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9000000015

第15章 芳踪(1)

这条叫石婆婆的小巷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应该从这里开始,从这条叫石婆婆的小巷。

这是一条非常幽静的小巷,也是一条非常洁净的小巷,有一个很有趣的名字:石婆婆巷。它就在南京东南大学西大门附近,像一根布带,一头连接进香河路,一头系着丹凤街。我从林阴茂密的进香河路踱进来,一眼就看到路口一块搪瓷路牌,上面有四个清晰的大字:石婆婆巷。

胡兰成第一次看到张爱玲芳名,就在石婆婆巷20号,在《今生今世》里,他记得很详细:“那时我在南京无事,书报杂志亦不大看,这一天却有个冯和仪寄了《天地》月刊来,我觉和仪的名字好,就在院子里草地上搬过一把藤椅,躺着晒太阳看书。先看发刊辞,原来冯和仪又叫苏青,女娘笔下这样大方利落,倒是难为她。翻到一篇《封锁》,笔者张爱玲,我才看得一二节,不觉身体坐直起来,细细地把它读了一遍又读一遍。见到胡金人,我叫他亦看,他看完了赞好,我仍心不足。”——下次回上海,胡兰成便从苏青那里要到张爱玲爱丁顿公寓的地址,然后专程去看她。头一次虽碰了一鼻子灰,但他与张爱玲的传奇之恋却由此开始,绵延一生。

居住在石婆婆巷时,胡兰成其实在上海与南京各有一个家,上海的家由侄女青芸当家,妻子是全慧文,有点神经毛病,会无端哭闹。这样的女人当然不便带出交游,好名士风度的胡兰成在百乐门歌舞厅又搭上一个舞女应英娣,将她带来南京,也带一个孩子过来。这样一来,南京就名副其实有了一个家。当时胡兰成已不被汪精卫所器重,当了伪政府法制局局长,平时每天只到法制局待三四个小时,空闲时间居多。遇到天气好,他带领妻女和一些友人去屋后的鸡鸣山采松花,这松花是拿回去做饼吃的。胡兰成自家院子里开着很多紫藤花,他也采了来做饼吃。平日就这样,追求一种人世的清好和俗世的情趣。在《今生今世》里,他动不动就如此描写,用词清绝,比如“人比花低”,比如“满目荒愁”,都是最典型的一派“胡言”。

石婆婆巷现在仍是一派胡氏风格,清幽,洁净,高高的围墙里,不时探出一丛花枝,据说初夏时节,围墙上会爬满火苗一样通红的凌霄花,枫杨树的浓荫遮住整个小巷,使得小巷看上去越发幽深。我来的时候正值春天,迎春花从围墙内探出无数花束,枫杨树新叶初萌,灰蒙蒙的天气里,春天的光线令人慵懒发困。在小巷里来来回回走了几趟,就是没有找到20号。在丹凤街与石婆婆巷交叉口,有一家工商银行,门牌标明18号,但在它的近邻,是一片小区空地,紧锁的铁栅门内,堆放着一些杂物,一株高大的枫杨与楼房齐肩,我疑心这里就是当年胡兰成在石婆婆巷的官邸,也是他主办的《苦竹》杂志编辑部。

《苦竹》杂志据说一共只出了三期——“苦竹”一词取自日本诗人之作:夏日之夜,有如苦竹,竹细节密,顷刻之间,随即天明——封面是炎樱手绘,很薄的一册,以大红大绿相互衬托,红的底子,绿的竹叶,一枝白色的大竹杆,斜切在画面上,几片肥而厚实的绿叶由白底里跳了出来,一派葱茏和生机。办《苦竹》时,胡兰成与张爱玲正在热恋,《苦竹》应该是胡兰成讨好张爱玲的调情之作,通篇文字就是对张爱玲的高度赞美,一支生花妙笔,给张爱玲锦上添花。石婆婆巷张爱玲来过,传说她在此居住过多日,当时沪宁线已开通,从上海来南京很方便。

