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2100000019

第19章 王朝更迭的政治谜团(4)

据记载,宋太宗业余的爱好和乐趣首先是读书。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宋太宗读书从未间断过。他曾经对近臣说:“朕没有别的爱好,只喜欢读书,想从小知道古今成败,好的加以采纳,不好的引以为戒。”宋代的百科全书《太平御览》足足有一千卷,他命令史馆每天进呈三卷。大臣们劝他时间不要抓得那么紧,有损身体。宋太宗却说:“我天性喜欢读书,开卷有益嘛,这不会损伤我的身体,此书千卷,我想一年通读完毕。举凡读书应该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如果不是这样,读也不会真正读进去,白白浪费时间。”而且,他读书范围很广,各种学派的书籍无不兼读并览,并把它们当作治国的方略。宋太宗在政务繁忙之时一直读到深夜才就寝,并能持之以恒,这在古代帝王中并不多见。

宋太宗的书法造诣也是很高的,被列入宋代着名书法家之列。其书法遗迹也被选入供人临摹的碑帖中,广泛流传。宋太宗的书法作品之所以能够受后世褒奖,与他本人为此付出的艰苦努力和不耻下问是分不开的。

他还是一个围棋爱好者,并且具有相当高的水准。他曾自创围棋三势,一叫“独天飞鹅势”,一叫“对面千里势”,一叫“大海取明珠势”。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经受战争洗礼的宋太宗,在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后,改变统治政策,势在必行。他一改五代十国赳赳武夫称霸的作风,开创了文治天下的局面。

知识链接

宋太宗(公元939~997年),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22岁时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其兄赵匡胤为帝,曾参与太祖统一四方的大业。太宗即位后,继续进行统一事业,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编纂大型类书,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进一步限制节度使权力,力图改变武人当政的局面,确立文官政治。这些措施顺应了历史潮流,为宋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因为急功好利,几次北伐攻辽都受挫,太宗转而执行守内虚外的政策。晚年政治上循规蹈矩,使宋朝渐渐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给宋代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岳飞之死的谜团

岳飞是南宋抗金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出身贫苦农民之家。绍兴十年,他率军在郾城一战,大败金兀术统率的金兵主力。金军中曾流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悲叹。

可是,在收复中原即将实现的大好形势下,朝廷却将他强行召回。第二年十月,岳飞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抓捕入狱,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岳飞与其子岳云及部将高宪被秘密杀害于“风波亭”。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是秦桧杀害了岳飞,但若没有宋高宗赵构的支持,秦桧不敢也没有权力来杀害岳飞。但宋高宗为什么要杀害一个立下赫赫战功、保家卫国的忠良呢?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高宗不满岳飞一心要“迎二圣”,而徽、钦两帝一旦回来,自己的皇位就不保了。他害怕中原光复,因而杀了岳飞。

也有人认为这是宋高宗为了取悦于金人。当时赵构正急于与金人议和,金人将除掉岳飞作为议和的一个条件。

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赵构是怕岳飞在外久握重兵,日久难制,对自己的统治不利,因而下令杀害了岳飞。

但岳飞究竟是基于哪一条原因而遇害的,却始终是一个谜。

知识链接

宋徽宗时期,北宋王朝日趋衰落,东北女真族却日益强大。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仅以4万人南下攻宋,如入无人之境,连破北宋27州,兵锋直指宋都汴梁,黄河北岸宋地皆陷没。北宋朝廷本想借黄河天险以御金兵,但虚弱的北宋守军见金兵至皆不战而溃。金军围困汴梁一月有余,宋钦宗竟然亲自到金营求降,卑躬屈膝地献上降表,还下令各路勤王兵停止向开封进发,甚至镇压自发组织起来准备抵抗的军民。金军于是肆无忌惮地大肆搜刮,开封平民遭受了巨大灾难。次年,金军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另立原宋朝宰相张邦昌为伪楚皇帝。金军将俘虏的两位皇帝以及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连同大量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开始北撤。

