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9400000022

第22章 伟大的女科学家(4)

庆祝仪式在工农业博物馆举行,22年前玛丽娅正是从这儿走上了通向科学殿堂之路。俄国统治当局不敢对举世闻名的居里夫人说三道四,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佯装不知。当居里夫人出现在主席台上时,整个大厅的欢呼声、掌声久久不息,人们为波兰出现了如此伟大的人物而热泪盈眶。居里夫人在台上,用波兰语做了鼓舞人心的讲话。她感到振奋,她终于能在公众场合用波兰语发言,同胞们为此高呼“居里夫人万岁”!

接下来她又参加了许多团体的活动,华沙人为能够见到“波兰人的骄傲和居里夫人——居里夫人”而激动万分。有一次在妇女团体的招待会上,居里夫人突然看见一位满头白发的妇女坐在前排。她愣住了:“我认得她,她是……”

居里夫人的大脑飞速地检索着自己的记忆库……定格了:

“啊,是西科尔斯卡校长!”

她立即站起来向满头白发的西科尔斯卡校长走去。到了她的面前,居里夫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西科尔斯卡校长,您好!”

“你还记得我,玛丽娅?”

“我怎么会忘记我敬爱的老师呢?您是我的恩师呀。”

玛丽拥抱着老师,热情地吻了吻这位满脸皱纹的恩师的脸。西科尔斯卡已是满脸泪水、泣不成声了。作为一个教师,最大的报偿大概也就莫过于此了。玛丽感激的泪水与恩师喜极的泪水在一起流淌,流淌……

会场上的人们无不为这感人的一幕所激动,人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向这对师生致敬!为人类最美好的情操致敬!

从波兰回到巴黎后,她又应邀去英国的伯明翰,接受伯明翰大学名誉博士证书。一位参加仪式的科学家简略地记述了他的所见:居里夫人羞怯,寡言少语,文雅而自信。人人都想看到她,但只有少数人能够如愿以偿。记者们伺机提出种种问题,但她都能巧妙地应对过去,而且一个劲地赞扬卢瑟福。这当然不能让记者们满意,但他们只能得到这些……居里夫人在伯明翰提醒英国和世界科学界:

“我请英国把目光集中到卢瑟福先生身上。他关于放射性现象的研究使我大为震惊。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取得巨大的进展,对这些进展来说,镭的发现只不过是一个序幕而已!”

啊?比起卢瑟福先生的研究,“镭的发现”仅仅是一个“序幕”!那该是多么了不起的研究呀!原来居里夫人指的是卢瑟福不久之前用放射性物质轰击物质,结果发现原子有原子核的构造。这一发现为人类进入原子时代拉开了帷幕,但是,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认真对待卢瑟福的有核原子结构理论,这从该年举行的第二届索尔维会议上就可以看出。在这次会议上,卢瑟福首次正式公开提出他的原子有核的理论。居里夫人也出席了这次会议,她还做了《放射性衰变的规律》的发言。

玻尔曾对这次会议的情形写道:1913年的第二届索尔维会议的题目是“物质结构”,卢瑟福关于原子核的发现为上述探索提供了基础,而这种基础的惟一性则尚未得到普遍的承认。惟一提到这一发现的是卢瑟福自己。他坚决支持有核原子模型的实验资料的丰富性和精确性。你看,在卢瑟福的理论“尚未得到普遍的承认”时,居里夫人就能对卢瑟福的新近发现做出如此迅速的反应,而且事后证明她的预言惊人地正确,人们为她的科学敏感性感叹不已!

1913年她发表了一篇文章:《在液氢的温度下的镭的辐射》,这是她与荷兰著名科学家卡末林—昂内斯合写的,分别用英文和法文发表。

1914年她又写了一篇《放射性元素及其分类》。此后,直到1920年才继续发表文章,这其中有5年时间她一篇文章也没有发表。这是因为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三、前线救助

1914年6月28日,战火弥漫整个欧洲。

7月的欧洲,到处发出动员令,宣战的消息搞得人心惶惶。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使法国也被卷入战争的漩涡中。

进入了比利时的德军,也势如破竹般地侵入法国。法军节节败退,战火一天一天地逼近了巴黎。

时值暑假,玛丽想到布鲁达明别墅去看女儿,却因战争原因而无法如愿,只好写了封信给她们。亲爱的伊雷娜、艾芙:

