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87600000003

第3章

通电开篇,毛泽东重申了红军东征的军事目的:“积极准备东出河北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对蒋介石“竟以十师以上兵力开入山西,协同阎锡山氏拦阻红军抗日去路,并命令张学良杨虎城两氏及陕北军队向陕甘苏区挺进,扰乱我抗日后方”的卑劣行径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国民党军事上咄咄进逼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红军并未以武力“集中全力消灭蒋氏拦阻抗日去路的部队,以达到对日直接作战之目的”,而是从大局出发,“一再考虑,认为国难当前,双方决战,不论胜负属谁,都是中国国防力量的损失,而为日本帝国主义所称快。”因此,为了保存国防实力,以便利于迅速执行抗日战争,为了坚决履行我们屡次向国人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为了促进蒋介石及其部下爱国军人们的最后觉悟,中共方面仍将人民抗日先锋军撤回黄河西岸,以此行动,向南京政府、全国海陆空军、全国人民表示诚意:愿意在一个月内与所有一切进攻抗日红军的武装队伍实行停战议和,以达到一致抗日的目的。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毛泽东摘用《诗经》中“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的警世之言坦诚地向与自己打了十年内战的国民党表达了愿意摈弃前嫌、共同卫国的真挚诚意。通电的最后,毛泽东再次劝言国民政府诸位倘若仍执迷不悟甘为汉奸卖国贼,则将尽失天下人心,而他们的统治也必将瓦解。在“千夫所指,不病而死”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两个方向上,究竟是选择哪条,毛泽东愿国民政府诸公深思熟虑之。

然而,中共方面的坦诚并未换得蒋介石的回心转意。通电发出后不久,蒋介石毫不理会毛泽东“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劝言,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继续加紧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进攻,终于酿成了“西安事变”的发生,留下了一场深夜遁逃、狼狈不堪的闹剧。一意孤行的蒋介石在“千夫所指,不病而死”的孤立处境下,最终也不得不在表面上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声明。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古人讲过:“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就是说:人不知道古今,等于牛马穿了衣裳一样。什么叫“古”?“古”就是“历史”,过去的都叫“古”,自盘古开天地,一直到如今,这个中间过程就叫“古”。

“今”就是现在。我们单通现在是不够的,还须通过去。延安的人要通古今,全国的人要通古今,全世界的人也要通古今,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要知道更多的古今。通古今就要学习,不但我们要学习,后人也要学习,所以学习运动也有它的普遍性和永久性。

诗词溯源: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出自唐·韩愈《符读书城南》: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鉏。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难点注解:

韩愈(768—824),字退之,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氏郡望在昌黎(今河北),每自称昌黎韩愈,故后世也称其韩昌黎。韩愈少年勤学,贞元八年(792)中进士。先后任宣武及宁武节度使判官,后官至监察御史。因上书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召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后从宰相裴度征吴元济,迁刑部侍郎。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穆宗时,拜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谥号“文”,又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被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昌黎先生集》,其中诗三百七十余首。这首诗是韩愈在城南别墅劝导儿子符认真读书时所作,诗中运用大量比喻来说明刻苦读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俗易懂,寓意深刻。“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大意是:人不学习,就不知古今,好像马牛穿了衣服一样。

摘用赏析:

随着全面抗战的深入,党的干部素质不能适应国际国内瞬息万变形势的矛盾逐渐凸显。在党的各级政权组织中,工农出身的干部占了绝大多数,他们虽然熟悉地方情况,与民众联系密切,但多数人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是文盲,宗族观念、地域观念的思想一定程度上还相当严重,能否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执行水平直接关乎党的各项事业的成败。毛泽东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在他的指导下,从1939年5月到1942年2月,中共中央掀起了一场学习运动,其中心工作是对延安的在职干部进行在职学习教育。这篇题为《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就是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陕北公学为这项运动的开展所作的动员报告。

