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54900000011

第11章 敢为人先,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3)

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对民间投资给予更公平的待遇,即便是在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领域,民营经济的效率不一定比目前的行政性垄断低。基于此,市政府提出,要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对民间投资进入这些领域给予更公平的待遇。2001年,宁波市政府专门出台了政策,提出运用财政、税收、价格、土地政策措施,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兴办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市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两年内有望在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具体项目上取得突破。

从管理企业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后,作为一个聪明的“裁判员”,政府把部分管理和服务职能让位给了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据统计,目前宁波市仅工业类行业协会就有80多家,这些行业协会在为企业服务、市场开拓、行业统计调查、协助政府进行行业管理等方面作了不少工作,但自身发展也不平衡。因此,市经委酝酿成立了机械冶金、纺织服装、电子、轻工建材、医药化工等5大行业管理办,以更好地扶持和培育行业协会发展。

户籍制度改革,成就进城落户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使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根本在于减少农民,加快农业人口的非农化进程。而减少农民的关键是推进农民的职业转移和空间转移,当前农民非农化的主要障碍就是城乡二元体制格局,其最集中体现就是二元户籍制度。

奉化市是宁波3个下属市之一,这里的服装工业历史悠久,有着“红帮裁缝故乡”和“中国近代服装发祥地”的美誉。2002年,中央电视台2套节目详尽报道了奉化市火暴的房地产市场,在笔者的印象中,中央台如此关注一个县级城市的房产市场是不多见的。据报道,从2000年底到2001年8月份,奉化市房地产市场着实旺了一把,商品房成交量增加100.9%,平均价格从原先的1000元左右上涨到1600元左右。原先城里近2万平方米的商品房存量,已基本销售一空。房产市场直接带动了地价上扬,城区土地价格上涨到220万一亩,政府把土地拍卖的收入,全部投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美化了城市环境。不仅如此,房地产业的上升势头还带动了当地建材、销售等相关产业。而催生这一热潮的主要是奉化市新近推出的户籍制度改革,尽管它仅仅是个案,或许对正在加速的中国城市化有所启示。

作为我国第一批县级市,奉化也曾风光过,但在浙江各地县域经济极其活跃、你争我赶的大环境下奉化渐渐落后,成为浙江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之一。2000年财政收入4.2亿元,不及其他先进县市一半,在宁波南部三县市(宁海、象山、奉化)中排名最末。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城市的聚集力,2000年奉化市人口49万,市区人口不到8万,由于城区人口少,一到晚上9、10点钟,大街上就变得十分冷清。该市有关部门组织力量进行调研,认为尽管奉化相对其他县市经济稍逊,但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较好,在乡镇吸纳了数量颇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常年在奉化工作,有的已成家并生儿育女,由于工作稳定且收入远高于家乡,因此这部分人渴望成为本地人的愿望迫切,对进城存在着巨大需求。与此同时,由于管理体制跟不上形势发展,户籍管理十存在暗箱操作,容易导致腐败滋生。为此,市里决定推出户籍改革,加快城市化。改革方案出台之前,市里又搞了几次调研,调查表明,被调查者几乎都赞成这次改革。奉化市户改小组倍受鼓舞,同时这说明户籍改革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推进此项改革,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符合老百姓的利益。政府部门心里有了这个底,于是户改方案很快出台了。

2000年10月,奉化市开始实施新户籍管理制度,新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外来人口本地化。规定凡在市区内拥有固定住所且具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非城镇户口公民都可以申办城镇户口。根据新的政策,“固定住所”既可以是私房,也可以是从单位长期租房。政策还具体规定,“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范围宽泛,户口申请者只要与单位签订五年以上劳动合同或能拿出工商营业执照等即可。另外,新制度还有针对农民的规定,农转非后,农民原有土地承包权仍然30年不变,并在3年时间内仍可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这样的政策使本地农民了却了后顾之忧,客观上起到了鼓励了当地农民进城的作用。

2000年11月28日奉化市新户籍制度正式实施。此后一星期,每天数以千计的农民、外来务工人员将市公安局办证大厅围得水泄不通。2002年8月,奉化市将进城落户的条件进一步放宽,其中原来要求自建私房,现在只要在当地购买营业店铺不论面积大小,一律准予入户。这样,奉化进城门槛已几近不存在。