秦桧何以南归

秦桧(1090~1155年),字会之,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一代汉奸。南宋时期,他把持朝政,通敌叛国,残害忠良。尤其可鄙的是他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抗金名将岳飞,留下了千古骂名。正因为此,他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靖康二年(1127年),秦桧与宋徽宗、宋钦宗及一些大臣被俘至金国。然而三年后,他却突然神秘地回到南宋。秦桧何以南归,成了历史上的一个谜。

秦桧在金的所作所为,今已无处可查。他曾自言是建炎四年(1130年),作为金太宗之弟挞懒的随军转运使同行。临行前,秦桧欲携其妻王氏南下,又恐挞懒不允,于是假装争吵,并故意让挞懒知晓,终于获准。

金兵攻破楚州(今江苏淮安)后,秦桧杀掉金朝的看守,仓促夺舟而逃,途中数次拜访宋将丁禩均被拒绝,丁禩的副将刘靖还欲谋财害命,幸而被他识破阴谋。后经宰相范宗尹、知枢密院事李回的极力保荐,才被高宗接纳,最终令高宗对他深信不疑,并委以重任。

不过秦桧自述的南归经历,在当时就有很多人提出了疑点,他们认为:

首先,与秦桧一同被俘至金国的官员很多,可为什么就他一人能逃回,且还带上了妻子?其次,楚州至临安路途遥远,途中关卡无数,秦桧又怎能平安脱险?再者,刘靖既欲图谋秦桧的钱财,说明秦桧必有可观的随身财物,怎会是仓促出逃呢?还有,如果丁禩果真数次拒绝接见秦桧,那么秦桧得势后必定会加以报复。但是,秦桧当上宰相后,丁禩即得提升,官运亨通,权倾一时。这又作何解释呢?是不是秦桧真的做了金国的奸细呢?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十月,历史上臭名昭着的大汉奸秦桧病死于临安,谥号“缪丑”。但他神秘的南归,依旧是历史上的一个谜。

知识链接

秦桧,是南北宋期间的一个传奇人物,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汉奸或卖国贼,但也有不少人为他鸣不平,比如,2006年中国考古界发现了据称是秦桧亲笔写给家人的“政治遗嘱”,秦桧在《遗表》中说:“忧国有心,敢忘城吨之策;报君无路,尚怀结草之忠。” 可以称得上忠肝义胆,不比诸葛亮的《出师表》差。

韩侂胄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翻开《宋史》的《奸佞传》,我们会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秦桧、贾似道、史弥远等熟悉的名字跃然纸上,他们以权谋私,欺上罔下,残害忠良,鱼肉百姓,为了个人私利极力打击主战派,不惜牺牲国家利益,简直遗臭万年。

然而,矢志抗金、亲率大军北伐收复失地的韩侂胄竟然也列名其中,此人到底是忠是奸?倘若我们翻阅《宋史》上的韩侂胄传记,看到的是史官记叙的他的种种恶行:

无功受禄。他是皇后的亲叔叔,于是有人说他:“汝外戚也,何可以言功?”认为他是依靠关系而登上宰相之位的。

独断专行、刚愎自用。他一日得势,就权欲熏心,常常背着皇上,私自处理政事,作威作福。

不自量力。他为了抢夺功劳,巩固自己的地位,轻率北伐,结果战败,误国误民。

那么,他为什么会遭到当时众人的攻击呢?

韩侂胄本来是皇后的亲叔叔,有皇后作靠山,但是他的侄女韩皇后不久便死了。他欲立曹美人为皇后,而宁宗却将杨妃立为后。杨妃上台后自然对他心生怨恨,韩侂胄的地位自然不稳,平添了许多政敌。

南宋的政治环境下,君臣大多偏安一隅,没有进取收复之心,这样的大环境使得韩侂胃这个主战派势单力薄,他力主北伐,收复失地,自然要遭到众人群起而攻之。他还力主要为岳飞伸冤平反,打击投降派的嚣张气焰,在当时的形势下自然不合时宜。再加上他的学术观点与道学派朱熹等人不和,更使得自己孤立无援。

