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2100000003

第3章 心经夜谈(2)

《心经》教我们破执。破执的同时,就把心魔给驱除了。破执的意思就是放下,别再把手举得高高的要东要西,最好的东西在我们身上。女子要做含羞草,男子要做向阳花。该抬头的时候不要抬太久,该低头的时候都要低头才好。做人别说智慧,从本能出发才有感觉。吃饭睡觉是不需要智慧的,拿起来就吃,躺下就睡。本来的感觉最美好。先把我们的肉体侍候好,同时也把心哄得开,一切都好了。我说的把肉体侍候好,不是说贪图享受,而是和谐养生之道,该浓的地方浓,该淡的地方淡,好比吃饭,有菜有汤,一桌人就吃得好。最好吃素,别让人家说“肉食者鄙”。

《心经》上把人的肉体和其他物质一起,统称为“色”,是被六尘熏染所致,不是空明本色。要想看到空明本色,就要破除外相。一朵牡丹花开得艳,闻起来香,我们要知道这是花肥催出来的,花肥是什么做的我就不说了。同样的,一个人仕途顺利,银钱不缺,里外都风光,这种人也可以说“开得艳、闻起来香”,然而我们稍一思考,就知道这也是“花肥”催出来的。所谓花肥,就是他内心厚厚的一层贪念。这贪念让他日夜滋长各种心,以至五蕴不空,走在红尘中看不见头上的一轮明月。

《佛遗教经》上佛陀说:“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则无贪着。”讲不贪才算有智慧。犹太人的所罗门王是个大贤王,有名的“智慧之王”,但他因为有了“智慧”,处处起贪心,光妃子就数不过来,最后也弄得不可开交。

最大的贪是什么?不是贪财,是贪智慧。连智慧都要贪,就叫没智慧。智慧就一点,可遇而不可求。真正解脱者所谓也?“不求甚解”即是解脱。

以上是说“无贪”,接着正面讲什么叫“智慧”。佛陀亲自定义“智慧”的意思:“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是故汝等,当以闻思悟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虽是肉眼,而是明见人也。是名智慧。”(《佛遗教经》)

照佛陀开示,智慧就是拯救,智慧的得来是听、想、悟(“闻思悟慧”),有了“智慧”,色即是空,可以肉眼看见光明,肉身成道(“虽是肉眼,而是明见人”),便无一切烦恼。

在“闻思悟慧”(从闻、思、悟得到智慧)三样中,“闻”是第一位,也就是说,听什么话成什么人,人是受声音指挥的。《心经》上说菩萨听了智慧话就没了牵挂,三世佛听了智慧话就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也许有人要接着想,是不是我这俗人、凡人听了智慧话就可以像佛菩萨一样呢?这话错了,我们都不是俗人凡人,我们都是佛菩萨,一听智慧话马上就觉悟了。仔细看,哪有什么人,全都是佛。佛性在哪里,佛就在哪里。好比太阳在哪里,光明就在哪里。

人有两种行为,光照下是有逻辑的行为,比如人在白天能打理自己的生活,照时间不断调整自己要做的事。一走到黑暗中,一切全都打破了,只能靠手摸脚触鼻子闻,最重要的是用耳朵听。

黑暗中见看光,这很好。但要知道在这光来到之前,必以声音开道。黑暗中听见一句话,牢房变厅堂。

我常想,如西门庆者他的大脑已不能集中精力工作,整个人是散乱的。《金瓶梅》里写他常在床上处理事情。最严重的是,他常把“她”当成“她”,得不到蓝氏,就拿潘金莲发泄,这样是痛苦的。

我又觉得,西门庆一定很爱他早先的第一个妻子陈氏。陈氏死了,他找那么多女人想弥补什么,终于未能,反而让曾经美好的回忆被现实肢解了。

一夫一妻之所以胜于三妻四妾,在于简单,使心神不散,因此可以享受幸福。

《心经》要我们记得初发心,永远不要忘了我们在童年时代是何等单纯。世界上最纯的是初恋,比初恋更纯的是初恋前的相识。浑然不觉是最好。什么叫幸福?单纯就叫幸福。什么叫开心?没那么多心思就是开心。什么叫智慧?《佛遗教经》上佛陀告诉我们,不贪就叫智慧。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做一只知还鸟吧,这种“知还”的境界就叫智慧,更好的智慧是还没等疲倦就“知还”了。德国画家米勒画了一幅《晚祷》,黄昏的时候,一对农民夫妻在田间劳作,听到教堂里传来钟声就放下手中的工作,一起在田间跪下,合十祈祷。这让人感觉很美好,希望我们也能像这农夫农妇一样,在钟声里合十祈祷。

