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20400000033

第33章 培养习惯:好习惯成就好命运(3)

见树不见林

一位田径教练上街购物,看见有个年轻人拎着背包,从他面前冲过,转向街角疾驰而去。

几秒钟以后,有几名警察追了上来,问他有没有看见一个年轻人跑过去,原来那人是一名银行劫匪。

这位田径教练说自己的确看见了一个年轻人跑过去,然后警察要他描述一下。

田径教练回答说:“他的头部弯得太低,两手在胸前摆动太剧烈,两腿往后踢得太远,脚尖太往前,整个跑步姿势都不对。”

警察再问他:“那么,他身上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那位教练摇摇头回答说:“这个,我不知道。”

智慧点拨

见树不见林,是一般人的通病。不少人只看他想看的,对于其他的东西则熟视无睹,以致常常忽略了更大的格局。

社庙之鼠

齐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最怕什么呢?”

晏子回答:“最怕社庙里的老鼠。”

齐景公不解地问:“我实在有些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呢?”

晏子答道:“社庙是祭神的地方,用木头做柱子,外面糊上泥巴做成墙壁,老鼠十分狡猾,都一窝一窝地住在壁洞里。用烟熏吧,恐怕烧坏了里面的木柱;用水灌吧,则怕冲坏了墙脚。老鼠在里面安居乐业,生儿育女,人却束手无策,这都是因为怕毁坏了社庙的缘故。国家也有这种情况,大王左右不少亲信就像这样的老鼠。”

智慧点拨

晏子的意思是治理国家最大的忧患就是国王的亲信们胡作非为。由于这些人与国王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他们如果犯了法,也不好论罪处罚,因此治理国家就要先管好国王身边的亲信。

宰相办案

有位大臣死了,按照遗嘱,他的两个儿子平分财产。

刚刚分罢,两兄弟就争吵起来。哥哥说弟弟那份多,弟弟说哥哥那份多。两兄弟闹得不可开交,于是来到衙门相互告状。

府尹判决不下,只好由皇帝批准,请宰相来办案。

宰相升堂,问道,“你们两人告的状属不属实?”“属实!属实!”兄弟俩一齐叫道。“好吧!”宰相命他俩画押具结,然后判决说:“哥哥说弟弟分多了,即命将弟弟那份财产换给哥哥,弟弟说哥哥分多了,即命将哥哥那份财产换给弟弟,即日交割。”

这下,两兄弟大眼瞪小眼,无话可说了。

智慧点拨

那些喜欢贪权夺利、争多论少的人时时刻刻都在怀疑别人多占,以为自己吃亏。对付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甲家入乙舍,乙家入甲舍”。

天下第一木匠

一个国家有两个非常杰出的木匠。他们都建造过很多雄伟的建筑和雅致的亭台楼阁。他们的手艺都十分精湛,难分高下。

有一天,国王突然想从他们两个之间选出一个最好的。于是,决定让这两个木匠比赛,谁赢了就封谁为“天下第一木匠”。国王把两个木匠宣进宫,让他们开始比赛,看谁在三天内雕刻出的老鼠最逼真、最完美。谁要是赢了,不光可以得到很多奖品,还可以得到册封。

在这三天里,两个木匠都专心致志地工作,因为他们都希望得到“天下第一木匠”的头衔。

到了第三天,他们都把自己雕刻好的老鼠交给国王。国王把所有大臣都召集到王宫,让他们一起来评审。

第一个木匠雕的老鼠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眼珠子还会自己转来转去,胡须也能抖动。

第二个木匠雕的老鼠远看还有点老鼠的模样,近看怎么也不像老鼠。

胜负立马就分了出来,国王和大臣们一致判定第一个木匠获胜。第二个木匠却站了出来对国王说:“陛下的评审不公平。”

国王问:“怎么不公平了?”

第二个木匠接着说:“要判定谁雕的老鼠更像真的老鼠,应该由猫来决定。您不觉得猫看老鼠的眼光比人要锐利得多吗?”

国王觉得第二个木匠说得有道理,便派人抓了几只猫来。

没想到,猫刚被放到地下,就都不约而同地扑向那只不像老鼠的“老鼠”,一个劲地啃咬,抢夺了起来。然而,却没有一只去光顾那只很像老鼠的“老鼠”。

国王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事实摆在面前,他只好封第二个木匠为“天下第一木匠”。

但是,国王想弄个明白,于是就问第二个木匠:“你是怎么让猫认为你雕的老鼠是真的?”

第二个木匠笑着回答说:“其实很简单,我用来雕老鼠的材料不是木头,而是鱼骨。因为,猫在乎的根本不是像还是不像,而是腥味啊!”

智慧点拨

因循守旧只能让人走进死胡同。抓住问题的关键,开辟新的道路,将会更快到达终点。

谨于言而慎于行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任大司寇,鲁定公曾问他:“听人说,一句话就可以让一个国家兴盛起来,有这回事吗?”