奉化市户籍改革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从2000年底到2002年8月份,奉化市区大桥镇的人口数,从原先徘徊每年的8万迅速突破了10万人大关,新增人口中有相当数量属于在奉化工作、生活多年,而户口受政策限制一直难以迁入者。事实上,这种“人户分离”现象,给治安管理带来很大难度。新的户籍制度实施以后,这部分原先人已进城、户口搁置原籍的人口登记在册,实现真正的本地化,对保持社会稳定、提高人口管理水平带来很大帮助。户籍改革带来的变化不止于此,让奉化人感受最明显的是,城里人气旺了,不仅吸引了原先工作生活在奉化的外地人,还把邻近地区如宁波鄞州区、浙江新昌的经商务工者也吸引进来了。

新的户籍制度也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发展。目前,奉化城区规划面积从原来的22平方公里扩大到105平方公里。户籍制度改革是体制创新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城市化的内在要求。通过政策手段放松对城镇户口迁入的限制,吸引更多的人口迅速集聚,从而带动产业的集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001年头四个月,奉化市新增内、外资企业160多家,完成财政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239%,经济效益综合评估得分列宁波各县(市)前茅。

对于奉化户籍制度改革引起的连锁效应,连当地领导们自己也是始料未及的。从表面看这是由户籍制度改革所引起的联动效应,但这恰恰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制度变革的内在要求。如果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大量就业岗位的提供,单靠一项户籍制度改革,是掀不起大浪的,如果户籍的变动仅仅是居民称呼的改变,职业、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依旧,也不是真正的城市化。事实上,尽管奉化的经济实力和势头比起浙江其他县市区是要落后些,但比起内地相类城市则要好得多,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建立各类工业园区,城镇产业加快聚集,为进城农民和外来人员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可以说是工业化和农民职业转移以及外来人员本地化的内在需求三者的结合,催生了奉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据统计,2002年,仅波导、罗蒙、爱伊美3家企业就为进城人员提供了4000个就业岗位。如果加上其他的中小企业,就业岗位还要多许多。

曾几何时,对于中国人而言,户籍就是身份,户籍就是待遇,时至今日谈起户籍这个话题已不再像从前那么沉重。可以肯定的是,经过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国必然更加开放,中国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一切藩篱被拆除只是时间问题。使更多的人进入城市生活、农村人口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变,或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必然过程,是现代化的必然组成部分。就中国大部分地区而言,除沿海地区和城市外,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化任重道远,对部分地区而言,城市化才刚刚开始。宁波奉化的城市化正是顺应了了业化的要求,满足了市民对进入城市生活的需求。

奉化滕头“村中城”

一个城市的发展往往是通过中心城市(城)的扩张带动其他区域(乡)的发展,这种扩张不仅表现在中心城市对其他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还表现在中心城市对其他区域产业、人才等的吸纳。与之相适应,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往往占整个城市经济总量的绝大部分份额,其他区域则难以望其项背。反观浙江,很多地方城市中心区域经济总量则不是那么突出,而周边县市表现得非常强大。

有学者指出,浙江这种较弱的“城”和较强的“乡”构成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就是一种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城乡协调发展”这种表述准确地概括了浙江经济发展的整体特征和发展态势,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发展农民的利益,用城乡一体的观念来发展经济。事实上,其理念与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发展战略部署是完全一致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就是从政策层面彻底打破城乡二元格局,把城乡作为一体,统一筹划,整体考量,综合平衡的发展,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在这个意义上,浙江城乡一体化步子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尽管它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滕头村,地处宁波奉化市,村民不足八百人,耕地不过千亩。论地理位置,这里远离城市中心区,离奉化市也有不短的路程。论资源禀赋,山地多又不靠海,这样的条件在浙江是很一般的,绝无丝毫优势可言。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极为平凡的地方,滕头村人却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2002年滕头村全村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35亿元,社会总产值13.55亿元,实现利税1.3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2%、11.8%和11.4%和10%。滕头村在经济获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努力营造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新农村。现在,滕头村获得的荣誉和称号令人羡慕,如“全球生态500佳”、全国村镇建设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委会、国家AAAA旅游点(区)等等。

辉煌的背后是滕头村立足现实的创造性实践。他们用“一条扁担,两只肩膀”,历时15年,投工43万个,把原来的1200多块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布局零乱、常年涝灾的低产田,变成了200多块800亩南北走向、大小划一、排灌方便的新良田,使农业生产走上了丰产优产的道路,基本解决了全村的温饱问题。然而,他们并没有满足于温饱,开始涉足工业。上世纪80年代,办起村里第一家村办企业——服装厂,就是从这家仅27人的小服装厂起家,办起生产人造金刚石、绿色食品等37家企业,形成4个工业区,发展成年产值超12亿元的滕头集团公司,跨入全国最大经营规模、最高利税总额的乡镇企业行列,实现了村级经济发展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全村有各类企业37家,职工近万人。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他们审时度势,大力发展精品、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出口创汇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坚持科学规划,美化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滕头村建设成为国家级的生态示范村。

