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000000048

第48章 1一战爆发,美联储大发横财

第九章 为财富而战: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本章导读

没有人会单纯地为了战争而战,因为一旦战事形成,一切不会仅仅是战争那么单纯。依据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两次大战,事实告诉我们战争带来的将会百姓的死亡,领土的割让,经济的破败等等,更重要的是还会带来沉重不堪的战争经费。这些,几乎对于每个参加战争的国家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不过,也有人不这么认为,因为这两场战争曾经让他们暴富,让他们无比成功,所以,他们乐于谋划战争,支持战争,甚至积极酝酿战争。

尽管,一场战争可以带来多大的利润难以想象,但有一点人们不会否认—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人就是那个通过向交战国家出售军火敛取了巨额财富的获利者,也正是有了这些金钱,美国才会有后来的经济快速发展。

一场战争的军火销售能有多大,能从中获得多少钱财?

你只需看看下面这个数据就可一目了然,目前,全球最大的100家军工企业的销售总额达1560亿美元,占军工生产总额的75%。天价的数字,甚至会是某些国家几年的生产总值。而要得到这些钱,只需要发动一场战争。在巨额的诱惑面前,美国的银行家们没有理由不去做,不去策动一场规模越大越好的战争,尤其是这场战争不是发生在本国的土地上。

如此看来,大家就会很容易明白,到底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是谁获得了利益,谁成为最大的赢家。

第九章1一战爆发,美联储大发横财

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道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利。

——拿破仑

相信,初次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感到战争的无情与残酷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它的爆发卷入了40个国家,15亿人口的参加,且死亡的人数高达1000万,伤员更是不计其数。其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等领域,除了北美洲之外,恐怕没有幸免,无怪乎被视作世界历史上的第一场全球大劫难。

对于这场战争的原因,恐怕有人会讲到1914年的斐迪南大公刺杀事件。可是,一次刺杀就足以引发这么大规模的战争?其背后是否还有隐情?

要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追根溯源,就不得不提到德法两国之间的恩怨。1870年,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发动普法战争。此役中,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并建立了德意志帝国。事后,两国结下世仇。为了防止法国报复,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采取结盟政策,联合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共同围堵法国,限制其经济发展。法国也不甘示弱,拉上俄国和英国组成“三国同盟”。从此,欧洲形成两大阵营。

在1914年之前,两大阵营彼此僵持,并展开大规模的军备竞赛。这种行为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各国政府都因此陷入深深的债务泥潭。但高度武装的各国却仍不放弃相互仇视,关系日益微妙而紧张。

危悬一线,两大阵营的矛盾一触即发。当时,恰巧美国驻意大利大使亨利?怀特受指派去拜见英国外长巴福尔。在同亨利?怀特交谈的过程中,巴福尔的语言泄露出来自己的不满——“我们真是呆子,因为在德国建造了许多船只和抢夺了我们的商业之后,我们竟找不到一个理由向德国宣战。” “关于战争并不是一个‘是非’的问题,而是如何保持我们优势的问题。”(见尼芬斯所著《亨利?怀特:美国外交三十年》)。可见,战争只缺少一个突破口了。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一名塞尔维亚青年刺杀,导火线被点燃。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两天之后,俄国在塞尔维亚的请求下,出兵援救。这回,原本相互就有冲突的两大阵营立即都警觉起来。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英国向德国宣战。战争一步步升级,最终演变成欧洲两大阵营之间的彼此宣战。没多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既然要打仗,各国就必须为自己的军队掏钱。可1914年时,两大阵营的国家都已因过度的军备竞赛而不堪于重负。他们自身的财力,已被维持庞大的常备军及购买现代化的武器系统耗尽了。据统计,1914年时,仅仅奥匈帝国用在建造军舰的费用就为4051966英镑,而英法等花在在造舰上的钱要比它多得多。可见,两方选择战争,也是选择了一条危险的道路。

烽火即将燃起,军费却没有着落,欧洲各国政府心急如焚。此时,两大同盟国同时将目光盯住了大洋彼岸美国。当时的美国,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国家;,拥有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丰富的资源。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工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更重要的是——1913 年,美国通过联邦储备法,创立了拥有 12 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联邦储备体系,这样它就能够调动全国的资金,向国外提供信贷。况且,美国当时的财力足以同英国等大国相抗衡。

如果能拉拢这样一个国家来为自己做金融支援,战争就不怕打不赢了。两大阵营的领导者们都想到了这一点,并先后向美国伸出了邀请之手。但美国总统威尔逊却在1914年8月4日发表了《中立宣言》,表示要坚持美国的孤立主义传统。因为,在1913年以前,美国还是一个依赖外债的国家,现今经济刚刚有所起色,不宜匆忙参战。

不过,国家不参战不等于美联储的银行家们会没有反应。追逐利润的天性让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竟战争本身需要大量的战略物资,尤其是战争贷款和战备军火,而这些交易不同于一般的小打小闹,其天价的利润是其他任何贸易所不能比拟的。若能在不触动政治和外交的神经下,进行战争贷款和兜售军火,华尔街的财富无疑将急剧增加,那就会实现银行家们所期盼的最完美的结果。

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政府同意美联储插手借贷。这时,金融界顶级家族——摩根财团(J.P..摩根已经于1913年去世)和美联储主席保罗·沃伯格和美联储纽约银行董事长的斯特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发动美联储的董事们,共同向威尔逊总统建议贷款等事宜。银行家们的巧妙说辞,还是起了作用,总统私下默示,对此事不会予以过多干预。一笔大生意终于到手了!

