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91600000023

第23章 三国志(3)

一代奇才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后,他的遗体遵照遗嘱,被葬在定军山。为了统一中国,诸葛亮五次出兵中原,都壮志未酬,给人留下了很多遗憾。他统一中国的理想虽然没有实现,但是他超人的智慧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永远被后人所传颂。

司马懿战胜曹爽

魏国大将军司马懿出身名门,曹操刚开始与人争夺天下的时候,曾请他出来做官。他嫌曹操身份低微,借口自己中风在床,不想应召。曹操怀疑他是有意推脱,就派一个刺客前去查探。刺客进入司马懿的卧室,看到司马懿果然僵卧在床。他拔出刀,假装要劈下去,看司马懿是不是假装的。司马懿非常聪明,他料想那人肯定是曹操派来的,于是不管那个人如何比画,他只是瞪大眼睛,身体却一动不动。刺客见状,以为他真的中风了,就收刀回去,向曹操报告去了。

司马懿知道曹操生性多疑,肯定不会放过他,所以,过了一段时间,他就放出话来,说自己已经病愈了。曹操听说后,再次请他出山,他欣然答应了。

司马懿先后在曹操和魏文帝曹丕手下担任要职。等到魏明帝继承大统时,司马懿已经是魏国元老级的人物了。诸葛亮几次北伐,魏国都是由司马懿率兵抗击,时间一长,魏国的兵权都落入司马懿之手。司马懿去辽东平定公孙渊叛乱的时候,魏明帝病重,于是,将司马懿紧急召回京师。魏明帝临死前,将太子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和皇族大臣曹爽。

魏少帝曹芳即位后,任命司马懿为太尉,曹爽为大将军,两人虽然地位相当,但是能力与资历都相差甚远。曹爽刚开始的时候,非常尊重司马懿,事事都会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后来,他的手下提醒他:“司马懿老谋深算,大人可不能将大权分给别人啊。”曹爽听了,对司马懿起了防备之心。他借魏少帝的名义,提拔司马懿为太傅,夺去了他的兵权。为了瓦解司马懿的势力,曹爽还将自己的亲信、兄长都授以要职。司马懿看在眼里,佯装不知,心中却自有打算。他借口自己年迈多病,向魏少帝提出以后不再上朝。

曹爽听说司马懿病了,心中暗自高兴。他不清楚司马懿是不是真的有病,于是,就派亲信李胜前去打探。

李胜借口自己要去荆州做刺史,前来司马懿府中与之告别。他来到司马懿的卧室,看到司马懿躺在床上,旁边有两个侍女在侍候他喝粥。他见司马懿连动一下都非常艰难,粥碗摆到他面前,他只是身子向前,将嘴凑上去喝。刚喝几口,粥就顺着嘴角淌了下来,汤汤水水,弄得胸前狼藉一片。李胜看到这里,觉得司马懿实在是病得可怜。

李胜对司马懿说:“承蒙皇上恩典,我被任命为本州(李胜是荆州人,所以称荆州为本州)刺史。我不久就要走马上任了,所以今天特地来到这里向你告别。”

司马懿气喘吁吁地说:“并州远在北方,那里的胡人极其凶悍,你要多加防备啊。我年事已高,恐怕以后再也见不到你了。”

李胜以为他耳聋,就大声说:“我是去荆州,不是去并州,太傅你听错了。”

司马懿说:“我年纪大了,没办法。你要去荆州的话,实在是个好差事。”

李胜回去后,对曹爽说:“司马懿已经是垂死之人,不足为虑。”曹爽听了,非常高兴。他认为司马懿已经日薄西山,自己从此以后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他开始纵情声色,过着寻欢作乐的荒唐生活。

公元249年,魏少帝曹芳率领群臣去高平陵扫墓,曹爽带领自己的亲信也一并跟去。因为司马懿病得严重,大家都将他忘记了。曹爽他们刚出城门,司马懿立即披甲上马,带领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占领了城门和兵库。然后他假传太后口谕,免除了曹爽大将军的职务。

曹爽在城外听到消息后,手忙脚乱。有人建议他带领皇帝退到许都,然后在那里招兵买马,对抗司马懿。但是曹爽只是一个绣花枕头,根本不敢有所举动。司马懿派人告诉曹爽,只要他交出兵权,绝不为难他。曹爽听后大喜,于是举手投降。但是没过几天,司马懿就借口曹爽一伙谋反,将他们全部处死。从此,司马懿成为魏国大权的真正掌控者。

司马昭狼子野心

司马懿杀死曹爽两年后,自己也得病死了。他的大儿子司马师废掉魏前废帝曹芳,另立13岁的曹髦为帝,是为魏后废帝。后来,扬州刺史文钦起兵讨伐司马氏,司马师带兵镇压,在战斗中身受重伤。结果,在班师回来的路上,司马师就死掉了。