毛泽东的讲话,一共分了四个问题,即学习运动是必要的;学习运动是可能的;学习运动是会有成绩的;学习应该学到底。在“学习运动是必要的”的问题上,毛泽东首先解释了发起学习运动的三个原因:一、我们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共产党在全国的党员过去是几万个,现在有几十万,将来会有几百万,这几十万、几百万共产党员要领导几千万、几万万人的革命,假使没有学问,是不成的,共产党人就应该懂得各种各样的事情。因此,要领导革命就需要学习。二、工作中的缺陷迫切需要克服。毛泽东指出,随着工作的深入,领导干部不学习或是一知半解地学习已经不能干好工作了,因此要不断增加新知识,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三、我们党目前面临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的任务,这种形势要求我们要建立一个独立的、有战斗力的大党,这样就需要一大批有学问的干部做骨干。在论述这个问题的时候,毛泽东首先强调了学习运动与生产运动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并摘用韩愈《符读书城南》中“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一句来鼓励广大党员要加强学习运动。《符读书城南》是韩愈劝导儿子刻苦读书的箴言之作。这句诗因通俗、形象、易于理解被收入《增广贤文》,成为鞭策后人勤奋求学的一句警言。在这个问题的最后,毛泽东再次劝勉同志们要在日后的工作中加强自身的学习,并摘用孔子责备宰予的一句话“朽木不可雕也”婉转批评了在学习中存在懒惰思想的同志。

在谈完第一个问题后,毛泽东又针对一些干部没时间学习的错误认识,指出学习运动是可能的。要用“挤”的办法找学习时间,用“钻”的办法解决学习困难,只要有这两种精神,不管年纪多大了,坚持学习总会有收获的。讲话的最后,毛泽东鼓励大家要把学习坚持到底,克服自满自足的坏现象,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

毛泽东的动员报告,既从思想上明确了坚持学习的重要性,又站在实践的高度提出学习中具有指导意义的方法和措施,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报告。动员大会之后,全延安两千多名在职干部纷纷投入到学习中来,轰轰烈烈的学习运动由此展开。

倘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从前有一首诗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倘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在我们的历史学家那里叫做“盖棺论定”,就是说,人到死的时候,才能断定他是好是坏。假使周公在那个谣言流传的时候就死了,人家一定会加他一个“奸臣”的头衔;又若王莽在那个谦让卑恭的时候死了,那后世人一定会赞扬他的。不过我们现在不是讲历史,那两个人究竟孰好孰坏,我们不论,然而它说明了人只有到死,才可以论定他的功罪是非。

诗词溯源:

“倘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出自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难点注解:

1.钻龟、祝蓍(shi):古人占卜的两种方法,用尖锐物钻龟壳后看其裂纹或取蓍草之根茎以卜凶吉。2.试玉:作者自注:“真玉烧三日不热。”参阅《淮南子·俶真》:“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

3.辨材:作者自注::“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参阅《史记·司马相如传》:“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客分别。”

4.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成王之叔。武王崩,成王年幼,周公代为摄政。当时心怀叵测之人便造谣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成王随即疏远了他。周公不惧流言,仍全心全意辅助周王室,留下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美誉,历史最终证实了他的清白。

5.王莽:字巨君,汉元帝皇后之侄。汉末,篡位自立,改汉为“新”。王莽篡位前假装谦恭下士,迷惑了不少人。《汉书·王莽传》称其“爵位愈尊,节操愈谦”,但后来的历史证明他谦恭是假,自立为帝才是其最终目的。

6.向使:假如,假使。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唐著名诗人。先祖为山西太原人,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圭(今陕西渭南县)。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一生诗作颇丰,题材广泛,或感慨时世,或讽喻朝政,或怜悯百姓,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其诗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唐宪宗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五年后,白居易也因同样的缘由被贬为江州司马。元稹得知此事后,写了充满挚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慰藉好友。白居易深为感动,遂作《放言五首》以奉和。《放言五首》(其三)是一篇充满哲学理趣的好诗,白居易以通俗而不失文采、平白而不乏体味的语言揭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想得到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时间长久的考验,否则,很容易把周公当作篡政者,把王莽当成恭谦的君子。诗人同友人一起自勉:尽管现在我们都遭受诬陷,但只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待到“试玉”、“辨材”之日满,真伪、忠奸自会明了。

摘用赏析:

“七七事变”后,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许多爱国青年历经千辛万苦,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抗战事业。毛泽东、陈云、刘伯承等领导同志非常重视这批有知识、有思想、有朝气的新鲜血液,提倡开办各类学校,把他们培养成抗战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同时,毛泽东等领导人还亲自给这批年轻人讲课、做报告,对他们寄予了殷切的希望。然而,这些刚刚到达革命根据地的知识青年中,也有一部分人因为有知识、有技术而瞧不起劳苦大众,工作中拈轻怕重、讲待遇求荣誉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所以,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是毛泽东等领导人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开展劳动技能比赛、评选先进青年模范等都是当时改良部分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方式。

