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17400000240

第240章 孝公天下

秦孝公(公元前381年—公元前338年),嬴姓,名渠梁,秦献公之子。前361年—前338年在位。战国时秦国国君。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谥孝。

编辑本段生平事迹公元前361年,秦献公去世。秦孝公初立,对穆公以后秦国的落后现状痛心疾首,他能顺应时代潮流,知人善用,大胆改革,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公元前361年,仅有21岁的秦孝公正式登基。这时,秦不为各国重视,连权力被架空的周天子都不愿意搭理秦国。于是,他愤然喊出:“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在这一年,秦孝公颁布了“求贤令”。卫国人商鞅在这种背景下来到秦国,并很快受到重视。经过商鞅的两次有力的改革举措,使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商鞅变法是先秦最彻底的一场变革,它取消世袭的特权,规定按军功给予爵位和田宅奴隶。

孝公十二年筑咸阳城,十三年(前349年),乃自栎阳徙都咸阳。进一步实行变法。从此秦国日益富强,为后来的统一六国开辟道路。孝公利用秦地远离中原战场积蓄力量,他布施恩德,救济孤寡,修治德政,讲究武功。孝公即位之初,为富国强兵下令求贤,以改变秦落后于关东六国的局面。并东向进攻。

公元前359年,他出师伐韩,至于怀(今河南武陟[zhì]西南),筑城于殷(今武陟东南)。前356年,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变法革新。制定严厉法令,以法治国,奖励军功,鼓励耕织。不久,秦乘魏攻赵,大败魏师于元里(今陕西澄[chéng]城东南),拔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

公元前352年,孝公升卫鞅为大良造,出师拔魏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次年,秦筑关塞于商(今陕西丹风西南),秦师围魏固阳,攻赵蔺[lìn](今山西离石西)。

公元前350年,卫鞅开始第二次变法,迁都咸阳,废井田制,统一度量衡,设县置。同年,孝公诏令卫鞅营咸阳,筑冀阙。咸阳故城亦名渭城,在咸阳县东15里。次年,孝公迁都咸阳。不久,秦国初在县置有定额之秩吏,即规定县令和县长的俸禄,按户按口征收军赋,其郡县组织日趋完备。秦孝公积极支持卫鞅变法,前346年,太子驷犯法,刑其傅公子虔,于是“法大用,秦人治”。此后,在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使秦迅速成为政治制度先进、经济发达、军力强盛的强国。公元前341年,秦军攻魏西鄙。次年,孝公在卫鞅策划下复攻魏,欲据河山之固,东向以制诸侯,成帝王之业。同年,卫鞅诱执魏军大将公子卬,大败魏军,迫魏王献部分河西地以求和。孝公以卫鞅功大封其于商(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商镇,属丹凤县辖),故称商君或商鞅。[1]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卒。

二十一岁的秦孝公即位后,又该怎样呢?

《史记.秦本纪》记载:孝公于是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了论功行赏的法令(孝公于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并向全国发布命令说(下令国中曰):“从前,我们缪公在岐山、雍邑之间,实行德政、振兴武力,在东边平定了晋国的内乱,疆土达到黄河边上;在西边称霸于戎狄,拓展疆土达千里,天子赐予霸主称号。诸侯各国都来祝贺,给后世开创了基业,辉煌(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但是就在前一段厉公、躁公、简公、出子的时候,接连几世不安宁,国家内有忧患,没有空暇顾及国外的事,结果晋国攻夺了我们先王河西的土地,诸侯也都看不起秦国,耻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献公即位,安定边境,迁都栎阳,并且想要东征,收复缪公时的原有疆土,重修缪公时的政令(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

“我缅怀先君的遗志,心中常常感到悲痛。宾客和群臣中有谁能献出高明的计策,使秦国强盛起来,我将让他做高官,分封给他土地(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于是便发兵东进,围攻陕城,西进杀了戎族的獂〔huán〕王(于是乃出兵东围陕城,西斩戎之獂王)。

卫鞅听说颁布了这个命令,就来到西方的秦国,通过景监求见孝公(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

编辑本段商鞅变法在战国七雄中,秦是比较落后的国家,“六国卑秦,不与之盟”,当时秦被称为西戎。公元前361年,新国君秦孝公即位。他感到秦国外受强邻的欺压,内有贵族的专横,决心奋发图强,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秦孝公为了寻求改革贤才,上任伊始,就下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当时在魏国得不到重用的商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国求见孝公,得到重用。因此,秦孝公的发愤图强是商鞅变法的前提。可以说,没有秦孝公的图强图变,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商鞅变法。