我们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由于战争,我无法去看你们了,你们要好好照顾自己,以后通讯可能不太方便,但千万不要害怕和担心。德军已通过比利时,法国势必连连苦战;波兰也已被德军占领,你们的姨妈也许久没信来了。

妈妈动员令下达后,年轻人和有工作能力的人都被调往前线,玛丽的研究室内仅剩下一个赢弱的男助手。终于,实验所也不得不关闭了。

玛丽把门锁好,携带着一克的镭,搭乘火车前往法国和西班牙的边境。

车厢内全是亡命法西边境的官员,他们谈的都是打败仗的事,没有半点信心。玛丽觉得很懊恼,就把视线移向车窗外,只见外面也是一排排往西逃难的汽车行列。

抵达目的地后,玛丽把镭寄放在银行的保险箱内,立刻又返回巴黎。

她到底回巴黎做什么呢?

玛丽想利用X光透视子弹和碎片,为伤兵疗伤。于是,她把X光治疗设备装在车内,到前线或巴黎各医院巡回服务。

这种“放射线治疗车”可以利用发动中的汽车马达发电来进行工作,此外也用镭的放射(居里疗法)来治疗恶性肿瘤,她把这种设备分配给各地的医疗车使用。

放射治疗车渐渐不够使用了,玛丽于是到各富豪的家里去游说,借到了二十余部自用车,她把它们全改装成放射治疗车,其中一部供自己专用——玛丽坐在司机旁边,常常出入于枪林弹雨中。

1915年4月,玛丽的座车在一次急转弯时翻倒,她被压在车内的仪器下,大家都认定她已无生还的希望,没想到,奇迹般的,她仅受了一点轻伤。第二天,她又照样若无其事地到战场上去救护伤兵了。

放射治疗车不只使法军受惠,连比利时及北意大利前线也有它们的踪迹。

在野战医院中,有些年轻的护士不知道这位穿着朴素的女人就是鼎鼎大名的居里夫人,常把她差使过来、差使过去。

有一次,玛丽到比利时奥古斯都医院去,发现一个工作非常认真的士兵和一个护士,后来她才知道,他们就是比利时的皇帝和皇后。

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点,终于传来了停战的消息,四年的战事终于停止了。始终盼望着和平到来的欧洲各国人民,不分敌我的同声庆祝。

对玛丽来说,停战具有两个意义,其一是法国获胜,其二是她的祖国波兰独立了。

波兰,就像传说中的不死鸟一般,从死灰中复苏了。玛丽又和音讯中断五年的兄姐联络上了,她高兴地提笔回信。哥哥、姐姐们:

我已经收到你们报平安的信了。我们在巴黎也一切都好,大家终于安然度过这场艰苦的战争了。

伊雷娜已长大,可以帮我做放射治疗的工作。

虽然实验所由于战争而关闭,但我因此治愈了无数名伤兵,因此感到很安慰。

听到波兰独立的消息,太让我兴奋了,这种感觉,是生长在自由国度里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我一方面觉得高兴,一方面又感慨万千。从摇篮时期就被锁链扣住的同胞,不久之后就能呼吸新鲜空气和享受灿烂的阳光了;可是,同胞们也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啊!

如果认为此后祖国就能和平宁静,那还言之过早,我们还必须经过许多的考验。

距退休还有好几年,我必须重返工作岗位,一面教书一面做实验。好在年轻人也回来了,不久之后,实验所将可恢复往昔的正常工作。

最后,我要告诉哥哥姐姐们,我很想早日回华沙,看看自由的祖国。

妹玛丽。

四、访问美国

世界再度恢复和平,玛丽的家也重现曙光。

伊雷娜已二十一岁了,她在大学里攻读物理和数学,打算继承母亲的衣钵;十四岁的艾芙正在苦练钢琴,打算将来做个音乐家。玛丽对她们的期望也很高。

实验所的工作又开始了,各个成员埋头于研究中,就像不曾受到战争的干扰似的。

玛丽把战争中所获得的经验运用在和平之世,使“居里疗法”更普及。但是,五十多岁的玛丽,身体状况比从前更坏了,她不得不利用暑假多休息。

她最喜欢英法海峡之畔的避暑地,她们学校的教授也经常利用暑假来此度假。

海岸有大小无数的岛屿罗列着,如画儿一般美丽,玛丽选定了一所视野最佳的别墅住了下来。暑期过去,新的学期来临时,玛丽又恢复健康了。

1921年5月,玛丽和两个女儿搭上前往美国的奥林匹克号,从马赛港出发。

原来,纽约多家杂志的编辑美洛妮夫人,向全美国知识界呼吁,募集“玛丽·居里镭基金”,当时已募集了十万美元的款项,足够买一克的镭赠送给居里夫人,而且决定由总统在白宫亲自颁赠。

