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15300000051

第51章 南宋(1)

李纲入相

1127年5月,康王赵构在众臣的拥护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即位,建立南宋王朝。他就是宋高宗。

赵构是宋徽宗的九皇子,在汴京第一次被围时,他与张邦昌曾到金营中充当人质。姚平仲与金人交战后,宗望大发雷霆,张邦昌哭泣不止,赵构却处变不惊。汴京第二次被围时,宋钦宗派赵构北上,与金主议和。

他走到磁州(今属河北)时,知州宗泽与当地百姓劝赵构留下,带领他们抗击金兵。赵构本不想身入险地,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了。当时金兵离磁州很近,相州知县黄潜善请赵构去相州暂避,二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后来,宋钦宗封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宗泽为副元帅,命他二人援救京城。可是赵构在东平府按兵不动,并把力主抗战的宗泽调到澶州。宗泽带兵向汴京进发,连胜十三仗,却得不到东平军队的有力支援。金兵北撤后,赵构接到宗泽的劝进书信,在南京称帝。

南宋建立后,楚帝张邦昌不得不宣布退位。楚政权专以投降媚外为要务,它建立之初就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只存在了三十几天就灭亡了。宋高宗派人从南方召回李纲,拜为宰相。

投降派官员颜岐上书给宋高宗说:“李纲主张抗敌,若拜他为相,如何跟金人议和?您应当赶快罢免李纲!”高宗对这封奏章置之不理,颜岐竟将奏章封好,派人送给李纲。李纲在路上接到奏章,掷于地上,仍然上任。

李纲见到宋高宗以后,向他上了一道奏章,提出了十条建议。其中包括:惩治称帝的张邦昌,惩治接受伪职的中原官员,重用有才干的官员,贬斥主张议和的官员。但是,宋高宗对投降派官员非常信任,因此对李纲的奏章只是一笑了之。

李纲又对宋高宗说:“要想重兴宋室,非重用宗泽不可。”宋高宗就封宗泽为东京留守、延康殿学士。

这时,投降派官员对高宗说:“李纲的名气天下皆知,人们对他极其崇拜。现在老百姓不知有陛下,只知有李纲。而李纲联络众将,逐步扩大自己的实力,这并非陛下之福。”宋高宗对此并不理会。

有人劝高宗到南方巡幸。李纲说:“如果陛下真有巡幸之心,上策是去关中,中策是去襄阳,下策是去建康。陛下能去关中,一定会鼓舞士气,夺回失地。倘若不行,也要去襄阳,表示抗敌的决心。”黄潜善、汪伯彦等人则主张去扬州。宋高宗从安全角度着眼,同意黄、汪的看法。

一日,李纲听说黄、汪二臣又向金朝送礼,便当面斥责他们。李纲还对高宗说:“黄、汪向敌人送礼,丧失了臣子应有的骨气!现在的局面与春秋时并不相同,陛下只能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志气,而不能学他贿赂敌人的手段!”

汪伯彦说:“现在‘二圣’(指宋徽宗和宋钦宗)还在金人手里,如果不和敌人暂时和好,岂不是要害死他们吗?”李纲气愤地说:“你们一味奴颜婢骨,根本救不了‘二圣’,只会使金人的态度越来越强硬。只要咱们把金人打败,金主就会把‘二圣’送回来。”

从此,黄潜善、汪伯彦对李纲怀恨在心,总是在高宗面前搬弄是非。宋高宗听信了他们的谗言,再也不能包容李纲的意见,终于免去李纲的相位,将他再度流放。李纲仅仅做了七十七天的宰相,他被罢免之后,百姓对高宗非常失望。

宋高宗封黄潜善为左丞相,汪伯彦为右丞相。他高兴地说:“有黄、汪二人做宰相,我还担心什么!”宋高宗与李纲的矛盾,归根结底,是投降派与抗金派的政见之争。

宗泽三呼“过河”

