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4300000011

第11章 周恩来飞赴莫斯科。面对中国同志的义举,斯大林感动得掉了泪(1)

已是深夜时分了,在黑海海滨的克里米亚休养地,一座小楼的二层楼的一个房间还亮着灯光,那是苏共中央总书记约·维·斯大林的办公室。

此刻,在宽敞而明亮的办公室里,气温适度,斯大林和外交部长维辛斯基正在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

“这么说,周恩来这次来克里米亚,是要和我们谈空军支援的问题?那么在中国志愿军入朝的问题上不会有什么变化吗,维辛斯基同志?”

“我想不会的,斯大林同志……”维辛斯基坐在一张长桌边的椅子上,思虑地说,“毛泽东已下决心参战,在他下这个决心的时候,并没有一定要我们出动空军支援作为先决条件,所以……”

“是这样,维辛斯基同志——”斯大林在办公室的地毯上踱着步,“我们可不可以假设,在中国领导层内部,对出兵援朝的问题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比如说——周恩来?”

“我想这种可能是会存在的,但是,”维辛斯基在椅子上扭动着身子,换了一种更舒服的姿势,“但是从以前我们和毛泽东的接触看,他是个很有决断力的领导人,不易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而且,由于他亲自指挥的对蒋介石军队的解放战争取得了迅速而巨大的胜利,使他的威信在中国共产党内部达到无人可比肩的程度……周恩来此次到莫斯科,肯定是毛泽东派他来寻求我们的实际支援……”

斯大林从办公桌上拿起他的烟斗,慢慢地装着烟丝,点着烟斗后,他又开始在地上来回踱着步,旁若无人。

斯大林——这位曾经亲自指挥苏联人民及其军队粉碎了德国法西斯对苏联领土的野蛮武装入侵,胜利地保卫了祖国的领土,保卫了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的伟大人物,如今已显出衰老,他的向后梳的头发已变得灰白,而且稀疏,前额与头顶相连的部分已经秃谢,并且他的脸色似乎也因嗜酒的缘故而透出一种铅灰色。只是他那一双永远沉思与洞察的眼睛,依然炯炯有神,显出犀利与智慧的锋芒。

斯大林踱到墙角一只小桌旁,将桌上的一只大地球仪用手轻轻拨动了一下,地球仪缓缓地旋转着,斯大林嘴里喷出的烟雾悄悄地弥漫在地球仪周围的空间……当地球仪不再转动的时候,斯大林的目光停在东亚地区的朝鲜半岛上。

怎么回事呢?斯大林沉思道:是斯大林同志自己搞错了呢,还是杜鲁门的神经过于脆弱?谁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的时候,在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地区,就面临着从德、意、日法西斯的魔爪中解放了的国家恢复什么样的政权的问题,这也就是在雅尔塔、波茨坦三国首脑会议上要解决的问题,诸如波兰、意大利和东欧诸国;在亚洲,则有越南、朝鲜等国。无论在美、英、苏三国首脑的谈判桌上怎么明争暗斗,最后的结局还是一个,那就是到底是苏联还是美国控制着那个刚刚解放的国家,在苏联军队解放的土地上,毫无疑问,坚信共产主义的斯大林当然要扶持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进步运动,摆脱新老殖民主义的统治,建立人民的政权;否则就相反。比如,美军单独占领日本,则导致了日本的美军基地化。而朝鲜呢?斯大林看着那条将朝鲜半岛一分为二的纬度线,觉得这根细细的而又清晰的线紧紧地牵着他的神经。不错,在北朝鲜的后方,那片广阔的中国领土上,已经建立起共产党的政权,这是让人感到意外的,以前斯大林曾经以为美国会干涉中国的解放战争,派军队与中国共产党作战,但是那种事情没有发生。可是朝鲜的事情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斯大林当然不会轻易地相信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十个月前讲过的话,这位国务卿把美国的战略防线从阿留申群岛划到日本,之后延伸到琉球群岛,一直划到菲律宾……照艾奇逊的说法,美国的防线已把朝鲜半岛和台湾排除在外。这当然是不可信的。实际上,美国一直在加强南朝鲜李承晚政府的武装力量,问题是,采取间接的方式援助和直接派兵参战显然不同。难道是杜鲁门发疯了吗?公然入侵一个主权国家,干涉该国内战,不惜冒打一场世界大战的风险吗?是杜鲁门估计苏联不敢那么做还是他决心与苏联见个高低?

