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4000000009

第9章 刺世贬谑篇(2)

唐代杜牧《清明》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清明”乃廿四节气之一,是时间名词。

书生则因其与两个朝代连称相同,用双关法赋予“清明”以新意——借指“清朝”和“明朝”,又将“雨”改为“两”(形似字),巧妙地讥讽了其叔的变节行为。

嘲医祭文

宣统辛亥十一月,某医生死去,有人作祭文以嘲之曰:

公少读书不成,学击剑又不成。学医自谓成,行医三年,无问之者。公忿,公疾,公自医,公卒。呜呼!公死矣!公竟死矣!公死而天下之人少死矣!

四句排比,活画其人,井然有序。“呜呼”以下,感慨系之,亦祭文之定格;末句妙议,乃点睛之笔。全篇抑扬变换,一波三折,叙事写人,感叹议论,言简而意赅,深得为文之法。

大概或者也许是

某校学生把该校校长的口头禅集在一起,编成一诗,以讽其说话总是模棱两可。

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恐怕不见得。

然而个人以为是,但是我们不敢说。

四季不宜

怕读书者,视四季俱不宜,有人做诗嘲之云:

春季岂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多蚊虫冬又冷,一心收拾到明年。

吃菜比人大不同

一人贪吃,上桌如风卷残云,盘中菜顷刻而尽,同桌有一文士,笑吟诗云:

三生有幸与君逄,吃菜比人大不同。

象箸飞来忙似箭,银牙咬去快如风。

眈眈虎视魂先出,投投雅抓手不空。

更有高招人不觉,眼睛不住望盘中。

颠倒歌

自古以来,民间流传着许多颠倒歌,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是非颠倒的怪事。汉代的民歌是这样唱的: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大意是说:被举荐的秀才,腹内空空,不懂得诗书;被推举的孝廉,与父分居,不赡养老人;自称寒素清白一尘不染的人,却是浊如泥污的伪善者;那些居于大宅高堂的所谓良将,却是胆小如鸡的怕死鬼。

后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也用颠倒歌来诉说自己的不满,反对社会的不公:

泥瓦匠,住草房;

纺织娘,没衣裳;

卖盐的,喝淡汤;

种田的,吃米糠。

编凉席的,睡光床,

当奶妈的,卖儿郎。

强烈的对比,产生十分有力的讽刺效果。

集俗语诗

清代有人把七字的俗语集在一起,编了一些绝句诗,借以反映社会和讽刺人世,摘录几首如下:

其一:

小人得志乱癫狂,不管旁人说短长。

千丈麻绳终有结,一身做事一身当。

其二:

今日人心最不平,不图来世有人生。

黄狼钻在鸡棚里,吸尽黄河洗不清。

其三:

寅年要吃卯年粮,光打精来精打光。

东手接来西手去,一双空手见阎王。

其四:

创业容易守业难,日求三饱夜求安。

得闲且过今朝事,坐吃山空海要干。

其五:

事无难易在诚心,哪怕山高水又深。

如把工夫加十倍,何忧铁尺不成针。

其六:

火烧尾巴尚从容,灯尽油干命运终。

开好天窗说亮话,外头好看里头空。

其七:

终日奔波假作忙,前人种树后人凉。

吃了黄连无处话,好似雪上又加霜。

其八:

满地黄金又白银,横财不赋命穷人。

当光吃净谁来问,少了铜钱断六亲。

百姓遭殃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张之洞担任湖北省总督,官署设在江夏(今武汉市)城里。这年农历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的万寿(清朝称皇帝、皇太后的生日为万寿)。

为了表示热烈庆贺,全城各个衙署都大肆铺张,到处悬灯结彩,火树银花,彻夜不熄,耗费的国库银两数以万计。

张之洞还请来了各国驻鄂领事,大摆筵宴款待。又召集军界、学界的乐队,演奏西洋音乐,齐唱新编的《爱国歌》助兴。

当时,张之洞的一位幕僚,素有“怪人”之称的名士辜鸿铭也在席上陪宴,他对张的亲信梁鼎芬说:“满街都在唱《爱国歌》,怎么听不到有人唱《爱民歌》呢?”

梁鼎芬说:“您何不试编一首?”辜鸿铭捋了捋髭须,略一沉思,便对梁说:“我已经有了妙词四句,您是否愿意听一听?”

