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76200000016

第16章 善现启请分(5)

对于东方文化来说,“宇宙─生命”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体。人类及其他生命体的智慧莫过是这个整体生命体智慧的衍生物,佛家把这种智慧称之为“般若”。“般若”的另一层含义是这种智慧也可能报应到某一个具体人身上,成为人的智慧,两种智慧不一也不二。佛学的这种辩证思维的彻底性,是儒、道两家稍有欠缺的。但是佛家的末流弟子却因此产生了另外一个偏差,似乎只是个人努力修行就可以完全掌握般若,从而使自己成为“超人”,万能或全能的“人”,在晚期的佛教弟子中,抱有这种幻想的大有人在。这也是中、晚期佛教没落的根本原因。这种思潮正好和朱熹之流的儒家,邵康节、邱处机之流的道家融合成了宋以后中国文化的主潮。正是这股潮流从根本上歪曲了东方文化,导致了中国文化近千年的大衰败。

这个思潮很庞杂,但基本思路是一致的,如果可能,我们希望能对这个思潮作详尽的解剖,分清两种不同的东方文化,一种是从孔孟老庄释迦创始东方文化到唐,是正宗的东方文化,唐末至宋以后的东方文化则是一种变种,从根本上舍弃了东方文化的整体辩证思维的魂,堕落为一种讲求个人修养、修行、修炼的宗教性质的文化。这对早就从宗教巫术文化走出来的东方文化是一个大倒退。

我们不能责怪南怀瑾先生个人,在这样漫长而巨大的历史文化潮流之中,很难有哪一个个人不被卷进这个漩涡。不管怎么说,南老无论如何都是一个严肃的学者和文化大师,较之那些冒牌的禅师如铃木大拙之流,不知要强多少万倍。最起码南老的思想观念还没有退到巫术、降神术的水平。这也是东方文化不该灭。

就我们自己来讲,如果不是从小学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系统学了马克思主义,不是生存在世界趋向多元化、多极化的时代,不是生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苗头已经展露无遗的时代,不是生存在西方科学思维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历史时代,我们也无法看出东方文化发展中的这样一个大转折,也无法发现东方文化真正的精华所在。

所以,我们还是感谢阿弥陀佛的。是历史又一次拨正了东方文化发展的航道。

佛家弟子在中、晚期走偏的主要原因,是需要作一番考证才可以说清的。但唐代南北禅宗的争论,无疑已使我们看到两种东方文化的斗争在佛教内部早就展开了。

禅宗早期崇尚的是《楞伽经》,后期才改崇《金刚经》,这个转变中我们已经隐隐约约看到了禅宗早期的内部分歧。 《楞伽经》中明显没有《金刚经》第三品“大乘正宗分”的内容。禅宗的第四、五代祖师大概是为了更全面传授释迦的教义,才改崇《金刚经》的。这一点从弘忍大师选衣钵传人的公案中也看得十分清楚。

神秀的开悟偈是:

“身为菩提树,

心为明净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神秀的观点可以说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千余年绵延不断,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太有市场了。

前有古人,伪传的达摩的《四行观》就是一种“时时勤拂拭”的具体修行的法则。后来的临济义玄则提出“吹毛断剑还须磨”的观点,近现代以“善护念”作《金刚经》的金刚眼、正眼法藏,应是南老的一大贡献。

