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90800000002

第2章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的基本观点

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员逄先知曾说:“毛泽东读《二十四史》及其他文史典籍,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他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特别是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解释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发展的过程的。第二他对历史上爱国的、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物,给予称赞和肯定。第三他常常结合自己的革命经历阅读《二十四史》。毛泽东长期领导革命战争,有着丰富的战略战术思想。他在读《二十四史》时,用自己的战略战术思想分析和评价古代战争,写了一些很精当的批语。”

已故北京图书馆馆长、研究员任继愈说:“史学家读史,有的着眼于史实考订,有的着眼于微言大义,也有的借题发挥自己的心得。政治家读史,则更着重于总结历史经验,评论古今得失,从中吸取教训。毛泽东读《二十四史》所做的圈点、批注,是20世纪中国共产党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可贵记录,充分表达了当代政治家评点古人是非得失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毛泽东的历史观,写在他的很多著作里,不过有些是直接讲,有些是间接讲的。毛泽东读《二十四史》的评语,尽管分散,但从中体现的他的历史观的基本内容还是很鲜明的。

首先,毛泽东读《二十四史》,始终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代农民起义给予高度评价。

毛泽东一反许多古书中将历代农民起义领袖称为“贼”、“匪”、“盗”、“寇”等做法,给予他们以很高的历史地位。他喜欢读历代农民起义领袖的传记,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他都反复阅读。他认为在封建社会里,只有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泽东对农民战争推动历史发展的论断,是与他对《二十四史》的精细阅读和分析分不开的。翻阅毛泽东圈画的《二十四史》,人们会发现,举凡有关农民运动的部分,都有毛泽东辛勤披览和思索的痕迹,圈点勾画,旁批眉注,备极细致。甚至起义军作战的路线,书中也有勾画。在《旧唐书·黄巢传》后,附有毛泽东亲笔画的黄巢行军路线图一张,可以见出他读《黄巢传》时的用心之深。毛泽东高度肯定农民起义战争的积极作用,说:陈胜、吴广的功绩甚至连封建统治阶级也不能否认。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字涉)中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汉书·陈胜、项籍传》里也承认,“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同时毛泽东对于农民起义军的失误和领袖的错处,也总是惋惜地标出或批注,如在《史记》和《汉书》的《陈胜传》中写他斩杀故旧的地方,毛泽东特地加了“可惜”、“不当如是”之类的批语。

其次,在研读《二十四史》的过程中,毛泽东阐明的另一个重要命题是中华民族具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坚固的凝聚力和优良传统。

毛泽东在让芦荻读《晋书》《南史》《北史》的一次谈话中,说:“我们的国家,是世界各国中统一历史最长的大国。中间也有过几次分裂,但总是短暂的。这说明,中国的各族人民,热爱团结,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分裂不得人心。”他还说:“《南史》和《北史》的作者李延寿,就是倾向统一的,他的父亲李大师也是搞历史的,也是这种观点。这父子俩的观点,在李延寿所写的《序传》中说得十分明白。”毛泽东在李延寿写的《序传》中,画了大量的圈和线,批注中有赞赏的语气。

坚持统一还是搞分裂,是毛泽东评论历史人物的一个重要标准。他认为秦始皇最大的功绩就是既完成了统一,又实行郡县制,为中国“长治久安”的统一局面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在谈《三国志》的时候,他说:汉末开始大分裂,黄巾起义摧毁了汉代的封建统治,后来形成三国,这是向统一发展的。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司马氏一度完成了统一,主要就是他那时打下的基础。反之,对于破坏统一、搞分裂,毛泽东一概加以谴责和批评。对于士族门阀,毛泽东是持否定态度的,但对谢安,却给以很高的评价,原因就在于谢安为维护东晋的统一局面立了两次大功。一次是他指挥了“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打了个漂亮仗;另一次是他拖住了搞分裂的野心家桓温,使其分裂的阴谋没有得逞。毛泽东说:“桓温是个搞分裂的野心家,他想当皇帝。他带兵北伐,不过是做样子,搞资本,到了长安,不肯进去。苻坚的王猛很厉害,一眼就看透了他的意图。还是谢安有办法,把他拖住了,使他的野心没得实现。谢安文韬武略,又机智又沉着,淝水之战立了大功,拖住桓温也立了大功,两次大功是对维护统一的贡献。”

毛泽东读史时,对一些能处理好民族关系的政治家,是十分推崇的。他说:“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他的民族政策比较好,获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唐太宗李世民是毛泽东欣赏的一个皇帝,他除了推许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外,还推许他的民族政策,认为唐代的繁荣富强和李世民较好的民族政策有很大关系。他说,唐朝的名将中有不少是少数民族,并特别谈到了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婚事,说那时的吐蕃和唐政府就是一家人了,松赞干布是个很有远见、很有作为的人物。