董桥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张爱玲在胡兰成家》,胡兰成这个家并不是上海的美丽园,而是南京的石婆婆巷。董桥这样写道:“古之红由他的高中同学胡兰成的侄儿胡绍锺带去见胡兰成张爱玲是1944年秋天他们新婚不久的事。胡家在南京市区一条巷子,房子一派南欧风格,进门一片碧茵,整排小花圃栽几丛玫瑰和凤仙,两株玉立的蜡梅散发幽香。古之红说那草坪中央是网球场,他去的那天正巧是胡兰成和张爱玲打球方歇,匆匆介绍,只见那位男士约摸四十来岁,气宇轩昂,眉目之间英气焕发;女士年龄略轻,面容娟秀,显露出一股青春锺灵的活力”——男士就是胡兰成,女士就是张爱玲,那时候是他们婚后不久,正所谓“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他们没有想到不久将来的山河岁月与浮花浪蕊。

石婆婆巷是有来历的,石婆婆是明洪武年间礼部尚书陈迪家的乳娘,她善良聪慧,精通诗词。1402年,朱棣夺取皇位,陈迪全家遇难,仅五个月的七子陈珠被石婆婆藏匿而获救,后被朱棣怜而赦之。石婆婆勤于持家,乐善好施,名重乡里,她居住过的这条小巷就以此命名。其实这条小巷因紧邻东南大学,有很多名人居住过,比如徐悲鸿和蒋碧薇,比如潘玉良和聂华苓,当然也包括胡兰成与张爱玲——他们都走过去了,走远了,将传奇与历史留下来,留在这个毫不起眼的小巷深处。

鹤立鸡群的爱丁顿公寓

春天,一个令人发困的长长的午后,我来到常德路和南京西路交汇处,那里有一座鹤立鸡群的爱丁顿公寓,张爱玲和姑姑张茂渊在此居住了许多年。他们搬出去又搬进来,只有一个理由:此处适合她。张爱玲在上海生活了25年,居住过很多地方,爱丁顿公寓是最重要的一处,在这里,她完成了主要代表作《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也正是在这个木门深锁的房子里,她与胡兰成相识相知,直至秘密结婚。她的理想生活就在公寓,《公寓生活记趣》是她笔下最活泼俏皮的文字——

地铁站出口就是静安寺,金碧辉煌香火很盛的样子,正在大修。沿南京西路往前走几步就是一个路口,四下里看看,一眼就看到常德公寓。张爱玲居住的时候,它叫爱丁顿公寓,常德路叫赫德路。如今此楼虽已斑驳,但依旧惹眼得很,一如张爱玲的衣饰,不一定是什么华贵的料子,却自有一番惊艳在里面——站在爱丁顿公寓紧闭的铁门前不知所措,在杂志上看到张爱玲曾住五一室,后又移至六五室。据报载,那些房子经改朝换代几易其主,人家并不欢迎陌生人打扰。楼里的电梯工人态度也坏,一听说来寻找一位搬离多年并且去世多年的人,立马满脸愤慨,要把人赶出。奇怪的是电梯在铁门里面,不要说进电梯,首先这道铁门就没办法进去。我一直站在门厅里,看着地上的瓷砖,有一块坏了,想象着是当年张爱玲的高跟鞋踩的,说不定她脚一歪,就势跌到胡兰成怀里。外面正下着雨,一辆黄包车等在门口,着名的百乐门就在不远处的愚园路口,金嗓子周璇的歌声隐隐传来:“美酒加咖啡,我只要这一杯,开放的花蕊,为什么也流泪——”雨似乎更大了,胡兰成的青布衫子淋湿了一角。