当然滕头村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经历过风风雨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那几年,有些地方吹起了“分光风”,村里也有人产生了“分”的念头,当时的村党支部挨家挨户地谈心做工作,最后郑重宣布:木场、大型农具等有发展潜力和服务功能的集体企业和财产,仍由村里统一管理,适宜个人经营的小农具、拖拉机等则承包给个人。在企业转制过程中,也没有搞“一刀切”,而是对适宜集体经营的如房地产开发公司继续实行目标管理;对重点骨干企业,实行股份制;对一些小型微利企业,则采取兼并、租赁等办法,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积极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今,不仅村办企业爱伊美服饰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服饰出口企业,而且村办企业走出宁波,异地发展,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在河北等地承租土地1万多亩,发展花卉苗木产业,2001年产值超1.3亿元。乡里人不仅做强了工业,而且办起了旅游。2001年,来滕头村的中外游客达55万人次。滕头村人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乡里人完全可以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2002年,村里又投入1400余万元美化了原来的住宅楼,新建了126套小康住宅楼,实施了“蓝天、碧水、绿色”三大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医疗卫生、保险和社会保障体制。现在,滕头村人又创造了一个奇迹——个只有七百多人的村子,却吸纳了六七千的外来人口来村就业,不仅自己富了,而且带动一大群人脱贫致富。

滕头村的经验说明,只有具备认准目标不停步的坚定信念和创业精神,依靠政策科技,农村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农村可以和城市媲美。换个角度看,滕头村就是“村中城”,村里人过上了过去自己不敢想像的生活,他们从最初大搞农业解决温饱,到兴办二、三产业发展致富,到现在全面提升三个产业的发展层次。一步一个脚印,尽管其中有矛盾、有失误,但始终能坚持发展不放松,坚持按照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不断改进提高、继续发展,用实践证明了城乡可以协调发展,可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城乡可以一体化发展。

浙江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靠的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多地少是我国最突出的现实国情,浙江人均耕地更少。大量农村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很难获得更多收入,对土地造成很大压力,危及可持续发展。从1998年开始,浙江实施了四级城市体系发展战略。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改革户籍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和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经过这一系列工作,浙江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初具成果,到2002年底,全省城镇常住人口大大增长,城镇化水平达55%。

政府热线“包揽”百姓琐事

政府,作为城市经营的主体,其职能执行状况,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浙江人从重审批、重管理转向重监督、重服务,构建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在传统的体制下,我们的政府机构往往扮演着生产者、控制者角色,而为社会和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角色则或多或少被淡化了。这显然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服务型政府,一个根本任务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富有创新精神的浙江人率先做到了这一点。

同类推荐
  • 怎样的员工老板最喜欢

    怎样的员工老板最喜欢

    本书共十章,分别介绍了一名优秀员工应该具备的一些素质,也告诉了大家,成为一名成功者需要具备的素质。
  • 每粒尘埃都有光

    每粒尘埃都有光

    世界原本很大,生活原本丰富多彩,只是我们让心挤在狭小的窄缝里,看不到太多的美好。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她哭泣,她也对你哭泣;你对她微笑,她也对你微笑。生活当然不会永远给你阳光,许多时候,问题出在你对待问题的方式和态度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懂得享受做事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的快乐,便自然会感到幸福。请以美好的姿态,去恋一个人,恋一座城,恋一份静谧时光吧。因为,或许似水流年里,岁月依然是冷,衣裳依旧是薄,薄暮仍是荒凉,可是,心中有莲花开着,你恋着,明天就还有一个光明等着你,生命便依然鲜活着。
  • 习惯决定成败全集

    习惯决定成败全集

    好的习惯是一种美德,坏的习惯是种惰性。习惯就是这样一种力量,它长年累月影响着人的品德,决定着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左右着人生的成败。《习惯决定成败全集(第2版)(全新修订版)》从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和人生成功的方方而而对习惯进行了立体式、全方位的探讨,首先从认识习惯和培养习惯入手,进而分别从思维习惯、行动习惯、处世习惯等十大方面对习惯进行了详细通俗的阐述,告诉读者如何培养好习惯、改掉坏习惯,从而改变命运。
  • 领导金口财