商鞅到了秦国之后,很快得到了秦孝公的接见。但他并不了解秦孝公的真实意图。一见孝公,说了些“帝道”之类不实在的空话,以致孝公“时时睡,弗听”。二见孝公,说得更多,但也是“王道”之类的大话,均不中孝公之意。三见孝公,因言及“霸道”,孝公终于感到“可与语矣”。四见孝公,“以强国之术说君”,孝公“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孝公四见商鞅,表现了他求贤若渴的心态,也表现了他的宽容和耐心。同时还可以看出,秦孝公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不喜欢那种空洞无物的大道理。

改革必然要触及既得利益,必然会遭到方方面面的反对。秦孝公没有采取强制压迫的办法,而是把大臣们召集在一起辩论,以理服人。既让主张改革的商鞅说话,也让反对改革的甘龙、杜挚说话,各自把自己要说的东西都讲出来,看看谁更有道理。直至商鞅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使反对派哑口无言,才称之为“善”,才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这说明,秦孝公是民主的,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也是善于统一思想的。

既用商鞅,孝公对其信任始终如一。在变法前商鞅曾要求秦孝公答应他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国君对变法主政大臣必须深信不疑,不受挑拨离间。否则,权臣死而法令溃。秦孝公欣然答应,并说:“三百年来,变法功臣皆死于非命,此乃国君之罪也。你我君臣相知,终我一世,绝不负君!”孝公言行一致。在商鞅改革之初,“百姓苦之”;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王者”,秦孝公始终没有动摇对商鞅的信任,甚至孝公在病重时,曾打算把君位让给商鞅。正是因为这样的信任,才使商鞅能放开手脚推行改革。

孝公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以实际行动支持商鞅的改革。改革前,孝公就允诺商鞅,执法不避权贵。新法一旦推行,举国唯法是从,即或宫室宗亲,违法亦与庶民同罪。新法实施以后,遭到了一些旧贵族的强烈反对,这些旧贵族暗暗串通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挑动太子驷犯法,企图打开一个缺口,破坏整个变法事业。商鞅毫不动摇,对秦孝公说:“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秦孝公完全同意。考虑到太子是国君的继承者,不能用刑,便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一个割了鼻子,一个脸上刺了字。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公开反对新法了。

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乡村、城镇社会秩序安定(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当初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百姓又有来说法令方便的(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这都是扰乱教化的人(此皆乱化之民也)”,于是把他们全部迁到边疆去。此后,百姓再没人敢议论新法了(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其后民莫敢议令。于是任命卫鞅为大良造〔或称大上造,商鞅分爵位为二十级中的十六级,以下既是爵位名称又是官职名称,其上有爵无职〕。率领着军队围攻魏国安邑,使他们投降(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

过了三年,秦国在咸阳建筑宫廷城阙,把国都从雍地迁到咸阳(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下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居一室(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把零星的乡镇村庄合并成县,设置了县令、县丞,总共合并划分为三十一个县(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废除井田重新划分田塍的界线,鼓励开垦荒地,而使赋税平衡(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平斗桶权衡丈尺)。

施行了四年,公子虔又犯了新法,被判处劓刑(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

过了五年,秦国富强,周天子把祭肉赐给秦孝公,各国诸侯都来祝贺(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

《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355年,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会盟(七年,与魏惠王会杜平)。

公元前354年,秦国与魏国在元里交战,取得胜利(八年,与魏战元里,有功)。

公元前352年,卫鞅任大良造,率兵包围了魏国安邑,使安邑归服了(十年,卫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

公元前350年,修造咸阳城,筑起了公布法令的门阙,秦国就迁都到咸阳(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把各个小乡小村合并为大县,每县设县令一人,全国共有四十一个县(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开辟田地,废除了井田制下的纵横交错的田埂(为田开阡陌)。这时秦国东边的地界已经越过了洛水(东地渡洛)。

公元前348年,开始制定新的赋税制度(十四年,初为赋)。

公元前343年,天子赐予霸主称号(十九年,天子致伯)。公元前342年,诸侯都来祝贺(二十年,诸侯毕贺)。秦国派公子少官率领军队与诸侯在逢泽会盟,朝见天子(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朝天子)。

公元前340年,卫鞅攻打魏国,俘虏了魏公子卬(二十二年,卫鞅击魏,虏魏公子卬)。秦孝公封卫鞅为列侯,号为商君(封鞅为列侯,号商君)。

公元前338年,秦国与魏军在岸门作战,俘虏了魏国将军魏错(二十四年,与晋战雁门,虏其将魏错)。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我是娱乐皇帝

    重生之我是娱乐皇帝

    公元22世纪的国际刑警在一次抓捕罪犯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发生意外,重生到21世纪。发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娱乐圈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其他亚洲国家,主要是棒子和鬼子两个国家,于是在不服输的心里作用下,决心加入娱乐圈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空。
  • 重生之终极黑客

