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1200000021

第21章 英雄末路(1)

一、厄尔巴岛

1814年4月20日上午11点,拿破仑在俄、奥、普、英的监护及千余名骑兵的簇拥下,开始向厄尔巴岛进发。他在流放途中乘坐一辆六匹马拉的“卧车”,他身后紧跟着十三辆马车。根据与联军达成的协议,拿破仑可由一千二百名皇家卫队骑士护送车队护送,但是,只能送到纳韦尔。从罗昂开始,由奥地利和哥萨克的骑兵部队取而代之。这使拿破仑大为恼火,他声称自己拒绝一切护卫队员。

除此外,没有任何强制束缚,拿破仑亲自选择休息地点和出发时间。沿途遇上的部队向他举枪致敬,田野上响起阵阵鼓声。而且几乎每到一处,人们一得到他到来的消息,都纷纷出来向曾经的皇帝致敬。途中欢呼声不断,但拿破仑心情十分平静。

厄尔巴岛是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岛上仅有居民数千人。这是一个罕为人知的小岛。位于科西嘉东面五十公里处。1814年曾属拿破仑在意大利的领地。这个小岛群山巍峨,奇峰林立,最高峰的海拔可达到一千多米,景色宜人,气势颇为壮观。而且岛上枝蔓丛生,山花烂漫,是个颇有情调的小岛。

拿破仑天生不是一个安分守己、满足现状的人,他又怎么会在这样的小岛上安度余生呢。自从他来到厄尔巴岛以后,岛上的景象便有了很大的改观。因为拿破仑对这个小岛拥有完全的主权。对于一个掌握了整个欧洲,享受过最豪华的宫殿生活的帝王来说,厄尔巴岛不过是一块被大海撕裂的礁岩而已。

然而拿破仑似乎很满意岛上的生活。在厄尔巴岛生活的那段时期,拿破仑组织了一个微型国家,修海港,建船队,造都市房屋和乡间别墅,组织由六百多位老兵组成的军队训练、检阅、演习,保持他们强健的体魄和昂扬的斗志。他带领人民铺路修桥,为人民的健康着想创办医院,为岛民素质考虑兴建学校、戏院、兵营等等。还有一系列复兴工业的措施。岛上的居民由衷地钦佩和热爱拿破仑。英国特派员尼尔·坎贝尔曾说:“他好像在不知停息的运动中得到很大的乐趣,为看到陪同他的人累得筋疲力尽而高兴。”

拿破仑在岛上设立了总督府,委任巴尔为总督,德普奥为行政官,佩吕兹为司库。四名内侍从地方显贵中挑定,费洛·德·博勒加尔为首席医生。另又挑选了三十五名仆人和一百匹马。还组织了一个作战部来管理卫队。岛上的保安和防务都有了新的章程。

这位胸襟宽广的帝王并没有因为退位而丧失了他王者的激情,恰恰相反,在厄尔巴岛,他又一次施展了他天才般统领者的才能,把厄尔巴岛组建成立一个国家的模型。

岛上苦闷孤寂的生活,让拿破仑倍加思念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而这时约瑟芬的死,又给了拿破仑以沉重的打击。

母亲莱蒂齐娅来看拿破仑了。多年的风霜在母亲的头发上留下了痕迹,她已白发苍苍。莱蒂齐娅对厄尔巴岛这个独立小“王国”很满意,认为这里才像人间的天堂,尽管这里条件并不十分好,她仍愿意住在这里,因为拿破仑在这里。这就是慈母的心。母亲来了之后,妹妹宝琳也来陪哥哥了。个性桀骜不驯,放荡不羁的宝琳经常组织上流社会的戏剧演出和化装舞会,并在舞会上极尽疯狂,通宵达旦。虽然拿破仑曾多次训斥妹妹的张扬作风,但是,他心底里对妹妹还是很满意的。母亲和妹妹的到来使拿破仑摆脱了孤寂之苦,成了拿破仑流放期间真正的心理慰藉。

在厄尔巴岛蛰伏的十一个月中,拿破仑试图对自己的一生作全盘的审查。他对处事认真的德鲁奥谈起:在布拉格会议上没有媾和,那是他的错误;当时他恃有过人之才和可用之兵,因而失策;“但那些责备我的人从未陶醉于幸运的体会。”及至后来,重登皇帝宝座,他又说在厄尔巴岛上,仿佛在坟墓中听到了后代对他的定论。