正准备离开,一个老人过来摸出钥匙开铁门,听说我寻找张爱玲故居,他不紧不慢地说:“哦,她呀,人家走了有六七十年了,到哪里找到她啊?到美国也找不到了——”他把门打开,我跟着进去,专挑楼道走,水磨大理石楼道,很久没人行走,昏暗、阴冷,有一股寒气,仿佛通往地下室。每一层楼道都有英国式的消防栓和船舱式样的火警箱子,还有一溜漆着紫色油漆的扶手,手摸上去,冰凉的,一手灰尘。终于来到六楼,最里头一家,昏暗的灯光照着一道暗红色铁门。门是崭新的,似乎是盼盼防盗门之类,楼道里看不到任何旧物,只是一角有一个铸铁消防管道或水龙头,那应该是张爱玲时代的原物。在门前站了一会儿,遥想当年胡兰成从门洞里递纸条的情景——这是没有办法设想的事情,我举起手想敲门,到底还是收住了手,现在住的是什么人呢?一切不得而知,当她或他在张爱玲与胡兰成伫立的那个宽大阳台上眺望、在张爱玲那个高大宽敞的浴室里洗浴时,不知道面对70年前的那个人,会联想到什么?也许什么也没想。呼吸着阴凉潮湿的空气,有过一刹那不切实际的冲动,想卖了我在莘庄的房子,买下这套张爱玲住得最久的房子,不管房主出多高的价位,也不管他有多么苛刻的要求。

事实上已有这样的“张迷”捷足先登买下了一楼的一套房子,是位香港人士。这套房子后来被王家卫相中,带着张曼玉梁朝伟来这里拍摄了《华样年华》。我不知道《华样年华》这部名片的构思是不是有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影子?最起码,那片斑驳的老上海底色应该来自于张爱玲,乱世“孤岛”、才子才女,萍水相逢、苍茫岁月,如今看来是苍凉的亦是经典的,起码对影视圈来说是这样,似乎是注定的,这样的爱情今后将不断被演绎,然后隆重上演。

据说只有女作家陈丹燕有幸进入过张爱玲曾经的房间,她这样写道:“我站在她曾经用过的浴室里,看那老浴缸,看那老热水龙头的笨拙模样,还有四周墙上贴着的瓷砖和细小的龟裂纹,禁不住上前打开水龙头,嗡——赫赫赫,一样的轰隆隆声音从九泉之下发出来——”1946年11月,东躲西藏的胡兰成悄悄回到上海,在这里住过一晚。当时,他们的感情已处于决裂的边缘。第二天早上,胡兰成去张爱玲床前向她告别,张爱玲伸出手来抱紧他,泪水涟涟叫了一声,再也说不出话。

在楼顶阳台上站了一会儿,这样结构的房子不进屋却能自在地登上阳台,从阳台上往下看,一片繁华景象——张爱玲是孤僻的,不喜欢应酬,公寓的阳台就是她与外界联系的场所。从阳台上往下扫描,想象张爱玲从前就伏在这里,注视着来来往往的有轨电车,注视着那些在对面“百乐门”狂欢了一夜的先生小姐们。

坐下来给家人发短信,那一刻有飘零之感,我们寄身于苍茫大地,几十年后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套用一句小说标题:你找它苍茫大地无踪影——张爱玲的一生,就是最好的注脚。

槐树覆盖的天津睦南道

站在天津睦南道上,遮天蔽日的槐树覆盖天空,想象五月槐花盛开的季节,这条掩映在槐花丛中的马路应该相当幽雅安静,充满槐花带甜味的芬芳。我应该选择初夏踏访天津,对北方初夏有一种奇特的向往,即使张爱玲没有在此居住,就冲着这些苍劲古槐也会喜欢这里——我喜欢一切槐树茂密的古城:天津、西安、北京。