再次,毛泽东将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深刻地贯注在评读《二十四史》的过程中。

毛泽东是精通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在读《二十四史》时,无论是批注圈画,还是畅谈小议,以至只言片语的评论,都体现出了他对辩证法的灵活运用。对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毛泽东从不给以简单的论断,而是谨慎地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具体地加以剖析。譬如对于宋代的道学家,他既深刻地指出了道学维护没落的封建统治的反动本质,又没把情况复杂的道学家简单化。他对朱熹,一方面指出他的虚伪,说他责打被压迫的妓女,给妓女加上伤风败俗的罪名,而自己却又纳妾;另一方面又指出朱的学问渊博,是个大学者,而且还颇有开通的地方;一方面指出骂曹操为“汉贼”的正统观念始自朱熹的论著,另一方面又说朱熹的《紫阳纲目》是应该一读的著作,并手书了“紫阳纲目”和“道学三朱熹”(《朱熹传》在《宋史·道学三》)。

对《二十四史》中随处可见的那些含有朴素辩证法的警句名言,毛泽东是从不曾放过的。他或是加上连圈密点,或是摘录在天头,并铭记脑中。如“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张纲传》),“偏听生奸,独任成乱”(《邹阳传》),“意合则胡、越为兄弟,不合则骨肉成仇敌”(同上),“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传》),“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同上),“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皇甫嵩传》,引《孙子兵法》。毛泽东引录之后,又加了解释:“正,原则性;奇,灵活性”),“天地之性人为贵”以及“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当时传》)等。通检《二十四史》全书,经毛泽东圈画摘录的这类至理名言,不可胜数。这些充满辩证法思想的至理名言,也常常被毛泽东运用于喻事喻理的言谈中。

最后,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重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古为今用。

1956年,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座谈时,指出要重视中国的文化传统,不能将传统丢掉,但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这就是他的“古为今用”思想。毛泽东一向将“古为今用”看做是研读《二十四史》的指针。毛泽东常常举历史上的人和事来阐明现实中的道理,来警示现实中的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以历代农民起义失败的教训阐明革命不能“没有巩固的根据地”;以李自成兵败的教训告诫党内不要产生骄傲情绪;以《三国志·郭嘉传》中郭嘉的多谋善断来要求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要多动脑筋,要在“谋”字上下工夫;读《三国志·吕蒙传》,他要求公安干警应成为能文能武的人;以《后汉书·黄琼传、李固传》中两人的直言敢谏要求在党内要提倡正气;《新五代史·王彦章传》载王彦章战败被俘,为晋所杀,毛泽东的评语说,“杀降不可,杀俘尤不可”……毛泽东读《二十四史》时还有多处对战争情况、战略战术得失、指挥人员优劣等的评说,实际上是毛泽东讲自己长期指挥战争的深刻认识,讲自己的军事思想和观点。凡此种种,用毛泽东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引起“我党干部”的注意,从中获得教益。

《二十四史》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通过研读品评《二十四史》,毛泽东了解了中国的国情;通过研读品评《二十四史》,毛泽东悟出了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通过研读品评《二十四史》,毛泽东结识了历史上许多叱咤风云的英雄;通过研读品评《二十四史》,毛泽东总结出了中国几千年治乱兴衰的规律……

同类推荐
  • 亘古一霸主曹操霸经108章

    亘古一霸主曹操霸经108章

    本书介绍了曹操的乱中取胜之道、反败为胜之法、借人成功之典、征伐平定之范、治政善能之要、立身处世之诀、雄韬霸略之经等。
  • 《画麒麟》

    《画麒麟》

    本人新人,希望大家能多多评价!谢谢。主要是给励志的人看的!
  •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

    这是一个波澜壮阔、遍地英雄时代。在法国,被称作太阳王的路易十四,缔造了法国封建史上最鼎盛的辉煌。在俄国,最杰出的沙皇——彼得大帝,经过一系列改革,使俄国挤入世界列强之林。在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光荣革命。英国逐渐建立起议会权利超过君主的立宪君主制度以及两党制度。英国迈出了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关键一步。在中国……无数的能人志士为家族、为信仰、为阶级、为民族、为国家,费尽心机、殚精竭虑,抛头颅、洒热血。谁是英雄?
  • 元末发迹史

    元末发迹史

    三国、宋、明是不是看的太多感觉有些腻了!那么;换个朝代怎么样?来点新鲜的,别老是窝里斗,我们也去打打外族,欺负欺负外人。同样是穿越,干嘛非是三国、宋、明、清,来点元末加加料不好么?这是一本血腥、杀戮、感情纠葛不清的小说!
  • 扑朔迷离的历史真相