说起钟声,寒山寺的钟声最有名。但在我记忆深处,上顶山小学的钟声最让人神往。悠扬,温柔,小孩子听到这钟声脸上都是笑。后来我在贵州山里闲逛,看见一个小孩背书包回家,边走边吼,吼什么呢?原来是背一首古诗。那不是背诗,而是吼诗了。完全是天籁之音,他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开心,不知不觉就吼出来了,吼给山山水水听。贵州的山很深,有一次我在山上听到野兽叫唤,吓得飞跑下山,半天心里还在跳。

《金刚经》问:“云何降伏其心?”

《心经》答:“心无挂碍。”

我不去山上贪看风景,就不会被野兽吓到。那山属于有山神呵护的山里小孩,我属于平地。我这个人大家都知道,比较胆小怕事,闲来读读佛书,冒充一下居士,也不失为一种陶醉。人各有各的陶醉法,对于陶渊明来说,有诗有酒就可以了,所以慧远、刘遗民等人拉他入白莲社,他拒绝了。陶渊明已是一尊佛,不需要再进庙。真佛走在人群中,本身就很好。我去年到江西南昌开一个《红楼梦》的会,路过庐山,没有上去,只经过山边边。想象当初诸贤聚会,很向往。

我常想,我们这个时代还会不会有真心修炼的人?还有没有不多事、不搞事的人?大凡盛世无真人,王维过了安史之乱,才知道佛法的好处。李白先前也只是在全国各地乱跑,到了黄山,参拜了黄帝飞升的丹台,才知道人生宝贵,若不早日修炼,空度了一世。眼下,人心浮躁,正是我辈勇猛精进的时候,希望大家打破“乱而知悔”的怪圈,不等生活开乱,不要乱了才治,预防为主,事先就把根扎稳,把心摆正,什么风浪也无所谓。

《心经》说得好:“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切都是恒定的,你叫它能量守衡也可以。总之,以平常心做人,没有失落,只有收获。以平常心做事,没有怨恨,只有欢喜。

微笑胜狂笑。

浅酌胜豪饮。

小富胜巨富。

独钓寒江雪胜过一排一排的钓鱼竿。

坐书斋胜过赴宴会。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有的人离开筵席后失魂落魄,在夕阳底下走一圈又回来了,只看见残羹冷炙。有的人一走不回头,夕阳把他的背影拉得很长。收拾残局的主人目送他远去,彼此相得。该走的走了,这其中有美感。承认我该走了,这其中有快感。起身就走,这其中有升天之感。

世上无残局,每一步都是新棋,关键在于怎么下。最好的下法就是不下了,坐在一边喝茶。

世上无博弈,死掐不如松手,斗狠斗气不如大家去泡温泉。

世上只有一个我,觉悟后看天看地都亲,看往昔的“仇人”分外美好。当初恨他,岂不正因为他身上有我没有的东西?当初恨自己,岂不正因为自己身上少了点什么?原来他有的我有,我有的他有。一番沉淀,茶叶沉到壶底。一番沉淀,才泡出人生的一壶好茶。

不忍不逍遥

上回说到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讲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东晋谢安到同僚陆纳家里做客,陆纳只用茶、果二样招待谢安,二人清谈相得。陆纳有个侄儿陆俶,自以为聪明,为谢安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饭后谢安走了,陆纳竟然打了侄儿四十大板,说:“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茶经·七之事》)意思就是怪侄儿不懂他的境界,糟蹋了他和谢安共设的素斋。招待人吃饭还要被痛打四十大板,真是怪事呀。

看来这陆纳只浮于表相,还不懂得《心经》讲的“不垢不净”的道理。在真空里,哪儿有什么秽与素,就连朋友、叔侄这些人伦都是不存在的。毕竟还是谢安好,茶来吃茶,饭来吃饭,吃完就走,何等潇洒。不是谢安这种圆通人,怎能先后游弋于桓温、司马道子等人身边?又怎能在淝水之战中一举击溃前秦天王苻坚百万之众?

