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2500000020

第20章 分别观人法(4)

《吕氏春秋·精喻篇》:齐桓公合诸侯,卫人后至。公朝而与管仲谋伐卫。退朝而入,卫姬望见君,下堂再拜,请卫君之罪。公曰:“吾于卫无故,子曷为请?”对曰:“妾望君之入也,足高气强,有伐国之志也;见妾而有动色,伐卫也。”明日君朝,揖管仲而进之。管仲曰:“君舍卫乎?”公曰:“仲公安识之?”管仲曰:“君之揖朝也恭,而言也徐,见臣而有惭色,臣是以知之。”君曰:“善。仲父治外,夫人治内,寡人知终不为诸侯笑矣。”晋襄公使人于周曰:“弊邑寡君寝疾,卜以守龟,曰:‘三涂为祟’①,弊邑寡君使下臣愿藉途而祈福焉②。”天子许之,朝礼者事毕,客出。苌弘谓刘康公曰:“夫祈福于三涂,而受礼于天子,此柔嘉之事也,而客武色,殆有他事,愿公备之也。”刘康公乃儆戎车卒士以待之。晋果使祭事先,因令杨子将卒十二万而随之,涉于棘津,袭聊阮、梁、蛮氏,灭三国焉。

《说苑·权谋篇》:

齐桓公与管仲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桓公怪之,以问管仲。管仲曰:“国必有圣人也。”桓公叹曰:“嘻!日之役者,有执柘杵而上视者,意其是耶?”乃令复役,无得相代。少焉,东郭垂至。管仲曰:“此必是也。”乃令傧者延而进之,分级而立。管仲曰:“子言伐莒者也?”对曰:“然。”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故言伐莒?”对曰:“臣闻君子善谋,小人善意。臣窃意之也。”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以意之?”对曰:“臣闻君子有三色:优然喜乐者,钟鼓之色;愀然清静者,之色③;勃然充满者,此兵革之色也。日者臣望君之在台上也,勃然充满,此兵革之色也;君吁而不吟,所言者莒也;君举臂而指,所当者莒也。臣窃虑小诸侯之未服者,其惟莒乎?臣故言之。”

【注释】

①三涂:山名,在今河南嵩县西南。祟(suì):鬼神作怪。

②藉(jiè):借给。

③(cuī):古代丧服,用麻布制成,披在胸前。(dié):旧时用麻做的丧带,系在腰上或头上。

【译文】

通过颜色来观察人,在诸子典籍中能找到验证的,又有如下内容:

《吕氏春秋·精喻篇》:齐桓公会合诸侯,卫国国君来晚了。朝会时桓公与管仲商量要讨伐卫国。退朝回到后宫,卫姬看到桓公,便下堂连拜两次,请求赦免卫君之罪。桓公说:“我对卫国没有什么打算,你为什么要为他请求?”卫姬回答说:“臣妾看到国君进来时,趾高气昂,有讨伐别国的意思;国君看到臣妾时,不自觉地颜色有所变化,这说明要讨伐卫国。”第二天,桓公主持朝会,拱手让管仲上前。管仲问:“国君要放弃伐卫了吗?”桓公问:“仲父怎么知道的?”管仲说:“国君朝会揖拜时态度恭敬,言语和缓,看到臣时又面露惭愧之色,所以臣知道您要放弃伐卫了。”桓公说:“好。仲父在朝中治理军国大政,夫人在后宫管理内部事务,我知道我终究不会被诸侯看笑话了。”晋襄公派人出使周王室说:“敝国国君得了重病,通过龟甲占卜,说是‘三涂山神在作怪’。所以敝国国君派臣下借道前去祭祀以求福去灾。”天子答应了这一请求,朝见礼仪结束后,客人也离开了。这时苌弘对刘康公说:“去三涂山求福而受到天子的礼遇,这本是一件吉庆的事情,但晋国的客人却面露勇武之色,恐怕有其他目的,希望您有所防备。”于是刘康公下令准备好战车兵马严阵以待。晋国人果然让祭祀的队伍走在前面,又让杨子率军十二万紧随其后,在棘津渡河后,偷袭了聊阮、梁、蛮氏,将三个小国灭亡。

