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9000000020

第20章 红颜(2)

这一次来胡村,我在胡家老宅里看到一张全慧文的照片,是与胡兰成的合影,年轻的胡兰成有几分男生的清秀,而全慧文一双眼睛明亮有神,缎子似的黑发闪闪发光,面孔饱满而丰润,甚至有几分福相,不似坊间传说的那么难看。1930年代的全慧文与胡兰成应该是很恩爱的一对,起码从照片上看起来是这样,仅仅因为一次胡村的春宴,两个刚刚回乡的夫妻就当着村民的面吵成一团——他回到故乡,她来到异乡,也许是对风俗习性的不解,也许是4年的夫妻生活早就埋下了貌合神离的种子。1937年的春天,全慧文在胡村过得孤单又寂寞,她就睡在唐玉凤睡过的那张宽大的雕花婚床上,多少年没人睡了,蚊帐上落满灰尘,床栏上的雕花图案也褪色不少。床头有一只高及屋顶的红漆板橱,板橱下散落着几只青花瓷坛,上面有蓝色的“双喜”图案,想必是当年唐玉凤的陪嫁之物。她在棉布被子里安放好身子,一股霉味扑鼻而来,几乎把她呛倒。也许就是这股浓烈的霉气让她对胡兰成产生仇恨,继而几乎反目成仇一辈子。这个被胡村人称为广西婆的大眼睛女人,其实根本不想生活在偏僻遥远的胡村,可是在跟随胡兰成漂泊了上海、香港等华丽都市之后,她不得不再一次回到胡村,最终将自己瘦弱不堪的病体也交付这片贫瘠的长满青青桑叶的土地。

桃源村的难民

桃源村现在是上海市中心一处美轮美奂的黄金之地,房价高达每平方5万,每次从那里经过,我都会生出一些非分之想:应该在这里购房居住,这里才深得老上海滋味,才会有身在上海的感觉,而不是我那个远在莘庄的所谓的“花好悦园”。

远在1930年代,胡兰成与全慧文一家便居住在这里,那时候胡兰成虽然身为《中华日报》主笔,奉银却拿得很少,基本上只够吃饭——有时候吃饭也难。一处租住的亭子间,一个患上肺结核病的孩子,全慧文挺着个大肚子,即将第三次分娩。“八一三”之后,上海遭到大规模轰炸,战事全面爆发,报馆停止发薪,胡兰成一家便靠借债度日,日日被房东催讨房租。在桃源村那几年,他过得就像一个难民,他其实也就是个难民,每日和那些躲避在租界里的难民一样,眼红房东每日鸡鸭鱼肉的奢侈生活,甚至足不出户,在那个狭小的转不开身的亭子间里长吁短叹,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

这样的日子对胡兰成来说其实才开了一个头,1937年9月6日的夜晚非常闷热,对这对逃难的夫妻来说,这其实是一个灾难的夜晚,9月的夜晚潮湿而闷热,就是张爱玲笔下的“桂花蒸”,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患上肺病却无钱医治,偏偏白净斯文的房东又来催债:“胡太太,有空跟你老板说说,房租欠了好几个月了,你们要过日子,我也要过日子——你看看这日本人打进上海滩了,菜啊米啊柴啊,飞着往上涨啊。”全慧文将手松松握成拳头放在胸前:“实在对不起,胡先生报馆到月底才发生活费,你放心,不会少你一元钱。”那女的听了说:“这话我都听厌了,实话跟你说,想租我房子的人多的是,再拖到下个月,那就只好请你走人,报馆不发钱,你可以住到报馆里去呀?”

可怜的孩子就在这个炮声隆隆的秋夜离开了他们,不知道全慧文是如何度过那个暑热未消的灾难之夜,他们甚至拿不出一分钱来安葬这个早逝的婴儿。最后还是房东发了慈悲之心,帮他打电话通知慈善机构普善山庄,他们派了两个工人拉了一辆运尸车过来,在全慧文撕心裂肺的哭号声中,弄堂口的弹石路上响起咯咚咯咚的声音,好像早晨粪车发出的,两个戴白口罩的工人走了出来,一个人腋下夹着个粗糙的小木盒子。全慧文发了疯一样,死死抱紧婴儿不放。运尸工人面无表情地拉开全慧文,将全身僵硬的孩子放进去。小木盒子实在太粗劣了,隔着木板的隙缝,还可以看到孩子的衣服。