茶是棋友,酒是花媒。谢安破秦那天,正在家里下棋,想来,他的身边定有一盏酽酽的好茶。

如今的人也喜欢喝茶,还有斗茶之说,有些搞事。过分讲究,亦非茶道。把一朵花拿在手里拿一整天,早就蔫了。一盏茶把玩太久,也不过是水。

茶色空明,可以比作“雨过天青”。《景德镇陶录》评蜀窑:“体薄而坚致,色白声清,为当时珍重。”都是妙品。

士分五类,僧分九品。关于士,徐晋如在他的《红朝士林见闻录》里有品鉴,想来不差。关于僧分九品,也只是我一个好玩的说法,不必认真,如果和尚也分品级,那么我想茶僧要比诗僧、画僧都好。日本荣西的茶道有境界,虽然是从中国偷来的禅,没有二样。

一个“禅”字,误尽佛法。很多人以为灵光闪现的那么一下,就“悟”了,明心见性了。好像是那么回事,回头看世界,依然一头雾水。我现在没办法有时也讲讲“禅”,但我也深知,世上的和尚也好,文人也好,讲的所谓“禅”与真禅没有任何可比性。我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否则也对不起大家捧场看我的书了。市面上讲禅的书一大堆,任何一本打开来看都是一个“晕”,我希望我的书不至于让人太晕。《心经》让人从头到尾晕到底,一是文言,二是佛理,两样都让人晕。如果我们耐下心来看,把文言转白话,把佛理转常理,也许就不晕了,可能还会有什么领悟,自家笑一回。至于我们的领悟对不对头,天晓得,也不必当真。真理也不是强行领悟所能得到的,也许某年某月某天,我在某个地方见某一个人,做某一件事,就明白什么了。前前后后,一气贯通,始知“放下”的妙处。

一部《心经》,如此直白的话你在别处看不到。没讲一个“禅”字,不过也可以说从头到尾就讲一个“禅”字。心即是禅,谓之心禅。心禅的意思是心外无禅,这颗心是得了真如本性的一颗真心,真心洞见真相,这就叫真禅。

什么叫真相?真相就是见底。酒见底,酒瓶就只是酒瓶,不是一瓶酒。酒徒见底,或者杀人放火,或者“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底与底不一样,这一次与下一次也不一样。你与人谈话,觉得这次谈透了,过几天再谈,越谈越深。

人生是个无底洞,世上最深广之物莫过于“空虚”。到了空虚,才算是真正见底。度完蜜月,新婚夫妇面对柴米油盐。皇帝登了基,一一举刀杀人。空虚是软刀子,我们每天都与它摩挲触弄,感受是真切的。好比撕片馒头蘸点酱油,我们天天点染空虚,要说味道也不是没有,但已经不纯了。对于打着莲花落、唱着道情歌的小乞丐来说,一个白馒头就是无上美味。

婴儿吃奶就够了,不必山珍海味。

花开一朵就够了,不必各表一枝。

水喝一杯就够了,不必盯着壶里。

家只一处就够了,不必狡兔三窟。

爱只说一次就够了,不必常挂嘴上。

《圣经》说:“爱是恒久忍耐。”

《金刚经》说要做“忍辱仙人”。

《心经》说要“心无挂碍”。

做人当以“忍”为法宝,以“放下”为坐标,在这一忍一放之际,才有收获。

三次苏醒

白日之魔,到了晚上进入我们的身体就成了“梦”。一个人疲倦如死尸,被“梦想”牵到虚空中游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一缕孤魂上上下下,难免“颠倒”。在这“颠倒梦想”的人生中,似有无穷空虚铺排成大赋,自以为梦笔生花的人,其实正被梦魇的黑手书写。任你有移山之力,也移不走梦中的一根眼睫毛。

那幽幽凝视的,是魔是仙?