《说苑·权谋篇》:齐桓公和管仲商议攻打莒国,攻打的计划还没有发出,国内就已经传闻开了。齐桓公感到奇怪,便问管仲。管仲说:“国内一定有那种有道德有智慧的圣人。”齐桓公感叹地说:“啊!前几天一些服役的人中,有一个拿着柘木棒槌向上看的,大概就是那个人吧!于是就下令再召那些人来服役,还是各干各的工作,不得互相代替。过了一会儿,东郭垂到了。管仲说:“一定就是这个人。”于是就叫赞礼的人把他领进来,依照等级站着。管仲说:“你就是那个说要攻打莒国的人吗?”东郭垂回答说:“对。”管仲说:“我没有说过要攻打莒国,你为什么说要攻打莒国呢?”东郭垂回答说:“我听说君子善于谋划,小人善于意会。这是我私下猜测出来的。”管仲说:“我没有说过要讨伐莒国,你是怎么猜到的呢?”东郭垂说:“我听说君子有三种脸色:悠然喜悦是欣赏音乐时的脸色;悲哀清静是遇到丧事时的脸色;愤怒威严是用兵打仗时的脸色。那天,我远远地看到国君在台上,脸色带着严肃愤怒的表情。这是要用兵打仗的脸色;国君只是叹气而不唱歌,谈论的都是莒国之事;国君举起手臂所指的也是莒国。我私下考虑那些小诸侯国中,现在还没有降服的,不是只有莒国吗?所以我说要攻打莒国。”

【原文】

观上所征引,颜色之不可掩违也如是,然容止亦不能无所关焉。如齐桓将伐卫而足高气强,将伐莒而口吁举臂是也。盖色者,人之精也;容者,人之粗也。容不俟色①,则土木其形,非道家者流,杜其德机,即大奸之人,深自掩盖者也;色不俟容,则附丽无著,非病狂之人,笑号无端,即飞妖之辈,精魂离橐者也②,故容赖色以彰,色依容而存,好人伦者,可比而观也。③

【注释】

①俟:等待。

②橐(tuó):盛物的口袋。

③比:衡量,比较。

【译文】

综观以上所引内容,容颜气色是这样的不可掩饰,但容貌举止也不是无关紧要的。如齐桓公将要伐卫而趾高气昂,准备伐莒而嘴上谈论、举手所指都与莒国有关。气色,是人体的精华所在;容貌,是人体的粗疏部分。容貌和气色不符,那么美好的气象就失去了依托,如此则不像患病发疯之人一样哭笑无常、举止奇怪,就像妖魔之辈,魂不守舍。所以容貌依赖气色而得以表现,气色依赖容貌而得以存在,喜欢品评人物的人,可以据此而比较和衡量每一个人。

【原文】

《庄》、《列》诸书,善言有道者之色。如“老聃新沐”、“然似非人”;郑巫观壶子谓“见湿灰”,毕至人自忘之极,几无色征于外也。《论语·乡党篇》亦备记孔子容色,昔人谓之活画孔子。今观其语,如“恂恂如也”,“侃侃如也”,”如也”,“色勃如也”,“怡怡如也”,“愉愉如也”,“必变”,“必以貌”,“必变色而作”等,洵圣人动静变化之极则②,而悉可征之于色矣。战国田光善论勇者之色,谓“夏扶血勇,怒而面赤;宋意脉勇,怒而面青;武阳骨勇,怒而面白;荆轲神勇,怒而色不变”也。汉刘宽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晋王戎与嵇康相处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怒于色;卫玠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宋吕端在朝,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此并德器深远、贤哲俊伟之流。以视党人之色,闻一人之誉而喜,遭一夫之毁而怒,受微宠若惊③,蒙薄辱厌厌欲死者,相去真不可以道里计矣!

【注释】

①(zhé)然:不动的样子。

②恂:相信。

③(tì):忧惧的样子。

【译文】

《庄子》和《列子》等书,都善于描画有道之人的气色。如说“老聃刚洗完头”、“僵在那儿好像一段木头”;郑巫看到壶子认为是“见到了湿灰”,这些都是得道之人物我两忘时,几乎无法通过外在的颜色来了解其内心世界的情况。《论语·乡党篇》也详细记载了孔子的容貌气色,前人认为是把孔子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现在来看其中描写孔子的话,如“恂恂如也”、“侃侃如也”、“如也”、“色勃如也”、“怡怡如也”、“愉愉如也”、“必变”、“必以貌”、“必变色而作”等,使我们相信圣人一动一静每一变化的最高准则,都可以在外在的气色上表现出来。战国时的田光善于论述勇敢者的气色,他说“夏扶之勇是血气之勇,所以他愤怒时面红耳赤;宋意之勇是血脉之勇,所以他愤怒时面色发青;武阳之勇是骨骼之勇,所以他愤怒时面色灰白;荆轲之勇是神武之勇,所以他愤怒时面不改色”。西汉刘宽即使是在仓促之间,也不曾疾颜厉色;西晋王戎与嵇康相处二十年,也不曾看见他喜怒形于色的情况;卫玠曾经认为,人有缺点可以理解,对刻意地追求的人,也可以晓之以理,所以他一辈子喜怒不形于色;北宋吕端担任宰相,受到皇帝嘉奖不高兴,受到坎坷挫折也不畏惧。以上这些都是道德深厚、器宇轩昂、贤能睿智、俊拔杰出的人物。再看看那些普通人的容貌气色,听到一个的赞誉便喜不自禁,遇到一个人的诋毁便勃然大怒,得到一点宠幸便大喜过望,受到一点侮辱便寻死觅活,两者比较,相差之远,真有天壤之别。