居里夫人为了答谢美国各界的热忱,所以抱着衰弱的病体,千里迢迢地到美国去访问。

玛丽自己连一克的镭都没有,唯一的那一克,则是她做实验用的。如果她申请专利,早就富甲天下了,但她始终认为,对人类幸福有益的研究,不能视为赚钱工具。这件事早在前面就已提过,因此凡是富裕而设备完善的地方都可以制造镭了,像美国在当时就已制造了50克的镭。

为了表达对这位女性科学家的敬意,所以美国方面发起了前述的“玛丽·居里镭基金”募捐运动。

当玛丽打算前往美国访问时,法国政府想颁给她一个勋章,但是被她拒绝了,她要以私人的身份前往美国。

为了这趟旅行访问,玛丽听从了伊雷娜的劝告,添置了一件新衣,但她们三人的行李就只有一个皮箱。

船驶入码头时,岸上早已挤满欢迎的人潮,她们站在甲板上看到这一幕,都呆住了。

其实,早在船尚未入港的五个小时以前,港口已经挤得水泄不通,其中有新闻记者、摄影记者、女学生团体、女童子军团体等,人人手里都拿着红、白蔷薇花。此外,美国、法国、波兰的国旗也宛如海浪似地飘摇着。

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想一睹这位伟大女性的庐山真面目。母女三人好不容易才突出重围,回到美洛妮夫人家去。

美洛妮夫人的房里有一盆绽放得艳丽夺人的花。美洛妮说:“居里夫人,这盆花是镭的力量使它开放的。”

“哦?”

“是的。这盆蔷薇是一位园艺家栽植的,他得了癌症,用居里疗法治好了,为了报答你,他从数个月以前就开始精心培育这盆花,以便当你前来访问时,刚好能看到它盛开。”

“哦,原来如此。”玛丽不禁又兴奋又感动。

大伙儿正闹哄哄地为她们安排旅程表——事实上,各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的典礼、各大都市欢迎会等,都早已排得满满的了。

5月13日,是行程的开始。

在纽约女子大学主办的欢迎会上,学校代表轮流向居里夫人献上美丽的鲜花或纪念品等,并赠予她“纽约的荣誉市民”的钥匙。

与会者既有各大学的著名教授,也有法国及波兰的大使,最令玛丽感动的是波兰第一任总统也前来参加盛会。

这位总统就是当年在巴黎举行音乐会时的无名音乐家,玛丽曾与姐姐和姐夫一起去捧过场。

当年在音乐厅中的,一个是艰苦求学的留学生,一个是流亡的音乐家;三十年后的今天,他们重逢时,一个已是诺贝尔奖得主,另一个竟是波兰总统。

5月20日,哈定总统代表美国把一克的镭赠给居里夫人。

事实上,镭还存放在工厂的保险箱内,颁赠仪式中的铅盒内,只是镭的模型而已。

颁赠仪式是在当天下午4点进行的。以哈定总统夫人为先导,接着是法国大使、居里夫人、哈定总统、伊雷娜、艾芙、美洛妮夫人陆续进场了。

场内早已坐满各大学代表、各国外交官和美国陆海空军官要员,铅盒则摆在桌子的正中央。

典礼结束后,哈定总统以“献身于艰苦工作的妇女”来形容居里夫人,并把一串挂有钥匙的金项链系在她的脖子上——这是开保险箱的钥匙。

报纸上纷纷报道这件事,第二天,更令人惊异的事发生了。

居里夫人婉拒了总统所颁赠的镭,她把镭转赠研究所。她说:“我要把我的一切献给大众。”

听到这些话语,谁能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呢?

此后,在行程之中,居里夫人到处受到最疯狂、最热烈的欢迎。某报曾以担心的口吻报导说:“我们如此疯狂,是否要将居里夫人置于死地?”