司马懿的二儿子司马昭接替了哥哥的位置,做了大将军后,为了独揽大权,开始大肆杀戮曹氏家族成员。司马昭又让魏帝曹髦封自己为相国、晋公,并加赐九锡。司马昭权重一时,但是仍不满足,谋权篡位之心昭然若揭。

曹髦见司马昭步步紧逼,知道自己迟早也会被司马昭废掉。他愤恨不已,对这种有名无实的傀儡生活忍无可忍。他想,与其这样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与司马昭放手一搏。

魏元帝景元元年(公元260年),曹髦将自己的心腹大臣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叫至身旁,对他们说:“司马昭狼子野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等他来杀我,今天,我要与你们一起去铲除这个逆贼。”王经说:“司马昭手握重兵,朝廷内外都是他的同党。陛下不宜鲁莽行事,应该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曹髦心意已决,哪里还听得进去劝告。他将黄绢诏书扔在地上说:“我已经决定了,不用再劝。死有什么好怕的,再说还不一定鹿死谁手。”他说完,就率领数百名太监、侍卫,朝云龙门方向而去。

王沈、王业两人见状,赶快溜出去向司马昭告密,以免一死。只有王经忠心耿耿,不肯前去。中护军贾充是司马昭的心腹,他听说曹髦领兵出宫的消息后,立马集结军队,在皇宫南门将曹髦截住。曹髦见大事不好,不计后果,舞剑直冲。他边杀边说:“我是当今天子,看你们谁敢拦我!”他手下的人见皇帝亲自动手,都不甘落后,纷纷向前。贾充这边的士兵都不想背上妄杀天子的罪名,纷纷后退。

太子舍人成济见形势危急,跑去问贾充怎么办。贾充厉声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司马家如果被灭,你们谁能活命?还能怎么办,赶快还击!”成济听后,斗胆向前,伸出长戈,将曹髦戳倒在地。曹髦大叫一声,鲜血四溅,当场身亡。

司马昭听说曹髦被杀的消息后,跑进宫里,对着曹髦的尸体假仁假义地哭了一场。然后下令召集百官,商量对策。他怕自己杀死皇上会引起那些世家大族的不满,因此非常心虚。他请贵族百官入宫议事,很多人迫于他的威势,都应招而来。时任尚书的大世族陈泰却没有前来,司马昭派人再三催请,陈泰只得前往。司马昭见到陈泰后,握着他的手哭着说:“天下人将怎么看我啊,玄伯(陈泰字),我该怎么办才好啊?”陈泰说:“事已至此,只有杀贾充以谢天下。”司马昭说:“容我想一下。”他考虑良久,然后宣布:“成济大逆弑君,诛灭九族。”狡猾的司马昭不想杀掉自己的心腹贾充,就让成济做了替死鬼。

司马昭为了掩盖自己杀戮国君的真相,逼太后下旨,给曹髦罗列了一系列罪名,将他废为庶人,以百姓之礼安葬。他的叔叔司马孚在曹髦被杀后,曾经抱着曹髦的尸体大哭。现在他见司马昭如此妄为,拉着一批大臣坚决反对。司马昭没办法,只好将曹髦以亲王之礼下葬。

曹髦下葬前,司马昭就将告密有功的王沈封为安平侯,又将不依附自己的王经以祸乱朝政的罪名杀掉。时人闻听后,皆摇头叹息。

曹髦被杀后,司马昭想篡位称帝,但是他感觉时机还不太成熟,就从曹操的后代中找了一个15岁的少年,让他继承了帝位,就是魏元帝曹奂。后来,司马昭灭掉蜀汉还没有多久,就死掉了。他的儿子司马炎执政时,继承了父亲的野心和遗志,废黜魏元帝,自立为帝,建立了西晋。

曹髦已死,但是他说的那句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却流传了下来。后来,人们就用它来形容人所共知的阴谋或野心。

同类推荐
  • 呆在明朝当文豪

    呆在明朝当文豪

    这是一个在明朝努力成为文豪的故事。张维,2015年的一个小说迷,从21世纪穿越回1560年的明朝,那一年吴承恩的西游记已经开始流传(真的?)。塞万提斯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莎士比亚4年后才会出生。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几何原本》(shenmegui)……《悟空传》且看张维如何搅动嘉靖年间的文学江湖。
  • 漠南之战

    漠南之战

    “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嫖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以800人歼2028人,受封冠军侯。”——史记
  • 消失的燕京

    消失的燕京

    本书从司徒雷登创建燕京大学开始,讲述了燕京大学的名师风采、著名校友的逸闻趣事、燕大在抗日战争中因身份特殊起到的保护作用以及受到的摧残、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过程、燕大在院系调整后对中国教育界产生的影响等,也追述了许多功绩卓著却受到误解甚至不公正待遇的学者,如傅泾波、吴兴华等。
  • 大宋投资商

