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7300000046

第46章 政治·军事(7)

这个思路非常独特,不过还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没过多久,特勒又设计了一种更为复杂、效果更佳的方案:装置外面是一个放有铀238的筒,它能够使初级裂变产生的X射线向塑料层散射,塑料层则将更靠里的铀238反射层紧紧包住,最里面是包围钚棒的聚变材料。

当初级裂变开始后,X射线照射塑料层所导致的极强内爆,透过外层使钚棒受压缩而产生裂变。由此产生的快中子和已经聚变的快中子会进一步导致238层的裂变,这种方式完全可以使聚变进行到底。

1952年11月,在美国埃尼威托克岛,一枚重达65吨的热核装置——“麦克”爆炸了,产生的能量足有1040万吨TNT。但是,它还不能被用于空中运载和投放,因此算不得真正的氢弹。

1954年春天,第一颗大型氢弹在美国试爆,能量是1500万吨TNT。这颗氢弹不含液态氘(重氢)和氚(超重氢),而用固态氘化锂作为代替品,使自身的体积和重量大为减小。

其实,苏联也在进行氢弹的研究。1951年初,苏联就试验了聚变材料的核爆炸。1953年,含有氘化锂的氢弹又在苏联爆炸,重量可能是几十万吨TNT。他们的氢弹只有较少能量的原因,在于他们的氢弹没有加上铀238材料,以利用聚变产生的大量快中子产生裂变。

氢弹的诞生,使核打击的力量大大增强。

054细菌武器的由来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一个理由,就是伊拉克拥有生化武器。细菌武器就是生化武器的一种,它由来已久。

据历史记载:1347年,围攻意大利热那亚要塞的鞑靼人,曾把自己部队中死于鼠疫的人的尸体投入要塞,从而把鼠疫传染给了敌方;1763年,英国进攻加拿大时,曾把带有天花病毒的衣物送给居住在当地的印第安人领袖,结果使天花恶疾在印第安人中广泛流行。这些带有病毒的物体都可以看做是细菌武器的雏形。

20世纪初,真正的细菌武器开始被应用到战场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间谍就用马鼻疽杆菌感染了协约国的4500头骡子。战争即将结束时,德国飞机在罗马尼亚上空投掷染有病菌的食物。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大量制造细菌武器,细菌武器研制者达6000人之多。臭名昭着的731部队就是日本一支研制细菌武器的重要部队。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也使用过细菌武器,对我抗日军民造成了极大伤害。美国侵略朝鲜时,在我国东北使用过细菌武器。

055防毒面具的由来

防毒面具是战争的产物,是专门用来对付化学武器的。在战争史上,人们起初使用的不过是一些冷兵器、普通管形火器而已,后来发展到使用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等新式武器,这些新出现的武器杀伤力极大。

核武器、化学武器、细菌武器的使用,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谴责,可人们行军作战时,又不得不对它们加以防备。

1899年,在海牙国际和平会议上,有人提出,在军事冲突中应禁止使用毒气,应把化学武器列入非法武器之列。可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代表却把这个提议当成小题大做,加以否决。

仅仅过了16年,化学武器就真的在战场上使用了。1915年4月,伊伯尔战役在比利时打响了。德国军队对英法联军发起大规模进攻,首次使用化学武器,施放了18万公斤氯气。结果,协约国1.5万人中毒,5000人死亡,德军大获全胜。

几天后,以英法联军为首的协约国军队回到战场,继续战斗。官兵们为了对付毒气,用经过化学处理的棉布块儿捂住自己的嘴巴和鼻子。这样,最原始的防毒用具就诞生了。

后来,俄国着名的化学家捷林斯基为了寻找反毒气战的办法,亲自上前线调查研究。在战场上,他发现当氯气袭来时,凡是用军大衣蒙住头或把头塞进松软的土里的士兵都幸免于难。经过分析,他发现军大衣的呢毛和土壤颗粒有吸附有毒物质的作用,可以阻止毒气渗入。

根据这个原理,他进一步研究、实验,发现木炭既能吸附有毒物质,还能使空气畅通。于是,捷林斯基研制出防毒效能较高的活性炭。

1916年,第一张适合军队使用的防毒面具诞生了,经战场实地使用,防毒效果很好。仅在“一战”中,防毒面具就使10万俄军幸免于难。从此以后,各国争相仿制,使防毒面具成为士兵的常备用品。