1937年秋天,华美而又悲伤的老上海——

琴声飞出美丽园

2008年去香港时,我曾经专程寻找过薄扶林道,那是一条长长的大道,一处早已消失的学士台曾经是这个海滨小城人文荟萃之地——可惜现在它只留下这个令人感慨的地名。战时内地文化人流落香港,大部分就聚集于学士台,胡兰成当然也不例外。那时他是名重一时的总编,出入酒楼歌榭,身边美女如云,缤纷华丽的生活让胡兰成如鱼得水。而窝在家中做主妇的全慧文却渐渐沉溺虚妄——虽说她会弹琴,胡琴、古筝、扬琴她都会弹上那么几曲,但是她仅仅只会弹琴,不会说爱。或者说她只会那么褊狭地近乎执拗地爱着一个男人,偏偏又遇上胡兰成这样一个花心男人,饱受伤害便成为理所当然的家常便饭。

传说到香港不久全慧文就已经露出谵妄的苗头,漫长的白昼学士台这一排并不新的房子里只有全慧文一个人,从后窗阳台上看过去,全是高大茂密的树木,春天的时候满树都是硕大红艳的花朵,早晨或者雨后,还可以闻到扑鼻的树木和泥土的气息。来香港半年了,全慧文去山上走过两次,站在山顶上,可以看到浅水湾,还有铜锣湾,只是要在弯弯的山道上走很久,她有点胆怯。胡兰成越来越少在家吃饭,他只是把家当成旅馆。只有到月光如水时,他才会悄悄回来,他走路没有一点声响,像猫一样出现在全慧文面前。而全慧文也像一只猫,她轻轻拿起胡兰成的手,从他发梢一路嗅到胸口,那幽幽淡淡、若有若无的香水味让她发了狂,这样的夜晚胡兰成通常只在她凄厉的哭声中度过。但是如果让他放弃对女人的追逐,这是胡兰成无论如何无法忍受的——终于有一天,胡兰成在离家去上班时,在公寓楼下遇到一个漂亮的女人。那是一个他熟悉的漂亮女人,也从上海来到香港。在女人面前他一向有点挪不开脚步,美人也知道胡兰成的为人,向她抛来一个媚笑。这一幕偏偏被全慧文从窗口偶然看到了,这个疑心病的女人想当然地联想到两个人牵了手,并且还抱在一起亲了嘴,几天前可能还上了床。如此刺激,让这个会弹琴的有着一双明亮眼睛的广西婆惨叫一声,她就这样陷入了谵妄。从此以后每日哀号痛哭,乍一听来,还以为她在唱歌——她本来就是个喜爱唱歌的女人。

香港不能再待下去,回到上海的胡兰成“因文得福”,被汪精卫委以重任,“文胆”的价值让他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一个又一个女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即便亡命天涯也没有停止对女性的追逐——这自然是后话。现在的他在美丽园有了花园洋房,生活就像“美丽园”的名字一样,重重叠叠在他眼前铺展开绚烂与美丽。全慧文作为一个配角,完全沉湎于音乐的世界里,或者只有音乐才能将她救赎——那几年的美丽园常常歌声不断琴声不绝,胡兰成小心翼翼地回避着她,只是将她交给侄女青芸,他在青芸面前称她为“神经病”——只是他不肯深思她神经病的病因,他实在受够了她的疯痴与癫狂,曾经被她堵在上班路上要他陪她一起去学京剧,也曾经将一瓶墨汁泼在他脸上,甚至被浑身颤抖的她拖着,声嘶力竭地要一同去跳楼。吓得他双手紧紧扒住窗台,几乎是挣扎着逃离了那个令人恐怖的地方。那时候的全慧文头发总是蓬乱的,眼睛射出散乱的光芒。而回到上海,回到美丽园的她像变了一个人,她无视应英娣或张爱玲的走与留,对于胡兰成的坐牢与发迹她也并不在心,她醉心于她的琴声,有时候也会带上孩子去静安寺庙会上走走看看,或比赛谁跑得快。她开始被生活遗忘或者说她遗忘了生活,庸常的生活,庸常的女子,就像一件衣裳,还没来得及穿,就露出褴褛的底色。

1951年春天,全慧文日益病重,在上海无法生活下去,只好拖着病体黯然神伤地离开美丽园,就如同当年她跟随胡兰成离开广西一样,一生的悲剧是这样开始,当然也就这样结束——算不上悲剧,当然也不能称之为喜剧。

应英娣:好比一朵白芍药

静安寺后面就是百乐门,老上海地标之一,也是胡兰成经常逗留之地。不仅仅因为张爱玲家就在百乐门的斜对面,来往便利,也因为这里是一任女友应英娣日日坐班的地方——这位漂亮舞女的挣钱手段便是在百乐门轻柔的音乐中陪客跳舞。胡兰成曾经是她的客人之一,两个人沉迷于风花雪月,一路从百乐门的包厢舞上新新公司的铜床——