【原文】

宋瑾颜色可以鉴别君子小人之法,亦见如左方:喜怒不形,宠辱不惊,处危难而性情闲畅,闻毁誉而颜色不变,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者,在上位之君子也;怒不至①,乐不至极,不逆将来之得失②,而乍愠乍喜,不亿未至之荣枯③,而或欣或戚者,在下位之君子也;喜怒徇情,恩仇分明,好执小数,操切上下,执拗骄纵,喜同恶美,患得患失,色厉内荏,耻言微时,羞称故步者,在上位之小人也;闻声即骇动,遇事如风发,好夸己长,耻闻己过,是之则喜,非之则怒,预测豪华而神飞,时拟高位而色变者,在下位之小人也。

【注释】

①(huǎnɡ):通“滉滉”,汹涌的样子。

②逆:预先。

③亿:推测。

【译文】

宋瑾也谈到通过颜色来辨别君子和小人的方法,具体如下:喜怒不形于色,宠辱不惊于心,身处危难之际而仍然能保持性情闲适畅朗,听到诋毁或赞誉时能做到面不改色,以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之忧而忧,这样的人是身居上位的君子;愤怒而不过分,得意而不忘形,从不猜测未来的得失,不因此而忽怒忽喜,也不揣度将来的荣辱,不因此而喜悦忧愁,这是身居下位的君子;喜怒哀乐任由感情支配,恩人仇人界线分明,喜弄权术,欺上瞒下,固执骄纵,喜欢同类,排斥异己,患得患失,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耻于谈论自己地位低下时的情况,害怕提及自己从前没有发迹时的事情,这是身居上位的小人;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遇事慌张,喜欢卖弄自己的长处,害怕听到自己的缺点,附和自己的就喜欢,反对自己的就恼怒,想到自己可能荣华富贵神采飞扬,将要就任高位而大喜过望,这样的人就是身居下位的小人。

声音例

【原文】

《大戴礼·少间篇》云:“汤取人以声。”《文王官人篇》六征中始言“听声处气”之法。

《人物志·九征篇》亦稍论之。兹先后表之如左:

《文王官人篇》:初气生物,物生有声。声有刚有柔,有浊有清,有好有恶,咸发于声也。心气华诞者,其声流散;心气顺信者,其声顺节;心气鄙戾者,其声嘶丑;心气宽柔者,其声温好。信气中易,义气时舒,智气简备,勇气壮直。听其声,处其气。

《人物志·九征篇》夫容之动作,发乎心气①。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夫气合成声,声应律吕②。有和平之声,有清之声,有回衍之声③。

【注释】

①心气:心性气质。

②律吕:中国古代乐律的通称。古代乐律有阳律、阴律各六,合为十二律。阳六为律,即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合称律吕。

③回衍:回荡延伸。

【译文】

《大戴礼记·少间篇》说:“商汤通过声音选拔人才。”《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篇》“六征”首先提到了“听声探气”的方法。《人物志·九征篇》对此种方法也略有论述。现先后介绍如下。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篇》:宇宙形成前是一团混沌的气体,由这样的气体化生为万物;万物形成以后,便有了声音;声音有阳刚的,有阴柔的,有混沌的,有清纯的,有美好的,有丑恶的,都是从声音中表现出来的。心气浮夸诞妄的人,其声音流离散漫;心气谨密诚信的人,其声音和顺有节奏;心气鄙陋乘戾的人,其声音沙哑难听;心气舒阔柔和的人,其声音温柔美好。诚信的声气中和平易,正义的声气随时舒纵,智慧的声气完美无缺,勇猛的声气雄壮刚直。聆听其声音,判定其气息。

《人物志·九征篇》:人们的这些仪容举止,发自于他们的心性气质。心性气质的特征又表现在声音的变化上。这是因为气质合成了人的声音,不同的声音又应和不同的旋律。有的声音和顺平缓,有的声音清朗舒畅,有的声音回环连绵。