这种防毒面具包括一个将面部牢牢罩住的面罩和一根与吊在胸前的滤毒罐连在一起的大管子。需要使用的时候,用管子的一头将鼻子紧紧夹住。滤毒罐里有很多木炭,毒气通过木炭时就被过滤掉了。

可是这种新式防御武器也有缺点:士兵们由于鼻子上夹着鼻夹,只能用嘴巴进行呼吸,这样一来,就很难匍匐前进。

到了“二战”时期,官兵们使用的防毒面具比以前要轻得多,戴起来也非常方便,戴上面具后的视野也更开阔、更清楚。这些防毒面具没有鼻夹和嘴巴呼吸器,人们不用再在呼吸方面受罪了。滤毒罐的皮带不是吊在脖子上,而是吊在肩上,以便士兵们在身体的一侧携带过滤装置。

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在防毒面具的改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美国陆军、海军和潜艇部队全部装备了M-17型防毒面具。它既无胶皮管,也没有过滤罐,却能阻止毒气、化学烟雾剂、细菌和放射性物质经过口鼻进入人体。有毒的空气通过软性材料做成的垫子时会被过滤掉大半。软垫被封在若干个腔内,腔模则被铸在防毒面具的面罩上。

时至今日,防毒面具已不仅仅在行军作战中被使用。在工业上,特别是矿山和化工厂也用起了防毒面具。消防人员、营救人员以及防暴警察也会用到它。

056头盔的由来

头部是生命的中枢。在作战时,士兵为了保护生命,往往戴上头盔。

其实,早在中国的春秋战国之际,头盔就出现了。伴随着刀枪剑戟等冷兵器的消亡,古代头盔和铠甲也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

现代头盔是在“一战”期间由法国人发明的。

1914年的一天,法国将军亚得里安去医院看望伤员,一位士兵向他讲述了自己负伤的经过:“那天,德国人用炮攻击我们时,我正在厨房值班。当时弹片横飞,我急中生智,抄起铁锅,把它扣在了头上,结果使头部免于受伤,保住了性命,而在场的许多同伴都被炸死了。”

亚得里安将军听了伤兵的陈述,很受启发。他想:如果战场上人人都有一顶铁帽子,不就可以减少伤亡了吗?于是,他立即着手成立了一个小组进行研究。

结果,现代钢盔在当年就被研制成功。当时,第一批现代头盔被命名为“亚得里安钢盔”。这种钢盔被用来装备部队后,伤亡率降低了2%~5%。

在“一战”中,涂有不同颜色的“亚得里安钢盔”分别是比利时、意大利、罗马尼亚、俄国军队的御敌法宝。1915年,英军制造了本国的头盔,样子像个油煎鸡蛋。那时候,还是德军的头盔最为先进,它结合了英法头盔的优点,头盔上还带有特殊的护耳装置,有极强的防护效果。

据美国统计,在“二战”中,由于头盔的运用,美军少损失7万人。

现代军用头盔主要包括步兵头盔、炮兵头盔、飞行员头盔三种类型。此外,有的国家根据特殊人员的不同需要,为他们设计了伞兵盔、坦克乘员盔、摩托兵盔、空袭救护盔等。制作头盔所使用的材料,则从钢铁发展为“开夫拉”纤维。

为了适应现代战争,头盔必须符合综合性的防护要求,不但要起到对弹片、轻武器的防止作用,还必须针对气候环境、化学毒剂、生物战剂、核辐射、燃烧弹、地震等危险因素产生一定的防护能力。有的国家设计的头盔,还能被当做水盆、饭锅、挖掘工具使用。

炮兵头盔除了有防弹功能外,有的还装备有送话和收音装置,使炮兵能在声响巨大的炮火中传话听话。飞行员的头盔不但能防弹,还加装有一些特殊设备,以适应特技飞行的需要。

057雷达的由来

雷达是一种电子系统,专门被用来探测远距离的物体的位置。也就是说,这种系统可以使人看到千里以外的目标,是现实中真正的“千里眼”。它们有很多种外形,有的像几块儿大瓦片,有的像一口大锅,有的像一张蜘蛛网,有的则像一排排鱼骨。

