悲剧接踵而来,因话本里有一句“百里河山如锦绣”就成了支持前朝的造反分子!入狱之后方知另有隐情,是有人模仿自己一部话本的情节犯案。只能积极配合调查争取早日回家!案件惊动了宫里,她协助破案有功皇帝陛下要见她,其实是宫里的太后和贵妃是她的粉丝想见她。太后受话本影响想揣了皇帝做女皇,请她当师爷,呵,她又不傻,太后何弃疗!帮助皇帝除掉外戚之后离奇被绑架,只因不满意自己写的结局。她只想做个会写小说的美少女,奈何世事纷扰不行啊!麻烦之余还附送腹黑无敌花美男一只。
  • 聆风

    聆风

    拥有显赫家世,幼时却不幸身患重病,与祖父踏遍万千河山,在各族学习各项技能,强大而不自知,只为不受病魔折磨,寻求自由的生活,却有难以斩断的羁绊。我欲寻求真正的自我,哪怕在烈焰中只留下灰烬。这里诉说着我们心底的渴求,穿过血与火,聆听彼岸之风……
  • 忆轩吟

    忆轩吟

    她一个性格古怪,喜欢安静的新时代女性。难得的渡假期却让她来到了异时空。作为富商之女却有一身武艺。美字对她而言以没有意义。树下巧遇心动的姻缘。她为他去书院念书。她为他放弃女儿装只为能……
  • 18岁以后要上的人生觉醒课

    18岁以后要上的人生觉醒课

    《18岁以后要上的人生觉醒课》通过一节节生动有趣的心灵瑜伽课,帮助18岁后的读者明白活在当下,必须掌握的人生道理,从而实现彻底的觉醒。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找回内心的平静,找到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情绪,重新认识工作的意义,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一本适应当下生活,不可多得的心理自助、个人修养读本。
  • 末代天策

    末代天策

    叹一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问一句世道诡谲,能否不忘初心?一百余载,山河变幻沧海桑田,只待承启;丰庆六年,英雄并起风云聚散,归看青鱼。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利御寇。
  • 水滴

    水滴

    故事开始,肢残人牛腩要玩“跳桥秀”;而肢残人刘姐为儿子考上大学而四处筹集学费;民工阿蓝则为讨要工伤血汗钱而到处上访;护士鱼羊被男友抛弃仍痴心不改;聋人神飞则从深山里领来了一位失学的残疾女孩;更尴尬的是,盲人乔花为感恩竟然要以身相许。残联干部、残疾人作家曹一木一下子被卷入这诸多矛盾的漩涡中,他只能与神秘网友“花泪”神聊,以缓解压力。然而,旧的矛盾未解,新的矛盾又生。乔花遭人毒打,表妹郁闷自杀,鱼羊的爱情也陷入两难选择, 而被称为“水中飞鱼”的神飞在洪水中救人却失踪了,曹一木那神秘的网友却意外地成为他的新娘……
  • 守坟人

    守坟人

    世人皆以为,守坟即是看坟,可两者却截然不同的区别,守坟人非是有驱鬼降魔之大能者不能为之,而我,就是个守坟人。鬼有恶鬼,痴鬼,厉鬼,亦有善鬼,明辨是非之鬼。身而为鬼,是生的结束,也是生的开始。
  • 魔帝

    魔帝

    来自黑暗深渊的少年,身具恶魔的血脉,为了让那朝阳照进永无止尽的黑暗深渊,他毅然置身于黑暗与毁灭的战争之中。从此开启铁血杀戮的魔帝征途……战恶魔,伐深渊,永葬岁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