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200000021

第21章 论语卷之八 (2)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去声。知足以知此理,而私欲间之,则无以有之于身矣。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之,****不敬。?,临也,谓临民也。知此理而无私欲以间之,则所知者在我而不失矣。然犹有不庄者,盖气习之偏,或有厚于内而不严于外者,是以民不见其可畏而慢易之。下句放此。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动之,动民也,犹曰鼓舞而作兴之云尔。礼,谓义理之节文。愚谓学至于仁,则善有诸己,而大本立矣。?之不庄,动之不以礼,乃其气禀学问之小疵,然亦非尽善之道也。故夫子历言之,使知德愈全则责愈备,不可以为小节而忽之也。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此言观人之法。知,我知之也。受,彼所受也。盖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材德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民之于水火,所赖以生,不可一日无,其于仁也亦然。但水火外物,而仁在己。无水火,不过害人之身,而不仁则失其心。

是仁有甚于水火,而尤不可以一日无者也。况水火或有时而杀人,仁则未尝杀人,亦何惮而不为哉?李氏曰:“此夫子勉人为仁之语。”下章放此。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程子曰:“为仁在己,无所与逊。若善名在外,则不可不逊。”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贞,正而固也。谅,则不择是非而必于信。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后,与后获之“后”同。食,禄也。君子之仕也,有官守者?其职,有言责者尽其忠,皆以敬吾之事而已,不可先有求禄之心也。

子曰:“有教无类。”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为,去声。不同,如善恶邪正之类。

子曰:“辞达而已矣。”辞取达意而止,不以富丽为工。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见,贤遍反。师,乐师,瞽者,冕名,再言“某在斯”,历举在坐之人以诏之。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与,平声。圣门学者,于夫子之一言一动,无不存心省察如此。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相,去声。相,助也。古者瞽必有相,其道如此。盖圣人于此,非作意而为之,但尽其道而已。尹氏曰:“圣人处己为人,其心一致,无不尽其诚故也。有志于学者,求圣人之心,于斯亦可见矣。”范氏曰:“圣人不侮鳏寡,不虐无告,可见于此,推之天下,无一物不得其所矣。”

季氏第十六

洪氏曰:“此篇或以为《齐论》。”凡十四章。

季氏将伐颛臾,颛,音专。臾,音俞。颛臾,国名,鲁附庸也。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见,贤遍反。按《左传》、《史记》,二子仕季氏不同时,此云尔者,疑子路尝从孔子自卫反鲁,再仕季氏,不久而复之卫也。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与,平声。冉求为季氏聚敛,尤用事,故夫子独责之。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夫,音扶。东蒙,山名。先王封颛臾于此山之下,使主其祭。在鲁地七百里之中。社稷,犹云公家。是时四分鲁国,季氏取其二,孟孙、叔孙各有其一。独附庸之国,尚为公臣。季氏又欲取以自益,故孔子言颛臾乃先王封国,则不可伐,在邦域之中,则不必伐,是社稷之臣,则非季氏所当伐也。此事理之至当,不易之定体,而一言尽其曲折如此,非圣人不能也。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夫子,指季孙。冉有实与谋,以孔子非之,故归咎于季氏。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任,平声。焉,于虔反。相,去声,下同。周任,古之良史。陈,布也。列,位也。相,瞽者之相也。言二子不欲则当谏,谏而不听则当去也。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兕,徐履反。柙,户甲反。椟,音独。与,平声。兕,野牛也。柙,槛也。椟,匮也。言在柙而逸,在椟而毁,典守者不得辞其过。明二子居其位而不去,则季氏之恶,己不得不任其责也。冉有曰:“今夫颛臾,因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夫,音扶。固,谓城郭完固。费,季氏之私邑。此则冉求之饰辞,然亦可见其实与季氏之谋矣。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夫,音扶。舍,上声。欲之,谓贪其利。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寡,谓民少。贫,谓财乏。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