到百乐门跳舞、去凯司令喝咖啡、看阮玲玉电影、读张爱玲小说——这是上海老克勒们的生活方式。张爱玲居住在爱丁顿公寓时,每晚就伴随着百乐门歌女尖细的嗓子入眠:

那南风吹来清凉,

那夜莺啼声凄怆,

月下的花儿都入睡,

只有那夜来香吐露着芬芳,

我爱夜色茫茫,

也爱夜莺歌唱——

夜色中的夜莺便是应英娣这样的歌女,她们在百乐门也多如夜色下的夜莺:陈香梅或陆小曼、周璇或阮玲玉,当然也包括应英娣,她被胡兰成称为“小白云”,像夏日天空的朵朵白云,给予他清凉或抚慰。他对她评价极高,一直到晚年还难以忘怀,笔下的文字虽然肉麻,却不乏真情:“她是个柔和硬气的人,待人心思好。”“我问了她别后种种,彼此敬重,如兄弟姊妹的亲。她今年还只32岁,她的人品与相貌,好比一朵白芍药。”

32岁的女人好比一朵白芍药,可以想见她的美貌与香艳——胡兰成惯于吟风弄月依红偎翠,以他在风月场的经历,应该不会看走眼。他与她走到一起实在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就像月渐渐圆起来,就像水慢慢涨起来,他将她带到南京石婆婆巷那幢欧式老房子里居住,称她为妻——他们没有正式结婚,但是胡兰成视她为妻,她也将自己视为妻子。在胡兰成的文朋诗友中,她一向以女主人身份出现,陪他们到鸡鸣山上采松花或做松饼吃,那是胡兰成“时来运转”“青云直上”的1941年,也是应英娣貌美如花含苞待放的1941年。那一年他35岁,她22岁,郎才女貌的两个人出双入对同床共枕,不知羡煞多少人。

但是,胡兰成的朝三暮四或朝秦暮楚,注定了她一辈子的伤痛,这个外表柔弱内心杀伐的女人心中其实满怀刚烈。得知胡兰成入狱之后,她趁月黑风高的夜色来到池田家——他是日本人,胡兰成的朋友之一,在这样的时刻,也只有日本人才可能救护胡兰成。那个漆黑的夜晚她不知哪里来的胆量与勇气,在池田家铁门前守候了一夜,卫兵坚决阻止她进入,声称池田不在家。应英娣不相信,她完全豁出去了,披头散发大闹池田官邸。卫兵无奈,只得驱车将在汤山的池田接回来,当晚为了胡兰成到处奔走。胡兰成最终出狱回家过年,与池田的解救密切相关,与应英娣的机智足谋、甚至撒泼放赖也密切相关。

也许是感激应英娣的救命之恩,胡兰成口口声声称她为妻。甚至汪精卫给了他一个闲职时,他也做个顺水人情,假模假样地征求应英娣意见。应英娣洒脱地劝他拒绝,这样的闲职不如不要,就像背叛的婚姻不如不要一样——3年后的1944年2月,胡兰成被张爱玲的才情折服,花心复萌故伎重演,盛怒之下的应英娣得知详情后,跑到爱丁顿公寓大闹一场。她进入爱丁顿公寓时,正是一天里平常人家最忙碌的时候,有人在弹钢琴,有人开着门在打电话,楼顶平台上,几个孩子正在滑旱冰,溜冰鞋在头顶上咕兹咕兹锉过来又锉过去。

六楼朝里的一间门正开着,女佣正在门前放垃圾袋,应英娣从虚掩的门缝中看到一身盛装满头珠翠的张爱玲,她拨开女佣就往里冲。女佣吓了一跳,想拦拦不住,继而大惊失色:“你要干什么?”小白云已冲到张爱玲面前:“我是胡兰成太太,我告诉你,我是胡兰成太太,请你不要纠缠,请你不要再纠缠他。”

张爱玲一愣,满脸通红地坐在椅子上。女佣将应英娣往外拖:“你是啥人?青天白日私闯民宅?”应英娣拍拍胸脯:“我是啥人?我是胡先生明媒正娶的合法妻子,你问问你家张小姐都做了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好不要脸,小说里写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真不要脸。”张爱玲此时已冷静下来,她很不客气地说:“我不认识你,请你走开。”