【原文】

人声之不同,如其心气。采听其声而处断其心气,人之智愚、贤不肖,可知之矣。成人固然,即之子①,精质未充,而才性之美恶,亦不难为识者所知也。《左氏传》昭公二十八年:“伯石始生,子容之母走谒诸姑曰②:长叔姒③生男。姑视之,及堂,闻其声而还曰:是豺狼之声也。狼子野心,非是莫丧羊舌氏矣。遂勿视。”而杨食我果以助祁盈覆羊舌氏之宗④;又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其语亦验。《晋书·桓温传》:“生未期⑤,而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后果以雄武专朝,窥觎非常。”皆其证也。观声之说,古人所罕谈,难以悉喻,然吾人所共知者,男子心气刚,故其声舒壮;女子心气柔,故其声温媚;老人心气已耗,故其声弛缓;孩童心气始满,故其声迅脱。以此类推,亦可知也。

【注释】

①:婴儿。

②走谒诸姑:跑去告诉婆婆。

③长叔姒:大弟媳。

④杨食我:即伯石,叔向之子。杨,叔向邑名。

⑤期(jī):一周。

【译文】

人的声音,如同人的心性气质一样各不相同。通过声音判断一个人的心性气质,这样他是聪明还是愚笨,是贤能还是不肖,就可以把握了。成年人固然如此,即使是婴儿,其精血虽未充沛,但其才气性情的高低善恶,也不难被有识之士所察知。《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伯石刚刚生下来时,子容的母亲跑去告诉婆婆说:‘大弟媳生了一个男孩。’婆婆前去看望,走到堂前,听到伯石的声音就回去了,她说:‘这是豺狼一样的声音。豺狼一样的孩子必有野心,这孩子莫不是要灭亡羊舌氏家族吧。’于是就没有去看望。”而后来伯石果然帮助祁盈灭亡了羊舌氏家族;《左传》还记载:楚国的司马子良生了儿子越椒,子文说:“这个孩子,虎背熊腰,但发出的声音却像豺狼一样,如果不杀了他,他将来一定会毁掉若敖氏家族。”子文的预测后来也应验了。《晋书·桓温传》记载:“桓温生下来不满一周,太原人温峤看到他后说:‘这孩子骨相奇特,可以让他再哭一声听听。’等听到他的声音,温峤说:‘真是个杰出的人物!’后来桓温果然以雄武之才专擅东晋朝政,甚至想觊觎东晋的江山。”这都是例证。通过声音来观察人的说法,古人很少谈及,所以也难以准确地解释,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是,男人心性气质刚强,其声音舒缓粗壮;女人心性气质柔和,其声音温润娇媚;老人心气衰耗殆尽,其声音松弛迟缓;小孩心气刚刚充实饱满,其声音迅速简短。以此类推,各种人都可以知道。

【原文】

窃又论之,匪惟声音可以观人如是也,即乐器为人所调弄者,亦未尝不可以观人也。声音发自喉舌,声籁发自乐具①,喉舌、乐具虽有不同,然其内心之所激发则一也。《论语》:“子击磬于卫②,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③,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乎④!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⑤。深则厉⑥,浅则揭⑦。’”

《吕览·季秋纪·精通篇》:“钟子期夜闻击磬者而悲⑧,使人召而问之曰:‘子何击磬之悲也?’答曰:‘臣之父不幸而杀人不得生,臣之母得生而为公家为酒,臣之身得生而为公家击磬。臣不睹臣之母三年矣!昔为舍氏,睹臣之母,量所以赎之则无有⑨,而身固公家之财也。是故悲也。’钟子期叹嗟曰:‘悲夫!悲夫!心非臂也,臂非椎非石也,悲存乎心,而木石应之。故君子诚于此而谕乎彼,感乎己而发乎人,岂必强说乎哉!’”

同类推荐
  • 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

    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

    纵观季老近百年的人生阅历,是一座后人汲取人生经验的富矿。在他丰赡的著述中,也常见论及人生之作,为此,我们编选了本卷,《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充分展示季羡林对人生意义与价值、为人与处世、隐忍与成功等的参悟之心,对当下生活忙碌的青年一代而言,极具开解、教导意义。
  • 新思路,新出路

    新思路,新出路

    超级畅销书《思路决定出路》作者宿春礼先生,倾心打造成功智慧升级版,让智慧的暖流润泽人生“寒冬”。最麻辣鲜活的励志读本,让你捧腹大笑之余,重燃激情斗志。危机亦是良机,全新思路营造寒夜避风港。冬日也有温暖,重新武装开辟思维新领地。
  • 性格的奥秘