雅尔塔会议期间,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非正式地与斯大林谈过战后的朝鲜问题。从历史上看,朝鲜是个曾经一度依附于中国的王国,而在十九世纪末的中日战争后,朝鲜便受到了日本的统治,继而到二十世纪初,日本吞并了朝鲜,把它当成日本的一个省份。斯大林对罗斯福提到了一九四三年十一月的开罗会议,那个会议发表的宣言中,罗斯福、蒋介石和丘吉尔都同意在适当的时候,使朝鲜独立。斯大林说,开罗宣言中提到朝鲜应当获得独立,那是正确的;当然,在朝鲜能获得完全独立以前,应该有一段准备时间。那个时候,罗斯福对斯大林谈到战后朝鲜的托管问题,建议由苏联、中国、美国来负责对朝鲜的托管。斯大林认为应当请英国一同来参与托管事宜,并说托管的时间愈短愈好。于是就形成后来的四国托管朝鲜的政策。

问题是,托管之后朝鲜向何处去?事实上,从一开始就意味着在这个问题上将无法达成一致。而美、苏在以三八线为界实施对朝鲜的军事占领后,这个问题变得更复杂。在三八线以南,美国继续利用日本遗留下来的政府机构进行统治,扶植起李承晚,一手操纵成立起大韩民国,这必将导致朝鲜的长期分裂局面。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劳动党曾经为解放自己的祖国进行了长期的浴血奋战,而当胜利之际,美国却将一个大韩民国强加给朝鲜,企图以大韩民国的政权来统一朝鲜,这当然不是金日成也不是斯大林所能接受的。毫无疑问,斯大林支持金日成领导的祖国解放战争。但是,朝鲜的事应由朝鲜人自己解决,决不能给好战分子以苏联背后支持的借口而挑起对苏的全面战争,从而引起一场世界大战,因此,朝鲜内战爆发时,斯大林下令从朝鲜人民军中撤回了苏联方面的军事顾问。然而,美国却赤膊上阵了,悍然出动陆海空军介入朝鲜内战,却以联合国的名义谴责金日成侵略大韩民国……真是滑稽,难道还有一个国家自己侵略自己的说法吗?斯大林非常清醒,在对德、日法西斯的战争中,美、英和苏联暂时携手合作了,但那是暂时的联盟,斯大林非常清楚美、英资产阶级对苏联共产主义政权的仇视,一旦消灭了德、意、日法西斯,世界上便会形成美、苏对抗的格局,于是战后他刻不容缓地恢复发展苏联的经济和国防建设,并且成功地爆炸了自己的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现在,美国已经从朝鲜半岛发动了对共产主义阵营的进攻,而且,仁川登陆后,更是凶焰万丈……怎么办呢?需要制止侵略,维护和平,可是,苏联军队如果一出动,恐怕将导致世界大战,特别是,美苏双方都掌握着核武器,所幸的是,毛泽东给他解决了这个难题,中国决定派志愿军参战,这就将扼制侵略军的嚣张气焰,同时又给避免美苏直接对抗增加了可能性。

斯大林踱到房间的尽头,又缓缓转过身来,把衔在嘴上的烟斗取下握在手中,两眼望着天花板,对维辛斯基说:“中国人出兵,虽然用的是志愿军名义,但一打起来,就要准备美国宣布和中国进入战争状态……到时,如果美国的空军轰炸中国的大城市,海军攻击中国的漫长海岸线,苏联怎么办?中苏签有友好互助条约,条约中明确规定:一方遇到别国侵略,另一方应尽其可能给予援助……所以说,我们应当力争把冲突限制在朝鲜境内,也就是中国同志说的,使朝鲜问题地方化,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美国轰炸中国大陆,苏联空军为了援助中国而出动,去轰炸日本的美军基地……那么战争就没有边缘了,完全可能扩及到欧洲和世界各地,所以说,对于空军问题,要慎重……”

“但是没有相应的空军,中国军队和美军作战,结果恐怕很难说……”维辛斯基担心道,“如果中国军队顶不住,被美军打进东北……”

