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1600000017

第17章 假中求真说书画收藏(1)

一、书画收藏知识最重要

2002年7月29日下午,“中国书画艺术品打假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该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在京联合主持,《美术观察》杂志社协作召开。在京各研究机构,美术院校,创作、收藏和拍卖机构的理论家、书画家、收藏家荟萃一堂。

会上,书画家对当今书画艺术市场上越打越盛的制假售假行为感慨良多。假书画极大地危害着艺术晶收藏,国外一些著名拍卖行由于考虑到赝品盛行的原因而宣布停止拍卖中国书画作品这类近乎封杀式的举动,使得中国艺术界曾经喊得很响亮的走向世界等口号成为一句空话。而售假对有关行业是自寻死路,而制假对于有才华的青年书画家则是毁才。

至于书画造假盛行的原因,一是历史原因,二是道德的和社会的原因。个人的见利忘义、社会和行业的腐败是制售赝品的内在根源。三是存在着无法可依、执法不严、管理无力等方面的问题。

与会者呼吁,应尽快出台对制售赝品行为的惩罚措施和法律,宣传正确的价值观、艺术观和道德观,并提出许多具体的措施建议。

一是借鉴西方把艺术品市场与纪念品市场作严格区分,抓紧画廊和拍卖行等主要的书画市场,盯紧各大拍卖行、画廊,禁止拍卖行销售假书画和禁止销售假书画的拍卖行,进而对各类艺术品市场再作清理。

二是在美术界和收藏界培养、形成一套相应行规,加强这一行业的自律性和规范化。

三是建立完善的书画销售代理制度,使书画家、消费者、国家和中间商等各方都能从书画市场中获得正当权益。

四是国家级的艺术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应着力培养未来的鉴定家队伍,对已有的鉴定家也要进行培训,建立一套考试制度,对不同行当的鉴定要分工细致,以解决目前书画鉴定的断档现象。鉴定家要具备高度的自律精神,严格把关鉴定工作。只有鉴定过硬,对造假行为的执法才能准确有效。

书画打假成为美术界发展的急迫问题,同时也说明了书画收藏投资的风险和难度。

书画收藏投资的法宝不是金钱,而是知识。2000年11月6日上午,在北京昆仑饭店多功能厅举行的嘉德古书画拍卖会上,985号的王原祁(1642—1715)山水画引起激烈的竞投热潮,画价从7万元飙升到74万余元,落槌于大鉴定家徐邦达先生的牌号上。

徐邦达老先生是中国书画鉴定界的泰斗,号称徐半尺,即所鉴定的字画打开半尺即可知其真伪,经他所鉴定的名画不计其数。与上海的谢稚柳老先生并称为中国书画界的权威,民间有“南谢北徐”之说。

徐邦达先生已90高龄,亲自到场举牌竞投,且有必得之志,在场者无不为之惊异。据说,徐先生得画后,悬之书房,面对端坐三日,观之赏之,大有无尽的乐趣。2001年春,一位忘年交到北京看望徐先生,他道破竞拍时志在必得的秘密:“这便是‘中国的印象派’。”

书画收藏投资的目的离不开经济的和精神的两大方面,二者兼顾者可能最多。经济方面祈盼保值、升值,比较简单。精神方面则有多个层次:了解、认识到欣赏是一个阶段;从欣赏到研究,即进入了第二阶段;考证直至发现,应是最高阶段了。收藏的快乐,也是伴随着这些阶梯,逐步深入的。

成功的收藏投资来自“识”。徐邦达先生说出“中国的印象派”六个字,看似轻而易举,实则一大理论的精练概括,非有相当学养不能解。

所谓印象派,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画派。该画派追求光色变化中物象的瞬间印象。“中国的印象派”,应该说元代已见端睨,倪云林作画,自谓“写胸中逸气”,其主观因素可想而知。到了晚明董其昌,山水画的抽象因素开始突出,形成半抽象的程式。这一程式,在王原祁手中深化,又辅以斑驳随意的色彩,便完成了一个新的创造。

邦达先生给予他这个称号,是看到他与西洋印象派的异曲同工处,且早于西洋印象派两个世纪!