1127年5月,宋高宗即位,封宗泽为东京留守。宗泽上任后,发现京城的秩序非常混乱,于是严厉惩处盗贼和囤积粮食的奸商。很快,汴京治安良好,粮草充足,局势渐渐稳定。

那时候,汴京附近有不少农民起义军,积极抵抗金兵。可是他们意见分歧,不能联合成强大的力量。宗泽四处联络起义军,希望他们与官军合作,共同对付金兵。起义军开始对宗泽持有疑惧态度,后来才渐渐相信他。

当时在河东有一支起义军,以王善为首领。王善带兵有方,军队已经聚集到七十万人,他就很想夺取汴京,占据一方。宗泽为取得王善的信任,单人独骑进入王善军营。王善见宗泽这样勇敢,对他产生敬意。

宗泽诚恳地说:“现在金人掠夺二位天子而去,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像你这样的英雄很多,应当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敌人。只有这样,大宋才有克敌制胜的希望。”说着,他流下了眼泪。

王善非常感动,说道:“老将军威名盖世,向来为王某所敬重。现在国势危急,我愿听从您的命令,共同抵抗敌人!”在宗泽的劝说下,起义军首领丁进、李贵、王再兴、杨进等人都加入了朝廷军队。宗泽的人马越聚越多,竟有一百八十万之众。

宗泽还在汴京城外设置了二十四个据点,派岳飞等将领驻守,严防金兵。这二十四个营寨在黄河岸边紧紧排列,犹如鱼鳞一样,被称为“连珠寨”。这样一来,汴京的外围防御得到巩固,为下一步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可是,宋高宗无心抗金,只想南逃。他打击朝中抗金派力量,听从黄潜善、汪伯彦之言,迁都到扬州。

这年12月,金太宗派兀朮(音wù zhú,又名宗弼)进逼汴京。宗泽派出几千精兵,绕到兀朮军队的后面,埋伏起来。在兀朮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宋军主力部队与伏兵前后夹击,将兀朮杀得大败。金兵对宗泽非常害怕,称他为“宗爷爷”。

1128年2月,兀朮驻兵郑州,准备进攻汴京。宗泽派阎中玄去郑州前线增援。没想到,阎中玄在半路上遇到宗翰的军队,阎中玄牺牲,部将李景良逃走,郭俊民投降。宗泽派人捉获李景良,将他斩首。

郭俊民奉宗翰之命回转汴京,劝宗泽投降。宗泽大怒,对郭俊民说:“身为武将,如果不能取胜,也要血染沙场,当个忠义之鬼。可是你于兵败之际降贼,还敢回来诱降,真让人替你害羞!像你这样厚颜事贼、忘国忘家之辈留之何益!”他传下命令,将叛贼处死。

从1127年7月到1128年5月,宗泽向宋高宗上了二十四封文辞恳切的奏章,请求皇帝迁都汴京,亲临抗金前线。这些奏章被称为“乞回銮二十四疏”,体现了宗泽忧国忧民、赤心事君的情怀。

可是,宋高宗留恋扬州的繁华,不肯到前线吃苦。他还怀疑宗泽,怕他威望太高,成为皇权的威胁。于是,宋高宗封郭仲苟为东京副留守,让他监视宗泽。

这时的宗泽年已七十,他面对内忧外患,终于积郁成疾,背上长了毒疮。众将知道他病体沉重,前来探望他,宗泽说道:“我身染疾病,是因为不能迎还二圣,为国雪耻所致。公等不必挂心,只要努力杀贼,恢复山河,我虽死无恨!”众将听了,都流下眼泪。

宗泽又吟诵起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句诗出自杜甫的《蜀相》,是哀叹诸葛亮的作品,正与宗泽此时的心境相合。这天晚上,宗泽连喊三声“过河”,最终与世长辞。

宋高宗听到宗泽的死讯,追赠他为观文殿学士、通义大夫。宗泽之子宗颖与部将岳飞将宗泽灵柩送至镇江,与夫人陈氏合葬于京岘(音xiàn)山上。

朝廷封杜充为东京留守,让他掌管汴京军队。杜充是个昏庸无能之人,他没有信心抗金,将宗泽设置的防守工事全部废弃。驻守京城的义军将领非常生气,纷纷带兵离开。抗金的大好形势被杜充彻底破坏。

