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2100000060

第60章 盛世华章的神秘宝藏(5)

事情还得从英国一个海底打捞公司的员工说起。1987年,在翻阅荷兰海事博物馆的旧报时发现,一艘名为“YHRHYNSBURG”的东印度公司轮船载着6箱白银、385.5吨细锭在中国南海海域发生海难,沉入了海底。随即公司立刻邀请研究专家估算出了沉船位置,并向中国文物局提出打捞这艘“国际”沉船的申请,中方决定和英国公司合作打捞。但是,当捕捞船将瓷器、中国古钱等文物打捞出来时,中方立刻感觉到事情不对头,随即,国家文物局根据捞上来的文物鉴定出:这是一艘宋元沉船。当时中方立即中止了协作合同,因为这是中国的沉船。它被命名为“南海一号”,是中国在南海发现的第一艘自己的沉船遗址。

但是,当时我国水下考古正处在起步阶段,无论从资金还是技术上,根本无力独立打捞。只得先培养水下考古人才,先后派出几批水下考古队员出国培训,并积极组织近海考古训练和演习。

但当时受到水下勘探技术限制,一直没有找到沉船的主体位置。直到2001年,国家水下考古中心才决定再次组织对“南海一号”进行方位寻找。沉船打捞是深潜加上细琐的考古,它的复杂和耗资巨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现在,经过数次水下接触,可以基本确定,“南海一号”长30.4米,宽10米,高4.5米,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水下考古队在一个面积仅几平方米的小舱内,就捞起了4000多件精美绝伦的文物,绝大多数瓷器完好无损、灿然如新,因此可见“南海一号”之珍贵。

从“南海一号”已经被打捞起来的文物,可以看到当时中国在世界海上贸易中的地位:一些“喇叭口”大瓷碗,与阿拉伯人常用的“手抓饭”饭碗很类似。还有一些陶瓷首饰盒上出现中国文化少有的图案,显然是专门为国外客户订做的。队员们还发现上万枚铜钱,这么多的货币表明中国的货币在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已经成为了“硬通货”。

目前,“南海一号”的捕捞工作仍没有结束,因为水下考古的过程就是这样漫长,它需要比陆上考古多十倍百倍的时间和精力,所耗人力物力可以说是“日掷千金”。我们期待着中国的南海会出现更多的珍宝,能够揭开更多海上丝路的谜团。

知识链接

水下考古的头等问题是资金。沿海调查一次就要花100多万元,到一趟西沙来回要300万元,一套潜水服要4000多元,就连一支深海灯也要1万元。而最主要的开支是在打捞开始之后,由于所有的工作船只都是借用,每条船每天的租金就是3000元。很多时候人算不如天算,每一次确定沉船地点就要耗费几百个小时。如果遇上海流急、泥沙淤积快的情况,每天都得重新定位,所耗人力物力可以说是相当地“砸钱”。

三峡航道无数沉船留下了多少宝藏

瞿塘峡的雄伟,巫峡的秀丽,西陵峡的险峻,这里重岩叠嶂,峭壁对峙;这里江水汹涌奔腾,惊涛拍岸。三峡,就是这样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

然而,在这壮丽、磅礴的背后,三峡也有它另外的一面:由于险滩重重,落差很大,千百年来在三峡航道上也沉船无数,留下几多故事。

在这些沉没的船只中,有很多都装载着珍贵的财物,它们随着沉船一起长淹水底,日积月累,竟成为一笔惊人的宝藏。

三峡中,西陵峡最长,这里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水流至此突然变得处处都是急流、险滩。西陵峡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还有“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在长江航线上,流传着这样几句话:“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蜀道青天不可上,横飞白练三千丈”、“十丈悬流万堆雪,惊天如看广陵涛”,亦可见千百年来,人类与这条艰险的航道是如何艰难地抗争着。

1900年12月,英国商人李克梅尔斯为入侵中国西部市场而购置的瑞生号在向重庆进发的航程中,经过瞿塘峡的崆岭江段时,因其航道狭窄,江心横卧巨滩、乱石,本来平静的航行顿时险象环生,不到十几分钟,船底就触上了暗礁,湍急的江水不停地涌进,船上无数的武器装备和金银财物沉入江底,从此不见天日。