邦达先生说,王原祁的画,第一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王己千先生出让的。第二即为此幅。其重要性在于,既有他的理论的最后陈述,又有他毕生创造精华的充分展现。邦达先生的发现,给他带来了快乐。可见,书画收藏投资的基本知识是成功投资的向导。

笔者在收藏投资当代画家的作品时,对收藏投资行为中的“识”也是深有所感的。

1996年,在深圳博物馆举办的一个艺术品拍卖会上,我看中李伟的一幅作品《陕北秋》。当时,我只是出于直觉,对这幅画中表现出的一种朴拙单纯的意境感兴趣,但并没有意识到这幅作品有什么独特的好处,就和参拍其他的作品一样,希望侥幸地在别人都不在意时以合适的价位获得。

没想到参拍这幅不起眼的画的人挺多,其中有一个就坐在我后面。这是一个留长发的汉子,穿一件普通得记不清颜色的休闲短衫,他不时地和身边的同伴讲着正在拍卖的画的价值,建议对方的买价。就在我举牌竞《陕北秋》的时候,他突然又报了个价,语调中充满了热切希望得到这幅画的激动。

随着价位的高升,他退出了竞价,我也作观望状,当拍卖师举槌说“最后一次机会”时,他急切地对我说:“买下它,快买下了!”

是他的那种神态激励了我,我在迟疑中几乎别无选择地举牌,在他的那种激情钳制下,我没法拒绝。

《陕北秋》归到我手中,我有些遗憾地说这幅画的画价贵了点,他略显惊讶地说:“一点都不贵呀,在兰州,以这个价位在李伟家里是拿不出来的。”我说这种“土气”的风俗画不好看,在家里挂不出来,他不以为然地摇头说:“不,挂在家里也很雅的。”

果真,后来我越看这幅画越雅气。看得多了,不禁和这位指导我买了这幅好画的人联系。他就是毕业于中央美院研究班的画家樊鸿宾。他收藏了大量名家作品,他的成功的收藏投资,来自于他丰富的国画知识。

收藏投资中国书画,首先要能鉴赏中国书画,了解中国书画的时代特征和笔墨特点。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样的书画更具有收藏投资价值,才能知道谁的作品更具有增值潜力,遇到一幅作品,才能知道是真是假。

鉴古而知今,要学会辨别当代中国的潜力书画家,必须了解中国书画各时期的发展状况,这时判断当代中国书画的价值十分重要。

如果有了中国书画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中国书画各时期的特点,在收藏投资当代潜力书画家时就会有自已的判断就不会上当受骗。

二、揭秘书画作伪

历代名家的笔墨丹青是中国的国粹,是民族精神之所在。但也正因为它珍贵,以致价值连城,所以传世书画中,冒名顶替者,以假乱真者,瞒天欺人者,数量委实可观。笔者见到一幅清成亲王书法。成亲王名永理,是乾隆皇帝第十一子,自幼专精书法,深得古人用笔之意,书法名重当时,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此书轴为纸本行书,纸已泛黄,看似真迹,然仔细端详,发现字与字间虽有些变化的行楷间出的节奏,但缺乏成亲王书法所固有的挺峭和坚实。这种有形无神的作品显然不是出自成亲王之手。笔者还见到一件龚贤的山水册页。乍看起来,册页中8帧山水小品墨气浓重,但由于过分追求用墨的层层染渍,画面显得过于沈拙而毫无清疏之趣。这无非是伪造者有意夸大龚贤画风,设法使人认定其为真迹。名人书画中,这类以假充真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所以,近人赵汝珍说:“书画之作伪由来甚久,为之精者每有混珠之可能,今世所存古玩十九皆鱼目也,鉴别者若不深悉其作伪之内蕴而徒事作品之判别,鲜有不受其欺骗者。”(《古玩指南》第二章)这绝非夸大其词。

