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89600000037

第37章 教育篇(37)

“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目标。教育是这个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这个奋斗目标的基本条件。教育必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正如报告所指出的“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则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报告在概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报告将这6个方面的内容细化为4项具体目标:即经济发展目标,民主与法制建设目标,全民素质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将教育目标贯穿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健康素质的提高3个环节,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目标的提出,着眼于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宗旨,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意义。

第一,“十六大”报告明确将精神文明建设指标列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教育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体目标之中。报告中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明确指出,“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去历届党的代表大会在制定目标时,多是提出了经济建设的目标,对物质文明建设的指标讲得很明确,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指标则不具体。“十六大”报告首次明确将精神文明建设指标列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把教育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之中。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

这说明了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包括教育目标在内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充分强调了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民族振兴,首先是教育振兴。

第二,“十六大”报告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具体化。报告提出要建立和“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离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及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不可能完成的。国民素质是全面的素质,其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

这一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对21世纪前20年我国教育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我们教育工作在新时期必须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服务,必须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不仅要加快在前10年完成“两基”目标任务,而且在此基础上要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拓展教育的全民性,建立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第三,“十六大”报告是历届党的代表大会中,对教育问题论述最完整的一次。报告集中较多的篇幅从8个方面专门论述了教育问题。这8个方面分别为:一是从教育的战略地位角度,二是从教育方针角度,三是从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角度,四是从教师队伍建设角度,五是从义务教育角度,六是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角度,七是从教育投入角度,八是从国家助学政策角度。这8个方面对教育的地位作用、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的目标任务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体现了对教育的系统性认识。

(二)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说,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工作的神圣使命

“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这一目标的提出,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日趋成熟,充分体现了民族振兴,首先是教育振兴;教育发展,目的在国家发展。全国发展是这样,区域发展也是如此。报告对教育对象的全民性及国民素质全面性地论述,创造性地拓展了教育的对象,从而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获得更丰富的人力资源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我个人的理解是:国民教育体系加上教育的现代化。

从现代教育的特征分析,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代教育具有普及性,普及教育是现代社会、现代生产以及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现代教育形式多样化,包括对新一代人的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现代教育内容的科学化以及教育手段现代化、网络化和高效能等。

从教育现代化程度上分析。现代化教育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教育在数量、规模上的发展,在办学条件、经费、设备、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先进程度;第二个层面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包括建立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教育制度、教育体制、教育机制,使教育制度与民主政治制度、市场体制以及法制化相适应;第三层面是在教育价值、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观念等方面的现代化,吸收世界教育改革与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革除不适应社会现代化的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及僵硬刻板的教育方法等,培养富于责任感和创造力的现代公民。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从教育的全局性、整体性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建立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又要从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出发,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其他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落后的教育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促进国民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

目前,甘肃省教育事业发展距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要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必须把甘肃省教育引向新的发展阶段。

(三)认真研究和调整教育发展的规划、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服务,逐步提高甘肃省教育总体水平,逐步缩短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努力为西部大开发、甘肃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求,我们在深入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具体任务和措施。

1.加快基础教育发展,推进“两基”进程,继续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

到2005年,全省80%以上的人口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5年,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85%(全国毛入学率90%以上)。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50%(目前全省为39.5%,全国为55%。2005年全国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60%);多种形式并举,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城镇初中毕业生基本能够升入高中阶段的各类学校,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10%(全国毛入学率为60%左右)。

到2010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0%(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95%);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70%(全国达到80%左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30%以上(全国为70%左右)。

到2020年,全省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超过95%(全国超过95%);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80%(全国90%);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60%(全国为85%)。

2.努力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在2002年招生规模基础上,略高于甘肃经济的增长速度,平均每年以10%左右的比例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到2005年甘肃省高考录取率保持在55%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3%左右,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29万人。加强研究生学位点的建设,今后五年中,甘肃省研究生教育规模应该有较快的增长,使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与本科教育规模的扩大相协调。到2005年,高校博士点达到67个左右,硕士点新增120个左右,硕士研究生在校人数达到13000人左右。到2010年,高校博士点达到90个左右,硕士点在2005年基础上新增70个左右,硕士研究生在校人数达到18000人左右。到2020年,高校博士点和硕士点的数量,基本满足甘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质量居国内先进水平。进一步优化、调整高校学科布局。到2005年,省级重点学科达到60个,高校总数达到30所左右,平均每85万人拥有一所高校。自学考试在籍考生稳定在35万人。2010年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数达到40万人,研究生在学人数达到28000人。到2020年,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65万人。

3.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发展职业教育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2005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达到10万人,在校生达到27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1.6万人,在校生达到5万人。到2010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0万人。积极实施示范职业学校工程,在国家和省部级重点职业学校基础上,建设2~3所高等职业技术示范学院、8~10所中等职业技术示范学校、25~30个示范专业点。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在省政府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充分依靠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推动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加强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

深化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促进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严格劳动准入制度,努力推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有机衔接。到2020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40万人。

4.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好甘肃省教育信息传输平台、甘肃省教育资源平台、甘肃省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启动三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银桥工程、金证工程、大学网络环境建设工程。到2005年,甘肃教育卫星宽带网卫星地面接收小站基本覆盖全省60%以上的各类中小学校,所有中学基本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并能基本开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全省所有城市及部分乡镇中小学基本接入甘肃教育互联网,由甘肃省网中心连接的“西陇海兰新线甘肃经济带”沿线地区基本建成教育城域网,60%以上的地区基本建成教育资源中心,使全部高中和部分初中实现双向交互式的远程教育功能,全省高中、初中、小学中,经过信息技术系统培训的教师合格率分别达到90%、70%、25%,高中和初中学校的生、机比例分别达到17∶1和27∶1,小学生、机比例突破100∶1大关。