但他更关心法国和欧洲局势。有两件事令拿破仑极为恼火。一是复辟了的波旁王朝拒付二百万法郎的年金,二是奥地利当局不准拿破仑与皇后和罗马王相见,并把罗马王作为人质。而且皇后也好像另有了新欢。在巴黎的塔列朗等人并不放心将拿破仑留在厄尔巴岛上,他们希望拿破仑早点死掉,并策划把拿破仑送到一个气候不调的岛上。

不久,报上登载了这方面的消息。报上说,拿破仑有可能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去。拿破仑还从报纸上得知联军内部由于利益冲突失和的消息。

“看来我的机会又来了。”拿破仑自言自语地说。

当拿破仑在厄尔巴岛打盹的时候,欧洲的各派人士立刻长长地出了一气,纷纷粉墨登场。

1814年4月6日,“好战英雄”拿破仑向国内外宣布退位,元老院召唤路易十八归国即位。4月24日,路易十八到达加来。5月2日,他在圣多昂发表一项宣言,允诺尊重民主宪政。6月4日,宪法在两院中宣读。这位身躯硕大,胖得连走路都要倚靠两边拐杖的王位继承人,穿着一件蓝色翻领大袍,胸前挂着一个旧式金牌,蹒跚地进入了杜伊勒里宫。波旁王朝复辟了。

路易十八执政以后,在国外流亡的那些王党分子也都先后回国。这些素来娇生惯养的贵族,他们所盼望的只是恢复革命前的种种特权,好让他们享受不劳而获的幸福。除此之外,便是对革命党人进行疯狂地报复。而他们的总代表路易十八也不准备兑现自己的诺言,他在短期内把一万多名军官免职,将无能的贵族安排在高官显职上,领取厚薪。他免除教会学校一切租税,并使教会不受政府管辖。他还给被枪杀的王党分子树碑立传,追封因谋杀拿破仑而被处死的卡杜达尔为贵族。路易十八及其亲信极力恢复旧制度、旧秩序,取消了一切革命成果。

从德意志各要塞撤回来的,以及从西班牙、俄国和英国牢房放出来的士兵们,他们对于波旁王朝的软弱无力愤愤不平,群言鼎沸。战士归来,法国将他们遣散,或只发一半薪饷,暂予安置。波旁王朝如果善于处理问题,也许可以把他们争取过来。但波旁王朝的人物,特别是那个堪称流亡贵族典型的阿图瓦伯爵,偏偏是最不识时务的,他们把拿破仑的老近卫军撇开,另行建立一支享有特权高薪的王室卫队,由六千名贵族和保王派先生们组成。

农民,特别是那些占有在革命中没收的贵族土地的农民,同样感到不安。地主的要求越发苛刻,使他们苦不堪言。拿破仑王朝的结束,也使大陆封锁政策随之瓦解。扑面而来的大量英国商品席卷法国,一时挤兑了不少法国商业和工厂,使许多商人面临破产的危机。

农民们开始怀念拿破仑时代的土地自主了;商人们开始怀念拿破仑时代的财源昌盛了;知识人士开始怀念拿破仑时代的自由民主气息了;将士们开始怀念他们心中依然伟大英明、曾与他们同甘共苦的拿破仑了。他们开始在一起寻求兵变、寻求他们的精神上的伟大拿破仑。

经过革命洗礼的法国人民很快认识到路易十八回国不是来解放他们的,而是来建立一个新的专制制度。拿破仑统治下的专制政府,至少还能给法国带来荣誉和活力,而路易十八的专制统治,则显得腐化和无能,只知道压迫百姓。波旁王朝开始不得人心,尤其是遭到冷遇的将军们更加怀念拿破仑了。

1814年11月,战胜拿破仑的欧洲俄、英、奥、普四大强国,在维也纳讨论欧洲善后问题。身着华丽礼服的国王、贵族、外交家们,胸前佩带各色勋章,一边举杯痛饮,庆祝太平,一边又为战利品的分配不均而争吵不休,甚至达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于是维也纳的和平会议丑戏连台,滑稽至极。

