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1000000013

第13章 我思,故我在(1)

一、第一真理

“普遍怀疑”是笛卡尔将一切放在理性前面进行审查的前提,是辨别无可怀疑的东西的杀手锏。实际上笛卡尔也做到了,笛卡尔在进行“普遍怀疑”后发现的第一个最确切的、再也无可怀疑的命题就是——“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在笛卡尔整个哲学体系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是整个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则、第一真理。那么,作为笛卡尔哲学体系的原则,“我思,故我在”到底在哪些地方表现了它作为“第一真理”的威力呢?首先,笛卡尔从“我思,故我在”中引申出了“唯理论”的真理标准。其次,笛卡尔从“我思,故我在”出发,证明了精神和身体、灵魂和肉体的区别和统一。再次,笛卡尔以“我思,故我在”证明了上帝的存在。最后,笛卡尔以“我思,故我在”又进一步证明了外部世界的存在。另外,笛卡尔之所以认为“我思,故我在”是第一真理,是因为它是最真实的、最确定的真理。

作为理性主义的代表,笛卡尔首先要在它的哲学中确定的就是精神性主体的存在。那么,笛卡尔又是如何在它的哲学中来确定它的精神性主体的地位的呢?具体来讲,笛卡尔的主体性的思想是通过他对“精神实体”(即灵魂或者心灵)的论述和他的著名命题——“我思,故我在”来表现的。作为笛卡尔哲学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命题,“我思,故我在”可以说是整个笛卡尔哲学体系的基石。有人甚至说,“我思,故我在”就是笛卡尔自己为自己的哲学找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落脚点。总而言之,“我思,故我在”在笛卡尔整个哲学体系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是整个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则、第一真理。

前面,我们已经谈过笛卡尔的“普遍怀疑”的思想。实际上笛卡尔就是要在那样的怀疑中寻找自我,并最终确定理性和肯定自我。所以有人认为,“普遍怀疑”是笛卡尔将一切放在理性前面进行审查的前提,是辨别无可怀疑的东西的杀手锏。实际上笛卡尔也做到了,笛卡尔在进行“普遍怀疑”后发现的第一个最确切的、再也无可怀疑的命题就是——“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在笛卡尔看来,就好比他的“阿基米德式的点”。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能撬动地球。相应地,笛卡尔就好像在说,只要给我一个坚实的支点,我将能重建整个科学知识的大厦。笛卡尔想要找到这样的一个支点,事实上,他也找到了,能帮助笛卡尔重建科学知识的大厦的这个支点就是“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笛卡尔说:“我可以怀疑我的身体是否存在,我可以怀疑我所在的世界是否存在,我可以怀疑我所在的底线是否存在——甚至,我可以怀疑上帝是否真的存在,但是我惟独不能怀疑的就是我自己的存在,否则我的怀疑将没有任何意义。”这实际上就是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的原始意义。正如笛卡尔在它的著作中论述的那样,“假定没有上帝、没有天、没有形体,这都是很容易的,但是我不能同样地设想,怀疑这些事物的我也不存在,因为设想思想的东西在它正在思想时而自己却不存在和他正在设想这一行为是矛盾的。因此,‘我思,故我在’这一个结论是一个有顺序地进行思考的人得到的第一种和最为确实的指示。”

此外,笛卡尔认为,能作为第一原则、第一真理的东西,应该是最先被认识的东西,应该是最确实的东西,同时又应该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第一原则或者第一真理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一、第一真理应该是最为确实无可怀疑的东西;二、在作为第一真理或者第一原则的东西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推论出很多其他事物的知识;三、任何其他事物都应该是把第一原则和第一真理当作自己的靠山的,反过来讲,作为第一原则和第一真理的东西是没有任何依赖的,它绝对自己成就自己。

那么,作为笛卡尔哲学体系的原则,“我思,故我在”到底在哪些地方表现了它作为“第一真理”的威力呢?换句话说,笛卡尔到底是怎样在“我思,故我在”这一第一原则的基础上建造它的科学知识大厦的呢?

