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2100000052

第52章 扑朔迷离的红颜之谜(4)

长孙皇后得知后赶来,对李世民讲了齐景公的故事:当年齐景公也是因马死而要杀人,晏子当场大骂养马人该死,历数他三条罪状:你养马能让马死去,这是第一条死罪;君主因此杀你,导致百姓对君主不满,这是第二条死罪;让诸侯知道齐景公因为马死而杀人肯定会看轻齐国,这是第三条死罪。其实,晏子是在劝谏齐景公要讲仁义,不可随便杀人。

李世民听后,立刻懂得长孙皇后是借典故劝他施行仁德。他认识到自己不该因马杀人,草菅人命,于是就当场把养马的宫女放了,并对贤相房玄龄称赞长孙皇后见识非凡。

这个故事表现出了长孙皇后的机智聪敏、仁慈宽厚。然而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很难说,很可能它只是民间传说。但这样的传说,表达了后人对这位皇后的爱戴之情。

知识链接

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她是少数民族的后裔,祖先为北魏拓跋氏,是鲜卑族人。她的父亲是隋朝的将军,母亲高氏也是王公之后。因此,她的出身是非常高贵的。长孙皇后在李世民登基之后被封为皇后。这位皇后非常贤德,史书上称“仁孝俭素,好读书”。她死时只有36岁,史载她希望送终从俭,在临死时向太宗请求因山而葬,不起坟,不用棺椁,陪葬品也只有一些木瓦器具。长孙皇后以贤德着称于世,并为以后历朝历代所推崇。她死后被葬于昭陵,尊号为“文德顺圣皇后”。

为何长孙无忌造反,长孙皇后没有受到牵连

长孙皇后,是唐太宗的妻子,重臣长孙无忌的亲妹妹。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被告谋反,宗族或被流放或被诛杀。然而,长孙皇后却并未因此受到牵连,这是什么原因呢?

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极力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因此遭到了武则天的忌恨。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许敬宗迎合武后使人诬告无忌谋反,长孙无忌被流放到黔州,被迫自缢,宗族被灭。长孙皇后也是长孙无忌的族人,按理说也应该受到牵连。可是,她早在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六月就去世了,到长孙无忌出事时已过去十几年了。她既然不是当世人,也不可能参与谋反,没有理由治她的罪。

站在高宗的立场来讲,长孙皇后毕竟是李治的亲母后,而且长孙皇后生前并没有在任何场合亏待过自己,选立太子之时她还没来得及参与。作为儿子的李治,怎么会轻易跟自己母亲过不去呢?更何况,母亲已经死去多年,实在犯不着因为舅舅被诬谋反而给死后的母亲也安插一个罪名。事实上,往自己母亲身上抹黑,也是对他自己的一种侮辱。

还有,长孙皇后是历史上有名的一代贤后,堪称后世皇后之楷模。她生前从不干涉朝政,适当的时候才对唐太宗提出忠谏;为人宽厚仁慈;一生简朴,死后也不求厚葬。这样一个名声很好的皇后,不仅很受唐太宗尊敬,也使在朝的文武大臣都很佩服。既然是一个大家都很认可的楷模,牵连她显然是得不偿失的。这也是她没有受到牵连的原因之一吧!

因此,虽然哥哥长孙无忌被诬造反,长孙皇后的名声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这与她的特殊身份和生前的为人是分不开的。

知识链接

长孙无忌(约公元597~659年),字辅机,作为唐朝的开国功臣,他曾被封为齐国公。唐太宗曾在凌烟阁悬挂了24位功臣的画像,长孙无忌是第一位。他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皇位。由于深得太宗信任,唐太宗时期,他历任尚书仆射、司空、司徒等官职。在立太子问题上,他认为生性懦弱的李治会更听话,能保障自己的权势,于是极力支持他。后来李治当上了皇帝,这个乖外甥却成了长孙无忌的掘墓人。长孙无忌谨慎一生,算计一生,最后还是未得善终。

上官婉儿为何不记武则天的灭族之仇

上官婉儿是唐朝有名的才女子,她的一生非常不平凡。唐高宗时期,上官婉儿一家被武则天抄没,后来却成为武则天的心腹女官,权倾一时。上官婉儿难道不对武则天怀有灭族之恨吗?