那么,宋史中的那些记载是否属实呢?如果我们仔细一看就会发现,他的那些所谓的恶行只不过是一些诛心之论,可以与岳飞的“莫须有”相比了。

我们可以看到,当后来昏庸懦弱的南宋君臣为了求和而将韩侂胄的项上人头献给金兵时,清醒的金人却赠给他“忠谬侯”的谥号,并厚葬之。我们可以想见,在南宋小朝廷之下,所谓的忠臣、奸臣已经不再真实,黑白颠倒。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韩侂胄究竟是忠是奸,只有清醒的人才知道。

知识链接

韩侂胄(?~1207年),字节夫,北宋名臣韩琦的曾孙。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他与宗室赵汝愚等人拥立宋宁宗赵扩即皇帝位。宁宗即位不久,韩侂胄就退赵汝愚出朝廷,从此,掌握军政大权达13年之久。他当权的后期,发动了开禧北伐,曾取得一些进展。同年五月宁宗下诏伐金。但正式宣战后,南宋各路军队节节败退。开禧三年,史弥远等人谋杀韩侂胄,朝廷大权落入史弥远手中。嘉定元年(1208年),史弥远按照金的要求,凿开韩侂胄的棺木,割下头颅,送给金朝,订立了屈辱的《嘉定和议》。

蒙古国王蒙哥究竟是怎么死的

蒙哥(1208~1259年),是历史上曾称霸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的第四代大汗,也是蒙古帝国最后一个受到人们普遍承认的大汗,因为他是继成吉思汗之后最杰出的蒙古大汗。作为成吉思汗的后裔,他继承了成吉思汗家族能征善战、英勇无畏的高贵血统,他是一位能干的领袖和严厉公正的君主,一位头脑冷静的政治家,把蒙古帝国真正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历史学家说,如果他能够活得更长一些,那么,蒙古帝国就不会分裂为中国、突厥斯坦、波斯和俄罗斯这四个汗国,而将继续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那么,这位伟大的蒙古国王究竟为何在正要创造辉煌之时溘然长逝?

蒙古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相继征服了金、西夏等国,从而与南宋展开面对面的战争。为了争夺中原,创立伟业,1256年,蒙古群王商讨伐宋大业。蒙哥决定全面进攻,并且亲率元军主力力攻四川。开始蒙哥攻占广元很顺利,沿嘉陵江而下势如破竹,可打到重庆合州钓鱼城,却遭到了最顽强的抵抗。钓鱼城四周悬崖,东西南三面据江水,组成了一道天然封锁线,易守难攻,正因为地势险要,宋军不惜血本加强了防守,尽管蒙哥命令军队多次猛攻,却死伤惨重,更因为气候炎热,军中疫病流行,士气低落,军心涣散。一向所向无敌的蒙哥愤怒了,却不想自己在这场战争中身亡。可是,关于蒙哥身亡的原因,却众说纷纭:

有一种说法认为,蒙哥是得了疟疾而死。蒙军久战不下,又值酷暑季节,水土不服,军中暑热,疟疾霍乱流行,《元史》记载,蒙哥大汗6月也患上了病。拉施特的《史集》就非常明确地说蒙哥是得了疟疾,后不治而亡。

而大部分史籍则认为蒙哥是“中矢而亡”。现存钓鱼城旧址的石碑碑文,也明确刻有蒙哥“中飞矢而死”的字迹,

还有一种说法是蒙哥被炮石轰击,不久死去。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中说蒙哥在架设望楼窥视钓鱼城时,遇到城内宋军的炮石轰击,伤重不治。《钓鱼城史实考察》还说,蒙哥中炮石后,宋军命人把30斤重的大鱼和几百个面饼送到蒙哥营中,说蒙哥再有十年也攻不破钓鱼城,重伤中的蒙哥又羞又气,终于不治而亡。类似的说法是蒙哥多次被王坚挫败于钓鱼城下,羞辱至极,以致愤死军中。