1939年5月30日,延安召开模范青年庆祝大会。这批模范青年,是在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时候选举出来的。一贯重视青年工作的毛泽东在百忙之中参加了大会,并做了一场他精心准备的题为《永久奋斗》的报告。

在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一些青年同志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在反对卖国政府、在五四运动斗争中的英勇表现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只有部分青年在后来的斗争中坚持下来并逐渐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很多同志都成了逃跑队中的“骨干”。比如,张国焘,这位中共“一大”代表,曾担任过中国工农红军主要领导职务的北大才子,最终却走向了一条叛党的道路;康白情,青年时即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和邓中夏一起发起平民教育讲演团的留美高才生,却最终成为军阀的参军,干起了压迫人民的勾当;罗家伦,新文化和五四运动的积极践行者,转而沦为蒋介石镇压共产党的帮凶。有鉴于此,毛泽东提出,模范青年的标准除了要具备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群育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这里,他摘用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中的“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倘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四句话,向青年模范们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永久地为抗战事业奋斗、为解放全中国劳苦大众奋斗才能真正称之为模范青年。那种一时优秀,不能长期坚持奋斗,经不住时间考验的青年不会得到历史公允的评价。

毛泽东常说:“我是读古书的人。”其实,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并不仅仅局限于读,更难得之处是他能在日常的著作、讲话中适时摘用其中的名言警句,很多时候还赋予新意,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出来。他在这篇题为《永久奋斗》的讲话中摘用用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就是绝妙的例证。三十年前的汪精卫,二十年前的康白情、罗家伦、张国焘,他们都很英勇,但是都有一个缺点,就是奋斗比较差,没有“永久奋斗”的精神。如不以“永久奋斗”的标准来分析这些人,很容易被他们早期的假相所迷惑。所以,毛泽东以这几句充满哲理的诗句再次向模范青年说明了坚持永久奋斗的重要性。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我们中国人民,是处在历史上灾难最深重的时候,最需要人们援助最迫切的时候。《诗经》上说的:“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我们正是处在这种时候。

诗词溯源: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出自《诗经·小雅·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糇以愆。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难点注解:

1.丁丁(zheng):砍伐树木的声音。2.嘤嘤(ying):鸟鸣声。3.迁:升。4.乔木:高大的树木。5.求其友声:呼求朋友的声音。6.相:看。

7.矧(shen):何况。8.伊、生:助词,无实意。9.神(shen):谨慎。

10.听:听从;遵循。11.许许(hu):锯木的声音,一说为削木皮声。

12.酾(shi):用竹器滤酒去掉酒糟。13.有(xu):形容酒味甘美。

14.羜(zhu):五个月大的小羊,泛指羔羊。15.速:邀请。16.诸父:对宗族中长辈的尊称。17.宁:宁使。18.适:凑巧。19.微:不是。

同类推荐
  • 玄奘瓜州历险之谜

    玄奘瓜州历险之谜

    瓜州是玄奘西行路上唯一独身孤征的地方,是玄奘险被弟子刺杀的地方,是玄奘偷渡取水时被捕的地方,是玄奘得到一批豪情侠胆之士鼎力相助的地方,是玄奘四天五夜滴水未进,是玄奘跋涉八百里莫贺延碛,最能体现坚强意志的地方。
  • 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

    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

    作者是伟人毛泽东故乡——湖南湘潭一位较有影响的实力派作家。他的散文气势雄奇,语言精炼,笔力遒劲,条理明畅,颇具特色。收入这部《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的55篇散文,总计近14万字,反映了作家厚积薄发的创作状态。这是他直面现实又特别深刻的力作,证明他始终恪守着关注现实的文学主张……
  •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本书包括缤纷的花墙,泥土的芬芳,真情流露,温馨家园,感悟真情,读懂父亲的真诚,真情如歌,父爱如山,活着就是幸福等。
  • 人之初

    人之初

    本书选收作者报告文学12篇,作品讴歌世间真、善、美,赞美改革大潮中涌现的新生事物。
  • 陌生的中国人

    陌生的中国人

    本书是一本人文纪实作品,记录了不同人群的乡愁。有异乡求学的学生,外出打工的青年,出门在外的生意人,漂泊在他乡的艺人。他们对梦想的执着,对故乡的怀念,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生活的态度,都让我们对生活和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是一本让我们读懂乡愁,热爱生活的作品。
热门推荐
  • 地球唯一修真者