上官婉儿是唐高宗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上官婉儿随母郑氏被收入后宫为婢女。当时上官婉儿还在襁褓之中。到她14岁时,由于才气过人,武后免去她奴婢的身份,让她掌管宫廷诏命,相当于皇帝的秘书。上官婉儿对武则天精心伺奉,曲意迎合,后来又替武则天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事实上,上官婉儿开始并不甘心侍奉自己的仇人。

据说,当年武后听说婉儿有才气,召她来面试时,小婉儿一挥而就,写了一首七言诗。其文辞精美,但诗的字里行间透出对武则天的愤恨之情。这时的武则天是杀害家人的仇人,害得她和母亲沦落为奴,这使得她对武则天的感情是单纯的愤恨。

但当武则天将她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委以重任,权利不断变大时,她对这个女人就怀有憎恨、感激、敬仰等百般感情。因此她的态度也慢慢缓和了下来,不久她就成了武则天最信任的贴身女官。武后讨厌批阅表奏,起草诏命,便把这些事都给婉儿处理。朝廷大臣们也竞相奔走在她门下。从此,上官婉儿对武则天由仇视慢慢转为拥护。到中宗李显即位,上官婉儿更是被委以重任,中宗倾慕婉儿的才貌,将婉儿册封为婕妤,封其母郑氏为讳国夫人。后来,上官婉儿死于宫廷政变。

纵观上官婉儿一生,她虽然曾一度享受荣华和权力,但始终处于仰人鼻息的境地,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她为了在宫廷斗争中保全自己,不得不对皇上、皇后、公主曲意逢迎,其中包括她的仇人武则天。因此,她不是不记武则天的灭族之仇,而更是无可奈何,因为她自己就寄身在仇人门下,命悬一线。在武则天手下,她是“为人鱼肉”,不能记仇。即使如此小心翼翼,她最后还是成为皇权斗争的牺牲品,因此她更像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吧!

知识链接

上官婉儿(公元664~710年),唐中宗昭仪。武则天时期担任女官,颇有政治才华,是武则天的心腹,权势很大,后人称她为“巾帼首相”。武则天死后,太平公主的势力越来越大,于是婉儿转而依附太平公主。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婉儿与韦后都被杀,成了宫廷斗争的牺牲品。她不仅有政治才华,她还是唐代有名的女诗人。《全唐诗》中收集她的诗作有30多篇。“执秤秤天下,怀书书汉秦”,是对她一生的真实写照。

永泰公主是死于难产吗

提到永泰公主,可能好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永泰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原是郡主,死后才被追封为公主。她原名叫李仙蕙,字秾辉,15岁时嫁给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后来她的哥哥李重润和丈夫武延基因为不满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的嚣张行径,于是私下对他们多有议论,武后听说后将他们全部杀掉。就在这一年,这位少女公主也香消玉殒了。历史到了这一段变得扑朔迷离,永泰公主是怎么死的呢?

20世纪60年代,人们从发掘的永泰公主陵中似乎找到了答案。出土的墓志铭上刻着“珠胎毁月”的字样,而且从她的骨骼来看,纤细柔弱,说明她尚未发育成熟,盆骨也较小,生育有困难。于是人们猜测她的死因:十七岁的少女李仙蕙,听到自己丈夫的被武后杀死后,惊吓早产,以致难产,当时无人敢来照顾,因此可怜她死在血泊之中。

但是根据史书记载,却并没有永泰公主死于难产一说。《新唐书·重润传》中说:“大足中,张易之兄弟得幸武后,或谮重润与其女弟永泰郡主及主婿窃议,后怒,杖杀之。”意思是说,张易之兄弟得宠后,向武则天告密说李重润、永泰郡主和武延基私下议论他们,武则天听了很恼怒,将他们全部杖杀。但是《新唐书·外戚武承嗣传》的说法是:太后听到告密后,逼迫他们自杀。《资治通鉴》中记载的也是武后逼迫他们三人自杀。《旧唐书·张行成传》讲得更为恐怖,武则天将三人交给他们的父亲李显处置,李显无奈,将女儿、儿子、女婿全部勒死。