1914年12月,摩根财团派自己的代理人戴维森来到英国,同当时的英国首相赫伯特?阿斯奎斯商谈美国提供信贷一事。1915年1月15日,摩根银行与英国达成1 000万英镑的信贷协议,打开美国银行输借外贷的先河。但当时,不会有人想到,最终英国的贷款总额累计30亿美元!按照摩根的规定的1%的手续费,他净赚就有3 000万美元之多!

同时,其他大股东们也积极地向德国和奥匈帝国等发放贷款。由于战争中,敌对双方都关注着彼此的资金及军备武器的进展,因此, 进一步刺激了那些有被威胁感的国家对贷款和军火的需求。于是,在这样的循环中,大笔大笔笔的贷款将丰厚利润塞进美联储银行家们的口袋。

1915年9月,美联储做出了一个震惊金融界的举动。它成功发售了5亿美元的盎格鲁-法兰西贷款!由于贷款的规模空前,这次发售动用了纽约绝大多数的债券承销商和金融机构,并让银行家们费尽心力。但在债券被销售出去后,他们无不大肆庆祝。因为,等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天,就是自己发大财的时候。美联储的银行家们似乎已经能看到无数的金钱正在向自己走来。

战争越往后推进,各国对金钱的需求就越强烈。英国政府为获得更多的资金,在国内低价购入大量美国债券,再让他们在美国的代理——摩根公司将这些债券在华尔街上进行销售。美国投资者一向支持本国的债券,因此,很快英国就获得了一笔30亿美元的战争巨款。

1917年,时局开始变得明朗。英法国等同盟国因实力略为优厚而占据了优势的一方。见德国等大势已去,美联储的银行家们立即建议威尔逊参与战争。这时,原来“中立立场”坚定的白宫领袖犹豫了。他开始担心战争结束后,各大国将会重新瓜分世界,若美国此时不插手,到时将会处于极为被动的境地。出于国家利益的角度,威尔逊总统决定参加战争。

1917年4月,美国以德国密电墨西哥企图结成德墨联盟反美为借口对德国宣战,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并陆续向战争前线派兵200万人。得到美国后期的援助和供给,英国等同盟国具有了绝对的优势。

究竟战乱,山穷水尽的德国政府支撑不住了。1917年10月,德国向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签订结停战协定。随着硝烟和枪声的消失,一战缓缓落下帷幕。

既是战争,总要分出个胜负输赢。只是人们没想到,当整理战局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表面上胜利了的英国,实际是战争中最大的输家;后期加入的“好事者”—美国和美联储的大银行家们却是最大的赢家。因为在战争中,英国的巨额借贷让它成为了向美国贷款的最大债务国之一。(战前美国欠英国债务30亿美元,战后,英国欠美国47亿美元,来自《每天读点金融史Iv》)并且,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也因经济实力的骤退而被美国夺走。几乎是同一时刻,美国正品尝着“食言而肥”的美果。美联储的银行家们已因计算放贷的巨大利润忙得不亦乐乎。据悉,大战期间,美联储提供给英法等集团的军火和各种物资及直接贷款总额将近100亿美元。如此庞大的数字,足以让这些金融家们赚得盆盈钵满。

看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发生,无疑给了美联储一个完美的机会。它正是美联储想要的,也的确实实在在地让美联储狠发了一笔战争财。

同类推荐
  • 春眠不觉晓:困境中复苏的俄罗斯经济

    春眠不觉晓:困境中复苏的俄罗斯经济

    普京总统执政以来,俄罗斯经济开始全面复兴,迄今已进入了稳步增长的第7个年头。俄政府不但提前偿还了经济转轨期间所拖欠的大部分外债,而且还取得了自1999年到2005年GDP累计增长率超过50%的佳绩,外汇储备更是在2006年3月突破了2000亿美元大关,跃居全球第5位。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固然与普京总统的正确领导,俄罗斯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转,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上扬等多种因素密不可分。同时也应当看到,俄罗斯人民是在对改革之初造成经济混乱的休克疗法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之后,扬长避短,才最终找到了适合民族经济复兴的道路。
  •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思想史

