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15300000049

第49章 北宋(4)

范仲淹的新政失败以后,宋朝政府越来越腐败。北宋的京城是汴京开封府,权贵们整日贪赃枉法,欺凌百姓,简直无法无天。1056年,宋仁宗终于下决心打击权贵,遂封名臣包拯为开封府府尹,命他整顿京城的风气。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他从小勤奋好学,成年后以孝顺的美名闻名乡里,受到众人的一致称赞。1027年,包拯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举得中,被派到和州(今安徽和县)为官。

可是,包拯的父母年事已高,想让儿子留在自己身边。于是,包拯辞职回乡,专心孝敬父母。等到双亲辞世、守丧期满后,包拯离开合肥,到京城听候差遣。他的理想是做一个正气凛然的清官,在汴京作《戒廉诗》以自励: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木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很快,包拯被朝廷封为天长(今属安徽)知县。他上任之后,受理了不少疑难案件,每次都能智解谜团,公正处理。

一日,有个农民到县衙告状,说道:“我昨天夜里把耕牛拴在牛棚里。早晨起床时,耕牛躺在地上,满嘴流血。原来,竟有人把它的舌头割掉了,请老爷为小民做主!”包拯对案情进行了详细了解,料定是仇人所为,就对原告说:“你且回去,把耕牛宰了。”

这名农民非常相信包拯,回家后真的把耕牛杀了。而按照宋朝法律,私宰耕牛是一种违法行为。

过了几天,有人跑到衙门,控告那农民私宰耕牛。包拯问明情况后勃然大怒,说道:“你这个家伙,竟然如此大胆!你把人家耕牛的舌头割了,反来告人家私宰耕牛?”那人的图谋被道破,非常吃惊,就跪在地上不停磕头,承认了自己的罪过。

从此,包拯善于断案的名声越来越响,朝廷对他一再提升,直至端州(今广东肇庆市)知州。当时,端州生产名砚,被称为端砚。朝廷规定,端州官员每年须向朝廷进贡一批端砚。端州的官员往往打着进贡的旗号,向百姓索取财物,百姓苦不堪言。

包拯到端州赴任后,取消了对百姓的无理摊派,只收取向朝廷进贡之物。老百姓见他一身正气,都非常感激。包拯任满离去时,百姓拿了几方端砚,对他说:“您为官清正,真是官员的楷模。我们收集了几方砚台,请您务必收下。”

包拯推辞道:“我做官是为天子办事,绝不向你们收取财物。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这些礼物我却不能接受。”

宋仁宗深知包拯是个清官,才将他调到开封做府尹。那时候,如果百姓到衙门告状,必须请人写状子,再通过小吏交给府尹。一些讼师、小吏勾结起来,敲诈百姓的钱财。包拯就在开封府衙设了一面堂鼓,百姓如果告状,击动堂鼓,府尹立即受理。

由于诉讼程序简化,百姓鸣冤变得极为便利。小吏因此感到害怕,不敢轻易为难百姓。

一次,开封连降大雨,惠民河的老百姓深受水灾之害,流离失所。包拯经过仔细调查,发现一些权贵在河道上修筑花园、亭台,才导致河水泛滥。包拯非常生气,要求那些权贵拆除河道上的建筑。

有个权贵倚仗势力,不肯拆掉花园。包拯叫衙役们催促,那权贵拿出一张地契,说那块地是他祖上留下的产业。包拯通过详细检查,发现地契是假的。就打算向宋仁宗说明此事。那权贵怕事情闹大,只得听从包拯的命令。由于河道得到疏通,惠民河没再发生灾害。

京城的权贵见包拯如此严厉,非常害怕。有个权贵想向包拯行贿,别人劝他道:“这个包拯与别人不同,从不贪图钱财。”开封的老百姓知道自己的父母官是一个清正之人,非常高兴。在民间还流传着两句歌谣,叫做:“关节不到,有阎罗(即阎王,是传说中地狱的首领)、包老。”

由于包拯在开封坐镇,权贵们有所忌惮,违法的案件越来越少了。宋仁宗非常高兴,封包拯为枢密副使。

濮议之争

宋仁宗即位以后没有儿子,就将濮王赵允让之子君实接入宫中,作为自己的子嗣。那时赵君实才四岁。四年之后,宋仁宗喜得贵子,又把赵君实还给濮王。宋仁宗共有三位亲生子,都不幸早夭,只得又把赵君实接入宫中。二次进宫的赵君实已经二十九岁,仁宗命他改名赵曙。