这条路线与程氏兄弟、朱熹们的“儒家”学说,什么“主敬”、“日惕夕惕”之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五祖弘忍明显否定了这条路线,肯定了六祖慧能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路线。但是六祖慧能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路线,被他之后的许多禅宗大师由于只求悟“自性”,而产生了极大的偏差,后人所谓“识得自心便成佛”与六祖《坛经》的本意相去甚远。六祖早就明白了“明镜亦非台”,即心本无心,因缘所生心的道理,当然不会令人们再认它、识它,六祖所指的“自性”“自心”实不是指的我们的意识心,而是法身本体的般若心,即我们上面所说,东方文化尤其是佛学,把“宇宙─生命”系统看作了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本身肯定是有智慧的,如果它没有智慧,人及其他生命的智慧不会从空中蹦出来,但人类的智慧不能直接了知它的“智慧”。佛家又认为人心的智慧与法身本体的智慧不是一,也不是二。离了它,人无所谓智慧,虽然它不等于人类的智慧,但离了人的智慧,人们又找不到第二个可以了知它的渠道,也就是说只有透过我们的智慧才能了知它的存在。它本身不管你了知不了知,它绝对是自由自在的。前文我们已用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合力结构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人们可意识到的永远都是“标量”,知了“标量”当然便知“矢量”在,在!但说不得,不可说,说了就是“标量”。六祖所说的“自性”、“自心”主要是指这种“矢量”,这绝非一般人的意识力量可以“护念”得了的,反过来反倒是“矢量”善护念、善咐嘱“标量”。南老让我们反过去护念“矢量”,实在是把问题颠倒了。

释迦的伟大在于他真正找到了“宇宙─生命”系统的“矢量”,并把它直接给了众生,这在《妙法莲花经》中、《金刚经》中、《佛说无量寿经》中、《佛说阿弥陀经》中说得十分清楚。我们当代人可以怀疑释迦转动“宇宙─生命”系统的真实性,但是要,完整地传达他的全部学说,不能断章取义为己所用,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

六祖的《坛经》明显有遗缺和篡改,胡适先生早有考证,他认为是神会或法海作了弊。胡适是学者,他的意见只可参考,但从《坛经》中透露的消息看,明显有些语录是不完整的。例如六祖评论有些人拜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时说:“东方人求生西方,西方人求生何方?”这一观点在佛界争议很大,许多禅宗弟子因此否定净土法门,不少净土大佬则明显不满六祖的提法。我们以为作为一代宗师,尤其是像六祖这样的宗师,决不会轻易否定佛教中的一个大法门、大宗派,更不要说这个宗派、这个法门是有确凿的经文印证的,不是后人子虚乌有捏造出来的。通过六祖这一句语录,我们认为六祖对净土学说的理解非常接近释迦的本意,西方极乐根本不是什么彼岸天堂,西方极乐是“宇宙─生命”系统的“矢量”,用我们当代人可以理解的语言,可以称之为“理想境界”。“宇宙─生命”系统会一直向这个方向前进,虽然这个过程会是极其复杂的、曲折的,会是无量无数无边的“标量”运动变化的一个合力。佛学中“恒顺众生”,又说实无众生被恒顺,就是说“西方极乐”要以无量众生的因缘运动作基础,随顺世间的各色各样的因缘,这些因缘可以是杀盗淫妄酒,可以是贪嗔痴慢疑,正是众生的“五浊”滋生了“西方极乐”的莲花。“西方极乐”作为概念只不过是一种指称,一种象征,令众生可以把握,标志“宇宙─生命”系统的终极归宿。终极是有的,但不会彻底出现。正是由于此,六祖驳斥了许多人把西方极乐,误以为是地球的西方或我所存在的地方的“西边”的错误看法。实质上“西方极乐”还是导引众生“就地还家”,入海咸一味的般若大海。

我们相信六祖在提及“西方极乐”时,会向徒众开示“西方极乐”的真谛,不会是简单的否定。可惜,《坛经》中遗缺了六祖的完整教法,仅此一句断章之语,实是遗憾至极。

也许正是由于此,六祖关于“自性”、“自心”的提法被后世禅家大大歪曲,干脆完全等同于意识心,大量的禅宗子弟在“开悟”之后,始终找不到落脚之处,这便有了“保任”说之类的似是而非的理论出来,似乎就意识改造意识就可以达到成佛的目的。更可笑的是不少“保任”理论,把出不出神通作为保任成功不成功的标志,这实在是禅宗的一个悲哀。即便是一些有真知灼见的禅师,对于开悟以后“该怎么办”的问题也没有明确的答复,修也可,不修也可,修又不修也可,“天下乌鸦一般黑”,其实是又落到了道家“守中”、“清静无为”的水平上。