无论是哪种说法,总之,我们所知明确的记载是,蒙哥在1259年7月宣布撤兵,不久死在军营。他与钓鱼城的仇怨,却大大改变了历史进程,使世界历史出现了拐点:不仅南宋多活了20年,还缓解了欧亚战祸,流产了蒙古劲旅对非洲的征服,所以欧洲人把钓鱼城称为“七帝折鞭”的地方。

知识链接

蒙古帝国是由成吉思汗建立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最大疆域面积达33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面积的22%。然而,蒙古帝国在1260年由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走向分裂。1264年忽必烈(即元世祖)击败阿里不哥后,于1271年在中国中原建立了元朝(大元帝固),与元朝并存的还有统治了中亚、西亚、东欧等地的四大汗国,后四大汗国又陆续分出其他的小汗国。

元顺帝竟然还是名能工巧匠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康熙雍正这样拥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有昏庸无道、误国误民的可悲皇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后裔竟出现了一位不顾朝政却酷爱制作奇巧器械的元顺帝妥欢帖睦尔。

这位元顺帝自幼便聪颖无比,颇富巧思,曾令父母欣喜万分,自以为大元后继有人。不料此人聪明反被聪明误,将此等聪明才智投入到了制作各种器械上面,并且乐此不疲。

他自己设计制作一个宫漏(古代一种计时仪器),十分新奇精绝。宫漏高约六七尺,长有高度的一半,各种漏壶都隐藏在一个特制的木柜中。柜子上设置西方三圣殿。柜腰左右立着两位身披金甲的神人,一位悬挂着征,另一位悬挂着钟,夜间两位神人能够按照更点击征鸣钟,没有半点差错。木柜的东西向有6位日月官飞仙立于官前,每当子午时至,飞仙能够双双前进,飞渡仙桥。这样精巧的仪器,实在令人称奇。

他还设计建造龙船,亲自设计图纸,命令工匠照图营造。这条龙船首尾长120尺,宽20尺。船上有水手24人,这些水手穿着华丽,头戴黄金琶头巾,身衣紫衫,腰系金荔枝带。龙船行走时,它的龙首、眼、口、爪、尾都能动弹,仿佛是真龙在水上嬉戏,真是奇妙无比。

可叹元顺帝生不逢时,他的聪明才智要在盛世也可大放异彩,但在元末衰世,再加上他整日忙于制作器械,还求仙问道,根本无心打理朝政,人民又日益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天下大乱,朱元璋等起义军乘势而起,元顺帝也成为了一个悲剧。

知识链接

元顺帝(1320~1370年),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北元的第一位皇帝。他即位之初,右丞相伯颜把持着朝政,甚至一度不把元顺帝放在眼里,后来在伯颜之侄脱脱的帮助下,元顺帝终于成功地控制了政局,并下令废除了伯颜以前很多排挤汉人的政策,例如恢复了科举。1343年,元顺帝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由右丞相脱脱(后改由阿鲁图)主持,于1345年修成。1350年各地物价飞涨,加上为了治理黄河加重了徭役,导致1351年红巾军起义。虽然1362年元军获得很大战果,但由于起义军的势力已经很大,朝廷内部又发生皇帝和皇太子(即后来即位的元昭宗)两派之间的明争暗斗,他也无法再控制局势了。

明初胡监案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出身贫民的“乞丐皇帝”朱元璋在他戎马征战、创立基业的过程中,积极吸收了一大批运筹帷幄的文臣和能征善战的武将,他们都和朱元璋有同乡之缘,尤其是以李善长、胡惟庸为首,被称为皇帝身边的“淮西帮”。

同类推荐
  • 西汉宫廷演义

    西汉宫廷演义

    该丛书的各部小说,大致成书于清末民初。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国内政治的腐败和西方列强的侵略,均促使文人重新审视中国历史的发展。许啸天、徐哲身、张恂子等鸳鸯蝴蝶派的大家们,有感于历史的“虚伪和枯窘”,遂立意撰写此套历史通俗。
  • 练就慧眼看世界