首先,笛卡尔从“我思,故我在”中引申出了“唯理论”的真理标准。上面我们已经知道,“我思,故我在”在笛卡尔看来是最为确实的真理,也就是说,凡是对“我”来讲清楚分明的东西,都是真的。这样,真理的标准就是看对于主体我来讲是不是够清楚,是不是够明晰。这实际上就是笛卡尔的唯理论。

其次,笛卡尔从“我思,故我在”出发,证明了精神和身体、灵魂和肉体的区别和统一。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作为理性主义的代表,笛卡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确定精神性主体的地位,也就是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在这里,笛卡尔实际上就是要把人的精神和现实的物质世界对立起来。作为精神主体的“人”可以通过灵魂、通过理性去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甚至做世界的主人,主宰世界。而作为与人的精神对立的物质世界则是人的认识对象,征服对象,甚至是改造对象。在此基础上,笛卡尔有意无意地引出了另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二元论”。“二元论”就是指物质和精神、肉体和灵魂时刻分离存在的,因为它们是绝对对立的。认定物质和精神、肉体和灵魂是绝对对立的“二元论”不仅仅把世界一分为二,而且也把人看成是肉体和灵魂两部分的结合物——人也是可以一分为二的。

再次,笛卡尔以“我思,故我在”证明了上帝的存在。我们之所说,“笛卡尔的怀疑是积极的怀疑,不是那些终究会归于空虚主义的消极的怀疑”,就在于笛卡尔的怀疑是带有重建性质的怀疑,而不是纯粹的怀疑。纯粹的怀疑、虚假的怀疑、消极的怀疑都只限于怀疑,除了怀疑什么都不干。而笛卡尔是要在怀疑的基础上重建一切。例如,笛卡尔也怀疑上帝的存在,但是笛卡尔不仅仅单纯地怀疑上帝的存在,而是要在怀疑的基础上证明上帝的存在。怀疑只是手段,而证明上帝的存在才是笛卡尔“怀疑上帝是否存在”的目标。笛卡尔从“上帝观念和具有上帝观念的我的存在”出发,证明了上帝的存在。笛卡尔说:“之所以我应该怀疑,之所以我要怀疑,之所以我在怀疑,是因为我还不够完善。”但是笛卡尔自己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肯定存在一个完善的东西。而这个完善的东西肯定不能从怀疑的主体——“我”的身上得来,因为“我”是不完善的。那么,这个完善的东西是什么?又在哪里呢?笛卡尔认为,这个完善的东西就是上帝。笛卡尔认为,完善的上帝是绝对完善的,全智全能的。只有这个完善的上帝才能给我们永恒的真理和绝对的理性。

最后,笛卡尔又进一步证明了外部世界的存在。笛卡尔认为,全能全智的上帝能给我们确实的知识和绝对的理性。上帝能根据我们心中任何已有的确实的、明晰的概念创造出任何与我们心中的概念相应的具体的事物——外部世界。所以,外部世界也是存在的,是和我们心中的概念相应地存在着的,是全能全智的上帝创造的。

综上所述,笛卡尔在“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的基础上,从确立精神实体“我”开始,一步一步证实了灵魂和精神的存在,证实了上帝的存在和物质实体(即外部世界)的存在。而这些内容正是笛卡尔整个哲学体系的骨架,它们造就了整个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体系。所以说,“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整个哲学体系的第一原则或第一真理。

我们已经知道,“我思,故我在”之所以被认为是笛卡尔的第一真理,是因为,首先,“我思,故我在”是最为确实并且无可怀疑的真理;其次,从“我思,故我在”出发,我们可以推论出很多其他事物的知识;再次,第一真理是没有任何依赖的,绝对是自己成就自己。从“我思,故我在”出发,我们可以推论出很多其他事物的知识,那么,作为最确实、最无可怀疑的真理,“我思,故我在”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实际上,笛卡尔之所以认为“我思,故我在”是真实的、确定的,是基于三方面的理由。