书画的作伪可以上溯到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萧衍就曾与陶弘景讨论过《乐毅论》、《太师箴》的真伪问题。王羲之的法书,在其过世不久,甚至于当时,就出现了伪作。隋唐以降,以复制品或伪造冒充真迹的更是屡见不鲜。尤其是复制、伪造大名家作品之事,不但见于文字记载,而且有为数不少的复制品、伪晶传世。除了有意伪造,也有在当时并不是有意作伪,而是有人照范本临学,临本流传下来却被后人当作了真迹:有的本是小名家作品,或无名款作品,被改款伪托或误定为某大名家作品。此外,还有一些是大名家的亲属或其门人的代笔书画,竟也成了此大家之真迹。据说,唐寅是周臣的门人,后来唐寅的名气超过了周臣,于是周氏为唐寅代笔。也有的说,周臣与唐寅画风相近,后人为了牟利,将周画的款印挖去,改书唐伯虎之作。又据邓之诚《骨董琐记》云:“西园左笔寿门书,海内朋交索向予,短札长笺都去尽,老夫的赝作也无余。文人游戏何所不至,恐自来作赝者不止板桥,而板桥所赝者不止寿门耳。”这就是说,郑板桥也做过假画骗人。而郑家中之木工谭子猷经常看郑板桥写字画画,久而久之,对郑的笔法和特点比较熟悉了,便画些竹石,冒郑板桥的名字去骗人。由于书画作伪并非始于近代,同时又间有多种复杂情况,书画的辨伪抉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近现代的书画作伪,不仅延袭了前代的各种手段,而且形成了规模和体系。特别是一些专事伪作的店铺和作坊,对伪造各大名家之作,已经有了明确具体的分工和与之相应的纸绢及工具。据北京籍的一位老先生讲,他的父辈在民国年间就是专为一家店铺承担伪作之劳的。其父辈书法基本功深厚,但为生活所计,每每为店铺仿制名家墨迹。店家往往出示某名家真迹于他,同时送来已经作旧的纸绢,由他在上面书写与某名家书风完全一致的手卷或中堂,然后由店家取走,再加盖印章。印章由擅刻某家印章的人专门刻制,纸绢和印泥是由专事此道的作坊或个人特制的(也有用书画家那一时代纸、墨的),装裱也有专人负责,多方伪装作旧。经过如此一番加工制作,伪品即可乱真。老人还讲,当时干伪作行道的人根据每个人的书法特征,仿造某家作品是各有侧重的。如有的书风苍润严谨,则专仿文征明:有的书风波磔而得“六分半书”之法,则专仿郑板桥,有的具貌丰骨劲之味,则专访刘石庵;有的具淳厚超脱之气,则专仿翁同龠禾。所作之书,皆与真迹相差无几。其中有一位无名之土仿清代大书家王文治之作,竟比真品更具神韵。可惜这些人因声名不重而一味作伪,一个个埋没了自己的才华,而且以他们的乱真之作给书画的鉴藏带来了难以理清的混乱。

与这种作伪手段配套进行的,还有一套令人难测的售伪办法。根据民国时的资料记载,我们将旧社会北京的一些不占门市的古玩商号制造和兜售伪书假画的行径一并作一介绍。

这些欺人的商号往往雇用10岁上下的学徒,先让他们任意书写绘画,半年后,掌柜斟别何人长于写字、何人长于绘画,凡有一长者则留,不行的就遣散出去。又过半年,掌柜将他们每个人作品详细审查,看何人之字类何人之体、何人之画类何人之笔。然后,为他们选择与其书其画相类的古人书画,专事摹仿。如有的学徒的字近似董其昌,则由掌柜觅来董其昌的真迹,令其学习:有的学徒的画类似唐伯虎,则由掌柜寻得唐伯虎的真迹,令其学习。分定之后,学徒照指定的书或画终日终年临摹不止,而且不许他们看其他任何人的作品,也不准参与任何事情。以防乱目扰神。这样10年、20年、30年过去,虽不能个个学成,终有一两个可以乱真者。这时,掌柜才拿来该名人(如董其昌、唐伯虎)平常所用的纸、墨,令其以该名人生平故实设词立意,以该名人笔法写字作画,使之与该名人真迹完全相同,毫无破绽。书画作伪即成,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才是伪售阶段。

