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9100000005

第5章 神秘的车师,别样的鄯善(1)

它就像一把横在这片古老大地上的羌笛,历史长河中的荣枯与战火,悲欢与离合,全部揉进了中华民族那首厚重与悠远的历史长歌,就这样,在西域大漠,雪山之间,胡杨深处,这首岁月的千古绝唱,吹奏了几千年。

达板城印象

“五一太早,十一太晚”,当地人如是评价新疆的旅游。四月初的乌鲁木齐依然是大雪纷飞,而就在两百公里之外的吐鲁番,却有着另一番不同的天地。

新疆,虽然面积占了中国的六分之一,但人口却只有两千一百多万。用地广人稀来形容最为合适不过了。可是真正感受到它的宽广与博大,则始于我新疆的第一个目的地,吐鲁番地区的鄯善县。或许大部分人对吐鲁番的印象还仅局限于它的特产葡萄干上,其实对于新疆的任何地方而言,都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吐鲁番更不例外,这里除了盛产鼎鼎大名的葡萄干,还有两个更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那就是库木塔格沙漠和吐峪沟。

鄯善,此名最早源于西域古国名,国都扜泥城(现位于新疆若羌附近),东通敦煌,西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东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扼丝绸之路的要冲。产马、驴、驼等。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中的名句,虽然,楼兰古国在唐代已经销声匿迹许多年了,但它还深刻地印在唐朝文人乃至现代人的脑海里,成为人们不时吟咏的对象。

另据史料记载,公元1274 年,大探险家马可·波罗沿古丝绸之路慕名东来,折腾了大半年的时光,也没见过楼兰古国,他所看见的只有莽莽的黄沙。斗转星移,时光推进到1900 年3 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沿塔里木河向东,到达孔雀河下游,想寻找行踪不定的罗布泊。而当时他的向导是维吾尔族农民爱尔迪克。时年3月27日,探险队到达了一个小土岗,这时,一件意外事情的发生却引发了个考古学上伟大的发现。斯文赫定发现他们带来的水泄漏了许多,在干旱的沙漠之中,没有水就等于死亡。于是他们去寻找水源,却又发现携带的铁铲丢失了。向导奉命回原路寻找铁铲,途中,遇到了强烈的风沙,风沙迷住了爱尔迪克的眼睛,他只好先躲起来。待风沙过后,他睁开眼睛,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发生了,一座古城出现在他的眼前:有城墙、有街道、有房屋、甚至还有峰火台,这是在楼兰古国消失以后,后人第一次发现它的遗址。面对如此古老的中国地域历史,眼前似乎浮现出唐代诗人李颀的那首《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

位于吐鲁番盆地东缘的鄯善县城南端的库木塔格沙漠,就是我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它是中国的第三大沙漠,距首府乌鲁木齐280公里,西行90公里可到达旅游名城吐鲁番。该景区东西长62公里,南北宽40公里,沙漠面积1880公里,形成于汉代来自东天山七角井风口和风口的两股强烈气流所挟带大量风沙,在库木塔格山地相遇碰撞并沉积下来。因而便有了今天“有大沙山的沙漠”这一独特的景观。同时,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与城市相连的沙漠,有“城中的沙漠”之称,因千百年来风向交汇点始终在鄯善老城南端,从未向北移动,故未把鄯善城淹埋。于是,它成为世界治沙史上“绿不退,沙不进”奇观的缩影,也是浓缩了世界各大沙漠典型景观的博物馆,更是诠释古楼兰王国消失的最后一片圣地的最好见证。

临时补习了一点历史知识后,接下来继续我们的行程。从乌鲁木齐驱车出发,约90公里就是赫赫有名的达板城。相信很多人对这个名字之所以这么熟悉是缘于一首名为《达板城的姑娘》的歌曲,事实上,今天的达板城并不是以美女而著称,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这里的风力发电。新疆是一个风能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共有九大风能利用区,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差不多相当于14个北京市那么大,达板城就是距离乌鲁木齐最近的一个风能区。