到2010年,甘肃教育卫星宽带网卫星地面接收小站将覆盖全省各类中小学校;所有中学、完全小学和部分农村小学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并能开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全省所有城市及乡镇中小学基本接入甘肃教育互联网,由甘肃省网中心连接的全省所有地区基本建成教育城域网,并建成地区级教育资源中心,使各级各类学校均基本实现双向交互式的远程教育功能,全省中学、小学中,经过信息技术系统培训的教师分别达到100%、50%,高中和初中学校的生、机比例分别达到8∶1和12∶1,小学生、机比例突破50∶1大关。

到2020年,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宽带数据网络在学校(包括中小学)将得到普及,光纤将成为各类媒体信息传输的承载介质。卫星通行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将对广漠的西部地区有全方位的广泛覆盖,通过无线手段获取信息将得到普遍的应用。个人电脑作为网络的终端接入设备在学校将得到普及和广泛使用。网上的教学资源极为丰富,在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乡镇学校网络信息站、卫星传输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的建设,将对70%以上的农业人口开展继续教育,全社会的终身教育和学习体系将建立。

(此文发表于《甘肃教育》2006年第1期)

把甘肃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007年3月2日)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在我国人才培养层次中,研究生教育及其相应的学科建设居于最高层次,具有“龙头”地位,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是体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这两个中心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水平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对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对促进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同类推荐
  • 纪信故里

    纪信故里

    辉煌西充,忠义之城,将相故里,人杰地灵。扶龙纪信,紫崖王云,育恐育鞫(生于恐惧困穷之际),炳炳麟麟(光明刚直)。四位宰辅(赵彦昭、何金、何贱、徐恺),八大将军(纪信、谯登、侯瑱、王霁、马骧、袁谏、李乾德、徐占彪),百一进士,百六举人。名垂青史,雁塔题名,丰功伟业,震古烁今。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本书收录了百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人类文明交往问题。文章包括《读书和写作》、《老年和青年的哲理》、《罗素的公民教育观》、《美国文明的恐惧病》、《文史之旅》、《语言的交往价值》等。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 荀子学院

    荀子学院

    《荀子学院》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能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那么编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热门推荐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忍辱膑足:孙膑

    忍辱膑足:孙膑

    孙膑是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一位身残志坚、独步千古的著名军事家。他是兵圣孙武的后代子孙,因受奸人所害,膝盖骨被剔掉,造成了终身残废,所以被人们称为孙膑。后来孙膑逃回齐国担任齐国的军师。在齐、魏争雄的过程中,他指挥齐军取得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次大捷,使齐国成为东方强国。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忍辱膑足:孙膑》展现了孙膑在军事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经历残酷刑罚,曲折坚毅的一生。
  • 破灵诀

    破灵诀

    怀璧其罪,惨遭灭族之祸。化茧成蝶,踏上复仇之路。人世茫茫,看尽恩怨情仇。复苏血脉之力,快意恩仇,踏上世界之巅!····PS:缺点击缺收藏缺推荐啊···
  • 百战成神

    百战成神

    我是神,我就可以主宰一切,你必须向我臣服!百战方可成神,真正的神是怎样的,而达到神的境界之后,等待着我们的又会是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上没有一个笨孩子

    世界上没有一个笨孩子

    这是一部充满诗意、内容丰厚、主题深远、文字干净、构思巧妙别致的小小说作品集。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母爱的深情与伟大,乡村里那一颗颗泥土般质朴的心灵的隐忍与善良,青春年少时爱在心灵间绽放的羞涩、美丽的火花。爱,是作者心中永恒的主题,我们活着,是因为生活里有爱存在,我们活过,是因为我们在世界上留下了爱……当然,作者的笔触还深入社会的大干世界、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一个个小人物的内心深处,让我们在《世界上没有一个笨孩子》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人心的温暖与炎凉,人性的龌龊与尊贵……
  • 将门嫡女:王爷宠爱妃

    将门嫡女:王爷宠爱妃

    最好的战友居然为爱枪杀自己,死了还穿越去一个不知名的朝代,赫然成了将门嫡女,这世界到底是怎么了?没有最惊吓,只有更惊吓啊!告诉我为啥会摊上这么个腹黑的王爷,说好的气质翩然彬彬有礼去哪儿了?“我想吃桂花糕。”“好。”“我还要那个糖人”“好。”“我也要那个那个...”“好。”“你还要什么,统统打包回家吧""爷,最好了,么么哒!”罢了罢了,见爷这么好,穿越一次,潇洒走一回!
  • 曦鉴玺传

    曦鉴玺传

    她,宰相府最受宠的小姐,为了他,杀了皇上,背叛父母,让他得到了皇位。他厌倦了她,她被抛弃。她觉醒了……
  • 流年逝去带不走你的光华

    流年逝去带不走你的光华

    青春是一场匆忙又汹涌的暗流一切的到来打的我们措手不及即便年少轻狂被伤的遍体鳞伤我也要站着不服输
  • 商倾妲己

    商倾妲己

    眉儿弯弯,扬一副销魂的剑。指儿尖尖,拨一曲断肠的弦。朱唇吻在枕畔,泪珠洒在金銮。
  • 未元系统

    未元系统

    丧尸类小说,水饺的第二本书。水饺原本在逐浪发表小说《尊天系统》,现在来这里试试这里的水深。前一本书缓慢更新中,水饺是学生,码字速度不快,时间不多,不过会更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