俄国想占领波兰的全部,要求把拿破仑时期的华沙大公国和俄属波兰合并起来,建立一个王国,由沙皇统治。普鲁士支持俄国的要求,并要求合并全部萨克森领土,以补偿其让给俄国原属普鲁士的波兰领土。英国和奥地利坚决反对。英国不愿俄国过于强大而向欧洲西进。奥地利不愿将加里西亚、克拉科夫和维斯瓦河一线让给俄国,也不愿普鲁士因合并萨克森而更加强大。

这样,维也纳会议的四强形成了两个对立阵营,即俄普为一方,英奥为另一方。法国代表塔列兰权衡利弊,决定加入英奥一方。1815年1月3日,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雷亲自拟定了一个对付俄普的同盟条约,梅特涅和塔列兰都加入同盟,各国答应出兵15万。塔列兰高兴地写信给路易十八说:“陛下,反法同盟已经永远解散了。

二、逃跑

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没有逃过拿破仑的眼睛,他那看似平静的生活重又掀起了波澜。他一面有意从到岛上观光的游客中查询消息,一面暗地里与法国政府官员沟通。拿破仑当时一直认为,蛰伏厄尔巴岛,只不过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他要把这插曲演奏成辉煌的乐章。

1815年2月,法国政治家马雷等人派遣弗勒里·德·夏布隆乔装水手来到厄尔巴岛。夏布隆向拿破仑详细地报告了国内普遍不满的情绪以及贵族们巧取豪夺的无耻行径。他告诉拿破仑军队都盼着他回去。拿破仑那颗重返欧洲的雄心被激发起来了,他想离开厄尔巴岛,回到属于他的法国。

当然,拿破仑决定寻机离开厄尔巴岛,还有一些个人的理由。他听说波旁王朝并不想放过他,正计划劫持或刺杀他,而且波旁王朝并没有履行诺言,支付给他年俸。现在,他每年要支付一百万法郎来维持他的军队,而他的收入还不到这个数目的一半。他每年本该从路易十八那里收到两百万法郎,但那个君主一方面没收了波拿巴家族在法国的财产,而另一方面,同盟国曾经保证要他付给波拿巴家族的款项,他却分文不给。

对于拿破仑不甘蛰伏的心态,当时负责监视他的英国人已有了某些预感。这位英国人认为拿破仑的一些谈话泄露了重返巴黎的想法。他写道:“他说,由于法国人目前遭受屈辱,类似法国革命的暴动将会发生。在法国,人人都认为莱茵河是法国的自然疆界,什么也改变不了这种看法。民族精神一旦激发起来,变为行动,就无法阻挡。它像洪流一样……目前,法国政府太软弱无能了,波旁王朝应尽快开战,以巩固王位。收复比利时是不难的。法军只是对那里的英国军队才稍有畏惧。”

这位英国人向他的政府报告说,拿破仑似乎正准备逃亡,但这并没有引起这个多少有点迟钝的政府的警觉。

为了逃跑不受阻碍,首先,拿破仑下令将自己的双桅船“无常”号油漆成英国船一样。对于他最幸运的是,坎贝尔在16日乘坐小战舰“鹧鸪”号前往托斯卡纳“去疗养和处理私事”。该舰是奉英国政府之命监视拿破仑的,舰长艾迪答应把坎贝尔送往里窝那后,就回到厄尔巴岛周围巡航。24日,他把小战舰停靠在波托费拉约。贝特朗问他什么时候要去接坎贝尔回来,他照直说是定在26日。似乎是这个消息使拿破仑决定趁“鹧鸪”号26日去了里窝那不在厄尔巴岛的时候逃走。

终于,拿破仑率领一千零五十名官兵,在波托费拉约登上“无常”号和六艘较小的船。他的船队趁着微风飘然北去,而英舰却因风耽搁了,以致直到28日,艾迪和坎贝尔才发现这帝室雄鹰已经远走高飞。

在临走前,拿破仑向母亲和妹妹告别。

母亲老泪纵横地说:“孩子,去吧,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去吧。”

母亲是多么理解自己的儿子,妹妹宝琳将一颗宝贵的钻石赠予哥哥,祝哥哥早日成功。三个人都流下了辛酸的眼泪,因为前途险阻,生死未卜。

拿破仑避过法国监视舰“百合花”号,下令他的船只分散行驶。绕过科西嘉北部后,他遇到另一艘法国巡洋舰“西风”号。该舰向他的双桅船招呼,还打听那个伟人的近况。船长根据拿破仑的示意回答说:“好极了。”那艘波旁王室的巡洋舰就满意地驶过了。