宋高宗南逃

1129年正月,宗翰率金兵南下。黄潜善、汪伯彦身为丞相,却把军情当儿戏,几次扣住战报。禁军都统制王渊命兵船押运物资,使刘光世的数万军队不能过江,造成扬州兵力严重不足。

2月,金兵攻到天长(今属安徽),离扬州仅有百里之遥,此时的宋高宗还在与妃子寻欢作乐。他接到战报后,来不及通知黄、汪二相,带领王渊与几名宦官、骑兵向南逃窜。高宗在惊恐之下,永远失去了生育能力。

宗翰夺取扬州后,纵容士兵烧杀抢掠,一座繁华的都市竟然化为废墟。5月,宋高宗逃至镇江,命洪皓为使臣,去金营讲和。金兵竟将洪皓扣留。赵构再遣使者求和,情愿不称皇帝,永做金朝藩臣。宗翰对高宗的条件不感兴趣,继续南下。

宋高宗与群臣商议下一步行动,多数大臣认为应固守镇江,王渊却认为应逃至杭州避难。高宗以逃生为第一要务,竟然放弃长江天险,先驻军于常州,然后到达杭州。

在杭州,宋高宗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下罪己诏,大赦天下,但唯独不赦免李纲。御史中丞张正上书弹劾黄潜善、汪伯彦,高宗忍痛将二相免职,贬黄潜善为建康知府,汪伯彦为洪州知府。但王渊不但不受惩戒,反而升为枢密院事,宦官头子康履倚仗宠信,威福自逞。

亲军统制苗傅、刘正彦认为高宗封赏不公,于城北桥袭杀王渊。这场叛乱被称为“苗刘之乱”。乱兵包围行宫,杀死一百多名宦官。康履逃入宫中,被高宗献出,当场斩首。苗傅、刘正彦不肯罢休,逼迫高宗禅位给太子。

大将张浚联络韩世忠、刘光世等人,带兵直逼杭州。苗、刘二人非常惶恐,率部南逃。宋高宗见到韩世忠时泪流满面,紧紧握住他的手说:“中军吴湛也是参与叛乱的恶人,卿可为朕诛之!”

韩世忠马上拜访吴湛,在与之握手时突然发力,将吴湛的手骨捏断。吴湛大惊,被韩世忠所杀。三大将追击叛军。苗、刘二人作战失利,全军溃败。宋高宗大喜,封张浚为枢密使,并格外倚重韩、刘二将。

宋高宗复位后,仍然坚持议和的国策,他不断向金兵求和。但金兵对和议根本不感兴趣。这年3月,兀朮奉金太宗之命,率领军队渡江,夺取建康(今江苏南京)。宋高宗宛如惊弓之鸟,急忙逃往明州(今浙江宁波)、越州(今浙江绍兴)。

在兀朮的紧紧追击下,宋高宗逃往温州,再由昌国县渡海逃亡。金人坐船追杀,因为不习海战,被温州知州张公裕的大船冲散。兀朮决定北还,在他的命令下,金兵在苏州、杭州烧杀抢掠,百姓死伤无数,江南经济受到极大破坏。

金兵退走后,宋高宗进驻越州,与群臣商议国事。大臣范宗尹说:“现在我军大败,夺取中原已成空想。如今的进取之策,应夺取荆襄、关中之地,使我朝真正拥有长江天险。只有将敌人遏制于长江以北,才能确保后方的安全。”他的看法被高宗接受,影响了宋朝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宋高宗升越州为绍兴府,定为国都。但宋室帝王神位仍留在温州,并未迁至新都。可见,越州并非宋朝天子中意的“兴龙之所”。

女词人李清照

金兵南下的残暴掠夺,宋王朝的腐朽昏庸,给人民带来了说不尽的苦难,许多人遭受了家破人亡的痛苦。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也有同样的悲苦遭遇。

李清照是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是我国著名女词人。她父亲李格非也是个文学家,在宋徽宗时期做过官,因为为人正直,又是苏轼的学生,所以受到蔡京的打击。李清照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十分爱好文学,喜欢吟诗作画,特别是在作词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十八岁那年,李清照结了婚。她的丈夫赵明诚也是个官家子弟,夫妻俩志同道合,除都能诗善文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收藏金石(古代铜器和石碑上镌刻的文字书画)。这些文物既是我国古代的精湛艺术,又保存着丰富的历史资料。