凡读过《金刚经说什么?》及南老的其他佛学着作的人,都会发现,南老关于“修行”的最后落脚处,是在“清静无为”与“神通”之间游移,他很想把二者统一起来,但又统一不起来,我说南老的禅是“儒道互补”禅,想是不为过的。南老反复提到的也是南老最崇拜的那位“杨剃头”就是这样一位“超人”。“杨剃头”就是南老的人格理想,修行理想,其实不过是道教的一位“半仙”之人。这样的人与以“普度众生”、“佛光普照”为目的的佛学完全无法合拍,顶多不过是偶然行点善。

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对于佛学的根本理论“缘起性空”的理解还不透。个体人一旦存在,就是“宇宙─生命”系统的“果”,这个“果”是无法改变的,任何奇异的个体人,哪怕他是神、是仙、是佛……都不是他个体人修行的功劳,都是“宇宙─生命”系统的整体因缘所使然,都是法身的幻化身。幻化身改变不了自己的因缘,但却又是其他“果”的因,包括“他自己”未来之果的因,正如南老所说“因果同在”。许多人迷信转世,以为是个人修行的结果,也是一种妄论。社会的好坏、个体人的好坏,都是“宇宙─生命”系统整体因缘所致。社会的改造、个体人的改造,必须是依赖“宇宙─生命”系统的整体变化,尤其是宇宙“明德”的存在方式的变化。个体人自己的“善护念”,不过是一种游戏。正由于此,佛家每当发愿之时,都是面对“一切众生”,而绝非每一个个人个体生命。但是,“宇宙─生命”系统的变化,哪怕是整体的变化,也可以说是无变化,因为我们能意识到的,可能看到的“宇宙─生命”系统的变化,也是“宇宙─生命”系统本有的,不是释迦个人发明创造的。如果不是“宇宙─生命”系统本有、四十八大愿显示的那些特点与愿望,释迦这个人也发现不了。佛家所说的“无来无去”不是单指个人念头“来不知来处,去不知去处”,那不过是对初学者的提示,知道念头“无来无去”并无实用的价值。“无来无去”是“宇宙─生命”系统整体的特征。“无来无去”是以局部的个体的来来去去、缘聚缘散为表现形式的。个体人的缘聚缘散来来去去正是“宇宙─生命”系统本体的“无来无去”。这个道理对于一些懂“相对论”,明白宇宙大尺度空间理论的当代人,不是什么难解的道理。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释迦老子与须菩提才会都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绝对不会让个人去善护自己的念头。“如来”就是“宇宙─生命"系统整体本身,就是“阿弥陀佛”。“灭度一切众生”的大愿——四十八大愿之所以被释迦称之为“本愿”,就是因为它不是凭空由个体人创造的,而是“宇宙─生命”系统本有的。《佛说无量寿经》说: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悉皆到彼国。

自致不退转。

这个“本愿”就是四十八大愿,就是善护念诸菩萨、菩咐嘱诸菩萨的具体内容。四十八大愿中也包括着 《金刚经》“灭度一切众生”的大愿四十八大愿中说“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至灭度者。不取正觉。”(见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卷上》)二者表述不同,“法”是一致的。 佛学中的“普度”、 “普照”“遍照”都不是个人良好的慈悲的愿望,都是实相的显示呀!南老。

同类推荐
  • 往事百语(一)

    往事百语(一)

    回想我的一生,曲折多变,苦难连连,往往因为长辈的一句话,或是师友的一句话,若有所悟,牢记在心,继而活用,成为我一生待人处世的格言,从其中得到了无尽的般若宝藏。即使面临山穷水尽的困境,仍能坚忍不拔,无怨无悔。令我深深体会一句话所散发的力量。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 在岸边

    在岸边

    济群法师:一代高僧用佛法智慧解读世人困惑,指导世人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在岸边》(认识佛法的启蒙之音)人在岸边,却不能渡,皆因无指引。生命需要感悟,也需要引领,才能抵达。本书是济群法师随笔集,作者以朴实语言来表达个人对佛法奥义的理解,对人生的省悟;可谓字字珠玑,深入浅出,极富哲理,如一滴滴佛法甘露,滋润心房;是一本助人释疑解惑之书,一本感心悟性之书。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销售的智慧与禁忌