应英娣心头的火一下子烧起来,她扑上前揪住张爱玲:“你敢说不认识我?你真会做戏呀?你把小说中的事搬到生活里来了?我们去找胡兰成,三人当面说,把话说清楚,把话说清楚。”张爱玲一时不知如何对付她,只是用力掰着小白云的手:“你放开,你放开。”女佣也上前帮她忙:“你松开手,松开手,有话好好讲,有话好好讲。”应英娣架不住两个人齐心协力,松开手,张爱玲气得嘴唇颤抖,顾不得捋平扯乱的衣服,说:“请你离开,阿姨,将这个女的赶走,赶得远远的,让我再也看不见她。”她转身进了房间,将门砰的一声关上。应英娣不顾女佣的拉扯,扑到门前用力猛拍:“你不知羞耻,你明知胡兰成是有妇之夫还跟他来往,你算什么女作家?你好不要脸,下作,呸!”她一口痰吐到红漆木门上。

应英娣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胡兰成离婚,胡兰成事后百思不得其解,对友人说:“她怎么会这样?”潜台词谁都能听得出来:她原本就是情妇,并没有拿她当回事呀?胡兰成不知是真的不明白还是故意装糊涂,他多年来一直称她为妻,可能忽悠得太久了,连应英娣本人也当了真。

离开胡兰成之后,应英娣在香港开了一爿胭脂花粉店谋生,多年以后去日本进货,还到胡兰成家蹭饭吃。

周训德:浮花浪蕊都尽

庭院里的竹叶水色

为追寻护士小周的芳踪,我多次来到武汉,这是一个庞大的江边都市——让我惊喜的是,这一次武汉之行意外地从供职于媒体的朋友口中得知,在张爱玲读者中知名度颇高的汉阳医院护士小周,并没有不知所终,她的后人一直就定居在武汉。当我提出见面要求时,朋友一口拒绝。周训德的子女坚拒媒体采访,不想让那一段陈年往事影响后人的生活。不过,我还是看到胡兰成的两件遗物:一件是青白色饰有牡丹花的瓷笔筒,一件是纹银烟盒,上面刻有黛玉葬花图案——两样都是分别时胡兰成送给周训德的纪念品,一直保存到今天仍完好如新,可见周训德家人的爱惜。胡兰成赴香港后曾来信让周训德过去,可惜一连几封信都不见周训德回复——周训德就这样消失了,消失于历史风烟中。其实她短暂坐牢、在四川德阳生活几年后,又回到武汉,她一直就生活在武汉,只是不想再抛头露面。好在胡兰成的生花妙笔为我们保留了17岁小护士周训德的青春容颜,还有乱世硝烟下那一片迷人的“竹叶水色”。

同类推荐
  • 智慧故事荟萃(上)

    智慧故事荟萃(上)

    读聪明人的故事能让人更聪明、更快乐地生活。智慧的故事,还能告诉我们很多的人生哲理,激发我们的人生追求。聪明的人永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使自己获得事半功倍的功效。本系列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智慧故事荟萃”包括上下两册,收录了世事明察、是非分明、看清真相、晓事明理、权宜应变、顾全大局、聪明智慧、知已知彼、醒悟觉察、借鉴教益等系列内容。上册收录了庞统察虚断案、曹操坐山观虎斗、望梅止渴、曹操施奸防刺、给敌人留条活路、周瑜反间除蔡瑁、庞统假献连船计、周瑜打黄盖、诸葛亮活用兵法等智慧故事。
  • 发现小说

    发现小说

    本书见证了阎连科自己的文学观,但同时又超出他个人文学观的阐释,重新界定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边界和层次,也重新为文学的优劣作了独特的富有启发性的判断。利用他的理论可以非常现成地把世界文学、中国文学进行清晰的归类、判断,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可操作性,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
  • 浮光掠影游丝录

    浮光掠影游丝录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发表的散文、杂文、随笔作品集,全书由“浮光”“掠影”“游丝”三部分组成,多为作者对人生、对生活、对事业、对家庭的感悟。作者笔锋锐利、文字朴实中带着优雅,全书语言通顺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艺术哲学读本

    艺术哲学读本

    本书是作者历时20年所写的学术专著,是作者多年来有关艺术哲学问题研究的理论总结。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从哲学角度论述了艺术的位置、本性、特征,表现出作者的独特见解和心得,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对艺术哲学的理论变革也提出了新的设想,富有探索精神,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出版该书,对于目前学术界关于艺术哲学的学术研究可以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该书还可以作为理论工作者、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大学生的有价值的参考书。
  • 欧阳修文集4

    欧阳修文集4

    本书为欧阳修的诗、词、文精选集。其中收录了:古诗三十八首、古诗二十首、古诗二十四首、律诗六十首、律诗五十七首、律诗五十六首、赋五首等。
热门推荐
  • 幸福之门