    地球唯一修真者

    千百年来,地球的灵气干枯,天材地宝缺稀,逐渐,修真者开始失去踪迹,直至消亡!从此地球再也没有了修真者,仅仅剩下那些次时代产生的次品,也就是所谓的武者和异能战士。千年后的今天,苏毅成为了地球上唯一一个,也是最后的一个修真者!----------------------------------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收藏~~求推荐票!!会经常爆发的哟~~
  • 去远方流浪的人

    去远方流浪的人

    时间把我们都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我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总会有别离,留不住的人儿,终是变成了过客。我知道,无论悲与喜,人生还得要继续。前进的时间不会因为谁的眷恋而停留片刻。只是我有太多的不舍,不舍那个曾经陪我一起笑过、哭过的你,不舍这个如今让我爱过、伤过的你。
  • 今世为妃

    今世为妃

    她带着某种目的从远方的国家来到金国,阴差阳错进入王府从此被这个霸道的男人各种虐。她的双手沾染了无数人的血,却唯独对他下不去手。当她得知自己前后深爱的男人同时还爱着另外一个女人,而这个情敌最终成为她纵横后宫最大的阻碍时,她该何去何从?是就此认命还是浴血重生?
  • 浮云流水间:欧洲庄园

    浮云流水间:欧洲庄园

    本书是一本旅游类图书,它以欧洲庄园为主题。共介绍包括La Papessa乡村别墅、干邑区的Chanteloup庄园、丹麦Dronninggaard城堡在内的九个庄园。这些庄园一般坐落在远离闹市的地方,而且大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在岁月的变迁中,它们不断地变更着自己的主人,也不断地见证许多有趣的故事。探询这些古老庄园浓缩的历史故事,以及随着庄园一起被传承的生活文化就成为本书的主旨所在。作者流畅、细腻的文笔时时让人游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
  • 身边的哲学(下)

    身边的哲学(下)

    一本值得放在枕边细细品读的心灵之书。人生哲学随处可见,只是我们太过于熟悉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就能从中提炼出生活的真谛。给予我们激励的也许并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人或事,毕竟生活中的大事件与伟人并不多见,在平凡中获得激励,学会用灵魂去思想,我们就能惊奇地发现,给我们勇气与智慧的往往是那些日常生活里的小事。
  • 一吻成瘾,霸少快走开!

    一吻成瘾,霸少快走开!

    【正文已完结】【强势推荐完结女强文《妃常可口,王爷么么哒!》最新连载玄幻爽文《神帝夫君,别羞羞!》】她性格内向但又坚强,带着神秘的身世,被自己的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伤透了。却发现自己真正爱的那个他已经消失不见。从此发誓崛起,要把失去的讨回来。五年后,再次相遇,她再也不是那个傻女孩,渣男,你就等着吧,看我这么孽死你!他是个温柔的男孩,一直守护着她,为她做任何事。当冷酷专情的他遇上美丽神秘的她。谁知风云变幻,却卷出了一记惊天大内幕。敬请期待,宠文配专情,神秘配冷酷,美丽配邪魅。
  • 断绮罗:帝王妖娆

    断绮罗:帝王妖娆

    她拿着面具少年留下的一块血红玉佩,寻寻觅觅,最终发现寻找的只是一个飘渺的背影。他留着半块面具的碎片,却不知道十年之前为何会躺在两国边境?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醒来,会否只是梦一场。
  • 融资平台浙江模式创新

    融资平台浙江模式创新

    本书是作者对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模式系列探讨的又一本著作,本书提出的平台模式,则从更广的角度探讨了政府和市场如何合力,资源如何整合,社会如何维护小企业融资权,从而达到各方效用的最大化。 本书较好地体现了作为集市场性和公共性于一体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发挥市场和公共性两种力量的合力,这样才能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案的思想。
  • 一个女记者的访问录

    一个女记者的访问录

    逆天而生,旷世命途,笔录异事,探以真秘!挑战女性心理极限!
  • 邀宠纯情小娇妻

    邀宠纯情小娇妻

    被渣男夺去亲骨肉,只为救渣男心爱的女人!当宝宝因供血不足死于襁褓时,她撕心裂肺,大彻大悟······一场大火,斩断恩爱,遍体鳞伤的女人,却浴火重生!六年后,妖娆女子带着天才宝宝强势归来!死了六年的前妻,彻底扰乱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