如果将槐树换成悬铃木,那么睦南道与上海的租界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样安静的小马路,路边一样安静的红屋顶的小别墅。其实民国时代津沪两地有着许多共同之处,繁华的洋场、租界,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十分频繁,活跃其中的是演艺界明星、名门大贾以及众多的中产阶层——作为中西文明的交汇点,这两地处处体现着时髦与洋派,像身着旗袍的女子,古典又现代。张爱玲在大陆有两处生活最长的城市,便是天津与上海,她在天津一直待到八岁,她这样说:“我八岁到上海来,坐船经过黑水洋绿水洋,仿佛的确是黑的漆黑,绿的碧绿,虽然从来没有在书里看到海的礼赞,也有一种快心的感觉。”

张爱玲曾用很多笔墨写她在天津的童年时光,记忆最深的是一本书,“萧伯纳的戏:《心碎的屋》,是我父亲当初买的,空白上留有他的英文题识:天津、华北,1926。32号路61号,提摩太·C·张。”张爱玲最早的文学启蒙就在天津,应该源自于父亲,对《红楼梦》的兴趣也来自于父亲。不管后来对父亲有多少恨,这一点事实都不容抹杀。张爱玲离家出走后绝口不提父亲,对天津的童年往事却记得一清二楚:“院子里有个秋千架,一个高大的丫头,额头上有个疤,因而被我唤作疤丫丫,某次荡秋千荡到最高处,忽地翻了过去。后院养着鸡,夏天中午我穿着白地小红桃子纱短衫,红裤子,坐在板凳上,喝完满满一碗淡绿色、涩而微甜的六一散,看一本谜语书,唱出来:小小狗,走一步,咬一口。谜底是剪刀。”这是1926年的往事,张爱玲的记忆力是惊人的,她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楼越高,底下人说话声音却越发清晰,一如人上了年纪,近期发生的事老是忘记,倒把童年往事记得一清二楚。在《私语》里,她这样写天津家事:“后来我父亲在外娶了姨奶奶,他要带我到小公馆去玩,抱着我走到后门口,我一定不肯去,拼命扳住了门,双脚乱踢,他气得把我横过来打了几下,终于抱进去了。到了那边,我又很随和地吃了许多糖。小公馆里有红木家具,云母石心子的雕花圆桌上放着高脚银碟子,而且姨奶奶敷衍得我很好。”

隔着近百年的岁月,当然没法再找到那些秋千架,或者小公馆,很多张爱玲读者和我一样在这条睦南道上细细梳理过,至今也无法确认哪一处房子是张爱玲的家。张爱玲两岁时随全家由上海迁往天津英租界32号路61号,八岁时又迁回上海,这是她在《私语》里的说法,而张子静则说是31号路61号。据老天津考证,32号路与现在的南京路平行,拓宽改造后合二为一,如果真的像张爱玲说的在32号路上,多半已不存。而如果像张子静说的在31号路上,那应该还在,31号路就是现在的睦南道。我没来由地倾向于张子静的说法,希望在这座北方古城里,有一座张爱玲生活过的院落,我们还可以找到那个秋千架,天井,以及墙角的那块青石砧,张爱玲在上面和毛物一同写过大字。

睦南道被称为天津的“五大道”,漫步在这条古道上,你能穿越时空去品味厚重的历史——路边一幢幢充满欧陆风情的小洋楼,昭示着天津卫那一段古老而现代的故事。二十世纪的天津和上海一样租界林立,外国人纷纷按本国的建筑风格在租界进行大规模建设,留下了形态各异的建筑。一些外国人、清廷遗老遗少、军阀买办和下野政客纷纷来这里购置房地产。就在这条2公里长的马路上,有各类风貌建筑74幢,名人故居22处。在这条寂静的路上行走,我有过一刹那恍惚,仿佛置身于某个欧洲小城。前面一幢建筑特别引人注目,止步细看,青黑的方砖砌出四个拱形门廊,雕花铁门后面是一幢四平八稳的方形建筑,高高的房顶上还插着一面红旗。好奇地走过去细看,原来是原伪满洲国首府驻天津领事馆。