    幸福之门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网游之千姿百态

    网游之千姿百态

    能不能打过人家先不说,姿势一定要帅,跌倒也要很华丽,你有超强的技术,我摆风骚的姿势,你有神兵在手,我摆风骚的姿势!!切看冷羽如何从他尴尬的游戏人生之中化身一个极品美男子!
  • 斗士大陆

    斗士大陆

    你见过用一把神兵当做嫖资的仙人吗?你听过自己动手制作美艳仙女傀儡为己所用吗?……宋山的少主宋青,偶然之间进入修炼空间,修成飞升入星海神界,于仙界邂逅旖旎神女,美艳丫鬟,清纯宫主,还有那龙女精怪,妖娆无尽,蛊惑无穷,且看宋青在星海,神界,仙界之中如何征服各方魅惑,风流修仙!
  • 月刊少女野崎君

    月刊少女野崎君

    高中女生佐仓千代好不容易提起勇气向同年级的野崎梅太郎告白,得到的却是野崎的亲笔签名,和“要不要来我家?”的邀请。佐仓虽然对意料之外的展开感到困惑,却还是带着期待来到野崎家,没想到等着她的却是漫画原稿,不知不觉间就顺着野崎的指示开始进行涂黑作业。到这时佐仓才发现野崎是(自己最喜欢的)知名少女漫画家梦野·咲子。
  • 嚣张兵王

    嚣张兵王

    没想到我堂堂世界最强兵王之一,竟然要来段包办婚姻,听说那货是个超级暴力狂,动不动敢拿刀砍人,这我以后的生活可该怎么办。
  • 汉末风云录

    汉末风云录

    这个时期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为频繁,灾难最为深重的时期;但也是人才辈出,武勇与智慧并重光耀的时期。所谓“乱世出英雄”,天下即将大乱,“神器”失居,万民涂炭。一方面人心思安思治;另一方面,一些野心家和乱臣贼子,趁机而起,或与乱中窃国,称王称霸,或者鼠窃狗偷,狗苟蝇营;还有一些所谓的仁人志士,则应人顺时,以天下为己任,投入到治乱统一的大业中。无论他们出于什么动机,要争取帝位,成就霸业,却是同一的目标。
  • 冰原的诺亚

    冰原的诺亚

    已经数百年了,遵从着先知的教诲,“我们”在这千年未落的夜幕下等待着,等待着那个能将所有诺亚团结到一起的领袖,等待着那个能将“我们”凝聚成绝对意志之人的降临。我们在冰冷的荒原漂泊了数百年,我们被放逐,我们被猎杀,我们流着泪,在风雪中继续前行。我们接受了苦难,我们经历了折磨,我们咽下了失去兄弟姐妹的哀恸,只是为了等待这一天。现在,是时候了!诺亚!站起来!诺亚!崛起吧!告诉我们的敌人:诺亚的时代到了!
  • 绝代西游

    绝代西游

    当人类再次愚昧无知的时候,国家主席黎世敏派遣玄奘法师再次去西天取经点化世人,于是,第二次西游诞生了......
  • 网游之血影修罗

    网游之血影修罗

    现实中,他是冷酷无情,让世界各国闻风丧胆的血影修罗……游戏中,他是沉默寡言。喜欢扮猪吃虎的一代杀神……血影修罗,将带给你无穷的快感,让你与主角一起体验一代霸主的传奇经历,带你一起体验冷血杀神的激情生活,究竟谁才是泄露飘渺游戏资料的幕后黑手,究竟谁才是真正让主角家破人亡的刽子手,后续章节,将一一为你揭晓。恩怨情仇,主角又该如何面对,后续章节,更加精彩……
  • 红颜之妃上枝头

    红颜之妃上枝头

    天朝黎民百姓知安乂王战功赫赫。皇帝忌其有谋反篡位之心。下臣献策:何不封赏改为赐婚?安乂王道:天下女子,若有得我心,我送心。入不了我眼,不娶;入了我眼,街边乞儿,体残智弱也能飞上枝头变凤凰。自此,百姓祈求上天,赐一位红颜女来凡间得安乂王身心。天启六年。安乂王接旨:诛杀逆胆朝臣,不得留活口!他留下遗婴。七年后。王府后山禁地惊现野女娃,怜悯心再次作祟。营里“小男儿”实为女儿身,一张诏书,封她天朝公主,果真飞上枝头变凤凰。走上的,却是和亲路。送亲的,是他。夜崖之上,谁为谁一舞红颜;又是谁,竟有一丝不舍。又为何莫名心痛?暗誓,他必将踏平敌朝为她报仇。然而,两朝战事再起,当年和亲公主却是身披战袍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