孔子回答说:“有的,但对这句话不能作机械的理解。如果真的一句话就可以让一个国家兴盛起来,那我们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我想,应该这样来理解,这句话告诉我们,做国君不容易,做臣下也很难,他们的一言一行,对一个国家的影响都十分重大。国君知道这点,自然要谨慎小心;做臣下的知道这点,自然也会谨于言而慎于行。”

鲁定公对孔子的话似懂非懂,又问道:“我又听人说,一句话可以使一个国家衰亡,有没有这种说法呢?”

孔子耐心地回答说:“我也听说过这句话。这句话说明了,国君、臣下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十分谨慎,否则,易使人心失散,而国家自然要衰亡下去了。如果国君说了一句正确的话,它影响到臣下,而臣下又影响到百姓,自然可以说‘一言可以兴邦’,否则,自然也可以说‘一言可以丧邦’了。”

孔子接着说:“现在有这样一个国君,他对大臣们说:‘我当国君没有别的快乐,只要我说的话没有人敢违抗,我便得到了最大的快乐。’我们该怎么样来看待这句话呢?如果这个国君说的话是正确的,这句话当然不错;如果国君说的话不对,大臣们也不敢违抗他,那么单他这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衰亡了。”

鲁定公摸摸头,问道:“有这么重要吗?”

孔子回答说:“的确如此啊。”

智慧点拨

做人一定要谨于言而慎于行,千万不要口不择言,举止轻浮。否则,轻则影响大家的个人形象,重则影响集体或国家的利益。

大熊猫醉水

在风景宜人的九寨沟,有一则关于国宝大熊猫的传说。

一天,大熊猫独自去溪边饮水。在清凉的溪边,大熊猫忘情地喝着水。喝着喝着,忽然,它发现明镜似的溪水里,有另一只大熊猫也在喝水。大熊猫一惊,顿觉十分恼怒:这还了得,它居然敢跟我抢水喝!于是,大熊猫拼命把头扎进溪水里猛灌一气,直到把肚子灌得鼓胀胀的,这才摇摇晃晃地离开溪边。

然而,刚走几步,大熊猫便停下来,它想:不对呀,我走了的话,那只大熊猫不是要把水喝完了吗?不能太便宜了它!这样,大熊猫又摇晃着臃肿的身子,再次回到溪边,把嘴伸进溪水里。

大熊猫就这样反反复复好几次,直到再也不能喝进一口水为止。然而,刚走几步,它便如醉汉般倒在溪边,不醒人事。

智慧点拨

大熊猫不醒人事的原因并不是水,而是其自私的弱点。现实生活中人类同样有这样的习惯:生怕自己吃亏,好处一点也不愿让给别人,结果,吃大亏的往往是自己。

出师

有个小伙子到理发店学习理发的手艺,师傅让他在大冬瓜上练习剃头技术。这个小伙子勤勤恳恳,苦练不辍,技术日渐熟练。在不知剃下多少冬瓜皮后,终于有一天,师傅对小伙子说:“行了,不用剃冬瓜了,今天你给客人剃头吧!”

小伙子高高兴兴地开始施展自己的手艺,三下五除二,一个头就剃完了,他随手把剃刀往下一插,正想叫师傅来看他的手艺,却只听客人一声惨叫……

原来,小伙子每天练习剃冬瓜时养成了一个习惯:剃完冬瓜皮后,他总随手把剃刀使劲地插在冬瓜上。习惯成自然,这一次,他把剃刀插到了客人的脑袋上。

智慧点拨

坏习惯就像一种慢性病,可能一开始并不引起你的注意,但是如果不能引起重视,发现得越晚,损失就会越大。培养一个好习惯让你终生受益,相反,养成一个坏习惯则会贻害终生。

路边的青蛙

一天,一只路边的青蛙悠闲地在草丛中养神,突然听到叫它的声音:“老弟,老弟。”于是,青蛙懒洋洋地睁开眼睛,发现是田里的一只青蛙在叫它。

“你这里太危险了,搬来跟我住吧!”田里的青蛙关切地说,“到田里来,每天都有可以吃的昆虫,不但为庄稼除害,而且不会有什么危险。”

路边的青蛙不耐烦地说:“我已经习惯了,干吗要费神搬到田里去?我懒得搬!况且,路边一样也有昆虫吃。”

田里的青蛙无可奈何地走了。几天后,它又去探望路边的青蛙,却发现路边的青蛙已被车子轧死了。

智慧点拨

很多灾难正是因为懒惰造成的。举手之劳,却不愿为之,那就注定要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命运靠自己掌握,选择勤劳就可以得到幸福,一味懒惰则难逃厄运。

两个书法家

在清代乾隆年间,有两个书法家。

第一个书法家极认真地模仿古人,讲究每一笔、每一画都要酷似某某,如某一横要像苏东坡的,某一捺要像李白的。而且,一旦练出酷似某位名人的字迹,他便颇为得意。

第二个书法家则正好相反,不仅苦苦地练,还要求每一笔每一画都不同于古人,并且讲究自然。

有一天,第一个书法家嘲讽第二个书法家,说:“请问仁兄,您写的哪一笔是古人的呢?”