史书上记载的关于永泰公主之死虽然各有说法,或杖杀或自杀或勒死,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永泰公主死于武则天之手。关于永泰公主难产而死的说法只不过是后人猜测而已,没有可靠证据。

知识链接

张易之、张昌宗是武则天的宠臣。武则天晚年,太平公主将张昌宗推荐给武则天当侍从。张宗昌长得非常漂亮,深受武则天宠爱,时人称他“六郎美如蓬花”。张昌宗又向武则天推荐哥哥张易之。兄弟两人由于深得武则天的恩宠,权势日盛,哥哥被称为五郎,弟弟被称为六郎。兄弟两人专擅朝政,朝廷百官都很忌惮,甚至武氏子侄都争着给他们牵马坠镫。太子李显的儿子李重润和永泰郡主私下议论二张专擅朝政。张易之向武则天告密,武则天将他们全部杀害。公元705年,大臣崔玄、张柬之等人趁武则天病重,发动政变,迎中宗李显复位。诛杀易之兄弟。

杨贵妃为何没能成为皇后

杨贵妃,名玉环,字太真,唐玄宗的妃子,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虽然唐玄宗“三千宠爱在一身”,她却始终没有被封为皇后,这是什么原因呢?

杨玉环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被唐玄宗纳为妃子,到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在马嵬坡死去,推算起来,杨玉环做唐玄宗妃子的时间长达20年。按理说,玄宗要想策立杨玉环为皇后有充裕的时间,而且当时皇后之位一直空着。那么,玄宗为什么不把皇后之位送给自己最宠爱的人呢?

其实,杨玉环本来是玄宗的儿媳。她曾是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但是,唐玄宗见到杨玉环后,贪恋她的美色,于是很不厚道地从儿子手中抢过来。抢夺儿媳妇,显然是不光彩的事情,李隆基对于杨贵妃曾是自己儿媳妇显然有所顾忌,而且皇后是要“母仪天下”的,立杨贵妃为后多少有点“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如果封杨玉环为皇后,很可能将寿王李瑁心中压抑的怒气激发出来,似乎也不太好。

有人猜测,李隆基跟杨玉环的结合,主要是文艺兴趣的相投,并没有要她“母仪天下”的想法。历史上,李隆基是个十分热心的文艺爱好者,据说霓裳羽衣舞就是他创作的。李隆基之所以宠爱杨玉环,因为他们有相同的文艺爱好和相当的文艺造诣,文艺上互为知音。

事实上,唐玄宗不能封杨贵妃为皇后,还因为杨贵妃一直没有为玄宗生儿子。而且从当时的政治形势来看,杨贵妃得宠后,她的兄妹亲戚也随着发达,哥哥杨国忠甚至官至丞相。杨家势力已经发展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如果再封她为皇后,必将打破权力的平衡局面,对维护稳定局势很不利。

唐玄宗不立杨贵妃为后的具体原因我们不清楚,只能推测。唐玄宗可能是综合各方面考虑,认为立贵妃为皇后实在是存在风险,得不偿失。而且,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杨贵妃虽然没有皇后之名,却已超过皇后之实,也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名号去冒风险。

知识链接

贵妃,是皇帝妃嫔封号的一种,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皇贵妃。渤海称国王的妻子为贵妃,就是相当于皇后的意思。贵妃的称号最开始设立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时期。贵妃的封号一直沿用到清朝,但在各朝的地位尊卑有些不同。唐宋时期,贵妃是仅次于皇后的封号,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并称为四夫人。爵位为正一品。到清代,后宫品级加了皇贵妃一级,于是贵妃成为后宫的第三等封号。在诸多贵妃之中,当属唐玄宗的杨贵妃最出名,而且几乎成了她的专称了。

杨贵妃归宿如何

杨贵妃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曾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为她吟诗作赋。但是,这位绝代佳人最后的归宿是怎样的呢?