1062年,赵曙被立为太子,封钜鹿郡公。1063年3月,宋仁宗不幸病逝。4月,赵曙登基,就是宋英宗。

1065年4月,宰相韩琦向英宗奏道:“陛下既已即位,应当给生父濮王一个适当的名分。可让众臣对此事进行讨论,将意见提交给陛下。”濮王在英宗即位时已死去多年,宋英宗非常孝顺,早就想追封父王,因此将韩琦的议案送到太常礼院,命臣子们商议。

大臣们商议时,宰相韩琦说:“既然陛下已经即位,理应称濮王为皇考。”皇考就是皇父,其称号极为尊贵,因此引起了天章阁待制司马光、翰林学士王珪的极力反对。他们说:“若是濮王成为皇考,将仁宗爷置于何地?依我等之见,应称濮王为皇伯。”

这种争议被称为“濮议之争”。百官之中,固然有人支持韩琦,但支持司马光的官员更多。宋英宗得知后,非常震惊。他本想尊濮王为皇考,想不到竟有那么多人反对。宋仁宗遗孀曹太后则十分恼火,亲自起草诏书,将韩琦的意见称作荒唐之语。

1066年正月,宋英宗与宰相韩琦在垂拱殿做出决定,封濮王为皇考。当时欧阳修已调回京城,他奉皇帝之命,起草了两份诏书。一份交给英宗,另一份则由自己保存。英宗和韩琦如此大胆,是因为他们想诱使曹太后附议,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一日,宋英宗请曹太后饮宴,曹太后饮酒过度,露出醉态。宋英宗趁机取出一份封濮王的诏书,对太后说:“这是朝廷的一封公文,请太后批示。”曹太后糊里糊涂地在诏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宴会结束后,英宗兴奋地召见韩琦、欧阳修。三人商定,于次日公布曹太后的诏书。第二天,欧阳修将曹太后的诏书公布。此时司马光已奉命修《资治通鉴》,无意进谏。王珪等人说道:“此诏也许有误,臣请太后向臣等说明。”

英宗笑道:“这有何难?来人,速请太后入朝。”曹太后来到金殿后,看到诏书上面有自己的亲笔签名,大吃一惊。她本想推翻诏书,又不愿承认自己饮酒误事,只得硬着头皮承认。宋英宗大喜,立即宣布退朝。

司马光、王珪见木已成舟,只得罢了。御史吕诲却怒气不息,他与御史台的同事范纯仁、吕大防联名上疏,说道:“韩琦为迎合陛下,竟然勾结宦官。臣等不愿与这样的宰相共事一朝,因此请求辞职!”

宋英宗非常生气,将吕诲等人贬出朝堂,但又对负责职位升降的官员说:“对他们的处理不宜太重。”结果,吕诲贬为蕲州知州,范纯仁任安州知州,吕大防任休宁知县。御史台只有三名御史,竟然同时被废。

司马光认为英宗处事不公,遂联合各位谏官,上奏章辞职。宋英宗召见韩琦、欧阳修,商议应对之策。韩琦说:“臣等是忠是邪,陛下心里明白。”欧阳修说道:“如今吕诲等人与臣势同水火,陛下如果认为臣等无罪,就要按自己的心意办事。”

宋英宗在韩琦、欧阳修的支持下,坚持贬斥吕诲等三人。他还给王珪加封官位,使反对封“皇考”的官员迅速分化瓦解。9月,“濮议之争”终于结束。宋英宗虽然取得胜利,但寿命不长,于1067年病逝。

终英宗一朝,留给人们的记忆就是“濮议之争”。这场争论实际上是一种党争,司马光等人希望英宗遵守礼教,稳定局势,韩琦等人意在维护皇权的威严。到了神宗、徽宗两朝,党争继续存在,使积弱已深的宋朝再受重创。

王安石变法

宋英宗死后,其子宋神宗即位。宋神宗自幼博览群书,尤其喜读《韩非子》,对法家“富国强兵”之术有浓厚的兴趣。他还亲自抄录过《韩非子》一书。宋神宗登基以后,想挽救国家的衰落,遂于1068年4月调江宁(今江苏南京市)知府王安石入京,与他共商国是。

王安石入京后,被封为翰林学士。宋神宗召他入宫,问道:“你有什么治国之见,请直言以告,不必顾虑。”王安石答道:“我朝的法令非常落后,制约国家的发展。要使国势强盛,应改革法令。”

宋神宗说道:“你的主意很好,请你回去写个方案,交给孤家看看。”王安石回府以后,连夜写了一份奏章,次日交给神宗。宋神宗看了奏章,喜悦不已,叹道:“这道奏章切合实际,所谈之事是我从未听说过的!”从此,神宗更加信任王安石。