早在20世纪初,欧美的一些科学家就发现无线电波能够对物体产生反射。1934年,有人据此传言说已经发明了一种很厉害的“死光”,可以将飞行中的飞机击落。

R·A·沃森·瓦特爵士是英国的物理学权威,当时担任英国皇家无线电研究所所长。他听到这种流言后立刻断言,关于“死光”的话纯粹是无稽之谈,因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使无线电波具有毁坏飞机的能量是不可能的,但如果用它来探测肉眼看不到的飞机,则是可以的。

1935年1月,沃森·瓦特爵士领导了一个科研小组,专门研发用于军队的无线电定位系统。仅仅过了一个月,他们就收到了从12公里以外的飞机上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信号。

在1939年的英国东海岸,飞机监测系统建立了起来,并被称为“无线电定向搜寻系统”。事实证明,这个系统的作用非常大。所以,它很快就覆盖了整个东海岸,为英国赢得“二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无线电定向搜寻系统传到美国,美国科学家又对它加以改进,还给了它一个新名字——雷达。

其实,早在瓦特发明雷达以前,法国物理学家H·兹、意大利工程师G·可尼、美国科学家C·布赖特和M·图夫等,都从不同角度对这项技术的产生作出过贡献。

雷达系统的结构一般包括三部分:发射机、接收机和显示器。

发射机的作用与人的声带相似,它通过天线将无线电波发向空中;接收机的作用与人的耳朵相似,它通过天线,将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予以接收;显示器则将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和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使监测者能够读取数据,获得信息。显示器的功能好比大脑中专管听觉的大脑皮层,把声波转变为人类能够理解的信息。

20世纪50~80年代,出现了许多新产品,如单脉冲跟踪雷达、远警雷达、电子相控阵雷达、数字技术雷达、遥感技术雷达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雷达的信号处理能力也大大提高。

雷达本来仅仅用于军事,是一种厉害的武器。可是在今天,这种武器在空中交通指挥、飞机导航、遥感遥测、船只导航、太空探测、天气预报等很多方面都大显身手。

058沙盘的由来

沙盘,是在军事上为了研究地形、敌情、作战方案,组织协同作战或展开训练,根据地形图或实地地形,按一定的比例,用泥沙、兵棋等堆制成的模型。它在军事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后汉书·马援列传》记载,公元32年,占据陇西的隗嚣,联合割据四川的公孙述兴兵造反。汉光武帝刘秀欲出兵征讨,急召部将马援商讨进兵方略。

马援在投奔刘秀之前曾依附隗嚣,对陇西一带的地理环境较为熟悉。在商讨战略时,他用米堆成一个与陇西一带实地地形相似的模型。马援手指模型,从战术上作了详细的分析,为光武帝制订作战方案提供了依据。这就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沙盘。

059手榴弹的由来

手榴弹是用来投掷的小型炸弹,是现代战争中在迫近白刃格斗前使用的有力武器。因为在17~18世纪,欧洲的手榴弹的外形和碎片与石榴和石榴子颇为相似,所以得了这么一个名称。尽管现代手榴弹的外形大多已变为柱形,有的还配有手柄,内部装有石榴子样弹丸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但由于人们习惯了这个名称,仍照叫不误。

手榴弹起源于中国。在北宋时期,一种新式武器“火球”(又称“火炮”)出现了。这种武器以火药作为球心,外壳则用多层纸和布裱糊而成,壳外涂敷沥青、松脂、黄蜡之类可燃性防潮剂,点燃后向敌方抛去,球体爆炸后会着起火来。有的火球还通过改变药物配合,掺杂铁蒺藜、小纸炮,从而具备施毒、布障、发烟、鸣响的功能,不仅能杀伤敌军,还能破坏对方的武器。

在1044年刊印的兵书《武经总要》中,已经记载了霹雳火球、蔟藜火球、毒药火球、烟球、引火球等可用手投掷的武器。这些火球都可看做是最早的手榴弹雏形。

我国云南哀牢山的彝族人民创造出极独特的葫芦飞雷(亦称火药葫芦),与手榴弹也颇有相近之处。它是在掏尽籽实的干葫芦里放入火药和铅块、铁矿石碴或铁锅碎片等物,并在葫芦颈部塞入火草作为引火物。

使用葫芦飞雷时,先把葫芦放在网兜中,点燃火草后马上抛掷出去。等葫芦抛达目标,正好火草燃及火药,从而发生爆炸,使铅块、铁矿石碴、铁锅碎片等四处飞溅。葫芦飞雷杀伤力很大,在战斗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葫芦飞雷分兜抛短颈葫芦飞雷和手投长颈葫芦飞雷,后者即手榴弹的前身。