张爱玲八岁离开天津后再没有回去过,对于离开天津的真相,张子静给出的说法是,父亲当时在津浦铁路局做英文秘书,是个闲差,可是他吸鸦片、嫖妓与姨太太打架,影响极坏,连累了时任交通总长的堂兄张志潭,结果张志潭被免职,他也只好辞职。其实在天津的那六年,父亲还是爱着张爱玲的,两个人一起去吃鸭舌萝卜汤和香肠卷,或者一同翻读萧伯纳的《心碎的屋》,信笔写上“提摩太·C·张”。张爱玲有意无意忽略这一切,张子静没有忘记,睦南道没有忘记,睦南道上那些茂密的古槐也没有忘记——

圣玛利亚女校的贫困生

老上海的圣玛利亚女中和圣约翰大学在现在的中山公园附近,这两所着名学校张爱玲都曾就读过,在圣玛利亚女中七年,在圣约翰大学仅几个月,最后因为交不起学费,只得中途辍学——张爱玲会落到无钱读书的地步?没人相信,却是事实。

同类推荐
  • 抚摸台湾

    抚摸台湾

    时光匆匆,人生短暂。以往听人说此话,自己也随声附和,却是秋风过耳,如今方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今年1月正式退出政界,还原为从乡村出发时的布衣平民了。这不突然,2002年从繁忙的岗位淡出,离现在的退出就差一步了。干脆就将淡出变为退出,一心一意侍弄文字,用刻下的话说是和退出零距离了。如今看来,这零距离太关键了,不是关键在省略了退位的突然,而是那时就给了我回家的感觉,回家的自在。
  • 爱情鱼与智慧瓶

    爱情鱼与智慧瓶

    爱情在邂逅智慧瓶的最初,缘分就已注定,他会为你流尽生命里的最后一滴眼泪。
  • 谢谢你,让我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谢谢你,让我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56个暖心故事,分别从倾慕之人、好朋友、家人、相伴走过一段路的旅人为线索,讲述成长的蜕变。那个躲在角落里彷徨、流浪的自己,要遇到怎样的陪伴,才变得如此美好而闪耀?书中将一一揭晓。虔诚无比地相信爱情,从暗恋到初恋,笔端柔情百转;恣意昂扬地快乐成长,因为朋友,是可以选择的家人,让你的人生因特殊的家人而变得不同;从容坚定地扶稳王冠,你的骄傲,从别人的肯定开始,成为了你额头的标志;优雅明亮地面对生活,家人给的温暖,把快乐释放在生活里。你会变得更好,为了对你不离不弃的人,这就是,全部的意义。集结青春最强音,喊出你的期待,也说出你的感谢。
  • 庐隐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庐隐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他住在河北迎宾旅馆里已经三年了,他是一个很和蔼的少年人,也是一个思想宏富的著作家;他很孤凄,没有父亲母亲和兄弟姊妹;独自一个住在这二层楼上,靠东边三十五号那间小屋子里;桌上堆满了纸和书;地板上也满了算草的废纸;他的床铺上没有很厚的褥和被,可是也堆满了书和纸;这少年终日里埋在书丛纸堆里,书是他唯一的朋友;他觉得除书以外,没有更宝贵的东西了!书能帮助他的思想,能告诉他许多他不知道的知识;所以他无论对于那一种事情,心里都很能了解;并且他也是一个富于感情的少年,很喜欢听人的赞美和颂扬;一双黑漆漆的眼珠,时时转动,好象表示他脑筋的活动一样
  •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大清宰相厚黑日常

    大清宰相厚黑日常

    阴差阳错嫁给未来宰相,众清穿小说万年路人,顾三姑娘眼前一黑。九龙夺嫡与她何干?她只是混吃等死——奈何嫁得太糟,不是她找事儿,是事儿找她!从人人鄙夷的官二代,到万人之上的一代名臣,宰相爷告诉你:大清第一秘书是怎样炼成的。【和稀泥和出来的吧】宰相爷日常:吃饭、睡觉、宠老婆。相夫人日常:吃饭、睡觉、打宰相。一句话简介:大清第一秘书及其夫人的厚黑哲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心理调节100招