    练就慧眼看世界

    世事莫测?人生无常?只因每个人都活在用自己的经验和习惯编织成的笼中,难以走出一条通天大道。请到《练就慧眼看世界》中见证人间边声四起,各路英雄龙争虎斗,几成王败寇,又沧桑轮回,究竟谁为正途?岂不知最终的赢家却不在这遍地狼烟中。故事的主人公在二郎神杨戬的指点下,在神游周朝的过程中,一次次从迷惘到清醒,在每次挫折中成长,从一个无知少年到半是凡胎半是神、到最后成为统管宇宙秩序的大英雄。请跟随主人公一起瞭望世界吧,你会见证自己的充实和成长……
  • 东汉不是传说之历史的岔路口

    东汉不是传说之历史的岔路口

    本书内容包括:刘秀的前世今生、王莽的谢幕演出、是谁阴死刘縯、重整山何之关东等。
  • 扭转世界的100次外交(下)

    扭转世界的100次外交(下)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 颠倒鸳鸯

    颠倒鸳鸯

    林翔,一个形象设计师,坐在飞机上,突然天气发生异象,穿越时空来到古代,竟然掉到了烟花巷,被迫男扮女装,还竟然有人看不出他男的,以为他是女的,喜欢上“她”。林翔不知道招惹谁了,莫名其妙的被追杀~!“你们认错人了”林翔心里那个冤啊~!竟然有两个林翔~!
热门推荐
  • 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本书介绍了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最新研究成果;系统阐释了广告的消费心理学基础,深入挖掘出广告运作过程中的消费心理学规律。
  • 浴火重生:痴儿娃娃

    浴火重生:痴儿娃娃

    红颜何堪,红颜谁怜,她是生活在象牙塔中最完美的公主,却在一夕之间被打入地狱,止了泪,锁了心,碎了情,至此,天地之间独剩一人,怎奈,命运弄人,清淡若水,孤傲如梅,在那群枭雄傲立的乱世之间又怎能独处一方雅静?棋子?陷害?利用?背叛?伤害?好似永远与之如影随行,莫奈,淡然处之,可终究只是奢望,三国之皇?野心皇子?战神王爷?谪仙神医?孤寒鬼医?隐忍侍卫?到最后,谁又是真心相待?到最后,谁又是阴谋利用?到最后,谁又是倾尽一切?到最后,谁又是南柯一梦?
  • 科学创造未来

    科学创造未来

    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点、现代化的战争、通讯传媒事业的日益发达,处处都体现出高科技的威力,同时也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得人们对于科学知识充满了强烈渴求。
  • 萝莉皇后很腹黑

    萝莉皇后很腹黑

    前有强势皇帝,后有温柔王爷。哼!先让你们爱上姐,姐再狠狠的复灭门仇!咦,为什么姐将剑刺入面前这位男人的身体时,心跳的那么疼,眼泪不停的滑落?莫非是这个机缘之下得到的“枭雄”眼角膜出问题了?本书腹黑无下限,看书请自备急救用品。
  • 无尽狂怒

    无尽狂怒

    拥有快速闪记能力的李智,看一眼别人怀里的功法就牢牢记下,别人眼中的天才,他一个连修士是什么都知道的一脚踩趴下...
  • 青春的契约

    青春的契约

    故事主要是从大学时期一直到毕业工作结婚生子的四个女孩和四个男孩的故事。人生都会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青春是短暂的,需要我们去珍惜。
  • 男人如何调节自己

    男人如何调节自己

    不要让心灵的阴云和迷雾战胜阳光成为人生的主导。只有让心灵充满阳光,才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作为男人,只有拥有一个健康轻松的心态,才能自信地面对人生,才能负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心灵的园地长出杂草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受到外界的负面影响,同时每个人的心理知识与个人素质水平的参差不齐也是重要原因。
  • 纤言

    纤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豆棚

    小豆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内容包括:换个角度看大师、艺术家的成功与艺术的成功、好的艺术品才会流传吴冠中访谈录、吴冠中采访侧记、十个关键词盖棺论定吴冠中、《吴冠中画作诞生记》札记、吴冠中的成就得失与性格心理——七卷本《吴冠中文丛》阅读随感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