梁一面点头回答“愿听”,一面挥手示意,让客人们安静下来。只听辜鸿铭用高朗的福建官话吟诵道:

天子万年,

百姓花钱;

万寿无疆,

百姓遭殃!

四句诗刚刚诵毕,顿时满堂哗然。那位总督大人张之洞,更是惊愕得张大了嘴巴,久久合不拢来。

尼姑嫁人

饶州有尼姑还俗,嫁一士人张生,乡人戴宗送以诗云:

短发莲扣绿未匀,袈装脱却着红裙。

于今嫁与张郎去,赢得僧敲月下门。

劝知足

世上人多不知足,一位士人做诗云: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来。

衣食两般皆满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和住宅,出入无轿缺马骑。

嘲贪食者

数人同桌而食,一人特别贪吃,饭未到而菜先空,席中一人叹道:

菜来饭未到,饭来菜已空。

可怜饭与菜,何日得相逢?

遇盗

有贫士家徒四壁,盗入其室,无物可取,临去,贫士沉吟曰:

风高月黑衣迢迢,辜负诸兄走一遭。

尚有破书三五册,也堪拿去送儿曹。

小郎娶少妇

相传封建时代有山阴赵荔泉,九岁娶妻,新娘已二十岁,蒋箸超为之咏诗二首。

其一:

九岁儿童孔口黄,啼啼哭哭做新郎。

衣朱哪晓琴和瑟,逼着新娘吃奶浆。

其二:

谁家少妇不知春,父母缘何不谅人。

九岁儿郎知什么,白天犹自弄泥神

好了歌

清代伟大的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了一首好了歌。语言明白易懂,内容却丰富深远。对这首歌的评价是后人感兴趣的红学话题之一。

全文如下: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秀才与花农

从前,有个舞文弄墨的秀才,遇事就爱作打油诗来炫耀自己。这天赶集,他看见一个农民挑两篮花来卖,便上前摇头晃脑地胡诌起来:

小篮也是篮,大篮也是篮,

小篮放到大篮里,两篮共一篮。

花农一听,心想这算什么诗。看路旁有个棺材铺,便随口讽刺道:

秀才也是才,棺材也是材。

秀才放到棺材里,两材共一材。

秀才听后,十分没趣,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

监生进文庙

清朝末年,公开卖官爵。除正式考试由科举而取得功名者外,目不识丁的人只要有了银子就可以取得功名。“监生”这个功名就是卖银子的。不过,用银子买来功名,是被科举出身的举人们所瞧不起的。因此,文庙祭祀,监生们没有资格参加。

四川南溪县有一个土匪名陈元卿,便买了监生这份功名。有一次他钻进文庙,意欲参加“祀公大典”。被举人秀才发现了,群起哄他,有个解元还要打他。结果,这位监生抱头鼠窜逃出文庙。有人为此吟打油诗曰:

监生进文庙,孔子骇一跳;

颜渊喊出去,子路叫灌尿。

不知何事要商量

一位先生常穿团花马褂,逛荡街头,如有人问他:“何往?”他总说:“某大人找我商量事情。”其实并无此事。

于是有人以诗相讽:

团花马褂走街坊,无事居然有事忙。

直说太爷在请我,不知何事要商量。

五字皆错实可笑

从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偶然从一所村学门口经过。他听到村学老先生大声教学生:“都都平丈我。”他听了莫名其妙,不知这句话出于何处。

因此,他虚心地向那位老先生请教,才知道老先生把5个字都念错了。他向学生们纠正说,应该读成:“郁郁乎文哉。”那些学生一听,都吓跑了。

塾师不学无术,误人子弟甚矣!这位有学问的人见此情景,提笔在桌上写了一首打油诗:

都都平丈我,学生满堂坐;

郁郁乎文哉,学生都不来。

写完诗,大笑,拂袖而去。

江上吟诗赠“盗”

晚唐诗人李涉为人正直,洁身自好,曾任几年太学博士,因常写诗抨击权贵,讥讽朝廷,因此被罢黜官职。

在他坐船返乡的一天晚上,于皖口江上遇上一伙绿林豪客。首领听说是李涉博士,就带着歉意插剑入鞘说道:“我们众兄弟混迹江湖,劫富济贫,专杀贪官污吏。既然是李博士,我们知道你的为人,决不会为难你。不过,久闻李博士诗名,今日巧遇,请李博士留诗一章。”

李涉惊喜交集,顿时在脑海中浮现出近年来官家横征暴敛,逼得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的情景。于是,他欣然吟咏了一首七绝: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日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

众豪客一听无限感慨,齐声呐喊:“谢李博士赠诗。”

唐寅续诗戏秀才

有一天早上,唐伯虎路遇两个酸秀才。那两人不知他是有名的大诗人,只顾胡扯乱谈。忽然前面有一盏灯,两人便要以灯为题,赋诗联句,一个秀才说:

远看一盏灯;

另一个秀才半天才憋出一句:

近看还是一盏灯。

第三句便没有词了。

唐伯虎笑着对他们说:“我替你们续两句如何?”