那寂寂相迎的,是梦是幻?

《心经》说:“远离颠倒梦想”,一个“远”字表明它的起点应该不只是晚上,要想不做噩梦,那么人在白天做的事就应该是正常的,而非先就颠倒。这个正常,佛法把它叫做“正觉”。

佛以常理悟人。《心经》讲的,无非是说“这个世界依然是正常的,不必害怕,更无需幻想。”正常,是因为有常力维持,这力大,使天不卷,使地不摇,使人一生中可以有三次苏醒。人人都有三次机会做人。

第一次苏醒叫觉醒,婴儿睁眼看天地,看爹娘。其外的认不得,也不必认得。

第二次苏醒叫酒醒。人到青壮年,杀啊干啊,似有无穷滋味,其实只是把空虚捅大了,放出更大的空虚来。这时的人沉迷于物质享受,身陷六尘,翻滚欲波,荡开浮萍,谁知萍开萍散,一会儿浮萍又聚拢,那波浪无力扬开什么,反把自家淹了。一个冷颤醒来,杨柳岸晓风残月,眼涩口干心颤,始知任你多能喝的人,也不是酒的对手。一个酒客的对手不是别的酒客,而正是酒本身。酒醒其实不是酒醒,醒来的是喝酒的人。这一次苏醒,人长知识了,知道世上有些东西碰不得,越好越碰不得,一碰准让你难受到死,索性放弃,唯有默默祝福它。从一个酒客变成茶客,不知道这是进步还是退步?算不算一种禅?每次我看见别人喝酒喝得热火朝天,就发冷。

第三次苏醒叫霉醒。这是句四川话。我们四川把人分两种:一种是“霉得醒”的人,吃亏了就收回来;还有一种是“霉不醒”的人,吃再大的亏依然向前冲,成了炮灰、烟灰、骨灰。

人有三次苏醒的机会,千万不要说上天待我不公。给我一面镜子我不照,给我一枝烟我不点。有烟无火怪哪个,有衣不穿怪哪个,有饭不吃怪哪个,有水不喝怪哪个,有路不走怪哪个。

佛菩萨在彼岸看我们,有时恨不得帮我们做人。然而对于一个决意自弃的人,佛菩萨也束手无策。为山九仞,功亏一篑,都已经回头见到岸边了,忽然看见一只兔子跑过来,又把那人逗远了。

我知道,猎人都是猎物。我知道,客人想当主人。我知道,花香就是花谢,鸟啼就是鸟飞。“无常”二字,一切生命都比人类感受更深,更能表达。只有人最蠢,无常都到眼前,还以为只是做梦。恍惚的人容易丢掉,缥缈的人容易蒸发,虚无的人已经不存在。你与他面对面,只是一堆尘埃。

佛法要我们做真实的人。识真空家乡,得真无本性。不必消极,清醒必有改观。不必逃离,只需换种活法。听听暮鼓晨钟,即使无觉悟,美感是有的。

出莲花而不染

《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这个“照”字耐人寻味。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五尘,堆积在我们面前,厚如黄土,高如苍天,明明只是堵了眼,我们却索性认它为天地。真天地哪是眼前这样?

堵了眼,必然蒙了心,因此有个净明道,专门想办法清净我们的眼睛。净土宗宣扬念佛号的好处,任何时候只要你念一声《阿弥陀经》上的阿弥陀佛的圣号,或是念一声《心经》上的观世音菩萨的圣号,那么天大的问题都没有了。净土宗是净耳之道,净明道是净眼之道。什么叫净明?佛说人的心性本净本明,也就是不净不垢、不明不暗的真如本性。有了这真如本性,那么眼前就干净了。《玉真刘先生语录》说:“何谓净?不染物。何谓明?不触物。不染不触,忠孝自得。”《太上灵宝净明法序》说:“净明者,无幽不烛,纤尘不染,愚智皆仰之为开度之门,升真之路。”