达坂城风力发电场座落在达坂城山口,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据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基地。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与大沙漠蒸腾的热气激烈对流,汇聚成风经过山口吹向达坂城,造就了其成为南北疆气流活动主要通道。4月初的新疆,虽然茫茫戈壁上见不到一丝的绿意,但热爱生活的新疆人民已经开始他们的户外“踏青”了。达板城服务区,是出乌鲁木齐的第一站,偌大的停车场满是各种旅游大巴和私家车,人们纷纷在这里停车驻足,或集体“唱歌”,或是拿起相机拍一拍布满戈壁滩的风力发电风车,构成了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需要说明的是,“唱歌”这个词,在新疆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那就是上洗手间。我一直不能理解的是,若是“小”的尚可这样比喻,那“大”的实在是和唱歌联系不上了。虽然如此,我还是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比喻,它把生活中很不雅的一个行为,巧妙的和艺术联系到了一起,让我不禁感叹新疆人的聪明才智,这是他们对生活乐观和幽默的一种积极态度。

鄯善的异域风情

唱过“歌”后,其他人在车上昏昏欲睡。而我却丝毫没有睡意,车子在茫茫的戈壁滩上飞快的穿行,犹如一支离了弦的箭。新疆南部的有些高速路和内地不一样,通常情况下内地的高速公路都是双向并列的,中间有一道隔离带加以分隔,而新疆的有些路却是中间隔了几十米的距离。据说这样做是因为有些路段经常会无端刮起10级以上的大风,车子被风刮翻的事并不罕见。相信2007年2月由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列车被13级大风吹翻的惨烈场面在许多人的记忆里仍旧无法抹去。

就这样一边望着车窗外迅速倒退的戈壁滩,一边思绪飞扬的跳跃着这段时间来的所见所闻,蓦然间那个异族女孩美丽而又冷漠的脸颊就又掠过我的大脑,时而一袭白衣婀娜多姿,时而一身黑衣,红色的纱巾又在随风飞扬…时而如在梦境,时而又像在身边擦肩而过,就这样迷迷糊糊的睡去,一觉醒来,车子已经开进鄯善县城。

县城不大,虽然没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但宽敞的街道,以黏土建筑为主的维吾尔民居,高耸的清真寺,穿行的公交车,以及颇有现代元素的休闲广场和悠闲而过的行人,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西域风情。神秘的库木塔格沙漠,就位于县城的南部。这片沙漠极为明显的特点是沙漠的边缘界线非常清晰。其北部与辟展绿洲的边界多年来变化不大,没有明显的向外扩展的趋向。仅仅一线之隔,一边是大漠风光,沙潮起伏,一边却是如江南般的秀色,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如今,这片城边的沙漠已经被政府开发成一个景区,用于发展地方的旅游经济。我曾去过位于宁夏境内的腾格里沙漠,因此我没有随大队人马进行短距离的沙漠徒步,而是留在沙山的脚下拍些风景。沙漠,高山,草原,大海,湖泊,森林等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为宝贵的资源,它们虽然千差万别,却有各自别有风情,有人一生酷爱旅游,就是为了亲自体验一下大自然的神奇与造化。

同宁夏的腾格里沙漠相比,这里人文的元素要多一些,比如沙山脚下的沙雕,虽然经过了人工的修饰和雕琢,但其风格仍然可以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一段残缺的老城墙,一驾破旧的古马车,城堡和沙塔点缀其间,在苍茫的大漠上,无疑平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对于很多没有来过新疆的人而言,或许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第一印象,就是来自于这样的风景:在夕阳的映衬下,一望无际的大漠,黄沙如锦,像画里的梯田,又似退潮后的沙滩,顺光的部分金色灿烂,背光的部分光线黯淡。一支大漠驼队被夕阳披上了金色的光环,形成一个完美的曲线,驼铃声声如从历史深处穿越而来,延伸于大漠,渐行渐远。

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内地人而言,新疆带给你的除了空间转化的神奇外,而温度的变化又让人始料不及。从乌鲁木齐出发时还是一身厚重的冬日装束,而正午的库木塔格,俨然已有了夏日的温度,一件T恤已经完全可以应付了。