13世纪初,中国军队又创造了一种铁壳的爆炸性火器——掏火炮(又名“震天雷”)。它用生铁铸成外壳,形状有罐子、合碗等不同样式,里面装满火药,留有小孔,作为安装引线之用。点燃后,火药就会在密闭的铁壳内燃烧,导致高压气体产生,使铁壳爆碎,造成致命的伤亡。在当时,这种火器威力极大,使用时既可采取手抛方式,也可用炮掷。这种兵器在铁壳手抛弹药中是最早出现的,已与现代手榴弹颇为相似。

而欧洲直到1405年,在意大利的一份手抄本上才出现了手抛弹药的图样,证明此类武器已经被制造出来。17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种铁壳手抛弹药,内装火药和铅弹丸、金属碎片等。到了17~18世纪,手榴弹已经成为欧洲军队普遍使用的利器,专门的“榴弹兵”部队已经诞生。

19世纪,由于枪炮得到较大发展,以及城堡攻防战的逐步减少,手榴弹曾经屡遭冷遇。进入20世纪以后,在日俄战争、在“一战”中,出现了不少堑壕战,手榴弹又成为各国军队喜爱的宝物。手榴弹在中国八路军作战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曾成为中国军队的一种重要装备。时至今日,在现代化步兵中,手榴弹仍被看成是重要的武器装备,受到官兵的重视。

060火药的由来

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就有威力巨大的火药。早在公元10世纪它就被中国人发明出来了。

商周之际,中国人已经普遍地使用木炭。人们认识到,木炭与木柴比起来更容易燃烧。对这一特性的认识,是踏上制造火药的第一步阶梯。

后来,出现了一群炼丹家,想通过对水银等物质的混合,造出使人长生不死的丹药。在《周易参同契》这部典籍里,记录了硫黄和水银化合生成红色硫化汞的奇异现象。这使炼丹家们对硫黄高度重视。他们通过研究,发现硫不但能与金银铜铁这些金属化合,还能够制服“神奇”的宝物——水银。在他们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构想——用硫和水银混合,炼制出神奇的“金液”、“还丹”,服用后就可以远离死亡了。

在这世界上,还有一种物质叫硝,它与与硫相比化学性质还要活跃得多。人们只要在火炭上撒一点硝,硝就会立刻燃起火焰。

同类推荐
  • 趣味生活小史

    趣味生活小史

    栗月静创作的《趣味生活小史》分衣食住行四类,选取有代表性的角度,做了有趣的博物考察和普及介绍,《趣味生活小史》主题如粉色服装、波尔卡圆点、婚纱、厨房、赏花、观云等生动有趣,知识性强,篇幅精悍,信息充分,配有相关的精美图片,展现了极具趣味的生活史,对有志于探究生活趣味的读者有相当的助益。
  • 化学知识

    化学知识

    自然界划分为4个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生物圈中的植物、动物和人类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的环境中生存发展,与各圈层之间存在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可以分为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两大类。
  • 地理谜团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地理谜团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蓝色国土:向960万说不

    蓝色国土:向960万说不

    中国的国土面积,除了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有享有完全主权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新世纪的中国人,必须更新国土概念,走出黄土地,驶向蓝海洋!
  • 神奇的宇宙空间探测器(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

    神奇的宇宙空间探测器(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

    星河灿烂,深空路遥。当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地球轨道飞行之后不久,人类向地外星球进军就提上了日程。现在,人类制造的宇宙探测器不仅为人类登上月球开辟了道路,而且已经遍访了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同时正在向太阳系外更遥远的星球跋涉。
热门推荐
  • 贵族学校七少与公主

    贵族学校七少与公主

    喜欢一女多男的亲们~~大福利呦~~这本书正好是这个类型的。女主呢和我编过的一本书一样,男主也差不多,那本书只不过出现了插曲。所以不编了。改为这个哦~亲们不要介意~~墨歆,魅力时尚与学霸的女强人。属于全能女神。她有帮派,帮派里面有三个帅哥一个美女这些只是她的朋友,在贵族学校里有七位校草也是全球前七大家族的少爷们。
  • 隋唐奇英传