《旧唐书·杨贵妃传》写道:公元756年6月,洛阳、潼关相继被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攻陷,唐玄宗怕长安不保,于是率领妃嫔子嗣及众臣一起向四川逃跑,逃至马嵬驿时,众臣认为是杨国忠、杨贵妃祸国殃民,导致叛乱丛起,请求赐杨贵妃一死。唐玄宗无奈,派禁军将领陈玄礼等将杨贵妃缢死于佛堂。

不过也有人认为,杨贵妃可能是死于乱军之中,杜牧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张佑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的“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都认为杨贵妃被乱军杀死于马嵬驿,而不是被强迫上吊而死。

还有人认为,杨贵妃并没有死,当时被缢死的只是一个侍女,至于杨贵妃,则被贬为庶人,流放于民间。

甚至有人说杨贵妃逃到了日本。日本史学家邦光史朗在《日本史趣集事》中写道:“杨贵妃漂洋过海到日本时,是在山口县的久津港登陆,死后就被安葬在久津的二尊院。”

其死亡真相如何,至今难辨。

知识链接

传说杨玉环初入宫时,因见不到君王而终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唐玄宗听说宫中有个“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见,封为贵妃。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含羞草“羞”于见人,是由于植物电的缘故。

鱼玄机是遭人陷害惨死的吗

谈到鱼玄机,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生平。鱼玄机,是晚唐的女诗人。鱼玄机之死却是后人关注的焦点:一代才女鱼玄机,是遭人陷害惨死的吗?

鱼玄机颇有才名,据称与温庭筠往来甚密。但她毕竟不是官宦显要,正史中也就没有留下关于她的生平的记载。现在关于她的生平仅存留在《三水小牍》、《北梦琐言》、《唐才子传》的一些章句中。有人称,鱼玄机遭人陷害惨死。

《三水小牍》这样记载鱼玄机的死:鱼玄机身边有一个叫做绿翘的婢女,颇有姿色。有一次,鱼玄机应邀外出,临行前告诫婢女:“你不要出去,如果有客人找我,你就说我在哪里。”鱼玄机到黄昏时候回家,绿翘说有客人来过,得知玄机不在就走了。鱼玄机感觉不对,怀疑绿翘与客人私通,于是严厉审讯绿翘。谁知,由于出手太重,绿翘竟被打死了。鱼玄机后来被人告发,因此获罪,“为京兆温璋所戮”。

按唐律,私自诛杀奴婢是罪不至死的,那么鱼玄机为什么被京兆温璋所杀了?莫非她果真是遭人陷害而死的吗?

“宽刑治平”,是唐朝初年和强盛时候的政策。鱼玄机生活的时代是唐朝晚期,这时候的皇帝好刑名,实行严刑酷治。身处那样的乱世,很可能会因为杀奴婢而被判死刑。据《旧唐书》记载“前年寿州刺史温璋为节度使,骄卒素知璋严酷,深负忧疑。”由此可见,温璋是个酷吏不假。因此,鱼玄机因杀人而落入酷吏温璋之手,被杀是很有可能的。

事实上关于鱼玄机之死的资料还不翔实,她是不是冤死还很难有确切的说法,只能说是个谜。

知识链接

鱼玄机是晚唐着名的女诗人,原名叫鱼幼微,字蕙兰,长安人。据说,她不仅有才气,而且美貌过人。她曾与花间词派着名词人温庭筠相识,并交游很深,经常互赠诗作。后来嫁给李忆为妾,却被抛弃,于是出家,改名玄机。她的作品有《夏日山居》、《折杨柳》、《江头愁望寄子安》等。《全唐诗》中就有她的诗作50多首,足见她才情之高。但是关于她生平的记录却很少,多是传说。