推销伪书假画一般不在本地,而多选在该名人的出生地或滞留最久的地方。他们串通那里的书铺、小摊或旧货铺,托为代售,而且不将全部伪作摆出来,每次只悬挂一幅。当地书铺、小摊的主人故意装作不了解这件作品的真正价值,且于言谈中流露出这类作品在当地常有发现、本地人不以为宝的意思。到此地游历或前来收买古玩的外乡人,必然想到这是某某名人的故乡或滞留之地,本来就抱有得见该名人真迹的希望,只要见到这类作品,大多不存真伪之考虑,不管索价高低,必定设法购得;而且一旦购得,便秘不示人,自以为平生奇遇,大占便宜,却不知是中了售伪者的奸计。作伪之术,可谓高矣!售伪之法,堪称绝矣!古今中外,收藏者由于不能辨真伪与明是非而上当受骗的,是大有人在的。可见,购藏名人书画必须慎之又慎。不知实情的人凭着想当然的推断,或心存侥幸,不作认真思索和判别,极易陷入他人圈套,最终后悔莫及。

伪书假画除了有摹仿和臆造的,还有对不落款、不盖章的旧书画补款改题以增其身价的:有以“金蝉脱壳”之法,将原书画本身挖去,利用原装裱嵌进伪本的:有的通过改款将晚期的书画之作改为早期的书画家之作的:也有的专干拼凑的把戏,从几件作品中各取一部,组织成章,乍看起来各部分好像都有来历,组合在一起并不谐调。现今,一些画店、画廊甚至与作伪者相互勾结,沆瀣一气,欺骗买家。更有一批“专业户”专干作伪的营生。有人曾在一座破庙里看到一家作坊。坊主自称不论什么名人杰作,他们都能仿造。这里有人仿画,有人仿落款,有人仿题诗,有人仿印鉴,一环扣一环,流水作业,应有尽有。作为书画鉴赏者,只有对伪品作深入的研究,明其心机,知其底蕴,方能获得“真宝”。所谓“既想知真,必须知假:不能知假,亦难辨真”,就是这个道理。

怎样才能在大量的书画中知真辨假并从中获得“真宝”呢?故宫博物院的徐邦达先生说过这样的话:“以古书画为师。”这确是至理名言。据先生自己讲,他早年买过假王原祁的画轴,从中他吸取了教训,进而得出“多看实物,多作比较,以便逐步认清各个时代各个重要作家的作品的面貌”的深刻体会。他不但自己收集书画藏品,还结识了不少书画收藏家和古玩商,使他有更多机会目验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真迹或神晶,有的画他还反复临摹,揣摩其中的精蕴,这样他才逐步从“吃”进假画的窘境中解脱出来。他在《我和书画鉴定》一文中说:“古书画的真伪,主要在笔墨的异同区别上,要熟悉这一点,依靠相片、影印本都不行。必须面对书画实物才能把一笔一划看得清楚。临摹更好,临一遍比看十遍更易理解原作和加深印象。”有人捉出,鉴定古书画主要靠“目鉴”与“考订”。“目鉴”是面对作品凭视觉观察辨识:“考订”是借文献对作品的真伪优劣考核订正。“目鉴”与“考订”均以“多看实物,多作比较”为前提。受人尊崇的书画鉴定家无一不是饱览书画实物的人。他们高水平的判断力正是他们数十年观察、体会、研究的结晶。

三、“二主五辅”具有效方法

同类推荐
  •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保安腰刀的基本知识。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人民独具民族特色、体现民族气派的随身佩刀,是保安族历史上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手工技艺,也是保安族人民历经数百年岁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锻造出来的民族文化瑰宝。它?铸着保安族人民的智慧和才华,见证着保安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反映着保安族的历史传统、民族精神和文化风恪,蕴含着保安族人民特有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想象力和创造力,堪称保安族的文化象征、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作。
  • 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本书是对电视艺术何以审美化生存的探讨。作者在梳理电视艺术审美历程的基础上,对电视艺术审美化生存所涉及到的几个层面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和研究。第一,探寻电视艺术的审美形态、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嬗变的轨迹;第二,对电视艺术审美生成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三,引入电视艺术审美价值的视角,探究其审美化生存的意义;第四,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第五,通过电视艺术的几种主要形态——纪录片、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现存问题来切实探讨电视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化;第六,从美育与电视艺术的关系角度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
  •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元曲尤为著名,本书带你走进元朝的生活艺术。
  •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徐悲鸿是世界闻名的画家,是我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学贯中西,博采众长,他的国画、油画、素描、书法皆十分出色,无不令人叫绝。他将西方画坛精湛的写实技巧融入中国绘画,从而为传统艺术的革新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他又在素描和油画中融八了中国国画的笔墨韵味,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热门推荐
  • 台湾私法人事编