“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不过,维辛斯基同志,我们也不要过高估计美军的实力,他虽然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但是兵力有限,要知道,战争中最后解决问题的,还是要靠陆军,美国哪有那么大的胃口,敢去吞中国?他消化不了,而且还要被撑破肚子的!当然,你的担心有道理,美国作战能力较强,这一点,从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可以看出来,不过那是反法西斯侵略战争。而打朝鲜是为的什么?美国士兵会这么想:我迢迢万里离乡背井,来为你李承晚卖命?况且,中国的陆军实力究竟如何,对我们来说还是个未知数,而他们和美国军队一交手,双方的情况就可以看个明白,即便最后我们迫不得已参战,那也是心中有数了……”

“斯大林同志您考虑得真周到。”维辛斯基说。

“不要说这个。”斯大林打断了维辛斯基的恭维——斯大林就是这样,对于公开场合的任何颂扬赞美他的言辞,什么“慈父般的领袖”、“英明的导师”等等,他可以十分坦然地接受,然而对于当面的奉承,他却会突然觉得不合胃口,甚至讨厌。

“恐怕周恩来就要到了,维辛斯基同志。”斯大林晃动了一下握着烟斗的手。

维辛斯基看了看手表,从长桌边的椅子上站起,稍微整了一下衣服的下摆:“是的,斯大林同志,时间到了,我想他们已经在走廊里了……”

此刻,在黑海海滨的克里米亚休养地,装饰壁灯把长廊映得金碧辉煌,猩红色的地毯上,正行走着几个中国来访者,他们是周恩来、林彪以及翻译人员。

周恩来走在最前面,他身穿一身灰色毛料中山装,脚着一双苏制棕色皮鞋,步履轻捷,不过他的心情却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有些紧张。虽然他不是第一次来莫斯科见斯大林,不过上一次是七八个月前,他是为谈判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条约而来的,而且那一次,毛泽东先他而到苏联,大的问题毛泽东都已和斯大林谈过了,他是作为外交部长来与苏方协商具体条款细则的,况且毛泽东也在莫斯科,许多问题可以当时商量,迅速决定。这一次他匆匆飞到莫斯科来,是办一件棘手的事情,怎么把这件事处理好,而又不影响中苏之间的友好关系,这是他一直在紧张考虑的事。

十月八日中央任命彭德怀同志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命令志愿军向朝鲜境内迅即出动,同时通过驻朝使馆,通知了金日成,请朝鲜方面派专人去沈阳与彭德怀同志商谈志愿军入朝的具体事宜,而且将这些情况都向莫斯科做了通报。但是不到两天,苏联方面就通过驻中国大使馆的渠道告知周恩来:原商定的苏联方面出动空军部队配合中国军队入朝作战之事,由于苏联方面没有做好准备,所以空军暂不能出动。

周恩来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感到很震惊:一切不是商定了吗?怎么在中国军队已下令出动的情况下,苏联却单方面决定改变主意?也许是时间太仓促,苏联空军确实没准备好,暂缓出动?还是……

周恩来立即赶到丰泽园,将这一情况告知毛泽东,毛泽东当时脸色就变了,抽着烟在室里来回走动,考虑了足有十多分钟。

“恩来,你看这一来真让我们为难,”毛泽东摇头道,“苏联不出空军,这样我们丧失了制空权,敌机狂轰滥炸,大部队白日无法作战……困难太大了……”

“是不是他们没准备好,暂缓出动?”周恩来问。

“我看不像。没准备好?那我们也没准备好,许多部队连冬装都没发下去,武器装备也有待更换……暂缓出动不过是个托词,看起来斯大林是想让我们单独对美军作战,以避风险。”

“那我们可要慎重哟……”

“你看苏联方面迟不说、早不说,单等我们将令一下,他才说,让我们话说出去了,无法收回……”

“苏联是想让我们打,他们不想出头,可是如果没有空军,我们是不是有把握……”

“恩来,我看这件事要重新考虑……”毛泽东狠狠吸了一大口烟,“恐怕要劳驾你去苏联一趟了……”