秀才问:“你能续什么好句?”

唐伯虎说:

一个糠布袋,一个死苍蝇。

两个秀才听了很是不满。又往前走,看见一座山,两个秀才又要做诗。一个说:

远看一座山;

另一个说:

近看山一座。

唐伯虎说:“我再给你们续两句吧!”

山上石头掉下来,两个脑瓜都砸破。

两个秀才听了,觉得十分恼火。再往前走,又看见一棵盛开梨花的梨树。一个秀才说:

远看一棵树;

另一个说:

近看两股杈。

唐伯虎续道:

一股叉着你,一股叉着他。

两个秀才大怒,拉唐伯虎去找县官评理。县官听了两个秀才的诉说后,问唐伯虎:“秀才讲的可是事实?”

唐伯虎说:“我是好心好意给他们续诗。”

县官又问:“你是怎么续的?”

唐伯虎说:“他们前两句是‘远看一盏灯,近看还是一盏灯’。我续的是‘清光驱暗影,长夜伴人行’。”

县官点头说:“这两句续得好。”

唐伯虎接着说:“后来他们又做了两句‘远看一座山,近看山一座’。我续的是‘幽谷生白云,飞瀑从天落’。”

县官鼓掌说:“好诗,妙极了!”

唐伯虎最后说:“他们做的梨树诗是,‘远看一棵树,近看两股杈’。我续的是‘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县官一听,知道唐伯虎有学问,连忙下堂来,向他作揖致敬,把两个酸秀才呵斥一顿,赶走了。

邵康节的数字诗

宋代理学家邵康节曾写过一首五言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在这首别具一格的诗里,巧妙地运用了一至十这十个数字,寥寥几笔便描绘了景色宜人的乡村画面,成了一首绝妙的数字诗。

解放前,有人有感于乘坐公共汽车的困苦,就仿照上面那首数字诗,改动了几个字,对那破烂陈旧而速度又慢如蜗牛的电车进行了嘲讽:

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

上下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夏衍笑变历史教训

明末清初,有一首传诵一时的打油诗:

闻道头须剃,而今尽剃头。

有头皆要剃,不剃不成头。

剃自由他剃,头还是我头。

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1974年,夏衍在狱中偶然想起,把它改为:

闻道人该整,而今尽整人。

有人皆可整,不整不成人。

整是由他整,人还是我人。

请看整人者,人亦整其人。

依样画葫芦

传说清朝时候,有一个文人路过太行山,在葫芦崖下歇息,在石壁上题诗一首:

人见太行愁,我见太行喜。

我不喜太行,家住太行里。

后来,又有一个文人路过这里,读完这首诗,他也想写一首诗作留念,但东想西想总想不出来,后来便在这个人的诗侧边这样写道:

人见葫芦愁,我见葫芦喜。

我不喜葫芦,家住葫芦里。

过路人看了这先后两首诗,都议论纷纷,不知是谁在这后一首诗上面加了批语:

葫芦崖下套诗文——依样画葫芦。

剥皮诗

“剥皮诗”即拟古,是旧瓶装新酒。它是按前人有影响的诗篇的骨架,改动部分诗句,赋予新的内容的一种诗体。它表现了一种艺术上的翻新,较原作为佳者亦不乏其例,仍不失为一种创作。有时,剥皮诗自成一格,能达到讽刺嘲弄的目的。

宋朝程颢有七绝《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清人仿拟此诗,只改动了6个字,戏作《惧内即景》诗,对怕老婆的人挖苦得入木三分。诗云:

云淡风轻近晚天,傍花随柳跪床前。

时人不识余心苦,将谓偷闲学拜年。

时文叹

清代诗人徐大椿的《时文叹》讽刺读书人可是别开生面,令人捧腹: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