1069年,王安石被封为参知政事。王安石发现朝中官员思想保守,对变法持怀疑态度。为了推行新法,王安石任命吕惠卿、章惇等年轻官员为宰相属官,与他们商讨变法事宜。

1070年12月,宋神宗拜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强了他的宰相之权。于是,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由于这次变法是在宋神宗熙宁年间进行的,因此被称为“熙宁变法”,又称“王安石变法”。

推行的新法有以下一些:

青苗法。规定农民在青黄不接的季节可向官府借粮,半年内附加少量利息归还。这样,既可以限制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又可增加官府的收入。

免役法。对于官府的各种差役,农户不再自己轮流担当,而改由官府雇人充任。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免役钱,原来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一半的钱。这就既增加了官府收入,又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

农田水利法。政府对地方上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的行为,实行奖励政策。

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全国土地,包括被大官僚、大地主隐瞒占有的土地在内。按土地实际面积多少和田地的好坏征收赋税,一方面减轻了老百姓沉重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增加了国库的收入。

王安石推行新法后,效果极为明显。国家的收入增加,老百姓的利益也得到维护。但是,一些保守势力反对新法,不顾一切地攻击王安石,阻止变法的实施。一日,宋神宗召王安石入宫,对他说:“外面很多人在谈论,说我们不怕天变,不听人们的建议,不遵守祖宗的家法。你对此有何看法?”

王安石从容不迫地答说:“灾害不过是自然现象,绝非人力所为。陛下只要认真处理政事,就能够防止天变;只要自己做得对,就不必在乎别人的议论;对于祖宗的老规矩,决不能一味遵守,应当适应新形势加以改变。”

1074年,河北发生了一场大旱灾。农民打不到粮食,只好离乡逃荒。保守派官员郑侠早对王安石不满,趁机向皇帝献上一幅“流民图”。他对神宗说:“王安石一意孤行,提倡新法。老天爷因此震怒,降下灾祸。要想消除灾难,必须罢免王安石、废除新法。”

宋神宗的祖母曹太后、生母高太后也不支持新法。她们整天在神宗面前哭泣,说道:“天下被王安石治理得混乱不堪。要想太平无事,除了废除新法别无出路。”在保守贵族的反对下,神宗失去了改革的信心,终日唉声叹气,寝食难安。

王安石见到朝中这种状况,就上奏章辞职。宋神宗竟然批准他的请求,让王安石回江宁府休养去了。

1075年2月,宋神宗召王安石入京,再次拜他为宰相。可是仅仅过了几个月,天空中出现了彗星。一些大臣上奏章攻击新法,说王安石入朝后引发天谴。1076年春,王安石愤而辞去宰相之职,回转江宁。没过多久,他就去世了。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

神宗时,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派是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主张变革法令;一派是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主张尊重传统。

司马光是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他七岁时就开始用功读书,即使遇到三伏、三九天气,也依然学习。一日,司马光听老师讲《左传》,很快就记住了书中的内容。他回家之后,把这本书讲给家里人听,居然说得头头是道。

司马光不仅好学不辍,而且胆识过人。有一次,他与小伙伴们在后院里捉迷藏。有个小孩扒着大水缸爬上爬下,竟然滑入缸内。小伙伴们见此情况,不知道怎样解决,都哭泣起来。司马光却神色镇定,搬起一块石头砸破水缸。结果,大缸里的水流了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司马家的大人回家后,对司马光救人的事情感到惊奇,从此对他更加欣赏。不久,司马光砸缸的事迹就在各地传扬。一时间,年幼的司马光竟然成为名人。汴京和洛阳的居民还把他的事迹画成图画。

司马光入朝为官后,开始编写一部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书。1066年,他将自己编好的部分文稿定名为《通志》,送给宋英宗审阅。宋英宗对他的工作非常支持,设立了一个书局,帮助他完成书稿。

司马光马上请到著名的历史学家刘恕、刘和、范祖禹,让他们加入书局,共同编撰。司马光之子司马康文笔很好,也加入书局,负责检阅文字。

宋神宗即位后,命司马光将《通志》的部分文稿交给他看。宋神宗非常喜欢历史,看完后非常满意。他对司马光说:“书中记载的历史,如同一面镜子,可供执政者对照借鉴,修正错误。此书可更名为《资治通鉴》(“资治”就是能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的意思,“鉴”就是镜子)。”

后来,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司马光是王安石的好朋友,但反对变法。他写了封信给王安石,对他的变法进行批评。在信中,司马光指出王安石的四项缺点,即侵犯官员职权、惹是生非、聚敛钱财、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王安石认为司马光的说法不对,就回了一封信,这封信就是著名的《答司马谏议书》。在信中,王安石说:“我奉旨改革,怎能说是侵犯官员职权;为国家理政,怎能说是惹是生非;为百姓管理财物,怎能说是聚敛钱财;指出别人观点的谬误,怎能说是不接受别人意见呢?”