贵为太后,为何自残断臂

同类推荐
  • 原始的突围

    原始的突围

    本书内容包括:丛林与捕猎;男权社会;新石器时代战争;夏商二代:兵与车的一跃;春秋战国大势及其战事;《东周列国志》:礼乐崩坏与天下大乱等。
  • 华夏之帝国风云

    华夏之帝国风云

    未知的大陆,众多的部落,诸侯争霸,风云变幻;政治斗争,经济角力,外交争锋,军事搏杀,江湖纷争;智谋,权谋,阳谋,阴谋,爱情,亲情,友情将一幕幕围绕着各自的野心展开,又是谁能在最后的苦斗中笑到最后,成为开天辟地第一帝;而主角那如迷一般的身世又会带给这个世界怎样的变化,他又能否真正觉醒,如果觉醒,主角又该如何面对,何去何从;
  • 也是历史:一本周刊20年的中国记忆

    也是历史:一本周刊20年的中国记忆

    本书是对共和国近20(1989~2008)年来,与普通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当年的被普遍关注的一系列事件,例如89年的民工潮、90年的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三陕工程开工、气功热潮、香港和澳门的回归、98抗洪、企业职工下岗、美国袭击中国使馆案、“远华走私案”、高教收费、SARS等重大事件的一种历史性回顾。作品均选自当年的《新世纪周刊》的现实报道,具有及时性、准确性等新闻特点,不仅对当时的人们给予一种信息传播、思想讨论的时代意义,对今天的我们同样具有一定的深思、回顾与纪念意义。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太平洋战场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太平洋战场篇

    本套书系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很好总结和隆重纪念!
  • 影响世界的100个演说(下)

    影响世界的100个演说(下)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天命

    网游之天命

    察觉者察觉这个世界的本源,一群被制造出来的生命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当一场游戏演变出一个真正的世界,没有谁喜欢被他人掌控!当一个普通的大男孩卷入这制造者与被制造者之战的巨大漩涡之中、当他的抉择可以改变整个世界的命运、当远古的神从虚无中走来,一切的一切将以何等作为终结?
  • 教你学同义词反义词(上)(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教你学同义词反义词(上)(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巅峰炼丹师

    巅峰炼丹师

    以身为鼎,以魂为火;炼就无极,成就巅峰。
  • “青春的时光有你陪伴足矣”

    “青春的时光有你陪伴足矣”

    一个是人人都知道的霸道总裁,一个是暖如心窝的幻想暖男,还有两个是刚刚回国的少女,他们是如何相遇的呢?又是如何发展的呢,敬请期待···这本小说是薰衣草的处女座,不喜勿喷。我的故事,你愿意听吗?如果喷子要说,就让那些喷子说去吧。说实话,薰衣草的梦想就是把这篇小说拍成一个长篇电影,支持薰衣草的顶起来。
  • 林徽因全集(3):建筑

    林徽因全集(3):建筑

    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糖尿病科学保健指南

    糖尿病科学保健指南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昏迷。本书主要分别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生活方式与糖尿病、糖尿病的防治策略,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各种食物等做了全面、科学系统地阐述,并介绍了防治糖尿病的食疗药膳方,对每一个食料保健方都作了详细的介绍。
  • 太乙金仙

    太乙金仙

    浮华过眼,不若放下。如果,放不下呢……大道沧桑,人贱如蚁。劫后余生的叶焕不甘沦为一介凡人,誓要夺回曾经的力量,重攀仙途巅峰……斩三尸,破轮回,证混元道果;超三界,脱五行,登太乙金仙!
  • 学治臆说

    学治臆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伐.罪

    伐.罪

    伐尽世间之罪·舞动希望之光。孤独的少年一夜间掌控魔法,横行异界,生死磨砺,只为昔日之梦!
  • 会做才有好人缘:8大人际法则提升社交力

    会做才有好人缘:8大人际法则提升社交力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好人缘是必不可少的。拥有好人缘是让生活更顺遂,让事业更上一层楼的关键。而想要获得好人缘,必须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呢?本书从人们在社交中常遇到的问题入手,归纳总结了提升社交力的8大法则。仔细阅读本书,并且在生活把这些理论付诸实践,你就一定能够成为人见人爱、魅力十足的社交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