那时候,赵明诚还在京城太学里读书。赵、李两家虽然都担任不小的官职,但不是豪富人家,没有多余的钱让他们购买文物。这并不影响他们对金石的追求。每逢初一月半,赵明诚请假回家,就拿些衣服到当铺里去押半吊钱,到大相国寺去。

大相国寺是东京最大的佛寺,那里经常举行庙会,在庙会上,摆着各种商品,也有出卖书籍、古玩和碑帖字画的。赵明诚在那里,看到中意的碑文字画,就买下来。回到家里,和李清照一起细细整理、欣赏。夫妻俩把这件事当做他们生活上的最大乐趣。

过了两年,赵明诚当了官,他把所得的官俸几乎全花在购买金石图书上,他的父亲有一些亲戚朋友在国家的藏书阁里工作,那里有许多外面没有流传的古书刻本,赵明诚通过这些亲友,千方百计把它们借来摹写。这样日积月累,他们家收藏的金石书画越来越多。李清照建立了书库大橱,编好目录,发现有一点污损,就会随时整理好。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努力,赵明诚完成了一部记载古代历史文物的著作,叫《金石录》。

在国家动荡的年代,要埋头整理文物已经不可能了。东京被金兵攻陷的时候,李清照和赵明诚还在淄州(在今山东省)。不久,风声越来越紧,李清照跟着赵明诚到了建康。他们把最名贵的金石图书,随身带走了十五车。后来金兵攻下青州,李清照留在老家的十几间房屋里的文物,竟被战火烧成一堆灰烬。

到了建康以后,赵明诚接到诏令,被派到湖州当知府。那时候,兵荒马乱,李清照不可能跟他上任。临走时候,李清照问丈夫说:“万一金人再打过来,我该怎么办?”

赵明诚坚定地说:“看着办吧。实在不行,你把家具衣被先放弃了;再不行,把书画古器丢了;但是有几件珍贵的古代礼器,你可一定得亲自保护好,要看做自己生命一样。”

想不到赵明诚这一去,就得了一场疟疾死去了。

李清照死了丈夫,她的伤心可别提了。但是最要紧的还是继承丈夫的遗志,把文物保护好。赵明诚有个妹婿在洪州(今江西南昌),那时候李清照身边还有图书两万卷,金石刻本两千卷,就托人带到洪州。没有多久,金兵打到洪州,这些文物又不知去向。

赵明诚病重的时候,有个名叫张飞卿的学士来看望他,随身带着一个玉壶。李清照是善于鉴别文物的人,一眼就看出那玉壶并不真是玉制的,而是一种普通的石头制品。后来,张飞卿把那个壶带走了。赵明诚死后,有人捕风捉影说赵明诚把名贵文物送给了金朝人。这种谣言使李清照大为冤屈,她想找朝廷申诉,但是宋高宗的小朝廷已经逃之夭夭了。

李清照为了逃难,到处奔走。到她在绍兴定居的时候,她身边的文物散失的散失,被偷的被愉,只留有一些残简零篇了。

国家山河破碎,珍贵文物散失,对李清照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她把国破家亡的痛苦写成了许多诗词,她的词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有的还富有爱国精神。她在一首诗里表达了她对南宋统治者渡江南逃的不满。诗中说: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黄天荡大捷

1130年3月,兀朮率军队北还,来到镇江附近。宋朝浙西制置使韩世忠已占领镇江,他将一百多艘大海船横排江面,拦住金兵去路。兀朮没有把韩世忠放在眼里,他派人到宋营下战书,约定作战时间。

韩世忠接到战书后,对众将说:“我有一条妙计。金山(当时是镇江江面上的小岛)龙王庙地势险要,敌人必到那里观察我军阵势。我派遣二百军士去庙里埋伏,必能击败敌军,挫伤他们的锐气。”大家都赞成韩世忠的主意。