如果不是亲自来到这里,或许永远不曾体会繁荣了千年文明古丝绸之路的韵味与沧桑。它就像一把横在这片古老大地上的羌笛,历史长河中的荣枯与战火,悲欢与离合,全部揉进了中华民族那首厚重与悠远的历史长歌,就这样,在西域大漠,在雪山之间,在胡杨深处,这首岁月的千古绝唱,一吹就是几千年。

思绪正在中国的古文化与现代感受的碰撞中如子弹般乱飞,同行的几个人已从远处归来,有人相机里进了沙子,有人则忙不喋的一屁股坐在地下开始脱鞋。在沙漠里行走远不如陆地上那样简单,鞋子里进沙还是小事,松软的沙子会卸掉大部分用于前行的反作用力,因此,没有到过沙漠的人,是不可以轻易冒险穿越的。突然对最早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前人们有一些敬畏,当他们把东方文明传到西方,把西方文化带到中原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估计现代人永远也不会体会到了。

从库木塔格沙漠公园出来,对面是典型的维吾尔族的民居。这些民居全部由黏土夯成,有点类似于北京四合院的格局,宽敞的大门,古式的风格,整齐的排列在街道的两旁。由于吐鲁番地区常年降雨量小,因此有了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街道上或巷子里时而有维吾尔妇女三三两两的走过,也有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在天真烂漫的踢球。完全被眼前的异域风情感染了,我手中的相机一直都没有消停过,孩子们非常配合我的拍摄,而且在我的镜头前越发的兴奋。那些成年的妇女们却似乎一直在躲避着我的镜头,幸亏同伴中有一个维吾尔族的干部,我们甚至可以随意走进一个院落,同他们聊些家常。虽然语言有些不通,但通过维吾尔族干部的翻译,气氛就很快变得融洽起来。

街边有个打馕的人家,生平第一次看到了大大的馕坑,朴实的维吾尔族妇女托着大大的托盘在帮丈夫放坑里放馕,一个刚学会走步的小男孩则摇摇晃晃的在父母身边嬉戏。在这样的一个接近黄昏的下午,阳光暖暖的照着,我们完全被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所感染。坚持等到第一批馕出锅,每个人都买了一些,咬在嘴里烫烫的,酥酥的,松松的,软软的,那种香味,吃在嘴里,却深深镌刻在了记忆中,想必多年以后,那种味道一定不会散去。就如童年记忆里的那些点滴的碎片,或许在某一个瞬间,就会不经意地钩起,让你久久的回味这些由于时空变换而发生的意外和惊喜。

吐峪沟的震撼

车子从县城出来,约20分钟左右就开始进入山间的公路。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那高耸的群山看上去全部都是黄褐色的土质堆积而非岩石结构,光秃秃的没有一丝绿色,让你很容易联想到一个词:不毛之地。是的,这里的确是一片不毛之地,因为在尘土飞扬的山间公路上除了对面偶尔开过一辆车让你感受到这里还有生命在活动外,实在是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迹象。我查阅了一项数据,1999年,吐鲁番鄯善县的年降水量约23毫米,而年蒸发量却达到了2500多毫米,蒸发量是降水量的一百倍还要多,这样的速度和自然条件已经完全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中国的汉字是如此的丰富多彩,而接下来吐峪沟所带给我的冲击,除了“震撼”外已无法找到更为合适的字眼来形容它了。车子在山间约行驶30分钟,转过一个由下到上的Z型大弯后,被称为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吐峪沟大峡谷便呈现在眼前了。第一个震撼我们的就是成片的夯土建筑群,这些错落有致、排列有序的建筑基本都是方型圆顶结构,或四面通开,或在封闭的墙体上开扇方型的小窗。这些建筑群虽然庞大,但却不是民居,而是被称为 “圣人墓”的古代宗教遗迹,据说已有1300多年历史。

传说公元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后,其弟子、古也门国传教士叶木乃哈带5名弟子最早来中国传教,历尽艰辛,终于东行来到吐峪沟。在当地牧羊人的帮助下,叶木乃哈等6人便长住此地继续传教,自此伊斯兰教在吐峪沟开始盛行。后来,叶木乃哈等6人和第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人(牧羊人)去世后,被埋于此地,因而被后人称为“圣人墓”,它的全称为“艾斯哈布·凯海夫麻扎”,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吐峪沟麻扎村。