    销售的智慧与禁忌

    《销售的智慧与禁忌》就是要告诉你,如何远离那些说话的禁忌,用正确的方法获得更大的成功。
  • 绝世狂枭

    绝世狂枭

    一个普通青年,出师后将会遇到什么事情呢?官二代......富二代...哼哼!!!!
  • 《帝相二三事》

    《帝相二三事》

    “爱卿,朕头疼。。”“陛下,保重龙体。”“爱卿,朕胃疼。。”“陛下,是因为您贪凉,吃冰块吃多了。”“才没有,我就吃了十几块。。。。。。”“陛下,您该节制一下了。”“爱卿,朕娶了你可好?”“望陛下以国事为重。”“爱卿,那你嫁给我可好?”“。。。。陛下你够了!”有点现代味道的耽美文,只为博君一笑哦~
  • 猎人禁区

    猎人禁区

    他是个平凡的中学生,他以为一个不错的大学和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他的一生。但是,那个女孩像道光闯进他的人生,从此他决心改变。人类突破上帝设下的禁区,神不再值得信奉。热血的生活,亦师亦友的死党告诉你,一旦你决定踏入这个圈子,你的目标将只有——屠神。“我喜欢白色,曾经在我很衰的时候那个女孩出现的像一道光,后来我变得受人瞩目但她却消失了。现在我经常会穿着白衬衫对每个遇见的女孩微笑,我希望我也能成为那到光,即使只散发小小的温暖也会让我觉得她又回到了我身边……”——洛海风
  • 你和我的单方面

    你和我的单方面

    一个迟到了12年的爱情梦想~~~~~~~~~~~~~~~~~~
  • 穷鬼闯天下

    穷鬼闯天下

    本文男主角赵刚,二十八岁,湖南永州市人,原本是一个英俊潇洒的男子汉,一米七八,身材魁梧,浓眉大眼,毕业于警校,曾经担任刑事警察中队长,功夫了得。陆茜,湖南长沙县人,二十四岁,一米六二,大眼睛,单眼皮,出身农村,但是在城里已经混出了都市气息,做事麻利,说话泼辣,是火锅店里出名的辣妹子。事情是这样的,赵刚的女朋友苒苒的父亲是重亲一名厨师,攒了大半辈子的钱在湖南长沙买了一个门面,做重庆火锅店,生意非常好,赵刚和苒苒一见钟情,双方父母也都非常满意,一直当赵刚是女婿了,所以火锅店里的伙计们也叫赵刚为小老板。
  • 快乐老人不生病

    快乐老人不生病

    和患病的人比,你健康,便是幸福;和失明的人比,你有眼睛,便是幸福;和跛足的人比,你有双脚,便是幸福;和饥寒的人比,你拥有衣食,便是幸福;和烦恼的人比,你拥有安详,便是幸福:和所有比你不幸的人比,你比他们幸运。如果感到自己幸福,那么,把你的幸福与别人分享吧!
  • 仁术便览

    仁术便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狂躁岁月

    狂躁岁月

    都说年轻人别太狂,不狂能叫年轻人吗?年少轻狂,可是我们善良。无法无天,可是我们重情。披荆斩棘,让我们一起回忆那无悔的狂躁岁月。破浪乘风,让我们一起见证四兄弟在风口浪尖上打出一片天!
  •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德国史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德国史

    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历史上由于欧洲各国对它的忌惮,致使德国常年处于严重分裂状态。以至于歌德在一首诗中呐喊:“德意志,你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德国人在世界史上留下的笔迹总是那么凝重而深刻。两次战败,两次成为废墟,但又两次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跃升为欧洲第一!本书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德国历史画卷。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读者对德意志历史有一个比较明晰、客观的认识,并从中学到德国人独特的处世风度和严谨的工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