    领导金口财

    作为一位领导者,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话水平,使自己在万众瞩目之下,身处各种场合之中,面对各种对象之时,都可以树立超凡出众的形象和应有的权威。 本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用事例说话,融理论指导性与实际可操作性于一炉,告诉大家在讲话时,如何告别“领导忌语”、提高领导素质、优化领导环境、改进领导作风等等。全书语言精妙,文字洗炼,值得一读。
  • 培根论人生赏析

    培根论人生赏析

    本书将那些熔铸培根哲学智慧与人生经验的结晶,那些谙达人世的智慧,以平实流畅的文字展现给读者。全书文笔优美,语言凝练,寓意深刻。你可以把它当作生活交友的教科书,亦可以把它看作混迹官场的厚黑学。借用培根的一句话:“有些书可浅尝辄止,有些书可囫囵吞食,有些书则须细嚼慢咽,充分消化。”本书虽谈不上字字珠玑,可也称得上琳琅满目,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故值得细嚼慢咽。至于好坏,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热门推荐
  • 逆世命途

    逆世命途

    一道孤单羸弱的身影,一柄血迹斑驳的炎刀,是通往堕落的深渊还是逆天崛起!一双冰冷执着的双眸,一颗压抑的嗜血灵魂,是走向毁灭还是重获新生!这是一个疯狂与热血并存的世界,这同样也是一个平凡少年征战逆天强者的崛起征程!
  • 逮捕前妻:别跑,小甜心!

    逮捕前妻:别跑,小甜心!

    他是多金的贵公子,她是拜金的贪财女,他是被抛弃的新郎,她是被骗来的新娘,她过上富裕无忧的生活,摆平他家的大大小小,却独独摆不平她的冷漠老公,老公下班回家,体贴的她为他做好饭菜,老公外面有女人,贤惠的她替他隐瞒下来,老公要跟她离婚,冷静的她拿了赡养费就离开,随着她的离去,他的心再度被冰封,直到再次的遇见,他才知道上天是多么的眷顾他。但是如今的她……高傲,冷淡,风情,妩媚。身边围绕着形形色色的男人,他还有机会吗?
  •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破晓丨黎明

    破晓丨黎明

    千年前,大陆长达数万年的和平宣告破灭,被魔族入侵者引来的狂暴时代所终结。没有选择,人族和妖族不得不联手,大批大批的健壮男子和修行者们皆拾起武器,面对魔族大军的狂袭……时间会让人淡忘可怕的记忆,新的灾难即将来临,必须和旧敌人握手言和,并肩奋战。但时机尚未到来,在这之前,旧敌人依旧是旧敌人……
  • 玫瑰之吻

    玫瑰之吻

    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街道。街灯还没有亮起来,忙碌而疲惫的下班族来来往往,脚步匆匆。一辆天蓝色的校车缓缓停靠在街边……快来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吧。就让《玫瑰之吻》带你一起走近故事里面了解真相吧!
  • 幻影王传奇

    幻影王传奇

    当陨石降临地球,病毒蔓延,人类进入了觉醒者、武者,以及怪物横行的时代,因此开启了新的篇章。文浩是一个正义感十足的少年,他为选择自己的理想,毅然走向自我强大的道路,可当他登临巅峰的时候,才发现地球的现状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强大的武者,竟然只是外星种随意圈养的食粮与奴隶。为了拯救地球,宣布独立,文浩不得不走向异域星空的道路........
  • 婚情告急:总裁的落跑娇妻

    婚情告急:总裁的落跑娇妻

    人都说婚姻是座坟,她偏偏走向坟里的那座城。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让五年痴恋,三年婚姻,化作尖刀刺向她的心。他爱的从来都不是她!闺蜜陷害,迫她走向痛的深渊。“孩子给你,放我离开!”浴血重生,她再度归来。“我知道你恨不得杀了我,你看,我给你带了刀。”他唇角的笑刺痛她的眼,从此心里住了一根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级灵修

    超级灵修

    附身草木是为了修炼?分身野兽是为了修炼?就连泡妹子和妹子鬼混也成了修炼?天龙八部里的降龙十八掌?射雕英雄传里的打狗棒法?鹿鼎记里边的化骨绵掌?修炼了这些玩意,你问我回到都市世界干什么?农场大亨怎么样?我养的猪个头是别人家三倍,产的肉是别人的十倍还多。娱乐圈怎么样?我调教的那几个女人现在在娱乐圈风头正劲,都推荐我当导演。商场大亨?只要我愿意,明年我做比尔盖茨,你信不信?有了灵气修炼系统,成就都市神一样的男人。
  • 葬仙纪元

    葬仙纪元

    一腔热血撒长空,笑傲江湖任我行。世人皆圣我独魔,宁负苍生不负卿。——葬仙,诛天!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