    重生之终极黑客

    能黑电脑、黑网站、黑安全网络的黑客一抓一大把,可是你见过能黑电视、黑汽车、黑飞机大炮的黑客吗?病入膏肓的超级黑客林安旭在弥留之际被外星虚拟生命体重生复活,他决定不再做网络中的神,而要像普通人一样好好生活,可渐渐他发现自己拥有了别人难以想象的能力他可以在自己脑中编写木马程序,然后植入非生命体中,对非生命体进行控制。且看新一代终极黑客如何纵横商场,抱得美人归!
  • 异能之万兽无缰

    异能之万兽无缰

    刘思嘉,在一次外出散心的时候,无意间得到一种和动物交流的异能,但这种异能在刘思嘉一次又一次的使用当中,也在不断的提升。
  • 都市之兵王无敌

    都市之兵王无敌

    佣兵界之王“战狼”回归都市
  • 龙渊天下

    龙渊天下

    一个异数的诞生,一段传奇的开始!他注定不平凡,他刚出生身上就有一个龙形胎记,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改变了他的一生!
热门推荐
  • 道武圣神

    道武圣神

    因百万功德飞升天庭,却因怨气坠落地仙界,附身同名八品世家少主华佗身上。接着转世之身以及前世的医道经验,以及意外得到的《黄帝内经》,再由百万功德辅助,华佗开始了地仙界的传奇之旅。
  • 关东鬼先生

    关东鬼先生

    身具麒麟血脉,惹得五仙垂涎。不求长生不老,只为红颜一笑。为救一方百姓,敢受五雷轰顶。民族危难之间,舍身勇闯龙潭。若问此乃何人?关东捉鬼先生!雅人最新作品《诡道传人》期待大家!民国第一奇书,千万不可错过!
  • 卿世仙途

    卿世仙途

    她,被要好的朋友背叛算计,被好朋友当仆从一样使唤无私奉献,最后还被算计到死!她,二十一世纪的修真者,在渡元婴三劫心神失守,被师傅送到修真大陆,开启了一段强大心路成长的历程。当她成了她--阴毒女配要虐,反派,大渣小渣大BOSS还是大炮灰小炮灰,都挡不住俺强大扫找师傅滴步伐!唔,穿越男配不要太多,能站在她统一战线那就更好了~~此文重新更改主线,那什么剧情不要太有爱哦~~求收藏,求推荐,求评论!求互动撒筒子们~~
  • 妖孽难惹

    妖孽难惹

    毫不犹豫地了结了自己,却因缘际会来到异世大陆前世如此憋屈,怎可重蹈覆辙。女子如何?持枪抗敌。皇家如何?不如一碗阳春面。我来到,我看到,我胜利。
  • 传统企业电商之道

    传统企业电商之道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传统营销经验和多年电商实践经验的总结,旨在为传统企业展现一条清晰的电商发展思路,扫清发展上的障碍。全书从传统企业启动电子商务应从战略规划开始,以实战的角度,阐述如何定位,如何建立电商管理体系,如何做营销管理和分销等一系列内容。相信本书能成为传统企业开展电商业务的行动指南。
  • 我的初三日记

    我的初三日记

    当所有人背弃了自己,当所有的事超出自己的想象,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好,你会不会再度后悔?虽然不是所有人会对你好,但是总会有人对你好
  • 昔风杀

    昔风杀

    在这片大陆上,有三种人,不是男人,女人,女强人,而是,一种是拥有法术的人,一种是拥有武术的人,最后一种,是什么都没有的人。也可以称之为——麻瓜。然而,在不久前,却又出现了第四种人:既拥有法术,又拥有武术......第一家族的大小姐沐莳、二少爷沐筱带领着忆昔学院的18位精英,勇敢对抗TM,只为守护这片大陆的安宁与和平!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琉之陌

    琉之陌

    为你削骨成药你不知,花落人尽两相亡。一次意外的穿越,熟悉的人影在陌生的时空相见,是前生尘缘未了还是一场阴谋?不断的相遇发现,一步步即将揭开面纱,爱情弥漫的背后是真情的付出还是一场预谋?恨情恨愁恨红尘,断弦毁衣相离陌。
  • 脑波

    脑波

    科幻小说《脑波》一位数据学徒钟秦敦敏不顾母亲反对,放弃家里的田地前往数据渊学习数据检索,希望能在数据坟场寻找的宝藏,以此来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
  • 极限突击

    极限突击

    一只深入敌后的特种作战突击队精彩绝伦的军旅生涯。作为特战突击队队员,他们都是没有名字,没有身份,没有记录的神秘军人!(内容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