    本教材通过对古代、近代经济思想的深入研究,对现代经济思想、经济理论的及时总结和分析评述,对国外经济思想的融会贯通以及联系实际的比较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及近现代经济思想、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使广大师生认识中国的国情、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演化、对中国经济思想史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相互关系有深入的认识,有助于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中国当下经济到底怎么了,大家众说纷纭,官员、企业家和老百姓大多一片迷茫。郎咸平教授在本书中明确告诉各位读者:中国经济萧条已经到来,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惨状。萧条也意味着希望,如果没有“次货危机”,美国经济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健康。郎咸平教授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认为:政府推动的所谓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其实都是伪命题。政府需要做的是管好自己那只好动的“手”,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才该是应该做的。今天的萧条,就是政府造成的。要走出萧条,政府也必须束缚自己那只好动的“手”。郎咸平教授在本书总结道:只有砸碎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大枷锁,中国改革的的新红利才能实现,中国经济才有走出萧条的希望。
  • 商业信条

    商业信条

    继《把信送给加西亚》之后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又一力作。《商业信条》汇集了阿尔伯特·哈伯德一生商业思想的精华。这是一本关于忠诚、主动、敬业等商业法则论述的力作集合,也是阿尔伯特·哈伯德对商业法则的最高感悟。成功与卓越其实就是一种心态。追求卓越,就从阅读本书开始。
  • 中国烟草改革与发展问题

    中国烟草改革与发展问题

    本书收录的相关理论性文章有:论加入WTO后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完善,烟草行业企业竞争力因素分析,青少年吸烟问题及控烟策略等。
热门推荐
  •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一个IQ175的注册天才,几乎什么都懂,可就是没弄清楚自己的性别。这回因为想体验什么是龙卷风,却一下被卷到了另一个时空。不小心掉进了一家幕后主持人是当今太子拜靶兄弟开的妓院里。从此开始经营起了妓院。但围绕着这个天才的故事却正是从这里开始......
  • 重生复仇:扑倒腹黑男神

    重生复仇:扑倒腹黑男神

    被最爱之人所害。蜕变归来,她要复仇。他爱她宠她。她要的一切,他都会让她得尝所愿。她想复仇,他为她递枪。她想尝试各种新鲜,他为她一一送到眼前。她想踏上巅峰,他为她铺路搭梯。她说:“沈凌越,我最近看上了一个男人,你不是对我一直有求必应的吗,你去帮我把他带过来。”一听这话,某男阴笑。“没错,你也知道我向来是对你有求的,既然你求我了,我又怎么能让你失望?”话音刚落,某女还没反应过来之际,早已经被吃干抹净。
  • 豪门杀手

    豪门杀手

    天生五感超常的杀手——江岚,在一次华夏国的任务中因为偶然发现了和自己身世有关的东西而留在了这里,并用自己的能力闯出了一片天地。任何人的生命,价值都是同等的——江岚
  • 玄幻特种兵之战神觉醒

    玄幻特种兵之战神觉醒

    姜炎,华夏国最强特种兵,一次意外穿越到玄兵大陆。在华夏我是最强的,在异界我也要做最强的那个人。
  • 乱世盛宠:红颜戏天下

    乱世盛宠:红颜戏天下

    她是身带封印异能、冠宠天下的倾世佳人,她于乱世收敛锋芒,却甘愿为他共负天下。他是身份扑朔迷离、权倾朝野的绝顶神算,他傲视天下如尘土,却将她宠得人神共愤。一场意外,她只身穿越乱世之中;一次应约,她初遇道貌盎然的他;一夜旖旎,她与他势可倾覆天下;她遇害之时,他于暗中屡次相救;他身处险境,她愿舍身相许与他。她说:红尘中,我只愿与他在迟暮之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说:她是我于千万人中惟一寻到的色彩,不论她说什么,我定做什么。皇权、身世、阴谋、恩义情仇……当迷雾接踵而至,到那时,且看他如何在乱世中护她周全,她又如何与他携手与共,笑看苍莽大陆荣辱沉浮。【慢热+宠文】
  • exo之允诺

    exo之允诺

    时光说我们变了。陪我看雪的那个人,回来了。原来你一直在我身边。为什么你这么让人喜欢?如果这一世不在一起,下一世我会好好珍惜。-吴世勋
  •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建筑奇迹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建筑奇迹

    本书从世界范围内遴选了50座摩登建筑,按照世界大洲分为六章,其中有体育中心——“鸟巢”国家体育馆,有国家政府所在地——美国白宫、德国国会大厦,有展出各种作品的博物馆——罗马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吉萨大埃及博物馆,还有现代出行离不开的新潮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伦敦希思罗机场五号候机厅,更有千年、百年造福人类的水利工程——中国三峡大坝和埃及阿斯旺大坝,当然,还有经济金融中心——大阪世界贸易中心、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尽情地感受这些建筑奇迹,体味现代人活跃的思维与伟大的智慧吧!
  • 中华家训(第八卷)

    中华家训(第八卷)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中华古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 豆棚闲话

    豆棚闲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品游意

    大品游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