    隋唐奇英传

    隋末唐初,天下大乱,英雄豪杰层出不穷。九州风云,四海震荡,试问天下谁主沉浮?
  • 走不出的数字迷宫(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走不出的数字迷宫(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走不出的数字迷宫》编排体例合理,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可以满足青少年读者的求知欲,激发其探索“谜底”的兴趣。同时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科普教育的参考书,配合学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提高青少年素质与思想素质。
  • 食咒

    食咒

    【本系列新书《九品匠师》以上线!谢谢大家支持!】本文将带你进入厨子的黑暗世界。我叫田不二,是一个厨子。在我当厨子的第一天,我的师父就告诉了我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不能乱吃的,特别是饭店里的野味,更是不要轻易碰触。我的一个对头也告诫过我,这个世界上,有两处地方最接近于地狱。一个,是战场,另一个就是厨房。因为战场能看见人的各种死法,而厨房,则能看见各种生物的各种死法。书友群号:531277924
  • 傲世逆天传

    傲世逆天传

    一个立志追求武道极境的少年,从没想过要参加到朝中那些争权夺利中去。可是,他却是被逼无奈的加入到了其中去,后来他更是得知,他居然应该是当朝的皇帝!且看他如何以血和汗浇灌人生,铸造那属于他的神话!且看他如何以血和汗浇灌人生,铸造那属于他的神话。
  • 如果有天穿上婚纱

    如果有天穿上婚纱

    老人们常说一步错步步错,不晓得陈敏敏她走的每一步最终结果是对的还是错的。如果说在她五岁时父母的离异对她来说算是个打击,那么这也不过是一种小的打击。因为亲身父亲能逼着她放弃学业而去做一些劳力活这些都能接受的她,那些伤痛真的没什么稀奇的。这不过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情甚至于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戏码。(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回归地球的悠闲生活》

    《回归地球的悠闲生活》

    柳白,一次意外穿越仙界,在仙界修炼了几千年之后。有能力打开时光之门,然而他带着仙界美女回归到了,地球。
  • 爱你却在隔岸观火

    爱你却在隔岸观火

    闺蜜和丈夫无耻勾结,设定圈套诬陷她出轨大伯。她成为豪门弃妇,不贞成为了标签!意外有孕,孩子竟然不是自己丈夫的孩子,而是来自那天的产物……手术台上,宁驰轩霸气拽她入怀:“我的继承人,你也敢动?”“那是我的孩子!”“没有我的播种和耕耘,你能发芽?”江媛否认,男人邪魅一笑:“那好,十月之后,看孩子像谁!”她被他拿捏得死死的,挺着大肚,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谁挡路,一脚踹开。“谁毁你现在,我定将废他未来!”渣男给她一纸休书,宁驰轩就给她豪门盛婚,看谁笑到最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吀靥传

    吀靥传

    作为南滇城的嫡女姬吀靥与妹妹姬萱谖一同嫁给了凤凰城少年城主凌霄。然而九州中这最为浩大的一张婚礼却在各州之间的尔虞我诈中让姬吀靥新婚之夜的婚房中被大火湮没沦为焦骨,从此只有三魂而无魄。只有三魂的一个游魂,八荒之外,飞雪漫天。凛凛冰山飞白雪,它温柔的包裹着万物,让它们安详的在自己的怀里熟睡着;又狠毒的扼杀着所有的弱小生灵,让它们消失的了无踪迹。让人迷惑了吗?迷惑了,不知所向!......九州八荒天下由竹江城、九幽城、白溪城、南滇城、凤凰城五城坐拥,来自九幽的鬼罂;竹江的蜀葵、南芫、半夏、风铃;白溪的白及、白芍、老城主、白头翁;南滇的吀靥、谖萱、翟竹;凤凰的凌霄。
  • 仙魔变

    仙魔变

    六十年前,一个中年大叔带着一条长得像癞皮狗一样的麒麟和一头长得像鸭子一样的鸳鸯第一次走入了中州皇城。那一年,这个中年大叔穿过了山海主脉,穿过了四季平原,走进了青鸾学院。六十年后,林夕坐着一辆破旧的马车,从鹿林镇穿过半个云秦帝国,一路向北,行向青鸾学院…这是一个有关帝国和荣耀,有关忠贞和背叛,有关青春和热血,有关一个怀着与众不同目光的少年,有关一个强大的修行学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