事实上,玛丽确实有点体力不支了。她从早到晚和欢迎的人频频握手,她的手已痛得举不起来,必须用绷带架着。由于过度疲劳,她只好谢绝了美国西部的欢迎会。

最后一个欢迎会是在芝加哥的波兰人街举行的。当地所有的波兰人都来参加,以便一睹“祖国闪亮的星”的风采。男女老幼都因为能在异乡客地看到驰名世界的同胞而感动得热泪盈眶。大家紧紧地围着她,高唱着波兰国歌。

6月28日,居里夫人和伊雷娜、艾芙再度搭上奥林匹克号返回法国。惜别的电报和花束,堆满了船舱。

她要转赠给研究所的镭,则放在船上的保险箱内,跟着她向西航行。

五、推动科学事业

1922年,居里夫人接受了国际联盟理事会中的一个职位,这是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居里夫人经历了战争,亲眼见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她希望能通过这个组织来促进各国的了解,进而维护世界和平。

除此之外,居里夫人还是国际文化合作委员会委员,并于1930年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国家文化合作委员会上当选为主席。她希望自己能通过这些工作,更好地为整个人类服务。在担任国际文化合作委员会的职务后,居里夫人开始为推动全世界科学进步发展而努力。她发现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工作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大家互相之间交流甚少,学术上的很多规则混乱而不统一,她决心改变这种现状。在她的努力下,科学界进行了一系列地改革:统一科学符号和术语;统一科学出版物的开本;统一各杂志的著作摘要;拟定各种常数表。同时为了科学工作者更方便地搜集研究资料,相关机构开始整理各种书目。这样如果科研人员在研究工作中碰到难题,很快就会从新的书目中查到要找的资料,这将比以前方便百倍。

居里夫人还是个不折不扣的人道主义者,她热切地关注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关注着人类的生生不息和每一项进步。她看到了科学在推动人类走向进步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同类推荐
  • 中国大军事家的故事

    中国大军事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

    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

    本书详尽地记录了张国荣一生的艺术成就,力求还原他的各个艺术创作阶段。越是短暂的越美好,让我们记住张国荣这段躲开了岁月的磨损美好人生,记住他永远站在云水间、迷雾里,魅惑地笑着,带着美好的年华与灿烂的脸庞。四月又如期而至,在这春暖花开的某个时候,希望我们大家依然会记起,当年那个满眼烟火色的哥哥。
  • 帝国的另类

    帝国的另类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24位“另类”皇帝,展示帝王家族的另类怪胎,从中探索了产生这些“另类”皇帝的历史和社会根源,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百传:铁托传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百传:铁托传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5.25-1980.5.4),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南斯拉夫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曾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总书记、南斯拉夫人民军元帅。
  • 天命的注定·朱元璋帝王之路

    天命的注定·朱元璋帝王之路

    以前,明史学者吴晗先生写过一本《朱元璋传》,怎么说呢?虽然该书影响很大,但是内容着实单薄,以区区二十万字去介绍和评价这位伟大君王恢弘博大的一生,难免给人一种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之憾。出于对朱元璋伟大人生的感动和对真实历史负责任的态度,笔者耗时近十年,悉心研究朱元璋,创作此书。从史料考证到布局谋篇再到分析点评,无不殚思竭虑,精益求精,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朱元璋及其生存的时代。
热门推荐
  • 琢玉记

    琢玉记

    天地造物,数以万计。诸神临世,天威昭彰。古神遗迹浮出水面,失落法诀再现世间,上古神器璀璨耀眼,血雨腥风再难平息。造化弄人,他的轨迹,竟与多年前的浩劫出奇得相似。挚爱心有所属,恩师寂寂逝去,兄弟被逼入魔,世人冷嘲热讽。放眼九州,举目无亲,举世皆敌!玉不琢,不成器。看主角如何在逆境中坚忍不拔,战胜自我,上演一段热血澎湃、感人肺腑剑侠故事。本文古风浓郁,古韵盎然,言辞清新,感情细腻,催人奋进。在网络快餐文化云集的时代,品味下倾力于文字雕琢的古典中国风轻玄幻小说也是不错的。
  • 厚人