    大宋投资商

    投资是为了什么?赚钱?还有呢?大宋朝豪门之间争夺真的只是为了钱吗?商人与政治家到底有什么关系?身世成迷的年轻人如何玩转复杂的政商两界?斗豪强、逼贪官、争歌女、娶公主……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热门推荐
  • [当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与课程改革文论选读(上)

    [当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与课程改革文论选读(上)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舒化鲁说:管理学十大公理: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理论图解

    舒化鲁说:管理学十大公理: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理论图解

    对于管理学公理体系的研究,似乎还是从未有人涉猎过的处女地。可能也正是这一课题无人涉猎,不能不说是管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100年之后,其科学性仍然被质疑的一个原因。管理学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过一段时间总会有人提出来讨论一番。这实在是管理学的悲哀,也是管理学者的悲哀。管理的实施,是从权力的运用开始的,对于手握大权的人,他可能丝毫不在乎管理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他运用权力能达成他想达成的目的就足矣。但相对于管理学的研究人员而言,不解答这一问题,其所涉足的立足点就无法确定,管理学的研究也就不免范畴不清,界限不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EXO人造祭岛

    EXO人造祭岛

    你要知道恨因爱起,也要知道痛因恨起。你却知道因爱才被利用,因恨才心有不甘。你不是牺牲品,是个生命。你已不再是少女,是座孤独而危险的岛屿。你轻轻走来,长裙中包裹着你灰暗恶毒的灵魂,无害的眼神被大雾弥漫。黑长裙依旧飘逸,伴那血色的绸缎,于十年之后,冰冷的潮水漫入你最终的领域【无与女主恋爱】【无王道,兄弟基情】【无解约之类】
  • 夜王的冷情妃

    夜王的冷情妃

    前世,她是国家最出色的情报人员,却被唯一的朋友背叛。一声枪响,她带着满腔的恨意和讥讽闭上双眼。今生,她本为将军府尊贵的嫡长女,却出生丧母,又不得父爱,受尽屈辱与折磨!没有实力,她隐忍;没有权势,她建立。然而突如其来的圣旨仿佛一道枷锁,将两个原本没有交集的人硬生生的缠在一起,他追逐,她远离,却始终躲不开情之一字。既然注定纠缠,不如放手一搏!赢了,她笑!输了,她杀!如此简单,而已――可当身旁傲世无双的男子用那双狭长的冰蓝眸子深情不悔的看着她时;当那人为她笑,为她痴,为她怒时,她冰冷的心是否还能无动于衷?她心底的伤痛又能否彻底放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本书对传统国学经典中的精华,历代名著中的名言警句,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歇后语、俗语、谚语、谜语、绕口令,经久不衰的经典对联,历久弥新的各种典故等等进行了整理汇编。把这些形象鲜活、言简意赅、历经千年沉淀却盛传不衰的语言文字,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再现于读者面前。无论是先哲的至理名言,还是才子的诗词歌赋;无论是智者的真知灼见,还是平民的家长里短,都让人受益匪浅。它们或音韵优美,或意味深长,或幽默风趣,或哲理深刻,使人在文化享受中提高文化修养。
  • tfboys之爱的你们

    tfboys之爱的你们

    tfgirls接到命令和从小的玩伴tfboys完成一些意想不到的任务,女主们的友情,男女主们的爱情是否长存?敬请期待。
  • 人外魔境

    人外魔境

    杨边说边向诺尔拉步步逼近。面对杨那灼热的呼吸,诺尔拉却是毫不惊慌。大概是现实足够绝望,物极必反,反倒让她生出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来对付面前这个恶人。她正欲躲避杨的袭击,脚下的大地就开始不安地颤抖起来。就在这一瞬间……杨突然发出了一声惨叫。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鬼叔

    鬼叔

    在诙谐风趣的布森警官带领下,让我们一起笑破谜案!请相信,悬疑诡案中除了惊叫声,也有哭声,更有笑声!望大家多多支持!作者唯一一官方QQ2553010940,欢迎前来探讨!
  • 忆:约失江南

    忆:约失江南

    我披金戴甲,赴争沙场,你,又在何方?终于寻到你,却奄奄一息。乳名钗上的字,我终不会忘怀…披上凤袍,我是一国之母。可当今圣上,心又在哪里?两年的美好,难道只是一场梦?本该不在的姐姐,为何会出现?又为何要夺走我的一切?所有的证据都指向我,我无言以对,皇上冷眼相看。“天上神明在此,本宫没做就是没做!”说罢,便一头撞向朱砂柱。血,染红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