“不染”二字,是我们自净其目的法要。什么叫“不染?”不染就是不沾染,不牵挂,不遗憾,不害怕,不幻想,不依靠。不染有三种,如今我试说之。

同类推荐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

    小乘,梵语hina—ydna。亦称声闻乘。二乘之一。乃大乘、菩萨乘之对称。意译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机以达小果之教法;即所修之教理行果,与能修之根机均为小劣之法门。小乘之名,原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其后学术界沿用之,并无褒贬之意。小乘佛教之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目标,故为自调自度(即灭除烦恼,证果开悟)之声闻、缘觉之道,而异于大乘佛教自利利他二者兼顾之菩萨道。
  •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对所有在红尘中还为“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尤其是郁闷、忙碌、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想要像佛一样淡定,似乎是天方夜谭……  
  •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生命的本质,开篇就在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本性禅师认为,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幸福,而是在追求现世的尊严,和来世的拯救。在探究生死的过程中,回答了何为解脱这一问题。
热门推荐
  • 流浪人眼中的世界1

    流浪人眼中的世界1

    一对姐弟带着一对小兄妹以修行者的身份游走在普通人看不到的世界经历着稀奇古怪的事情,邪恶,温暖,极致,黑暗。。。。。。。
  • 我的女佣

    我的女佣

    一个凄苦的女孩,她可爱善良,从小被父母抛弃。他桀骜不驯,霸道又温柔,在哪里都是耀眼的星星,但是他只为她而闪亮。他长得妖娆,像个天使像个精灵,身上似乎有很大的秘密,他爱着那个可爱的女孩。他原本很冷,喜欢街舞,因为她而彻底改变性格,可是他永远只能做个骑士,而不是他的王子。她是一个T,被很多人歧视,因为她的出现改变了她…她是柔道高手,她想保护那个善良的她。
  • 网游之全能菜鸟

    网游之全能菜鸟

    网游《诸神》公测在即,打破常规的虚拟游戏环境下,无数老牌大神冥思苦练以求重塑辉煌,无数潜力新秀奋起直追以期扬名立万,无数强力公会磨刀霍霍以备逐鹿天下。当此时,一只菜鸟从天而降……
  • 阿曼的回忆

    阿曼的回忆

    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再看见他。他也看见我了,然而那一刻我的心那么平静,没有问候没有停留,我只是笑了笑,淡淡的笑了笑,我知道,我不在囚固在对他的爱和回忆里了。我才发现我原来早已忘记了他和我的过去,虽然那只是一场我自以为是的爱情。而这淡的原本只充斥着游离的眼神和虚弱的诺言的回忆,也在我微微一笑间灰飞烟灭了……
  • 萌学园时空战役之血祭

    萌学园时空战役之血祭

    在离夸克族很远的另一个星球上,有一个种族叫洛里族,这个种族里的人们最崇敬的就是女巫,而他们最盛大的日子,就是血祭日,三个月之后,就是洛里族七年一度的血祭日,而这次的血祭,却与夸克族的萌骑士有关……
  • 高中生奇遇记

    高中生奇遇记

    我叫刘梦,有着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一个很普通的家庭,过着很普通的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的普普通通,就好像从现在17岁的我就已经可以看到71岁的我一样。但,我万万没想到,从那天的下午,一切都被彻底改变了.......
  • 爱情那么凉

    爱情那么凉

    16岁的许琪琪一直暗恋帅小伙路焕,可他始终心仪思妍。琪琪对路焕亦步亦趋,而李坤也以兄弟的身份伴其左右。毕业之后,他们各奔东西。七年一过,几人狭路相逢。意想不到的是,就因为这次重逢,有人醉生梦死,有人锒铛入狱。也许他们四人之间的角逐早就胜负已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尘血月

    天尘血月

    天地开辟以来,人类是最后诞生的生物,万物之末的人类总是受到欺压、排挤。而身为人类的少年正处于这个时代的洪流中,阴差阳错下与天生强大的万物们一同争夺天道的顶点。
  • 风灵风暴

    风灵风暴

    从零开始,从有到无,这是我的第一本,由一个学生,是如何到科技的巅峰,无异能,纯科技
  • 帝霸天下

    帝霸天下

    十年的废物少爷,得到一块神秘石碑,从此摆脱废物之名,一朝崛起!战天地,斗苍穹,终成一代武帝,只手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