司马光知道王安石已下决心改革,绝非言辞所能说动。他不愿再与变法官员争来斗去,就上奏章辞官,到洛阳编书。

司马光来到洛阳,与自己的助手整理资料,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掌握的材料,除正史以外,尚有三百多种史学著作。《资治通鉴》成书之时,司马光等人的原稿堆了整整两间屋子。

司马光为了编成巨著,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他怕自己睡眠太多,耽误了工作,就制作了一个圆木,作为枕头。如果他睡熟了,他的脑袋就会从枕头上落下,从而惊醒过来。司马光将这个圆木称为“警枕”。

1084年,《资治通鉴》终于完成。这本书花费了司马光十九年的光阴,是一部巨著。此时的司马光已经六十多岁,身体很差,不但眼睛昏花,连牙齿也大多脱落。人们充分肯定司马光的贡献,把他与西汉的司马迁并称为“两司马”。

《资治通鉴》内容丰富、考证严格、议论深刻,是难得的史学著作。司马光还在《资治通鉴》中写了很多评论,探讨了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规律,流露出爱国忧民的情怀。

1085年,宋神宗病逝,其子宋哲宗即位,朝政由神宗之母高太后执掌。1086年,高太后拜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决定废除所有新法。一些大臣说:“神宗爷刚刚逝世,尸骨未寒。您就改变他的法令,恐怕不太好吧?”

司马光却说道:“王安石制定的新法不好,执行起来只能误国误民。何况高太后是神宗皇帝的母亲,母亲更改儿子的主张,有什么不可以?”司马光终于尽废新法,实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是他年事已高,执政八个月就死了。

苏轼游赤壁

同类推荐
  • 希腊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希腊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课外侦探组(番外版):密林虎踪

    课外侦探组(番外版):密林虎踪

    本书是中国的名侦探柯南系列。小主人公米多西、欧木棋和马威卡三人同第九探案组的表姐麦洁一起,对种种诡异的案件进行了细致调查。凶手是如何嫁祸《韩林的自画像》而逍遥法外的?高空表演的小丑为什么系有保险绳却不幸坠亡?进行全国巡演的天才琴童为何突然失踪?为什么档案室恰巧被雷电击中着火,而其他科室安然无恙?一切的悬疑和罪犯的诡计都没有逃过课外侦探组的缜密推理。这本书可以锻炼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使读者的知识面得到扩大。
  • 非常同桌我的同桌我做主

    非常同桌我的同桌我做主

    陆飞、欧阳子、李小奇……好动、好话话、好做小动作的男生们,大丽、李小白……可爱、活泼、聪明的小女生们,他们生活学习在一起,会发生哪些好玩的事情呢? 读者朋友们快来看看这本《我的同桌我做主》,书里收录了《乾坤大挪 “椅”》、《别那么大声》、《庄半仙的幸运日》等好玩的故事。
  • 罗布泊密码

    罗布泊密码

    20多年前神秘失踪的老陈头为什么会重现雅丹魔鬼城?温驯的盘羊为什么会袭击人类?地下百米暗藏神秘溶洞?废弃的军事基地掩盖什么秘密?七月的罗布泊大沙漠将会有怎样的危机等待着路小果、罗小闪、明俏俏和罗峰爸爸?三位中学生的暑期探险之旅注定危机重重。一路上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勇往直前的冒险精神冲破层层迷雾,为大家一步步揭开大自然为罗布泊设置的一道道神奇密码。
  • 雅各布的分析

    雅各布的分析

    精选1001个智慧故事,共分成11个门类:《雅各布的分析》、《阿凡提答怪题》、《寻找绝密号码》、《半根火柴》、《智攻特洛伊城》、《口香糖的由来》、《夏洛克的报复》,写出了100余则似乎无法解答的难题或无法做到的难事,但在智者面前都一一迎刃而解……
热门推荐
  • 命有两面笑问天

    命有两面笑问天

    人生疾苦遥无边各路哀愁聚齐现死无择处悲怨地命有两面笑问天在一座三线开外的古都小市当中,谷小钰,一名从证券公司辞职并开店创业的普通人,从那一刻起,开始了他不普通的人生......
  • 校草的的狂热追求者