很快,人们就知道拿破仑逃离了厄尔巴岛,并且已经登陆法国。

路易十八慌忙派出讨伐军,想来阻止拿破仑前进。在拉天雷峡谷,两方狭路相逢。拿破仑径直向那些端着枪的士兵走去,乌黑的枪口正对着他,奇怪的是,士兵们却没有开枪。自此,拿破仑一路畅通无阻,讨伐军高喊着“拿破仑万岁”,加入到他的队伍中来,队伍不断壮大,就连许多农民也加入进来了。拿破仑队伍的壮大,吓得路易十八连夜逃离了翠露利宫,原本不和的联军又站到了一处。

上岸之后,拿破仑面对着狂欢的士兵们,不禁心潮澎湃地说道:“士兵们!你们一直是法国人民最英雄的护卫者。我也是跟你们一样,为了法国的利益,冲破了重重险阻,终于又能与你们一道并肩效力于法国人民了。是你们在过去的岁月中维护了法国人民的民族尊严和利益,今天我依然呼唤你们、人民也依然在盼着你们重新聚集在鹰徽旗帜下,为法国的自由民主而努力。我们今天能在一起消灭干预我们民族自主的敌人,将来,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一是我们捍卫了法国的利益,是我们洗清了法国的耻辱,是我们完成了法国帝业的最后辉煌!这辉煌将永远记在法国士兵的功劳簿上,永远记在法国人民的心中!”

从枫丹白鹭到巴黎的大街上,成群结队的农民夹道欢呼,挤得水泄不通。人们都想瞻仰一下这个穿着灰大衣的人。而拿破仑和科兰古则不得不驾单骑,轻车前进。在一群军官的簇拥中,拿破仑于天黑进入巴黎。

此次最为辉煌的进军则向全世界人民证明,拿破仑不是头脑简单,鼠目寸光的莽夫,而是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的冲锋战士。他曾为法国人开启了一个举世瞩目的时代,使爱好荣誉的法国人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自豪感。拿破仑为法国人民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其帝国史诗般的辉煌业绩足以使后继者相形见绌。与伟大的拿破仑相比,腐朽软弱的波旁王朝不过是三流闹剧中最蹩脚滑稽的小丑罢了。

拿破仑曾自豪地说:“我是凭着法国人民和军队士兵的信任被重新迎接起来的。我没有动一枪一炮,没有依靠缪拉的帮助。我知道人民和军队依然没有忘记我,依然敞开胸膛来拥抱我。”

当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人们除了惊奇之外不想做任何理性的解释和思考,因为奇迹从来就不眷顾庸俗之人。

三、东山再起

拿破仑回来,无产者欢呼,有产者发抖,每一个有头脑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要跟欧洲打仗了。拿破仑看出单纯依赖不满分子是危险的,因而力唤起真正的民族感情。

于是他在3月13日颁布了一系列顺应民心的敕令,宣布波旁王朝统治告终,解散元老院和咨议院,召集帝国“选民代表团”到巴黎开大会,叫做“五月棱场大会”。他还解散人所痛恨的“王室卫队”,废除封建头衔,没收波旁王侯的领地。拿破仑再次登上了法国王位。他以前的朝臣就大都又回到他身边,甚至富歇也不例外,对皇帝的归来毫不诧异。

同类推荐
  • 悲剧英雄:项羽

    悲剧英雄:项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悲剧英雄项羽》讲述了军事天才的凄美爱情,英雄末路的悲怆选择。一场刀光剑影的政治较量、一段英雄美人的爱情传奇、一个盖世英雄的千古悲剧。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重要指示之后,神州大地迅速掀起了学习杨善洲同志的思想热潮。本书立足于把学习杨善洲同志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分为政、干事、做人三个篇章,围绕杨善洲同志的光辉事迹从理论到到实践、从党性修养到个人品行,用生动可信的文字语言阐述了杨善洲精神作为我党宝贵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对于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干部示范引领作表率,用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胡适传