穿过“圣人墓”,下行约百十米,就可到达麻扎村的入口。入口处已经人工修建了停车场、公厕以及一些规模不大的经营性店铺。从停车场的边缘向下望去,整个沟的面貌尽收眼底。时值清明,乌鲁木齐大雪纷飞,这儿则是春暖花开的另一番景象。吐峪沟,顾名思义,峪,山谷或峡谷开始的地方。整个村落就是围绕着一条东西走向的深沟而建,最让人神奇的是,沟的上面是满目苍凉唯见黄土的不毛之地,而沟底下却是桃红柳绿,流水潺潺。若不是身临其境,怕是很难想象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居然会有如此的人间仙境。

同类推荐
  • 悬案组

    悬案组

    很多大案悬案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真相,比如“婴儿砂锅粥”、“狗头人身”、“人鞭药酒”……这些案子背后都有很多未公开的秘密。
  • 罪档案:焚心祭

    罪档案:焚心祭

    江京市豪华会所“潇湘”第一天开张即遭劫持。劫匪向闻讯赶到现场的警队巴渝生提出的唯一条件,是要女心理师那兰前来谈判,而那兰却在劫案发生前,与记者朋友郭子放受神秘人邀请,进入了“潇湘”错综复杂的建筑群。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潇湘”会所爆炸,三人当场死亡,人质纷纷跳楼逃生。但令巴渝生困惑不解的是,除了当场被炸死的劫匪,其他两名劫匪竟消失得无影无踪,幸存人质们的说法都各自破绽百出,唯一与劫匪谈判过的那兰更是陷入了昏迷状态…… 《焚心祭》是“罪档案”系列长篇悬疑小说的第四部。
  • 天降大任

    天降大任

    作品以苏南农村为背景,描述了兰花村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诗般的奋斗历程,塑造了许多活灵活现、真实可信的典型人物,尤其颂扬了带头人柴运旺执著坚定,奋斗不息的可贵精神。作品文字有豪气,有血性,有独特的感受,书写出时代的最强音。
  • 真相不白

    真相不白

    本书为长篇小说。书中描述了城建局的副处长柳左雄心勃勃搞改革的时候,陷入了一宗谋杀案件而由此展开的故事。
  • 平阳奇冤

    平阳奇冤

    清嘉庆年间平阳知县徐映台私加田赋,中饱私囊,生员庄以莅上书举报,知县徐映台闻讯前去捉拿,遭当地武师许鸿志救走。于是,诬陷庄、许“煽动民变”。闽浙总督未经核查即下令镇压并将“民变”谎报朝廷。结果庄、许遭捕,后虽觉察平阳并无“民变”,但为维护嘉庆皇帝御旨“尊严”,屈杀庄、许二人。期间,庄以莅的表弟林钟英清白无辜,被疑私藏案犯,遭抄家毁产,林母及幼女惨遭严刑逼供。官场腐败、官官相护,即使个别贪官污吏遭到整肃,但为了维护其体制利益与皇权威严,真正冤案终不得平,庄、许一直含冤九泉,酿成真正的“平阳奇冤”。
热门推荐
  • 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全集

    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全集

    这是一本全面介绍得体说话、高效办事的书。说话办事有学问,有讲究,为了帮助读者尽快成为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本书从实用、方便的原则出发,将日常生活中最直接、最有效,使用率最高的口才技巧和处事方略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掌握能言善道、精明处事的本领;让读者懂得如何在说话办事时做到不卑不亢、圆滑中有果断,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说话、办事,甚至可以说,我们是在说话、办事的过程中度过一生的。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吃得开,就要充分依赖说话水平与办事能力。
  • 天使也凶残

    天使也凶残

    故事从主角捡到一个只会发出哔哔叫声的神秘少女开始,温馨浪漫稍带YY的开局之后,无尽的阴谋随之袭来.这是一部集奇幻,惊悚,悬疑,情色又不乏轻松幽默的作品支持新人,支持新作<花月弄满天》-滴血天空
  • 捉鬼兵王