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作欺人技。

三名承题,两句破题,

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

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

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

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

读的来肩背高低,口角口角嘘唏。

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

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

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的晦气。

讽僧诗

宋代诗人莫子山有一次游寺庙,想起一首唐人的绝句: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可他在与寺庙主持僧的交谈中发现其庸俗浅薄,不学无术,与昏醉者无异。临别时主持僧还让他做诗留念。莫子山便将那首诗颠倒了一下次序:

又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

这样,由原诗是抒发作者忙中偷闲,在春尽时游寺庙的闲雅趣,变成了讽刺庸僧的诗。

绝句

杜甫有一首《绝句》传世: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胡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诗句简练,讽刺辛辣。

讽刺诗

讽刺诗贵在有味,辛辣嘲讽,入木三分,像重庆火锅,越辣越有味。讽刺诗贵在精巧别致,意味深长。

中国最早的讽刺诗可能要数《诗经》中的部分篇章,如《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皮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皮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另有无名氏一诗,也堪称讽刺诗之精品: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这些诗作一直流传至今,可见其生命之强。

不见泰山

欧阳修,北宋着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崇拜者众。

有一穷书生自恃读了几本诗书,会诌几句歪诗,因而不把欧阳修放在眼里。一日,这位穷书生听说欧阳修来到此地,就挟着几首自己的得意之作去会欧阳修。途中他遇见一株枇杷树,顿时来了雅兴,顺嘴诌了两句:

路旁一奇树,两朵大丫杈。

同类推荐
  • 细说中国服饰

    细说中国服饰

    本书是一部集知识性、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理想读本。内容丰富,服饰文化小辞典以密集的信息对正文进行补充和延伸;图文契合,用丰富精美的图片,深入再现中华服饰文化的灿烂辉煌;每章标题、导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正文主旨,同时使读者以一种轻松便捷的方式快速形成信息体系。本书应用“细说”理念,通过编写体例、图片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从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艺术特色、等级制度、文化内涵等多种角度,全面地,深层次地解析中国服饰,让读者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人文熏陶。
  • 中外名著导读

    中外名著导读

    《中外名著导读(彩图版)》遴选了古今中外近百部优秀作品结成集子。虽然《中外名著导读(彩图版)》是一部导读书,但我们仍然力图为读者打造一个立体的、彩色的、极具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中国古人云:“文为道之饰,道为文之本。”文学名著作为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灿烂的组成部分,凝聚着作家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
  •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稿以时间线索为经、空间线索为纬,纵横交织。纵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其根基,以清末第一批少年出国留学为起点,分四个阶段(清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1949年;1949年—1978年;1978年—当今),全面检索大时代、大交融、大潮流、大变化背景下中华少年成长的总体特性与普遍规律。本书稿将思想性、功能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宏观描绘与个案解剖结合,既有生动叙述,又有思想深处的共鸣。
  • 蒙学:蒙学教育读本

    蒙学:蒙学教育读本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家教蒙学与文化内涵。包括《家范》《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菜根谭》《蒋氏家训》《明太祖高皇帝訓》《曾国藩家书》《潜川徐氏家规》《合族公议条例列后》《孝友堂家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弟子规》《幼学琼林》《增广贤文》《三字经》等。
  •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处,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甘肃历史悠久,,地形复杂,民族文化丰富,风俗独特。
热门推荐
  • 女配的花样作死

    女配的花样作死

    【本文全文免费,已完结】【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作者菌的新书《地府微信群:我的老公是冥王》:莫名加入了地府微信群,还摇到了冥王做好友?】别人穿成女配,分分钟逆袭女主,翻身成功。而林夏穿成自己书中的女配,因被女配的怨念所诅咒,甚至连寿终正寝都不敢奢望——林夏:老娘只是个想要早死早超生的恶毒女配!男主大人,求不精分,给我一条死路吧!本文已完结,作者菌坑品棒棒哒。
  • 混居在都市

    混居在都市

    个平凡人家的孩子。出身农门,世代从事原始农耕。他,一个不甘心平庸的人。没有有任何关系,任何势力,只有一颗不服输的心。他,一位平庸的王者,用自己的青春书写着一个不败的神话。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却是有情有义,为兄弟两肋插刀。为红颜放弃财富。他只是一位平庸的王者。
  • 安小狐,明媚扬花的女人