    胡适传

    胡适,一个相当复杂而又影响颇大的历史人物,他是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思想历久而弥新,他的影响在海峡两岸十分深远。本书以史家之思、作家之笔为胡适立传,使读者对胡适的一生有深入的了解,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史传之有褒贬评赞,自古而然,也是史学工作者的职责。评论的关键,在于“出以公心,实事求是”八个字。须以传主行实为脉络肌肤,做到理由事生,浑然一体,不谀不诬,公允精当。笔者有志于此,对胡适一生的思想业绩,褒其所当褒,贬其所当贬,惟求按实而论,析理居正,作客观公允的评价……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四光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蒙古族。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电影。《李四光》由王静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李四光》记述了李四光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热门推荐
  • 三个女人一个男

    三个女人一个男

    三个女人因喝醉酒和上帝同床嫁与他的嬉笑怒骂
  • 数码宝贝守护者

    数码宝贝守护者

    动漫《数码宝贝》的同人小说。数码世界再现危机。四圣兽之一的白虎兽突然消失,数码世界的能量变得不稳定,因此出现了危险的时空裂缝。皇家骑士们忙于修补时空裂缝,剩下的三圣兽正在寻找白虎兽的下落。然而一群人类趁虚而入,他们以猎杀数码兽为职业,并自称为数码捕猎者,给数码兽们带来更多灾难。新的三徽章应运而生,为了阻止贪婪的捕猎者,他们组成了一支守护数码兽的队伍,称为“数码守护者”。阻止捕猎者,寻找白虎兽,化解父子之间的恩怨。新的冒险开始了!
  • 逍遥修仙

    逍遥修仙

    修道是为了成仙吗?不,我只是为了享受生活,追求生命!修道之人都是好人吗?我觉得,除了我之外,他们全都是坏人!我有个与众不同的妈妈,她从小就对我说:做人不能太诚实,要学会说谎!不管这句话对不对,我都记下了它,并且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一条特殊的修真之路,绝对精彩的逍遥人生!
  • 复仇交响曲之报仇

    复仇交响曲之报仇

    六年前,她们的母亲被她们的父亲活活杀死;六年后,她们回来报仇,却在不小心中陷入了爱河。
  • 妙手空间:重生甜妻要造反

    妙手空间:重生甜妻要造反

    时沫清一朝重生回到了四年前,虐渣男,得空间,学习了老祖宗留下的竹简,从此她的人生翻天覆地:嫌脸宽?找名医。嫌胸小?找名医。嫌肉多?还是找名医。等等!你来干嘛?“我来找名医还我一个老婆……”某男不要脸的凑了上去。“滚!”某女脸色铁青,“再不走关门放狗!”“媳妇!你说,咬谁!选哪种狗?咱们家各种犬类都有!”某男一改刚才痞痞形象,一副护妻狂魔样子。“汪汪汪……”某男脸色一变,拔腿就跑,“我去,哪个小兔崽子把狗都放出来了!”“爸爸加油,我是小兔崽子,您老就是老兔子!狗追兔子,咯咯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证治心传

    证治心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正一解卮醮仪

    正一解卮醮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情意绵绵:恶魔大少不懂爱

    情意绵绵:恶魔大少不懂爱

    老公眼里的贱人,公婆眼里的扫把星,奶奶眼里的罪人。这场婚姻对于关雁儿来说……人间地狱。
  • 穿越之带着空间闯异世

    穿越之带着空间闯异世

    父母遭受意外,留下传家宝一枚,男友被爸爸领养的妹妹抢走,原来这些年只是为了钱。认为自己人缘不好,不料,这却是一个阴谋,为了夺取财产,不惜抛弃亲情,为了金钱,可以不顾爱情“呵!”某君冷笑“既然你们不念亲(爱)情,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什么!传家宝是一个空间?!可种田,可修仙?!什么!我的父母还没死?!某君狂笑“哈哈哈哈……老天待我不薄啊!”完成复仇,却不料一遭穿越到古代……找到爸妈后本想过着自己的悠闲小日子,却偏有人不让她如意……这是锦灰我的第一本小说哦~大家多多支持O(∩_∩)O~
  • 风雷动九天

    风雷动九天

    明朝中叶,武林高手层出不穷,七大门派,一教两帮,四大世家,更有“东沧海,西昆仑,南天孤燕北神龙”四大高手,都为天下第一的名号勾心斗角,烽烟四起。此时,东海出现两大海盗集团,倭寇横行,中原武林更为混乱,大多说有识之士基于国家大义,联合戚继光,俞大猷两位将军,携手抗击倭寇,展开了一段轰轰烈烈的英雄故事。风雷动九天讨论群:110498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