    心理调节100招

    《心理调节100招》一书可以给你提供很多有效的建议。本书从生活、工作、 情感、学习等诸多方面入手,运用了许多精彩的案例,有针对性地对100个心理问题进行了剖析,着重对这些心理问题的调节方法进行了翔实的讲解。本书通俗易懂,实用性较强,力图给读者提供一本全方位的心理调节指导读物,让读者能够“一书在手,心理健康”。
  • 毁灭之翼

    毁灭之翼

    我叫拉瑞克·菲尔德,是一名猎魔人。我从小就跟着师父希塞德学习各种猎魔本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我踏上了一段惊险刺激的冒险之旅。为了寻找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也就是被人们称为“毁灭之翼”的黑龙伊尔德莱,我一路历尽千辛万苦。直到最后,我才发现这一切事件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
  • 末世之重生之路

    末世之重生之路

    肖平,大学刚毕业来到大城市找工作,事与愿违工作还没找到却遭遇末世危急。活着——成了肖平唯一的想法。
  • 上古邪王

    上古邪王

    天待我无道,我自可以玩世不恭毫无节操的杀手异界重生,我将夺回本该属于我的一切!
  • 随身带着一只狗

    随身带着一只狗

    本人新书《梦幻大时代》延续《重生之超级强国》风格,已经正式开始上传连载,并郑重向各位兄弟姐妹承诺绝不太监(与编辑约定,否则将不再签约)!新书简介别具一格——你好,重生;你好,1978;你好,华夏;你好,梦幻般的大时代![书页有直通车,可直达。]
  • 真武阳帝

    真武阳帝

    江湖朝堂,谁与争锋?武道人道,何为大道?赵阳怀满腔热血,一双铁拳,在这个习武盛行的大争之世中,誓要杀出一片染血的青天!
  • 蜜妻二嫁:boss太过火

    蜜妻二嫁:boss太过火

    从结婚到离婚十年的时间。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十年我都奉献给了我的前夫。离婚后,我发誓这辈子再也不要相信、依赖任何一个男人。只要我拼命努力给我女儿足够的物质生活,给她撑起一片天就好。哪知有一天女儿对我说,“妈妈,我也需要父爱!”我回头看看身边的几个男人,却发现也就他还站在原地冲着我笑,“大姐,你什么时候答应做我女朋友?”婚姻是一道城墙,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羡慕城里的人夫妻和谐有个依靠,城里的人艳羡城外的人自由自在不被生活束缚。我尝试过城里的生活,再次走到城外,却再也没有了任何欲望和激情想走进城里。
  •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传媒制度研究》对亚洲部分国家传播制度与传媒政策变迁的关注,始自2001年。当时,在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的过程中,我曾对中外的新闻调控与政策进行比较,特别是在分析日本和韩国的传媒发展和政府规制方面有关资料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自2002年起我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外传媒管理与政策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使我在讲授这门课的同时持续地关注了亚洲主要国家不断发展分化的传媒政策走向。2004年至2005年我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亦重点研究了这个领域的课题,特别是传媒制度领域的新趋势。
  • 《十年之转角遇到爱》

    《十年之转角遇到爱》

    李珂瑶遇到TFBOYS王俊凯之后,平静的生活开始被打乱,最后发现自己居然爱上了他!当吃货吴怡露遇到王源,两人见到食物就抢,两个小冤家你打我闹,最后吴怡露发现自己喜欢上了王俊凯,这时候李珂瑶该何去何从?是退出还是争夺?........温柔的程凯琦遇到高冷的千玺,两个人究竟该怎么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想知道就来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