    扑朔迷离的历史真相

    所谓历史,就是意味着已经过去不会再重演的旧事时光,可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扑朔迷离的真真假假,谜团传奇,却在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秦始皇身世之谜?世外桃源从何而来?谁是恢弘的兵马俑的主人?究竟是谁毁掉阿房宫?……拨开历史的迷雾,破解事实的真相!
热门推荐
  • 龙族侍卫的记忆碎片

    龙族侍卫的记忆碎片

    上古传说,开启一段尘封的记忆。打败南方蚩尤的黄帝按照星象师所说的天意,正式消弭凡人所掌握的超自然能力。随后将秘密封印起来,分别由当时的四大法王和八部天龙所持有。时光飞逝,便到了今日今时。根据破译的上古密码,一支考古队前往西域古国旧城遗址寻找契机。为保护这支考古队找出传说背后的事实真相,一支隐藏于世间的龙族侍卫横空出世!
  • 眷念你的温柔

    眷念你的温柔

    大学,是肆意青春的开始。夏浅幽,夏家的千金,被家人保护的很好,但并不代表她就单蠢。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她的任务就是吃喝拉撒睡,外加学习。偶然遇到一段恋情,她被他的温柔所俘获,只是附带的麻烦也接踵而来。他秒杀性的微笑,她被诱惑了。好吧,那些麻烦她来解决。她眷念他的温柔...
  • 邪兵道

    邪兵道

    一柄绝世的邪刀,怒火越大,威力便越大。一个青衫的少年,不屑正道,亦不入魔道。生存于兵道繁衍到极致的神兵大陆上,如何从一个人人唾弃的废物成长为万众敬仰的极道兵者?又如何在被人尊称为“神界”的强大势力下保护自己的亲人?面临至爱悲苦,是应该痛苦选择诀别还是愤怒拔刀斩天?在涯边绝望之际,他是孤军奋战还是友自远方来,甘洒热血铸就千古佳话?正道不一定对,邪道不一定输!“吾自负刀而行世间,不求正果,只求痛快!”感谢好友玄卿为本书建群,有兴趣的朋友请加Q群:137297801
  • 化书

    化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家编辑是只鬼

    我家编辑是只鬼

    毕业后我在一家名为《夜深了》的灵异杂志社撰稿。有一天编辑联系我,让杂志社唯一一位女作者的我开辟新的风格路线:温馨的人鬼恋。道理我是懂的,人跟鬼谈情说爱什么的我是明白的,但是必须要写那种是什么鬼!臣妾不会呀!于是当天晚上,一个自称是我编辑的美男敲响了我家的房门。他说:你不懂人鬼如何那样,我会以身试教。惊悚!那啥,编辑你如此的污你家总编大人知晓吗?
  • 无常梦

    无常梦

    在这个世界,他自夜而来,其母名其为无常。
  • 御风百里

    御风百里

    “看,孩子,阳光所照到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国度,一个王者的统治期就如同太阳的起落一样,总有一天太阳将会跟我一样慢慢下沉,并且在你成为新王的时候和你一同上升。”“阳光能照到的所有的东西!那有阴影的地方呢?”“那在我们的国度之外,你永远不可去那个地方。”“我以为王者就可以随心所欲呢。”“王者也不能凡事随心所欲。”“但总有一个人能随心所欲的。”“噢,哪一个人?”“那就是我。”
  • 年华偷蚀,心字全非

    年华偷蚀,心字全非

    青春里的这场爱情,温柔却暴烈,盛大而脆弱。曾以为是真实拥有的,原来也不过一场旷日持久的美丽幻觉。岁月在不动声色中穿过你我的年轮,留下抹不去的印痕。就算曾经彼此折磨,如今我们不再相爱,可从此以后,是否还能温婉相待……
  •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全书分为九个篇章,写了三个城市、三个人物、三个历史事件,讲述了他们在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大庆:一个与共和国盛大庆典同时诞生的工业圣城。
  • 生活无序

    生活无序

    小说描述了一个努力追求上进的青年,在心爱的女友的推动下来到一所民办高校,在进入学校后的失落,使他曾经对大学的向往相差千里。于是,他曾经的恶习再度重演,用这样对待学习生活的方式好像才能求得内心的平衡与慰藉。本文是首部反映民办高校的小说,同时也折射出这些学子们的自卑和无奈。由于没有好的教育背景,以及人们对民办教育的种种歧视,当学子们进入社会之后,他们要付出比同龄人更多的艰难才能在社会中立足。民办教育的种种弊端,折射出中国当代民办教育的不完善以及不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