第二个书法家听后并不生气,而是笑眯眯地反问了一句:“也请问仁兄,您写的哪一笔是自己的呢?”

第一个书法家听了,顿时无言以对。

智慧点拨

俗话说得好,“模仿是为了超越。”一味地模仿别人,而不在模仿的基础上去创新,就会迷失自我,进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不下自己独特的印迹。

同类推荐
  • 有魅力不是我的错

    有魅力不是我的错

    体会她们整体魅力的过程,本身懿充满魅力。如果说中拉女足是铿锵玫瑰。直销女性懿是当代生意场上的花木兰。如果说中拉女足使的是武当拳,直销女……
  • 穷小子的翻身日记

    穷小子的翻身日记

    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面对这个世界,绝不向命运屈服,走出贫穷,走向富裕,是每一个“穷小子”心灵深处的呐喊。没有注定的穷人,只有自定的贫者。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就是下一个比尔·盖茨!王贵水编写的《穷小子的翻身日记》是一本最值得借鉴,最值得复制的“穷小子”追梦宝典。谨以此书献给不甘落寞、不甘平凡、不甘孤单,努力改变命运的后飞之鸟——“穷小子”。当现实生活中的“穷二代”与“富二代”越发成两极化时,越发与龟兔赛跑相似,身为“富二代”的兔子一跃千里,留给“穷二代”的则是一个落寞的背影。难道身为“穷二代”就真的要卑微的低头向命运屈服吗……
  • 你的种子能发芽

    你的种子能发芽

    任何人都可以成功。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失败者之所以失败,都取决于能否超越自我。找到自己长处的人,就能够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找不到自己特长的人,就成为碌碌无为的庸人。
  • 生命里的波纹:298个小故事,让你感悟一生

    生命里的波纹:298个小故事,让你感悟一生

    本书汇集了298个短小精干的让人感动的小故事,让您在意味深长的故事中去思考,去挖掘和探索,以“感动悟语”作为读后提示来进行点拨,使广大读者朋友在故事中受到启发、感动,进而能更加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生活这个迂回曲折的长廊中游刃有余,应对自如,不为风暴,一路前行,一路聆听心跳的语音。
  • 命好不如习惯好:比培养神童更重要的20件事

    命好不如习惯好:比培养神童更重要的20件事

    《命好不如习惯好:比培养神童更重要的20件事》从个性塑造、文明礼仪、诚实守信、积极态度、珍惜时间、情绪控制、合群友善、勤于思考等20个方面,全面、细致地列举了比培养神童更重要的价值观和好习惯,以简洁有力的论述、生动的事例、易知易行的操作方法加以呈现,相信父母们定能从中找到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金钥匙”。
热门推荐
  • 三国遗事

    三国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后宫职场

    后宫职场

    进宫的前一月的夜里,羽郁准备逃跑,她在婉如替她打点好一切后,羽郁穿着一身夜行衣打算从后门逃跑,但就在羽郁打开门的那一瞬间被丞相府的侍卫所团团围住眼看就要失败了,但是羽郁不想从此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并且度过一生,即使他是皇上,她也不愿意。于是她奋力一搏,无奈终究是徒劳无功被丞相府侍卫带回了她的房间。她的父亲也因此加强了守卫,不让她逃出丞相府。
  • 上邠宁刑司徒

    上邠宁刑司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契约婚姻

    契约婚姻

    叶子薇以为秦牧阳爱她,却不料从他口中听到残忍的说话:“我给你一百万,你嫁我!”她不明白,从相亲正式认识,到她每遭遇狼狈衰运而伸出温暖的援手,一个刚正不阿的男人,怎能说变就变,把她的尊严随意践踏,陷她于万劫不复之中……
  • 畵

    名叫《畵》的店,卖着与画有关的物件,每一件物件都有自己的故事,打不开的伞,空白的画。。。。杨叶与苏斐月命运的交缠是缘分还是孽缘。。。一切都在《畵》之中。这是我第一次在正式网站投稿的小说,文笔不是很好,如果小说的情节有雷同,纯属巧合,更文的时间也不稳定因为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事要做请各位见谅!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血海翻腾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血海翻腾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17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无上吞噬

    无上吞噬

    神典老者协助修炼,吞噬神功左右护体!废材少年穿越偶得智慧结晶,星武大陆的探索就此展开!这里武风浓厚,有异魔,有星力,有炼金,更有不一样的精彩!
  • 玉洞萧

    玉洞萧

    在咸阳街头遇见的那个女孩,注定是我唯一的正妃,总有一天我会亲自把这支洞箫送给她。
  • 这样的人也该千载难逢

    这样的人也该千载难逢

    用一首歌的时间来纪念一个人用一盏茶的冥想来回忆一个人,我坐在菩提树下静静地观望,流年在我和他之间只打了个照面前世,今生,来世菩提树下红莲花静静绽放开合之间佛光闪现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