首先,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是真实的、确定的真理,因为当我们在思考的时候,我们会有意识或自觉,借助这种意识或自觉我们能理会到自己是在思考。在这里,笛卡尔所说的是一种思维的直接体验或者直接认知过程。并且,这一直接体验或者直接认知的过程的认知对象是“思考行为之存在”。这里的“直接”一词很重要,直接就意味着不需要经过任何概念或推理的过程。因为概念只是一个表象,我们对自己的思想行为的自觉根本不需要通过表象这一中介,我们能直接回到我们的思考行为。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对于我们自己的思考行为,我们根本不需要去理会,而纯粹从自然的角度,我们就能体会得到。另外,笛卡尔认为,思考这一行为是某个思考的人自己的内在的行为,而不是任何其他人的行为。例如:我思考,所以我知道我存在。

“凡思考者必存在”。

张三在思考,所以张三存在。例子中,“我思考,所以我知道我存在”,从主体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为是内在的自觉行为,不需要推理。但是,当我们由“我思考,所以我知道我存在”过渡到“凡思考者必存在”的时候,就要借助一定的反省。只有经过反省,我们才能完成由“我思考,所以我知道我存在”的自觉行为过渡到“凡思考者必存在”的推理行为,并最终完成“张三在思考,所以张三存在”这一反思行为。

另外,这个例子中的“凡思考者必存在”是一个普遍的命题,它是经过反思之后才得到的命题。也就是说,按照我们认识、思考的本性,只有我们先解除个别事物的本性才能进一步得到普遍事物的本性。只有先经过个别事物的反思才能最终形成普遍概念的判断。笛卡尔认为,这个过程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其顺序无法颠倒。

总之,我们在面对内在行为时所产生的意识就是“直接意识”,或者叫做“直观”。“直接意识”或者“直观”是最理智的直观或者意识。在“直接意识”或者“直观”之后,我们才能形成“普遍观念”或者“普遍判断”。“我思,故我在”是一种最原始的直接意识或者直观,是一种最原始的自觉行为,能帮助我们形成更多的普遍概念和普遍判断。

其次,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是最清晰、最分明的,所以也是最确实、最真实的真理。

笛卡尔说:“一般而言,一个命题之成为真实而确定的,它所需要的是什么?在‘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中,我确知我所说的是真实的,只是我非常清楚地看出来:一个人必须存在才能思考,除此之外什么理由也没有了。因此我就断定我能够接受这个命题,把它当作一般的规则,这就是:凡是我们很清晰、很分明地认识的事物,常常是真的。”在这里,笛卡尔实际上是重申了“我思,故我在”的“清晰”和“分明”,即“直观”。笛卡尔其实是在说,除了“清楚”和“明晰”,还有什么能让你感觉到它是最真实、最确实的真理呢?笛卡尔指出:“我确知我是一思考之物,然而我岂不是也因此知道如能确知一件事需要什么东西吗?的确,在此第一个结论中,使我确知它的真实性的只有对于我所肯定的事件之清晰和分明的知觉。所以在我看来,我能够建立一条一般性的原则:即凡是我们很清楚、很分明地认识的事物,就是完全真实的。”在这里,笛卡尔更进一步把“清晰与分明”当成是真理的判断标准,只有“清晰与分明”才能真正分辨真理的是与非。相应地,如果“我思,故我在”真的像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的那样是“哲学的第一原理”,那么它的真实性和确定性就不能再依赖其他更高的原理了。所以,具有最清晰、最分明的特征的“我思,故我在”就应该是最确实、最真实的真理。

最后,笛卡尔实际上是先承认“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的简单性和直接性,然后才判断它是最真实、最确实的真理的。在“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中,“我思考”是一项内在的前提,毋庸置疑,这是最确实的、最真实的。“我存在”是一个最简单的判断。事实上,笛卡尔并没有确定“我存在”中的“我”到底是指什么。确切一点说,“我存在”即等于“某物存在”,具体可以指代任何物。而“某物存在”乃是一个最简单的判断,因为它只涉及某物存在的事实,而不涉及任何性质,所以称为“存在判断”。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思,故我在”应该是最真实、最确实的真理。