两天后,毛泽东经过与政治局诸同志研究,决定暂缓出兵,并派周恩来飞往苏联,向斯大林当面阐述中国方面的困难。

周恩来乘坐的专机在莫斯科机场降落后,便前往苏联高加索黑海边的克里米亚,苏联外交部长维辛斯基前来迎接,并将周恩来一行送至大旅馆下榻。周恩来请维辛斯基转告斯大林同志,说他想尽快见到斯大林同志,有重要事情告诉他。维辛斯基答应尽快安排这件事。果然,第二天夜里,维辛斯基通知周恩来,斯大林要立刻见他。而在这天白天,周恩来已让驻苏大使王稼祥通知正在南俄疗养的林彪立刻飞赴莫斯科。到底是因为林彪抗日战争期间曾在苏联养病,病好后在苏军总参谋部工作过一段时间,与斯大林比较熟悉呢,还是因为林彪对军事方面比较内行,所以要他来一起去见斯大林呢?总而言之,当习惯于在深夜接见客人的斯大林约他去的时候,周恩来便和林彪一起上了轿车。

现在,周恩来一边走,脑子里还在画着问号:斯大林一听说中国要暂缓出兵,会说什么呢?他会发脾气吗?

由于苏联空军暂缓出动,而中国志愿军也暂缓出动——斯大林将会怎样解释?

而结局究竟会怎样?斯大林会改变主意吗?会立即派空军出动吗?哪怕只派一两个空军师也行啊……

无论如何,周恩来凭自己以前对斯大林的接触确信,这位曾在雅尔塔和波茨坦三国首脑会谈中,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机智与灵活向西方首脑实施了高超外交手段的伟大人物,是不会在同兄弟党的相处中搞得很僵的。周恩来觉得,斯大林虽然在党内搞过大清洗,从而在内部和外界落下一个独裁、残酷、冷漠无情的暴君印象,但那更多的是敌人的一种夸大宣传。事实上,斯大林在和兄弟党的接触中,还是极有分寸的,注意礼貌待人,并非是一种专横的样子。记得毛泽东说,斯大林虽然过去给中国革命出过不正确的意见,但当中国革命胜利后,毛泽东到莫斯科,斯大林很快就去毛泽东下榻处看望,而且是率领苏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一同来的。斯大林一见毛泽东,不等别人介绍,就上前握住毛泽东的手说:“想不到你这么年轻、健壮!”还笑着说,“你们已经取得了伟大胜利,而胜利者是不受责备的……”毛泽东后来对周恩来说,斯大林这样讲实际上等于承认了他的错误,这对于斯大林这个国际共运的领袖人物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同类推荐
  • 我叫坚强

    我叫坚强

    在生死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在生活中,事业与感情的抉择。我叫杨坚强,国家的需要,爱人与亲人的不舍,兄弟的背叛,我,又该如何选择。开启一段铁血军旅生涯。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抗日之红色警戒3

    抗日之红色警戒3

    玩着游戏的林牧意外的穿越到了抗日年代,除了他穿越了外还带着游戏里的装备等等一起穿越了,这是发生在一个战争纷纷的年代林牧勇猛杀鬼子的故事,且看林牧如何在这乱世中谱写属于自己的英雄战歌,本书跟历史有所不同,看书高兴就好,认真你就输了
  • 水浒歪传

    水浒歪传

    宋仁宗皇帝居然遇上了非典;洪太尉放跑了DNA;高俅曾经踢过中超,卖过盗版碟,还率中国足球队捧得了世界杯;史进当上了史家庄的治安主任;强盗用上了AK-47……
  • 沦陷之城

    沦陷之城

    “你是否想过,有一天这个世界终将沦陷?”“我不信!”“那咱们走着瞧。”“那你先走好!”嘭......
热门推荐
  • 爱妃,有礼了

    爱妃,有礼了

    初次见面,便上演浴池十八禁,她投怀送抱,献上火辣热吻,他欲拒还迎。被人算计,她从他的嫂子,变成了他的妻子。传说这个太子懦弱无能,一身是病,还是个克妻命,已经克死了三任太子妃。他懦弱?没关系,她强悍!他无能?没关系,她高能!他有病?没关系,她有药!他克妻?没关系,她命硬!等等…东宫佳丽几十人,为何都是完璧身?难不成这个太子殿下是个“太监殿下”?“爱妃,你说谁是太监殿下?”某太子不服,欲将乱传谣言者就地“正法”。“我没说过,殿下饶命!”某女赶紧讨饶。“晚了,本太子要证明自己的清白,让你看看,到底我是不是太监殿下”太子翻身将某女压倒,开始上下其手。某女终于明白,什么太监殿下,分明是个“流氓殿下”。
  • 蜻蜓日记