    校草的的狂热追求者

    他是帅气的校草,她是从不知减肥为何物的吃货—当她遇见了他,她才知道丘比特的?早就射中了她。阳光帅气的他和渺小的她的爱情故事从此拉开序幕。
  • 竹花映篱开

    竹花映篱开

    这个世界上到底什么才是重要的?亲情?爱情?还是友情?沈篱,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高中生,一个被放在人群随时都能够被淹没的人,但她却拥有非比寻常的治愈人心的能力。可是,在扑朔迷离的身世面前,不堪一击的爱情面前,还有充满背叛的友情面前,这样暖心的她还能够继续如此的乐天下去吗?萧竹,拥有人人艳羡的一切的高校冷情校草,令人望尘莫及的家世,无懈可击的外表,智商200的超级天才。但就是这样一个女生心目中完美的梦中情人,却是一个冷心无情只重利益的人渣。当治愈女神遇上冷酷人渣,两人到底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虐心篇:沈篱:曾以为自己才是你的救赎,奈何,到了最后,原来一切都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萧竹:沈篱,你就是我的劫,过不了,也躲不了。痴情篇:沈篱:原本以为花开才最美,但如果可以,我宁愿你永不绽放。萧竹:这一生,我只为你绽放凋谢。
  • 奋斗在初唐

    奋斗在初唐

    现代青年回到了大唐贞观年间。干着一份体面的衙门差事,守着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孝敬着一对老爹老娘,还有一个天真可爱未出阁的妹妹。他立志要做一名奉公守法,清廉如水,为民请命的好衙役。正如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一般,但最终他还是一个不小心,将整个大唐给玩转了…
  • 我的小女人

    我的小女人

    终于来到了考场,看着这扇命运之门,我不禁哽咽一下,紧张起来。我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到监考老师面前,刚把我的准考证从书包里拿出来,就被一只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猴子夺了过去。我的上帝啊!我愕然地盯住它的猴脸,只见它还冲我呲牙咧嘴地嬉皮笑脸,好象是在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举。晕……有无搞错,竟敢在我这么重要的考试中捣乱,呃,真是傻子可忍疯子可忍我是忍无可忍了!于是,我一不做二不休……(杀猴子可犯法哦!)我才不干那缺德事呢!我跟它抢夺起来。
  • 远古方舟

    远古方舟

    方舟,人类的起源。而人类已经失去方舟数十万年。方舟守护者,人类最后的防线。自远古以来一直守护着人类。现在,2050年,人类社会动荡不安,贫富不均,犯罪率不断上升,气温升高,冰川融化,石油枯竭,整个世界腐朽了,到处都是暴力。。。而方舟守护者却陷入了数万年来最危险的境地。这时,华国一个偏远城市里,一个老实巴交的青年跟仇家同归于尽,复活后成为一名方舟守护者。从此,他为了人类的未来以守护者的身份跟各种敌人不断战斗。(有推荐票的就投两票吧,算是对新书的支持。)
  • 重生之千金归

    重生之千金归

    上一世,她是“小三”的女儿,康家见不光的卑微庶女康雅乔。一场爆炸,她彻底消失在这个的世界。这一世,凤凰涅槃,当她重生成为纨绔千金沈乔,再次回到这座城市,她要携着仇恨让害她的人付出惨痛的代价,让背叛她的人一无所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到晋初

    穿越到晋初

    一个失忆学生回到了晋初,他的爱情,他的友情编制了一张巨大的网,将他罩住,既然你不要我活,那我就擎着手中这把沾满热血的冷剑杀出一个自我,那怕对面无意穿越到晋朝。
  • 灵异直播间

    灵异直播间

    一口气喝下六斤白酒、用电钻吃玉米、大冬天接受冰桶挑战……现在的人啊,为了能当上网红真是什么事情都敢做。不过话说回来,要是真能红也没什么不好,毕竟谁都想名利双收。可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凡事有利就有弊,我就一不小心火了,结果却引发出了一连串我意想不到的后果……
  • 殿上霜青寒

    殿上霜青寒

    她是开国名仕赫舍里允成的女儿,却因父亲遭奸臣陷害成了官伎。他是东辑事厂掌印都督,人们口中无恶不作的佞臣贼子。坊间关于他的流言不外乎手段残忍,权倾天下,跟荣宠无边的贵妃娘娘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隆毓是俗人,贪赃枉法的事她不管,她关心的只是,一个太监,上了秀床又如何?那一年在玉门关外,第一次见他用血滴子杀人,她心里道,这个人不善,以后绕着走。在教坊司插科打诨混了六年,死到临头才悟出一个真理,善恶算个屁,能保她命的都是好人。听着这声好人,他倒觉着好笑,眯起眼睛看她,“你不怕我?”(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