二、我思,故我在

对“我思,故我在”这个著名的哲学命题,笛卡尔最先探讨它是在《方法导论》中。笛卡尔坚信,这个真理最确定,绝对无法动摇,因为这个命题最简单,完全符合他所讲的方法。那么,“我思,故我在”这一真理应该如何理解呢?本小节内容将对“我思,故我在”进行详细的解释:“我思,故我在”中的“我”的所有属性也是“我”的惟一属性就是——“思想”;“思”是一个范畴相当广泛的概念,既是“思想”又是“思维”,也就是我们的所有的意识活动;“故”是从“我思想”向“我存在”演绎的一个过渡阶段;“我在”并不是指“我的肉体”的存在,而是指一个精神实体的存在。

对“我思,故我在”这个著名的哲学命题,笛卡尔最先探讨它是在《方法导论》中。笛卡尔在这本著作中说:“正当我把一切都认为是假的时候,我立刻发觉到那思想这一切的我必须是一实际存在,我注意到,‘我思,故我在’这个真理是如此坚固,如此确真,连一切最荒唐的怀疑、假设都不能动摇它。”后来,笛卡尔又在《第一哲学沉思集》和《哲学原理》中重复了这个意思。笛卡尔坚信,这个真理最确定,绝对无法动摇,因为这个命题最简单,完全符合他所讲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将要对这一命题进行一个具体的诠释:

“我”:“我思,故我在”中的“我”指的是什么?我们可以做许多想象,但是这里的“我”和我们通常理解的人称代词(具体指代人的“我”)的“我”是不一样的。有人分析说,这里的“我”,一方面是指暗含在动词的变位形式之中的“我”,另一方面又指有着特殊规定的“我”。这听起来好像很深奥,但是却很有道理。我们不妨先从笛卡尔对这个“我”的分析来理解。笛卡尔说:“我首先曾把我看成是有脸、手、胳膊,以及骨头和肉组合的这样一架完整的机器,就像从一具尸体上看到的那样,这架机器,我曾称之为身体。除此之外,我还曾认为我吃饭、走路、感觉、思维,并且我把我所有这些行动都归到灵魂上去。”很明显,笛卡尔首先是把“我思,故我在”中的“我”理解为一个有血有肉能够进行任何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生理活动的肉身。

同类推荐
  • 四十自述(精装)

    四十自述(精装)

    胡适先生回顾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经历,从他的信仰、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叫局吃花酒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考上庚款留美、至 “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与历程。胡适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舆论界的领袖、宗师,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论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胡适的才华、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与他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成长与所受教育密不可分。这部自传不仅完整地呈现了他40岁及以前的生活、思想与事业,也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他的家乡、他求学的上海、留学的美国、活动最多的北京,在此都有描述,这些成为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政治、舆论界的状况......
  • 杨子荣传记

    杨子荣传记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否则这个民族就不会强大。当国家危难之时,懦弱者选择了逃避、妥协甚至投降,英雄们却挺身而出,用热血捍卫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本书详细地记录了英雄模范人物杨子荣不平凡的一生,再现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端木蕻良传

    端木蕻良传

    作者大量援引一手材料,更通过与一些亲历者的访谈,得出自己对于端木蕻良在现代文化史、文学史上地位的独到见解。
  • 瞿秋白传

    瞿秋白传

    想为大家辟出一条光明的路,却因为多余的话一度被误为多余的人。五四风云人物书系《瞿秋白传》,36年悲剧人生说历史误会,从容就义是书生,74载烟云过尽见个人性情,细节还原真秋白。
热门推荐
  • 演讲口才

    演讲口才

    在任何一个艺术领域里,规矩就是那么几条,更多的则是技巧。《演讲口才》一书开篇探讨的是如何使演讲成功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则。本书语言简洁明了,内容通俗易懂,科学实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亿万爹哋疼妈咪