    蜻蜓日记

    我是一只草织蜻蜓,我叫蜻蜓,我关注着我的主人,记录她的一切……
  •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不是生产力进步的论证,也不是对皇权专制的批评,历史研究是否还有一条其他的途径可走,廖峰编著的《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通过对顾鼎臣这个被现代视野遗忘的人物的研究,来说明,古典政治并非属于封建残余或迂腐文化,其重要作用或许已经超出了想象。本书的目的是以人物揭示历史变迁,涉及内容包括制度史、思想史、经济史、城防等各部分内容,因此,以顾鼎臣经历为线索,笔者又将重点放在搜集对其经历中所涉及各领域,如经筵、嘉靖初年的赋役改革,以及宗族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 枕上娇妻:景少的独家宠爱

    枕上娇妻:景少的独家宠爱

    为了逃离家里一群极品家人,肖潇嫁给了全国最有钱的景家,但是没有想到渣妹渣父竟然还不放过她,景家一群渣渣也来找她麻烦,从此她过上了虐渣渣的生活。“老婆,听说昨天你把小妹教训了?”“怎么?你心疼了?”“没有,我只是想说,教训的好,下次再有这样的,你叫上我,我帮你一起教训,只是教训完记得安抚我一下。”“怎么安抚?”“睡前运动一下,让我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 欲证不死

    欲证不死

    道无情、命虚无、运缥缈、生无长、死难测。人人修道求延寿,修道为仙寻长生,长生易得不死难。仙如何,神又如何,群仙皆死,诸神全灭,万物尽毁,众生不入轮回。不死,何人能不死,何人能超脱出这众生轮回。欲证不死,踏天道,执命运,掌轮回。言即法,行即则,掌开定生,掌握判死,天难葬,地难灭。是为永生,亦是不死。
  • 时间的弧度

    时间的弧度

    他用诗行圈起了一道道的生活藩篱而蒙养着自己高尚的品格,他的诗情充满一种自然的力量,渐渐地在这沉寂之中喷溅而出,格外引人注目。
  • 张学荣

    张学荣

    张学荣是国务院警务处内受过严格训练的中国特种部队成员,身手高强,思维敏捷。由于表现优秀的他被选为保镖,专门负责国家领导人的生命安全。而在接受保护一号首长南巡的任务之前,他被派往香江执行一项任务,就是保护一宗凶杀案的证人杨洛诗……
  • 重生之九零后妖孽

    重生之九零后妖孽

    60后重生,可以做大官,可以开矿场,可以建钢厂,实在不行可以做做天王、影后、歌后......70后重生,可以搞搞互联网,混混官场,当当巨星,实在不行,做做导演,混一个世界名导还是可以的80后重生,就有点惨,领域变的狭隘起来了,但他们在70的责骂中,还是能做做当红明星,写写当红小说,跨上NBA...走上世界巅峰!当丁立这个90后的重生后,才发现,事情都被他们做了,但自己又是一个穷二代,在没办法下,他只有做出点妖孽的事情,当红的歌都是他写的,阿狸有他的股份,当然了,怎么能忘掉苹果,但这些都是要钱的,丁立则是在他不擅长的领域,拼命赚钱...
  • 涅磐邪凤之幻师本倾城

    涅磐邪凤之幻师本倾城

    前世,她是天才催眠师,光芒万丈!姐姐的背叛,她的命运轮盘就此终止。今生,她是九天神鼎第一废柴,天启大陆,异世而生!殊不知,废柴也有小晴天!鬼魅魍魉,风起云涌,改天逆命,非她莫属!九天之巅,她倾城而立,灯火阑珊,她只道:“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你,敢吗?
  • 踏天尊途

    踏天尊途

    修仙尊途远,踏天路可行。丰足城,余家大院遭遇家破人亡之祸。少年余阳,偶得踏天图,只为能知过去未来,毅然踏上修行之道。从此,遇霉运而顺畅,遇险恶能呈祥,遇必死则能逆生……窥探宝图之真谛,终成最强仙尊。本人有《流云星帝》完本经验(请在本站搜索完整版本),请放心收藏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