1946年,四川民生航运公司“民熙”号由于装的人和货太多,在青滩遇难倾覆,货物大部分沉在了江底,损失的财产不计其数。据史料记载,“民熙”号主要载有部分国民党军官的大宗财物,其中不乏有珠宝等昂贵物品,而军官家属随身携带的金银细软更无法计算。据当年在这一带当船工的老人们回忆,在青滩沉没的还有新中国成立前,不少装载大量在中国偷盗、掠取的金银珠宝、珍稀文物的外国商船,而这些宝物自然也随着船的沉没永远留在了江底。

据统计,除瑞生号、民熙号外,从1900年到1949年的50年间,中外商轮曾在三峡航道触礁沉没的还有庆余、巴江、皮托谦、民宪等10多艘。尤其是抗战时期,上海、南京失守,武汉告急,一些富甲一方的官僚举家迁徙,航运途中,在宜昌至重庆段,或被敌机炸沉,或在险滩触礁沉没的轮船和200吨大型木船有10余艘。后来,那些随船下沉的财宝却不时浮出水面。

单是近代以来,长江三峡航道的沉船已经难计其数,真是难以想象这数千年来,江底沉埋了多少令人叹为观止的宝藏。然而,限于技术、资金条件的欠缺和自然环境的险恶,这些宝藏只能继续留在此地,等待后人的开发。

知识链接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长205公里。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最窄处不足百米。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沉而形成的。瞿塘峡山势雄峻,上悬下陡,如斧削而成;巫峡幽深奇秀,两岸峰峦挺秀,峡中九曲回肠;西陵峡滩多水急,其中的泄滩、青滩、崆岭滩,为着名的三大险滩。

三峡“银窝子”财宝何处寻

三峡中的瞿塘峡,山势雄峻,上悬下陡,有如鬼斧神工,其航道最窄的地方不到100米,船行其中,仰望两边峭壁,不得不为之一震。

瞿塘峡中有一个地方名为“银窝子”,这是个着名的险滩。看到这个名字,你自然会想到这莫非是个藏宝之地?其实是因为从古至今不计其数的大小船只航行至此,经常发生船翻人亡的事故,船上的金银财宝就沉没在水下。此地因而得名“银窝子”,而这里也流传着“银窝子,银窝滩,十船开过九船翻”的说法。

这个银窝子,还有一个远久的传说。故事大概是讲一只银龙为了惩罚那些贪婪无耻、为富不仁的财主富商、贪官污吏,就在银窝子这里埋伏,只要他们乘船经过银窝子,它就刮起大风,激起巨浪,搅翻舟船,将财主连同他们搜刮的民财,一起葬埋江底。虽然这只是传说,但是自古以来这里的确吞食了无数船只,也留下了无数金银,这倒是不假。

1949年以前,有人在“银窝子”捞到过银锭以及20多公斤重的紫铜器。而当地人说,青滩大岭上的双龙寺中所塑“庙王爷”头顶上的银帽子便是在江中捞起的银锭做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一直以来人们都听说江底有无尽的宝藏,现在更加确定了。许多大胆无畏的人就前去打捞宝物,但限于技术水平,收获无几。

1977年的冬天,长江在进入枯水季节后,大量的鱼被堵在青滩锁住了航道,湖北秭归县便派了3个渔民前去疏鱼。他们在江边休息的时候,有一人突然在江水中摔了一跤,其他两人赶忙过去搀扶时,硬生生从水下搬起一个大“方砖”。那“方砖”黑糊糊的,足有一尺见方,后来才知道这东西是铅做的,可能是船上的机械装置。同时,他们还捞到了一个大的银铂子,一个银元宝和小一点的金锭,还摸着了些铜钱,原本是一串串的,可是一捞起来,绳子就立即断开了。