    台湾私法人事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72个细节教出有教养的孩子

    72个细节教出有教养的孩子

    本书从礼仪、人际、风度、诚信、爱心、宽容、自制、榜样等8个方面,详细阐述教养的意义和培养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父母提供参考,帮助您把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好孩子,让孩子的人生更丰富、更精彩、更完美!良好的教养来自于美好的心灵,优秀的品质生成于教化和熏陶。在孩子年幼时,即为他提供良好教养的土壤,那么在孩子毕生的成长中才会发芽、壮大,使他的灵魂得以滋养,使他的魅力得以绽放。
  • 初夏的苜蓿草

    初夏的苜蓿草

    在初夏的苜蓿草,闪烁着露珠的光芒,在初夏的约定,他们是否还记得?那一件件伤及入骨的往事他们是否会一一奉还?
  • 武御本纪

    武御本纪

    刘槊带着《三国志》系统都城城基,穿越东汉末年。重振汉室,扬威九州。金戈铁马,武御天下。犯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原名《汉武御》,作者毅力不足,正努力克服中,需要鼓励,谢谢。
  • 末日之打怪升级

    末日之打怪升级

    当世界变得不一样。当”人“开始吃人,末日到来。当丧尸对她不能构成威胁的时候,人类原来才是最可怕的敌人。当再无安生之所,当遍体鳞伤再无力舔伤口时,她决心哪怕与全世界为敌,也要还自己一方净土。丧尸还会进化?第三种人类?她的异能到底是什么类型?夏如花,一个不美艳但最后依旧美好的姑娘,看她如何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活着而强大。
  • 末日之翼

    末日之翼

    电子竞技高手萧梦,在外星人入侵之时,凭借着无敌的竞技技能,激战星空。以有限能源的夺取为动机,以辽阔壮丽的浩瀚星河为背景,黑与白的对立剧烈的碰撞。少年背离了成为作家的人生梦想,无意间踏上了命运的另一个舞台。是虚幻还是真实?是生存或者毁灭?勇敢的面对未来的不可预测性,少年奋力一搏,他是否能从命运那至高无上的裁决者手中夺得最闪耀的辉煌?
  • 妖刀圣皇

    妖刀圣皇

    平凡少年偶得神秘刀柄,从此脚踢天才拳打妖孽,一步一步踏上武道巅峰!
  • 呆萌仙妻抱回家

    呆萌仙妻抱回家

    六界流传着这么一首歌: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两个活上仙,一个严肃又勤奋,一个活泼又懒惰,他们相亲相爱生活在那一片广阔的仙山里。上仙一:嗯,无聊之作。上仙二:说谁懒呢!一番相爱相杀过后……一朝渡劫,某位懒仙被劈成了一个凡人,要从最基本的修仙重新练起。“偶遇”损友,某上仙觉得人生充满了苦楚!(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始神

    无敌始神

    物竞天折,自古以来,强者为尊。报杀父杀母大仇失败,快死之时少年穿越异世,遇元素武神争霸,改造体制,得元素武神传承。后得始神传承,得保卫大任靠努力傲视群雄,靠魅力拥有美女,霸气神宠。有了实力回到地球,少年说:“我已不在弱小,曾经的恨,我要讨回,杀尽天下欺我狗!我不愿做绕眼的星辰,而是做那浩瀚无恙的星空!”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魔,都烟消云散!即使心被炸得粉碎,血如井喷,我也依然安之若素,安之若素。
  • 九人组异事录

    九人组异事录

    从前有死党九个人,他们把自己所遇到的那些事情全部记录了下来。当然,如果你有很奇特的遭遇,也可以叫他们记录下来。但是,那些能够被记录下来的故事,必须符合下列条件:第一,必须有趣第二,必须奇特第三,必须灵异第四,必须光怪陆离什么?你问记录故事的人是谁?请到“异人居”咖啡馆,找楚梓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