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高三的生活是如此的乏味,每天在无穷无尽的卷子中,眼神也迷茫了,目光也呆滞了。学习这件事,和人的性格是有关系的,按照当时的教育理念,只要一个学生上课跟上老师思路,下课抓紧时间做题,晚上整理笔记复习,就一定会小有成功。当然大部分学生还是按照这个思路来进行的,效果也不错。
如果说要把高三之前全部做一个概括和总结,那这本关于明哥的大作可能就要比哈利波特还要厚,以后慢慢再说吧。因为高中时看了好多《武侠》、《奇幻》,所以感觉我的文风还是喜欢这种细腻的短小精悍型的,犀利的语言不论是在现在公务员考试中,还是在这个充满正能量的国度里,都是一种语言的魅力,到现在还清晰地记着以前看的小说,那惊心动魄的故事传奇,柏拉图式恋爱的章回。真是让我辗转反侧,书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上帝与人类灵魂的使者,很多时候读了一本好书会让自己清新、淡薄、寡欲。希望我的文字带给大家的是一种不会烦躁的感觉。
回到高三,明哥走了。明哥竟然没有参加高考,失踪了。
明哥,家乡在北方的一个沿海小城,那里虽然没有大山大水,但作为历朝历代帝王朝圣的圣地,国运在紫烟弥漫中,经历了一个又一个轮回。明哥带我去过他的老家,那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山不能称之为丘陵,因为这山峰高耸如云,险峻且有仙气;水,已经不能用大来形容,因为这水环绕着这山,连高耸入云的峰都不算什么了,海,有容乃大。
最后一次看到明哥,那是一个平常的下午,明哥骑着那辆红色的山地车,当年也怪,大家都喜欢捷安特自行车,我本以为明哥肯定也会买一辆,可没想,明哥没有。为什么一个破自行车会让我想起了明哥呢,因为明哥这个人很怪。大家都做什么,明哥不在,当大家认为明哥一定要做的时候,明哥没做。反正我一次都没猜中明哥真正的想法,虽然我是明哥最好的朋友。
那天下午,明哥和我一起吃完学校的食堂,然后悠然的回到教室。已经高三了,其实在那种状态下,悠然真的是一种心态。我和明哥的心态是一样的,因为学校规定晚饭时间只有10分钟,然后就是晚自习时间。大家为了不浪费时间,大部分人选择不吃饭,或者泡面解决。每天饭点,那绝对是满屋泡面味,有点像篷布啦---麻辣烫的感觉。
没有例外,每晚都是一个套路,英语听力20分钟。可惜我和明哥每晚都不能在教室享受这鸟语的沐浴。吃晚饭这么悠然,必定要被级部主任训斥,方法就是罚站。明哥根本不屑,因为明哥的心根本就不在这。今晚氛围诡异,明哥说去操场跑个步吧。操场,总有那些音美班的学生在那搂搂抱抱。和明哥慢跑三圈之后,明哥告诉我说他要走了。
我懵了,当时脑子里想的不是别的,明哥走了,我在这个重点高中存在的意义没了。我唯一的朋友明哥要走了,我唯一可以敞开心扉倾诉的对象走了,失落啊。所以说在这个社会一定要多交几个朋友,当你把所有感情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万一出点什么问题,精神压力实在太大。有点像失独家庭的感觉。但当时,我没好意思表现出来,再看明哥的脸,那不是玩笑,一定是深思熟虑已久。明哥这个人我很了解,他绝不是那种在选择问题上犹犹豫豫,优柔寡断的人,不会今天说这,明天说那。到现在都是这样,简明利落。
我不会去想我上学了,比明哥优秀在哪,因为我觉得明哥不是一个可以用平常眼光来看待的人,不是他没有这个能力,而是有些事情可能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没有想到,或者任何一个没经历过苦难的人都不会真正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一样。并且事实也证明,我的估计是对的。
明哥这一走就是10年。
当然,在中国现在这么高度发达的社会化进程中,在大家翘首期盼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中期目标,并且努力拼搏的进程中,物质和精神状态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说别的,我家乡作为一个中型贸易城市,肯定比不上义乌,但这10年可以说是宝马车、奔驰车遍地,这不是吹牛,国外都没有这么牛气的。
这10年,人人在变,但也许也只有80年代以前的人才知道什么叫做火箭般的速度吧,真的很感谢***爷爷对祖国的付出。继续我们的明哥,明哥这10年经历了什么。这10年的我一路算是比较顺利,虽然也第一年高考没中,复读一年,但第二年好多了,上了个学,就了个业,一路走来倒也平平。
话说的有点远,明哥那晚说完这话,正好英语听力也完了,回教室吧,我回到座位,呆呆的看着明哥。明哥已然开始收拾东西,话说明哥基本上没有什么东西,很快收拾完了。教室里有将近80个人,教室也不大,所以大家坐的都挺近。明哥收拾东西也许只有我注意吧,在这个如狼似虎的年代,谁还去关心一个所谓的loser。
我俩都坐倒数第二排,以前高中排位都是找关系托关系送礼,都希望自己孩子坐前面,认真听课,像我这样没关系不管高矮个只能排后面了。明哥是个怪人,就喜欢坐后面。写着写着泪不自觉下来了,大家都有体会,过来人总有一些东西被选择性遗忘了。
明哥走了,80个人的教室只有5个人和明哥道了别,我没有。这5个人有3个只是随便一问,明哥也没说话。还有两个是看笑话,说了句:“明哥,又走?”。
明哥走到教室门口时,和我挥了挥手,我的泪止不住下来了。明天,没有了明哥的日子,怎么办。谁在这个冷漠的教室里能再和我眨一下眼,点一个头。相信看过《泰迪熊》这部美国影片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
恍如隔世。
十年。
当听着陈奕迅《十年》时,我看了看窗外,夜已黑。明哥走的那一晚,我没回家,当然也没去网吧。去了一个小学哥们家借宿一晚。那一夜,无眠。第二天,没起来。哥们在市里上班,那一天正好调休,第二天不上班。我们那考不上高中,只有工作了。结果一直睡到下午,去上学,被老班叫去谈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