事情传开,有关部门马上组织了水下打捞队,在这一片险滩四处打捞,花费人力、物力不少,但依旧没有多少大发现。

2003年,三峡工程开始蓄水发电,三峡库区的水位上涨到了135米的高度。这就使得打捞江底宝藏的难度更大了。看来将沉在水底的文物宝藏全部发掘,还要待将来打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知识链接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巨大的水库,滞蓄洪水,使下游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这个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华南、重庆等地区。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充分改善了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通航能力达5000万吨。

李闯王神秘宝藏何处寻

“迎闯王,不纳粮”,这句流传千百年的歌谣,深刻反映出广大民众对李自成的支持和拥护,亦成为李闯王传奇生平的最大亮点。入京后的李自成集团志得意满,在胜利的果实面前迷失,最终兵败如山倒,李闯王本人亦下落不明。

李自成败退出京城的时候,曾经将国库中的金银财宝掠夺一空,意图日后东山再起,用这些财宝作为起义的资本。李自成派其部将野拂动用了九艘大船才把这些宝藏秘密地运到了天门山(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区以南10公里处)。但是,李自成义军最终土崩瓦解,眼见东山再起无望,野拂就将这些宝藏分散埋藏在了天门山上几个隐秘的地点。

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进山寻宝,但是都空手而归。这些财宝究竟被藏在哪里,成了难解之谜。

2001年10月,张家界汪家寨村一支旅游资源考察小组无意间在观音山中探出了一个朝天石洞——封门洞。洞内珠宝、金银难以计数,埋藏着价值数千万的元明时期文物,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野拂宝藏?很有可能。封门洞虽看似年月已久,但里面的文物经鉴定是元明时期的宫廷饰物,可见建洞时间不会早于元明,而与李自成藏宝天门山的传说不谋而合。这些宝藏为这个谜题加上了一个重重的惊叹号。

与此同时,在湖南莽山林区,数百年来,也一直流传着一个有关宝藏的神秘传说,相传李自成带着“九驴十八担”的金银珠宝归宿到了莽山。这个诱人的传说又使不少人一头扎进了这个寻宝的旅程,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他们是否找到了埋藏这批宝藏的具体地点呢?

史籍记载,李自成的部队确实到过莽山。一个村民顺着当年的路线发现了名叫“皇藏岩”的山洞,在洞口的一个平台处,留有一层防潮的三合土沙层。很显然,这里应该有人活动过。但经过仔细发掘后,结果却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除了一些铜钱外,没有别的宝藏。

就在寻宝陷入绝境的时候,突然有了一个新的发现,在与莽山相距近80里外的白沙圩乡,村民们找到了一块刻有李闯王之墓的石碑。这就更加证明了李自成的归宿是在莽山。

在新线索的帮助下,终于又有了惊喜的发现。人们在路边的山坡上发现了一堵人为垒砌的石墙,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并非一项简单的工程。难道那传说中的宝藏就埋在这石墙的里面?如果不是宝藏的埋藏地点,那么在这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的地方又为什么要兴建一个如此浩大工程呢?经过考证,在距离这石墙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原本有一个巨大的山洞,名叫溶家洞。岩洞非常大,据说可以藏一万多人。当地村民一直盛传,被清军连续追杀而穷途末路的李自成就曾躲进洞中。但由于山体遭受雷击,溶家洞的洞口被掩埋。为了探寻李自成那巨额的宝藏,很多人先后投入到溶家洞的发掘当中。但至今仍没有人找到传说中的宝藏。

一代英雄李自成传说中的宝藏究竟藏于何处?人们反复探寻着各种蛛丝马迹,试图揭开那最终的谜底……

知识链接

李自成(1606~1645年)出生于陕西米脂李继迁寨,是明朝末年一位杰出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据说李自成进北京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但是此种说法可信度并不高。据估算,1390~1486年,中国白银总产量只有3000万锭上下。

张献忠搜刮的宝藏为何不翼而飞

曾与李自成同号为“闯将”的张献忠,也是一代枭雄,他建立了大西政权,声势浩大,亦凭借烧杀掠夺,坐拥“天府之国”,达到富可敌国的地步,那么,他拥有的那天文数字的财富究竟哪里去了呢?