    捉鬼兵王

    一个山村少年为了出人头地学习捉鬼技法却为此走上了鬼途走上了盗墓和杀魔的征途一本失传一万年的捉鬼天书引出了一段悲壮的传奇盗墓,捉鬼,斩魔,步步为王一个捉鬼兵王终将走上神的王座
  •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孔子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在新课改的今天,这话是如此地合适。当我们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中走来,我们要珍惜眼前盛开的每一朵花。抬头仰视它,千万不要低头的刹那间碰落。因为,每一朵都有它盛开的理由。“悲剧是永恒的”,人们常说这话讲得颇有道理。诚然,童年的许多次欢乐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褪色,而许多的痛苦永久异常清晰地萦绕心间,挥之不去。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宽容是生活的一种香味。多美啊!学生的任何一个错误,老师不可小视。为了不使他们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应细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宽容地给他们一个改错的机会,而不是一顿粗暴的打。
  • 魂断三国之战祸恒乱

    魂断三国之战祸恒乱

    江山乱,烽烟四起,奸雄为祸,贼心四伏。看小人如何得志,战群英斗豪杰,玩弄奸雄于鼓掌。观猥琐小人成长为不世枭雄,平天下安民风,天下归心。
  • 唇唇欲动:腹黑总裁爱太凶

    唇唇欲动:腹黑总裁爱太凶

    你是总裁怎么了,你盛世美颜怎么了!姐姐我是犯花痴,但是就不甩你!苏墨想查自己的身世,无意惹上高冷君大少爷,少爷原想报复找回面子。谁知一不小心就看上了这个死女人,人生第一次追妻,简直粗鲁得不要不要的……少爷,一次见面捏脸,两次见面接吻,那第三次是不是该上哪去加深了解啊!苏墨本想教育一下君以烈,大少爷追女孩子不是这样粗暴的,光是霸道会被嫌弃的!君大少爷却自己忽然顿悟,玩起了腹黑!没事,你睡吧,我会陪着你,免得你想不开,不用谢我。
  • 随身空间之良田农女

    随身空间之良田农女

    一朝重生到农家,挨饿受冻未脱贫。鸡飞狗跳麻雀闹,鸡毛蒜皮是非多。拖家带口奔小康!田园魔方空间大,土肥水清好种田,田中自有黄金屋,田中自有男如玉。翻手田,覆手地,金银财帛滚滚,美男排排我选!论家的小日子红红火火滴旺起来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噬天穹

    神噬天穹

    这是一个精彩绝伦的时代,这是一个众神云集的大陆,无数天才大神尽皆汇聚于此。神耀之地,盘亘着数股强势无比的古老实力,但此地确实拥有一个绝对的霸主。那便是横亘整片神耀之地的超级势力【唐门】,唐门弟子无数,其掌控者便是古今大神第一人,人称战神【唐家三少】大陆之北,【绝世天府】盘踞于此,其势力厚实至极,而其掌控者便是被世人古今传颂的绝世大神【天蚕土豆】而其的封号则是名震古今的【拖神】大陆之南。英才辈出,无数震世怪才尽皆蜂拥于此,而在这片土地上,也是横行着一位旷古大神,其麾下势力【遮天
  • 自私书:写给女人的幸福教唆书

    自私书:写给女人的幸福教唆书

    半路出家的心理咨询师写的女性读本,不讲理论而大谈八卦,以“自绝于聚会”为代价,用故事串联起观点,在淡淡悲喜中寻找逻辑,重新探讨女人的幸福与爱。 很难定义这本书的体裁:不是小说,不是散文,不是教科书,也不是段子集。作者以独特视角对“自私”进行了颠覆性解析,然后在这一主题下一路叙述一路剖析,呈现女人生活与成长中的种种症结——择偶的尴尬、夫妻关系的疲乏、人与事的侵扰、家庭秩序的混乱、职场的艰辛、社交的虚浮、自身的不满与不甘……不仅犀利揭示现实,更给出诚恳建议,从根本性的“层次重建”到条目式的“作战方案”,虽然未必能被每个人采纳,却扎扎实实地提供了新的思考基准和更坦率的态度。
  • 网游之富甲四方

    网游之富甲四方

    小人物奋斗史,从游戏中一步步走向成功大道,铸造一段财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