    安小狐,明媚扬花的女人

    我不相信网络,但我却一次又一次的沉迷于它。沉迷,炫舞、、、安子城,为了你,我在所不惜。
  • 回亚纪

    回亚纪

    一个偶然的机会,居住在美国的华裔女孩玉笑遇见了一个从神秘大陆来的神秘少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阴差阳错地穿越到一个尘封已久的仙境般的世界里,从此揭开了一场千年之战的华丽序幕。同是龙的传人的他们在那里会经历怎样的考验?玉笑的身世之谜何时才能解开?这片大陆与古老的华夏民族究竟有什么样的渊源……惊艳的人物,炫目的异能,恢弘的场景,动人的对白,古老文明与现代世界的碰撞,东方魔幻与世界迷踪的接轨,共同谱写出一部空前绝后的神话史诗。
  • 青出于兰

    青出于兰

    周泽由一次意外加入了学校国术社团,从没有接触国术的他,会和从没听过的各种拳掌腿法擦出怎么的火花,被别人认为半路练起的他,能否在高手云集的国青赛打出自己的天地。
  • 沉默王子的奋进丫头

    沉默王子的奋进丫头

    转身,看见那一位儒雅少年,在夕阳辉光的映照下,他面带清风,笑容谦和,手臂轻挥,衣襟飘动,浅蓝色边框的眼镜后,透着温文尔雅的目光,仅一眼,他便深深的印在了柏晴心里。于是,活泼开朗,热爱学习的好学生柏晴,喜欢上了这个像大海一样澄澈干净的男生——海枫。青春的甜蜜总是夹杂着酸涩,在柏晴的心里,当时的一切不过是自己的单相思罢了,虽然在朦胧中,她早已沉醉不知归路!因为某个人,她做了一个梦,一个多年的蔚蓝的关于海洋的梦。现在,她更喜欢海了,闭上眼睛,似乎感受海风吹过,碧蓝的晴空上云卷云舒!她不禁回想起,自己最初喜欢上海枫的瞬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豪门霸宠:喵星女仆要翻身

    豪门霸宠:喵星女仆要翻身

    意外的碰撞,让他们擦出爱情的火花,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成为他的猫仆。“少爷说什么都是对的,少爷做什么都是对的,少爷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少爷让我睡他床上,我……也只能乖乖从了。”她收敛锋芒,甘心活在他的羽翼下。之后却被无故放逐美国五年,再次回国,已难掩光华,昔日的恋人是否还在原地等她,再次相遇,他依旧惊才绝艳,英气逼人,而她不再唯唯诺诺。“少爷,七七小姐包了三个小鲜肉,已经带回别墅了。而且是用你的钱包下的,她说……”“说什么?”“说你还是适合戴绿色的帽子”“什么!这个该死的女人……”随着男人的一声暴怒,价值十万的笔记本光荣下岗了!
  • 倾世毒妃:风凌天下

    倾世毒妃:风凌天下

    重活一世,她不仅要活的潇洒恣意,还要让前世的债,血债血偿!惊才绝艳的第一天才,魂附异世身中剧毒的废材郡主。被后母扔弃荒山自生自灭,薄情生父冷眼旁观。废物?可笑!且看她绝色容颜倾天下,再醒来,千年天才惊艳重生,欠她的人,做好百倍偿还的准备了吗?当天赋觉醒,锋芒展露,她走出死亡之谷,惊艳天下,掀起一片血雨腥风,引得天下男子为之瞩目。他咬牙切齿,霸道的将她抱在怀里:“本王的女人,谁敢觊觎?”逆天异能,惨遭猜忌,前世的她惊才绝艳却惨死他人手下,今生她必再踏巅峰,崛起苍穹,谱一曲盛世风华!
  • 不良王妃

    不良王妃

    她说,我这人讲理,没理的时候不辩解,而有理的时候,我可是会得理不让人的。她说,你说我有些小聪明,其实我唯一的聪明之处就是会装糊涂。西风烈。骑在马背上的她青丝飞扬,眼神淡然地看向他。他与她遥遥相望,汹涌而来的心痛和悔恨几乎将他淹没,他想要拦她,可是却手足僵硬,动不了分毫。
  • 残昱

    残昱

    传万物有百相,人族亦是如此,妖魔便是人族的百相之一。曾经的世间千疮百孔,诞生了一个名为狸追的仙人,平了战乱,却将万物推向另一个深渊……稻禾是个奇怪的女子,身份成谜,又为何被封存在湖底数年,才得以重见天日?巳神族的遗孤冷冽有背负着怎样的宿命?她与冷冽、蔺祺之间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