季氏之欲取颛臾,患寡与贫耳。然是时季氏据国,而鲁公无民,则不均矣,君弱臣强,互生嫌隙,则不安矣。均则不患于贫而和,和则不患于寡而安,安则不相疑忌,而无倾履之患。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夫,音扶。内治?,然后远人服。有不服,则?德以来之,亦不当勤兵于远。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子路虽不与谋,而素不能辅之以义,亦不得为无罪,故并责之。远人,谓颛臾。分崩离析,谓四分公室,家臣屡叛。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干,?也。戈,戟也。萧墙,屏也。言不均不和,内变将作。其后哀公果欲以越伐鲁而去季氏。谢氏曰:“当是时,三家强,公室弱,冉求又欲伐颛臾以附益之。夫子所以深罪之,为其瘠鲁以肥三家也。”洪氏曰:“二子仕于季氏,凡季氏所欲为,必以告于夫子,则因夫子之言而救止者,宜亦多矣。伐颛臾之事,不见于经传,其以夫子之言而止也与?”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先王之制,诸侯不得变礼乐,专征伐。陪臣,家臣也。逆理愈甚,则其失之愈速,大约世数不过如此。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言不得****。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上无失政,则下无私议,非箝其口使不敢言也。此章通论天下之势。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夫,音扶。鲁自文公薨,公子遂杀子赤,立宣公,而君失其政,历成、襄、昭、定,凡五公。逮,及也。自季武子始专国政,历悼、平、桓子,凡四世,而为家臣阳虎所执。三桓,三家,皆桓公之后。此以前章之说推之,而知其当然也。此章专论鲁事,疑与前章皆定公时语。苏氏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宜诸侯之强也,而鲁以失政。政逮于大夫,宜大夫之强也,而三桓以微,何也?强生于安,安生于上下之分定。今诸侯、大夫皆陵其上,则无以令其下矣,故皆不久而失之也。”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便,平声。辟,婢亦反。友直,则闻其过,友谅,则进于诚,友多闻,则进于明。便,习熟也。便辟,谓习于威仪而不直。善柔,谓工于媚悦而不谅。便佞,谓习于口语而无闻见之实。三者损益,正相反也。尹氏曰:“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而其损益有如是者,可不谨哉?”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乐,五教反。礼乐之“乐”,音岳。骄乐、宴乐之“乐”,音洛。节,谓辨其制度声容之节。骄乐,则侈肆而不知节,佚游,则惰慢而恶闻善,宴乐,则淫溺而狎小人。三者损益,亦相反也。尹氏曰:“君子之于好乐,可不谨哉?”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君子,有德位之通称。愆,过也。瞽,无目,不能察言观色。尹氏曰:“时然后言,则无三者之过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血气,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阴而气阳也。得,贪得也。随时知戒,以理胜之,则不为血气所使也。范氏曰:“圣人同于人者,血气也,异于人者,志气也。血气有时而衰,志气则无时而衰也。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者,血气也。戒于色,戒于斗,戒于得者,志气也。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是以年弥高而德弥邵也。”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畏者,严惮之意也。天命者,天所赋之正理也。知其可畏,则其戒谨恐惧,自有不能已者,而付廾田之重,可以不失矣。大人、圣言,皆天命所当畏。知畏天命,则不得不畏之矣。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侮,戏玩也。不知天命,故不识义理,而无所忌惮如此。尹氏曰:“三畏者,?己之诚当然也。小人不务?身诚己,则何畏之有?”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困,谓有所不通。言人之气质不同,大约有此四等。杨氏曰:“生知、学知、以至困学,虽其质不同,然及其‘知之’一也,故君子惟学之为贵。困而不学,然后为下。”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难,去声。视无所蔽,则明无不见。听无所壅,则聪无不闻。色,见于面者。貌,举身而言。思问,则疑不蓄。思难,则忿必惩。思义,则得不苟。程子曰:“九思各专其一。”谢氏曰:“未至于从容中道,无时而不自省察也,虽有不存焉者寡矣,此之谓思诚。”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探,吐南反。真如善恶,而诚好恶之,颜、曾、闵、冉之徒,盖能之矣。语,盖古语也。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求其志,守其所达之道也,达其道,行其所求之志也,盖惟伊尹、太公之流,可以当之。当时若颜子,亦庶乎此,然隐而未见,又不幸而蚤死,故夫子云然。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驷,四马也。首阳,山名。其斯之谓与?与,平声。胡氏曰:“程子以为第十二篇错简,‘诚不以富,亦只以异’当在此章之首。今详文势,似当在此句之上,言人之所称,不在于富,而在于异也。”愚谓此说近是,而章首当有“孔子曰”字,盖阙文耳。大抵此书后十篇多阙误。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亢,音刚。亢以私意窥圣人,疑必阴厚其子。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闻斯二者。”当独立之时,所闻不过如此,其无异闻可知。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远,去声。尹氏曰:“孔子之教其子,无异于门人,故陈亢以为远其子。”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寡,寡德,谦辞。吴氏曰:“凡语中所载如此类者,不知何谓。或古有之,或夫子尝言之,不可考也。”

同类推荐
  • 海外扶余

    海外扶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难经(四库全书)

    难经(四库全书)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 反经

    反经

    本书共9卷,内容上起尧舜、下迄隋唐,围绕权谋政治和知人善用,探讨了经邦济世的长短纵横之术,品评了前哲先贤的智勇奇谋。
  • 孝经(读好书系列)

    孝经(读好书系列)