张献忠的宝藏应该就在四川,而且就在成都平原西南部的彭山县,当地流传着一首歌谣:“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与歌谣一同流传的还有这么一段故事:相传大军兵败成都时,十几艘大船沿岷江顺流而下,在彭山境内被清军预先埋设的铁链拦住。大西国押运船只的兵将眼看敌不住清军的围攻,于是凿沉船只,登岸而逃。清军截获了运宝船队,欣喜若狂,结果却发现船中装载着的全是石块。

自从张献忠的宝藏随着大西国的灭亡而消失以后,宝藏之谜就困扰着一代又一代关注这件事的每一个人。尤其是成都和新津都先后发现数量不小的大西国“大顺通宝”钱币和银锭,更使寻宝人相信巨大财宝就藏在成都或成都周边。围绕藏宝之谜,就有许多传说和猜想。天地如此之大,究竟宝藏在四川的什么地方呢?

2005年4月,四川彭山县岷江大桥附近的老虎滩河床引水工程建设工地上,一施工队从河床3米深处掘起一铲砂土,伴随这铲砂土的还有一截黑不溜秋像朽木一样的东西,一枚枚乌黑发亮的“铁砣砣”撑破朽木的肚子滚了出来……

这究竟是什么?经鉴定,这些东西竟然是明代官银。河床中为何会有成批的银锭?这批银锭与张献忠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银锭本身来看,清晰地刻有“崇祯十年八月”(1637年)的字样,介于张献忠在米脂起义(1630年)与在四川凤凰山中箭身亡(1646年)之间。此次挖掘出土的银锭,无论从银锭本身还是其外包装,都与史料记载相吻合。

更为可贵的是,文管人员在现场发现了保存完好的盛放官银的木桶。这个木桶是将树干掏空后,两块合二为一,直径约25厘米,长约130厘米,两头用铁箍箍上,经比照,刚好可以放进10锭官银。当地民间也一直传说盛放官银的器具是将树干挖空后,合在一起而成的。民间传说的一些细节竟然得到了证实。

但是,这批宝藏究竟什么时候能够重新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限于目前的挖掘条件和技术水平,恐怕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知识链接

1638年,张献忠在湖北谷城受招安被授予副将,驻地王家河,易名太平镇,以示休兵。1639年,张重举反明的大旗,转战四川境内。1643年占领武昌,称大西王。1644年8月9日,攻破成都,很快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州、县。8月16日,登基成为大西皇帝,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

天地会宝藏身在何处

同类推荐
  • 开府万国

    开府万国

    梦回大唐,奏响阵阵悲歌,泱泱五千年的古途,想要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面对几千年的历史的机遇,引导国人思想上的转变,一个现代的男子重生在唐初,面对历史上最大的变革,不知道,路在何方!
  • 帝国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战争史

    帝国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战争史

    本书描写了1618年至1648年欧洲历史上的首次大规模国际战争,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来。旷日持久的惨烈战争为整个欧洲带来了巨大灾难,也彻底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通过这本书,我们不仅能够了解这场大战,更能从中领略到席勒独特的文学魅力。
  • 佛陀说法开启智慧

    佛陀说法开启智慧

    用口语化的现代语言,讲解佛陀说法的故事,让佛经中的义理浅显易懂,让更多人能够看懂佛经。
  • 大唐血旗

    大唐血旗

    一个人,三尺剑,阔步塞北江南,重整晚唐河山!…………………………………………………………张宁本是一个籍籍无名且有些庸俗不堪的人,他从骨子里畏惧着英勇与节烈的东西。直到后来,太多的灾难与悲伤,迫使他只能手持横刀领着众人,去迎接那犹如彩虹挂在湛蓝天穹般的壮丽。
  • 齐皇传

    齐皇传

    你没有把皇位给我,可我还是争取到了,我会用我的行动证明我才是这个帝国的主人。帝国将会在我的手中变得更强,我的光辉会掩盖你的光辉,我的威名会覆盖你的威名。天下苍生都将仰视我,仰视这个帝国!大齐!
热门推荐
  • 透明的灵魂