    厚人

    赵文辉是一位植根于生活深处,执著于本真的“自然”状态的小说家。他的生活空间与艺术空间,都存身于太行山脚下,豫北平原的那一方沃土。那里是他创作的“原乡”。在今天,一方面是打工者们纷纷涌向城市,另一方面,城乡之间也不再像原先那样千丝万缕般联系,中国的城市有了自足的系统,城市化的水平大为提高,于是,城里人即使不与乡村发生联系似也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最年轻的一代作家,几乎没有乡村经验。正是在此大背景之下,我认为伴随城市化的加剧,真正熟悉中国乡土伦理和基层社会,真正能够传达出乡土特有的神韵和气味,写出中国农民不息的生存意志和道德理想的作家会日益稀缺的。
  • 天传武帝

    天传武帝

    武帝宝座已经失落万年,正魔之乱纷争不断!消失在华山顶峰的剑神,一切都将未来掩盖。一个孤儿,一段奇遇,是否能带来修行界新的震动?孤帆远影碧空剑,持剑相望两不知的前辈。天生为圣,同境无敌的同辈,武帝之路不会寂寞!第六王朝,开始!本文里面有精彩的打斗,有热血,有感情,看下去,你不会失望!
  • 九龙之风者

    九龙之风者

    本是大陆之上最强大的两大家族一员,却因为生来就拥有的一只奇异的左手,而在出生的一刻被定为必须将之除去的不祥之物。其父以己之命,换来八年短暂的寿命。八年之命,终究扛不住被强加的宿命。八年之寿,终究消磨不掉身为不祥之物的咒印。如果真是那样,那么,吾意欲何为……
  • 公子难求

    公子难求

    自幼随父兄南征北战,逞勇斗狠,颇有男子气概。不仅文韬武略,更是俊美非凡,让梁国一众少女为‘他’成痴。她是大将军四小姐,却以四公子闻名于世。为了挽回母亲在将军府的地位,她甘愿放弃自己的理想!府里与姨娘嫂嫂们没事斗斗就算了,最后还要兼职为朝廷与三国内斗...“皇帝老儿,人家只是伪公子好吗!?”《新人新书,保证不坑,放心跳吧!》
  • 女人成功靠自己

    女人成功靠自己

    《女人幸福靠自己》内容简介:一个光着脚的人和一个饥饿的人结伴而行。光脚人对幸福的定义是有一双鞋,饥饿的人对幸福的定义是有一餐饱饭,但是当他们看到路边有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时,他们突然感觉自己是幸福的:虽然没有鞋穿,但至少还有一双可以走路的脚;虽然饥肠辘辘,但身体还是健康的。而轮椅上的人说:“我也是幸福的,因为我还活着。”
  • 墨色懂宣

    墨色懂宣

    言语宣从出身开始就是炮灰命,炮灰之一,不是男儿身,害母亲进不了豪门,惹母亲厌弃;炮灰之二,母亲生了儿子,缺个导火索,言语宣选中;炮灰之三,害言家损失了股份,徐家愤怒难平,一致决定推出去;炮灰之四,姐姐高考不如意,联合表哥演场戏,订婚现场被抛弃;炮灰之五,言家资金出问题,不管之前恩怨,拉了出来凑联姻。多年炮灰熬成精,你想利用,我玩心计,你想让我去相亲,我把衣服首饰换现金;你跟我打亲情牌,我就小心眼提陈年往事;你强硬,我无赖,你示弱,我没心视而不见,不要妄图再利用我。来了一个巴心巴肺对自己好的,冷言激不走,甩无赖全包容,深情告白:“请你不要再猜忌。”
  • 秩序录

    秩序录

    被命运眷顾的兄妹被世界抛弃的秩序,怎样挽回逝去的生命?欺骗与背叛总是发生在最意向不到的时间与角色之间,觉醒,涅槃,继承真假难辨。
  • 王俊凯,我爱你不后悔

    王俊凯,我爱你不后悔

    本文写的是TFBOYS队长王俊凯和一个女生的故事,当然还有王源和易烊千玺与女主闺蜜的故事。如果大家想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话,就来看看吧!注: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筠熙闯古代

    筠熙闯古代

    奇葩女筠熙为了能睡睡觉睡到自然醒,在梦中和魔鬼交易,直接扔到了古代,生活是上顿没有下顿,更悲催的是成了三个娃的娘,毁约代价太大,幸好魔鬼还有点良心,丢了一个空间门过来,筠熙带着三个娃在古代磕磕碰碰地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