    性格的奥秘

    什么才是主宰命运的“上帝”?有人说,是才华、机遇和性格,归根结底是性格。性格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现实生活的不同结果——可以让我们做事游刃有余,也可以让我们处处碰壁。我们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先天遗传而来的部分,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培养形成。我们究竟有什么样的性格?我们的性格到底好不好?什么样的性格才能有助于我们顺利地度过一生?这些都是本书写作的主旨。
  • 倾听花开的声音

    倾听花开的声音

    人品是人的灵魂。看故事学做人,全书收录了99个中学生喜爱的道德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道理总结耐人寻味,趣味测试题丰富多彩。本书在内容上吸引中学生的同时,更加教会中学生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诚实守信,讲道德,树立新时代中学生的好形象。
  • FBI教你超级读心术

    FBI教你超级读心术

    人心里的话不一定会说出来,说出来的不一定是心里话。无处不在的小反应、小动作,把最不容易被人察觉到的不同表情、不同动作所表达的含义,逐一分类讲解,让你瞬间看透人心,让周围的人和事尽在你的掌控之中。
热门推荐
  • 殡葬传说

    殡葬传说

    灵异、诡异‘雁北堂’文学社出品,重磅之作,带你进入未知的世界,挑战你的视觉极限!
  • 诛天狂妃:草包大小姐

    诛天狂妃:草包大小姐

    她灵魂出窍,成为异世丞相府不受宠的嫡女黎清末,她本丑陋的阴阳脸,蠢笨的脑袋,她是盛传的全能废材大小姐。当她再次睁开美眸时,废物?一夜间突破二级橙色斗气,你能吗?我有魔兽火麒麟为兽,神兽冰魄银狐为宠,你有吗?丑陋蠢笨?你能让天下第一美男死心塌地只爱你一人吗?欺我废物,让你试试生不如死的滋味,欺我蠢笨,让你试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受。逆天?不,我只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百倍还之,若天阻我,那我便逆了这天!
  • 总裁哥哥唯爱我

    总裁哥哥唯爱我

    她,言颜,美丽不失聪明,从小虽失去父母却在父母世交好友柯家的照顾下幸福的成长着,出国两年结束初恋带着一身伤回到香港,阴差阳错不得已成了柯剑凯的未婚妻,从此她的世界开始乱套!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破解性格密码:了解和掌控你身边人的心理学

    破解性格密码:了解和掌控你身边人的心理学

    本书以性格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认识和了解人的性格为出发点,从外貌、言谈、身体语言、衣着、饮食、习惯、色彩、性别、血型全方位切入,通过大量的实例透析性格形成和影响性格的各种因素,告诉读者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性格分析改变性格中的缺陷,重塑完美的性格如何轻松了解他人性格以及如何与各种性格的人相处。
  • 花千骨番外之十方神器:悯生剑

    花千骨番外之十方神器:悯生剑

    一块灵石,一个女娃,悯生剑的神奇传说,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因情而心碎。唯情不可忘,最终能做的只有诅咒?放手?化为神器,情缘尽断,银光璀璨,永存世间······
  •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也许,连我们自己也不曾意识到,那些困惑背后,往往藏着一堵堵思维里的墙,阻碍着我们,把我们与美好的生活隔开了。拆掉思维里的那些墙,你就可以获得成功、快乐、自信和幸福。从“IMPOSSIBLE”到“I’MPOSSIBLE”,只须一点改变,你的人生也许就此大不相同。
  • 格力巫俱乐部

    格力巫俱乐部

    一所百年古校,却没人知道它的创始人是谁。一个神秘的俱乐部,一直存在于古校,却从来不为人所知。因为这里只有三百年前的故人才能够涉足。跻身校园,只为寻找灵族幸存之人。他是左卡诺,有过去,可是有未来吗?自我禁足三百年,再次出谷,只为查清那场杀戮的真相。他是千里,也是一个痛失挚爱的断肠人。义无反顾,背负所有骂名,执念为爱而生。她是浅格,心狠手辣,能为一人负尽天下。明月村的灵族,末日谷的血族,摘星城的幻族,当他们齐聚这所百年古校的时候,风起雨涌,各自都是为了什么。最终又将何去何从。
  • 花外漏声惊雁起

    花外漏声惊雁起

    在梨花谢尽之时,黎姝想,今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早点发现原来我喜欢你。黎瞿白接住最后一瓣梨花说,今生最幸运的是就是你曾喜欢我。
  • 月林师观禅师语录

    月林师观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