不出韩世忠所料,兀朮果然带了四名亲兵,骑马到金山观阵。龙王庙内的二百精兵杀了出来,兀朮奋力冲杀,终于逃走,两名金兵被擒。

到了决战那天,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登上金山庙高台,击鼓助威。梁氏本是镇江名妓,韩世忠当士兵时非常贫困,她慧眼识才,以身相许。梁氏支持丈夫抗金,所以才有击鼓的行动。将士们见主将身先士卒,主将夫人击鼓助威,于是奋勇作战,个个争先。金兵大败,兀朮的女婿龙虎大王被擒。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万物有灵的故事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万物有灵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神迹仙踪的故事》、《妖魔鬼怪的故事》、《鱼龙精灵的故事》、《荒诞不经的故事》、《奇异自然的故事》、《万物有灵的故事》、《鸟兽灵异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故事》和《风俗源流的故事》10册,内容囊括了古今中外著名神话故事数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收藏。
  • 地球神秘记载

    地球神秘记载

    在加拿大北部的帕尔斯奇湖北边,有个1平方公里的圆形小岛,当地人称它火炬岛。相传,当年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给人类,准备返回天宫时,顺手把已经没用的火炬扔进了北冰洋。
  • 呀!我最喜欢的童话故事

    呀!我最喜欢的童话故事

    童话里简单、直接的是非观念,能够为小学生搭建一个坚实的道德、是非框架。 童话的世界有小学生们各种各样的梦,男孩梦想着有一天会拿起宝剑开始新的旅行,他们的幻想世界里充满冒险:女孩期待自己有一朵能实现愿望的七色花,她们的美丽王国中充满希望。本书中收录的童话故事会让小学生爱不释手,书中的主人公会带领小学生体会不同的经历,教会他们怎么面对困难、挫折、痛苦、失意。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微生物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微生物

    本书从微生物的概念入手,主要阐述了微生物的来源、种类、特征、作用以及微生物在整个生命世界的地位等。
  • 快乐心灵的小故事大道理

    快乐心灵的小故事大道理

    故事是青少年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当青少年朋友们面对失败、遭受挫折和感到失望时,本书会给他们力量;当青少年朋友们迷茫和失落之际,本书会给他们慰藉。一个个短小平凡的故事,简单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个智慧的人必然是一个善于从平凡的事情中、从简单的语言中领悟大道理、发现大智慧的人。
热门推荐
  • 阴阳执掌人

    阴阳执掌人

    我是大山里出来的人,在山里所有人都会对鬼神加以祭奠,或崇拜或畏惧。在山里更是不乏能通灵鬼神佛之人,我倒不会通鬼神,却也异于常人。因为我有个秘密,我的眼睛——能够看见鬼。
  • 2007年的泡影

    2007年的泡影

    从异国他乡回到这个再熟悉不过的地方,来迎接我的是什么?不是4人爽朗的笑声,而是我默默的泪水。在这个飞快运转的城市中,我们没有选择自己出路的权利,所以我们的生命也在一点一点被压力榨干,不留一滴水分。那些年的人与事又幻化成现实中的泡影,破碎消失的太快,让人措手不及。
  • 豪门天价妻

    豪门天价妻

    单身妈妈摇身一变成了人人羡慕不已的豪门大少奶奶;她的丈夫对她好,却只是为了演戏给别人看,实则,他们只是维持着一种交易的关系。他霸道溺宠她,但是他并不知道那是爱;他可以为她豪拍10亿吊坠,却忍受不了她的身上带有别人赠送品!
  • 不妻而遇

    不妻而遇

    结婚四年,被朋友无意间撞见自己丈夫陪着大肚婆生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婆婆的无理,小三的陷害,以及小三父母的暴结婚四年,被朋友无意间撞见自己丈夫陪着大肚婆生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婆婆的无理,小三的陷害,以及小三父母的暴打,丈夫的两面,让仅有的一点柔情也被淹没了。我岩心是个泼出去的水连盆都不要的人,外遇,行!你还在外面生下野种,也行!我不会一哭二闹三上吊,我装傻,我什么都当做不知道,但是,你不让我好过,我岩心肯定不会让你好过到哪里去。然而,丈夫为了证明爱我却从四楼跳下,丈夫出事,小三却为了保护自己的父母而想与我统一战线。
  • 至此,如烟上尘嚣