    透明的灵魂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岁寒堂诗话

    岁寒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轻色:和美女作家谈恋爱

    轻色:和美女作家谈恋爱

    《轻色:和美女作家谈恋爱》是美女作家桢理的一部言情小说集,包含了多篇因其作品中轻情节的描写而引起各方争议的中篇小说等。
  • 逆梦之

    逆梦之

    什么是梦国?开天之初的一场大战留下几万世的恩怨,这个时候又是什么闯入了进来?是神?人?异族?外星人?海洋争霸,天空争霸,陆地争霸到底谁才是君临万物之上的“霸主”?
  • 寻找尼斯湖水怪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寻找尼斯湖水怪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来自二十三世纪的小朋友,带着他的宠物猪寻找尼斯湖水怪!他们来到了苏格兰去尼斯湖探险。他们采用守株待兔的方法还潜入了水底,陷入了淤泥、遇到了鳄鱼的追赶……这几个小朋友到底还会遇到多少危险,能不能找到尼斯湖水怪呢?
  •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本书全面考察了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深入探讨了周恩来精心组建、调整和管理新中国第一至五届中央政府的过程。本书分为上下两部,上部重点研究从新中国创建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中央政府筹组、运转和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整的风雨历程,以及周恩来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下部深入研究了周恩来在长期领导政府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管理理念、科学的行政方式、独特的行政风格,以及杰出的人才观和廉政建设思想。本书对我们全面了解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的初创与沿革,传承周恩来卓越的管理思想与优秀的工作作风,对我们搞好今日政治体制和行政机构改革有深刻的启迪。
  • 九幽暗帝

    九幽暗帝

    【作者免费首书】斗气和魔法争锋的奇幻世界,各族为了利益展开战争,在这混乱的时代,一位传奇少年为复活母亲踏上了一场成神的历程!(本书我本想弃的了,但秉着自己开的书含着泪也要写完的原则,便决定写下去了,如果有想追此书的,我表示抱歉,因为我的更新速度比起蜗牛都还不足。)
  • 如果有一天之死神契约

    如果有一天之死神契约

    如果有一天,发现自己死于非命,你是否有做鬼都不想放过的人?不管你有没有,反正乔艾是有的。第一个,就是错把乔艾当成别人而取走她小命的死神银洛,帅的要命的脸蛋却长了一颗稀里糊涂的脑袋。不过这个糊涂死神却给了乔艾一个愿望当做补偿,命都没了,还要愿望做甚!好吧,那就让她回到高中时代吧,弥补当年的遗憾。等着吧,叶诚,今日的乔艾已经不是过去的乔艾了,就不信再给她一个机会,她还会搞不定一个高中的小屁孩!不过,怎么觉得这个死神有点不太对劲呢,哎,或许世上真就是没有白吃的午餐吧,送她回去也是需要代价的。死亡,也许并非意味着结束,它恰恰是美妙爱情的重新开始。
  • 大千修神录

    大千修神录

    原本苏山只能够卑微的留在偏远村落做个落魄猎手,机缘巧合得到的一块古怪石头,从此让他走进了修炼生涯!是退一步本份的修炼,也许就将泯然于众生,还是勇敢的挥出手中的拳头,重新寻回昔日苏家的荣光?且看苏山如何从一介山野匹夫,一步步成为闻名于天下的学院门生,直至后来大夏王朝最耀眼的新星,乃至最后主宰整个天元大陆最关键的命运!既然退一步换不来风平浪静,那就勇敢的打出去,打出一片海阔天空!!!
  • 独眼妖王的盛宠

    独眼妖王的盛宠

    当朝乱世,小小除妖师凭靠着几张除妖符和一把生了锈的破剑横穿天下,总横四海。除妖,是她的本职,从小就一直认定妖怪是无心的,冷血的。却没想到在一次除妖过程中掉进冰天雪地的山崖里。睁开眼后,却发现自己已经沦为妖怪们的争抢之物...还非常抢手!“是沦为妖怪的点心,还是做我的新娘,自己选择。”这个站在自己居高临下看着自己的妖怪竟然是.....是只巨大无比长着翅膀的......雪豹?!等等!新娘?啊咧?谁能告诉她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