    亿万爹哋疼妈咪

    她自称五号停机坪,前有缺陷后有凹陷,这样的身材也有人喜欢?欧阳戚,你是不是老眼昏花傻叉了?玩个车震而已,你还真以为统一内部不搞分裂啊?她爱上谁就上谁,她爱扑谁就扑谁!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青春呓语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青春呓语

    收录了多位名家的散文佳作。他们或在菲菲细雨中孤自吟唱,或在浪漫的暮春时节做着一帘幽梦,他们对匆匆流逝的时间充满无奈与惋惜,他们对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怀着无限眷恋,他们遥想他乡的朋友,他们思念远方的双亲……他们的笔调或轻灵,或俏皮,或沉着,还或者富有哲理,无论如何,总有些油盐酱醋蕴含其中,让人几多回味,几多思索。
  • 家有二货老婆的一晚

    家有二货老婆的一晚

    一对二货夫妻的一晚爆笑登场,笑不抽你,你抽我!!!
  • 逆天皇族

    逆天皇族

    一个玄幻的世界,究竟谁对谁错,一句错误的誓言,就让女子以身相许,经过轮回的洗礼,到底能否知晓命运的蹉跎,一切的一切,到底是轮回的折磨,还是无尽的循环,高深莫测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主角故事,一切尽在逆天皇族,修仙成佛一念间,我又为何不愿牵。战小狂,本是冷府家丁,但是阴差阳错的便成为了冷梦的未婚夫,随后的种种奇遇,都显现出他根本就不是天之骄子,轮回的捉弄,让他身心备受疲惫,本应该花季的年龄,却显得那般的让人无奈,这一切的故事,都从这里,开始。
  • 魔王独宠呆萌妃

    魔王独宠呆萌妃

    一朝穿越,原本在现世里无依无靠的孤儿变成了王爷的庶女,本来以为能够过上好日子,却没有想到遭人计算被逐出王府,在跨出王府的那一刻,宫小暖就暗暗发誓,再见之时定是你们的忌日。他是人人都敬畏的魔王,却只独宠她一人,只倾心她一人。他深情:“即使知道是利用,我也心甘情愿。”她不屑:“我也只是个替身而已。”他说:“以后,我只为你终守一生。”她不言。历经磨难,历经风雨,她一直被伤害的内心是否可以渐渐愈合?
  • 冥婚盛宠:鬼夫太难缠

    冥婚盛宠:鬼夫太难缠

    那晚他霸道将我壁咚在墙上,离开时留下一句。“来日定会娶你。”这只男鬼,好难缠啊啊啊!
  •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好书的神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分析等角度,多侧面呈现一本书的精妙!主讲人梁文道品味独到,是广为人知的“说书人”,他兴趣广泛、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自己的揣摩、消化吸收,最后形成了真实而中肯的评论,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与你私享,让你领略读书的美好,在独处时亦不会孤寂,获得心灵的慰藉。他讲评的书非常庞杂:小说、哲学、散文、回忆录、心理读本……收罗有《我与地坛》《生死疲劳》《我们时代的写作》《中国在梁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士人风骨》《洗脑术》《身体密码》《植物看得见你》等,每本好书都潜藏一个新的天地,等着你一同踏上探险之旅。
  • 宁安一世相思唯南

    宁安一世相思唯南

    因好友王艺萌的一通求救电话,宁安只身前往,陷入困境,被身份神秘冷漠的尉尘所救。惊魂未定之际,却撞见男友沈思南挽着思慕他多年的女人陈潇.是误会还是移情别恋?紧接着沈思南被迫接任面临收购的家族企业,导致宁安被绑架囚禁,成为了新型药剂的试验品。在她绝望无助之际,尉尘强势的出现将她禁锢在身边,并告知沈思南与陈潇即将大婚的消息。年少时光里掩埋的往事与一切的爱恨纠葛,都将伴随着那场婚礼缓缓的拉开帷幕。
  • 大荒元界

    大荒元界

    带着前世的功法,来到这个破旧的世界,揭开世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