    至此,如烟上尘嚣

    听说,一个人一生爱的归宿只有两个,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自己幻想出来的。如果你认识我,或曾经认识我,那么请你告诉我,我是谁。如果说爱情是一种疯,那她已经病入膏肓。如果爱情是一种毒,那她已经无药可救。对于夏堇祎来说,上官可凡就是她生活的全部。上官可凡,她的青梅竹马,她的初恋,她生命中无法抹去的美好。一个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才华横溢、有内涵而不张扬,最重要的是:视她比生命珍贵,照顾她无微不至,对她好的让所有人都嫉妒。以至于让她产生依赖,形成了有他陪伴的习惯,以至于当他离开让她觉得是世界末日的来临,生不如死,备受煎熬与折磨,她不知道这辈子除了他还能爱上谁。她从不后悔,与他的相识、相知、相恋。天意弄人,本是所有人见证下的金童玉女,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天翻地覆,命运大转盘开始逆转……她因为这个男人疯癫。她甚至不知自己是否真的疯了。她也不确定,他到底是生是死。命运总是让他们百转千回。他们能否在神的祝福下,相守一生?上帝总是同他们开最大的玩笑。分开了又遇见,遇见了又分开。那个酷似上官可凡的莫安奈,性格也刚烈了很多,洒脱随性。她爱的到底是谁呢?上官可凡?莫安奈?如果不知道他们到底是谁?她该如何是好,她会做出怎样的抉择?麦嘉柯,一个一直默默守护她的男人。那个一路以来都对她不离不弃,陪伴在她身旁的男人。那个只有在她面前才会温情似水的男人。我们都知道,她无法对他视而不见。那么,到底,谁会是她最后的选择?安琪,大概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吧。她的付出到底值得不值得?尽管看到自己用生命去爱的男人眼里只有另一个女人,还是义无反顾地爱着,用她那颗羸弱的心脏,勇敢地爱着。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如果一个愿意和你一起流浪,一起看黑色河流,一起听寂寞风声的人,他却突然不再和你共用一个灵魂。那么,怎么办呢。上官楚歌,最大的悬念,最神秘的人物。整个故事,难道是你是始作俑者?难道这只是个骗局?这到底是个充满阴谋的故事?还是充满爱与心酸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进入,这虚幻如尘嚣,却催人泪下的爱的纠葛。以清新隽永的写法,谱一曲现代都市永恒的悲歌,里面有你的影子吗
  • 临终忏悔

    临终忏悔

    灰飞烟灭大概要比寂静无声的老去更令人向往。十年前,你可能过得很好;十年后,你也可能很不幸,这就是李牧的人生。不幸的人生多半都是自己最初的选择抉择各种细节导致的。可悲的是往往到最后,人们才会真正明白过来。妖妖并不完美,只是李牧把她想象的太完美了。
  • 魔非仙

    魔非仙

    “少年!看你骨骼精奇。有气冲破天灵,定是修仙奇才,我就卖你颗《洗髓丹》,吃了之后,打通任督二脉,立五行之府,轻松踏上修仙大道,今天只收你10个铜钱!”“可是我只有1个铜钱。”“1个铜钱太少了,要不把你手里的炊饼一起抵给我,我就卖你这颗《洗髓丹》”“好啊,给你!”“好,炊饼真好吃,嗯,嗯,少年,拯救世界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我先走一步了。”少年昊天获得了一颗《洗髓丹》,从此走上了拯救世界的道路。
  •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冰山男神小小个

    冰山男神小小个

    当冰山校草遇上呆萌小小的她,是她被推倒?还是他被吃掉?
  • 菲洛·万斯探案集3

    菲洛·万斯探案集3

    《菲洛·万斯探案集》收录了范·达因第一部推理小说《班森杀人事件》和《金丝雀杀人事件》(部分),班森在家中被人枪杀,业余侦探菲洛·万斯应纽约郡总检察官马克汉的邀请前去破案。侦查破案期间,万斯以他惊人的心理分析,推断出凶手的性别、身高及其性格,排除部分嫌疑人,识破凶手不在场证明的破绽,最终将凶手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