    《孝经》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 袁天罡与推背图

    袁天罡与推背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袁天罡略传;袁天罡墓地之说;袁天罡与李淳风;袁天罡叔父袁守诚;初出茅庐;拜师孙思邈;给武则天算命等。
热门推荐
  • 雪球专刊第043期:赚钱必须要懂的事儿

    雪球专刊第043期:赚钱必须要懂的事儿

    外科博士郭一刀:拟入市前期金额10w,2年内可增至50w(上述金额可长期不动)。家庭成员工作固定,收入稳中有升,无购房压力,有医疗保障,2年内无大笔支出规划,可应对小规模突发事件(地震塌楼之类的伤不起)。平时不具备盯盘琢磨财报等的时间和精力,心态较平和,对财务不敏感。拟中长线投入,2—3年不操作,5年8年的长期持有(哪怕被套)都可以,既往有过其他领域多次投入需5年以上才能回本回报的投资经历。预期目标:比定存强就行,跑赢余额宝之类的足矣。不求发家致富,但求稳定保值。
  • 校园故事会

    校园故事会

    包含几十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故事大多发生在读者们熟悉的校园中,娓娓道来,很有情趣。
  • 霸爱:强娶豪夺

    霸爱:强娶豪夺

    "你要负责。”“凭什么要我负责!”“你都把我吃干抹净,说不定我们现在连都有孩子了,所以亲爱的我们去结婚吧。”“秦行屹你还可以要脸一点吗!”秦行屹表示:那是什么东西,可以帮我把老婆追到吗?一年后“秦行屹我说过了不许在明显的地方留下印记的。”“恩恩恩,老婆说得对。”继续埋头中草莓。“秦行屹你从我身上滚下去!”“外面那么多狼,这可以防狼的。”“你TM就是最大的狼。”“恩,老婆说得对。我只是你的狼。”对刘雨诗来说她的爱情来自一场意外,可对秦行屹来说,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楼王朝

    小楼王朝

    一群热血沸腾的少年,他们在游戏中相识,然后在现实中聚会。可是在大家聚会当中却发生了一点小小的意外。这个意外让他们发现了现在这个世界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从此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剑修,武修?器修,血修?抑或是神秘的道修?传说的魔法师,居然还有忍者?世界上唯一的先知会给他们什么样的指点?小楼家族在北落晟的带领下会走什么样的道路?
  • 随身携带异空间:仙家有泉

    随身携带异空间:仙家有泉

    穿越好,把马子泡美男,金银财宝手里攥。出天山入龙潭,绝世宝贝身上缠。逛魔山潜寒潭,中外历史听我侃。配角长的好,各个都往女主身上靠。
  • 点绛唇:宫奴

    点绛唇:宫奴

    门扉吱呀一声,打破了这死亡一般的寂静,她知道,他来了......
  • 恐死症的剑修路

    恐死症的剑修路

    作为一只恐死症患者,穿到修仙界真是鸭梨山大。穿到一个信奉强者为尊、全民热衷战斗悟道的修真界更是鸭梨山大。更别说自己的师父是当世顶顶大名的剑修者、战斗狂人,鸭梨山简直就是孙猴子的五指山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圣雄魔帝

    圣雄魔帝

    他的一半在光明中是人人称颂的正道领袖,群雄臣服!他的另一半在黑暗中是双手沾满鲜血,人人颤抖的魔道霸主!但他却在一个巨大的局中……
  • 浅忆黄昏晓

    浅忆黄昏晓

    娘亲说,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自己的星星,我的星星名叫黄昏晓。天刚要黑的时候,在天边出现的第一颗星星,它就叫作黄昏晓,是上辈子爱着自己的那个人的灵魂所化,它会一直守护着你,直到你找到这辈子的真爱。于是我不停地追逐着,祈祷我的那颗“黄昏晓”能听见我心里的声音,可却发现黄昏晓从来不属于我。
  • 魔姬七十二图

    魔姬七十二图

    所谓阴阳家,是魔,可掌生死;又是仙,亦控轮回。世人皆知五行谷,却不知晓它身处何地。又到百年大祭,选举下任东皇时。南叔家,公偆家,邹家阴阳三派齐聚。外姓门徒血麒麟,被现任东皇钦点入围五人候选名单。至此,一场由阴阳家内部,牵扯到诸子百家,甚至撼动全球信仰的大戏,就此拉开序幕。魔姬图,共计七十二页,每页描画一无相魔姬,亦真亦幻。由血麒麟所持有,此物的来历,神效,无人知晓。只知是血麒麟至亲所赠,其本身可破解他的身世之谜。为了寻找亲人,获悉自己的来历,血麒麟毅然参加东皇比拼,这是唯一离开封魔谷的理由,到世俗界寻找他想要的答案。十年,这是他这一生唯一一次对抗天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